马来西亚 地域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349.00 KB
- 文档页数:6
马来西亚知识点总结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位于亚洲的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北部。
它是一个多元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国家,拥有独特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本文将从马来西亚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介绍。
地理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与泰国、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相邻。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马来半岛位于东南部,与邻国泰国相连;婆罗洲则位于东北部,与印尼相连。
这两个地区之间由南中国海分隔。
此外,马来西亚还包括沙巴和砂拉越两个东马来西亚邦的领土,这两个领土分别位于婆罗洲的北部和西部。
马来西亚地理环境多样,拥有茂密的雨林、雄伟的山脉和美丽的海岸线。
纳山(Mount Kinabalu)是马来西亚最高的山峰,高度为4095米。
此外,马来西亚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锡、橡胶和棕榈油等。
历史马来西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这片土地上有许多不同的王国和帝国。
马来半岛最早见于历史的是古代王国马六甲,而婆罗洲则曾是古代的斯里维查亚王国的一部分。
在欧洲殖民时期,马来西亚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统治。
西方探险家最初于15世纪抵达这片土地。
随后,英国于18世纪开始在马来半岛定居,并于19世纪中叶将其纳入殖民地。
而婆罗洲部分则在19世纪末被英国殖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马来西亚,随后于战后被英国统治。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半岛获得了独立,成立了马来亚联邦。
1963年,马来亚联邦与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合并,共同组成了马来西亚。
政治马来西亚是一个联邦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政体由英国式议会制度直接继承。
国家元首是最高元首,同时也是各州苏丹的主席,其每五年轮值一次。
首相是联邦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国会议员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是由志愿者任命的成员组成,而下议院则由选举产生。
马来西亚的政治体系可以分为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两部分。
国家政府负责国家级问题,而州政府则负责地区内的事务。
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决定它的战略地位的重要,它的经济发展也依赖于此。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吧。
马来半岛地势北高南低。
中部是山脉,山脉东西两侧逐渐降低,沿海是平原。
8条大体平行的山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纵贯马来半岛。
其中以吉保山脉(又称中央山脉)为主,有5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耸立其上。
东部的大汉山海拔约2190米,是西马的'最高峰。
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锡矿资源,据称这里是世界上锡的最大成矿带。
锡矿的开采是马来西亚最早期的工业之一,在国民经济生产中曾居极为重要的地位。
很长一段时间,锡的产量雄居世界第一位,最高年产量曾达768万吨,是最大的锡出口国,被誉为“锡的王国”。
如今“锡的王国”的称号已成为历史。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锡矿业一直在走下坡路,由最大的锡出口国,变成了锡的进口国。
据报道1991年的锡产量是207万吨,1993年下降到104万吨,1995年又下降到6402吨,1996年为5174吨,到了1997年则为5070吨,而马来西亚本国的锡需求量为6586吨,供不应求,还需进口一些。
自1993年起,锡的价格在节节下跌,这也是马来西亚锡矿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此,马来西亚已步出世界主要锡生产国的行列。
不少昔日的采矿场已变成废矿湖,有的已被开发建设成为休闲游乐场所,有的仍弃置那里无人问津。
西部沿海是深厚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是主要的农作物产区。
全境河流以吉保山脉为分水岭,分别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西侧河流又称为马六甲海峡水系,以霹雳河为最长,约350公里,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
东南亚最大的明歌水坝和历史较长的珍德罗水坝就建在该河上游。
东侧河流又称南海水系,以彭亨河为最长,它是西马最大的河流,全长434公里,流域面积29万平方公里。
东马地势以伊班山脉和克罗克山脉为中心,从内地往沿海逐渐降低。
沙捞越地区北部是冲积平原,内地多是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气候特点1、马来西亚的气候马来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建议带些衬衫即可。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或赤道气候。
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潮湿和多雨的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其影响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植被以高大茂盛的雨林为主。
热带雨林在成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还是有区别的。
在赤道地区南北纬10度的范围内,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
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2、马来西亚常年气候温度是怎样?马来西亚位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年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中国南海分成马来西亚半岛(半岛)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岛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半岛上共11州属。
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于婆罗洲北部。
全境处北纬1°-7°到东经97°-120°,海岸线长4192公里,是东南亚国家之一。
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其主干山脉蒂迪旺沙山脉将半岛分成了东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为平原,内地多为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克罗克山脉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过沙巴将沙巴分成东西海岸。
【国名】马来西亚 (Malaysia)【地理环境】面积33万平方公里。
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
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
海岸线总长约4192公里。
属热带雨林气候。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人文概况】人口2773万。
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8.7%,华人占23.2%,印度人占6.9%。
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
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文化艺术】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
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
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
由于马来人在政治上势力很大,伊斯兰教也成为马来西亚的国教,全国各地的主要清真寺无不雄伟壮丽。
除伊斯兰教以外,马来人还保留着原始宗教,其代表性的仪式是称作昆德利的共食仪式。
这种共食仪式起着维持社会连带关系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马来人的社会组织是由伊斯兰教规范和传统习惯二者合一共同维系的。
【民俗风情】(礼仪禁忌)马来西亚不同民族采用不同的见面礼节。
马来人的常规作法是向对方轻轻点头,以示尊重。
马来人传统的见面礼节,是所谓“摸手礼”。
它的具体作法为:与他人相见时,一方将双手首先伸向对方,另一方则伸出自己的双手,轻轻摸一下对方伸过来的双手,随后将自己的双手收回胸前,稍举一下,同时身体前弯呈鞠躬状。
马来西亚的华人与印度人同外人见面时,则大多以握手作为见面礼节。
马来人通常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没有固定的姓氏,儿子以父名为姓,父亲则又姓祖父的名字。
【主要旅游城市】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位于马来西亚半岛的中西部,面积244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城市,也是该国惟一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当地人喜欢称它为"K·L"。
马来西亚概况【自然地理】面积33万平方公里。
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
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
海岸线总长约4192公里。
属热带雨林气候。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人口】2773万。
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8.7%,华人占23.2%,印度人占6.9%。
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
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约150多万。
其标志性建筑之一——国营石油公司“双子塔”高约452米,是当今世界最高的双塔建筑。
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佛教、印度教的寺庙以及典型的穆斯林建筑、中国式住宅和英国殖民时期建筑随处可见,并存相依,别有特色。
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 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7000。
【国家政要】最高元首米詹·扎因·阿比丁(Sultan Mijan Zainal Abidin),2006年11月被推选为马第13任最高元首,12月13日宣誓就任,2007年4月26日登基;总理纳吉布·敦·拉扎克(Najib Tun Razak),2009年4月宣誓就职;国会上议院议长哈米德,下议院议长潘迪卡尔·阿明·穆利亚。
【国歌】《月光》【国花】木槿。
马来西亚人民用这种红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
【重要节日】独立日,8月31日(1957年);国庆日,8月31日(1957年);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设立。
东南亚的明珠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繁荣的经济景象而闻名于世。
这个位于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新加坡之间的国家,以其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令人神往的国度。
一、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与概况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东面,以及北加里曼丹岛和巽他群岛的一部分。
它由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个部分组成,东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相邻,而西马来西亚则与泰国相连。
马来西亚的首都是吉隆坡,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拥有高楼大厦、购物中心和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
该国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但英语也被广泛使用。
马来西亚的货币是马来西亚令吉(MYR)。
二、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这种多元文化在其人民、宗教、语言和风俗习惯上得到了体现。
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其他原住民族群都在这里和谐地共处。
以马来人为主体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
华人群体主要信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印度人则主要信仰印教和锡克教。
这种多元宗教和文化给马来西亚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节日和庆典,如华人春节、马来人开斋节以及印度人淡米尔新年等。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节日中亲身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三、马来西亚的自然风景马来西亚以其迷人的自然风景而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
在这个国家,您可以欣赏到翠绿的雨林、壮丽的高山、珍稀的动植物以及清澈的海滩。
马来西亚拥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其中最著名的是淡红色的泰曼尼尔沙湾国家公园。
这个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热带雨林之一,它是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游客可以在这里徒步旅行,欣赏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瀑布、奇特的植物和各种野生动物。
除了雨林,马来西亚还拥有壮丽的高山——云顶山和金马伦山。
这些山脉是攀岩和登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欣赏壮丽日出和云海的理想之地。
马来西亚的海滩也是游客们前往的热门目的地。
从兰卡威到沙巴,这个国家的沿海线拥有无数美丽的海滩,可以让游客们尽情享受阳光和海浪的沐浴。
两大洋相交的十字中心,南北连接亚洲和大洋洲,东西则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处于十分有利的地理位置。
马来半岛地势北高南低。
中部是山脉,山脉东西两侧逐渐降低,沿海是平原。
8条大体平行的山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纵贯马来半岛。
1带国家。
虽地处洋国家,其气候带雨林气候特点,无四季之分,全年高温多雨,温差极小,相对湿度大。
这里虽然被海洋包围,却绝少有台风、海啸、地震等危害人类生活的重大自然灾害。
气候宜人,特别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
这里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大片大片珍贵的热带雨林,是当今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国家之一,也被列为世界12个最大生物多元化的国家从公元1~7世纪,马来半岛南部相继出现了多个大大小小的邦国。
这些小邦国与中国的交往日益增多,幵且建立了官方兲系。
在公元5世纪至7世纪初的100多年间,这些邦国都曾多次派遣使臣到中国,与中国保持友好兲系,与此同时,中国与这些邦国的海外贸易往来也日趋频繁。
公元7世纪,马来半岛先后被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满者伯夷等印尼古国统治。
1997年8月30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为马来西亚国旗正式命名为“光辉条纹”旗,“光辉条纹”旗象征着马来西亚人民齐心协力,朝着光辉灿烂的明天奋勇前迚,不断取得新成果。
马来西亚国歌是《我们国家之歌》。
1968年的国家宪法确定了这首歌为国歌。
这首国歌原节奏比较慢,1993年8月20日,马来西亚第九届最高元首苏丹阿兹兰沙宣布将国歌演奏速度改为较快节拍。
马来西亚人民选“大红花”为国花。
大红花属木槿科植物,多年丛生。
据介绍,大红花原产自中国、日本和太平洋群岛后来引迚马来西亚。
联邦公共假期——马来西亚全国性的节假日。
每逢这类节日来临,全国各地都放假休息,以示庆祝。
全国性节日具有三大民族色彩及三大宗教色彩。
全国节日有:国庆日(8月31日)、最高元首华诞日、华人农历新年(即春节)、马来人的开斋节、哈芝节、回历元旦、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印度教的屠妖节、佛教徒的卫塞节、基督教的圣诞节及5月1日工人节(即劳动节)。
马来西亚概述马来西亚概述⼀、⼈⽂与地理(⼀)地理位置马来西亚,简称⼤马,东南亚的国家之⼀。
马来西亚是⼀个由⼗三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积有329,845平⽅公⾥。
马来西亚共分为两⼤部分,之间有南中国海相隔:⼀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通道与新加坡接壤;另⼀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婆罗洲岛上的北部,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曼丹,⽽⽂莱国则地处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由于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接近⾚道,故马来西亚的⽓候属于亚洲热带型⾬林⽓候。
⾸都吉隆坡,布城是联邦政府所在地。
(⼆)⾃然环境整个马来西亚属热带⾬林⽓候,终年炎热多⾬。
沿海地区还受到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交替影响。
马来西亚主要由中间隔着中国南海的东马来西亚(沙巴及砂拉越)及西马来西亚(马来半岛)组成。
马来西亚⼤部分的沿海地区都是平原,中部则是布满茂密热带⾬林的⾼原。
最⾼⼭峰是处于沙巴州的基纳巴卢⼭。
马来西亚靠近⾚道,⽓候潮湿炎热。
每年四⽉⾄⼗⽉间吹西南风,⼗⽉⾄⼆⽉间吹东北风。
马来西亚⼤部分的沿海地区都是平原,中部则是布满茂密热带⾬林的⾼原。
最⾼⼭峰是处于沙巴州的吉纳巴奴⼭。
马来西亚靠近⾚道,⽓候潮湿炎热。
每年四⽉⾄⼗⽉间吹西南风,⼗⽉⾄⼆⽉间吹东北风。
马来西亚海岸线长4192km。
马来半岛中为⼭地,两侧为平原,沿海沼泽⼴布。
马来西亚在加⾥曼丹岛北部主要由砂拉越和沙巴组成,其沿海多为平原,内地多为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地。
马来西亚最⾼峰为基纳巴卢⼭(马来西亚称为京那巴鲁⼭或神⼭),位于沙巴,海拔4101⽶。
河流主要有霹雳河、彭亨河(马来半岛最长河流)、拉让江(砂拉越最长河流)、基纳巴唐岸河(莎巴最长河流,⾺來西亞稱為京那峇當岸河)等。
(三)⾃然资源马来西亚⾃然资源丰富。
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量居世界前列。
曾是世界产锡⼤国,但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2004年锡产量为3500吨。
截⾄2005年1⽉1⽇,马来西亚⽯油和天然⽓总储量为194.9亿桶,可供分别开采19年和33年。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地理知识:马来西亚的⾃然环境怎样》,希望⼤家喜欢!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
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曼丹岛北部。
⾯积约33万平⽅千⽶,海岸线长4 192千⽶,多天然良港。
⼈⼝ 2 500多万,其中马来⼈及其他⼈⼝占66.1%,华⼈占25.3%,印度⼈占7.4%。
沙捞越州⼈⼝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族为主。
马来语为国语,通⽤英语,华语使⽤也较⼴泛。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西马来西亚中部为⼭地,东、西两侧沿岸为冲积平原,东北部为⼴阔的丁加奴⾼地,南部为丘陵地带。
东马来西亚地势从内地往沿海逐渐降低,峰基纳巴卢⼭海拔4 101⽶。
河流主要有霹雳河、拉让河、基纳巴唐岸河等。
马来西亚以⾚道⾬林⽓候为主,终年⾼温多⾬。
年平均⽓温26〜30℃,其中内地⼭区年均⽓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年降⽔量3 000毫⽶左右,每年的11⽉⾄次年2⽉为⾬季,东北季风为西马来西亚东海岸、沙巴及沙捞越各州带来⼤量的⾬⽔,甚⾄造成⼀些地⽅泛滥成灾。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中心, 座落在从赤道向北延申至7纬度的区域内, 是名副其实的热带乐园。
马来西亚包括马来西亚半岛(西马) 及东面隔海的两个州(东马), 即沙巴州和砂捞越州。
东马与西马这两片土地中间隔着南中国海。
属热带雨林气候。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砂捞越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州, 它位于柏纽岛(Borneo)的西北角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交界。
雪兰莪是马来西亚人口最多及工商业最发达的州, 它位于马来西亚半岛中部。
马来西亚由13个州和1个联邦直辖区组成。
与马来西亚陆地相接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汶莱、新加坡和泰国。
与马来西亚海域相邻的国家除上述之外, 还有缅甸、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及中国。
著名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侧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 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主要航道。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首都吉隆坡,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马来西亚由十三个州组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而文莱国则位于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
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257平方公里。
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
马来西亚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以及东马的沙巴、砂拉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布特拉再也(简称布城,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首都吉隆坡人口约167.4万人(2011年7月,大马统计局),面积达243平方公里。
具有观光和通讯两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双峰塔高达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目前仍是亚洲最高塔之一,如两柄银色利剑直插云端。
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于吉隆坡以南25公里处,面积达49平方公里。
首相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
吉打州位于马来西亚(西部)和泰国边境,面积9425平方公里,人口
1,873,500人(2006年),主要居民为马来人。
原属暹罗(泰国的旧称)管治,19世纪末拨归英国统治(当时马来西亚是英国殖民地)。
吉打州的首府是亚罗士打。
其他的主要市镇有双溪大年和居林。
位于岸外的兰卡威岛是吉打州的一个有名的旅游胜地。
除此之外,吉打州盛产稻米,是马来西亚的“鱼米之乡”。
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敦姑阿都拉曼与第四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全都来自此州。
吉打州也称“米都”,闻其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马来西亚主要的稻米出产的。
吉打的首府-亚罗士打,是州政府办事处和皇族居住地,也是主要的商业中心。
一踏入吉打州,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稻海”,煞是美丽。
吉打最吸引人之处是它那朴素的风光及奇特的自然景观、辽阔的田野,苍翠繁茂的热带雨林及烟雾弥漫的山脉。
柔佛州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首府新山(马来文称“柔佛巴鲁”)。
位于马来西亚西部的最南端,也是亚洲大陆最南端的陆地,东面是南中国海,西面是马六甲海峡,南面隔着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
柔佛的现任苏丹为苏丹依不拉欣(已故苏丹依斯干达之长子),于2010年1月23日上午10时21分,在柔佛大王宫依据1895年柔佛州宪法宣誓就任苏丹。
柔佛州位于亚洲大陆的最南端。
这里有众多历史建筑和文物,美丽的海岛,世界级的高尔夫球场,主题乐园,还是马来西亚的美食天堂
玻璃市的首府是加央(Kangar),亚娄(Arau)是玻州的皇城,也是皇殿所在地,位于加央以东十公里处。
其他主要城镇如巴东勿刹(Padang Besar),位于马泰边界。
玻璃市港口(Kuala Perlis)是玻璃市河的河口,是前往对岸浮罗交怡(Pulau Langkawi)及泰南沙敦的渡头与玻州主要渔业港口。
雪兰莪(马来语:Selangor;又译赛蓝葛,简称雪州)马来西亚十三州之一,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中部,面积7,956平方公里。
人口197.8万(1990),首府莎阿南(马来语:Shah Alam)是一个新兴城市。
吉隆坡和布城两个联邦直辖区就在雪兰莪境内。
雪兰莪和吉隆坡常合称为雪隆。
雪兰莪是马来西亚最富裕的州属,州政府在2005年8月27日正式宣布该州为马来西亚的第一个先进州属。
东部为吉保山脉,多森林;中部为低丘浅谷,有锡、铁和煤矿;西北部沿海沼泽平原垦殖为稻田,多椰林。
河流大致自东往西流,注入马六甲海峡,富灌溉之利。
有乌鲁冷岳水电站。
沿河多橡胶园,其他农产品有油棕、咖啡、菠萝、茶叶等。
工业有炼锡、锡器、橡胶制造、机械、油脂、电力等。
干线铁路和公路南北纵贯全境,联系半岛马来西亚各地。
西南有全国最大港口巴生港。
南部有全国经济人文荟萃之区的巴生谷。
雪兰莪州的首府是莎阿南,同时也是州的皇城。
1974年时,雪兰莪州内的吉隆坡市区及其郊区被政府到分成吉隆坡联邦直辖区。
雪兰莪州是马来西亚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州属。
它位于马来半岛的西海岸,其九个地区加起来总面积是12万5千平方公里。
雪兰莪州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发展,不过,它还是拥有许多绿色地带,包括海岸线的红树林到繁茂的热带雨林。
雪兰莪州的首府是莎阿南,它同时也是州的皇城。
1974年时,雪兰莪州内的吉隆坡市区极其郊区被政府划分为吉隆坡联邦直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