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下_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1.11 KB
- 文档页数:8
苹果树下教案中班社会教案标题:苹果树下教案 - 中班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苹果树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教学资源:1. 图书:《苹果树的故事》2. 苹果树模型或图片3. 苹果树的水果、叶子和花朵的实物或图片4. 纸板、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5. 社交游戏:果园接苹果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苹果树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苹果树的外观特征。
2. 通过图书《苹果树的故事》,讲述苹果树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主体活动:1. 观察实物和图片:- 准备苹果树的水果、叶子和花朵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苹果树的不同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绘画活动:- 提供纸板、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
- 让学生用纸板画出苹果树的轮廓,并用彩色纸剪出苹果、叶子和花朵,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 鼓励学生用颜料涂抹苹果的颜色,表达自己对苹果树的理解。
3. 社交游戏:果园接苹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列,站在前面的学生是“苹果树”,后面的学生是“接苹果的人”。
- 将苹果模型或图片从“苹果树”处递给“接苹果的人”,然后由“接苹果的人”将苹果传递给下一个人,直到最后一个人。
- 强调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
总结活动:1. 回顾苹果树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绘画和社交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
3. 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苹果树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苹果树?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实物和图片时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学生在社交游戏中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拓展活动:1. 安排实地参观苹果园,让学生亲身体验苹果树的生长环境。
2. 组织学生参与种植苹果树的活动,让他们亲自参与到苹果树的生长过程中。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资源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2024年2020幼教·中班教案苹果树下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苹果的种类、颜色、味道,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2. 学习苹果树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苹果树的生长过程。
重点:认识苹果的种类、颜色、味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苹果实物、苹果树图片、生长过程图解、PPT课件。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苹果树,让幼儿触摸苹果,引导幼儿描述苹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课件,讲解苹果的种类、颜色、味道以及苹果树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5分钟)a.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b. 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苹果,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4. 课堂互动(10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苹果种类和原因。
b. 幼儿用彩笔、画纸等学具创作一幅苹果树画作。
六、板书设计1. 《苹果树下》2. 内容:a. 苹果的种类、颜色、味道b. 苹果树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苹果树。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苹果树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苹果树的认识程度,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去果园实地观察苹果树,了解苹果的生长环境。
b.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与幼儿一起分享苹果美食,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4. 课堂互动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趣味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认识苹果的种类、颜色、味道,这是因为这是幼儿对自然界的基本认知,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苹果树下教案
活动目标:能够用手号来演奏乐器的部分音乐。
欣赏并演唱音乐用身体表演出来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知道手谱的前四个如何表示。
物质准备:三角铁、铃鼓。
活动过程:
hello歌,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问好,双人问好,多人问好,小朋友之间问好。
二、王老先生的钥匙找到了,小精灵们开心极了,他们就在苹果树下玩起了捉迷藏,我们一起听一听,谁会被捉到呢?
播放音乐:有歌词的地方拍手,间奏的地方用身体谱表示。
三、介绍并教会后三个音符用手谱怎么做。
四、播放音乐,间奏的时候用手谱来表演,有歌词的地方,根据歌词教师编出相应的动作,幼儿进行模仿。
五、播放音乐间奏的时候做出小精灵的动作。
六、请出乐器宝贝:三角铁、铃鼓
介绍三角铁在间奏的时候换音的时候敲一下,铃鼓在有歌词的地方演奏。
请幼儿尝试演奏。
七、跟随音乐一起来演奏,一半小朋友演奏铃鼓,一半小朋友三角铁。
八、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九、和幼儿说再见(或者下课歌)。
《苹果树》绘本故事PPT课件•封面与故事背景•绘本内容解读•主题思想探讨•艺术手法鉴赏目录•拓展活动设计•总结回顾与延伸思考01封面与故事背景封面展示01展示《苹果树》绘本的封面图片,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02简要介绍封面的设计元素和风格,如色彩、构图、字体等。
故事背景介绍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角色,为读者提供初步的背景知识。
阐述故事的主题和情节,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介绍作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国籍、代表作品等。
探讨作者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以及在本作品中的体现。
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如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
作者及创作背景02绘本内容解读绘本采用柔和的色调,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苹果树下的温馨场景中。
清新自然的画风细腻的笔触丰富的细节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苹果树、人物和动物的生动形态,使画面充满生命力。
画面中隐藏着许多有趣的细节,如树叶的纹理、果实的色泽等,引导读者深入观察和发现。
030201画面风格与特点通过描绘小男孩的表情和动作,展现出他的好奇、勇敢和善良品质,使读者对他产生共鸣。
主角小男孩精灵的形象设计独特,既有神秘感又充满亲和力,她与小男孩的互动为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和深度。
苹果树精灵绘本中出现的其他动物角色形象各异,性格鲜明,为故事增色不少。
其他动物角色角色形象塑造开篇引入情节铺垫高潮迭起结局圆满情节发展与转折通过描绘小男孩发现苹果树的场景,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故事中穿插了多个小高潮,如小男孩帮助精灵解决问题、与动物们一起欢度节日等,使情节紧凑有趣。
小男孩与苹果树精灵的相遇、相识过程自然流畅,为后续的情节发展打下基础。
最终小男孩和精灵的友谊得到升华,故事以温馨感人的结局收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03主题思想探讨苹果树以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等满足小男孩的需求,象征着母亲般的付出。
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友谊的真谛,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故事中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深厚友谊,体现了无条件的关爱与奉献。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教案《苹果树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农场》,详细内容为歌曲《苹果树下》。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唱出歌曲《苹果树下》,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准感。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苹果道具、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苹果形状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扮演农场主,带领幼儿参观农场,介绍农场里的苹果树。
(2)邀请幼儿一起在苹果树下唱歌,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苹果树下》,让幼儿跟随音乐摇摆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
(2)教师示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歌曲中的旋律变化。
(3)教师用卡片展示歌曲的歌词,教幼儿认读歌词,理解歌曲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带领组员一起唱歌曲。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用小鼓、沙锤等学具为歌曲伴奏。
(1)每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苹果树下》2. 歌词:根据歌曲内容设计简洁、生动的板书,展示歌词中的关键词。
3. 节奏和旋律:用符号表示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方便幼儿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苹果树下》,并用小鼓、沙锤等学具为歌曲伴奏。
2. 答案:幼儿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检查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如音乐会、合唱比赛等,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2024年2020幼教·中班标准教案苹果树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2020幼教·中班教材《苹果树下》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苹果种类、解苹果生长过程、学习苹果分解与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苹果种类、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苹果生长过程及种类识别。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苹果实物、苹果图片、生长过程图解、教学PPT。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苹果实物,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说出苹果特点。
(2)出示苹果图片,让幼儿识别不同种类苹果。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展示苹果生长过程,引导幼儿解苹果从开花到成熟过程。
(2)讲解苹果营养价值,让幼儿知道多吃水果对身体好处。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观察苹果,每组选择一种苹果进行描绘,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组织幼儿进行苹果分享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培养合作意识。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对幼儿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板书设计1. 《苹果树下》2. 内容:(1)苹果种类:红富士、嘎、花牛、红星等。
(2)苹果生长过程:开花、结果、成熟。
(3)苹果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苹果,并分享给小伙伴。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画苹果进行分享,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苹果有更深入解,达到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果园实地观察苹果生长,体验采摘乐趣,进一步解苹果生长环境。
同时,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学习过程,共同完成作业。
2024年2020幼教·中班教案苹果树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2020幼教·中班教材《苹果树下》。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认识水果》,第一节“苹果的认识”;第二章《情感教育》,第一节“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苹果的基本特征,了解苹果的种类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食物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苹果的基本特征、种类和生长过程;分享的快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关爱自然、珍惜食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苹果实物、苹果图片、生长过程图、分享玩具。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苹果实物,让学生观察、触摸,引导学生说出苹果的基本特征。
1.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水果,讨论各种水果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2.1 教师展示苹果图片,引导学生学习苹果的种类和生长过程。
2.2 讲解分享的意义,举例说明分享带来的快乐。
3. 随堂练习(10分钟)3.1 学生在画纸上用水彩颜料画出自己喜欢的苹果。
3.2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玩具,讨论如何分享玩具,并实践分享。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交流分享玩具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苹果的基本特征:圆形、红色、有果蒂、有果核。
2. 苹果的种类:红富士、嘎啦、花牛等。
3. 苹果的生长过程:开花、结果、成熟。
4. 分享的快乐:与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增进友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苹果生长过程的画。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发挥想象力,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苹果的认识及分享的体验。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果园,实地观察苹果的生长过程,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实践分享,将分享的快乐传递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