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设计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535.50 KB
- 文档页数:9
爆破方案设计爆破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爆破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拆除、矿山开采、地下工程等领域。
一个科学合理的爆破方案能够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
本文将围绕爆破方案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方案制定前的准备工作爆破方案设计是一项复杂且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因此在开始制定方案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1 确定工程环境在制定爆破方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工程环境的相关信息。
包括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勘探和实际测量等方式获得。
1.2 制定爆破目标明确爆破的目标是制定方案的基础,需要明确拆除的建筑物或者开采的矿石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目标的结构性质、强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1.3 爆破安全评估爆破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制定方案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
考虑几种可能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二、具体方案设计2.1 爆破物质的选择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爆破物质是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爆破物质有炸药和起爆药。
在选择爆破物质时,需要考虑炸药的爆炸特性、能量释放、危害程度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
2.2 炸药装药设计炸药的装药方式对爆破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工程环境和目标的特点,合理设计炸药装药的位置、密度和形状等。
还需要考虑装药方式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的影响,尽可能减少爆破带来的不良后果。
2.3 起爆系统设计良好的起爆系统设计可以保证爆破效果的稳定和可控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起爆方式,包括电线起爆、电子雷管起爆等。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起爆时间和延时,以确保炸药的同时起爆,避免安全隐患。
2.4 预处理工作在进行爆破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工作,包括凿岩、防护措施的增加等。
这些工作可以提高爆破效果,减少爆破所带来的不可控因素。
三、爆破方案的评估和修改制定完初步的爆破方案后,需要进行评估和修改。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方法对方案进行评估。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之岩土爆破设计岩土爆破设计是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在岩土体中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工程施工时,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爆破目标,综合分析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爆破药剂特性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科学确定爆破参数和设计方案,以确保爆破施工的安全、高效和合理。
岩土爆破设计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控制爆破效果,保证振动、冲击波和飞石的速度、幅度和方向等要素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对周围建筑物、管线和环境的损害。
合理的爆破设计能够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减少爆破噪音和对环境的破坏,更好地适应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岩土爆破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1.爆破目标和要求的确定:根据施工工程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爆破目标和要求,包括爆破的规模、爆破的目的等。
2.岩体工程地质调查:通过岩体的地质调查,了解岩体的力学性质、不均质性和有关结构面、节理、夹层等信息,为爆破设计提供依据。
3.药剂选择和性能分析:根据爆破目标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药剂,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包括炸药的爆速、破碎度、爆能等。
4.爆破参数的确定:根据岩体的力学性质、药剂的性能和施工要求,科学确定爆破参数,包括药量、孔径、孔距、延迟时间等。
5.爆破设计方案的制定:根据爆破目标和参数,制定具体的爆破设计方案,包括钻孔布置、装药方法、引爆方式等。
6.爆破效果的预测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等方法,对爆破施工的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以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7.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的制定:根据爆破设计方案和爆破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8.爆破施工监督和评估: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爆破设计方案。
在岩土爆破设计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包括岩土力学、爆破理论、爆破药剂、地质勘探和测量等内容。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实践和经验总结,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岩土爆破设计,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爆破设计基本知识【分享】:爆破设计基础,未整理,大部分图形略了。
需要自己整理并加画图,这样可能印象深刻。
爆破设计基本知识(部分)第一章露天爆破设计(深孔和浅孔爆破)一方案选择根据爆破体的爆破高度、爆破规模、工期、爆区周围环境及自身设备情况,选择深孔或浅孔爆破。
一般开挖高度大于5m,环境允许,选择深孔爆破,若环境复杂,只能选择浅孔爆破。
二爆破参数设计1孔径D根据爆破规模和周围环境考虑选择D=90、115、140mm等。
一般工程爆破多选用D=90、115mm两种。
2 台阶高度H一般取H=6~15m,个别情况可H=20m;3 超深h;取h=(0.10~0.15)H;m。
4 孔深L=H+h(垂直孔)5 底盘抵抗线W1;取W1=(25~35)D;m;6 堵塞长度取L d=W1;m;取L1=W1=(25~35)D;7 装药长度L2;L2=L-L1;8 每米装药量P kg/m;P=πR2γ;R=1/2·D;γ—炸药比重,乳化炸药γ=1.1~1.2t/m3;π=3.14。
D=90mm时,P=6kg/m;D=115mm时,P=11.5kg/m;D=110mm时,P=10.5kg/m;D=140mm时,P=17kg/m;9 单耗q,根据岩石性质,取q=0.35~0.4kg/m3;10 单孔装药量Q孔、Q孔=L2×P(以H=15m,L=16.5m,D=90mm为例)Q孔=(L-L1)×P=(16.5-3.0)×6=81.0kg;11 每孔81kg,q=0.4kg/m3,可爆破体积(方量)V;V=Q孔/q=81/0.4=202.5m3;12 孔排距a、bV=abH; ab=V/H=202.5/15=13.5m2;13 取排距b=W=3m,14 孔距 a=13.5/3=4.5m。
三炮孔布置(炮孔布置图)按孔距a,排距b布成梅花形,见图1。
图1 炮孔布置示意图四装药结构采用连续装药结见图2图2 装药结构示意图五起爆网路为提高爆破效果和减小爆破振动,采用逐孔斜线起爆网路,见图3图3 逐孔斜线起爆网路浅孔爆破基本相同,只有孔深L<5m< span="">、孔径d=38~40mm,装药结构,孔内只装1发雷管等不同。
3 工程爆破基本知识3.1 爆破对象与爆破效果的关系3.1.1 爆破对象3.1.1.1 爆破对象的概念爆破对象就是指被爆体、被爆介质。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工程需要,利用炸药能量来达到工程目的的实施(目标物)对象。
通常遇到最多的爆破对象是岩石,另外还有硬土、钢筋混凝土、(废)钢铁、炉渣、树根、冻土、冰块(层)、淤泥等。
由于爆破对象在内部结构构造、物理力学性质、可爆性等方面千差万别,同时爆破对象也因成因和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差异很大,因此给爆破施工增加了难度。
3.1.1.2 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岩石是主要的爆破对象,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
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常见的有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流纹岩、火山砾岩等),沉积岩(常见的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等)和变质岩(常见的有花岗片麻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千枚岩等)。
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特性包括岩石的密度、空隙率、含水率、风化程度、波阻抗、可爆性等,具体含义如下:①密度。
单位体积的岩石质量。
②空隙率。
岩石中空隙体积与岩石所占总体积之比。
③含水率。
岩石中水的含量与岩石颗粒质量之比。
④岩石的风化程度。
岩石在地质内应力和外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疏松的程度。
⑤岩石的波阻抗。
岩石中纵波波速与岩石密度的乘积,它反映纵波传播的阻尼作用。
⑥硬度。
岩石抵抗工具侵入的能力。
⑦岩石坚固性系数(常用普氏系数,通常用符号f来表示)。
岩石抵抗外力挤压破坏的比例系数。
⑧可爆性。
岩石在爆炸能量作用下发生破碎的难易程度。
3.1.2 爆破效果爆破效果就是实施爆破后,使被爆体(爆破对象)形成的破坏形态、块度、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综合结果。
评价一次爆破效果的好坏,主要是评价该爆破与实施前的预期是否相符。
由于爆区周围环境的不同,对爆破对象的处理方法不同,对爆破效果的控制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爆破效果的控制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3.1.2.1 爆破块度的控制通过对爆破对象的了解,确定合理的孔网参数(或药包布置)、装药结构、起爆方式,实现预期的大块率、块度级配或块度大小与形状。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基础知识爆破安全技术是指通过使用爆炸性材料或其他爆炸能源进行破坏,破坏对象可能是建筑物、设施、设备、爆破工程以及地下管线等。
爆破安全技术主要应用于矿山、建筑、隧道、道路、桥梁、水电站、船舶拆解、破冰、核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爆破安全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爆炸理论、爆炸特点、爆破器材、爆炸反应等。
一、爆破理论1.1 爆炸定义爆炸是指化学反应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使周围介质发生破裂和破碎的过程。
1.2 爆炸特点- 性能:爆炸产生的能量与药量密切相关。
- 高温、高压:爆炸产生的气体温度可达到几千至数万摄氏度,压力可达到几十至几百兆帕。
- 冲击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以瞬间造成物体破裂和破碎。
- 热辐射:爆炸释放的能量会以光辐射形式产生,可造成烧伤和眼睛损伤。
- 毒性气体:爆炸释放的烟雾和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1.3 爆炸反应爆炸反应一般由爆炸物、助燃剂和氧化剂组成。
爆炸物是指能够产生爆炸能量的物质,助燃剂是指能够提供火源和增加爆炸能量的物质,氧化剂是指能提供大量氧气的物质。
爆炸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点火:爆炸物与火源接触,发生点火反应。
- 爆轰:点火后,爆炸物开始产生大量的燃烧产物,并迅速膨胀形成冲击波和高温高压气体。
- 消失:爆炸物燃烧完全消失,爆炸反应结束。
二、爆破器材2.1 炸药炸药是用于产生爆炸能量的特殊化学物质。
常见的炸药有黑火药、硝化棉、三硝化甘油等。
炸药根据其性能不同分为低爆炸性炸药、中爆炸性炸药和高爆炸性炸药。
2.2 导爆索导爆索是一种用于引爆炸药的装置,由导火线和引爆装置组成。
导火线是一种可传递火焰和点火的细线,引爆装置可以是电火花装置、雷管、爆炸片等。
2.3 输爆管输爆管是一种用于输送炸药或引爆装置的管道,主要用于将炸药安全地输送到需要破坏的目标位置,同时保证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热辐射能够集中在目标上。
2.4 安全装置安全装置是一种用于控制和保护爆炸过程的设备,包括安全开关、安全阀、防爆控制装置等。
一、常用名词术语1、围岩洞室周围一定范围内对稳定性和变形可能产生影响的岩体。
2、围岩收敛地下洞室开挖后发生洞径缩小的现象。
3、毫秒爆破利用毫秒延期雷管或继爆管控制多段或多排爆破作业并按预定程序引爆的爆破技术。
4、梯段爆破使开挖面呈阶梯形状并利用毫秒爆破技术逐段、逐排、逐孔进行爆破的爆破技术。
5、浅孔爆破炮孔深度一般小于5rn,装药引爆的爆破技术。
6、深孔爆破炮孔深度大于5m,装药引爆的爆破技术。
7、光面爆破沿开挖周边线按设计孔距钻孔;采用不耦合装药毫秒爆破,在主爆孔起爆后起爆,使开挖后沿设计轮廓获得保留良好边坡壁面的爆破技术。
8、预裂爆破沿开挖轮廓线按设计孔距钻孔,不耦合装药,在主爆孔起爆前分段一次起爆,形成一定宽度的贯穿裂缝的爆破技术。
二、爆破器材的运输(一)爆破器材的运输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运输车、船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运输规则的安全要求。
2、包装应牢固、严密。
不允许共存的爆破器材不得混装在一个车厢、船舱内。
3、爆破器材的装卸,宜在白天进行、并有专人组织指挥和警戒。
4、装卸和运输爆破器材时严禁烟火和携带发火物品。
5、运输硝化甘油类炸药或雷管等敏感度高的爆破器材,车厢和船舱的底部应铺软垫。
(二)汽车运输爆破器材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由熟悉爆破器材性质,具有安全驾驶经验的司机驾驶。
2、汽车行驶速度;能见度良好时,车速不得超过40km/h;在扬尘、起雾、暴风雪等天气能见度低时,车速减半。
3、平坦道路行驶两辆汽车的距离不得小于50rn;上山或下山时不得小于300m。
4、遇有雷雨时车辆应停置在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处。
5、寒冷地区冬季运输必须采取防滑措施。
三、爆破器材的储存与管理(一)爆破器材必须存放于专用的仓库、储存室,并有专人管理,不得任意存放。
(二)爆破器材库区布局必须遵守下列规定:L、相邻库房不得长边相对,雷管应布置在库区另一端。
2、库区周围设密实围墙(或双层铁刺网),围墙距最近库房的距离不小于15m(小型库房不应小于5rn),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m,外围应设排水沟。
工程爆破基础知识三篇工程爆破基础知识三篇篇一:工程爆破基础知识爆破工程第一节爆破的概念与分类一、爆破的概念爆破是炸药爆炸作用于周围介质的结果。
埋在介质内的炸药引爆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固态转变为气态,体积增加数百倍至几千倍,伴随产生极大的压力和冲击力,同时还产生很高的温度,使周围介质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爆破。
二、爆破的常用术语1. 爆破作用圈当具有一定质量的球形药包在无限均质介质内部爆炸时,在爆炸作用下,距离药包中心不同区域的介质,由于受到的作用力有所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振动现象。
整个被影响的范围就叫做爆破作用圈。
这种现象随着与药包中心间的距离增大而逐渐消失,按对介质作用不同可分为四个作用圈。
(1)压缩圈图1-1中R1表示压缩圈半径,在这个作用圈范围内,介质直接承受了药包爆炸而产生的极其巨大的作用力,因而如果介质是可塑性的土壤,便会遭到压缩形成孔腔;如果是坚硬的脆性岩石便会被粉碎。
所以把R1这个球形地带叫做压缩圈或破碎圈。
(2)抛掷圈围绕在压缩圈范围以外至R2的地带,其受到的爆破作用力虽较压缩圈范围内小,但介质原有的结构受到破坏,分裂成为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碎块,而且爆破作用力尚有余力足以使这些碎块获得能量。
如果这个地带的某一部份处在临空的自由面条件下,破坏了的介质碎块便会产生抛掷现象,因而叫做抛掷圈。
(3)松动圈松动圈又称破坏圈。
在抛掷圈以外至R3的地带,爆破的作用力更弱,除了能使介质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外,没有余力可以使破坏了的碎块产生抛掷运动,因而叫做破坏圈。
工程上为了实用起见,一般还把这个地带被破碎成为独立碎块的一部分叫做松动圈,而把只是形成裂缝、互相间仍然连成整块的一部分叫做裂缝圈或破裂圈。
(4)震动圈在破坏圈范围从外,微弱的爆破作用力甚至不能使介质产生破坏。
这时介质只能在应力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现象,这就是图1—1中R4所包括的地带,通常叫做震动圈。
震动圈以外爆破作用的能量就完全消失了。
:1〕岩石的矿物成分与组织特征;2〕岩石的孔隙度、密度、容重3〕岩石的碎胀性4〕岩石的波阻抗。
岩石的力学性质;1,岩石的变形特性2,岩石的强度特性3,岩石的硬度2.在不同受力状态下,岩石的各种强度极限不同,从载荷性质看,单向抗压强度>单向抗剪强度>单向抗弯强度>单向抗拉强度;从应力状态看,三向抗压强度>双向抗压强度>单向抗压强度。
:破碎单位体积岩石所消耗的能量称为比能。
4.岩石的硬度:岩石外表抵抗工具侵入的能力。
5.岩石的磨蚀性:岩石对工具的磨蚀能力。
6.岩石的普氏巩固系数直接用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来确定。
,用每凿1m炮眼磨钝的钢钎或硬质合金钎头个数与纯凿岩速度作凿岩性指标。
有冲击、转钎、排粉、推进、操纵、配气等构造;主要用于坚硬性脆与磨蚀性强的岩石中。
9.钎子的构造:钎头、钎身、钎肩、钎尾、中心水孔;活动钎子还有钎梢。
10.凿岩工作对钎头的要求:形状、构造合理,凿岩速度高,耐磨性强,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排粉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制造与修磨方便,以及本钱低廉。
冲击式凿岩原理;依靠凿岩机的冲击机构使活塞往复运动冲击钎杆,并通过钎头在炮眼底部的岩石面上形成一条凿痕A-a,随后在回转机构的扭矩作用下使钎杆转动一个角度。
再次冲击时,钎头在岩石上形成一条新的凿痕B-b,并破碎AOB,aob俩快扇形岩体,破坏的岩屑由排粉机够从孔底排至空外。
扎样,冲击,转钎,排粉等动作不断循环下去,即可凿出所需深度的炮眼。
冲击式凿岩机理〔应力波理论〕;认为凿岩机的活塞冲击钎杆尾后,在钎杆内便产生应力,这种应力以波的形式由钎尾向钎头传递。
应力波传到钎刃时,一局部进入岩石,另一局部反射回来。
当入射与反射的应力波合成后形成的合力超过了岩石的抗破坏强度时,岩石便会碎。
风动冲击式凿岩机有冲击,转钎,排粉,操纵,润滑等机构凿岩机主要组成局部;配气,转钎,排粉,推进,操纵等机构:刃角、隙角、曲率半径、体形构造、排粉槽与吹洗孔。
爆破知识点总结一、爆破原理爆破原理主要是利用爆炸物瞬间释放的能量,通过气体膨胀和冲击力破坏材料的内部结构,使材料迅速破碎。
爆破技术是将粟米粒大小的炸药放置在要破坏的物体内,通过引线点燃炸药,释放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形成爆炸冲击波,对物体进行瞬时破坏。
二、爆破工程的基本要素爆破工程主要包括爆破设计、爆破材料、爆破装置和爆破作业。
1、爆破设计爆破设计是爆破工程的核心环节,它是爆破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爆破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工程的具体要求、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安全和环保等因素。
爆破设计需要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爆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爆破材料爆破材料是进行爆破工程必不可少的物资,主要包括炸药、起爆药、导爆索和引线等。
在选择爆破材料时,需要根据工程的需求和地质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
3、爆破装置爆破装置是进行爆破作业必需的设备,主要包括起爆器、引爆装置、雷管和导爆索等。
爆破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4、爆破作业爆破作业是进行爆破工程的最后一步,需要在严格的操作规程下进行。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保证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爆破设计的基本原则1、合理确定爆破方案爆破设计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
爆破方案需要考虑破碎效果、振动、气体冲击和飞石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爆破操作安全和环保。
2、控制爆破震动在进行爆破设计时,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爆破震动,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的炸药配置、合理的炸药量、适当的装药方式和合理的爆破参数来减少爆破震动。
3、预防飞石和飞尘爆破工程会产生大量的飞石和飞尘,给周围环境和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在爆破设计中,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飞石和飞尘的产生,可以通过铺设挡墙、封闭爆区、喷淋等方式来减少飞石和飞尘的产生。
4、环保要求在进行爆破设计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措施来减少爆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爆破安全基础知识爆破器材爆破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手段,用于拆除建筑物、挖掘岩石、开辟通道等。
但爆破工作涉及到高风险,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使用合适的器材。
在进行爆破作业之前,必须对爆破安全基础知识和爆破器材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爆破安全基础知识和常用的爆破器材。
一、爆破安全基础知识1. 爆破设计与施工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确保安全。
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并汇报主管部门。
2. 爆破现场必须进行周边人员的疏散。
在爆破前,应当设立警告区域,并保证周边人员不进入该区域。
同时,告知周边居民,确保他们的安全。
3.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
该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并熟悉爆破器材的使用和操作。
4. 爆破时必须确保爆破物只对目标物产生影响。
要控制爆破范围,避免对周边建筑和设施造成损害。
5. 建筑物爆破后,要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
确保周边没有残留的爆破物和不稳定的结构。
二、常用的爆破器材1. 炸药:炸药是爆破作业中最重要的器材之一。
炸药根据用途和特性不同,分为物理炸药和化学炸药。
物理炸药一般用于破坏和拆除建筑物,如黄色炸药、雷管等;化学炸药广泛应用于采矿和工程爆破,如硝铵炸药、黑索金等。
2. 导爆管:导爆管是爆破作业中引爆炸药的重要工具,也称为导火索。
通常由导管和引爆装置组成。
导爆管可以远程引爆炸药,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
3. 炸药包:炸药包是用于包裹炸药的器材,通常由防水材料制成,如绳索或橡胶。
炸药包的封装是为了保护炸药,在爆破过程中激发最佳的爆炸波。
4. 爆破器具:爆破器具包括爆破器材的操作工具和相关设备,如起爆器、电缆和控制线等。
这些器具用于爆破作业的设置和控制,确保爆破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安全器材:安全器材是保护作业人员的重要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耳塞等。
这些器材用于保护作业人员避免爆破作业时产生的风险和伤害。
总结:爆破是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使用合适的器材。
爆破设计基本知识
(根据蒋健爆破讲座整理)
1、洞挖爆破
(1)凡就是可以一次性全断面爆破得洞室都要尽可能按全断面爆破设计。
Ⅴ类围岩可分部爆破开挖;需解决通风时,可先贯通导洞再扩挖。
(2)掏槽孔:目得就是创造两个自由面。
手风钻开挖采用楔形掏槽,台车开挖采用直孔掏槽,直孔掏槽一般采用9孔掏槽,见图1。
掏槽孔深度比崩落孔略深(约20cm),堵塞长度一般比崩落孔短(60~80cm)。
掏槽孔采用1~4段非电雷管,扩槽孔采用5~6段,时差50ms。
(3)崩落孔:位于周边孔与掏槽孔之间得孔,尽量采用大药卷装药或耦合装药。
孔距40d以内(不超过破碎圈范围)。
(4)周边孔:实施光面爆破,孔距a=(8~14)d(d——爆孔直径),采用小直径药卷或光爆药卷(d≥20mm)间隔装约;采用不耦合装药,不耦合系数大于2(一般2~3)。
(5)底孔:最后起爆,需对岩石进行抬动,装药量比周边孔多,底药装较大直径药卷。
(6)排炮之间留下得台阶:按钻孔外斜角计算,台车钻孔外斜角控制在4°,一般控制在5°以内,并以此控制超挖,见图2。
台车钻爆进尺3m 较适宜,手风钻钻爆进尺2m较合适。
(7)爆破参数表及爆破技术参数表
一般洞挖炮孔布置见图3。
爆破参数中应分别列出钻孔参数与装药参数,详见表1。
爆破技术参数表中应有炸药单耗(kg/m3),钻孔密集系数(孔/ m2,一般1、8~2、0孔/m2),详见表2。
表1 爆破参数表
表2 爆破技术参数表
二、爆破作用范围
粉碎圈:3~5d;破碎圈5~40d;振动圈>40d。
见图4。
三、关于非电雷管得选用
1~4段为掏槽孔,连续使用;崩落孔起爆雷管段与段之间时差一般间隔50ms以上,故5~9段雷管需跳段使用(如5,7,9),但10段以后时差在80ms以上,故可连续使用(如10,11,12,13,14,15),一般用到15段雷管。
四、炸药得种类及规格
1、水电工程中一般选用铵梯炸药,2#岩石炸药、4#岩石抗水炸药、乳化炸药(装药后可在水下3~4天)。
中等岩石炸药得爆速在3200~3800m/s。
2、自制铵油炸药:NH4NO3(多孔粒)+ 5%柴油
3、2#岩石炸药规格
临界药卷:φ17mm,一般用φ20mm以上药卷。
标准药卷:φ35×250×200(直径mm×重量g×长度mm)
φ32×200×200(直径mm×重量g×长度mm)
φ40(台车钻爆采用)
3、炸药密度:一般在0、95~1、05g/cm3。
计算爆破参数时选用1、0g/cm3。
五、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
1、预裂爆破
(1)孔距a=(8~12)d,可取10d;
(2)堵塞长度L堵取1、0a(a就是孔距);
(3)线密度q应为光面爆破得2倍;
(4)底部高1m范围装加强药包,直径为3倍以上正常直径;
(5)预裂缝宽度1cm,且起前主爆区一段距离。
预裂爆破装药结构见图5:
2、光面爆破
(1)孔距a=(8~14)d;
(2)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饱猛度且传爆性能好得炸药;
(3)堵塞长度L堵取1、0a(a就是孔距);
(4)a/w=0、7~0、8(a—孔间,w—最小抵抗线)。
(5)采用小直径药卷,空气间隔不耦合装结构,不耦合系数≥2(2~3);线密度一般200g/m,岩壁梁开挖71~83g/m(小湾)。
装约结构见图6。
(6)同时起爆孔数至少在4处以上。
六、深孔梯段爆破
1、概念:孔深大于5m,孔径大于50mm(有得书上指孔径大于75mm);
符号表示:H——梯段高度;a——孔距;b——排距;L——孔深;h——超深;W底——底盘抵抗线。
梯段爆破典型图见图7。
2、一般深孔梯段爆破
(1)第1排孔到自由面得距离B(安全距离)>2m,孔距:b≤a≤1、3b;
(3)钻孔倾角80°左右,钻孔深度根据梯段高度与倾角计算,超深取0、1H或0、3W;
(4)底盘抵抗线太大时,应专门修整(如采用手风钻钻爆);
(5)单孔装药量:Q=a、b、H、q(q—炸药单耗),同时根据装药直径与装长度计算,二者必须相等,否则调整间、排距重新计算。
(6)起爆方式:一般采用“V”起爆,这有利于实现宽孔距爆破与堆渣。
(7)每次爆破3~4排孔,排与排之间起爆雷管时差在50ms左右(如选用1,4,7,10,11段雷管)。
(8)当孔径为φ100mm时,梯段高度要在10m左右才经济。
3、宽孔距爆破
(1)a≥1、5b时,称为宽孔距爆破;一般a=2~4b;采用“V”形起爆,见图8示。
(2)宽孔距爆破一般用于料场开采爆破。
其它与一般深孔梯段爆破相同。
七、围岩支护爆破
新奥法:要点就就是适时支护,支护时间根据岩石得应力变化而定。
要求:
1、规格线必须采用光面爆破,不平整度小于15cm;
2、适时支护;
3、Ⅴ类围岩及时支护,开挖时可从规格线退30cm进行爆破。
爆破后,岩石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见图9:
八、微差挤压爆破
采用短时差爆破,实现反射波与振动波挤压(即物理挤压);
裂缝形成:18~34ms;裂缝张开:50ms。
示意见图10:
九、接力微差单孔起爆方法
采用孔外延期方法,即每一个孔得外部增加1个延期雷管(如MS2),
孔外总延期时间应小于孔内雷管得延期时间,孔内用同一段雷管,但延期时间要长。
例:孔外总延期时间为500ms,则孔内雷管得延期时间要大于500ms。
这样才能保证起爆冲击波传到每一个孔中。
采用孔外延期方法,仍不可避免两孔或2孔以上同时响得情况。
目前采用ORICA高精度雷管来进行接力微差单孔起爆。
见图11示意:
采用预裂得办法可控制爆破震动。
爆破震动强度与孔径与装药直径有关。
一般小孔控制震速在8cm/s以内,中孔控制震速在5cm/s以内,大孔控制震速在3cm/s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