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弘治帝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 格式:docx
- 大小:23.63 KB
- 文档页数:1
[实用点滴] 皇帝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三)公元年皇帝年号干支年1264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甲子1265 (南宋)宋度宗赵禥咸淳元年乙丑1266 丙寅1267 丁卯1268 戊辰1269 己巳1270 庚午1271 辛未1272 壬申1273 癸酉1274 甲戌1275 (南宋)宋恭宗赵显德佑元年乙亥1276 (南宋)宋端宗赵昰景炎元年丙子1277 丁丑1278 (南宋)宋卫王赵昺祥兴元年戊寅1279 己卯1280 庚辰1281 辛巳1282 壬午1283 癸未1284 甲申1285 乙酉1286 丙戌1287 丁亥1288 戊子1289 己丑1290 庚寅1291 辛卯1292 壬辰1293 癸巳1294 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甲午1295 乙未1296 丙申1297 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元年丁酉1298 戊戌1299 己亥1300 庚子1301 辛丑1302 壬寅1303 癸卯1304 甲辰1306 丙午1307 元武宗海山至大元年丁未1308 戊申1309 己酉1310 庚戌1311 辛亥1312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元年壬子1313 癸丑1314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元年甲寅1315 乙卯1316 丙辰1317 丁巳1318 戊午1319 己未1320 庚申1321 元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元年辛酉1322 壬戌1323 癸亥1324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泰定元年甲子1325 乙丑1326 丙寅1327 丁卯1328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致和元年戊辰1328 元文宗图帖睦尔天历元年戊辰1328 元幼主阿速吉八天顺元年戊辰1329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顺元年己巳1330 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元年庚午1331 辛未1332 元宁宗懿璘质斑至顺三年壬申1333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元统元年癸酉1334 甲戌1335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元元年乙亥1336 丙子1337 丁丑1338 戊寅1339 己卯1340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正元年庚辰1341 辛巳1342 壬午1343 癸未1344 甲申1345 乙酉1346 丙戌1348 戊子1349 己丑1350 庚寅1351 大事: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辛卯1352 壬辰1353 癸巳1354 甲午1355 乙未1356 丙申1357 丁酉1358 戊戌1359 己亥1360 庚子1361 辛丑1362 壬寅1363 癸卯1364 甲辰1365 乙巳1366 丙午1367 丁未明公元年皇帝年号干支年1368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戊申1369 己酉1370 庚戌1371 辛亥1372 壬子1373 癸丑1374 甲寅1375 乙卯1376 丙辰1377 丁巳1378 戊午1379 己未1380 庚申1381 辛酉1382 壬戌1383 癸亥1384 甲子1385 乙丑1386 丙寅1387 丁卯1388 戊辰1390 庚午1391 辛未1392 壬申1393 癸酉1394 甲戌1395 乙亥1396 丙子1397 丁丑1398 戊寅1399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己卯1400 庚辰1401 辛巳1402 壬午1403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癸未1404 甲申1405 大事: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乙酉1406 丙戌1407 丁亥1408 戊子1409 己丑1410 庚寅1411 辛卯1412 壬辰1413 癸巳1414 甲午1415 乙未1416 丙申1417 丁酉1418 戊戌1419 己亥1420 庚子1421 大事:明成祖迁都北京辛丑1422 壬寅1423 癸卯1424 甲辰1425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乙巳1426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丙午1427 丁未1428 戊申1429 己酉1430 庚戌1431 辛亥1432 壬子1434 甲寅1435 乙卯1436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丙辰1437 丁巳1438 戊午1439 己未1440 庚申1441 辛酉1442 壬戌1443 癸亥1444 甲子1445 乙丑1446 丙寅1447 丁卯1448 戊辰1449 己巳1450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庚午1451 辛未1452 壬申1453 癸酉1454 甲戌1455 乙亥1456 丙子1457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丁丑1458 戊寅1459 己卯1460 庚辰1461 辛巳1462 壬午1463 癸未1464 甲申1465 乙酉1466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丙戌1467 丁亥1468 戊子1469 己丑1470 庚寅1471 辛卯1472 壬辰1473 癸巳1474 甲午1475 乙未1476 丙申1478 戊戌1479 己亥1480 庚子1481 辛丑1482 壬寅1483 癸卯1484 甲辰1485 乙巳1486 丙午1487 丁未1488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戊申1489 己酉1490 庚戌1491 辛亥1492 壬子1493 癸丑1494 甲寅1495 乙卯1496 丙辰1497 丁巳1498 戊午1499 己未1500 庚申1501 辛酉1502 壬戌1503 癸亥1504 甲子1505 乙丑1506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丙寅1507 丁卯1508 戊辰1509 己巳1510 庚午1511 辛未1512 壬申1513 癸酉1514 甲戌1515 乙亥1516 丙子1517 丁丑1518 戊寅1519 己卯1520 庚辰1522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壬午1523 癸未1524 甲申1525 乙酉1526 丙戌1527 丁亥1528 戊子1529 己丑1530 庚寅1531 辛卯1532 壬辰1533 癸巳1534 甲午1535 乙未1536 丙申1537 丁酉1538 戊戌1539 己亥1540 庚子1541 辛丑1542 壬寅1543 癸卯1544 甲辰1545 乙巳1546 丙午1547 丁未1548 戊申1549 己酉1550 大事: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庚戌1551 辛亥1552 壬子1553 癸丑1554 甲寅1555 乙卯1556 丙辰1557 丁巳1558 戊午1559 己未1560 庚申1561 辛酉1562 壬戌1563 癸亥1564 甲子1566 丙寅1567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丁卯1568 戊辰1569 己巳1570 庚午1571 辛未1572 壬申1573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癸酉1574 甲戌1575 乙亥1576 丙子1577 丁丑1578 戊寅1579 己卯1580 庚辰1581 大事:实行一条鞭法辛巳1582 壬午1583 癸未1584 甲申1585 乙酉1586 丙戌1587 丁亥1588 戊子1589 己丑1590 庚寅1591 辛卯1592 壬辰1593 癸巳1594 甲午1595 乙未1596 丙申1597 丁酉1598 戊戌1599 己亥1600 庚子1601 辛丑1602 壬寅1603 癸卯1604 甲辰1605 乙巳1606 丙午1607 丁未1608 戊申1610 庚戌1611 辛亥1612 壬子1613 癸丑1614 甲寅1615 乙卯1616 丙辰1617 丁巳1618 戊午1619 己未1620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庚申1621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辛酉1622 壬戌1623 癸亥1624 甲子1625 乙丑1626 丙寅1627 丁卯1628 明毅宗朱由检大事:李自成农民起义崇祯元年戊辰1629 己巳1630 庚午1631 辛未1632 壬申1633 癸酉1634 甲戌1635 乙亥1636 丙子1637 丁丑1638 戊寅1639 己卯1640 庚辰1641 辛巳1642 壬午1643 癸未清公元年皇帝年号干支年1644 大事:李自成攻占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大事:清军入关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甲申1645 乙酉1646 丙戌1648 戊子1649 己丑1650 庚寅1651 辛卯1652 壬辰1653 癸巳1654 甲午1655 乙未1656 丙申1657 丁酉1658 戊戌1659 己亥1660 庚子1661 辛丑1662 清圣祖玄烨大事: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元年壬寅1663 癸卯1664 甲辰1665 乙巳1666 丙午1667 丁未1668 戊申1669 己酉1670 庚戌1671 辛亥1672 壬子1673 癸丑1674 甲寅1675 乙卯1676 丙辰1677 丁巳1678 戊午1679 己未1680 庚申1681 辛酉1682 壬戌1683 癸亥1684 大事:清朝设置台湾府甲子1685 大事: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乙丑1686 丙寅1687 丁卯1688 戊辰1689 大事: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己巳1691 辛未1692 壬申1693 癸酉1694 甲戌1695 乙亥1696 大事:昭莫多战役丙子1697 丁丑1698 戊寅1699 己卯1700 庚辰1701 辛巳1702 壬午1703 癸未1704 甲申1705 乙酉1706 丙戌1707 丁亥1708 戊子1709 己丑1710 庚寅1711 辛卯1712 壬辰1713 癸巳1714 甲午1715 乙未1716 丙申1717 丁酉1718 戊戌1719 己亥1720 庚子1721 辛丑1722 壬寅1723 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癸卯1724 甲辰1725 乙巳1726 丙午1727 大事: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丁未1728 戊申1729 己酉1730 庚戌1731 辛亥1732 壬子1733 癸丑1735 乙卯1736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丙辰1737 丁巳1738 戊午1739 己未1740 庚申1741 辛酉1742 壬戌1743 癸亥1744 甲子1745 乙丑1746 丙寅1747 丁卯1748 戊辰1749 己巳1750 庚午1751 辛未1752 壬申1753 癸酉1754 甲戌1755 乙亥1756 丙子1757 丁丑1758 戊寅1759 己卯1760 庚辰1761 辛巳1762 壬午1763 癸未1764 甲申1765 乙酉1766 丙戌1767 丁亥1768 戊子1769 己丑1770 庚寅1771 辛卯1772 壬辰1773 癸巳1774 甲午1775 乙未1776 丙申1777 丁酉1779 己亥1780 庚子1781 辛丑1782 壬寅1783 癸卯1784 甲辰1785 乙巳1786 丙午1787 丁未1788 戊申1789 己酉1790 庚戌1791 辛亥1792 壬子1793 癸丑1794 甲寅1795 乙卯1796 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丙辰1797 丁巳1798 戊午1799 己未1800 庚申1801 辛酉1802 壬戌1803 癸亥1804 甲子1805 乙丑1806 丙寅1807 丁卯1808 戊辰1809 己巳1810 庚午1811 辛未1812 壬申1813 癸酉1814 甲戌1815 乙亥1816 丙子1817 丁丑1818 戊寅1819 己卯1820 庚辰1821 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辛巳1823 癸未1824 甲申1825 乙酉1826 丙戌1827 丁亥1828 戊子1829 己丑1830 庚寅1831 辛卯1832 壬辰1833 癸巳1834 甲午1835 乙未1836 丙申1837 丁酉1838 戊戌1839 己亥1840 庚子1841 辛丑1842 壬寅1843 癸卯1844 甲辰1845 乙巳1846 丙午1847 丁未1848 戊申1849 己酉1850 庚戌1851 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辛亥1852 壬子1853 癸丑1854 甲寅1855 乙卯1856 丙辰1857 丁巳1858 戊午1859 己未1860 庚申1861 辛酉1862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壬戌1863 癸亥1864 甲子1865 乙丑1867 丁卯1868 戊辰1869 己巳1870 庚午1871 辛未1872 壬申1873 癸酉1874 甲戌1875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乙亥1876 丙子1877 丁丑1878 戊寅1879 己卯1880 庚辰1881 辛巳1882 壬午1883 癸未1884 甲申1885 乙酉1886 丙戌1887 丁亥1888 戊子1889 己丑1890 庚寅1891 辛卯1892 壬辰1893 癸巳1894 甲午1895 乙未1896 丙申1897 丁酉1898 戊戌1899 己亥1900 庚子1901 辛丑1902 壬寅1903 癸卯1904 甲辰1905 乙巳1906 丙午1907 丁未1908 戊申1909 清溥仪宣统元年己酉1911 大事:辛亥革命辛亥中华民国1912 民国元年壬子附:六十甲子表六十甲子纪年也叫干支纪年法,是古代最常用的纪年方法,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组合,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
中国历史上(元朝、明朝、清朝)皇帝帝号、王朝纪年、公元年份、干支对照简表元朝皇帝帝号、王朝纪年、公元年份、干支对照简表帝号及皇帝王朝纪年公元年份干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 甲子2 1265 乙丑3 1266 丙寅4 1267 丁卯5 1268 戊辰6 1269 己巳7 1270 庚午8 1271 辛未9 1272 壬申10 1273 癸酉11 1274 甲戌12 1275 乙亥13 1276 丙子14 1277 丁丑15 1278 戊寅16 1279 己卯17 1280 庚辰18 1281 辛巳19 1282 壬午20 1283 癸未21 1284 甲申22 1285 乙酉23 1286 丙戌24 1287 丁亥25 1288 戊子26 1289 己丑27 1290 庚寅28 1291 辛卯29 1292 壬辰30 1293 癸巳31 1294 甲午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1295 乙未元贞2年1296 丙申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元年1297 丁酉2 1298 戊戌3 1299 己亥4 1300 庚子5 1301 辛丑6 1302 壬寅7 1303 癸卯8 1304 甲辰9 1305 乙巳10 1306 丙午11 1307 丁未元武宗海山至大元年1308 戊申2 1309 己酉3 1310 庚戌4 1311 辛亥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元年1312 壬子2 1313 癸丑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元年1314 甲寅2 1315 乙卯3 1316 丙辰4 1317 丁巳5 1318 戊午6 1319 己未7 1320 庚申元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元年1321 辛酉2 1322 壬戌3 1323 癸亥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泰定元年1324 甲子2 1325 乙丑3 1326 丙寅4 1327 丁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致和元年1328 戊辰元幼主阿速吉八天顺元年1328 戊辰元文宗图贴睦尔天历元年1328 戊辰2 1329 己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元年1330 庚午2 1331 辛未元宁宗懿璘质斑至顺三年1332 壬申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元统元年1333 癸酉2 1334 甲戌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元元年1335 乙亥2 1336 丙子3 1337 丁丑4 1338 戊寅5 1339 己卯6 1340 庚辰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正元年1341 辛巳2 1342 壬午3 1343 癸未4 1344 甲申5 1345 乙酉6 1346 丙戌7 1347 丁亥8 1348 戊子9 1349 己丑10 1350 庚寅11 1351 辛卯12 1352 壬辰13 1353 癸巳14 1354 甲午15 1355 乙未16 1356 丙申17 1357 丁酉18 1358 戊戌19 1359 己亥20 1360 庚子21 1361 辛丑22 1362 壬寅23 1363 癸卯24 1364 甲辰25 1365 乙巳26 1366 丙午27 1367 丁未28 1368 戊申29 1369 己酉30 1370 庚戌明朝皇帝帝号、王朝纪年、公元年份、干支对照简表帝号及皇帝王朝纪年公元年份干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 戊申洪武2年1369 己酉洪武3年1370 庚戌洪武4年1371 辛亥洪武5年1372 壬子洪武6年1373 癸丑洪武7年1374 甲寅洪武8年1375 乙卯洪武9年1376 丙辰洪武10年1377 丁巳洪武11年1378 戊午洪武12年1379 己未洪武13年1380 庚申洪武14年1381 辛酉洪武15年1382 壬戌洪武16年1383 癸亥洪武17年1384 甲子洪武18年1385 乙丑洪武19年1386 丙寅洪武20年1387 丁卯洪武21年1388 戊辰洪武22年1389 己巳洪武23年1390 庚午洪武24年1391 辛未洪武25年1392 壬申洪武26年1393 癸酉洪武27年1394 甲戌洪武28年1395 乙亥洪武29年1396 丙子洪武30年1397 丁丑洪武31年1398 戊寅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 己卯建文2年1400 庚辰建文3年1401 辛巳建文4年1402 壬午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 癸未永乐2年1404 甲申永乐3年1405 乙酉永乐4年1406 丙戌永乐5年1407 丁亥永乐6年1408 戊子永乐7年1409 己丑永乐8年1410 庚寅永乐9年1411 辛卯永乐10年1412 壬辰永乐11年1413 癸巳永乐12年1414 甲午永乐13年1415 乙未永乐14年1416 丙申永乐15年1417 丁酉永乐16年1418 戊戌永乐17年1419 己亥永乐18年1420 庚子永乐19年1421 辛丑永乐20年1422 壬寅永乐21年1423 癸卯永乐22年1424 甲辰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1425 乙巳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 丙午宣德2年1427 丁未宣德3年1428 戊申宣德4年1429 己酉宣德5年1430 庚戌宣德6年1431 辛亥宣德7年1432 壬子宣德8年1433 癸丑宣德9年1434 甲寅宣德10年1435 乙卯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36 丙辰正统2年1437 丁巳正统3年1438 戊午正统4年1439 己未正统5年1440 庚申正统6年1441 辛酉正统7年1442 壬戌正统8年1443 癸亥正统9年1444 甲子正统10年1445 乙丑正统11年1446 丙寅正统12年1447 丁卯正统13年1448 戊辰正统14年1449 己巳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0 庚午景泰2年1451 辛未景泰3年1452 壬申景泰4年1453 癸酉景泰5年1454 甲戌景泰6年1455 乙亥景泰7年1456 丙子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1457 丁丑天顺2年1458 戊寅天顺3年1459 己卯天顺4年1460 庚辰天顺5年1461 辛巳天顺6年1462 壬午天顺7年1463 癸未天顺8年1464 甲申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1465 乙酉成化2年1466 丙戌成化3年1467 丁亥成化4年1468 戊子成化5年1469 己丑成化6年1470 庚寅成化7年1471 辛卯成化8年1472 壬辰成化9年1473 癸巳成化10年1474 甲午成化11年1475 乙未成化12年1476 丙申成化13年1477 丁酉成化14年1478 戊戌成化15年1479 己亥成化16年1480 庚子成化17年1481 辛丑成化18年1482 壬寅成化19年1483 癸卯成化20年1484 甲辰成化21年1485 乙巳成化22年1486 丙午成化23年1487 丁未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1488 戊申弘治2年1489 己酉弘治3年1490 庚戌弘治4年1491 辛亥弘治5年1492 壬子弘治6年1493 癸丑弘治7年1494 甲寅弘治8年1495 乙卯弘治9年1496 丙辰弘治10年1497 丁巳弘治11年1498 戊午弘治12年1499 己未弘治13年1500 庚申弘治14年1501 辛酉弘治15年1502 壬戌弘治16年1503 癸亥弘治17年1504 甲子弘治18年1505 乙丑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6 丙寅正德2年1507 丁卯正德3年1508 戊辰正德4年1509 己巳正德5年1510 庚午正德6年1511 辛未正德7年1512 壬申正德8年1513 癸酉正德9年1514 甲戌正德10年1515 乙亥正德11年1516 丙子正德12年1517 丁丑正德13年1518 戊寅正德14年1519 己卯正德15年1520 庚辰正德16年1521 辛巳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1522 壬午嘉靖2年1523 癸未嘉靖3年1524 甲申嘉靖4年1525 乙酉嘉靖5年1526 丙戌嘉靖6年1527 丁亥嘉靖7年1528 戊子嘉靖8年1529 己丑嘉靖9年1530 庚寅嘉靖10年1531 辛卯嘉靖11年1532 壬辰嘉靖12年1533 癸巳嘉靖13年1534 甲午嘉靖14年1535 乙未嘉靖15年1536 丙申嘉靖16年1537 丁酉嘉靖17年1538 戊戌嘉靖18年1539 己亥嘉靖19年1540 庚子嘉靖20年1541 辛丑嘉靖21年1542 壬寅嘉靖22年1543 癸卯嘉靖23年1544 甲辰嘉靖24年1545 乙巳嘉靖25年1546 丙午嘉靖26年1547 丁未嘉靖27年1548 戊申嘉靖28年1549 己酉嘉靖29年1550 庚戌嘉靖30年1551 辛亥嘉靖31年1552 壬子嘉靖32年1553 癸丑嘉靖33年1554 甲寅嘉靖34年1555 乙卯嘉靖35年1556 丙辰嘉靖36年1557 丁巳嘉靖37年1558 戊午嘉靖38年1559 己未嘉靖39年1560 庚申嘉靖40年1561 辛酉嘉靖41年1562 壬戌嘉靖42年1563 癸亥嘉靖43年1564 甲子嘉靖44年1565 乙丑嘉靖45年1566 丙寅明穆宗朱载厚隆庆元年1567 丁卯隆庆2年1568 戊辰隆庆3年1569 己巳隆庆4年1570 庚午隆庆5年1571 辛未隆庆6年1572 壬申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3 癸酉2 1574 甲戌3 1575 乙亥4 1576 丙子6 1578 戊寅7 1579 己卯8 1580 庚辰9 1581 辛巳10 1582 壬午11 1583 癸未12 1584 甲申13 1585 乙酉14 1586 丙戌15 1587 丁亥16 1588 戊子17 1589 己丑18 1590 庚寅19 1591 辛卯20 1592 壬辰21 1593 癸巳22 1594 甲午23 1595 乙未24 1596 丙申25 1597 丁酉26 1598 戊戌27 1599 己亥28 1600 庚子29 1601 辛丑30 1602 壬寅31 1603 癸卯32 1604 甲辰33 1605 乙巳34 1606 丙午36 1608 戊申37 1609 己酉38 1610 庚戌39 1611 辛亥40 1612 壬子41 1613 癸丑42 1614 甲寅43 1615 乙卯44 1616 丙辰45 1617 丁巳46 1618 戊午47 1619 己未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1620 庚申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1621 辛酉天启2年1622 壬戌天启3年1623 癸亥天启4年1624 甲子天启5年1625 乙丑天启6年1626 丙寅天启7年1627 丁卯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8 戊辰2 1629 己巳3 1630 庚午4 1631 辛未5 1632 壬申6 1633 癸酉7 1634 甲戌8 1635 乙亥9 1636 丙子10 1637 丁丑11 1638 戊寅12 1639 己卯13 1640 庚辰14 1641 辛巳15 1642 壬午16 1643 癸未17 1644 甲申清朝皇帝帝号、王朝纪年、公元年份、干支对照简表帝号及皇帝王朝纪年公元年份干支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1644甲申21645乙酉41647丁亥51648戊子61649己丑71650庚寅81651辛卯91652壬辰101653癸巳111654甲午121655乙未131656丙申141657丁酉151658戊戌161659己亥171660庚子181661辛丑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1662壬寅21663癸卯31664甲辰41665乙巳51666丙午61667丁未。
明朝1368—1644共276年,16个皇帝顺序年号、庙号纪年表一.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1328年—1398年)安徽凤阳人。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元朝灭亡。
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于1398年,时年71岁。
二.明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
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代宗朱祁钰,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
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明朝版图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
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年号按时间顺序依次为: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1.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31年71岁2.明惠宗让皇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即位1399年-1402年在位4年26岁3.明成祖文皇帝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
在位期间,努力扭转宪宗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使明王朝得到了一次中兴的机会,史称“弘治中兴”。
他勤政爱民,满怀治国之志,却英年早猝,公元1505年,一代英主朱佑樘病逝于乾清宫,年仅36岁,是年十月葬于泰陵,长子明武宗继位。
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地坎坷不幸。
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管理皇帝私房钱。
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
事后,纪氏怀孕。
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
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
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
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
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
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
”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
”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
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
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已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
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
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皇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
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
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
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宫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明清民纪年/公元纪年对照查询明洪武1年(1368)(戊申)太祖朱元璋明洪武2年(1369)(己酉)明洪武3年(1370)(庚戌)明洪武4年(1371)(辛亥)明洪武5年(1372)(壬子)明洪武6年(1373)(癸丑)明洪武7年(1374)(甲寅)明洪武8年(1375)(乙卯)明洪武9年(1376)(丙辰)明洪武10年(1377)(丁巳)明洪武11年(1378)(戊午)明洪武12年(1379)(己未)明洪武13年(1380)(庚申)明洪武14年(1381)(辛酉)明洪武15年(1382)(壬戌)明洪武16年(1383)(癸亥)明洪武17年(1384)(甲子)明洪武18年(1385)(乙丑)明洪武19年(1386)(丙寅)明洪武20年(1387)(丁卯)明洪武21年(1388)(戊辰)明洪武22年(1389)(己巳)明洪武23年(1390)(庚午)明洪武24年(1391)(辛未)明洪武25年(1392)(壬申)明洪武26年(1393)(癸酉)明洪武27年(1394)(甲戌)明洪武28年(1395)(乙亥)明洪武29年(1396)(丙子)明洪武30年(1397)(丁丑)明洪武31年(1398)(戊寅)明建文1年(1399)(己卯)明惠帝朱允炆明建文2年(1400)(庚辰)明建文3年(1401)(辛巳)明建文4年(1402)(壬午)明永乐1年(1403)(癸未)明成祖朱棣明永乐2年(1404)(甲申)明永乐3年(1405)(乙酉)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明永乐4年(1406)(丙戌)明永乐5年(1407)(丁亥)明永乐6年(1408)(戊子)明永乐7年(1409)(己丑)明永乐8年(1410)(庚寅)明永乐9年(1411)(辛卯)明永乐10年(1412)(壬辰)明永乐11年(1413)(癸巳)明永乐12年(1414)(甲午)明永乐13年(1415)(乙未)明永乐14年(1416)(丙申)明永乐15年(1417)(丁酉)明永乐16年(1418)(戊戌)明永乐17年(1419)(己亥)明永乐18年(1420)(庚子)明永乐19年(1421)(辛丑)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永乐20年(1422)(壬寅)明永乐21年(1423)(癸卯)明永乐22年(1424)(甲辰)明洪熙1年(1425)(乙巳)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德1年(1426)(丙午)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德2年(1427)(丁未)明宣德3年(1428)(戊申)明宣德4年(1429)(己酉)明宣德5年(1430)(庚戌)明宣德6年(1431)(辛亥)明宣德7年(1432)(壬子)明宣德8年(1433)(癸丑)明宣德19年(1434)(甲寅)明宣德10年(1435)(乙卯)明正统1年(1436)(丙辰)明英宗朱祁镇明正统2年(1437)(丁巳)明正统3年(1438)(戊午)明正统4年(1439)(己未)明正统5年(1440)(庚申)明正统6年(1441)(辛酉)明正统7年(1442)(壬戌)明正统8年(1443)(癸亥)明正统9年(1444)(甲子)明正统10年(1445)(乙丑)明正统21年(1446)(丙寅)明正统32年(1447)(丁卯)明正统43年(1448)(戊辰)明正统54年(1449)(己巳)明景泰1年(1450)(庚午)明代宗朱祁钰明景泰2年(1451)(辛未)明景泰3年(1452)(壬申)明景泰4年(1453)(癸酉)明景泰5年(1454)(甲戌)明景泰6年(1455)(乙亥)明景泰7年(1456)(丙子)明天顺1年(1457)(丁丑)明英宗朱祁镇明天顺2年(1458)(戊寅)明天顺3年(1459)(己卯)明天顺4年(1460)(庚辰)明天顺5年(1461)(辛巳)明天顺6年(1462)(壬午)明天顺7年(1463)(癸未)明天顺8年(1464)(甲申)明成化1年(1465)(乙酉)明成化2年(1466)(丙戌)明宪宗朱见深明成化3年(1467)(丁亥)明成化4年(1468)(戊子)明成化5年(1469)(己丑)明成化6年(1470)(庚寅)明成化7年(1471)(辛卯)明成化8年(1472)(壬辰)明成化9年(1473)(癸巳)明成化10年(1474)(甲午)明成化11年(1475)(乙未)明成化12年(1476)(丙申)明成化13年(1477)(丁酉)明成化14年(1478)(戊戌)明成化15年(1479)(己亥)明成化16年(1480)(庚子)明成化17年(1481)(辛丑)明成化18年(1482)(壬寅)明成化19年(1483)(癸卯)明成化20年(1484)(甲辰)明成化21年(1485)(乙巳)明成化22年(1486)(丙午)明成化23年(1487)(丁未)明弘治1年(1488)(戊申)明孝宗朱佑樘明弘治2年(1489)(己酉)明弘治3年(1490)(庚戌)明弘治4年(1491)(辛亥)明弘治5年(1492)(壬子)明弘治6年(1493)(癸丑)明弘治7年(1494)(甲寅)明弘治8年(1495)(乙卯)明弘治9年(1496)(丙辰)明弘治10年(1497)(丁巳)明弘治11年(1498)(戊午)明弘治12年(1499)(己未)明弘治13年(1500)(庚申)明弘治14年(1501)(辛酉)明弘治15年(1502)(壬戌)明弘治16年(1503)(癸亥)明弘治17年(1504)(甲子)明弘治18年(1505)(乙丑)明正德1年(1506)(丙寅)明武宗朱厚照明正德2年(1507)(丁卯)明正德3年(1508)(戊辰)明正德4年(1509)(己巳)明正德5年(1510)(庚午)明正德6年(1511)(辛未)明正德7年(1512)(壬申)明正德8年(1513)(癸酉)明正德9年(1514)(甲戌)明正德10年(1515)(乙亥)明正德11年(1516)(丙子)明正德12年(1517)(丁丑)明正德13年(1518)(戊寅)明正德14年(1519)(己卯)明正德15年(1520)(庚辰)明正德16年(1521)(辛巳)明嘉靖1年(1522)(壬午)明世宗朱厚熜明嘉靖2年(1523)(癸未)明嘉靖3年(1524)(甲申)明嘉靖4年(1525)(乙酉)明嘉靖5年(1526)(丙戌)明嘉靖6年(1527)(丁亥)明嘉靖7年(1528)(戊子)明嘉靖8年(1529)(己丑)平顺置县明嘉靖9年(1530)(庚寅)明嘉靖10年(1531)(辛卯)明嘉靖11年(1532)(壬辰)明嘉靖12年(1533)(癸巳)明嘉靖13年(1534)(甲午)明嘉靖14年(1535)(乙未)明嘉靖15年(1536)(丙申)明嘉靖16年(1537)(丁酉)明嘉靖17年(1538)(戊戌)明嘉靖18年(1539)(己亥)明嘉靖19年(1540)(庚子)明嘉靖20年(1541)(辛丑)明嘉靖21年(1542)(壬寅)明嘉靖22年(1543)(癸卯)明嘉靖23年(1544)(甲辰)明嘉靖24年(1545)(乙巳)明嘉靖25年(1546)(丙午)明嘉靖26年(1547)(丁未)明嘉靖27年(1548)(戊申)明嘉靖28年(1549)(己酉)明嘉靖29年(1550)(庚戌)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明嘉靖30年(1551)(辛亥)明嘉靖31年(1552)(壬子)明嘉靖32年(1553)(癸丑)明嘉靖33年(1554)(甲寅)明嘉靖34年(1555)(乙卯)明嘉靖35年(1556)(丙辰)明嘉靖36年(1557)(丁巳)明嘉靖37年(1558)(戊午)明嘉靖38年(1559)(己未)明嘉靖39年(1560)(庚申)明嘉靖40年(1561)(辛酉)明嘉靖41年(1562)(壬戌)明嘉靖42年(1563)(癸亥)明嘉靖43年(1564)(甲子)明嘉靖44年(1565)(乙丑)明嘉靖45年(1566)(丙寅)明隆庆1年(1567)(丁卯)明穆宗朱载垕明隆庆2年(1568)(戊辰)明隆庆3年(1569)(己巳)明隆庆4年(1570)(庚午)明隆庆5年(1571)(辛未)明隆庆6年(1572)(壬申)明万历1年(1573)(癸酉)明神宗朱翊钧明万历2年(1574)(甲戌)明万历3年(1575)(乙亥)明万历4年(1576)(丙子)明万历5年(1577)(丁丑)明万历6年(1578)(戊寅)明万历7年(1579)(己卯)明万历8年(1580)(庚辰)明万历9年(1581)(辛巳)实行一条鞭法明万历10年(1582)(壬午)明万历11年(1583)(癸未)明万历12年(1584)(甲申)明万历13年(1585)(乙酉)明万历14年(1586)(丙戌)明万历15年(1587)(丁亥)明万历16年(1588)(戊子)明万历17年(1589)(己丑)明万历18年(1590)(庚寅)明万历19年(1591)(辛卯)明万历20年(1592)(壬辰)明万历21年(1593)(癸巳)明万历22年(1594)(甲午)明万历23年(1595)(乙未)明万历24年(1596)(丙申)明万历25年(1597)(丁酉)明万历26年(1598)(戊戌)明万历27年(1599)(己亥)明万历28年(1600)(庚子)明万历29年(1601)(辛丑)明万历30年(1602)(壬寅)明万历31年(1603)(癸卯)明万历32年(1604)(甲辰)明万历33年(1605)(乙巳)赵完璧修平顺县志明万历34年(1606)(丙午)赵完璧为平顺县志作序4.20长治周一梧作序明万历35年(1607)(丁未)明万历36年(1608)(戊申)明万历37年(1609)(己酉)明万历38年(1610)(庚戌)明万历39年(1611)(辛亥)明万历40年(1612)(壬子)明万历41年(1613)(癸丑)明万历42年(1614)(甲寅)明万历43年(1615)(乙卯)明万历44年(1616)(丙辰)明万历45年(1617)(丁巳)明万历46年(1618)(戊午)明万历47年(1619)(己未)明泰昌元年(1620)(庚申)明光宗朱常洛明天启元年(1621)(辛酉)明熹宗朱由校明天启2年(1622)(壬戌)明天启3年(1623)(癸亥)明天启4年(1624)(甲子)明天启5年(1625)(乙丑)明天启6年(1626)(丙寅)明天启7年(1627)(丁卯)明崇祯1年(1628)(戊辰)明毅宗朱由检;李自成农民起义明崇祯2年(1629)(己巳)明崇祯3年(1630)(庚午)明崇祯4年(1631)(辛未)明崇祯5年(1632)(壬申)明崇祯6年(1633)(癸酉)明崇祯7年(1634)(甲戌)明崇祯8年(1635)(乙亥)明崇祯9年(1636)(丙子)明崇祯10年(1637)(丁丑)明崇祯11年(1638)(戊寅)明崇祯12年(1639)(己卯)明崇祯13年(1640)(庚辰)明崇祯14年(1641)(辛巳)明崇祯15年(1642)(壬午)明崇祯16年(1643)(癸未)明崇祯17年(1644)(甲申)李自成攻占北京/建立大顺政权.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1644)(甲申)清顺治1年(1644)(甲申)清军入关/清世祖福临清顺治2年(1645)(乙酉)清顺治3年(1646)(丙戌)清顺治4年(1647)(丁亥)清顺治5年(1648)(戊子)清顺治6年(1649)(己丑)清顺治7年(1650)(庚寅)清顺治8年(1651)(辛卯)清顺治9年(1652)(壬辰)清顺治10年(1653)(癸巳)清顺治11年(1654)(甲午)清顺治12年(1655)(乙未)清顺治13年(1656)(丙申)清顺治14年(1657)(丁酉)清顺治15年(1658)(戊戌)清顺治16年(1659)(己亥)清顺治17年(1660)(庚子)清顺治18年(1661)(辛丑)清康熙1年(1662)(壬寅)清圣祖玄烨/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2年(1663)(癸卯)清康熙3年(1664)(甲辰)清康熙4年(1665)(乙巳)清康熙5年(1666)(丙午)清康熙6年(1667)(丁未)清康熙7年(1668)(戊申)清康熙8年(1669)(己酉)清康熙9年(1670)(庚戌)清康熙10年(1671)(辛亥)清康熙11年(1672)(壬子)清康熙12年(1673)(癸丑)清康熙13年(1674)(甲寅)清康熙14年(1675)(乙卯)清康熙15年(1676)(丙辰)清康熙16年(1677)(丁巳)清康熙17年(1678)(戊午)清康熙18年(1679)(己未)清康熙19年(1680)(庚申)清康熙20年(1681)(辛酉)清康熙21年(1682)(壬戌)刘徵修平顺县志告成作序清康熙22年(1683)(癸亥)清康熙23年(1684)(甲子)清朝设置台湾府清康熙24年(1685)(乙丑)清康熙25年(1686)(丙寅)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清康熙26年(1687)(丁卯)清康熙27年(1688)(戊辰)清康熙28年(1689)(己巳)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康熙29年(1690)(庚午)清康熙30年(1691)(辛未)清康熙31年(1692)(壬申)清康熙32年(1693)(癸酉)杜之昂重修平顺县志清康熙33年(1694)(甲戌)清康熙34年(1695)(乙亥)清康熙35年(1696)(丙子)昭莫多战役清康熙36年(1697)(丁丑)清康熙37年(1698)(戊寅)清康熙38年(1699)(己卯)清康熙39年(1700)(庚辰)清康熙40年(1701)(辛巳)清康熙41年(1702)(壬午)清康熙42年(1703)(癸未)清康熙43年(1704)(甲申)清康熙44年(1705)(乙酉)清康熙45年(1706)(丙戌)清康熙46年(1707)(丁亥)清康熙47年(1708)(戊子)清康熙48年(1709)(己丑)清康熙49年(1710)(庚寅)清康熙50年(1711)(辛卯)清康熙51年(1712)(壬辰)清康熙52年(1713)(癸巳)清康熙53年(1714)(甲午)清康熙54年(1715)(乙未)清康熙55年(1716)(丙申)清康熙56年(1717)(丁酉)清康熙57年(1718)(戊戌)清康熙58年(1719)(己亥)清康熙59年(1720)(庚子)清康熙60年(1721)(辛丑)清康熙61年(1722)(壬寅)清雍正1年(1723)(癸卯)清世宗胤禛清雍正2年(1724)(甲辰)清雍正3年(1725)(乙巳)清雍正4年(1726)(丙午)清雍正5年(1727)(丁未)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清雍正6年(1728)(戊申)清雍正7年(1729)(己酉)清雍正8年(1730)(庚戌)清雍正9年(1731)(辛亥)清雍正10年(1732)(壬子)清雍正11年(1733)(癸丑)清雍正12年(1734)(甲寅)清雍正13年(1735)(乙卯)清乾隆1年(1736)(丙辰)清高宗弘历清乾隆2年(1737)(丁巳)清乾隆3年(1738)(戊午)清乾隆4年(1739)(己未)清乾隆5年(1740)(庚申)清乾隆6年(1741)(辛酉)清乾隆7年(1742)(壬戌)清乾隆8年(1743)(癸亥)清乾隆9年(1744)(甲子)清乾隆10年(1745)(乙丑)清乾隆11年(1746)(丙寅)清乾隆12年(1747)(丁卯)清乾隆13年(1748)(戊辰)清乾隆14年(1749)(己巳)清乾隆15年(1750)(庚午)清乾隆16年(1751)(辛未)清乾隆17年(1752)(壬申)清乾隆18年(1753)(癸酉)清乾隆19年(1754)(甲戌)清乾隆20年(1755)(乙亥)清乾隆21年(1756)(丙子)清乾隆22年(1757)(丁丑)清乾隆23年(1758)(戊寅)清乾隆24年(1759)(己卯)清乾隆25年(1760)(庚辰)清乾隆26年(1761)(辛巳)清乾隆27年(1762)(壬午)清乾隆28年(1763)(癸未)清乾隆29年(1764)(甲申)平顺裁县为乡清乾隆30年(1765)(乙酉)清乾隆31年(1766)(丙戌)清乾隆32年(1767)(丁亥)清乾隆33年(1768)(戊子)清乾隆34年(1769)(己丑)清乾隆35年(1770)(庚寅)清乾隆36年(1771)(辛卯)清乾隆37年(1772)(壬辰)清乾隆38年(1773)(癸巳)清乾隆39年(1774)(甲午)清乾隆40年(1775)(乙未)清乾隆41年(1776)(丙申)清乾隆42年(1777)(丁酉)清乾隆43年(1778)(戊戌)清乾隆44年(1779)(己亥)清乾隆45年(1780)(庚子)清乾隆46年(1781)(辛丑)清乾隆47年(1782)(壬寅)清乾隆48年(1783)(癸卯)清乾隆49年(1784)(甲辰)清乾隆50年(1785)(乙巳)清乾隆51年(1786)(丙午)清乾隆52年(1787)(丁未)清乾隆53年(1788)(戊申)清乾隆54年(1789)(己酉)清乾隆55年(1790)(庚戌)清乾隆56年(1791)(辛亥)清乾隆57年(1792)(壬子)清乾隆58年(1793)(癸丑)清乾隆59年(1794)(甲寅)清乾隆60年(1795)(乙卯)清嘉庆1年(1796)(丙辰)清仁宗顺琰清嘉庆2年(1797)(丁巳)清嘉庆3年(1798)(戊午)清嘉庆4年(1799)(己未)清嘉庆5年(1800)(庚申)清嘉庆6年(1801)(辛酉)清嘉庆7年(1802)(壬戌)清嘉庆8年(1803)(癸亥)清嘉庆9年(1804)(甲子)清嘉庆10年(1805)(乙丑)清嘉庆11年(1806)(丙寅)清嘉庆12年(1807)(丁卯)清嘉庆13年(1808)(戊辰)清嘉庆14年(1809)(己巳)清嘉庆15年(1810)(庚午)清嘉庆16年(1811)(辛未)清嘉庆17年(1812)(壬申)清嘉庆18年(1813)(癸酉)清嘉庆19年(1814)(甲戌)清嘉庆20年(1815)(乙亥)清嘉庆21年(1816)(丙子)清嘉庆22年(1817)(丁丑)清嘉庆23年(1818)(戊寅)清嘉庆24年(1819)(己卯)清嘉庆25年(1820)(庚辰)清道光1年(1821)(辛巳)清宣宗旻宁清道光2年(1822)(壬午)清道光3年(1823)(癸未)清道光4年(1824)(甲申)清道光5年(1825)(乙酉)清道光6年(1826)(丙戌)清道光7年(1827)(丁亥)清道光8年(1828)(戊子)清道光9年(1829)(己丑)清道光10年(1830)(庚寅)清道光11年(1831)(辛卯)清道光12年(1832)(壬辰)清道光13年(1833)(癸巳)清道光14年(1834)(甲午)清道光15年(1835)(乙未)清道光16年(1836)(丙申)清道光17年(1837)(丁酉)清道光18年(1838)(戊戌)清道光19年(1839)(己亥)清道光20年(1840)(庚子)清道光21年(1841)(辛丑)清道光22年(1842)(壬寅)清道光23年(1843)(癸卯)清道光24年(1844)(甲辰)清道光25年(1845)(乙巳)清道光26年(1846)(丙午)清道光27年(1847)(丁未)清道光28年(1848)(戊申)清道光29年(1849)(己酉)清道光30年(1850)(庚戌)清咸丰1年(1851)(辛亥)清文宗奕詝清咸丰2年(1852)(壬子)清咸丰3年(1853)(癸丑)清咸丰4年(1854)(甲寅)清咸丰5年(1855)(乙卯)清咸丰6年(1856)(丙辰)清咸丰7年(1857)(丁巳)清咸丰8年(1858)(戊午)清咸丰9年(1859)(己未)清咸丰10年(1860)(庚申)清咸丰11年(1861)(辛酉)清同治1年(1862)(壬戌)清穆宗载淳清同治2年(1863)(癸亥)清同治3年(1864)(甲子)清同治4年(1865)(乙丑)清同治5年(1866)(丙寅)清同治6年(1867)(丁卯)清同治7年(1868)(戊辰)清同治8年(1869)(己巳)清同治9年(1870)(庚午)清同治10年(1871)(辛未)清同治11年(1872)(壬申)清同治12年(1873)(癸酉)清同治13年(1874)(甲戌)清光绪1年(1875)(乙亥)清德宗载湉清光绪2年(1876)(丙子)清光绪3年(1877)(丁丑)清光绪4年(1878)(戊寅)清光绪5年(1879)(己卯)清光绪6年(1880)(庚辰)清光绪7年(1881)(辛巳)清光绪8年(1882)(壬午)清光绪9年(1883)(癸未)清光绪10年(1884)(甲申)牛联奎赵树藩曹耀先等修平顺乡志清光绪11年(1885)(乙酉)清光绪12年(1886)(丙戌)清光绪13年(1887)(丁亥)清光绪14年(1888)(戊子)清光绪15年(1889)(己丑)清光绪16年(1890)(庚寅)清光绪17年(1891)(辛卯)清光绪18年(1892)(壬辰)清光绪19年(1893)(癸巳)清光绪20年(1894)(甲午)清光绪21年(1895)(乙未)清光绪22年(1896)(丙申)清光绪23年(1897)(丁酉)清光绪24年(1898)(戊戌)清光绪25年(1899)(己亥)清光绪26年(1900)(庚子)清光绪27年(1901)(辛丑)清光绪28年(1902)(壬寅)清光绪29年(1903)(癸卯)清光绪30年(1904)(甲辰)清光绪31年(1905)(乙巳)清光绪32年(1906)(丙午)清光绪33年(1907)(丁未)清光绪34年(1908)(戊申)清宣统1年(1909)(己酉)清溥仪清宣统2年(1910)(庚戌)清宣统3年(1911)(辛亥)辛亥革命民国1年(1912)(壬子)民国2年(1913)(癸丑)民国3年(1914)(甲寅)民国4年(1915)(乙卯)民国5年(1916)(丙辰)民国6年(1917)(丁巳)民国7年(1918)(戊午)民国8年(1919)(己未)民国9年(1920)(庚申)民国10年(1921)(辛酉)民国11年(1922)(壬戌)民国12年(1923)(癸亥)民国13年(1924)(甲子)民国14年(1925)(乙丑)民国15年(1926)(丙寅)民国16年(1927)(丁卯)民国17年(1928)(戊辰)民国18年(1929)(己巳)民国19年(1930)(庚午)民国20年(1931)(辛未)民国21年(1932)(壬申)民国22年(1933)(癸酉)民国23年(1934)(甲戌)民国24年(1935)(乙亥)民国25年(1936)(丙子)民国26年(1937)(丁丑)民国27年(1938)(戊寅)民国28年(1939)(己卯)民国29年(1940)(庚辰)石璜修平顺县志民国30年(1941)(辛巳)民国31年(1942)(壬午)民国32年(1943)(癸未)民国33年(1944)(甲申)民国34年(1945)(乙酉)民国35年(1946)(丙戌)民国36年(1947)(丁亥)民国37年(1948)(戊子)民国38年(1949)(己丑)1949年(己丑年)1950年(庚寅年)1951年(辛卯年)1952年(壬辰年)1953年(癸巳年)1954年(甲午年)1955年(乙未年)1956年(丙申年)1957年(丁酉年)1958年(戊戌年)1959年(己亥年)1960年(庚子年)1961年(辛丑年)1962年(壬寅年)1963年(癸卯年)1964年(甲辰年)1965年(乙巳年)1966年(丙午年)1967年(丁未年)1968年(戊申年)1969年(己酉年)1970年(庚戌年)1971年(辛亥年)1972年(壬子年)1973年(癸丑年)1974年(甲寅年)1975年(乙卯年)1976年(丙辰年)1977年(丁巳年)1978年(戊午年)1979年(己未年)1980年(庚申年)1981年(辛酉年)1982年(壬戌年)1983年(癸亥年)1984年(甲子年)1985年(乙丑年)1986年(丙寅年)1987年(丁卯年)1988年(戊辰年)1989年(己巳年)1990年(庚午年)1991年(辛未年)1992年(壬申年)1993年(癸酉年)1994年(甲戌年)1995年(乙亥年)1996年(丙子年)修平顺县志1997年(丁丑年) 1998年(戊寅年) 1999年(己卯年) 2000年(庚辰年) 2001年(辛巳年) 2002年(壬午年) 2003年(癸未年) 2004年(甲申年) 2005年(乙酉年) 2006年(丙戌年) 2007年(丁亥年) 2008年(戊子年) 2009年(己丑年) 2010年(庚寅年) 2011年(辛卯年) 2012年(壬辰年)。
明朝帝王纪年表明(公元1368—1644年)1368 戊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9 己酉二年1370 庚戌三年1371 辛亥四年1372 壬子五年1373 癸丑六年1374 甲寅七年1375 乙卯八年1376 丙辰九年1377 丁巳十年1378 戊午十一年1379 己未十二年1380 庚申十三年1381 辛酉十四年1382 壬戌十五年1383 癸亥十六年1384 甲子十七年1385 乙丑十八年1386 丙寅十九年1387 丁卯二十年1388 戊辰二十一年1389 己巳二十二年1390 庚午二十三年1391 辛未二十四年1392 壬申二十五年1393 癸酉二十六年1394 甲戌二十七年1395 乙亥二十八年1396 丙子二十九年1397 丁丑三十年1398 戊寅三十一年1399 己卯明惠帝朱允溫建文元年1400 庚辰二年1401 辛巳三年1402 壬午四年1403 癸未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4 甲申二年1405 乙酉三年1406 丙戌四年1407 丁亥五年1408 戊子六年1409 己丑七年1410 庚寅八年1411 辛卯九年1412 壬辰十年1413 癸巳十一年1414 甲午十二年1415 乙未十三年1416 丙申十四年1417 丁酉十五年1418 戊戌十六年1419 乙亥十七年1420 庚子十八年1421 辛丑十九年1422 壬寅二十年1423 癸卯二十一年1424 甲辰二十二年1425 乙巳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1426 丙午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7 丁未二年1428 戊申三年1429 己酉四年1430 庚戌五年1431 辛亥六年1432 壬子七年1433 癸丑八年1434 甲寅九年1435 乙卯十年1436 丙辰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37 丁巳二年1438 戊午三年1439 己未四年1440 庚申五年1441 辛酉六年1442 壬戌七年1443 癸亥八年1444 甲子九年1445 乙丑十年1446 丙寅十一年1447 丁卯十二年1448 戊辰十三年1449 己巳十四年1450 庚午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1 辛未二年1452 壬申三年1453 癸酉四年1454 甲戌五年1455 乙亥六年1456 丙子七年1457 丁丑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1458 戊寅二年1459 己卯三年1460 庚辰四年1461 辛巳五年1462 壬午六年1463 癸未七年1464 甲申八年1465 乙酉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1466 丙戌二年1467 丁亥三年1468 戊子四年1469 己丑五年1470 庚寅六年1471 辛卯七年1472 壬辰八年1473 癸巳九年1474 甲午十年1475 乙未十一年1476 丙申十二年1477 丁酉十三年1478 戊戌十四年1479 乙亥十五年1480 庚子十六年1481 辛丑十七年1482 壬寅十八年1483 癸卯十九年1484 甲辰二十年1485 乙巳二十一年1486 丙午二十二年1487 丁未二十三年1488 戊申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元年1489 己酉二年1490 庚戌三年1491 辛亥四年1492 壬子五年1493 癸丑六年1494 甲寅七年1495 乙卯八年1496 丙辰九年1497 丁巳十年1498 戊午十一年1499 己未十二年1500 庚申十三年1501 辛酉十四年1502 壬戌十五年1503 癸亥十六年1504 甲子十七年1505 乙丑十八年1506 丙寅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1507 丁卯二年1508 戊辰三年1509 己巳四年1510 庚午五年1511 辛未六年1512 壬申七年1513 癸酉八年1514 甲戌九年1515 乙亥十年1516 丙子十一年1517 丁丑十二年1518 戊寅十三年1519 己卯十四年1520 庚辰十五年1521 辛巳十六年1522 壬午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1523 癸未二年1524 甲申三年1525 乙酉四年1526 丙戌五年1527 丁亥六年1528 戊子七年1529 己丑八年1530 庚寅九年1531 辛卯十年1532 壬辰十一年1533 癸巳十二年1534 甲午十三年1535 乙未十四年1536 丙申十五年1537 丁酉十六年1538 戊戌十七年1539 乙亥十八年1540 庚子十九年1541 辛丑二十年1542 壬寅二十一年1543 癸卯二十二年1544 甲辰二十三年1545 乙巳二十四年1546 丙午二十五年1547 丁未二十六年1548 戊申二十七年1549 己酉二十八年1550 庚戌二十九年1551 辛亥三十年1552 壬子三十一年1553 癸丑三十二年1554 甲寅三十三年1555 乙卯三十四年1556 丙辰三十五年1557 丁巳三十六年1558 戊午三十七年1559 己未三十八年1560 庚申三十九年1561 辛酉四十年1562 壬戌四十一年1563 癸亥四十二年1564 甲子四十三年1565 乙丑四十四年1566 丙寅四十五年1567 丁卯明穆宗朱载贺隆庆元年1568 戊辰二年1569 己巳三年1570 庚午四年1571 辛未五年1572 壬申六年1573 癸酉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1574 甲戌二年1575 乙亥三年1576 丙子四年1577 丁丑五年1578 戊寅六年1579 己卯七年1580 庚辰八年1581 辛巳九年1582 壬午十年1583 癸未十一年1584 甲申十二年1585 乙酉十三年1586 丙戌十四年1587 丁亥十五年1588 戊子十六年1589 己丑十七年1590 庚寅十八年1591 辛卯十九年1592 壬辰二十年1593 癸巳二十一年1594 甲午二十二年1595 乙未二十三年1596 丙申二十四年1597 丁酉二十五年1598 戊戌二十六年1599 乙亥二十七年1600 庚子二十八年1601 辛丑二十九年1602 壬寅三十年1603 癸卯三十一年1604 甲辰三十二年1605 乙巳三十三年1606 丙午三十四年1607 丁未三十五年1608 戊申三十六年1609 己酉三十七年1610 庚戌三十八年1611 辛亥三十九年1612 壬子四十年1613 癸丑四十一年1614 甲寅四十二年1615 乙卯四十三年1616 丙辰四十四年1617 丁巳四十五年1618 戊午四十六年1619 己未四十七年1620 庚申四十八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1621 辛酉明熹宗朱同校天启元年1622 壬戌二年1623 癸亥三年1624 甲子四年1625 乙丑五年1626 丙寅六年1627 丁卯七年1628 戊辰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9 己巳二年1630 庚午三年1631 辛未四年1632 壬申五年1633 癸酉六年1634 甲戌七年1635 乙亥八年1636 丙子九年1637 丁丑十年1638 戊寅十一年1639 己卯十二年1640 庚辰十三年1641 辛巳十四年1642 壬午十五年1643 癸未十六年1644 甲申十七年清代帝王纪年表清(公元1644—1911年)1644 甲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元年1645 乙酉二年1646 丙戌三年1647 丁亥四年1648 戊子五年1649 己丑六年1650 庚寅七年1651 辛卯八年1652 壬辰九年1653 癸巳十年1654 甲午十一年1655 乙未十二年1656 丙申十三年1657 丁酉十四年1658 戊戌十五年1659 己亥十六年1660 庚子十七年1661 辛丑十八年1662 壬寅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元年1663 癸卯二年1664 甲辰三年1665 乙巳四年1666 丙午五年1667 丁未六年1668 戊申七年1669 己酉八年1670 庚戌九年1671 辛亥十年1672 壬子十一年1673 癸丑十二年1674 甲寅十三年1675 乙卯十四年1676 丙辰十五年1677 丁巳十六年1678 戊午十七年1679 己未十八年1680 庚申十九年1681 辛酉二十年1682 壬戌二十一年1683 癸亥二十二年1684 甲子二十三年1685 乙丑二十四年1686 丙寅二十五年1687 丁卯二十六年1688 戊辰二十七年1689 己巳二十八年1690 庚午二十九年1691 辛未三十年1692 壬申三十一年1693 癸酉三十二年1694 甲戌三十三年1695 乙亥三十四年1696 丙子三十五年1697 丁丑三十六年1698 戊寅三十七年1699 己卯三十八年1700 庚辰三十九年1701 辛巳四十年1702 壬午四十一年1703 癸未四十二年1704 甲申四十三年1705 乙酉四十四年1706 丙戌四十五年1707 丁亥四十六年1708 戊子四十七年1709 己丑四十八年1710 庚寅四十九年1711 辛卯五十年1712 壬辰五十一年1713 癸巳五十二年1714 甲午五十三年1715 乙未五十四年1716 丙申五十五年1717 丁酉五十六年1718 戊戌五十七年1719 己亥五十八年1720 庚子五十九年1721 辛丑六十年1722 壬寅六十一年1723 癸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元年1724 甲辰二年1725 乙巳三年1726 丙午四年1727 丁未五年1728 戊申六年1729 己酉七年1730 庚戌八年1731 辛亥九年1732 壬子十年1733 癸丑十一年1734 甲寅十二年1735 乙卯十三年1736 丙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元年1737 丁巳二年1738 戊午三年1739 己未四年1740 庚申五年1741 辛酉六年1742 壬戌七年1743 癸亥八年1744 甲子九年1745 乙丑十年1746 丙寅十一年1747 丁卯十二年1748 戊辰十三年1749 己巳十四年1750 庚午十五年1751 辛未十六年1752 壬申十七年1753 癸酉十八年1754 甲戌十九年1755 乙亥二十年1756 丙子二十一年1757 丁丑二十二年1758 戊寅二十三年1759 己卯二十四年1760 庚辰二十五年1761 辛巳二十六年1762 壬午二十七年1763 癸未二十八年1764 甲申二十九年1765 乙酉三十年1766 丙戌三十一年1767 丁亥三十二年1768 戊子三十三年1769 己丑三十四年1770 庚寅三十五年1771 辛卯三十六年1772 壬辰三十七年1773 癸巳三十八年1774 甲午三十九年1775 乙未四十年1776 丙申四十一年1777 丁酉四十二年1778 戊戌四十三年1779 己亥四十四年1780 庚子四十五年1781 辛丑四十六年1782 壬寅四十七年1783 癸卯四十八年1784 甲辰四十九年1785 乙巳五十年1786 丙午五十一年1787 丁未五十二年1788 戊申五十三年1789 己酉五十四年1790 庚戌五十五年1791 辛亥五十六年1792 壬子五十七年1793 癸丑五十八年1794 甲寅五十九年1795 乙卯六十年1796 丙辰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元年1797 丁巳二年1798 戊午三年1799 己未四年1800 庚申五年1801 辛酉六年1802 壬戌七年1803 癸亥八年1804 甲子九年1805 乙丑十年1806 丙寅十一年1807 丁卯十二年1808 戊辰十三年1809 己巳十四年1810 庚午十五年1811 辛未十六年1812 壬申十七年1813 癸酉十八年1814 甲戌十九年1815 乙亥二十年1816 丙子二十一年1817 丁丑二十二年1818 戊寅二十三年1819 己卯二十四年1820 庚辰二十五年1821 辛巳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元年1822 壬午二年1823 癸未三年1824 甲申四年1825 乙酉五年1826 丙戌六年1827 丁亥七年1828 戊子八年1829 己丑九年1830 庚寅十年1831 辛卯十一年1832 壬辰十二年1833 癸巳十三年1834 甲午十四年1835 乙未十五年1836 丙申十六年1837 丁酉十七年1838 戊戌十八年1839 己亥十九年1840 庚子二十年1841 辛丑二十一年1842 壬寅二十二年1843 癸卯二十三年1844 甲辰二十四年1845 乙巳二十五年1846 丙午二十六年1847 丁未二十七年1848 戊申二十八年1849 己酉二十九年1850 庚戌三十年1851 辛亥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元年1852 壬子二年1853 癸丑三年1854 甲寅四年1855 乙卯五年1856 丙辰六年1857 丁巳七年1858 戊午八年1859 己未九年1860 庚申十年1861 辛酉十一年1862 壬戌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元年1863 癸亥二年1864 甲子三年1865 乙丑四年1866 丙寅五年1867 丁卯六年1868 戊辰七年1869 己巳八年1870 庚午九年1871 辛未十年1872 壬申十一年1873 癸酉十二年1874 甲戌十三年1875 乙亥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元年1876 丙子二年1877 丁丑三年1878 戊寅四年1879 己卯五年1880 庚辰六年1881 辛巳七年1882 壬午八年1883 癸未九年1884 甲申十年1885 乙酉十一年1886 丙戌十二年1887 丁亥十三年1888 戊子十四年1889 己丑十五年1890 庚寅十六年1891 辛卯十七年1892 壬辰十八年1893 癸巳十九年1894 甲午二十年1895 乙未二十一年1896 丙申二十二年1897 丁酉二十三年1898 戊戌二十四年1899 己亥二十五年1900 庚子二十六年1901 辛丑二十七年1902 壬寅二十八年1903 癸卯二十九年1904 甲辰三十年1905 乙巳三十一年1906 丙午三十二年1907 丁未三十三年1908 戊申三十四年1909 己酉爱新觉罗溥仪宣统元年1910 庚戌二年1911 辛亥三年中华民国纪年表壬子1912年元年癸丑1913年2年甲寅1914年3年乙卯1915年4年丙辰1916年5年丁巳1917年6年戊午1918年7年己未1919年8年庚申1920年9年辛酉1921年10年壬戌1922年11年癸亥1923年12年甲子1924年13年乙丑1925年14年丙寅1926年15年丁卯1927年16年戊辰1928年17年己巳1929年18年庚午1930年19年辛未1931年20年壬申1932年21年癸酉1933年22年甲戌1934年23年乙亥1935年24年丙子1936年25年丁丑1937年26年戊寅1938年27年己卯1939年28年庚辰1940年29年辛巳1941年30年壬午1942年31年癸未1943年32年甲申1944年33年乙酉1945年34年丙戌1946年35年丁亥1947年36年戊子1948年37年己丑1949年38年。
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在位多少年大明王朝历代皇帝列表1、朱元璋。
庙号:太祖,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2、朱允炆。
庙号:惠宗,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3、朱棣。
庙号:成祖,年号:永乐(1403年-1424年)4、朱高炽。
庙号:仁宗,年号:洪熙(1424年-1425年)扩展资料5、朱瞻基。
庙号:宣宗,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6、朱祁镇。
庙号:英宗,年号: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7、朱祁钰。
庙号:代宗,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8、朱见深。
庙号:宪宗,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9、朱祐樘。
庙号:孝宗,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10、朱厚燳。
庙号:武宗,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11、朱厚熜。
庙号:世宗,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12、朱载垕。
庙号:穆宗,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13、朱翊钧。
庙号:神宗,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14、朱常洛。
庙号:光宗,年号: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15、朱由校。
庙号:熹宗,年号:天启(1621年-1627年)16、朱由检。
庙号:思宗崇祯(1628年-1644年)明代的历史背景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残暴无道。
1351年,元廷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
“治河”和“变钞”导致红巾军起义爆发。
1351年5月,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爆发。
次年,郭子兴响应,聚众起义,攻占濠州。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受汤和邀请投奔郭子兴,屡立战功,备受郭子兴器重和信任,并娶郭子兴养女马氏为妻。
不久,朱元璋离开濠州,发展自己的势力。
1355年,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国号宋,年号龙凤,称小明王,以亳州为都城。
郭子兴病故后朱元璋统率郭部,小明王任其为左副元帅。
1356年,朱元璋占领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府,并攻下周围战略要地,获取一块立足之地。
明朝纪年天干公元年份对照表明(公元1368年—公元1661年)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己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庚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辛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壬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癸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甲寅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乙卯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丙辰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丁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戊午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己未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庚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辛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壬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癸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甲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乙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丙寅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丁卯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戊辰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己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庚午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辛未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壬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癸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甲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乙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丙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丁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戊寅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己卯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庚辰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辛巳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壬午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癸未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甲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乙酉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丙戌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丁亥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戊子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己丑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庚寅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辛卯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壬辰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癸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甲午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乙未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丙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丁酉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戊戌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己亥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庚子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辛丑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壬寅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癸卯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甲辰年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乙巳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丁未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戊申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己酉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庚戌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辛亥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壬子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癸丑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甲寅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乙卯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丙辰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丁巳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戊午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己未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庚申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辛酉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壬戌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癸亥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甲子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乙丑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丙寅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丁卯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戊辰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己巳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庚午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辛未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壬申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癸酉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甲戌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乙亥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丙子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明)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戊寅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己卯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庚辰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辛巳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壬午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癸未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甲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乙酉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丙戌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丁亥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戊子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己丑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庚寅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辛卯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壬辰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癸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甲午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乙未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丙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丁酉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戊戌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己亥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庚子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辛丑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壬寅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癸卯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甲辰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乙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丙午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丁未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戊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己酉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庚戌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辛亥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壬子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癸丑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甲寅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乙卯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丙辰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丁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戊午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己未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庚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辛酉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壬戌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癸亥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甲子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乙丑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丁卯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戊辰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己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庚午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辛未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壬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癸酉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甲戌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乙亥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丙子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丁丑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戊寅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己卯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庚辰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辛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癸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甲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乙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丙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丁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戊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己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庚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辛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癸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甲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乙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丙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丁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戊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己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庚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辛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壬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癸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乙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丙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丁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戊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己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庚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辛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壬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癸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甲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乙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丙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丁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戊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己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庚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辛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壬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癸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甲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乙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丙寅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丁卯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戊辰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己巳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庚午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辛未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壬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甲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乙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丙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丁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戊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己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庚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辛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壬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癸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甲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乙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丙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丁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戊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己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庚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辛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壬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癸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甲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乙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丙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丁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戊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己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丙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庚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辛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壬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癸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甲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乙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丁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戊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己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庚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辛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壬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癸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甲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乙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丙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丁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戊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己未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壬戌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癸亥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甲子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乙丑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丙寅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丁卯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己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庚午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辛未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壬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癸酉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甲戌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乙亥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丙子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丁丑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戊寅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己卯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庚辰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辛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壬午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癸未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南明福王朱由菘—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乙酉年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乙酉年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丙戌年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元年—公元1646年—丙戌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丁亥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戊子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己丑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庚寅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五年—公元1651年—辛卯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六年—公元1652年—壬辰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七年—公元1653年—癸巳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八年—公元1654年—甲午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乙未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丙申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一年—公元1657年—丁酉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二年—公元1658年—戊戌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己亥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四年—公元1660年—庚子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辛丑年。
明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明(公元1368-公元1661)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己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庚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辛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壬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癸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甲寅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乙卯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丙辰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丁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戊午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己未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庚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辛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壬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癸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甲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乙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丙寅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丁卯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戊辰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己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庚午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辛未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壬申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癸酉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甲戌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乙亥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丙子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丁丑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戊寅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己卯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庚辰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辛巳年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壬午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癸未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甲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乙酉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丙戌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丁亥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戊子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己丑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庚寅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辛卯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壬辰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癸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甲午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乙未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丙申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丁酉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戊戌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己亥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庚子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辛丑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壬寅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癸卯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甲辰年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乙巳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丁未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戊申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己酉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庚戌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辛亥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壬子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癸丑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甲寅年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乙卯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丙辰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丁巳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戊午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己未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庚申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辛酉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壬戌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癸亥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甲子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乙丑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丙寅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丁卯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戊辰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己巳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庚午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辛未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壬申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癸酉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甲戌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乙亥年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丙子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明)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戊寅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己卯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庚辰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辛巳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壬午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癸未年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甲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乙酉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丙戌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丁亥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戊子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己丑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庚寅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辛卯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壬辰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癸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甲午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乙未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丙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丁酉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戊戌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己亥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庚子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辛丑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壬寅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癸卯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甲辰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乙巳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丙午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丁未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戊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己酉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庚戌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辛亥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壬子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癸丑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甲寅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乙卯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丙辰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丁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戊午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己未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庚申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辛酉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壬戌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癸亥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甲子年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乙丑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丁卯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戊辰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己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庚午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辛未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壬申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癸酉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甲戌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乙亥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丙子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丁丑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戊寅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己卯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庚辰年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辛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癸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甲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乙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丙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丁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戊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己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庚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辛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癸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甲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乙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丙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丁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戊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己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庚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辛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壬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癸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乙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丙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丁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戊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己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庚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辛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壬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癸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甲寅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乙卯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丙辰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丁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戊午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己未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庚申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辛酉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壬戌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癸亥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甲子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乙丑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丙寅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丁卯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戊辰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己巳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庚午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辛未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壬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甲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乙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丙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丁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戊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己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庚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辛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壬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癸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甲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乙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丙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丁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戊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己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庚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辛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壬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癸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甲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乙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丙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丁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戊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己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 06年丙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庚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辛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壬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癸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甲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乙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丁未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戊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己酉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庚戌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辛亥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壬子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癸丑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甲寅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乙卯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丙辰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丁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戊午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己未年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壬戌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癸亥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甲子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乙丑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丙寅年明熹宗朱由校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丁卯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己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庚午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辛未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壬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癸酉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甲戌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乙亥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丙子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丁丑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戊寅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己卯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庚辰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辛巳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壬午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癸未年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南明福王朱由菘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乙酉年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乙酉年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丙戌年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元年公元1646年丙戌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丁亥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戊子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己丑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庚寅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五年公元1651年辛卯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六年公元1652年壬辰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七年公元1653年癸巳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八年公元1654年甲午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九年公元1655年乙未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丙申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一年公元1657年丁酉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二年公元1658年戊戌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己亥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四年公元1660年庚子年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辛丑年。
明朝帝王年号顺序表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共延续了276年,历经16位皇帝。
其中,每一位皇帝在登基之后都会根据自己的理念和政策取一个年号,以便于标志和纪念自己的在位时间。
下面是明朝16位皇帝的年号顺序表:
1. 洪武(1368-1398)
2. 建文(1399-1402)
3. 永乐(1403-1424)
4. 宣德(1425-1435)
5. 正统(1436-1449)
6. 成化(1465-1487)
7. 弘治(1488-1505)
8. 正德(1506-1521)
9. 嘉靖(1522-1566)
10. 长生(1567-1572)
11. 万历(1573-1620)
12. 泰昌(1620-1627)
13. 天启(1627-1644)
14. 崇祯(1628-1644)
15. 隆庆(1567-1572)(南明张献忠所立)
16. 明思宗(1644)(李自成所立)
以上是明朝16位皇帝的年号顺序表,每个年号都代表了一个特
定的时期和政策,反映了明朝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明朝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明朝太祖朱元璋:洪武洪武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公元纪年:1368 1369 1370 1371 1372 137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1381 1382 1383干支纪年: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洪武纪年:17年 18年 19年 20年 21年 22年 23年 24年 25年26年 27年 28年 29年 30年 31年公元纪年: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1395 1396 1397 1398干支纪年: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建文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公元纪年:1399 1400 1401 1402干支纪年:已卯庚辰辛巳壬午明朝成祖朱棣:永乐永乐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11年公元纪年: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049 1410 1411 1412 1413干支纪年: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永乐纪年: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18年 19年 20年21年 22年公元纪年: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1424干支纪年: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明仁宗朱高炽:洪熙洪熙纪年:元年公元纪年:1425干支纪年:乙巳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宣德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公元纪年:1426 1427 1428 1429 1430 1431 1432 1433 1434 1435干支纪年: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明英宗朱祁镇:正统正统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11年 12年 13年 14年公元纪年:1436 1437 1438 1439 1440 1441 1442 1443 1444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干支纪年: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明代宗朱祁钰:景泰景泰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公元纪年:1450 1451 1452 1453 1454 1455 1456干支纪年: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天顺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公元纪年:1457 1458 1459 1460 1461 1462 1463 1464干支纪年: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明宪宗朱见深:成化成化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11年 12年公元纪年:1465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1474 1475 1476干支纪年: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成化纪年: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18年 19年 20年 21年22年 23年公元纪年: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484 1485 1486 1487干支纪年: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弘治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公元纪年:1488 1489 1490 1491 1492 1493 1494 1495 1496干支纪年: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弘治纪年: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18年公元纪年:1497 1498 1499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干支纪年: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明武宗朱厚照:正德正德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公元纪年: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干支纪年: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正德纪年:9年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公元纪年: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干支纪年: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嘉靖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11年公元纪年:1522 1523 1524 1525 1526 1527 1528 1529 1530 1531 1532干支纪年: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嘉靖纪年: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18年 19年 20年21年 22年公元纪年:1533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1539 1540 1541 1542 1543干支纪年: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嘉靖纪年:23年 24年 25年 26年 27年 28年 29年 30年 31年32年 33年公元纪年:1544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550 1551 1552 1553 1554干支纪年: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嘉靖纪年:34年 35年 36年 37年 38年 39年 40年 41年 42年43年 44年 45年公元纪年:1555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 1561 1562 1563 1564 1565 1566干支纪年: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明穆宗朱载屋:隆庆隆庆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公元纪年:1567 1568 1569 1570 1571 1572干支纪年: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明神宗朱诩钧:万历万历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11年 12年公元纪年:1573 1574 1575 1576 1577 1578 1579 1580 1581 1582 1583 1584干支纪年: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万历纪年: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18年 19年 20年 21年22年 23年 24年公元纪年:1585 1586 1587 1588 1589 1590 1591 1592 1593 1594 1595 1596干支纪年: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万历纪年:25年 26年 27年 28年 29年 30年 31年 32年 33年34年 35年 36年公元纪年:1597 1598 1599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干支纪年: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万历纪年:37年 38年 39年 40年 41年 42年 43年 44年 45年46年 47年 48年公纪年元: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干支纪年: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明光宗朱常洛:泰昌泰昌纪年:元年公元纪年:1620干支纪年:庚申明查宗朱由校:天启天启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公元纪年:1621 1622 1623 1624 1625 1626 1627干支纪年: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崇祯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公元纪年: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34 1635 1636干支纪年: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崇祯纪年: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公元纪年: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44干支纪年: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南明福王朱由菘:弘光弘光纪年:元年公元纪年:1645干支纪年:乙酉南明唐王朱韦健:隆武隆武纪年:元年 2年公元纪年:1645 1646干支纪年:乙酉丙戌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绍武纪年:元年公元纪年:1646干支纪年:丙戌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永历纪年: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公元纪年: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干支纪年: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永历纪年:9年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公元纪年: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干支纪年: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
明代帝王年号顺序表明(公元1368——1644年)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京师(今北京)(1)洪武(1368——1398)明太祖高帝朱元璋生卒:1328——1398.5[闰] 71岁在位:1368.1——1398.5[闰] 30年(2)建文(1399——1402)长孙明恭闵惠帝朱允文生卒:1377——1402.6[失踪] 26岁在位:1398.5——1402.6 4年失踪,下落不明(3)永乐(1430——1424)四叔明成祖文帝朱棣生卒:1360——1424.8 65岁在位:1402.6——1424.8 22年1421年迁都北京(4)洪熙(1425)长子明仁宗昭帝朱高炽生卒:1378——1425.5 48岁在位:1424.8——1425.5 1年(5)宣德(1426——1435)长子明宣宗章帝朱瞻基生卒:1398——1435.1 38岁在位:1425.6——1435.1 10年(6)正统(1436——1449)长子明英宗睿帝朱祁镇生卒:1427——1464.1 38岁在位:1435.1——1449.8.14 14年土木堡之变,为鞑靼所俘(7)景泰(1450——1456)二弟明代帝景帝朱祁钰生卒:1428——1457.2 30岁在位:1449.9——1457.1 8年夺门之变,被囚,后被杀(6)天顺(1457——1464)长兄明英宗睿帝朱祁镇生卒:1427——1464.1 38岁在位:1457.1——1464.1 8年(8)成化(1465——1487)长子明宪宗纯帝朱见深生卒:1447——1487.8 41岁在位:1464.1——1487.8 23年(9)弘治(1488——1505)三子明孝宗敬帝朱祐樘生卒:1470——1505.5 36岁在位:1487.9——1505.5 18年(10)正德(1506——1521)长子明武宗毅帝朱厚照生卒:1491——1521.3 31岁在位:1505.5——1521.3 16年(11)嘉靖(1522——1566)堂弟明世宗肃帝朱厚熜生卒:1507.9——1566.12 60岁在位:1521.4——1566.12 45年服丹中毒而死(12)隆庆(1567——1572)三子明穆宗庄帝朱载垕生卒:1537——1572.5 36岁在位:1566.12——1572.5 6年(13)万历(1573——1620)三子明神宗显帝朱翊钧生卒:1563——1620.7 58岁在位:1572.6——1620.7 48年(14)泰昌(1620)长子明光宗贞帝朱常洛生卒:1588——1620.9[朔] 39岁在位:1620.8——1620.9[朔] 1年食红丸而死(15)天启(1621——1627)长子明熹宗朱由校生卒:1605——1627.8 23岁在位:1620.9——1627.8 7年(16)崇祯(1628——1644)五弟明思宗愍帝朱由检生卒:1611——1644.3.19 35岁在位:1627.8——1644.3.19 17年在煤山自缢而死南明(公元1644——1663年)清代帝王年号顺序表后金(公元1616——1636年)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迁盛京(今辽宁沈阳)(1)天命(1616——1626)后金太祖武帝努尔哈赤生卒:1559——1626 68岁在位:1616——1626.8中炮病死(2)天聪(1627——1636)八子后金太宗文帝皇太极生卒:1592——1643.8 52岁在位:1626.9——1643.8改国号为“清”清(公元1636——1911年)都城:京师(今北京)(2)崇德(1636——1643)八子清太宗文帝皇太极生卒:1592——1643.8 52岁在位:1626.9——1643.8(3)顺治(1644——1661)九子清世祖章帝福临生卒:1638——1661.1 24岁在位:1643.8——1661.1(4)康熙(1662——1722)三子清圣祖仁帝玄烨生卒:1654——1722.11 69岁在位:1661.1——1722.11.13(5)雍正(1723——1735)四子清世宗宪帝胤禛生卒:1678——1735 58岁在位:1722.11.20——1735.8(6)乾隆(1736——1795)四子清高宗纯帝弘历生卒:1711——1799.1 89岁在位:1735.8——1796.1(7)嘉庆(1796——1820)十五子清仁宗睿帝顒琰生卒:1760——1820 61岁在位:1796.1——1820.7(8)道光(1821——1850)二子清宣宗成帝旻宁生卒:1782——1850 69岁在位:1820.8——1850 (9)咸丰(1851——1861)四子清文宗显帝奕詝生卒:1831——1861 31岁在位:1850.1——1861 (10)同治(1862——1874)独子清穆宗毅帝载淳生卒:1856——1875 19岁在位:1861.7——1874 (11)光绪(1875——1908)堂弟清德宗景帝载湉生卒:1871——1908 38岁在位:1874.12——1908被慈禧密命处死(12)宣统(1909——1911)侄清逊帝溥仪生卒:1906——1967 61岁在位:1908.10——1911 3年被迫逊位。
明朝帝王世系表大明王朝,1368年—1644年,历时277年,共传12世,16帝。
南明皇帝:
朱由崧,安宗简皇帝,弘光(1644年——1645年),待考
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
朱聿鐭,文宗节皇帝,绍武(1646年),绍武陵
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历(1646年——1662年),永历陵
明十六帝传世图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68-1398)
懿文太子朱标成祖朱棣(永乐,1403-1424)
惠帝朱允炆(建文,1399-1402)仁宗朱高炽(洪熙,1425-1425)
宣宗朱瞻基(宣德,1426-1435)
代宗朱祁钰(景泰,1450-1457)英宗朱祁镇(正统,1436-1449)
(天顺,1457-1464)
宪宗朱见深(成化,1465-1487)
孝宗朱祐樘(弘治,1488-1505)兴献王朱祐杬
武宗朱厚照(正德,1506-1521)世宗朱厚熜(嘉靖,1522-1566)
穆宗朱载垕(隆庆,1567-1572)
神宗朱翊钧(万历,1573-1620)
光宗朱常洛(泰昌,1620-1620)熹宗朱由校(天启,1621-1627)思宗朱由检(崇祯,1628-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