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皇帝表格
- 格式:xls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明朝历代皇帝顺序表明朝历代皇帝顺序表,快速了解明朝16帝的简介献花(0) 收藏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是中华继汉唐之后的又一黄金时期。
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4年。
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 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
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后世称为明惠帝。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0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明朝16位帝王列表年号及名字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历时276年,共经历了16位皇帝。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帝王的名字以及他们在位期间的年号。
1.朱元璋(明太祖):洪武(1368年-1398年)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朱允炆(明惠帝):建文(1399年-1402年)朱允炆,朱元璋之孙,明太祖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
3.朱棣(明成祖):永乐(1403年-1424年)朱棣,朱元璋第四子,通过靖难之役篡位称帝。
4.朱高炽(明仁宗):洪熙(1425年)朱高炽,朱棣长子,明成祖朱棣的皇位继承人。
5.朱瞻基(明宣宗):宣德(1426年-1435年)朱瞻基,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
6.朱祁镇(明英宗):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朱祁镇,朱瞻基长子,明朝第六位皇帝,因土木堡之变被俘,后复辟。
7.朱祁钰(明代宗):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在土木堡之变后即位。
8.朱见深(明宪宗):成化(1465年-1487年)朱见深,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
9.朱祐樘(明孝宗):弘治(1488年-1505年)朱祐樘,朱见深之子,明朝第九位皇帝。
10.朱厚照(明武宗):正德(1506年-1521年)朱厚照,朱祐樘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
11.朱厚熜(明世宗):嘉靖(1522年-1566年)朱厚熜,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12.朱载垕(明穆宗):隆庆(1567年-1572年)朱载垕,朱厚熜之子,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13.朱翊钧(明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朱翊钧,朱载垕之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14.朱常洛(明光宗):泰昌(1620年)朱常洛,朱翊钧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15.朱由校(明熹宗):天启(1621年-1627年)朱由校,朱常洛之子,明朝第十五位皇帝。
序号姓名谥号年号生死年份年龄在位执政著名内阁成员重大事件1朱元璋太祖洪武1328-1398711368-139831胡惟庸1、1368年称帝 国号大明 建都应天(南京);2、明朝科举制,八股文;3、1375年,空印案;4、1380年,胡惟庸案,废丞相;5、1385年,郭桓案发;6、1390年,李善长、陆仲亨等被诛,颁布《昭示奸党录》;7、1392年,太子病死,立皇太孙朱允炆;8、1393年,蓝玉案发,颁布《逆臣录》9、1397“南北榜”科场案发10、1398年,病逝2朱允炆惠帝建文1377-1402251398-14025解缙1、1398年,继位;2、1399年,重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进行削藩,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靖难之役起;3、1402年,诏减苏、松、嘉、湖重赋,年末朱棣军攻东昌,为大将盛庸所败;4、1401年,罢免齐泰、黄子澄,以缓燕王之兵,但朱棣进军如故;5、1402年,燕师攻进南京,靖难之役终,从此下落不明。
3朱棣成祖永乐1360-1424641402-1424231、1380年,就藩北平;2、1390年,征讨乃儿不花,大获全胜;3、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兵变;4、1402年,燕师攻下南京,朱棣登基;5、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6、1405年,派郑和下西洋;7、1406年,营建北京;8、1407年,修《永乐大典》成;9、1410年,亲征鞑靼本雅失里;10、1414年,亲征瓦刺马哈木;11、1420年,设置东厂,北京宫殿成,下诏迁都;12、1422~1423年,亲征漠北;13、1424年,亲征鞑靼阿鲁台,还师途中驾崩。
4朱高炽仁宗洪熙1378-1425481424-142511、1424年,继位;2、1424年,下诏赦免建文帝的旧臣,及遭连坐充军戍边和沦为家奴的官员;3、拟将首都迁回南京,未果,病逝。
5朱瞻基宣宗宣德1398-1435381425-1435111、1425年,继位;2、1426年,亲征讨伐朱高煦叛乱,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3、1427年,决定从交趾撤兵,撤销交趾布政史司;4、1428年,立太子,废胡皇后,立孙贵妃为后;5、1429年,处死朱高煦,其子皆被处死;6、1430年,命郑和再次出航派于谦、周忱等六人分抚南北直隶等处,从此各省专设巡抚渐成制度;7、1435年,驾崩,遗诏:国家重务请示皇太后。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年号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历经了十六位皇帝。
以下是明朝皇帝的顺序列表及其年号:1. 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2. 明成祖朱棣(1399年-1424年在位)年号,建文(1399年-1402年),永乐(1403年-1424年)。
3. 明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6年在位)年号,洪熙(1425年-1426年)。
4. 明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在位)年号,宣德(1426年-1435年)。
5. 明代宗朱祁镇(1436年-1450年在位)年号,正统(1436年-1449年),景泰(1450年)。
6. 明英宗朱祁钰(1451年-1457年在位)年号,景泰(1451年-1457年)。
7. 明代宗朱祁钰(1457年-1464年在位)年号,天顺(1457年-1464年)。
8. 明成化帝朱棣(1465年-1487年在位)年号,成化(1465年-1487年)。
9. 明孝宗朱祐樘(1488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1488年-1505年)。
10. 明武宗朱厚熜(1506年-1521年在位)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
11. 明世宗朱厚照(1522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1522年-1566年)。
12. 明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年号,隆庆(1567年-1572年)。
13. 明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在位)年号,万历(1573年-1620年)。
14. 明光宗朱常洛(1621年-1627年在位)年号,泰昌(1621年-1627年)。
15. 明熹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1628年-1644年)。
以上是明朝历代皇帝的顺序列表及其年号,每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也是明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
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
性寡断。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qí)(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7.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
一、太祖朱元璋(1328-1398)二、惠帝朱允文(1377-1402)三、成祖朱棣(1360-1424)四、仁宗朱高炽(1378-1425)五、宣宗朱瞻基(1398-1435)六、英宗朱祁镇(1427-1464)七、景帝朱祁钰(1428-1457)八、宪宗朱见深(1447-1487)九、孝宗朱佑樘(1470-1505)十、武宗朱厚照(1491-1521)十一、世宗朱厚璁(1507-1566)十二、穆宗朱载垢(1537-1572)十三、神宗朱翊钧(1563-1620)十四、光宗朱常洛(1582-1620)十五、熹宗朱由校(1605-1627)十六、思宗朱由检(1610-1644)一、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二、惠帝朱允文(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三、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四、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五、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六、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明朝皇帝年表LT明朝皇帝年表:1368-1644,276年,16帝[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封建王朝]1.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1368-1398),终年71岁。
元至正14年,1354年正月初一,英明神武的朱元璋带24人在濠州起事,最厉害的是,这24个全部都是英雄,后来3人封公,21人封候,仅花云和耿再成开国前战死,算上老朱,25个人,有23个,一起建立了明朝。
名单如下: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恒、谢成、李新2、张赫、张铨、周德兴。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好友,成祖岳父,仁宗之外祖父。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
吴良(1324—1381)安徽定远人,原名国兴,投奔朱元璋后,因避讳朱元璋字国瑞中的“国”字,赐改名为良。
吴良追随朱元璋被任命为帐前先锋,领兵攻取滁州、合县,大战采石,转战溧水、溧阳,为朱元璋攻占南京立下汗马功劳。
明洪武三年(1370),吴良受封为江阴侯。
之后,他又率军赴广西平蛮。
洪武十四年(1381)病死青州,终年58岁。
死后赐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追封江国公,谥襄列,赐葬钟山之阴。
吴祯(1328—1379),吴良的弟弟,原名国宝,后赐改名祯。
曾任大都督佥事、征南副将军等职,曾与吴良等大将南征北伐。
他深通水战兵法,被封为靖海将军、靖海侯,曾率舟师至流球海面大败倭寇。
洪武十二年(1379)病死京师。
死后赐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追封海国公,谥襄毅,葬钟山之阴。
花云(1321~1360),怀远人。
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
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投奔朱元璋,被授以兵马,从此为朱元璋作战。
他所战皆克,攻破怀远时擒获敌将,又攻克全椒、缪家寨。
明朝皇帝列表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建文成祖,朱棣,1403年-1424年,永乐仁宗,朱咼炽,1425年-1425年,洪熙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正统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景泰英宗,朱祁镇,1457年-1464年,天顺宪宗,朱见深,1465年-1487年,成化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嘉靖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隆庆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万历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0年,泰昌熹宗,朱由校,1621年-1627年,天启思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崇祯一、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在位31年,死于1398年,时年71 岁。
在位期间,废除行省制,打击贪官。
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武之治”。
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葬南京明孝陵。
二、明惠帝朱允炆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是明朝第二位皇帝,1398年即位,洪武三^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
在位5年, 年号建文”。
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三、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6月1日一1424年8月12日),安徽凤阳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
明朝皇帝列表
年号庙号名字即位时间即在死世系
洪武太祖朱元璋洪武【1368.1 】 41 31 71 朱世珍之子
建文惠宗朱允文洪武【1398.6 】 22 04 朱元璋之孙
永乐成祖朱棣建文【1402.7 】 43 22 65 朱元璋之第四子洪熙仁宗朱高炽永乐【1424.9 】 47 01 48 朱棣之长子
宣德宣宗朱瞻基洪熙【1425.6 】 28 10 38 朱高炽之长子正统英宗朱祁镇宣德【1435.2 】 09 14 朱瞻基之长子景泰代宗朱祁钰正统【1450.9 】 22 08 30 朱瞻基之次子天顺英宗朱祁镇景泰【1457.2 】 31 08 38 朱瞻基之长子成化宪宗朱见深天顺【1464.2 】 18 23 41 朱祁镇之长子弘治孝宗朱祐樘成化【1487.2 】 18 18 36 朱见深之第三子正德武宗朱厚照弘治【1505.6 】 15 16 31 朱祐樘之长子嘉靖世宗朱厚熜正德【1521.5 】 15 45 60 朱祐樘之侄
隆庆穆宗朱载垕嘉靖【1567.2 】 30 06 36 朱厚熜之第三子万历神宗朱翊钧隆庆【1572.7 】 10 48 58 朱载垕之第三子泰昌光宗朱常洛万历【1620.8 】 39 1月 39 朱翊钧之长子天启嘉宗朱由校泰昌【1620.10】 16 07 23 朱常洛之长子崇祯思宗朱由检天启【1627.10】 18 17 35 朱常洛之第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