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皇帝年号表
- 格式:doc
- 大小:443.50 KB
- 文档页数:8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16帝。
明朝皇帝谱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31)”1368年戊申年正月称帝,在位31年,太祖朱元璋,安徽(濠州)凤阳人,字国瑞,17岁曾当和尚,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建康)南京(应天府),死于1398年5月,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文(1377-1402)年号“建文(4)”1398年6月即位,1399年己卯年改元,在位5年,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22)”1402年7月即位,1403年癸未年改元,在位23年,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顺天府),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于1424年7月在第五次北争中病逝于榆木川,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9月即位,1425年改元,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0)”1425年6月即位,1426年改元,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1427-1464)(1435年2月-1449;1457年2月-1464)在位,1436年丙辰年年号“正统(14)”1457年丁丑年一月年号“天顺(8)”两次共在位23年,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明朝历代帝王(多图)共16帝,按其年号依次排列如下:1.明太祖(1328年-1398年); 2.惠帝(1399年-1402年)3.成祖(1403年-1424年); 4.仁宗(1378年-1425年) 5.宣宗(1426年-1435年);6.英宗(1436年-1464年) 7.景帝(1450年-1456年);8.宪宗(1465年-1487年) 9.孝宗(1488年-1505年);10.武宗(1506年-1521年) 11.世宗(1522年-1566年);12.穆宗(1567年-1572年) 13.神宗(1573年-1620年);14.光宗(1585年-1620年) 15.熹宗(1621年-1627年);16.思宗(1628年-1644年)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31年。
病崩,终年71岁,葬于应天孝陵(今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选择南京为定都地点,固然是因为他在抗元时期以这里为根据地有关,而更重要的,是江南一带经济较北方为优。
江浙一带自中唐以来皆为富庶之地,南方经济超过北方,这种情况,到宋元一直未有改变。
朱元璋定都南京,主要是从经济上的角度去考虑,因为江南米粮和军需能源源不绝的供应政府,又没有运输上的困难。
况且朱元璋即位时,西北还未平定,建都北方有一定的危险,故而决定在南京建都。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心力交瘁,终于病倒。
病势转危,便立遗诏说他称帝31年来“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这写出了他辛劳的一生,也写出了他处于统治阶级内部激烈斗争之中的心境。
遗诏中命太孙朱允炆继位,诸子各自镇守藩国,不必赴京奔丧,以防变乱。
不久病死于南京西宫。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明惠帝朱允炆(公元1377-?),史称建文帝,明太祖朱元璋长孙,太祖病后继位,在位4年,京城被叔父朱棣攻破后不知所终。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作为皇帝他太过仁慈,有时甚至优柔寡断。
明朝1368—1644共276年,16个皇帝顺序年号、庙号纪年表一.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1328年—1398年)安徽凤阳人。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元朝灭亡。
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于1398年,时年71岁。
二.明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
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代宗朱祁钰,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
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明朝版图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
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年号按时间顺序依次为: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1.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31年71岁2.明惠宗让皇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即位1399年-1402年在位4年26岁3.明成祖文皇帝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
庙号姓名谥号年号在位时间在世时间
明太祖朱元璋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1328年-1398年
明惠宗朱允炆成皇帝建文1399年-1402年1377年-1402年
明成祖
(原为
太宗)
朱棣文皇帝永乐1403年-1424年1360年-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1378年-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章皇帝宣德1426年-1435年1398年-1435年
明英宗朱祁镇睿皇帝正统1436年-1449年
1427年-1464年天顺1457年-1464年
明代宗朱祁钰景皇帝景泰1450年-1457年1428年-1457年明宪宗朱见深纯皇帝成化1465年-1487年1447年-1487年明孝宗朱祐樘敬皇帝弘治1488年-1505年1470年-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毅皇帝正德1506年-1521年1491年-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肃皇帝嘉靖1522年-1566年1507年-1566年明穆宗朱载垕庄皇帝隆庆1567年-1572年1537年-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显皇帝万历1573年-1620年1563年-1620年
明光宗朱常洛贞皇帝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
月
1582年
明熹宗朱由校哲皇帝天启1621年-1627年1605年-1627年
明毅宗
(原为
思宗)
朱由检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1609年-1644年。
明朝皇帝在位时间表1368年-1644年(276年)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1.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30年)洪武2.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3年)建文3.成祖朱棣1403年-1424年(21年)永乐4.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5年(1年)洪熙5.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9年)宣德6.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13年)正统7.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7年)景泰8.英宗朱祁镇1457年-1464年(7年)天顺9.宪宗朱见深1465年-1487年(22年)成化10.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17年)弘治11.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15年)正德12.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44年)嘉靖13.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5 年)隆庆14.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47年)万历15.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0年(1年)泰昌16.熹宗朱由校1621年-1627年(6年) 天启17.思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16年) 崇祯清朝皇帝在位时间表1616年-1911年(295年)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1.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10年)天命福陵2.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16年)天聪/ 崇德昭陵3.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17年)顺治孝陵4.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60年)康熙景陵5.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723年~1735年(12年)雍正泰陵6.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59年)乾隆裕陵7.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96年~1820年(24年)嘉庆昌陵8.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821年~1850年(29年)道光慕陵9.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51年~1861年(10年)咸丰定陵10.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12年)祺祥/ 同治惠陵11.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5年~1908年(33年)光绪崇陵12.(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1909年~1911年(2年)宣统华龙陵园。
明代帝王在位时间表明代帝王顺序表及在位时间表1. 朱元璋(明太祖)在位时间:1368年 - 1398年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因战乱而投身义军,最终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2. 朱允炆(明惠帝)在位时间:1399年 - 1402年朱允炆,朱元璋之孙,明太祖长曾孙、明成祖从弟。
建文元年(1399年)奉建文皇帝令重组内阁。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十一日午时,与其弟朱橞下令火烧奉天殿,皇后、太子自焚。
3. 朱棣(明成祖)在位时间:1402年 - 1424年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元年因叛乱取得帝位。
次年即位为永乐皇帝。
永乐十八年(1420年)闰正月十一日,迁都北京。
4. 朱高炽(明仁宗)在位时间:1424年 - 1425年朱高炽,明成祖长子,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因病猝死于钦安殿,终年47岁。
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仁宗。
葬于献陵。
5. 朱瞻基(明宣宗)在位时间:1425年 - 1425年朱瞻基,明仁宗长子,宣德元年(1426年)五月初三日,病死于乾德门内殿。
终年37岁。
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庙号宣宗。
葬于景陵。
6. 朱祁镇(明英宗)在位时间:1435年 - 1457年朱祁镇,明宣宗长子,母皇后张氏。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病死于乾清宫,终年9岁。
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庙号英宗。
葬于裕陵。
7. 朱祐樘(明孝宗)在位时间:1487年 - 1505年朱祐樘,明宪宗第三子,母皇后纪氏。
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二日册封为皇太子。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病逝于乾清宫,享年38岁。
谥号建储继统抚宇咸宜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孝宗。
葬于泰陵。
8. 朱载坖(明穆宗)在位时间:1566年 - 1572年朱载坖,明世宗第三子,母皇后陈氏。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继位为皇帝。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一日病逝于乾清宫,终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