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十八帝改元及年号对照表
- 格式:docx
- 大小:125.64 KB
- 文档页数:10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赵炅(赵匡义):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宋真宗赵恒: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宋仁宗赵祯: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宝元元年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宋神宗赵顼: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公元1078年:戊午,元丰元年宋哲宗赵煦:公元1086年:丙寅,元祐元年公元1094年:甲戌,元祐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8年:戊寅,绍圣五年,元符元年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公元1102年:壬午,崇宁元年公元1107年:丁亥,大观元年公元1111年:辛卯,政和元年公元1115年:乙未,政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树立金国。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宋太祖: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赵匡义):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宋真宗: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宋仁宗: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公元1038年:戊寅,景佑五年,宝元元年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公元1049年:己丑,皇佑元年公元1054年:甲午,皇佑六年,至和元年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佑元年宋英宗: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宋神宗: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宋哲宗:公元1086年:丙寅,元佑元年公元1094年:甲戌,元佑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8年:戊寅,绍圣五年,元符元年宋徽宗: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公元1102年:壬午,崇宁元年公元1107年:丁亥,大观元年公元1111年:辛卯,政和元年公元1117年:丁酉,政和七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三年天辅元年公元1118年:戊戌,政和八年,重和元年公元1119年:己亥,重和二年,宣和元年公元1123年:癸卯,宣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天辅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元年公元1125年:乙巳,宣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天祚帝被金兵俘获,大辽国亡。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赵炅(赵匡义):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宋真宗赵恒: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宋仁宗赵祯: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公元1038年:戊寅,景佑五年,宝元元年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公元1049年:己丑,皇佑元年公元1054年:甲午,皇佑六年,至和元年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佑元年宋英宗赵曙: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宋神宗赵顼: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公元1078年:戊午,元丰元年宋哲宗赵煦:公元1086年:丙寅,元佑元年公元1094年:甲戌,元佑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8年:戊寅,绍圣五年,元符元年宋徽宗赵佶: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公元1102年:壬午,崇宁元年公元1107年:丁亥,大观元年公元1111年:辛卯,政和元年公元1115年:乙未,政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树立金国。
宋朝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北宋(公元960年2月4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
南宋(公元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
1.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976年在位。
年号:建隆,公元960年~963年;干德,公元963年~968年;开宝,公元968年~976年。
2.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76年~997年在位。
年号:太平兴国,公元976年~984年;雍熙,公元984年~987年;端拱,公元988年~989年;淳化,公元990年~994年、至道,公元995年~997年。
3.宋真宗:赵恒,公元997年~1022年在位。
年号:咸平,公元998年~1003年;景德,公元1004年~1007年;大中祥符,公元1008年~1016年;天禧,公元1017年~1021年;干兴,公元1022年。
4.宋仁宗:赵祯,公元1022年~1063年在位。
年号:天圣,公元1023年~1032年;明道,公元1032年~1033年;景佑,公元1034年~1038年;宝元,公元1038年~1040年;康定,公元1040年~1041年;庆历,公元1041年~1048年;皇佑,公元1049年~1054年;至和,公元1054年~1056年;嘉佑,公元1056年~1063年。
5.宋英宗:赵曙,公元1063年~1067年在位。
年号:治平,公元1064年~1067年。
6.宋神宗:赵顼,公元1067年~1085年在位。
年号:熙宁,公元1068年~1077年;元丰,公元1078年~1085年。
7.宋哲宗:赵煦,公元1085年~1100年在位。
年号:元佑,公元1086年~1094年;绍圣,公元1094年~1098年;元符,公元1098年~1100年。
8.宋徽宗:赵佶,公元1100年~1125年在位。
年号:建中靖国,公元1101年;崇宁,公元1102年~1106年;大观,公元1107年~1110年;政和,公元1111年~1118年在位;重和,公元1118年~1119年;宣和,公元1119年~1125年。
宋代皇帝顺序及年号,宋朝的历代皇帝庙号,年号和名字宋朝的历代皇帝庙号,年号和名字【北宋】: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
宋朝创建者(960—976)。
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
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
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
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
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
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宋太宗(939—997)北宋皇帝(976—997)。
名赵炅。
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
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
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
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
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
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
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
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
后立为太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
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共十八帝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共十八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朝历代皇帝列表,欢迎阅读。
一、北宋: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
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
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在位16年。
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
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
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
历史上称澶渊之盟。
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宋朝历代皇帝年号一览表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宋太祖: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赵匡义):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宋真宗: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公元1038年:戊寅,景佑五年,宝元元年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公元1049年:己丑,皇佑元年公元1054年:甲午,皇佑六年,至和元年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佑元年宋英宗: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公元1078年:戊午,元丰元年宋哲宗:公元1086年:丙寅,元佑元年公元1094年:甲戌,元佑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8年:戊寅,绍圣五年,元符元年宋徽宗: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公元1102年:壬午,崇宁元年公元1107年:丁亥,大观元年公元1111年:辛卯,政和元年树立金国。
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北宋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北宋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庚申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辛酉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壬戌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癸亥年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元年—公元963年—癸亥年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甲子年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公元965年—乙丑年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丙寅年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五年—公元967年—丁卯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戊辰年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六年—公元968年—戊辰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己巳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庚午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四年—公元971年—辛未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壬申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癸酉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甲戌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乙亥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丙子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丙子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戊寅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己卯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庚辰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辛巳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壬午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癸未年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甲申年宋太宗赵炅—雍熙元年—公元984年—甲申年宋太宗赵炅—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乙酉年宋太宗赵炅—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丙戌年宋太宗赵炅—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丁亥年宋太宗赵炅—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戊子年宋太宗赵炅—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己丑年宋太宗赵炅—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庚寅年宋太宗赵炅—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辛卯年宋太宗赵炅—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壬辰年宋太宗赵炅—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癸巳年宋太宗赵炅—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甲午年宋太宗赵炅—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乙未年宋太宗赵炅—至道二年—公元996年—丙申年宋太宗赵炅—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丁酉年宋真宗赵恒—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戊戌年宋真宗赵恒—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己亥年宋真宗赵恒—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庚子年宋真宗赵恒—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辛丑年宋真宗赵恒—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壬寅年宋真宗赵恒—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癸卯年宋真宗赵恒—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甲辰年宋真宗赵恒—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乙巳年宋真宗赵恒—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丙午年宋真宗赵恒—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丁未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元年—公元1008年—戊申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二年—公元1009年—己酉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三年—公元1010年—庚戌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四年—公元1011年—辛亥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五年—公元1012年—壬子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六年—公元1013年—癸丑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七年—公元1014年—甲寅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八年—公元1015年—乙卯年宋真宗赵恒—大中详符九年—公元1016年—丙辰年宋真宗赵恒—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丁巳年宋真宗赵恒—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戊午年宋真宗赵恒—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己未年宋真宗赵恒—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庚申年宋真宗赵恒—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辛酉年宋真宗赵恒—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壬戌年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癸亥年宋仁宗赵祯—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甲子年宋仁宗赵祯—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乙丑年宋仁宗赵祯—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丙寅年宋仁宗赵祯—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丁卯年宋仁宗赵祯—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戊辰年宋仁宗赵祯—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己巳年宋仁宗赵祯—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庚午年宋仁宗赵祯—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辛未年宋仁宗赵祯—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壬申年宋仁宗赵祯—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壬申年宋仁宗赵祯—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癸酉年宋仁宗赵祯—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甲戌年宋仁宗赵祯—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乙亥年宋仁宗赵祯—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丙子年宋仁宗赵祯—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丁丑年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戊寅年宋仁宗赵祯—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戊寅年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己卯年宋仁宗赵祯—宝元三年—公元1040年—庚辰年宋仁宗赵祯—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庚辰年宋仁宗赵祯—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辛巳年宋仁宗赵祯—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辛巳年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壬午年宋仁宗赵祯—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癸未年宋仁宗赵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甲申年宋仁宗赵祯—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乙酉年宋仁宗赵祯—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丙戌年宋仁宗赵祯—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丁亥年宋仁宗赵祯—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戊子年宋仁宗赵祯—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己丑年宋仁宗赵祯—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庚寅年宋仁宗赵祯—皇佑三年—公元1051年—辛卯年宋仁宗赵祯—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壬辰年宋仁宗赵祯—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癸巳年宋仁宗赵祯—皇佑六年—公元1054年—甲午年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甲午年宋仁宗赵祯—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乙未年宋仁宗赵祯—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丙申年宋仁宗赵祯—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丙申年宋仁宗赵祯—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丁酉年宋仁宗赵祯—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戊戌年宋仁宗赵祯—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己亥年宋仁宗赵祯—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庚子年宋仁宗赵祯—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辛丑年宋仁宗赵祯—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壬寅年宋仁宗赵祯—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癸卯年宋英宗赵曙—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甲辰年宋英宗赵曙—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乙巳年宋英宗赵曙—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丙午年宋英宗赵曙—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丁未年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戊申年宋神宗赵顼—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己酉年宋神宗赵顼—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庚戌年宋神宗赵顼—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辛亥年宋神宗赵顼—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壬子年宋神宗赵顼—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癸丑年宋神宗赵顼—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甲寅年宋神宗赵顼—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乙卯年宋神宗赵顼—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丙辰年宋神宗赵顼—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丁巳年宋神宗赵顼—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戊午年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己未年宋神宗赵顼—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庚申年宋神宗赵顼—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辛酉年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壬戌年宋神宗赵顼—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癸亥年宋神宗赵顼—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甲子年宋神宗赵顼—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乙丑年宋哲宗赵煦—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丙寅年宋哲宗赵煦—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丁卯年宋哲宗赵煦—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戊辰年宋哲宗赵煦—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己巳年宋哲宗赵煦—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庚午年宋哲宗赵煦—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辛未年宋哲宗赵煦—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壬申年宋哲宗赵煦—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癸酉年宋哲宗赵煦—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甲戌年宋哲宗赵煦—元祐九年—公元1094年—甲戌年宋哲宗赵煦—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乙亥年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丙子年宋哲宗赵煦—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丁丑年宋哲宗赵煦—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戊寅年宋哲宗赵煦—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戊寅年宋哲宗赵煦—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己卯年宋哲宗赵煦—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庚辰年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辛巳年宋徽宗赵佶—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壬午年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癸未年宋徽宗赵佶—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甲申年宋徽宗赵佶—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乙酉年宋徽宗赵佶—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丙戌年宋徽宗赵佶—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丁亥年宋徽宗赵佶—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戊子年宋徽宗赵佶—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己丑年宋徽宗赵佶—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庚寅年宋徽宗赵佶—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辛卯年宋徽宗赵佶—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壬辰年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癸巳年宋徽宗赵佶—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甲午年宋徽宗赵佶—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乙未年宋徽宗赵佶—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丙申年宋徽宗赵佶—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丁酉年宋徽宗赵佶—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戊戌年宋徽宗赵佶—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戊戌年宋徽宗赵佶—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己亥年宋徽宗赵佶—重和二年—公元1119年—己亥年宋徽宗赵佶—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庚子年宋徽宗赵佶—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辛丑年宋徽宗赵佶—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壬寅年宋徽宗赵佶—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癸卯年宋徽宗赵佶—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甲辰年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乙巳年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丙午年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丁未年。
宋朝十八帝改元及年号对照表編撰广东佛山趙國清未标出之改元时间为正月初一日两宋王朝:320年(公元960~1279年)北宋:168年(公元960~1127年)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7年(960-976)1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庚申岁,后周恭帝显德七年,辽穆宗应历十年。
正月初五乙巳日改元1公元963年,建隆四年癸亥岁,十一月十六甲子日,改为乾德元年。
北宋灭荆南2公元965年,乾德三年乙丑岁,北宋灭后蜀2公元968年,乾德六年戊辰岁,十一月廿四癸卯日,改为开宝元年。
3公元969年,开宝二年己巳岁,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3公元971年,开宝四年辛未岁,北宋灭南汉3公元975年,开宝八年乙亥岁,北宋灭南唐3公元976年,开宝九年丙子岁,十月二十癸丑日,太祖崩。
廿一甲寅日,太宗立。
宋太宗趙匡义:在位22年(976-997)1公元976年,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岁,十二月廿二甲寅日,开宝九年改太平兴国元年。
1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岁,北宋灭吴越1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己卯岁,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全面完毕。
1公元983年,太平兴国八年癸未岁,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1公元984年,太平兴国九年甲申岁,十一月十一丁巳日,改为雍熙元年。
2公元985年,雍熙二年乙酉岁。
3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戊子岁,正月十七乙亥日,改元。
4公元990年,淳化元年庚寅岁,正月初一戊寅朔日,改元。
5公元995年,至道元年乙未岁,正月初一戊申朔日,改元。
5公元997年,至道元年丁酉岁,三月廿九癸巳日,太宗崩、真宗立,未改元。
宋真宗趙恒:在位26年(997-1022)1公元998年,咸平元年戊戌岁2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甲辰岁3公元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岁4公元1017年,天禧元年丁巳岁5公元1022年,乾兴元年壬戌岁,二月十九戊午日,真宗崩、仁宗立,未改元。
宋仁宗趙祯:在位42年(1022-1063)1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癸亥岁1公元1031年,天圣九年辛未岁,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1公元1032年,天圣十年壬申岁,十一月初六甲戌日,改明道元年。
北宋的年号与北宋历代皇帝的统治时间对应,例如,宋太祖赵匡胤的统治时间是公元960年到公元976年,这段时间的年号为“建隆”。
以下是一个北宋年号对照表:
* 建隆(960年-963年)
* 乾德(963年-968年)
* 开宝(968年-976年)
* 太平兴国(976年-983年)
* 雍熙(983年-985年)
* 端拱(988年-989年)
* 淳化(990年-994年)
* 至道(995年-997年)
* 咸平(998年-1003年)
* 景德(1004年-1007年)
*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
* 天禧(1017年-1021年)
* 乾兴(1022年-1023年)
* 宋真宗赵恒(1023年-1063年):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 宋仁宗赵祯(1063年-1067年):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 宋英宗赵曙(1067年-1069年):治平
* 宋神宗赵顼(1069年-1085年):熙宁、元丰
* 宋哲宗赵煦(1085年-1100年):元祐、绍圣、元符
* 宋徽宗赵佶(1100年-1125年):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 宋钦宗赵桓(1125年-1127年):靖康
以上是北宋的各个皇帝及其在位期间的年号。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记录的
不完善和学术研究的进展,对于某些皇帝和年份的确切对应关系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或更改。
因此,这个列表仅供参考,更准确的信息可能需要查阅专业的历史资料或学术著作。
宋朝皇帝在位时间一览表宋朝简介宋朝分南宋和北宋,共有18位皇帝。
其中宋太祖在位16年,宋太宗在位22年,宋真宗在位25年,宋仁宗在位41年,宋英宗在位4年,宋神宗在位18年,宋徽宗在位25年,宋钦宗在位2年,宋高宗在位36年,宋孝宗在位27年,宋光宗在位5年,宋宁宗在位30年,宋理宗在位40年,宋度宗在位10年,宋恭帝在位2年,宋端宗在位3年,宋卫王在位3年。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两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北宋:(公元960~1127年)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赵炅(赵匡义):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宋真宗赵恒: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宋仁宗赵祯: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宝元元年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宋英宗赵曙: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宋神宗赵顼: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公元1078年:戊午,元丰元年宋哲宗赵煦:公元1086年:丙寅,元祐元年公元1094年:甲戌,元祐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8年:戊寅,绍圣五年,元符元年宋徽宗赵佶: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公元1102年:壬午,崇宁元年公元1107年:丁亥,大观元年公元1111年:辛卯,政和元年公元1115年:乙未,政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树立金国。
宋朝十八帝简述:配君王庙号、年表、事迹北宋南宋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宋太宗赵匡义(976年—997年)宋真宗赵恒(997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宋英宗赵曙(1063年—1067年)宋神宗赵顼(1067年—1085年)宋哲宗赵煦(1085年—1100年)宋徽宗赵佶(1100年—1125年)宋钦宗赵桓(1125年—1127年)南宋宋高宗赵构(1127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1162年—1189年)宋光宗赵敦(1189年—1194年)宋宁宗赵扩(1194年—1224年)宋理宗赵昀(1224年—1264年)宋度宗赵禥(1264年—1274年)宋恭帝赵显(1274年—1276年)宋端宗赵昰 (1276年—1278年)宋幼主赵昺 (1278年—1279年)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共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宋太祖为了避免中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至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北宋覆灭。
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宋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也比较开明。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
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
宋朝十八帝改元及年号对照表
編撰广东佛山趙國清
未标出之改元时间为正月初一日
两宋王朝:320年(公元960~1279年)
北宋:168年(公元960~1127年)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7年(960-976)
1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庚申岁,后周恭帝显德七年,辽穆宗应历十年。
正月初五乙巳日改元
1公元963年,建隆四年癸亥岁,十一月十六甲子日,改为乾德元年。
北宋灭荆南
2公元965年,乾德三年乙丑岁,北宋灭后蜀
2公元968年,乾德六年戊辰岁,十一月廿四癸卯日,改为开宝元年。
3公元969年,开宝二年己巳岁,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
3公元971年,开宝四年辛未岁,北宋灭南汉
3公元975年,开宝八年乙亥岁,北宋灭南唐
3公元976年,开宝九年丙子岁,十月二十癸丑日,太祖崩。
廿一甲寅日,太宗立。
宋太宗趙匡义:在位22年(976-997)
1公元976年,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岁,十二月廿二甲寅日,开宝九年改太平兴国元年。
1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岁,北宋灭吴越
1公元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己卯岁,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全面完毕。
1公元983年,太平兴国八年癸未岁,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
1公元984年,太平兴国九年甲申岁,十一月十一丁巳日,改为雍熙元年。
2公元985年,雍熙二年乙酉岁。
3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戊子岁,正月十七乙亥日,改元。
4公元990年,淳化元年庚寅岁,正月初一戊寅朔日,改元。
5公元995年,至道元年乙未岁,正月初一戊申朔日,改元。
5公元997年,至道元年丁酉岁,三月廿九癸巳日,太宗崩、真宗立,未改元。
宋真宗趙恒:在位26年(997-1022)
1公元998年,咸平元年戊戌岁
2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甲辰岁
3公元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岁
4公元1017年,天禧元年丁巳岁
5公元1022年,乾兴元年壬戌岁,二月十九戊午日,真宗崩、仁宗立,未改元。
宋仁宗趙祯:在位42年(1022-1063)
1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癸亥岁
1公元1031年,天圣九年辛未岁,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
1公元1032年,天圣十年壬申岁,十一月初六甲戌日,改明道元年。
己卯日辽改重熙元年
2公元1233年,明道二年癸酉岁。
3公元1234年,景祐元年甲戌岁。
3公元1038年,景祐五年戊寅岁,十一月十八庚戌日,改宝元元年。
4公元1040年,宝元三年庚辰岁,二月廿一丙午日,改康定元年。
5公元1041年,康定二年辛巳岁,十一月二十丙寅日,改庆历元年。
6公元1042年, 庆历二年壬午岁。
7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己丑岁。
7公元1054年,皇祐六年甲午岁,三月十六庚辰日,改至和元年。
8公元1055年,至和二年乙未岁,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
8公元1056年,至和三年丙申岁,九月十二辛卯日,改嘉祐元年。
9公元1063年,嘉祐八年癸卯岁,三月廿九辛未日,仁宗崩,四月初一壬申日英宗立,未改元。
宋英宗趙曙:在位5年(1063-1067)
1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甲辰岁
1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丁未岁,正月初八丁巳日,英宗崩、神宗,未改元。
宋神宗趙顼:在位19年(1067-1085)
1公元1068年,熙宁元年戊申岁
2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戊午岁
2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乙丑岁,三月初五戊戌日,神宗崩、哲宗,未改元。
宋哲宗趙煦:在位16年(1085-1100)
1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丙寅岁
1公元1094年,元祐九年甲戌岁,四月十二癸丑日,改绍圣元年。
2公元1098年,绍圣五年戊寅岁,六月初一戊寅日,改元符元年。
3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庚辰岁,正月十二己卯日,哲宗崩、徽宗立,未改元。
宋徽宗趙佶:在位26年(1100-1125)
1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岁,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
2公元1102年,崇宁元年壬午岁
3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丁亥岁
4公元1111年,政和元年辛卯岁
4公元1115年,政和五年乙未岁,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树立金国。
4公元1117年,政和七年丁酉岁,金太祖完颜旻收国三年天辅元年
4公元1118年,政和八年戊戌岁,十一月初一已酉日,改重和元年。
5公元1119年,重和二年己亥岁,二月初四庚辰日,改宣和元年。
6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癸卯岁,金太祖完颜旻天辅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元年
6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乙巳岁,辽天祚帝保大五年,金完颜晟天会三年,天祚帝被俘,辽亡。
6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乙巳岁,十二月十六辛酉日,徽宗禅位给钦宗,未改元。
宋钦宗趙桓:在位3年(1125-1127)
1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丙午岁
1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丁未岁,金太宗天会五年,金国亡北宋,俘钦宗赵桓和徽宗赵佶。
南宋:153年(公元1127~1279年)
宋高宗趙构:在位36年(1127-1162)
1公元1127年,建炎元年丁未岁,靖康二年五月初一庚寅日,改建炎元年。
2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辛亥岁
2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丙辰岁,金熙宗完颜亶天会十四年沿用金太宗完颜晟年号
2公元1149年,绍兴十九年己巳岁,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天德元年,金熙宗完颜亶皇统九年
2公元1161年,绍兴卅一年辛巳岁,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六年
2公元1162年,绍兴卅二年壬午岁,六月十三丙子日,高宗禅位给孝宗,未改元。
宋孝宗趙昚:在位28年(1162-1189)
1公元1163年,隆兴元年癸未岁
2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乙酉岁
3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甲午岁
3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己酉岁,二月初五壬戌日,孝宗禅位给光宗,未改元。
宋光宗趙惇:在位6年(1189-1194)
1公元1190年,绍熙元年庚戌岁,金章宗完颜璟明昌元年
1公元1194年,紹熙五年甲寅岁,七月初三壬戌日,光宗禅位给宁宗,未改元。
宋宁宗趙扩:在位31年(1194-1224)
1公元1195年,庆元元年乙卯岁
2公元1201年,嘉泰元年辛酉岁
3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乙丑岁
3公元1206年,开禧二年丙寅岁,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元年
4公元1209年,嘉定二年己巳岁,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元年
4公元1213年,嘉定六年癸酉岁,金宣宗完颜珣贞佑元年,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二年至宁元年
4公元1224年,嘉定十七年甲申岁,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元年
4公元嘉定十七年甲申岁,年閏八月初三丁酉日,宁宗崩、理宗立,未改元。
宋理宗趙昀:在位41年(1224-1264)
1公元1225年,宝庆元年乙酉岁
1公元1227年,宝庆三年丁亥岁,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二十二年,蒙古汗国灭西夏。
2公元1228年,绍定元年戊子岁,蒙也客那颜汗拖雷元年,持续人窝阔台远征途中,由拖雷监国。
2公元1229年,绍定二年己丑岁,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元年
3公元1234年,端平元年甲午岁,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蒙木亦坚汗窝阔台六年,金国消亡。
4公元1237年,嘉熙元年丁酉岁
5公元1242年,淳祐二年壬寅岁,大蒙古国乃马真后称制元年
5公元1246年,淳祐六年丙午岁,大蒙古国乃马真后称制五年,大蒙古国库裕克汗贵由元年
5公元1249年,淳祐九年己酉岁,大蒙古国海迷失后称制元年
5公元1251年,淳祐十一年辛亥岁,大蒙古国海迷失后称制三年,大蒙古国蒙哥汗元年
6公元1253年,宝祐元年癸丑岁
7公元1259年,开庆元年己未岁,大蒙古国蒙哥汗九年
8公元1260年,景定元年庚申岁,大蒙古国薛禅汗忽必烈中统元年
8公元1264年,景定五年甲子岁,大蒙古国薛禅汗忽必烈中统五年至元元年
8公元1264年,景定五年甲子岁,十月廿六丁卯日,理宗崩、度宗立,未改元。
宋度宗趙禥:在位11年(1264-1274)
1公元1265年,咸淳元年乙丑岁
1公元1271年,咸淳七年辛未岁,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蒙古汗国正式分裂,元朝树立。
1公元1274年,咸淳十年甲戌岁,七月初九癸未日,度宗崩、恭宗立,未改元。
宋恭宗趙显:在位3年(1274-1276)
1公元1275年,德祐元年乙亥岁,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公元1276年,德祐二年丙子岁,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宋端宗趙昰:在位3年(1276-1278)
1公元1276年,景炎元年丙子岁,五月初一乙丑日改为景炎元年。
1公元1278年,景炎三年戊寅岁,四月十五日端宗崩,四月十七日怀宗立。
宋怀宗趙昺:在位2年(1278-1279)
1公元1278年,祥兴元年戊寅岁,五月初一癸未日改为祥兴元年。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
1公元1279年,祥兴二年己卯岁,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厓山败,赵昺投海,南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