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茶树病害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87
茶树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茶树作为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遭受病虫害的威胁时常不可避免。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质量和产量都有严重影响,因此及早了解茶树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保障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茶树病虫害的常见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茶树病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1. 茶青枯病茶青枯病是由茶树黄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水浸状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茶青枯病的关键是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和清除病株,同时,合理施肥、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2. 茶树炭疽病茶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茶叶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防治茶树炭疽病的方法包括合理管理茶园,保持适宜的株行间距和株距,以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通风;及时采摘病斑患病部位,及时处理有病株、病果以及残留的茶树垃圾,还可以使用特定的炭疽病药剂进行喷洒。
3. 茶树红脚病茶树红脚病是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其症状表现为根部和茎部出现红色病斑,受感染的植株生长矮小,严重会导致茶树死亡。
防治茶树红脚病需要定期检查茶树的根系和茎部,发现病害及时处理感染部位,使用专业的病害防治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此外,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茶树的抵抗力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二、茶树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1. 茶毛虫茶毛虫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
其幼虫会食用茶树的嫩叶,导致茶树枝条憔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茶叶减产。
防治茶毛虫的方法包括定期巡查茶园,发现虫害即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虫剂。
此外,保持茶园的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害虫共生的植株也是预防虫害的重要手段。
2. 茶丝螟茶丝螟是另一种常见的茶树害虫。
它以茶芽和嫩叶为食,导致同样会导致茶叶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
预防和控制茶丝螟的方法包括设置黄板诱捕器、频繁播放捕食昆虫、合理施肥以增强茶树免疫力等。
在严重感染时,可以使用低毒性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叶片可酿制成茶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对茶树的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茶蚧茶蚧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常见于茶叶的嫩梢、嫩叶和芽鳞等部位。
茶蚧吸食茶树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苗叶受损和茶叶产量下降。
为了防治茶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茶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茶蚧的踪迹。
2. 手工摘除茶树上的茶蚧,可以用湿布进行拂拭或喷洒清水以清除茶蚧。
3.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杀虫,注意使用农药的剂量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茶翅蛾茶翅蛾是茶树叶片上的一种害虫,它的幼虫在茶树叶片上钻孔并进行吸食,导致茶叶的叶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
为了防治茶翅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茶树叶片上是否有茶翅蛾的卵或幼虫。
2. 手工摘除茶翅蛾的卵或幼虫,并将其集中烧毁,阻断其繁殖周期。
3. 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释放天敌,例如寄生蜂和捕食性昆虫等,来控制茶翅蛾的数量。
茶霉病茶霉病是茶树的常见病害之一,由霉菌引起,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
茶霉病会导致茶树的叶片变黄、出现斑块和凋萎的症状。
为了防治茶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种植茶树的地区,合理进行排水,减少茶园内的积水情况。
2. 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药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注意药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防治。
茶黄萎病茶黄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茶树病害,主要传播通过土壤和水等途径。
茶黄萎病会导致茶树的叶片变黄、畸形和萎缩。
为了防治茶黄萎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种植茶树的地区,注意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以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
2. 定期检查茶树的根系,发现有病变的根系要及时移除。
3. 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以杀死茶黄萎病的病原菌。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种植者应该定期检查茶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踪迹,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确保茶树的健康和茶叶的品质。
茶树病虫害及其综合治理我国是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叶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保健饮料,亦是重要的传统出口创汇农产品。
但茶树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面临着病虫的危害,最终导致茶农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天敌,掌握综合治理的有效方法,成为了夺取茶叶优质高产的关键点。
1茶树病虫害发生基本情况1.1我国茶树病虫害发生总体情况我国幅员辽阔,茶区分布广泛,各地气候适宜,环境多样,因此病虫种类繁多,区系复杂。
据调查,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茶树害虫,我国有400多种,造成经济损失的有50~60种。
这些害虫以昆虫为主,少数为螨类。
茶树病害近100种,常见的病害约30多种,害虫约40多种。
从全国茶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来看,茶树害虫的种类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我国四大茶区茶树害虫种数呈现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的趋势。
其在全国各名茶区都有较为严重的害虫种类。
茶树病害则以华南茶区和西南茶区的较为严重,病害种类较多;北方茶区如陕西、山东等省份则情况较轻,病害种类较少。
1.2茶树主要芽叶、茎、根病害茶叶芽叶病害主要有茶白星病、茶饼病、茶芽枯病等。
其中茶白星病、茶饼病以高山茶区发生较为严重;茶芽枯病则在浙江、湖南等省份为常见病害。
成叶和老叶以茶炭疽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煤病为主要病害,全国各地都有这些病害发生。
主要的茎病有在江南及南方茶区发生较为普遍的红锈藻病;老茶园中常见的地衣、苔藓、膏药病以及在局部地区茶园发生的茶胴枯病、茶枝木腐病。
根病主要分为根腐病类和茶苗根结线虫病。
在南方茶区根腐病类以茶红根腐病和茶褐根腐病为主,华东和北方茶区以茶苗白绢病和紫纹羽病为主。
茶苗根结线虫病在全国范围内的茶区中都普遍发生且较为严重。
1.3茶树主要害虫种类①叶蝉类,如小绿叶蝉,在全国为范围的名茶区内都有发生。
②螨类,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其中茶跗线螨在西南茶区以及江南茶区局部发生严重。
01症状识别02防治方法茶树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边缘清晰,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带轮纹。
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茶树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受害后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渍状病斑,边缘带黄色或黄褐色,中央呈灰白色,上有轮纹。
果实受害后出现圆形凹陷病斑,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
症状识别加强茶园管理,保持茶树树势健壮,避免过度采摘和修剪;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杀菌剂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防治方法茶树云纹叶枯病茶树云纹叶枯病是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
受害叶片上出现黄色或黄褐色的云纹状病斑,边缘模糊,病斑中央呈灰白色。
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定期修剪和除草,保持茶树树势健壮;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症状识别茶树轮斑病主要危害叶片。
受害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边缘带黄色或黄褐色,中央呈灰白色,上有轮纹。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定期修剪和除草,保持茶树树势健壮;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
茶树轮斑病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病症状识别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病是由假眼小绿叶蝉传播的一种病毒病。
受害叶片出现黄色或黄绿色的不规则形病斑,叶脉及叶柄上出现褐色坏死条纹。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定期除草和修剪,保持茶树树势健壮;及时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喷洒内吸性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等,同时配合使用杀虫剂如吡虫啉等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
茶小绿叶蝉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导致茶树生长受阻,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
危害症状及时清除茶园杂草,减少虫源;利用天敌如蜘蛛、寄生蜂等控制虫口数量;使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等进行防治。
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病虫害防治1. 引言茶树是大多数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茶树病虫害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障茶叶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茶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树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2. 茶树的常见病害2.1 茶褐飞虱茶褐飞虱是茶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吸食茶树叶片韧皮部的汁液为主要营养来源。
其寄生于茶树的嫩叶背面,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黄化、干枯、凋落等现象。
防治方法- 早春在盛虫期进行冬季常规整地、锄草、翻耕等措施,清除越冬网、干落茶叶,松土翻动以使虫卵曝露在冷空中。
- 春播实施预防化措施,定期喷洒飞虱药剂,注意选择低毒性、高效率的农药,并按照标签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 配合草地破碎等措施,创造足够的卵生环境,促使雌飞虱及早产卵,提高草地上虫卵的死亡率。
2.2 茶瘿蜂茶瘿蜂属于茶树的一种常见寄生虫,主要以咀嚼茶树嫩枝和嫩叶为食,夏季是茶瘿蜂的高发季节。
被茶瘿蜂寄生的可怜茶树枝干面临严重的干瘪,叶片也会因为被蛀食而出现褐斑。
防治方法- 定期检查茶园,及早发现茶瘿蜂的感染。
若发现虫树,立即进行摘除,远离茶园,以防止虫害的扩散。
- 在虫害发生季节,定期施用杀虫剂,使用高效安全的农药,并确保使用足够的剂量,以充分覆盖茶树的叶片和枝干。
- 每年进行冬季修剪,及时清除被感染的茶瘿,并采取燃烧或堆肥处理,杀灭茶瘿蜂及其幼虫。
3. 茶树的常见病害3.1 茶叶炭疽病茶叶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茶树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患有茶叶炭疽病的茶树叶片会出现黄化、枯萎、脱落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影响整棵茶树的生长。
防治方法- 配合良好的管理措施,如适当修剪、稀疏茶冠,以促进茶园通风和阳光照射,减少疫病的传播。
- 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洒,尽量选择能够控制茶叶炭疽病的农药,并按照药剂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 在病害高发季节,增加对茶园的巡视频率,及时发现病症,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理。
3.2 茶树红蜘蛛茶树红蜘蛛是一种常见的咀嚼式害虫,以吸食茶树的汁液为主要营养。
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大全五篇]第一篇: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一、茶(铁观音)中文学名:茶树拉丁学名: Camellia sinensis 界:植物界被子植物门门:Magnoli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纲:Magnoliopsida 目:杜鹃花目 Ericales茶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
一般为灌木,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栽培茶树往往通过修剪来抑制纵向生长,所以树高多在0.8—1.2米间。
茶树经济学树龄一般在50—60年间。
茶树的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叶间开五瓣白花,果实扁圆,呈三角形,果实开裂后露出种子。
春、秋季时可采茶树的嫩叶制茶,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
主要病虫害据统计,我省茶树害虫共有389种。
为害重的有20~30种,占总数的7%,其中大多数在生产过程当中不必用药防治。
一、茶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剌吸为害:造成叶片的叶尖叶缘枯焦。
芽叶萎缩,严重时整个茶园似火状。
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很大,可造成茶叶碎片多,涩味重。
成虫产卵为害:雌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是芽叶生长受阻,传播病害。
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我省一年发生8~9代(高山茶园)或12~13代(平地茶园),冬季以成虫在向阳避风的茶园或杂草上越冬。
每年发生主要集中有二个时期(高峰)。
主峰在5~6月份,主要为害夏茶。
此时是全年为害最重的时期。
次峰在9~10月份,主要为害秋茶,在有此地区发生也十分严重。
(3)此虫寄主多如豆类、麦类和禾本科杂草。
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
虫情调查据宋寿龄1995年报道:对小绿叶蝉的调查,用95%机油乳剂加3~5%凡士林充分溶解后作粘着剂,使用时,涂擦在搪瓷盘上用拍打法检查盘中的成及若虫的数。
此方便准确,同时不受时间的限制。
(2)秋茶结束后,冬耕培土、清除杂革、消除越冬卵。
害螨越冬前喷施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可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茶尺蠖为害状】幼虫取食叶片为害。
l龄幼虫取食嫩叶叶肉,留下表皮,被害叶呈现褐色点状凹斑;2龄幼虫能穿孔,或自叶缘咬食,形成缺刻(花边叶);3龄前幼虫在茶园中有明显的发虫中心,3龄起则能全叶取食,3龄后食量猛增,以末龄食量最大。
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以夏秋茶受害重。
发生严重时,老叶、嫩茎被幼虫取食殆尽,致使茶丛变为光杆,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并致树势衰退,二三年内很难恢复,对茶叶生产的威胁很大。
【形态特征】成虫属中型蛾子,体长9~12毫米,翅展20~30毫米。
灰翅型全体灰白色,翅面疏披茶褐色或黑褐色鳞片,前翅有4条弯曲波状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有2条横纹,外缘有5个小黑点。
卵椭圆形,长约0.8毫米,宽约0.5毫米,初产时鲜绿色,后渐变黄绿色,再转灰褐色,近孵化时为黑色。
1龄幼虫体黑色,后期呈褐色,2龄幼虫体黑褐色至褐色,腹节上的白点消失,3龄幼虫茶褐色,体长7.0~12.0毫米,第二腹节背面出现八字形黑纹,第八腹节上有倒八字形斑纹,4~5龄幼虫体色呈深褐至灰褐色,体长12.0~32.0毫米,自腹部第五节起背面出现黑色斑纹及双重菱形纹。
蛹长椭圆形,长10~14毫米,赭褐色,尾刺圆锥形,末端有分叉短刺。
【发生规律】蛹在茶树根际附近土壤中越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羽化。
1~6代茶尺蠖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下旬、9月中旬至11月下旬。
1年中主害代为第四代,其次是第三、第五代。
从第3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
成虫有趋光性和一定的趋化性。
羽化后当晚即可交配,以次日晚间为多,交配后次日即可开始产卵,产卵一般在夜间,卵成堆在茶树上部枝桠和枯枝落叶间,卵均在白天孵化,初卵有趋光性,趋嫩性。
幼虫老熟后,爬至茶树根际附近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1、清园灭蛹:在茶尺蠖越冬期,结合茶园秋冬季管理,清除树冠下落叶及表土中的虫蛹。
茶树病虫害防治第一章简介茶树病虫害是指茶树在生长过程中所遭受的疾病和害虫侵袭。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对于茶叶产量和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茶树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第二章茶树病害防治1. 茶树霉病茶树霉病是茶树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茶树霉菌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割除病株,清除茶园内的病菌源。
●每年对茶园进行疏枝和修剪,保持通风,减少病菌滋生。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 茶树炭疽病茶树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由炭疽菌引起。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管理茶园的肥料和水分,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
●采用早期预防措施,如喷洒杀菌剂。
●及时剪除病株,清除茶园内的病源。
3. 茶树螨害茶树螨害对茶叶生长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茶花、茶叶受损。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落叶,减少螨害滋生的环境。
●使用合适的杀螨剂进行防治。
●增加茶树的抗病能力,保持茶园的通风和适宜湿度。
第三章茶树害虫防治1. 茶小绿叶蝉小绿叶蝉是茶树栽培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以茶树嫩叶为食。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进行翻土,打扫落叶,减少害虫滋生的环境。
●在茶园周围设置垫子或黏虫板捕捉害虫。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2. 茶红蜘蛛茶红蜘蛛是茶树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主要以茶叶为食。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落叶和茶树底部的杂草。
●使用早期预防措施,如喷洒杀虫剂。
●保持茶园的湿度,避免过干燥。
第四章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茶树病害照片●防治措施记录表第五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杀菌剂:指用于防治茶树病害的化学药剂,能有效抑制茶树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2.病菌源:指茶园内存在的茶树病菌的源头,常常通过受损茶叶或病株传播病害。
【文档结尾】。
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一、茶树病害防治1·1 茶叶红斑病的防治1·1·1 病害特点茶叶红斑病是茶树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茶叶出现红色小斑点,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1·1·2 防治措施1) 清除病株:及时发现病株,并进行清除,避免病害的扩散。
2) 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3) 加强管理和养护:做好茶树的肥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情况。
1·2 茶树霜霉病的防治1·2·1 病害特点茶树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茶树的嫩叶和嫩梢,造成茶叶的凋落和产量的下降。
1·2·2 防治措施1) 利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茶树品种进行种植,降低患病的风险。
2) 使用防治药剂: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3)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茶园的通风良好,定期清理茶树的落叶和枯枝,减少霜霉菌的繁殖环境。
二、茶树虫害防治2·1 茶毛虫的防治2·1·1 害虫特点茶毛虫是茶树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危害茶树的嫩叶和嫩梢,导致茶叶的凋落和产量的降低。
2·1·2 防治措施1) 人工捕捉:在茶园内设置专门的灯光陷阱来诱捕茶毛虫,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2) 使用天敌:引入天敌,如瓢虫等,在茶园内建立生物平衡,减少茶毛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3) 使用防治药剂:根据茶毛虫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2·2 茶梢蠹的防治2·2·1 害虫特点茶梢蠹是茶树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茶树的嫩梢,导致茶树生长不良和产量下降。
2·2·2 防治措施1) 利用粘虫板:在茶树的主干和嫩梢上设置粘虫板,捕捉茶梢蠹,减少其种群数量。
2) 清剪虫卵:定期检查茶树嫩梢上的虫卵,及时进行清剪,减少害虫的繁殖。
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产量和质量,茶农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来管理茶树病虫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茶树病虫害以及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茶树病害--茶树病害分为真菌病和细菌病两大类。
真菌病主要包括茶霉病、茶轮斑病、茶叶枯病等;细菌病主要有茶树丛枯病、茶树潜脱病等。
1. 茶霉病茶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茶树疾病,主要发生在茶树的嫩叶上。
受感染的茶叶会出现灰白色、黄褐色或黄绿色的霉斑,并且叶子会逐渐枯黄脱落。
茶树霉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药剂喷洒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2. 茶轮斑病茶轮斑病是一种由茶树轮斑菌引起的病害,其特征是茶叶上出现大小不等、浅黄色或褐色的斑点。
茶轮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及时修剪茶树、适度施肥和间套作物种植等。
3. 茶叶枯病茶叶枯病是由黄曲霉菌引起的茶树病害,其症状为茶叶出现水浸状斑点,并伴有叶片变黄、卷曲以及脆断等现象。
茶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茶园中的枯叶、合理施肥以增强茶树的抵抗力,以及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二、茶树虫害--茶树虫害包括害叶昆虫、害芽昆虫和害梗昆虫三大类。
害叶昆虫主要有茶红尺蛾、茶毒蛾等;害芽昆虫主要有茶小卷蛾、茶蠹蛾等;害梗昆虫主要有茶梗虫、茶叶潜蛾等。
1. 茶红尺蛾茶红尺蛾是茶园中一种常见的害叶昆虫,它的幼虫以茶树嫩叶为食,造成茶叶被啃食而出现斑点。
综合防治茶红尺蛾的方法有:使用黄板诱杀、人工捕捉、合理施肥和适度疏枝等。
2. 茶小卷蛾茶小卷蛾是茶树上常见的害芽昆虫,其幼虫钻入茶芽中,导致茶芽萎缩、发黄和死亡。
综合防治茶小卷蛾的措施包括及时清理茶园中的杂草和落叶、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等。
3. 茶梗虫茶梗虫是茶树上常见的害梗昆虫,其幼虫在茶树梗部孔道中生活,破坏茶梗的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茶叶凋萎。
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01假眼小绿叶蝉识别:该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成虫体长3—4毫米,全身黄绿至绿色。
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形与体色与成虫相似。
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
被害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为害严重时幼嫩芽叶呈枯焦状,无茶可采,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虫多栖息于茶丛叶层中,无趋光性,卵产于嫩梢组织中,若虫怕阳光直射,常栖息在嫩叶背面。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9~1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早春,成虫开始取食孕卵,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
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习性,尤其是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期可长达1个月之久,因此各虫态混杂和世代重叠现象十分严重。
全年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6月份和10月份。
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要点:(1)分批及时采茶或轻修剪能采除大量的卵,抑制其发展;(2)喷施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3)叶蝉发生较大年份,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
02茶毛虫识别:成虫体长6—13毫米,雌蛾翅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
卵近圆形、集产。
幼虫黄褐色,各节的背面与侧面有8个绒球状毛瘤,上着生黄色毒毛、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有群集性,3龄前群集性很强,常数十头至数百头挤集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表皮呈半透明黄绿色薄膜状。
3龄后开始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叶片呈缺刻。
幼虫老熟后爬至茶丛根际枯枝落下或浅土中结茧化蛹。
成虫有趋光性。
发生规律:一般一年发生2代。
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幼虫开始孵化,为害期分别在4—6月、7—9月之间。
防治要点:(1)利用茶毛虫的群集性,结合田问操作摘除孵块和虫群;(2)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年份,收集虫尸,喷施病毒;(3)灯光诱杀成虫;(4)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03茶刺蛾识别:成虫体长12一16毫米,茶褐色、趋光性强。
卵散产于茶丛中、下部老叶背面的锯齿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