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诊断肋骨骨折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肋骨骨折病历肋骨骨折病历患者资料性别:男年龄:58岁诊断:右侧第三、四、五肋骨骨折主诉右侧胸部疼痛。
现病史患者于某日下午突然感到右侧胸部剧烈疼痛,伴随呼吸困难,出汗。
经初步体检,患者右侧胸廓出现明显局部疼痛。
后通过X线检查,右侧第三、四、五肋骨骨折。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曾接受药物治疗,目前状况稳定。
体格检查查体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肢体无肿胀、压痛等问题。
但右侧胸廓出现局部疼痛和受限。
辅助检查X线检查显示右侧第三、四、五肋骨骨折。
诊断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以及体格和辅助检查结果,本次诊断为右侧第三、四、五肋骨骨折。
治疗基于患者病情,我们采用了以下治疗方式:1. 维持休息:患者全身处于休息状态,避免运动和活动引起骨折位更多的扭曲和疼痛。
2. 对症治疗:使用口服止痛剂、冰敷控制疼痛和肿胀,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3. 应用支撑:适当使用绷带或胸围,支撑胸廓,减轻疼痛和纤维愈合。
4. 低剂量肝素治疗:这种抗凝剂有助于预防血栓栓塞、PE和其他并发症。
5. 个性化评估:根据患者情况,例如身体位置、身体负荷等进行个性化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预防1. 注意安全:在生命中的所有阶段,无论何时,都要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跌倒和损伤的风险。
2. 运动前和运动中保持适当的身体状态和体位:参与瑜伽、游泳、跑步、球类等活动前,记得做好热身运动。
3. 及时就诊:如果感到肋骨疼痛,或者明显撞伤某个部位,应该及时就医,避免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1. 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症状减轻并且骨折已经稳定后,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恢复适度的日常活动。
2. 恢复适度的活动:在骨折减轻后,参加适度的劳动、训练和运动有助于加速康复。
3. 饮食与保健:在康复期间,应多饮开水,吃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注意休息和保健。
结语通过对本次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看到在骨折后的恢复过程中,我们医生的指导和患者主动配合很重要。
X线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x线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结果首次x线检查结果:单根肋骨骨折68例,多根肋骨骨折110例,未发现骨折22例。
经二次检查和 CT检查,首次漏诊率为11%,二次漏诊率为3%。
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但漏诊率、误诊率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关键词】 x线诊断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在胸部伤中约占61%~90%。
不同的外界暴力作用方式所造成的肋骨骨折病变可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于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血胸或(和)气胸。
间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后挤压时,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断端向外移位,刺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
枪弹伤或弹片伤所致肋骨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
在儿童,肋骨富有弹性,不易折断,而在成人,尤其是老年人,肋骨弹性减弱,容易骨折。
肋骨骨折常见于胸部外伤,临床极为常见,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以x线平片或CT图像为主,但在x线诊断时又极易出现漏诊和误诊且伤者在胸部创伤后往往要进行法医伤情鉴定,肋骨骨折的数量又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如能正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不仅有利于治疗,同时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为了提高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率,现就我院收治的2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46例,女54例;年龄12~85岁,平均41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2例,拳击、脚踢及棍棒击伤54例,挤压23例,高处坠落14例,其他7例。
1.2临床表现:肋骨骨折形态多为横断形,亦有斜行,可单发或多发。
大多为一侧性。
第1与第2肋骨位在锁骨之后,第11与12肋骨为游离短肋,发生骨折机会较少。
胸部剧烈疼痛、压痛、挤压痛、骨摩擦音,自觉症状有胸闷、胸部呼吸或咳嗽时剧痛,活动受限;均在伤后1h~3d内行影像学检查。
应用胸部斜位X线投照诊断肋骨骨折1目的胸部肋骨共12对是呈弓状弯曲斜行走行,而且腋段肋骨呈半环状互相重叠,同时与胸腔脏器重叠。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约占60%~70%,好发于4~10肋, 以肋骨腋段的腋前线,腋中线及腋后线部最常见,又最易漏诊。
第1~2肋骨由于有锁骨保护常免于骨折。
肋骨骨折病人大多数事发突然,暴力所至的错位性骨折有的可刺破肺泡,穿破胸膜及心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肋骨骨折诊断并不困难,但易发生漏诊,其主要原因是肋骨腋段外伤的病人,由于常规前后位,后前位弓状弯曲的肋骨影像前后重叠易产生漏诊尤其是腋中线处的骨折在正位片呈轴位像,骨折端很难观察。
斜位X线摄影使一侧弓状弯曲的肋骨全面展开显示,对肋骨腋段部位的骨折能清楚显示,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和误诊,此法在实践中取得很好效果。
前肋骨折:因以肺组织重叠,骨折线常显示不清。
肋骨不完全骨折:此种骨折对位好,无移位,通常不易显示骨皮质中断或翘起。
2投照方法2.1一般准备12×15或14×17英寸胶片,直放,应用遮线筒、滤线器,胶片距离为150㎝。
2.2位置摆放取后前斜位直立或坐式,患侧胸部靠近摄片架,使身体冠状面与摄片架成一定角度。
成年人肋骨自后上向前下倾斜,以躯干成一定角度。
一般情况下2~7肋成10~25度,8~10肋成25~35度。
患侧上肢抱头,健侧上肢插腰,暗盒上缘超出肩峰1㎝,内缘抵背部正中线。
2.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0°,对准胸骨柄射入暗盒中心部。
2.4采取深吸气屏息曝光摄片条件需掌握恰当,照片条件过高时,3~10肋骨骨折容易漏诊;照片条件过低时,11~12肋骨骨折容易漏诊。
因为肋骨属长骨,也是扁骨,因此在摄片时常采用低千伏、小毫安、长时间的原则来投照。
3结果在60例胸部外伤病人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其中50岁以上9例。
车祸伤30例,打伤18例,坠落伤12例,外伤时间从半小时至一个月不等。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损伤,多发生于胸部外伤或直接
暴力作用下。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是指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伤残程度
的评定,以确定其伤残等级和伤残程度。
鉴定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
患者合法权益、提高司法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功能障碍等方面介绍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疼痛,肋骨骨折后患者常伴有剧烈的胸痛,疼痛可加重呼吸
运动时或咳嗽、深呼吸时。
2.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因肋骨骨折引起胸廓变形,导致呼吸受限,出现呼吸困难。
3. 胸部肿胀、淤血,肋骨骨折后可出现局部肿胀、淤血,甚至
皮下气肿。
4. 受伤部位压痛,肋骨骨折受伤部位可出现明显的压痛和局部
受压疼痛。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X线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金标准,能够清晰显示
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和程度。
2. CT检查,对于复杂性肋骨骨折或伴有其他胸部损伤的患者,CT检查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情况和周围软组织损伤。
三、功能障碍。
1. 呼吸功能障碍,肋骨骨折导致胸廓畸形,影响胸廓的活动,
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2. 运动功能障碍,肋骨骨折后患者常因疼痛而限制胸廓运动,
影响上肢活动和体力活动。
综上所述,肋骨骨折伤残鉴定应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和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因素,对肋骨骨折患者的伤残程度进行准确
评定。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才能更好地保
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公正性。
肋骨骨折诊断报告
尊敬的医生:
经过临床检查,患者症状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以及活动受限。
根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诊断患者患有肋骨骨折。
体格检查显示患者胸部明显受伤,存在明显的局部压痛、肿胀和淤血。
呼吸运动受限,尤其在深吸气或咳嗽时症状加重。
听诊胸廓时,可听到局部骨骼摩擦音,提示肋骨骨折的可能性。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患者在移动和活动时出现明显的疼痛加剧,提示肋骨骨折引起的活动障碍。
通过X光检查,我们观察到患者出现肋骨断裂的明显征象。
正位胸部X光片显示第3至第7肋骨存在骨折线,其中第4、
第5肋骨呈简单骨折,而第3和第6肋骨呈骨折撕裂型。
肋骨
骨折部位清晰可见断裂线,未见明显的移位。
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我们确认该患者患有肋骨骨折。
我们已经启动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疼痛管理、保护性固定和康复训练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患者的日常功能。
请注意,在报告中不重复使用相同的标题文字以保持文档的清晰,并提供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结果以支持诊断。
感谢您的关注和配合。
此致,医生。
肋骨骨折法医鉴定标准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部创伤,其法医鉴定标准对于司法鉴定和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肋骨骨折的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法医学鉴定方法。
本文将对肋骨骨折的法医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临床表现。
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呼吸困难、肿胀、压痛等症状。
在法医鉴定中,需要根据被鉴定人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现场勘查和证人证言等因素,对肋骨骨折进行初步判断。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肋骨骨折鉴定的重要手段,包括X线片、CT和MRI等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和类型,为法医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三、法医学鉴定方法。
1. 解剖学鉴定,法医学鉴定中,可以通过解剖学方法对肋骨骨折进行鉴定。
通过尸检和解剖学分析,可以确定肋骨骨折的形态、特征和原因。
2. 病理学鉴定,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肋骨骨折的愈合情况,判断骨折的时间、程度和愈合情况,为法医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3. 法医学骨折学鉴定,法医学骨折学是法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对骨折的形态、特征、愈合情况等进行鉴定,可以确定骨折的性质和原因。
四、鉴定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法医学鉴定方法,可以确定肋骨骨折的鉴定标准。
具体包括骨折的部位、类型、数量、愈合情况等。
在法医鉴定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肋骨骨折进行准确鉴定。
五、鉴定注意事项。
在进行肋骨骨折的法医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2. 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肋软骨损伤、肋骨骨质疏松等。
3.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肋骨骨折,如儿童或老年人的骨折,需要根据年龄和生理特点进行鉴定。
六、结论。
肋骨骨折的法医鉴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法医学鉴定方法。
只有在充分了解肋骨骨折的鉴定标准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准确的鉴定结论,为司法鉴定和医疗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41例肋骨骨折X线影像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肋骨骨折的x线影像特点,为准确诊断肋骨骨折提供宝贵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1例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做临床研究,对影像资料的表现、特点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首次x线检查结果:单根肋骨骨折12例,多根肋骨骨折25例,有4例在伤后首次后前位胸片中出现漏诊,漏诊率为9.76%。
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但漏诊率、误诊率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关键词】肋骨骨折x线影像;临床分析肋骨骨折发病率居全身骨折中的第六位,在胸部创伤中约60%-70%[1]。
不同的外界暴力作用方式所造成的肋骨骨折病变可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于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血胸或(和)气胸。
间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后挤压时,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断端向外移位,刺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
枪弹伤或弹片伤所致肋骨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
肋骨骨折常见于胸部外伤,临床极为常见,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以X线平片或CT图像为主,但在x线诊断时又极易出现漏诊和误诊且伤者在胸部创伤后往往要进行法医伤情鉴定,肋骨骨折的数量又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如能正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不仅有利于治疗,同时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为了提高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率,现就我院收治的41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1例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41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
年龄16-75岁,平均38.6岁。
致伤源有交通事故16例;拳击、脚踢及棍棒击伤15例;挤压4例;高处坠落5例;其他1例。
1.2临床表现肋骨骨折形态多为横断形,亦有斜行,可单发或多发。
大多为一侧性。
第1与第2肋骨位在锁骨之后,第11与l2肋骨为游离短肋,发生骨折机会较少。
胸外伤肋骨骨折的X线检诊【摘要】 x线检诊是现代医学常用的体内观测方式,它不仅能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还能帮助医师了解病变的大小、数量以及范围。
x线检诊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对肋骨骨折确诊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支持。
本文根据152例胸外伤致肋骨骨折患者x线检查资料对x线的检诊方法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肋骨骨折会使患者的行走方式出现异常,在进行诊断时很容易忽略普通胸部正位片的变化,如果在患侧左右斜位及透视下患处切线位片,就能有效的避免漏诊的情况,提高检出率,增加诊断结果的精确性。
【关键词】肋骨骨折;x线检诊;x线图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程度的推动了医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微创技术、x线检诊等高科技医疗的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医学治疗的整体水平,其中以x线检诊的应用最为广泛。
x线检诊是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胸部外伤导致肋骨骨折拉伤是外科临床治疗中最为普遍的疾病,在一些司法案件中也会经常涉及到肋骨骨折诊断,因此,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在当前的肋骨骨折临床诊断中,主用应用的是x线检查技术,该检查方法对专业性要求较强,不仅要求临床医师能正确操作该项技术,还要能结合x图形,具备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
本文对利用x线诊断为肋骨骨折152例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从中找出提高肋骨骨折检出率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此次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1 研究资料与实验方法1.1 研究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包括152例肋骨骨折资料,患者的年龄在16-69岁之间均匀分布,平均年龄36.5岁,其中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68例。
152例患者的共同临床表现为:胸部间会歇性出现剧烈疼痛、压痛,平时胸闷、气促等不良反应较频繁,咳嗽时这些症状会加剧。
胸廓挤压试验测试结果显示为阳性。
病例致病原因分布比较散,其中交通事故导致的肋骨骨折有58个,拳击等外力重击导致的肋骨骨折有46个,挤压形成的骨折有24个,高处坠落导致的骨折有18个,还有3例骨折是因为其它因素引起的。
X线诊断肋骨骨折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X线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结果首次X线检查结果:单根肋骨骨折68例,多根肋骨骨折1lO例,未发现骨折22例。
经二次检查和CT检查,首次漏诊率为11%,二次漏诊率为3%。
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但漏诊率、误诊率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关键词】X线;诊断;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常见于胸部外伤,临床极为常见,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以X线平片或CT图像为主,但在X线诊断时又极易出现漏诊和误诊,且伤者在胸部创伤后往往要进行法医伤情鉴定,肋骨骨折的数量又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如能正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不仅有利于治疗,同时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为了提高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率,现就我院收治的2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46例,女54例;年龄12~85岁,平均41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2例,拳击、脚踢及棍棒击伤54例,挤压23例,高处坠落14例,其他7例。
临床表现:胸部剧烈疼痛、压痛、挤压痛、骨摩擦音,自觉症状有胸闷、胸部呼吸或咳嗽时剧痛,活动受限;均在伤后1 h~3 d内行影像学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使用美国产GE 500 mA X线机,曝光条件:80~90 kv,0.8~1.0 mAs。
采用常规胸部后前位或卧位照片,曝光时患者尽量屏住呼吸。
诊断均经两位专科医师共同确认。
2 结果
2.1 首次X线检查结果单根肋骨骨折68例,多根肋骨骨折110例,未发现骨折22例;其中单根肋骨多处骨折26例;伴锁骨骨折22例,肩胛骨骨折12例,胸椎单发或多发骨折27例,气胸或液气胸31例。
2.2 二次X线检查结果首次检查未发现骨折的22例患者(其中4例患者是由于骨折处未错位,只是轻微的裂隙骨折,且位置多在腋线处因而未检出,4例是阅片不仔细而漏诊,5例是摄片条件欠佳,胶片显示欠清晰而漏诊,4例是由于同其他组织相重叠而漏诊),因为症状明显,所以行二次X线检查.结果发现16例有骨折现象,6例仍未发现骨折,后行CT扫描后发现骨折。
首次漏诊率为11%,二次漏诊率为3%。
3 讨论
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X线表现.发病率居全身骨折中的第六位[1],在胸部创伤中约占60%~70%[2]。
其诊断并不困难,虽然X线片在定位方面有明显的优势[3],但极易发生漏诊。
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可造成肋骨骨折漏诊:①患者因素:胸部外伤多见于突发事故中,肋骨摄片时需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伤者精神紧张,不能很好地配合临床检查,因疼痛而惧怕深吸气;此外,少数复合伤患者,病情较重,有的烦躁不安,因此,摄片时患者多处于一种浅而短的呼吸状态,这样胸廓运动造成伪影使X线片模糊不清;
②解剖结构因素:肋骨为细长弓状扁骨,前端借肋软骨与胸骨相连,后端有关节面与胸椎体的肋凹相关联。
摄片时胸廓呈桶状,中心线不能直接透过每一根肋骨的切面。
从而接近中心线的肋骨显示较清晰,其他肋骨由于散射线的原因而造成细微结构显示不清,使骨折线被掩盖。
有些医生将肋骨下缘血管沟误诊为骨折线1例,有时亦会将伪影误诊为骨折线;③位置因素:没用常规投照法.临床定位不准确,受伤的部位不具体,不能选择投照的最佳体位;④投照条件因素:常选用照胸部的条件照肋骨,尤其是合并肺、胸膜异常时;投照膈上肋骨与膈下肋骨条件不分,投照条件不适当,对比度差,导致了曝光不足或过度;⑤并发症因素:很多严重并发症的影像常可掩盖骨折线,致使漏诊;⑥医生因素:有的医生不按常规操作,读片时未仔细观察亦是一个重要因素;⑦胶片质量因素:使用劣质胶片或因胶片保管不当,划痕、污迹造成伪影。
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合适的投照条件、选择优质的胶片、适当的投照体位及动态点片、症状密切结合临床、坚持集体阅片制度,做到认真细致、采取多种检查手段进行互补。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方能确保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率、误诊率。
参考文献
[1] 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5.
[2] 乐志刚.胸部外伤464例分析.创伤杂志,1988,4:236.
[3] 冉隆富,付凯,俞琴.X线平片、二维CT及三维CT诊断髋臼骨折的对比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