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5
满分为100分)第一部分听力(20分)一。
回答问题: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5)()1,A. 我不知道B.别客气C.这是正确的()2,A. 对不起B.您好C.明天见。
()3,A。
这是6月20日B. 6:30 C.周三()4,A。
保持时刻。
B.你也一样C.您好!有什么问题吗?()5,A。
不要紧,这一次B.它是你很亲切。
C.在所有二。
对话理解: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及问句,选出正确答案(5分)(6),他们做了什么上周六?答:他们就在农场工作B.他们去采摘苹果。
C.他们去看王大爷()7,女人是否喜欢吃鸡肉吗?答:是的,她确实是的,她是C,是的,她有()8,谁是今天在这里不是?答:我是吉姆B. C.洲林泰()9,你在哪里可以买苹果吗?答:在一家鞋店在店B.在一个水果店C.中()10,为什么没有男人想要去公园吗?A.因为他不希望B.因为他有很多工作要做C.因为他常常去那里。
三一千长对话,回答问题(10分)听下面一段较长的对话,回答11〜12两小题11.Why玛丽看起来那么累?答:她没有什么昨晚睡觉。
B.她回到家昨晚很晚。
C.她做她的功课深夜。
12。
昨晚她做了什么?答:她走了出去。
B.她做了所有她的功课。
她辛苦了考试。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13〜15小题。
13。
刘玫很快,因为她吃早饭________ A.想去马莉莉家B。
不想上课迟到和必须去上学14。
没多久柳眉做功课?A.一个半小时B.两个半小时C.三年半小时的15。
后她回到家she______________。
A.共进午餐B.想与她的母亲去逛街Ç帮她妈妈做家务第二部分笔试(80分)四,单项选择(共15小题,计15分)16 ---本周末我们去哪儿?--- ___going舜耕公园?A.为什么不B.应当C.什么D.我们 17。
---当我们完成这个词吗?---也许___。
答:上周一,7月3日B. 2006年7月,C.在7月3日(星期一)D. 2006年7月3日,18。
北京一零一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命题:初中语文组审核:初二语文组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7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摒(bing)弃戳(chuo)穿丰腴(yu)风声鹤唳(li)B、连亘(gen)嫉(ji)妒笃(du)信忍俊不禁(jin)C、狭隘(yi)秀颀(qi)嗣(si)后强(qiang)聒(guo)不舍D、宽宥(you)嘈杂(cao)微醺(xun)风尘仆仆(pu)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A、公安决定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坚决打击贩卖人口这种光怪陆离的犯罪行为。
B、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他填报志愿的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D、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位好高骛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与常马等(等同,一样)食马者(同“饲”,喂养)B、策之不以其道(驾驭,驱使)调素琴(不加装饰的)劳形(使……劳累)C、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安求其能(怎么)鸣知而不明其意(代千里马)D、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斯是陋室(这)案牍之劳形(取消句子间独立)4、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B、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人,著名诗人。
其著作有《刘宾客集》、《刘梦的文集》。
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被白居易推崇为“诗豪”。
5、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该在横线上。
北京市101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二英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请将1-71小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它题的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are the guests going to Beijing?A. By train.B. By car.C. By plane.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cinema.B. At a restaurant.C. At a bus stop.3. Who is probably speaking to the man?A. His wife.B. His manager.C. His mother.4. What is the time now by the man’s watch?A. 8:45.B. 8:15.C. 9:00.5. When was the woman born?A. In 1989.B. In 1991.C. In 1993.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二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Radio programs.B. Language lab.C. TV programs.7. What other languages besides English are taught over the radio?A. German, Spanish, and French.B. Portuguese, Swedish and French.C. Japanese, French and German.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北京一零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英语2008.4.25命题:高二英语组审核:张燕*** 请将1-71小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它题的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are the guests going to Beijing?A. By train.B. By car.C. By plane.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cinema.B. At a restaurant.C. At a bus stop.3. Who is probably speaking to the man?A. His wife.B. His manager.C. His mother.4. What is the time now by the man’s watch?A. 8:45.B. 8:15.C. 9:00.5. When was the woman born?A. In 1989.B. In 1991.C. In 1993.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二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Radio programs.B. Language lab.C. TV programs.7. What other languages besides English are taught over the radio?A. German, Spanish, and French.B. Portuguese, Swedish and French.C. Japanese, French and German.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北京市101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二英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请将1-71小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它题的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are the guests going to Beijing?A. By train.B. By car.C. By plane.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cinema.B. At a restaurant.C. At a bus stop.3. Who is probably speaking to the man?A. His wife.B. His manager.C. His mother.4. What is the time now by the man’s watch?A. 8:45.B. 8:15.C. 9:00.5. When was the woman born?A. In 1989.B. In 1991.C. In 1993.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二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Radio programs.B. Language lab.C. TV programs.7. What other languages besides English are taught over the radio?A. German, Spanish, and French.B. Portuguese, Swedish and French.C. Japanese, French and German.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北京一零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单项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机读卡上)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1分,共3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图1表示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
读图回答1--2: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区分别是A 西北、中南、西南、华东B 华东、西南、华北、西北C 西南、中南、华北、西北D 中南、西南、华东、西北图12、葛洲坝、二滩、刘家峡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A ①②④B ②①④C①②③ D ④②③3、图2中矿点名称正确的是图2A ①东胜煤矿—②中原油田—③攀枝花铁矿—④六盘水煤矿B ①准格尔煤矿—②胜利油田—③大冶铁矿—④六盘水煤矿C ①开滦煤矿—②华北油田—③迁安铁矿—④大同煤矿D ①神府煤矿—②中原油田—③石碌铁矿—④平朔煤矿4、下列不属于我国舟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A 寒暖流交汇B 大陆架宽广C 入海径流带来营养盐D 盛行上升流5、读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包括水能、生物能、太阳能等能源B b包括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能源C我国西藏C类能源丰富D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大力建设c类能源基地图3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产区如图4所示。
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图46、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7、关于上述农作物优势产区的正确叙述是A. 确定上述农作物优势产区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经济条件B. 实施上述农业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C. 缩小地区间差异是上述布局规划的主要目的D.人多地少是上述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8、能将三个经济地带联系起来的铁路和航线分别是A 京广线、长江航线B 浙赣线、淮河航线C 陇海线、长江航线D 兰新线、黄河航线9、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与草原大致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B.我国平均气温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等温线冬疏夏密C.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配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受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南弯曲10、反映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是A 植被与土壤B 气候和地貌C 生物与水文D 植被与地貌图5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回答11—12题:11、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的主要依据是A 土壤和植被B 水文与植被C 地貌和气候D 地貌与水文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区比乙区纬度低,故光热较乙区多B.乙区比丙区纬度高,故太阳光照比丙区弱c.乙区与甲区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丙区比甲区南部气温低,以横断山脉与甲区为界图513、关于青藏高寒地区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部为崎岖的高原,东南部有南北向的高山峡谷B.气候高寒干旱,没有海洋水汽进入C.从东南向西北地表景观呈现由草原向荒漠的水平分异D.东北部为外流区,西南部为内流区A、B、C表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值构成(图6),回答14--15题:14、A、B、C三个地带相比较A A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可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B C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最优C 随着西部地区的开发,B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上升D B、C两地能源矿产不足,环境污染严重15、在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C地带B.优先安排C地带的资源开发项目C.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主体分布于A地带D.B地带应首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16、对某一区域进行国土整治的最终目标是A、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图6C、缩小各地区之间的自然差异D、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7.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8、在对西部一些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A 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B 对陆地、天空和地下提供直接拍摄图片C 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D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读图7,“我国部分省区图”,回答19—21题:19、导致从银川到广州沿线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海拔高度D 坡向20、图7中省区与所在地带划分一致的是图7A 1、2两省位于中部地带B 3、6两省区位于东部地带C 6、7两省位于西部地带D 5、3两省区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21、有关中部地带发展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湖北适合发展电力工业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工业B 湖南、山西适合发展煤炭工业C 内蒙古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牧区的生态环境D 东北地区实行天然林保护,建设商品性农业基地读图8和图9,回答22—23题:22、下列对图8所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B所在自然区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B A河谷地因外力形成,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图8C A河与C河的水文特点相似D 图中B地比C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23.图9为图8中B地区的典型地貌,关于图9中小流域治理的正确叙述是图9A.图中a地区应保塬,即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B.图中b地区为缓坡,可修筑水平梯田来护坡C.图中c地区为陡坡,应增加牲畜数量,大力发展牧业D.图中d地区见效最快的是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而不是打坝建库等工程措施24.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深居内陆干旱区,且位于阶梯交界处B.水土流失严重,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C.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D.位于从水田农业向旱作农业过渡的地区,土壤遭到侵蚀后,肥力难以恢复2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有A 位于湿润区,夏季多暴雨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C 千沟万壑,缺乏植被D.黄土疏松、垂直节理发育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图(图10),回答26-27题:26、该图反映了植被可以A.使含沙量增加 B.使侵蚀增加 C.使径流量增加 D.使地表水下渗增多图1027.假定甲、乙、丙、丁四地河流、土壤、坡度特征相同,某日突降暴雨,则A.土壤流失量:丁地>丙地>乙地>甲地 B.河流含沙量:丁地>丙地>乙地>甲地 C.最先出现洪峰的是甲地河流 D.河流水量:乙地>甲地>丙地>丁地28、图11中甲处与乙处均为荒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终年均为副热带高压带所控制B 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 均深居内陆,地形阻挡水汽进入D 均为原生性荒漠,难以治理图11 图12图12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回答29—30题:29、图中所示各条河流A 上游流量大于下游B 流量季节变化小C 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D 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30、该地区城镇所在的地形主要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3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图中城镇所在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①光照强②热量充足③年较差大④日较差大⑤水源丰富A ③④⑤B ①④C ①②⑤D ④⑤32、世界上最长的流动沙漠等级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全长552公里,为防止这条“世界第一路”被流沙吞噬,在公路沿线最可行的防沙措施是A. 短期内建设防护林网B. 扎设草方格沙障C. 恢复自然植被 D.退耕还草、还林读图13,东部某河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回答33—34题:33、该河流位于A 长江中下游B 黄河中下游C 珠江中下游D 松花江流域34、水库建成后将会A 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图13B 调节局地气候C 诱发河流下游地区滑坡等地质灾害D 改善上游地区枯水期水质35、造成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①三峡库区地形山高坡陡,耕地面积少②产业劳动力容量低③人口超载,人地矛盾十分尖锐④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36、三峡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组合不.正确的是A 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B 泥沙淤积—蓄清排浑,航道疏浚C 水库地震—慎重选址,抗震设计D 淹没耕地—垦耕荒坡,辟山造田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14,回答37-38题37、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国土整治工程是A 长江三峡工程B南水北调工程C 淮河治理工程D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38、关于四大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西气东输工程。
北京一零一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英语2008.4.25命题:高二英语组审核:张燕*** 请将1-71小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它题的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are the guests going to Beijing?A. By train.B. By car.C. By plane.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cinema.B. At a restaurant.C. At a bus stop.3. Who is probably speaking to the man?A. His wife.B. His manager.C. His mother.4. What is the time now by the man’s watch?A. 8:45.B. 8:15.C. 9:00.5. When was the woman born?A. In 1989.B. In 1991.C. In 1993.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二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Radio programs.B. Language lab.C. TV programs.7. What other languages besides English are taught over the radio?A. German, Spanish, and French.B. Portuguese, Swedish and French.C. Japanese, French and German.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历史(选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共计30分。
31题14分,32题16分。
)31、(1)水运发达;商船贸易繁荣。
(2分。
答出其中1点即可)(2)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2分)促进了扬州经济的发展。
(1分)(3)纺织业和面粉业。
(2分)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同时由于战争的需求,给中国的粮棉商品出口提供了机会;江浙一带纺织和粮食加工的原料资源丰富。
(4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3分)32、图一:举措:中共八大召开。
(2分)意义:提出许多正确的方针和设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成功探索。
(2分)图二:举措:“大跃进”运动。
(2分)影响:严重破坏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分)图三: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意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2分)图四:举措:对外开放(2分)意义:引进了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2分)三、问答题。
(本大题3小题。
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33、(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新兴棉纺织业、机器织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通讯工业等。
每一次对应任写其中两个。
(2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分)(3)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2分)34、⑴《南京条约》中上海作为五口通商之一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创办发昌机器厂。
(任答1点,每点1分,共1分)⑵过程:①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