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4专题四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8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课文《登勃朗峰》也是他的作品。
B.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
C.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在读剧本时,可以采用梳理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关注舞台说明等策略来帮助领悟剧本精髓。
D. 谦辞和敬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多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姓名常用“贵姓”。
【答案】 B【解析】【分析】B.“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述有错误。
应改为“其中《藤野先生》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元丰六年、庆历四年、崇祯五年等都是采用年号纪年法。
B. 家君、鄙人、晚生、世先生等词语都表示谦称。
C.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被称为“永嘉四灵”,因为他们的名或号都有“灵”字。
D.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不同朝代典型的文学样式。
【答案】 B【解析】【分析】B“世先生”是对有世交的平辈的尊称;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面的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宗教和哲学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
他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集中体现了这点,作品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
B.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使故事更加真实。
C.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像婴宁、聂小倩、香玉,大都温婉体贴,善解人意,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均出自“言语”这类。
【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D.有误,《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故答案为: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九年级(1)班开展“气象物候”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看云测天气】云层现象:在夏天,积云迅速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
请根据以上云层现象,向小明同学解释该云名称及天气将如何变化。
(2)【参观气象局】九(1)班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参观了泰兴市气象局,了解了风云2号气象卫星预测天气的原理,临分别时准备送一幅对联给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对他们工作的内容和意义表示赞扬。
下联已经拟好,请你对出上联。
上联是:________下联是:收玉棉金谷。
(3)【解气候现象】夏天,有些人往往喜欢到庐山去旅游避暑,请用所学的物候知识来解释原因。
【答案】(1)小明同学,你看那积云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这样的云叫积雨云,积雨云出现,将会有雷雨天气,有时甚至有冰雹或龙卷风。
1 专项复习(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是一首 (体裁),作者是毛泽 东,“ ”是词牌名,“ ”是标题。
2.《我爱这土地》选自 ,作者是 ,原名 ,代表作有 、 、 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 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 , (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 、 、 。
4.《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字希文,谥号 , (朝代) 、 、 。
5.《醉翁亭记》作者是 ,字永叔,自号 ,晚年又号 , 代文学家,“ 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 ,字 ,号 , 代诗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 , (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 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 。
7.《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 (朝代) (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 (体裁)长篇 。
作者是 , (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 小说,描写了 (朝代)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是 , (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 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 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 , (朝代)小说家。
10.曹雪芹,名霑,字梦阮, (朝代)小说家。
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 为线索,描写了 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11.下列对鲁迅作品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彷徨》——小说集 B .《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散文集 C .《风筝》——《野草》——散文诗集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 》——杂文集 1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余光中——台湾 B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C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D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英国二、名著阅读。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答案】 C【解析】【分析】C.错误,对联尾字为“仄起平落。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2017·湖州)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填写字母)。
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答案】(1)B;A;D(2)我同意第一种观点,祥子来自农村,本是本份之人,他立志买辆自己的车,做独立的劳动者。
但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第二次,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而用虎妞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后,则又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在经过多次挫折后,伴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朝花夕拾》1.你为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
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和⑤,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每处2个)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I.《藤野先生》J.《范爱农》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2.名著阅读。
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________。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________。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________》。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上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________。
透过作者对书名的进一步阐释,可以看出作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一个见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繁星》《春水》4.走近名著。
语文九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面的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宗教和哲学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
他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集中体现了这点,作品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
B.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使故事更加真实。
C.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像婴宁、聂小倩、香玉,大都温婉体贴,善解人意,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均出自“言语”这类。
【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D.有误,《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故答案为: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
B.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
C. 佃农指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D.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答案】 A【解析】【分析】A错误,背景和结语不是必要部分。
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3.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部编版初三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
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D.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答案】 C【解析】【分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韩愈的谥号是“文”,“昌黎先生”是世称。
故答案为:C【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阅读下面文字填空。
(1)读《三国演义》,看英雄命运,最令人叹息的是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气绝而亡的________。
其中“亮”是指________。
(2)你肯定读过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吧。
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个人物形象?谈谈喜欢的原因。
【答案】(1)周瑜;诸葛亮(2)示例:我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因为关羽这个人物是赤胆忠心的化身,是诚实守信的代言人。
与刘备失散,天各一方,被曹操收留并重用。
当得知刘备在荆州刘表处时,关羽毅然带着嫂子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冒死投奔齐备。
这是多么的忠心耿耿,令人肃然起敬。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名著名篇的考查。
名著名篇首先要从中国的四大名著读起。
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珍藏,其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让人着迷的艺术特色,都能让所学者叹为观止。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课文《登勃朗峰》也是他的作品。
B.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
C.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在读剧本时,可以采用梳理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关注舞台说明等策略来帮助领悟剧本精髓。
D. 谦辞和敬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多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姓名常用“贵姓”。
【答案】 B【解析】【分析】B.“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述有错误。
应改为“其中《藤野先生》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
初三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小题。
孔明密写了十六个字,交给周瑜,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孔明缓步登坛,看定方位,在炉里焚香,在壶里注水,仰天祷告。
祷告完毕,孔明直奔刘备船上,询问军马战船调配办好否,刘备答道:“早已准备,只等调用。
”黄盖火船,安排定当,就使小卒呈密书与曹操,约定今晚去降曹。
周瑜下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手持钢刀,船头上大书:“先锋黄盖”。
曹操站在船头,专等黄盖来到,他大笑:“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哪来的东南风。
”东吴战船离曹操仅两里水面,黄盖命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势,二十只火船一齐插进曹营。
黄盖跳上小船,冒烟突火,来寻曹操,曹操跳上岸逃命。
曹操上岸后,引着百余骑兵,在火林里奔突,在张辽的指引下直奔乌林。
(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________情节。
(2)这场战役能大败曹操,关键在于孙、刘两军联盟,在促成孙、刘联盟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人物是()A. 鲁肃B. 黄盖C. 孔明D. 庞统E. 周瑜(3)在班级名著阅读活动中,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让大家做书目推荐,你的任务是给《三国演义》做内容简介,要求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火烧赤壁(或赤壁之战)(2)A,C(3)内容简介示例: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以及作品的主要内容、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该题考查的是《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情节,要能概括名著的主要内容,并且注意其中的主要人物。
2.名著导读。
(1)《小王子》中,因________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遨游太空的旅行,他访问的第一个人是国王,他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小王子访问的地理学家与格列佛游历的________(国家)科学家一样具有脱离实际的特点,最后是________把小王子送回天堂。
部编版初三上册练习题知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知识及名篇名著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左传》是一部记录春秋战国期间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编年体史册。
B.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凄惨世界》等。
C.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土,婵娟指代月亮。
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D.《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颂扬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吊民伐罪英豪壮举的列传。
【答案】 D【分析】【剖析】 D“列传”错。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颂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鲜亮地表现了铤而走险的主题。
故答案为: D【评论】本题考察文学和文化知识的累积能力。
文学知识包含各样常有文体、作家作品、史册体例等。
文化知识包含传统文化中人物称呼、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文籍等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知识量大,眉目众多,学生要依据必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仔细对照,防备张冠李戴,时代混杂等。
2.以下有关文化、文学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水浒传》中,从最先占有水泊梁山,到豪杰齐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陈涉复立楚国社稷。
封建君主祭社稷,乞求丰年,以后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
C.“序”也作“叙”或称“引”,有此刻天的“前言”、“序言”。
是说明书本著述或第一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状况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
D.《三国演义》中的“滔滔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豪”,读罢,不由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
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
孙权、刘备携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
【答案】B【分析】【剖析】 B.错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故答案为: B【评论】文学知识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波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常注意累积,理出线索,形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