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脉象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西医妊娠判断与常识在对妇女是否为妊娠状态进行判断时,中医和西医的判断方法不同,但是两者都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妊娠。
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根据中医和西医的妊娠判断常识进行分析,做到准确可靠。
一、中医妊娠判断与常识脉象判断常识。
中医在妊娠判断过程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诊脉进行判断。
脉象是中医妊娠判断的主要常识和方法。
脉象是中医进行妊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怀孕的女性会出现滑脉,也就是脉象圆滑如滚珠在指下转动。
在具体的脉象诊断过程中,还可以从以下脉象中进行分析和判断:(1)指脉孕证。
指脉孕证的主要表现是指脉搏动,需要对搏动部位进行分析。
在妇女停经后,两手中指、无名指的两侧指脉会出现放射状搏动,为怀孕表现。
脉动在第一指节一般为怀孕2~3个月;脉动为第二指节怀孕5~6个月;脉动为第三指节怀孕8~9个月;脉动在指节末为足月。
在具体的指脉判断过程中,妊娠者取卧位伸手平放,医者用拇指和食指两指头呈弧形按压妊娠者的两侧指脉,从第一指节逐渐朝指端按压。
要注意在检查前妊娠者必须休息10~20分钟,在按压诊断过程中用力必须均匀,对轻按、重按进行对比,对妊娠情况进行判断。
孕妇的指脉搏动达到第三指节,但是突然消失的,可能为胎死症状。
(2)神门脉表现。
神门脉作为妇女妊娠的重要征象,是手少阴心经的俞穴,在掌后肋骨段的凹陷部位(图1),一般人这一部位的脉动不容易出现。
在诊断过程中,在停经妇女的神门穴进行诊脉,如果为圆滑性搏动且有力的为神门脉。
在诊断过程中,受检者需要坐位或者卧位手放平。
医者利用食指指端按压神门脉进行诊断。
要注意在诊脉之前防止受检者剧烈运动,禁止注射或者服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
在检查时需要按压,对比轻按和重按的区别。
图1 神门脉部位(3)天突脉诊断要点。
天突脉也是妇女妊娠的主要征象之一。
天突作为任脉俞穴,在颈结喉下胸骨切迹上缘内的凹陷内部位,正常人在这一处无脉动。
如果受检者停经在天突穴有脉动,说明怀孕有2月以上。
如果脉动比较明显,甚至肉眼可以见到,怀孕在4月以上。
把脉,如何诊断怀孕与否?现代医学技术发达,怀孕很快就可以通过抽血、B超、小便等方式检查出来,但这些检查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
如常有遇见在怀孕期间感冒,用了感冒药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其实当初已经受孕,或者去医院做体检,照了某光之后月经推迟才知道当初已经受孕,但往往此时悔之晚矣。
一般人在月经没有推迟之前是没有意识去了解是否受孕,而我们作为医生,特别是中医,很有必要在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来保护好自己,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二来有能力尽早判断是否受孕,也是对患者负责,对生命的尊重。
判断妊娠脉要点1肺脉和肝脉之间的比较:肺脉大于肝脉,说明不是怀孕,是闭经;肝脉大于肺脉则是怀孕。
2尺脉(肾脉)和寸关脉之间脉形的比较:尺脉比寸关脉脉形弱说明是怀孕,不弱即非孕。
这里所说的妊娠脉指的是三个月之内的脉象,三个月之后很多人早孕反应已经很明显,基本不用诊脉即可大致推断,而且脉象也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判断妊娠脉要点的理论依据来自中医古籍,只不过是在下挖掘整理之后使之一目了然罢了。
肺脉和肝脉之间的比较之法得之于民间中医梁知行先生。
女子以肝为先天,故怀孕停经之初,正是胚胎之始,为足厥阴肝脉养胎之时,气血并无大动,唯女子以血为本,此时血归肝以养胎,故肝脉比肺脉大为断为有子。
妊娠脉的论述,始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景岳全书?妇人规》进一步说明:“凡妇人怀孕者,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脉必滑数倍常,此当然也。
然有中年受胎,及气血赢弱之妇,则脉细小不数者亦有之,但于微弱之中亦必有隐隐滑动之象。
此正阴搏阳别之谓,是即妊娠之脉有可辨也。
”女性性生活之后停经一两月,其脉多滑数冲和,伴有低热,嗜睡,呕吐等早孕反应,多为受孕怀胎之候。
然闭经之脉也可出现滑数之象。
来诊者往往把手一伸让医生看脉,此时可用判断妊娠脉要点一采用同中求异的方式来确定是怀孕抑或是闭经使然。
然而因脉象滑数,肺脉和肝脉之间的比较往往不容易显现,此时就必须结合判断妊娠脉要点二来判断是否受孕。
妊娠的脉象名词解释妊娠作为一个女性生理的奇迹,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起点。
脉搏作为身体中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对于妊娠期的女性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传统中医中,通过观察脉搏可以判断人体的病情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那么,妊娠的脉搏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和解释呢?1. 滑数脉(huan shu mai)妊娠期的女性脉搏常常呈现出滑数的特点,即节律规律,脉搏跳动有力且连续不断。
这可能是因为妊娠期女性体内有着丰富的激素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使得脉搏变得更加顺畅。
与此同时,孕妇躯体内的代谢速率较高,需求量大,以适应胎儿发育所需的养分。
因此,滑数脉的出现反映了妊娠期女性显著的生理变化,也是身体在适应新生命发育过程中的自我调整。
2. 虚数脉(xu shu mai)虚数脉是妊娠期女性另一个常见的脉搏特点,表现为脉搏弱缓无力。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孕早期,特别是孕吐严重的孕妇身上。
由于妊娠早期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孕妇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而,体内摄取的能量和营养供应下降,导致脉搏相应地变得较为虚弱。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或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女性出现虚数脉的情况。
因此,在妊娠期,女性应当注意合理膳食搭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持脉搏的正常水平。
3. 血滞脉(xue zhi mai)血滞脉是妊娠期女性另一个常见的脉搏特点,表现为脉搏阻力大、搏动的速度很慢。
血滞一般发生在妊娠中后期,女性子宫扩张、胎儿发育盛时,血液供应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导致循环系统的负荷增加。
同时,孕妇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提高,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妊娠期女性血液循环减慢,血流阻力增大,形成血滞脉的状况。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妊娠期女性要保持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滞问题的产生。
4. 弦数脉(xian shu mai)弦数脉是妊娠期女性在体寒寒湿等病菌侵入或出现并发症时,常见的脉搏特征。
妊娠脉详细介绍中国医学是以辨证为特点的医学,整体观念是其核心内容。
妊娠的诊断方法也无不如此。
所以偏面的、单纯的以凭脉断胎的作法是不科学的。
然而一旦妊娠,在一定的状态下脉象是可以反应出来的,在没有实验医学时的我国古代医家,常以脉诊来判断是否早期妊娠,并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经验和资料,综观历代医家对妊娠脉的论述,约言之,可分如下几类:身有病而无邪脉学说身有病而无邪脉学说,是指已婚妇女素来月经正常,又无带下等疾患,而突然月经停止不潮,而无疾病症状,但有恶心、嗜酸等饮食异常表现,而脉来滑数冲和,即有妊娠的可能。
如《内经,素问,腹中论》日:“何以知怀子且生也?岐怕日: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所谓“且生”,明·吴昆注日:“生者,无后患之意。
”此注极是。
总之,凡已婚妇女,素来经行正常,突然闭经,伴以恶心、嗜酸而脉来冲和绝无弦芤涩等病脉征,即应考虑其可能为妊娠。
阴搏阳剐学说《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日:“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搏阳别有两种解释:1、阴指少阴,阳指阳邪这类学说以明·张介宾《类经》为代表。
他认为:“阴,如口前手少阴也,或兼足少阴言也可口盖心主血,肾主子宫。
皆胎孕之所主也。
搏,搏击于手也。
阳别者,言阴脉搏手,似乎阳邪,然其鼓动滑利,本非邪脉,盖以阴中见阳而别有和调之象,是谓阴搏阳别也。
”这种“阴中见阳而有和调之象”的解释,颇合《内经》脉法。
2、阳寸阴尺学说这类观点者以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代表。
如日:“阴谓尺中也。
搏,谓搏触于手也。
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扬,则为有妊之兆。
何者?阴中有别阳故。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引王宏翰日:“细释《内经》并诸家之论,谓阴搏阳别,则尺脉搏击于手者,乃数滑有力而寸脉来微,有别于尺,则是寸脉来微,殊别于尺脉之滑数,是有干之象也……此节之经文,乃寸微尺数之旨也。
”按两尺脉属肾属阴,而肾主胞胎,故两尺脉滑数搏指,异乎寸脉阳部的,便是妊娠胎气鼓动之象。
怀孕脉搏一分钟多少下怎样辨别喜脉看宫廷的电视剧,经常会看到贵妃、皇后怀孕时是通过中医把脉看出来的,那么我们能否通过脉搏的变化来辨别是否怀孕呢?其实怀孕初期脉搏一分钟跳的下数与正常脉搏没什么区别的,喜脉是通过脉象来判断出来的。
一般好孕后的脉搏不会增加太多,一般会在60-100次左右,但是脉会比较有力,用中医的话说就是脉滑,过几天用早早孕试纸监测一下吧。
怀孕后的脉搏比怀孕前要快一点,因为心脏负担大了,调整心跳次数来维持全身的血液灌注.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是60-100次,之间都是正常的,人各有差异,运动员的相对慢些.★ 1 喜脉是怎么跳的搭到喜脉脉时的感受:就像有一排气泡,在患者血管中游过,依次经过你的无名指、中指和食指,速度较快,一个接着一个。
简单点就是:一个小铁珠依次滚过你的手指的感觉。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对喜脉的描述是: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闲。
滑则如珠。
数则六至。
★ 2 喜脉多久能把出来喜脉一般在停经后4-6周(四五十天)后就可以把出来。
把脉诊断怀孕要经验比较丰富的中医才能做到,一般在停经后4-6周(四五十天)后就可以把出来,但个人体质不同,把到喜脉的时间不一样,有些早些,有的会晚些,主要还是看把脉医生的临产经验。
建议:通过把喜脉诊断出怀孕的准确率不高,等的时间较长,并且还要区分和痰饮,湿热,食积等病的区别,所以建议女性通过其他更准确更快速的方法诊断怀孕,比如晨尿试验、血HCG测试、超声等。
★ 3 喜脉是怎么形成的中医角度:喜脉的形成是由于孕妇在静息状态下静脉的收缩、动脉的舒缓和每搏量的增加所致。
西医角度:由于孕妇的血液循环受到妊娠的影响,理论上也可能出现脉搏的变化。
中医说的滑脉并不是孕妇专有的脉象。
在病理情况下,滑脉可见于贫血、风湿病、急性感染发热后期、急慢性胃肠炎等病人身上。
中医把脉如何辨男女常常有患者问“把脉能辨别胎儿是男是女,真的吗?”确实,古代对怀孕妇女,有以脉象、腹形及两乳房而进行辨别男女胎的方法:如左手太阳浮大为男,右手太阴沉细为女;左乳房有核胀痛为男,右乳房有核胀痛为女;腹部上小下大如箕为女,腹高如釜为男等......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拿到现在来用,未免听起来过于荒唐。
《神医喜来乐》剧中说“左脉滑就是男的,右脉滑就是女的”,这种说法对吗?中医也是一门科学,脉象看男女,有没有道理呢?有什么样的道理呢?首先要清楚怀孕的脉像与正常人的脉象有什么不同。
传统理论中,妊娠脉的特点是浮滑,简单说就是脉象摸起来比较快而流利(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顺序放在左手的手腕上,一般来讲,无名指按的地方是“寸”,中指是“关”,食指是“尺”(请注意,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部位才这样说的,真正把脉的时候食指会按到'寸',中指'关',无名指按到'尺'),如果怀孕了,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指头都能清晰的把到跳动得很欢快流畅的脉象。
)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男女的脉象有什么不同。
传统医学理论中,左右手的脉象代表的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三部为心、肝、肾,右手为肺,脾,肾(命门)——所以专业而认真的中医师在诊断时一定要把患者双手的脉;男子先天之本在肾,属阳,多为弦中带涩;女性后天之本在脾,属阴,偏细数。
了解了上述基本知识后,究竟把脉能不能分辨宝宝是男是女呢?中医脉诊时尺部(肾的脉象)不分左右肾,而遵循男左女右之说,这种说法又与阴阳观念相关:男属阳,女为阴,所以凡是部位、脉象偏于阳者为男,偏于阴者为女。
通过脉诊辨别所怀宝宝是男是女,主要是通过脉象中阴阳的变化来确定的。
准妈妈的妊娠脉象基本都为滑数脉,如果滑数脉中带有弦、涩脉象,则为男婴(阴性脉中显现阳性脉);同理,如果滑数中带有细脉,则多半为女婴了(阴性脉中更添阴性)。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传统理论中,把妊娠与小儿脉单独提出来单独记载的文献资料很多,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妊娠脉法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其二,《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此句经文,为诊断妊娠之另一脉法。
惟“手少阴脉”究属何处,诸家见解不尽相同,可概括为二三种意见:一指神门穴处之动脉。
如王冰注曰:“手少阴脉,谓掌后陷中者,当小指动而应手者也。
”二指左寸脉。
如马莳注曰:“左寸部属手少阴心经,而手太阳小肠经之脉,为之表里。
”《脉赋》云:“太阳大是男妊.故知手少阴之脉动甚者,为妊男子也。
”三指两手寸口脉之尺部。
如高世轼注曰:“少阴,尺脉也。
”“两手少阴脉动甚者,则知肾气有余,感天一所生之气,故妊子也。
”对于上述三种不同见解,余赞成启玄之注。
经文明谓“手少阴脉”词义清晰,历历分明,故当依文解义,直指手少阴心经之脉,毋庸迂回曲折,舍近就远。
至于少阴脉之部位,在于左寸心部抑或神门穴处两者均为手少阴之动脉,而左寸心部为寸口脉三部之一,妊娠脉滑数流利,三部统一,两手皆然,决无仅见于左寸,而余处不见之理。
亦无论经文或千百年来之前人经验,均无独以左寸脉“动甚”以决妊娠之理.是故左寸之说不足为据。
手少阴脉当指小指内侧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之动脉,十二经皆有动脉。
《内经》原有明文。
神门穴处之动脉即是手少阴心经之动脉。
此处之动脉,平素很难测知,即或指下有应,亦极微弱,每在似有似无之间。
有两种情况,神门穴处可见明显之脉搏跳动:一是患有严重神经衰弱者,心血虚耗,心阳亢盛,可见神门脉动,然终不见妊娠脉缓滑冲和,转展流利之象,所显者无非病脉。
二是妇人怀妊后经停匝月,神门穴处即现妊娠独有之滑利脉象,指下分明,清晰可辨,直至分娩后,始渐消失。
此一脉象用以解释“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一句经文.最为恰当。
余昔年曾与妇科医师合作,以神门脉诊断未婚先孕者,然后作放射免疫测定加以证实。
几乎箭无虚发,历验不爽,正可为此作一反证。
至于王叔和《脉经》曰:妇人“三部阴脉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
中医号脉怎么测怀孕
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很多电视节目上也能看到很多把脉的情况。
于是就有人好奇中医把脉是怎么样听到的,特别是一些怀孕的女性,只有通过把脉就能听到是否怀孕,非常神奇。
那么,中医上,主要是听什么现象来确定一个人怀孕的呢。
中医号脉怎么测怀孕
1、怀孕的脉象通常是滑脉。
[指号脉者感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
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
妇女无病而见滑脉,可判断为妊娠(妊娠2~9月)。
正常人脉滑而缓和(稍有滑象),是营卫调和、气血充盈的征象。
在病理情况下,滑脉可见于贫血、风湿病、急性感染发热后期、急慢性胃肠炎、肝硬化腹水(弦滑脉)等。
西医针对病因治疗,中医辨证施治。
]
2、中医脉象一般分为平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促脉、结脉、代脉。
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中医号脉的方法什么
1、把脉的部位一般是寸口脉,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
把手平伸出来,自然的放在桌子上,手腕的地方会看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大拇指的一侧,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这个突起上,在突起的内侧边。
中医脉诊学-基础知识汇总(四)【精辟论述】六、几种特殊脉象的临床意义(一)反关脉反关脉是寸口常见的一种畸形脉象。
《脉理求真》中曰:“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
”《三指禅》中曰:“寸口为脉之大会,诊家于此候吉凶死生,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太阳阳谿穴,而上示指者,名曰反关。
”又曰:“脉反其关者,得天地之偏者也,然偏也,非病也,均之得气以生也,其三部定位,与寸口无异。
”历代医家对反关脉的种种论述,均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的异常脉象,与疾病的变化关系不大,但有时亦可见到由于外伤而引起者。
反关脉的种类很多,有单反关、双反关、斜飞脉,亦有正位脉合反关脉,还有单纯反关者,这都是桡动脉走行的异常现象,对临床意义不大,不拟作重点讨论,故从略。
(二)六阳脉和六阴脉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平素无病时而出现的浮、沉、强、弱、或者滑、大、微、细等脉象,有时可以认为是正常脉。
浮、滑、大者皆为阳脉;沉、弱、细者皆为阴脉,此即所谓:“六阳脉和六阴脉”。
张介宾曰:“持脉之道,须明常变,凡众人之脉,有素大素小,素阴素阳者,此其赋之先天各成一局也。
”故诊得此脉者对临床诊断意义不大。
古时有称“六阳脉和六阴脉”为“禀赋脉”。
如《四诊抉微》中曰:“禀赋脉,六阳脉,六部健旺,六阴脉,六部如丝。
仁齑曰:阳脉虽病寒常浮洪,阴脉虽病热常微细。
钱君颖曰:禀阳藏者便燥。
能饮冷、恶辛辣、不受补剂、畏热喜凉;禀阴藏者便溏、喜热饮、饮冷即泻、喜辛辣、畏冷。
”所以,临证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与望、闻、问三诊互参,仔细辨证,方才不至于发生误诊。
(三)四季平脉与四方平脉1.四季平脉人之所以能够在大自然中生存,必须对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自然界的各种异常变化,皆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此种生理活动的不断变化以保持人体的平衡,即所谓“天人合一”之道理。
所以说,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机体各器官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脉象上亦可以表现出来。
妊娠时的脉象
中医学对于诊察脉象辨析妊娠有丰富经验。
在早期妊娠反应尚未出现时即可根据脉象判断是否妊娠,进而推测妊娠月份、推测妊娠男女、推断妊娠结局、判定即将生产。
搜集整理祖国医学对妊娠脉的论述,对于指导临床与教学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妊娠脉特征
对妊娠脉的论述,始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素问•平人气象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众多医家皆从之,但对其理解,众说纷纭。
脉象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浮、沉、急、数、滑、涩这些是常见的还有些不常见的。
脉象是中医主要的诊断依据,按照中医学说,孕期作为特殊时期,脉象会变得与平时不同。
通常,如果妇女没有其它的病状而被把出了“滑脉”,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喜脉”,这时就被认为是一种妊娠脉象。
据医书上描述,滑脉“脉来流利,如盘走珠。
”中医把脉时,通常将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放在病人左手的手腕上。
如果怀孕了,三个指头都能清晰地把到跳动得很欢快的脉象,
脉的跳动有如行云流水,就像是珠子在盘中滚动一样。
而且从“尺”至“寸”有如行云流水,依次跳来……如果“寸”的脉象跳动比其它的更明显的话呢,那怀的就是儿子,如若不然,女孩儿的机率就大得多。
如果没有怀孕,那“尺”的脉象一般把不到。
但是有时,因血滞行经不畅等情况也可以导致这一脉象。
据透露,有些中医也心知肚明,仅靠脉象诊断是否怀孕其准确率很有限,因此在把脉的同时,他们还会通过察言观色、询问生理状况来作判断。
如果被说中,这时往往将其归为把脉的功劳,即使没说中,大部分人也不会计较。
喜脉就是滑脉,
滑脉。
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
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
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
均属生理现象。
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可以理解为流利脉。
(切脉时,可触到脉跳流利而不涩滞,脉率似数飞数之动象。
指下有“如盘走珠”之圆滑感觉)
相似脉
动脉:脉来滑数有力,应指突跳如豆,但搏动的部位较滑脉短小,故云“如豆大,厥厥动摇”。
其所主病为主惊,主痛。
因为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阻,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故见动脉。
对“阴搏阳别”的理解,王冰释之曰:“阳,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
尺脉搏出,与寸脉殊别,阳气挺然,则有妊之兆也。
”他认为是尺部脉动盛。
王叔和在《脉经》上认为“此是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
”[1]《黄帝内经太素》理解为“阴脉聚,阳脉不聚也。
”[2]现代医家认为阴搏阳别是说两尺脉象滑数搏指,异于寸部阳脉,便是有孕之征。
对手少阴脉的理解,也是各家争鸣。
《脉经》曰:“少阴,心脉也。
心主血脉,又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
”认为手少阴是指寸口部的尺脉;清朝医家张志聪明确地指出:“ 以妇人两手之尺脉候之。
”[4]《黄帝内经素问》说:“手少阴应为足
少阴。
” 还有医家认为少阴是指手少阴的神门穴[3]。
现代医家认为“手少阴脉动甚”是说月经初停时,诊左寸脉滑动,这是血欲聚以养胎的现象。
此外,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载:“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
”仲景据其临床实践,描述了妇人妊娠期间生理特殊改变的一些有规律的证候群,点出了“阴脉小弱”是妊娠期的脉象特征,这与《内经》的描述大不相同,不过多数医家还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如《胎产心法•脉法》说:“凡妇人怀孕,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尺阴之脉必滑数。
” 现代有医家认为妊娠脉应以尺脉切之滑利为主,神门穴切之为辅,并非是切以左寸心脉[5]。
二、判断妊娠有无
《素问•腹中论》所谓“身有病而无邪脉”,是指身体虽有症状,但三部脉正常,无弦、芤、涩等现象,便是有孕之征。
这是辨孕总则,为后世公认。
王孟英曰“尺脉滑疾,皆为有孕”,这是从尺脉来判断;《脉经》谓“妇人脉数而经断者,为有孕”,这是从脉率和症状来判断;《脉决》“寸微关滑尺带数,来往流利并雀啄,皆孕脉也”[7],这是从三部脉各自的特征来描述妊娠脉;《妇人秘科》“震风之喜有征,妊娠之脉必确,尺数关滑寸盛,阴搏阳别而雀跃”,这一论述和《脉决》有出入,《脉决》认为寸脉微,《妇人秘科》认为寸脉盛。
以上医家所言脉象特征可以用滑数和流利来概括。
有医家持不同观点,如《景岳全书•脉神章》云:“凡妇人怀孕者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脉必滑数倍常,此当然也。
然有中年受胎及气血赢弱之妇,则脉见细小不数者亦有之,但于微弱之中,亦必有隐隐滑动之象。
”《千金方》论曰:“脉平而虚者,乳子法也。
”现代医家理解为停经和恶心不欲食为病态,但无相应的病脉,就应当首先考虑到可能是妊娠反应。
三、判断妊娠月份
《脉经》载“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
三月而尺数也。
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
脉重以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指出了妊娠脉初期、早期、中期的频率和流利度特征,以及妊娠三个月与五个月的脉象差别。
从脉的节律描述,《脉指南》曰:“关上一动一止者一月,二动二止者二月,余仿此。
”从关部脉来判断妊娠月份的仅此一家,值得深入研究。
现代医家认为,身有病而无邪脉,尺脉按之不绝,在妊娠30~40天就出现。
出现六部脉充盈滑利流畅,一般多以40~60天时最为显著。
此时,各种妊娠征象已较明显,判断妊娠应当没有困难。
到60~90天及以后,两尺脉尤其充盈滑利,更加显而易见,与寸脉比较,也已经明显不同。
四、推测妊娠男女
从频率判断为“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俱疾为生二子”;从形态判断为“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单从尺脉判断为“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
总之,男属阳,诸阳为男;女属阴,诸阴为女。
五、推断妊娠结局
《脉经》云:“寸口脉洪而涩,洪则为气,涩则为血,气动丹田,其形即温,涩在于下,胎冷若冰。
阳气胎活,阴气必终。
欲别阴阳,其下必僵。
”认为脉象洪滑为佳,细涩欠佳。
《脉理求真》“虚涩燥急,其胎必堕”,认为脉象弱,无滑利之象者,妊娠预后不良。
现代有医家根据脉象决定是否应该保胎,认为脉象非滑利者,应当保胎。
六、判定将要生产
从寸口脉论曰:“欲产之脉,散而离经。
”从尺脉论曰:“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者,欲产也。
”[8]也有医家从手中指判断如《薛氏医案》:“妊娠欲产之时,但觉腹内转动,即当正身仰卧,待儿转身向下时作痛,试捏产母手中指,中节或本节跳动,方与临盆即产矣。
”《医存》持
同样观点:“妇人两中指顶节之两旁,非正产时则无脉,不可临盆,若此处脉跳,腹连腰痛,一阵紧一阵,乃正产时也。
”更有医家根据脉象来推断生产的时辰:“欲产之妇脉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痛应分诞,来日日午定知生。
”
现代研究认为,非孕及孕五月之前,绝大多数妇女不能在中指中节的第一诊区触及脉动(宗薛氏中指诊法,以左中指为检测部位),即使随妊娠月份增加,也只能在中指本节扪及脉动。
临产后在宫口扩张不同时期可相应在中指指端一定的诊区出现脉动,并随宫口扩张从中指本节向指尖移动。
七、小结
总而言之,妊娠脉以尺脉滑利为主要特征;以寸口脉按之散与不散为主判断妊娠月份;以左手与右手脉象差别为依据推测妊娠男女;以散而离经,中指脉动为征象判定即将生产。
但因人之禀赋不同,健康状况各异,故诊断妊娠与否,脉象正常与否当综合四诊,方可得出正确结论。
妇儿脉法
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
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
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
左疾为男,右疾为女。
女腹如箕,男腹如釜。
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
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证则逆。
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更察色证,与虎口纹。
-------------频湖脉学
女性怀孕期间的脉象大多在孕6周左右出现,脉象变为滑而有力或滑数,尺脉按之不绝。
、
★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男女的脉象有什么不同。
传统医学理论中,左右手的脉象代表的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三部为心、肝、肾,右手为肺,脾,肾(命门)——所以专业而认真的中医师在诊断时一定要把患者双手的脉;男子先天之本在肾,属阳,多为弦中带涩;女性后天之本在脾,属阴,偏细数。
通过脉诊辨别所怀宝宝是男是女,主要是通过脉象中阴阳的变化来确定的。
准妈妈的妊娠脉象基本都为滑数脉,如果滑数脉中带有弦、涩脉象,则为男婴(阴性脉中显现阳性脉);同理,如果滑数中带有细脉,则多半为女婴了(阴性脉中更添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