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招办卷答2006年普通高考考生试题1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9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河南、河北、广西、新疆、湖北、江西、陕西等省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第Ⅰ卷(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 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A. £7.5.B. £15.C. £50.2. Which is the right gate for the man’s flight?A. Gate 16.B. Gate 22.C. Gate 25.3.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going to school by bike?A. Happy.B. Tired.C. Worried.4. When can the woman get the computers?A. On Tuesday.B. On Wednesday.C. On Thursday.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shirt for the party?A. The size is not large enough.B. The material is not good.C. The color is not suitable.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Mr. Brown?A. He is in his office.B. He is at a meeting.C. He is out for a meal.7.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next?A. Call back.B. Come again.C. Leave a messag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参考答案(山东卷)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 )第I 卷(共60分)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D 2.A 3.C 4.B 5.D 6.B 7.B 8.A 9.A 10.D 11.C 12.C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 13.214.3215.4516.③④三、解答题:本小题共6小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2sin ()cos(22)22A Ay A x x ωϕωϕ=+=-+. ()y f x =∵的最大值为2,0A >, 222A A+=∴,2A =. 又∵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0ω>,22ω1π⎛⎫= ⎪22⎝⎭∴,4ωπ=.22()cos 21cos 2222f x x x ϕϕππ⎛⎫⎛⎫=-+=-+ ⎪ ⎪2⎝⎭⎝⎭∴.()y f x =∵过(12),点.cos 21ϕπ⎛⎫+=- ⎪2⎝⎭∴.22k ϕπ+=π+π2∴,k ∈Z ,2k ϕπ2=π+2∴,k ∈Z ,k ϕπ=π+4∴,k ∈Z . 又ϕπ0<<2∵,ϕπ=4∴. (Ⅱ)解法一:ϕπ=4∵.1cos 1sin y x x πππ⎛⎫=-+=+⎪222⎝⎭∴.(1)(2)(3)(4)21014f f f f +++=+++=∴.又∵()y f x =的周期为4,20084502=⨯,∴(1)(2)(2008)45022008f f f +++=⨯= .解法二:2()2sin 4f x x ϕπ⎛⎫=+⎪⎝⎭∵22(1)(3)2sin 2sin 2f f ϕϕπ3π⎛⎫⎛⎫+=+++= ⎪ ⎪44⎝⎭⎝⎭∴.22(2)(4)2sin 2sin ()2f f ϕϕπ⎛⎫+=++π+= ⎪2⎝⎭.(1)(2)(3)(4)4f f f f +++=∴.又()y f x =的周期为4,20084502=⨯,(1)(2)(2008)45022008f f f +++=⨯= ∴.18.本小题满分12分解:由已知得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且1()(1)1ax f x a x -'=-+≥. (1)当10a -≤≤时,()0f x '<,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减. (2)当0a >时,由()0f x '=,解得1x a=. ()f x ',()f x 随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当11x a ⎛⎫∈- ⎪⎝⎭,时,()0f x '<,函数()f x 在1a 1⎛⎫- ⎪⎝⎭,上单调递减.当1x a ⎛⎫∈+∞ ⎪⎝⎭,时,()0f x '>,函数()f x 在1a ⎛⎫+∞ ⎪⎝⎭,上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1a -0≤≤时,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减. 当0a >时,函数()f x 在11a ⎛⎫- ⎪⎝⎭,上单调递减,函数()f x 在1a ⎛⎫+∞ ⎪⎝⎭,上单调递增. 19.本小题满分12分解法一:(Ⅰ)证明:∵平面111A BC ∥平面ABC , 11B C BC ∴∥,11AC AC ∥.BC AC ∵⊥,1111B C AC ∴⊥.又∵平面1ABC ⊥平面ABC , 平面1AB C 平面ABC AC =,BC ∴⊥平面1ABC ,1BC AB ∴⊥,111B C AB ∴⊥,又11111AC B C C = , 1111B C AB B = .11B C ∴为1AB 与11AC 的公垂线.(Ⅱ)解法1:过A 作1AD B C ⊥于D ,1AB C ∵△为正三角形,A CD ∴为1B C 的中点.BC ∵⊥平面1ABC ,BC AD ∴⊥,又1B C BC C = ,AD ∴⊥平面VBC ,∴线段AD 的长即为点A 到平面VBC 的距离.在正1AB C △中,222AD AC a ===.∴点A 到平面VBC.解法2:取AC 中点O 连结1B O ,则1B O ⊥平面ABC,且1B O =. 由(1)知1BC B C ⊥,设A 到平面VBC 的距离为x ,11B ABC A BB C V V --=∴,即1111113232BC AC B O BC B C x ⨯=⨯ ,解得x =.即A 到平面VBC.(Ⅲ)过D 点作DH VB ⊥于H ,连AH , 由三垂线定理知AH VB ⊥.AHD ∴∠是二面角A VB C --的平面角.在Rt AHD △中,AD =,11B DH B BC △∽△,11B DDH BC B B=,11B D BC DH B B ∴==·,tan ADAHD DH∴∠==AHD ∴∠=.所以,二面角A VB C --的大小为 解法二:取AC 中点O 连1B O ,易知1OB ⊥底面ABC ,过O 作直线OE BC ∥交AB 于E .取O 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1OE OC OB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0)(00)(00)A a B a a C a B -,,,,,,,,,.(Ⅰ)1(00)(0)BC a AB a =-= ,,,,,1(00)(0)0BC AB a a ∴=-= ,,,··, 1BC AB ∴⊥ . 1BC AB ∴⊥.又11B C BC ∥,111B C AB ⊥,由已知BC AC ⊥,11AC AC ∥.11BC AC ∴⊥.而11BC B C ∥,1111B C AC ∴⊥. 又11B C 与111AB AC ,显然相交,11B C ∴是1AB 与11AC 的公垂线.(Ⅱ)设平面VBC 的一个法向量n()=,,x y z ,又1(0)=- ,CB a ,由1n BCn CB ⎧⊥⎪⎨⊥⎪⎩()(00)0()(0)0-=⎧⎪⇒⎨-=⎪⎩,,,,,,,x y z a x y z a ··取1z =,得n(0=,点A 到平面VBC 的距离,即1AB在平面VBC 的法向量n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1(0)AB a =,,设所求距离为d ,则11cos d AB AB n = ,·111AB n AB AB n= ···2a ==. 所以,A 到平面VBC.Ay(Ⅲ)设平面VAB 的一个法向量m111()=,,x y z ,由1m AB m AB ⎧⊥⎪⎨⊥⎪⎩ ⇒100mAB mAB ⎧=⎪⎨=⎪⎩··1111020ay ax ay ⎧=⎪⇒⎨+=⎪⎩. 取11z =,m=.1cos 4m n m n m n∴==-,·,二面角--A VB C 为锐角,所以,二面角--A VB C 的大小为1arccos4.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解法一:“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事件记为A .则311152223102()3C C C C P A C ==. 解法二:“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事件记为A .“一次取出的3个小球上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事件记为B ,则事件A 和事件B 是互斥事件.因为1215283101()3C C C P B C ==,所以12()1()133P A P B =-=-=. (Ⅱ)由题意,ξ有可能的取值为:2,3,4,5.211222223101(2)30C C C C P C ξ+===; 211242423102(3)15C C C C P C ξ+===; 211262623103(4)10C C C C P C ξ+===; 211282823108(5)15C C C C P C ξ+===. 所以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为因此ξ的数学期望为1230E ξ23813=⨯+3⨯+4⨯+5⨯=1510153. (III )“一次取球所得计分介于20分到40分之间”的事件记为C ,则2313()(4)(3)(4)151030P C P P P ξξξξ====+==+=或““=3””“”“”. 21.本小题满分12分解:(I )设双曲线方程为22221x y a b -=.由椭圆22184x y +=求得两焦点为(20)(20)-,,,. ∴对于双曲线2C c =:.又y =为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ba∴=,解得2213a b ==,, ∴双曲线C 的方程为:2213y x -=. (II )解法一: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l 的方程:4y kx =+,1122()()A x y B x y ,,,, 则40Q k ⎛⎫- ⎪⎝⎭,,1PQ QA λ= ,111444x y k k λ⎛⎫⎛⎫∴--=+ ⎪ ⎪⎝⎭⎝⎭,,.11111111444444x x k k k k y y λλλλ⎧=--⎧⎛⎫⎪-=+⎪⎪ ⎪∴⇒⎝⎭⎨⎨⎪⎪=--=⎩⎪⎩,,.. 11()A x y ,在双曲线C 上,21221111616103k λλλ⎛⎫+∴--= ⎪⎝⎭, 22221111616321603k k λλλ∴++--=, 2221116(16)321603k k λλ∴-++-=.y同理有:2222216(16)321603k k λλ-++-=, 若2160k -=,则直线l 过顶点,不合题意.2160k ∴-≠.12λλ∴,是二次方程22216(16)321603k x x k -++-=的两根. 122328163k λλ∴+==--. 24k ∴=,此时0∆>,2k ∴=±,∴所求Q 的坐标为(20)±,. 解法二: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l 的方程:11224()()y kx A x y B x y =+,,,,,则40Q k ⎛⎫- ⎪⎝⎭,, 1PQ QA λ= ,Q ∴分PA的比为1λ,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1111111111144(1)14401x x k k y y λλλλλλλ⎧⎧-==-+⎪⎪+⎪⎪⇒⎨⎨+⎪⎪=-=⎪⎪+⎩⎩,,.. 下同解法一.解法三: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l 的方程:4y kx =+,1122()()A x y B x y ,,,,则40Q k ⎛⎫=- ⎪⎝⎭,.12PQ QA QB λλ== ,1112224444x y x y k k k λλ⎛⎫⎛⎫⎛⎫∴--=+=+ ⎪ ⎪ ⎪⎝⎭⎝⎭⎝⎭,,,.11224y y λλ∴-==.121244y y λλ∴=-=-,.又1283λλ+=-,121123y y ∴+=,即12123()2y y y y +=. 将4y kx =+代入2213y x -=得222(3)244830k y y k --+-=. 230k -≠ ,否则l 与渐近线平行,21212222448333k y y y y k k -∴+==--,.222244833233k k k -∴⨯=⨯--. 2k ∴=±.(20)Q ∴±,.解法四: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l 的方程:4y kx =+,1122()()A x y B x y ,,,,则40Q k ⎛⎫- ⎪⎝⎭,.1PQ QA λ= ,111444x y k k λ⎛⎫⎛⎫∴--=+ ⎪ ⎪⎝⎭⎝⎭,,.1114444k kx x kλ-∴==-++. 同理2244kx λ=-+.1212448443kx kx λλ+=--=-++.即2121225()80k x x k x x +++=. (*)又22413y kx y x =+⎧⎪⎨-=⎪⎩消去y 得22(3)8190k x kx ---=.当230k -=时,则直线l 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不合题意,230k -≠.由韦达定理有:12212283193k x x k x x k ⎧+=⎪⎪-⎨⎪=-⎪-⎩代入(*)式得24k =,2k =±,∴所求Q 点的坐标为(20)±,. 22.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由已知212n n n a a a +=+,211(1)n n a a +∴+=+.12a = ,11n a ∴+>,两边取对数得:1lg(1)2lg(1)n n a a ++=+,即1lg(1)2lg(1)n n a a ++=+.{}lg(1)n a ∴+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Ⅱ)由(Ⅰ)知11lg(1)2lg(1)n n a a -+=+·12lg3n -=·12lg3n -=, 1213n n a -∴+=. (*) 12(1)(1)(1)n n T a a a ∴=+++…121212222122221333333n n n--++++-===…···…·.由(*)式得1231n n a -=-.(Ⅲ)212n n n a a a +=+ ,1(2)n n n a a a +∴=+.1111122n n n a a a +⎛⎫∴=- ⎪+⎝⎭,11122n n n a a a +∴=-+. 又112n n n b a a =++, 1112n nn b a a +⎛⎫∴=- ⎪⎝⎭,12n n S b b b ∴=+++…12231111111111122n n n a a a a a a a a ++⎛⎫⎛⎫=-+-++-=- ⎪ ⎪⎝⎭⎝⎭….1231n n a -=- ,12a =,2131nn a +=-,22131n n S ∴=--. 又213n n T -=,2131n n S T ∴+=-.。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河南、河北、广西、新疆、湖北、江西、陕西等省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数学(理工农医类)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
第II 卷3至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P (A+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P (A ²B )=P (A )²P (B )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P n (k)=C k nP k (1-P)n -k一、选择题:(1)设集合则},2|{},0|{2<=<-=x x N x x x M (A )φ=N M(B )M N M = (C )M N M = (D )R N M =(2)已知函数x e y =的图像与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A ))()2(2R x e x f x∈= (B ))0(ln 2ln )2(>⋅=x x x f (C ))(2)2(R x e x f x∈= (D ))0(2ln ln )2(>+=x x x f(3)双曲线122=+y mx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A )41-(B )4- (C )4 (D )41(4)如果复数2()(1)m i mi ++是实数,则实数m =()球的表面积公式S=42R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 V=334R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A .1B .-1CD .(5)函数()tan()4f x x π=+的单调增区间为()A .(,),22k k k Z ππππ-+∈ B .(,(1)),k k k Z ππ+∈ C .3(,),44k k k Z ππππ-+∈ D .3(,),44k k k Z ππππ-+∈ (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2c a =,则cos B =()A .14 B .34 C .4 D .3(7)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16π B .20π C .24π D .32π(8)抛物线2y x =-上的点到直线4380x y +-=距离的最小值是()A .43 B .75 C .85D .3 (9)设平面向量123,,a a a 的和1230a a a ++= ,如果平面向量123,,b b b 满足||2||i i b a = ,且ia顺时针旋转30︒后与i b同向,其中1,2,3i =,则()A .1230b b b -++=B .1230b b b -+=C .1230b b b +-=D .1230b b b ++=(10)设{}n a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12315,a a a ++=12380a a a =,则111213a a a ++=()A .120B .105C .90D .75(11)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 )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A .2B .2C .2D .220cm(12)设集合{1,2,3,4,5}I =,选择I 的两个非空子集A 和B ,要使B 中最小的数大于A 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 .50种B .49种C .48种D .47种第Ⅱ卷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已知正四棱椎的体积为12,地面的对角线为,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为____________14设2z y x =-,式中x,y 满足下列条件2132231x y x y y -≥-⎧⎪+≤⎨⎪≥⎩,则z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15.安排7位工作人员5月1日至5月7日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其中甲、乙两人不安排在5月1日和5月2日,不同的安排方法数共有____________16.设函数())(0)f x ϕϕπ=+<<,若()`()f x f x +是奇函数,则ϕ=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 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依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到6~8题。
6.表1数据表明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 页,第Ⅱ卷5 至页。
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累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 分,每小题3 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养分舶来品凭心而论知往鉴今坐收渔人之利B. 渲泄擦边球断章取义真知灼见迅雷不及掩耳C. 家具座上客明抢暗箭扪心自问恭敬不如从命D. 简炼侃大山披星戴月曲意逢迎毕其功于一役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 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 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 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的如何。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B. 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C. 目前,我市已做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D. 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全卷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 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5.依图示资料可知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到6~8题。
6.表1数据表明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7.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8.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
开县招办答2006年普通高考考生问答一、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如何进行?答: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部对此项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管理,稳步改革,综合整治考试环境,切实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今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对象和条件是什么?答:(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健康。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三、享受各类照顾政策的考生材料怎么办理?答:凡享受各类照顾政策的考生,均应出具有关证明材料,由县招办指定专人负责审核认定并填涂有关栏目,未经认定不得填涂。
四、普通高中、中职可以报考哪些学校?答:普通高中、中职(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校、成人中专,下同)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校,也可以报考单独考试的高职专科班。
职教师范本科限中职毕业生报考。
五、考生档案的分类。
如何组建?答:考生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部分。
考生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客观信息、主观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诚信记录信息(主要指考试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几部分。
考生电子档案须与考生的客观信息表、主观信息表、体检表、志愿表及考生各科考试成绩通知单等纸介质材料的内容一致。
考生电子档案是普通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考生电子档案由各区县(自治县、市)招办负责制作。
报名时要对考生进行数码照像。
为了确保电子档案制作的质量,县招办要组织考生认真填涂各种表卡,保证信息绝对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必须经考生本人校对签字认可后,才能上报市招办。
考生电子档案库一经建立,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考生的纸质档案是指考生在高中学习期间的中学生档案。
考生的纸质档案由县招办集中统一管理。
县招办要严格按照《关于认真作好普通高校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建档工作的通知》(渝招办[2003]38号)和《考务细则》中档案管理的要求组建和保管考生的纸质档案。
六、考生如何领取纸质档案?答:考生凭准考证、录取通知书,按县招办通知的时间到县招办领取纸质档案于报到时交录取高校。
县招办应根据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和市招办下发的录取库进行核对,无误后将密封好的纸质档案交给考生。
高等学校应在新生报到时认真审查新生的纸质档案。
没有提交纸质档案的考生,高校应查明原因,及时告知考生到县招办领取,否则造成影响由考生自己负责。
七、哪些情形之一者属于政审不合格?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一)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的;(二)道德品质恶劣,经教育仍不思悔改的。
八、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章程是什么?答: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具备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方能在我市招生。
其在渝招生计划需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2006‟1号)的要求编制。
各高等院校要严格按照市招办确定的录取批次编制招生计划。
如果要求跨批次安排计划必须报市招办同意。
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内容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招生章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学校、公办、民办高等学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我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语种的要求;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对相关科目成绩的特殊要求或加试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或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收费标准(学费、住宿费);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它须知等。
普通高校应使用教育部编制来源计划系统报送,并通过本校网站和其它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本校招生章程。
九、2006年普通高考考试科目有哪些?答:2006年普通高考考试科目有:(一)文史类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二)理工农医类考试科目: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
上述两类考试中,外语考试分英、俄、日三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
外语考试内容含听力部分。
(三)职教高职类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课。
高职艺术类考生按普通高考艺术类招生办法参加专业考试,不再参加专业综合课考试。
十、高考成绩什么时候领取?答:高考评卷工作结束后,市招办于6月23日将成绩库传给各区县(自治县、市)招办。
各区县(自治县、市)招办于6月24日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通知单发给考生。
考生必须于6月25日前到高考报名点领取成绩通知单。
十一、考生如何填报升学志愿?答:考生填报升学志愿安排在高考成绩发放后进行。
各批志愿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填报。
届时市招办将通过媒体公布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加分后的一分段表和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专科一段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以及高职专科二段的志愿填报参考线。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计划合订本公布的计划信息以及学校的招生章程等,正确的评估自己所处的位臵填报志愿。
考生一律通过网上填报升学志愿,网上填报志愿的具体办法另文通知。
除已被保送、外语非通用语种录取的考生外,所有考生均可以填报各批升学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根据国家需要和个人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填报。
应正确处理好学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关系、市内院校志愿和市外院校志愿的关系、本科院校志愿和高职(专科)院校志愿的关系、公办学校志愿和独立学院志愿的关系,防止志愿失衡、内倾等现象。
各区县(自治县、市)招办和中学要加强对考生填报志愿的组织管理,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要针对考后填报志愿的调整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各项准备,要切实搞好志愿填报的宣传和指导,要提供一切条件确保网上志愿填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二、普通高校录取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是什么?答:普通高校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控制在本校在渝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
十三、录取批次怎么排序?答: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录取院校;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本科第二批录取院校;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及应用技术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录取院校(高职专科层次的公安、司法、空乘、航海等有特殊要求的院校);高职专科第一阶段(有高职专科计划的本科院校和普通专科学校);高职专科第二阶段(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及独立设臵的高职学院)。
提前批本科和高职专科提前批设一个一志愿和一个二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高职专科第一阶段均设一个一志愿、两个平行的二志愿和三个平行的三志愿;高职专科二阶段设五个平行志愿。
录取顺序为提前批本科、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高职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一阶段、高职专科二阶段,预科生及预科直升生的录取随学校相应批次同步进行。
坚持志愿优先和分数优先相结合的投档原则,处理好考生分数与志愿的关系。
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对第一志愿不足招生计划的院校,提供下一志愿或调配志愿档案。
对第一志愿已足调档比例的院校,同时向其提供第一志愿未出档的高分(在录取时由录取领导小组根据录取情况决定)二志愿档案(不计入第一志愿院校的调档比例)供审录,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
各高校应严格依据市招办提供的考生电子档案录取新生。
未经市招办投档以及录取新生名单未经市招委审批,均属擅自招生,其录取结果无效。
对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的考生,高等学校应尽量照顾录取。
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实行一次性录取,原则上除高职专科二段外不再进行补录。
十四、哪些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答:录取时下列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一)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二)报考市外院校的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三)残疾军人、残疾人民警察;(四)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五)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十五、加分类型有哪些?可否投档录取?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录取时若加分后达到学校投档要求的可向学校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一)可加20分的考生:1、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2006年按万分之一比例评选,受市教委表彰的市级优秀学生;2、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3、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4、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5、应届高中毕业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6、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一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经市统一认定者;7、烈士子女;8、报考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职专科院校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含少数民族自治乡)的少数民族考生。
(二)可加15分的考生: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二级运动员称号并经市统一认定者。
(三)可加10分的考生:1、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在2006年按4‰比例评选,受市教委表彰的市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
其中三好学生必须是高考成绩达到重点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者,优秀学生干部必须是高考成绩达到一般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者,才能享受加分;2、报考市内院校的因公牺牲的军人子女和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子女;3、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4、报考重点院校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含少数民族自治乡)的少数民族考生。
(四)可加5分的考生:1、库区淹没城市乡镇考生;2、报考市内院校的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汉族考生和巫溪、城口两县的考生;3、报考市内院校的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荣誉称号的人民警察子女。
(五)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报考普通高校加20分,报考市内应用技术本科和高职专科可再加10分。
(六)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报考普通高校加10分,报考市内应用技术本科和高职专科可再加10分。
(七)农村独生女报考市内院校,在各批控制分数线下5分以内(含5分)视为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