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培训(讲课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892.00 KB
- 文档页数:61
学习社会保险法讲稿(1)学习《社会保险法》,加强社会保险经办工作魏建 2011年3月很高兴来讲课。
我主要结合学习《社会保险法》,讲一讲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工作。
我讲的主要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仅供大家参考,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我的看法,社会保险的行政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越往上层机关越重要。
因为,大部分的社会保险政策要求全国统一或者全省统一,市、县两级只能研究出台一些配套措施。
而社会保险的经办,越往基层越重要。
因为,国家一级只指导经办不具体经办;省一级的经办比较市、县的经办来说,工作量小的多;市、县一级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主要是靠经办来落实,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是市、县一级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
因此,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工作量集中在基层,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困难主要反映在基层,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成绩主要是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经办机构干的,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经验也主要出自基层。
由于我省的社会保险费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因此,我省的经办机构征收的社会保险费数额在全国最大,相应地我省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量在全国比较也最大。
在此,我代表省社会保险局通过在座的各位,向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一、社会保险经办概述1、社会保险经办的基本概念社会保险经办是指由法定主体,按照法律授权,筹集管理社会保险基金,办理社会保险事务,提供社会保险服务的所有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的总称。
经办通俗地讲就是经手办理,行政机关不直接经手办理。
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法定主体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服务性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和执行国家各项社会保险法规制度和政策要求,管理社会保险基金,为广大参保单位及个人提供社会保险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机构。
2、国外社会保险经办的基本情况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国在世界上率先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险法以来,已经有近200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相应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机构。
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材料一、社会保险法1. 社会保险的种类社会保险是指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由国家和社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向社会各界提供一定的保障和福利的一种经济社会政策。
根据《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主要分为五种: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2. 社会保险的基本要素在了解社会保险的基本要素前,首先要知道社会保险参保人,即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保对象。
根据《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的参保人分为两类:1.个人参保2.单位参保社会保险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社会保险费率、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待遇。
其中社会保险关系是参保人员与社会保险所建立的法律关系,社会保险基金是由社会保险费和基金收益两部分构成的资金池,社会保险待遇是国家和社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为参保人员提供的经济、医疗和相关救助等方面的保障和福利。
3. 社会保险费缴纳基数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基数是指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时,按照其参保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本人工资收入或者收益额等标准确定的缴纳基数。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费缴纳基数应以当地上一年度全市(地、州、市)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上下浮动,具体幅度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确定。
二、最低工资法1. 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政府或者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生产生活成本、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劳动者个人和家庭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等因素制定和调整的,仅供劳动者打工收入的保障性标准。
根据《最低工资条例》,最低工资标准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每个地区、行业、企业可制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2.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反映工资的基本程度,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为目的;3.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反映地区和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得致使用工成本增加过于严重而影响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
社会保险法讲稿资料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立法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它的出台和执行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社会保险法展开详细论述,并提供相关的讲稿资料。
一、社会保险法的背景和意义社会保险法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具有如下背景和意义:1. 背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挑战。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结构的转型,给社会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
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是为了解决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确保各个群体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2. 意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社会保险法明确了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人民群众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享有应有的保障。
二、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1. 基本原则:(1)全民参保:社会保险法要求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当参加社会保险。
(2)统一管理:社会保险由国家负责统一管理,并制定相应政策和标准。
(3)公平公正:社会保险的缴费和福利分配应当公平、公正,不得歧视任何一个群体。
2. 主要内容:(1)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法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并规定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
(2)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比例和支付方式,并引入了大病保险等新的保障措施。
(3)失业保险:社会保险法要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失业保险费用,并规定了失业人员的享受待遇和重新就业的援助措施。
(4)工伤保险:社会保险法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应当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并规定了工伤人员的治疗、抚恤和社会帮扶等相关事宜。
三、社会保险法的执行及问题1. 社会保险法的执行:(1)加强宣传教育:社会保险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保险法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2)建立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社会保险的公平合理执行。
(3)完善法律制度:根据社会变化和需求,适时完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2. 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标准:社会保险法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事业单位之间执行不一致,存在着一定的标准差异。
社会保险知识讲座社会保险知识讲座一、社会保险概述1.1 什么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由组织和管理的一种社会保障体系,旨在提供社会保障、保护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1.2 社会保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保障对象和保障内容,社会保险可以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二、养老保险2.1 养老保险的基本概念养老保险是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补偿和福利的一种保障制度。
2.2 养老保险的缴费和领取2.2.1 缴费方式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包括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两部分。
2.2.2 领取条件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条件包括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等。
三、医疗保险3.1 医疗保险的基本概念医疗保险是为参保人员在发生医疗费用时提供报销和补偿的制度。
3.2 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包括基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住院费用等,并有不同的报销比例。
四、失业保险4.1 失业保险的基本概念失业保险是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时间内的生活补贴和就业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2 失业保险的申领条件和金额失业保险的申领条件包括失业登记、缴费年限等,补贴金额根据失业前工资确定。
五、工伤保险5.1 工伤保险的基本概念工伤保险是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或职业病所导致的伤残、死亡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和补偿的制度。
5.2 工伤保险的申报和赔偿工伤保险的申报流程包括及时报案、鉴定等,赔偿金额根据工伤程度和相关标准确定。
六、生育保险6.1 生育保险的基本概念生育保险是为孕产妇提供一定的生育津贴和待遇的保障制度。
6.2 生育保险的申领条件和待遇生育保险的申领条件包括生育登记、缴费年限等,待遇包括生育津贴、护理假等。
附件:1、养老保险缴费明细表2、医疗保险报销申请表3、失业保险申领表4、工伤保险赔偿申请表5、生育保险申领材料清单注释:1、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制度和管理办法。
2、养老保险金:退休人员按照一定标准领取的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