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甘肃事业单位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甘肃事业单位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A、全面B、可持续C、又快又好D、协调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C )轨道。A、民主化B、规范化C、法制化D、有序化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B )。A、能量梯次使用B、以上都是C、物质闭路循环D、以上都不是4、(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A、低碳发展B、绿色发展C、循环发展D、生态发展5、(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A、生态文明B、生态文化C、生态和谐D、生态精神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7、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A、四B、二C、三D、五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

特征?(B )A、艰巨性B、人文性C、长期性D、复杂性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B )A、两者都不是B、两者都是C、经济结构D、能源结构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B )A、生物修复B、植物修复C、物理与化学修复D、以上都是11、( A )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A、生态精神B、生态文明C、生态和谐D、生态文化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A、生产方式层次B、物质层次C、生活方式层次D、以上都不是1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D)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A、自然哲学B、社会学C、伦理学D、经济学14、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 B )A、一种思维活动B、生物行为C、生活的感觉D、地、水、风、火15、“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次?(C )A、物质层面B、生产方式层面C、生活方式层面D、以上都不是16、将(D)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A、治理环境B、节约资源C、保护生态D、保护环境

17、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A )A、经济型B、生态型

C、文化性

D、以上都不对18、(D )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A、人口结构问题B、人口分布问题C、人口素质问题D、人口数量问题19、系统的(C )动态均衡发展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A、规范化B、辩证化C、机制化D、开放化20、(A)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A、十八大B、十七大C、十七大四中全会D、十八大四中全会21、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B D )并重的产业结构。(多选题)A、环境友好性B、资本密集型C、市场导向性D、劳动密集型22、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哪些项?(ABCD )(多选题)A、认为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共服务B、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同义的不同表达C、认为除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之外的工作就是公共服务D、认为除了有形的公共产品之外的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无形的消费服务就是公共服务23、国土资源包括(ABD )(多选题)A、土地B、矿产C、天空D、海洋24、坚持(AC )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选题)A、保护环境B、保护资源C、节约资源D、提高效率25、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特征?(ABCD )(多选题)A、自组织性B、整体性C、多样性D、动态性26、“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

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CD )开发的良性循环。(多选题)A、矿山资源B、生态保护C、土地资源D、生态治理27、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那个层面来展开?(ABC )(多选题)A、废弃物的无害处理B、资源高效利用C、资源的循环利用D、以上都不是28、我国已建立的国内环境、灾害、气象信息共享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主要有(ACD )。(多选题)A、信息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管理经验B、信息技术发达C、环境、灾害方面的信息姿态或数据库D、有利益信息共享的社会环境29、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ABD ),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多选题)A、“越位”B、“错位”C、“到位”D、“不到位”30、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包括(ABCD )。(多选题)A、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

B、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

C、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

D、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31-40(判断题)(每题2分)31、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在科技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勃兴、启蒙思想振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被看成是可以任意政府改造的对象。(判断题)【正确】32、保护生态环境不必依靠制度。(判断题)【错误】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33、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

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判断题)【错误】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34、在十八大上,胡锦涛在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判断题)【错误】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从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5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作出了重大部署。35、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项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正确】36、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是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一种既满足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又最大限度地发展工业生产的最优化模式。【正确】37、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是指控制其污染和实行资源化。【错误】按其来源不同, 主要分为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农业废物、城市垃圾、放射性废物和传染性的废物等几大类。固体废物的管理主要是指控制其污染和实行资源化。

38、环境产品提供是政府的职责,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正确】39、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四位一体”,

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审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神态文明的新时代。【错误】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40、“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错误】“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1 页共6 页《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1-20单选题(每题2分)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A、全面B、可持续C、又快又好D、协调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C )轨道。A、民主化B、规范化C、法制化D、有序化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B )。A、能量梯次使用B、以上都是C、物质闭路循环D、以上都不是4、(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A、低碳发展B、绿色发展C、循环发展D、生态发展5、(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A、生态文明B、生态文化C、生态和谐D、生态精神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 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B、价值论视角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D、文化形态的视角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4 页共6 页D、十八大四中全会21-30多选题(每题4分)21、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 B D )并重的产业结构。A、环境友好性B、资本密集型C、市场导向性D、劳动密集型22、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哪些项?(ABCD )A、认为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共服务B、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同义的不同表达C、认为除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之外的工作就是公共服务D、认为除了有形的公共产品之外的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无形的消费服务就是公共服务23、国土资源包括(ABD )A、土地B、矿产C、天空D、海洋24、坚持(AC )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A、保护环境B、保护资源C、节约资源D、提高效率25、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特征?(AB )A、自组织性B、整体性C、多样性D、动态性26、“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CD )开发的良性循环。

A、矿山资源

B、生态保护

C、土地资源

D、生态治理727、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那个层面来展开?(ABC )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5 页共6 页A、废弃物的无害处理B、资源高效利用C、资源的循环利用D、以上都不是28、我国已建立的国内环境、灾害、气象信息共享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主要有(ACD )。A、信息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管理经验B、信息技术发达C、环境、灾害方面的信息姿态或数据库D、有利益信息共享的社会环境29、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ABD ),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A、“越位”B、“错位”C、“到位”D、“不到位”30、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包括(ABCD )。A、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B、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C、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D、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31-40判断题(每题2分)31、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在科技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勃兴、启蒙思想振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被看成是可以任意政府改造的对象。【正确】32、保护生态环境不必依靠制度。【错误】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33、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错误】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34、在十八大上,胡锦涛在十七大确立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错误】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从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5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作出了重大部署。

《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6 页共6 页35、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项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正确】36、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是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一种既满足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又最大限度地发展工业生产的最优化模式。【正确】37、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是指控制其污染和实行资源化。B是对的…,不明觉厉!【错误】按其来源不同, 主要分为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农业废物、城市垃圾、放射性废物和传染性

的废物等几大类。固体废物的管理主要是指控制其污染和实行

资源化。38、环境产品提供是政府的职责,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正确】39、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四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审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神态文明的新时代。

【错误】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40、“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错误】“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二、多选题 1 、环境污染的特点有(ABC)。A、公害性B、潜伏性C、长久性D、可遇见性E、不可治理性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保障机制”是(ABCD)。

A、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B、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C、加快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D、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E、加强执法力度 3 、把我生态工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任务,采取的措施有(ABCDE)。A、补短板、强产品,扩大有效供给B、去产能、调结构,减少无效供给C、增要素、提效率,矫正要素配置扭曲D、禁红线、强保障,寻求最大公约数E、控范围、零排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4 、政府环境工作的具体指导思路创新,三个转变是(ABC)。A、需求结构B、产业结构C、要素投入D、用人机制E、财政供应 5 、人类文明一般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CDE)。A、奴隶制文明B、母系社会文明C、原始文明D、农业文明E、工业文明 6 、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特点是(ABCD)。A、企业之间的生态化关联关系B、废物排放最小化C、区域内信息实现高度共

享D、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E、不注重经济效益7 、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了系列阐述,升华了中国环保四观,是指(ABCD)。A、思想观B、实践观C、系统观

C、可变性

D、地域性

E、威胁性30 、生态物流的管理包括(ABCDE)。A、生态供应商管理B、生态生产管理C、生态运输管理D、生态存储管理E、生态装卸管理31 、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主要包括(ABCD)。A、生态知识素养B、生态伦理素养C、生态情感素养D、生态行为素养E、生态旅游素养32 、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124 ),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A、“越位”B、“错位”C、“到位”D、“不到位”E、贪污腐败33 、国土资源包括(ABD)。A、土地B、矿产C、天空D、海洋E、个人房产34 、生态农村的特征有(ABCDE)。A、班子建设好B、经济发展好C、社会风气好D、社会治安好E、村容村貌好35 、绿色商业的特征是(ABCD)。A、文化性B、系统性C、可持续发展性D、和谐性ABCDE E、低收益性36 、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意义(ABCDE)。A、增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创新意识B、提升生态工业企业建设水平C、促进资源利用一体化、多线条、深层次流动发展

D、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E、实现新型工业化模式37 、颗粒污染的防治技术有(ABCD)。A、重力沉降法B、湿法C、过滤法D、静电法E、吸附法38 、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BD)并重的产业结构。A、环境友好性B、资本密集型C、市场导向性D、劳动密集型自主性39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指的是(123)。A、减量化B、再利用C、再循环D、无污染E、高收益40 、促进绿色服务业发展的途径有(BCDE)。A、制定绿色服务业的科学规划B、全面推进服务业的绿色升级C、促进服务业的绿色化D、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扩大绿色服务业的市场需求E、政府全面主导41 、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区别是(ABCDE)。

A、追求的目标不同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同

C、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要求不同

D、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同

E、工业产品的指标要求和流通控制不同42 、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指标原则有(ABCDE)。A、3R原则B、客观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E、动态性原则43 、我国发展绿色服务业的重点领域有(ABCD)。A、绿色金融B、绿色物流C、节能环保服务业D、绿色商业

E、绿色网络44 、培育企业的生态意识包括(ABCD)。

A、确立企业生态文明观

B、提升生态道德素质

C、营造企业生态文化

D、树立企业生态形象

E、限制企业过快发

展45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包括一下等(ABCD)。A、文学B、艺术C、教育D、科学E、金钱46 、“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CD)开发的良性循环。A、矿山资源B、生态保护C、土地资源D、生态治理E、生态养殖47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有(ABCD)。A、景观模式B、循环模式C、立体模式D、食物链模式E、动态模式48 、生态工业的基本特征有(ABD)。A、宏观特征B、微观特征C、永久性特征D、无污染E、利益最大化49 、国家公园大多分以下几个区(ABCDE)。A、特别保护区B、原野区C、自然环境区D、娱乐区E、服务区50 、生态农业的特征是(ABCD)。A、综合性B、高效性C、多样性D、持续性E、永久性

2017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试题及答案(判断题)三、判断题 1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正确) 2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错误)3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错误)4、生态农业不同与一般农业。(正确)5 、生态安全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正确)6 、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正确)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正确)8 、城市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引申而来,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差别。(错误)9 、世界上最早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法国。(错误)10 、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行为。(正确)11 、保护生态环境不必依靠制度。(错误)12 、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13 、工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资源、环境瓶颈的需要。(正确)14 、在十八大上,胡锦涛在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错误)15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的英文简写是"ISO"。(错误)16 、生态服务业是以生态学为指导,其核心就在于产业链循环系统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为导向。(正确)17、工业生态学是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正确)18 、绿色社区管理的核心是政府主导。(错误)19、树立健康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是治理环境问题的基础。(正确)20 、当前,我国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矛盾。(正确)21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它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正确)22 、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了系列阐述,升华了中国环保四观。(正确)23 、研究表明,4.4万年前,人类现代文明已出现. (正确)24 、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正确)25 、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创新逐渐成为主要动力。(正确)26 、“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错误)27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是指控制其污染和实行资源化。(错误)28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责任。(正确)29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正确)30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正确)31 、环境产品提供是政府的职责,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正确)32 、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正确)33 、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在科技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勃兴、启蒙思想振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被看成是可以任意政府改造的对象。(正确)

34 、“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错误) 35、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项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正确)36、包装是商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生态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正确)36 、传统工业是指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工业形式。(正确)47 、中国服务业走低碳化道路,着力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这是必然的趋势(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