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直属系):华科学院时间: 2011年3月8 日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题目临汾城北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

主要研究内容

继电保护的重要性、线路保护及短路电流,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瓦斯保护,简单介绍后备保护如相间距离保护、接地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其中线路保护包括保护原理、保护整定计算和灵敏性校验;

研究方法

查阅整定计算和继电保护相关书籍,选出符合自己设计题目的要求的整定方法,所有的计算公式建立在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际原始数据为依据进行设计;

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 主要设计线路和变压器的继电保护项目,以城北站原始数据为依据,根据地方用电情况设计继电保护项目,确保继电保护的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

教研室

意见

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绪论. (1)

第1章继电保护基础 (3)

1.1 概述 (3)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任务 (3)

1.3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 (4)

1.4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

1.5 互感器基础 (4)

第2章参数设定及阻抗计算 (7)

2.1 参数设定 (7)

2.2 阻抗归算 (7)

第3章线路的继电保护 (9)

3.1 线路的整定 (9)

3.1.1 短路电流计算 (9)

3.1.2 整定计算 (13)

3.1.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7)

3.1.4 灵敏度校验 (19)

3.1.5 保护动作时间整定 (21)

3.2线路的电流保护 (21)

3.3线路的接地保护 (26)

3.4线路的距离保护 (27)

3.5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31)

3.6线路的高频保护 (32)

第4章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34)

4.1 主变的整定 (34)

4.1.1 短路电流计算 (34)

4.1.2 计算各种方式下的一次短路电流值 (35)

4.1.3 主变(1B、2B)电流互感器参数、额定电流、平衡系数的计算 (35)

4.1.4 计算差动保护一次动作电流 (36)

4.1.5 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和差动线圈匝数计算 (37)

4.1.6 其他侧工作线圈和平衡线圈匝数的计算 (37)

4.1.7 整定匝数与计算匝数不等引起的相对误差 (37)

4.1.8 校验保护灵敏度 (37)

4.2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37)

4.3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38)

4.4 变压器的差动纵联保护 (39)

4.5 相间短路后备保护 (41)

4.6 接地短路后备保护 (44)

4.7 过负荷保护 (44)

4.8 非电量保护 (44)

第5章、主变、线路保护的选型及装置介绍 (45)

5.1 主变保护的选型及装置介绍 (45)

5.2 线路保护的选型及装置介绍 (45)

总结 (48)

参考文献 (49)

致谢 (50)

摘要

中国的电力工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是令人瞩目的。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使得继电保护得以飞速的发展。本次毕业设计以临汾城北110KV变电站的变压器、输电线路和电气接线方式作为主要原始数据,本设计围绕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计,根据原始资料提供的变电站一次系统图,重点介绍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及线路的速断保护和过流保护,及其整定计算内容。通过计算和比较确定了变电站中电气设备的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初步设计方案和配置选型,确定了保护计算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线路继电保护,变压器的继电保护,短路计算,整定计算

Abstract

China's power industry as the country's most important energy industry and has been in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positio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s remarkabl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of relay protection continuously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but also makes the relay protection to rapid development.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transformer substation north 110KV Lin Fen, transmission line and electrical wiring way as main raw data, the design of 110 kv substations around the relay protec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primitive material provides substation, mainly introduce the first system chart of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nd gas protection, and wiring in quick break protection and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and setting calculation content. Through calculation and comparison identified in the substation of electric equipment protection and automatic device preliminary design scheme and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determine the protection calculation of operation mode. Keywords:Circuit relay protection, transformer of relay protection,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and setting calculation

绪论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技术经历了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保护、微机保护等。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本次毕业设计是作者在临汾城北变电站参观学习时,以变电站的建站的原始数据为依据,本变电所110KV有两回进线,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分段断路器自动切除故障段,保障正常母线不间断供电。35KV和10KV出线有较多重要用户,所以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主变压器110KV侧中性点经隔离开关接地,并装设避雷器保护。计算用到的一切数据全部来自该变电站的真实数据,但整定计算结果是不一样的,原因是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全是微机保护,整定计算的公式与理论公式有所出入。设计计算时查阅了相关继电保护和整定计算相关的书籍,并得到了有关继电保护工程师的理论帮助,从许多的整定方法中选出与自己设计课题相符的整定方式,所有的计算公式全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设计共分为五章,对继电保护的基础和线路继电保护方法做了简单阐述,主要部分是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和线路保护整定计算,以及变压器的相关保护,分别对各个短路的进行了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计算。变电站的#1、#2输电线路的主保护是光纤纵联差动保护,后备保护是相间距离保护、接地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所以这次设计对保护线路进行这几种保护的整定计算。

临汾城北110KV变电站按六台主变设置总平,五台10/10k容量为5x40M双卷有载调压变压器,一台110/35kV,容量为20MV A的双卷有载调压变压器。对于其二期工程将装设一台40MV A,一台31.5MV A的主变压器。对于各级电压的出线,110KV进线最终三回,目前投入使用两回,10KV出线五十三回,目前投入使用二十四回。对于无功补偿要求,按照无功功率就地平衡的原则,及省电力公司批复的文件要求(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后,功率因数不小于0.98),本设计按主变(最终规模)容量的15%考虑,采用静止无功自动补偿方式,设两组7500千乏电容器,预留5x7500千乏电容器组的位置。采用屋内柜式无功补偿,接线

型式为单星形,串联电抗器接于电源侧以限制涌流及抑制高次谐波。其电气主接线为双母线接线型式,10kV最终规模为Ⅰ、Ⅱ段单母线分段型式,Ⅲ、Ⅳ段单母线分段型式。各电压等级中性点接地方式:110kV系统通过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10kV系统采用不接地方式。站内分隔成四个部分:110kV配电区、主变、10kV配电及控制室建筑区、电容补偿装置区。站区南侧为110kV配电装置,采用半高型软母线布置方式;站区北侧为10kV配电区;站区中央为主变布置,与110kV配电区分列路两旁;电容补偿装置在站区的东面;控制室及附属建筑区布置在站区北面,进站大门在站区西侧。为了防止直击雷危害站内的电力设施,设四支30米高独立避雷针联合保护站区。为防止沿线路的雷电侵入波和操作过电压对设备的危害,110kV、10kV母线及10kV出线口装设氧化锌避雷器。110kV 母线上所装避雷器与主变压器的电气距离经计算约为140m,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程规定,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至主变的最大电气距离为120m(进线回路数为2,避雷线长度为1.5km),故在每台主变压器回路上各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一组。为了保护和工作需要,全站设主接地网,其电阻不大于0.5欧,主网埋深0.8米;独立避雷针应设独立接地网,其电阻不大于10欧。

根据需要,城北站的主变选择为SZ10-31500/110,110±8x1.25%/10.5 (Ynd11 )Uk=14.7%一台;SZ10-40000/110,110±8x1.25%/10.5(Ynd11)Uk=14.7%一台;110kV断路器LW25-126W(40kA);电流互感器LB7-110W;隔离开关GW4-110DW/1600A;避雷器YH10WZ-100/260W;10kV开关柜XGN2A-12Z系列;避雷器HY5W-17/45。对于城北站的电气二次保护部分采用先进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按无人值班要求设计。设备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装置,综合考虑监控、保护、计量、远动、低周减载、小电流接地选线、微机五防及交直流电源。综自系统由数据采集、控制保护信息处理、信息网络部分组成。具有“遥测、遥信、遥控、遥调”,远方、就地操作闭锁及遥控跳闸闭锁重合闸功能。

事故信号、预告信号重复动作、远方及就地复归,发生事故推画面,在主接线显示并伴有语音报警及文字说明,同时打印记录。

10kV线路、10kV分段并列监控保护装置就地安装于开关柜小门上,二次消谐装置分别装在10kV两段PT柜小门上。主变及110kV线路监控保护装置组屏装于控制室内:综合测控屏1面(通讯管理单元、温度变送器、智能规约转换器、

10kV PT保护、),公用屏1面,变压器监控保护屏2面(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装置、变压器两侧后备保护装置、变压器监控装置),110kV 线路监控保护装置屏2面(含110kV PT并列装置1套),110kV母联保护测控屏1面,110kV母线保护屏1面,电度表屏2面,本期上1面。电度表采用多功能电度表,设低周低压减载屏2面、故障录波屏2面,本期均各上1面。10kV电度表装于开关柜小门上,主变两侧及110kV线路电度表装于控制室电度表屏上。

第1章继电保护基础

1.1 概述

电力系统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运行就得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高、经济性好。由于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各种型式的短路。

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若不及时正确处理,都可能引发事故。为了及时正确处理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避免事故发生,就产生了继电保护,它是一种重要的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装置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的核心,它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任务

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许多参量比正常时候都有了变化,有的变化明显,有的不明显。明显的有电流剧增、电压大幅下降、线路测量阻抗减少、功率方向变化、负序或零序分量出现等,根据不同电气量的变化,可构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配置。不论那种电气量变化,当其测量值超过一定数值时,继电保护将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或显示电气设备的异常情况。如:根据短路电流较正常电流升高的特点,可构成过电流保护;利用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差的改变可构成方向保护等。

继电保护的任务是:

(1)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遭到破坏,使非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能及时反应并根据

运行维护的条件发出信号或跳闸。

1.3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结构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现场信号输入部分、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1)现场信号输入部分:现场信号送入继电保护装置一般要进行必要的前置处理,如隔离、电平转换、低通滤波等,使继电器能有效地检测各现场物理量。

(2)测量部分:是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物理量(如电流,电压,阻抗,功率方向等),并与已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是否该起动。

(3)逻辑部分:是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逻辑关系工作,最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

(4)执行部分:是根据逻辑元件传送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如:故障时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信号,正常运行时不动作等。

1.4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根据继电保护任务,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其具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这些要求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进行协调保证。

(1)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减小停电范围。

(2)速动性:是指保护快速切除故障的性能,故障切除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的跳闸时间。

(3)灵敏性:是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保护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在区内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与短路的类型如何,都能灵敏地正确地反应出来。

(4)可靠性:是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而在不该动作时,它能可靠不动。即不发生拒绝动作也不发生错误动作。

1.5 互感器基础

1.5.1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是隔离高电压,供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测量仪表获取一次电压信息的传感器。是一种特殊型式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具有如下特点:(1)容量小(通常只有几十伏安或几百伏安)。

(2)一次电压不受二次电压的影响。

(3)正常运行时近似空载,二次电压基本上等于二次感应电动势。

(4)二次侧严禁短路,二次一般接有熔断器保护。电压互感器是一个内阻极小的电压源,正常运行时负载阻抗很大,相当于开路状态,二次侧仅有很小的负载电流。当二次侧短路时,负载阻抗为零,将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会将电压互感器烧坏。

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常见的有四种方式,如图1.1所示。

图1.1 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接线方式

①单相式。用一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于电路中,供测量线电压。

②两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V/V形,供测量各个线电压和测量电能。

③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Y0/Y0形,供电给需要线电压的仪表、继电器,并供电给绝缘监察电压表。

④三个单相三线圈电压互感器或一个三相五芯柱三线圈电压互感器接成Y0/Y0/△(开口三角形)。接成Y0的二次线圈,供电给需要线电压的仪表、继电器及作为绝缘监察的电压表;辅助二次线圈接成开口三角形,构成零序电压过滤器,供电给监察线路绝缘的电压互感器。当某一相接地时,开口三角形两端将出现近100V的零序电压,使电压继电器动作,给予信号。

1.5.2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就是把大电流按比例降到可以用仪表直接测量的数值,并作为各种继电保护的信号源。电流互感器具有如下特点:

(1)二次侧接的是仪表和继电器的电流线圈,阻抗很小,接近于短路工作状态。

(2)二次侧阻抗很小,N1/N2也很小,故对一次侧的电流几乎无影响,一次

侧电流取决于电网负载。

(3)I1=N1/N2I2,如测得I2,而N1,N2已知,就可得到I1。

(4)电流互感器在正常运行时,二次电流产生的磁通势起去磁作用,励磁电流甚小,铁芯中的总磁通很小,二次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不超过几十伏。如果二次侧开路,二次电流的去磁作用消失,其一次电流安全变为励磁电流,引起铁芯内磁通剧增,铁芯处于高度饱和状态,加之二次绕组的匝数很多,根据电磁感应定律E=4.44fNBS,二次绕组两端会产生很高的电压,不但可能损失二次绕组的绝缘,而且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应特别注意防止二次绕组开路。

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常见的有三种方式,如图1.2所示。

图1.2 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

(a)两相不完全星形(b)两相电流差

①三相三继电器式接线方式又叫三相星形、安全星形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在负荷一般不平衡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作三相电流、电能测量及电流继电器保护之用,如各种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故障。

②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方式又叫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此种接法由两只电流互感器和两只电流继电器装在U、W(A、C)两相上对应连接起来。适用于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的线路电流保护。它能满足各种相间短路的要求。

③两相一继电器式接法方式又叫两相电流差式接法。此种接法由两只电流互感器分别装在U、W(A、C)两相上,采用一只电流继电器,接于两相电流差回路。对于不同形式的故障,流过继电器的电流不同。适用于三相三线制电力系统中的相间短路保护。

第2章 参数设定及阻抗计算

2.1 参数设定

平均电压1103510115,37,10.5,av av av u kV u kV u kV ===基准功率,100MVA S b = 变压器额定功率MVA S N T 40)(=

2.2 阻抗归算 线路阻抗标幺值20av

b l u S l x x =*, 线路阻抗有名值2202202av b b b av b b b l

l u U l x S U u S l x S U x x =?==*, 其中km x /4.00Ω=,kV U b 110=,即线路阻抗都为归算至kV 110侧的值。

1).10kV 侧 L104 L107 L1011 L1012 L1015 L1019 有名值(Ω) 100.9705 153.6508 136.0907 100.9705 144.8707 188.7710

2).35kV 侧

L31 L32 L33 L34 L35 L36 有名值(Ω) 63.6377 56.5668 42.4251 60.1023 63.6377 42.4251

3).110kV 侧

基准阻抗Ω===3.132100

11522b b b S U x ,阻抗标幺值b x x x =*,其中x 为阻抗有名值。 L11 L12 XT-1

XT-2 大方式 小方式 零序

大方式 小方式 零序 标幺值 0.1270 0.1815 0.0627 0.0418 0.0949 0.0488 0.0335

0.0696 (1)110kV 侧最大、最小阻抗标幺值

0946.0)//()(max .212max .111max =++=--XT L XT L X X X X X

1040.0)//()(min .212min .111min =++=--XT L XT L X X X X X

(2)110kV 侧最大、最小阻抗有名值

Ω=?+?+=12.5067)4.06043.4//()4.04253.5(min .XT X Ω=?+?+=13.7577)4.06046.6//()4.04229.8(max .XT X

4).主变

(1)归算到110kV 侧的变压器阻抗标幺值

1(12)(13)(23)2(12)(23)(13)3(13)(23)(12)1%[%%%]2

1%[%%%]2

1%[%%%]2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 则,%Ⅰu =()0550.11%56%3610%25182

1=?-?+?, 同理-0.6950%=Ⅱu ,7.1950%=Ⅲu

变压器阻抗标幺值:

)(40100100%100%100%)()(2)(2

)(b N T k N T b k b b N T N T k T U U u S S u U S S U u x =?=?=??=*取 (2)归算到110kV 侧的变压器阻抗有名值

kVA S kV u S u u x N N N

N k T 40000,110),(10100%32==Ω??= Ω=??=4414.331040000

1101000550.1132)(h T x Ω-=??-=1024.21040000

1101006950.032

)(m T x Ω=??=7649.211040000

1101001950.732

)(l T x 高压侧

中压侧 低压侧 标幺值 0.2764 -0.0174 0.1799

有名值(Ω) 33.4414 -2.1024 21.7649

第3章 线路的继电保护

3.1 线路的整定

3.1.1 短路电流计算

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L

T XT s s s k X X X E l X X E I ++=+=min .1min .)3(max . L

T XT s s s k X X X E l X X E I ++?=+?=max .1max .)2(min .2323 (1)35kV 侧

1)L31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31

min .)3(max .31L T XT s k X X X E I ++= A 6177.0)

6377.631024.24414.335067.12(3115k =+-+?= 31

max .)2(min .3123L T XT s k X X X E I ++?= A 8.285)

6377.631024.24414.3313.7577(311523=+-+??=

2)L32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32

min .)3(max .32L T XT s k X X X E I ++= A 6612.0)

5668.561024.24414.335067.12(3115k =+-+?= 32

max .)

2(min .3223L T XT s k X X X E I ++?=

A 6.655)

5668.561024.24414.3313.7577(32=+-+??=

3)L33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33

min .)3(max .33L T XT s k X X X E I ++= A 0.7696)

4251.421024.24414.335067.12(3115k =+-+?= 33

max .)2(min .3323L T XT s k X X X E I ++?= A 576)

4251.421024.24414.3313.7577(311523=+-+??=

4)L34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34

min .)3(max .34L T XT s k X X X E I ++= A 0.6388)

60.10231024.24414.335067.12(3115k =+-+?= 34

max .)2(min .3423L T XT s k X X X E I ++?= A 6.465)

60.10231024.24414.3313.7577(311523=+-+??=

5)L35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35

min .)3(max .35L T XT s k X X X E I ++= A 0.6177)

63.63771024.24414.335067.12(3115k =+-+?= 35

max .)2(min .3523L T XT s k X X X E I ++?=

A 8.285)

63.63771024.24414.3313.7577(32=+-+??=

6)L36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36

min .)3(max .36L T XT s k X X X E I ++= A 0.7696)

4251.421024.24414.335067.12(3115k =+-+?= 36

max .)2(min .3623L T XT s k X X X E I ++?= A 576)

4251.421024.24414.3313.7577(311523=+-+??=

(2)10kV 侧

1)L104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104

min .)3(max .104L T XT s k X X X E I ++= A 3936.0)

9705.1007649.214414.335067.12(3115k =+++?= 104

max .)2(min .10423L T XT s k X X X E I ++?= 338.4A )

9705.1007649.214414.337577.13(311523=+++??= 2)L107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107

min .)3(max .107L T XT s k X X X E I ++= A 0.2999)

153.65087649.214414.335067.12(3115k =+++?=

107

max .)2(min .10723L T XT s k X X X E I ++?= 258.3A )153.6508

7649.214414.337577.13(311523=+++??=

3)L1011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1011

min .)3(max .1011L T XT s k X X X E I ++= A 0.3258)

136.09077649.214414.335067.12(3115k =+++?= 1011

max .)2(min .101123L T XT s k X X X E I ++?= 280.4A )

136.09077649.214414.337577.13(311523=+++??=

4)L1012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1012

min .)3(max .1012L T XT s k X X X E I ++= A 3936.0)

9705.1007649.214414.335067.12(3115k =+++?= 1012

max .)2(min .101223L T XT s k X X X E I ++?= 338.4A )

9705.1007649.214414.337577.13(311523=+++??=

5)L1015线路 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1015

min .)3(max .1015L T XT s k X X X E I ++= A 0.3123)144.87077649.214414.335067.12(3115k =+++?=

(完整版)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 题目: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输变电工程12-1 学生姓名:刘康 指导教师:梁家裴 2015年6月6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评审表

摘要

本文主要进行110KV变电站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及线路和所有负荷的参数,通过对所建变电站及出线的考虑和对负荷资料分析,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的要求确定了110KV、35KV、10KV侧主接线的形式,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从而得出各元件的参数,进行等值网络化简,然后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并确定配电装置。根据负荷及短路计算为线路、变压器、母线配置继电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本文同时对防雷接地及补偿装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电气主接线图及110KV配电装置间隔断面图的绘制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变压器,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

目录 摘要 ..................................................................................................................... I I 1 变电站的介绍. (1) 1.1 变电站的作用 (1) 1.2 我国变电站及其设计的发展趋势 (2) 1.3 变电站设计的主要原则和分类 (4) 2 电气主接线设计 (4)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概述 (5) 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7)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7) 3 变电站主变压器选择 (10) 3.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0) 3.2 主变压器选择结果 (11) 4 短路电流计算 (13) 4.1 短路的危害 (13) 4.2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3) 4.3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3) 5 继电保护的配置 (14) 5.1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4) 5.2 110kv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 (14) 5.3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14) 5.4 母线保护 (15) 5.5 备自投和自动重合闸的设置 (16)

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电气系统毕业设计说明

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电气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电气系统设计 学生学号班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电气工程系导师导师 职称 讲师 一、主要容 1. 按规定供、馈电容量与要求确定电气主结线。 2. 短路电流计算。 3. 牵引变压器容量、型式及台数的选择。 4. 母线(导体)和主要一次电气设备选择。 5. 配置所需的二次系统,并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6. 进行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二、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楚、计算正确、文本整洁。 2. 绘制出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法) 1. 包含有A、B两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2. 电力系统1、2均为区域变电站,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4000MVA和4800MVA选取基准容量Sj为100MVA,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1、2的综合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10和0.12,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1、2的综合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11和0.14。 对每个牵引变电所而言,110kV线路为一主一备。 图1中,L1、L2、L3长度分别30km、50km、20km。线路平均正序电抗X1为0.4Ω/km, 平均零序电抗X0为1.2Ω/km。 基本设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牵引变电所基本设计数据 项目A牵引变电所 左臂负荷全日有效值(A)560 右臂负荷全日有效值(A)780 左臂短时最大负荷(A)[注] 860 右臂短时最大负荷(A)108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摘要 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是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它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本设计主要针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主要包括牵引负荷的计算、主变压器接线方式的分析比较、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选择、牵引变电所进线和馈线方式的选择、短路计算、高压设备的选取和校验、继电保护的拟定与计算、牵引变电所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置。其中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设计的主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并且是牵引变电所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短路电流计算是本次设计的关键部分,通过计算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熔断器等进行选择校验和进行继电保护的拟定计算。 本次毕业设计实现了任务书要求的全部容,选择出牵引变压器,高压侧、低压侧的电气设备,确定了主接线方式。并且用AutoCAD绘出了系统的主接线图。 关键词:主接线主变压器电气设备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任务提出、方案论证、设计思想、设计计算、实验结果、技术分析、结论等。实验研究类的题目要有相应的系统结构图,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要符合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规范。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书面材料包括: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题目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字。需要中英文。 2.中文摘要:论文第1页为内容摘要,约300字左右。应说明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练。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5个)。3.英文摘要:论文第2页为英文摘要。上方应有题目,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4.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的全部页码。 5.前言:在论文的开头,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 6.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着重反映论文研究工作范畴,研究方法。在正文中应将调查、研究中所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要突出创新。正文一般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 7.参考文献:只列主要的及公开发表过的,按中文引用的顺序附于文末。8.致谢: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 9.学位论文完成后,在最后加上指导教师评语、论文评阅人评语、答辩委员会意见。

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发电厂电气部分》结业论文 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任课教师:姜新通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大庆 2012 年 5 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1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2) 第二章变电所接入系统设计 (3) 第三章变电所地方供电系统设计 (4) 第四章主变压器的选择 (6) 第五章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14) 第六章主接线的设计 (16) 第七章变电所电器设备的选择 (19) 第八节继电保护的配置 (24) 参考资料 (27)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一、原始资料 1、待建110KV降压变电所从相距30km的110KV东郊变电站受电。 2、待建110KV降压变电所年负荷增长率为5%,变电站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3、地区气温: ?1?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15℃。 ?2?年平均气温15℃。 4、待建110KV降压变电所各电压级负荷数据如下表: 二、对原始资料的分析计算 为满足电力系统对无功的需要,需要在用户侧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使用户的功率因数提高,35kV线路用户功率因数提高到0.9为宜,10kV线路用户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 根据原始资料中的最大有功及调整后的功率因数,算出最大无功,可得出以下数据:

第二章变电所接入系统设计 一、确定电压等级 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确定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选择电压等级时,应根据输送容量和输电距离,以及接入电网的额定电压的情况来确定,输送容量应该考虑变电所总负荷和五年发展规划。因此待建110KV变电所的最高电压等级应为110kV。 二、确定回路数 该110KV变电所建成后,所供用户中存在Ⅰ、Ⅱ类重要负荷,因此110KV变电所应采用双回110KV线路接入系统。 三、确定110KV线路导线的规格、型号 由于该待建110KV变电所距离受电110KV东郊变电站30KM,处于平原河网地区,因此应采用架空线路,导线选择LGJ型。 四、110KV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导线截面积选择的一般方法是:先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标称截面积,然

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 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5 班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电气工程系导师 姓名 导师 职称 讲师 一、主要内容 1.按规定供、馈电容量与要求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牵引变压器容量、型式及台数的选择。 4.母线(导体)和主要一次电气设备选择。 5.配置所需的二次系统。 6.进行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二、基本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楚、计算正确、文本整洁。 2.绘制出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法) 1.包含有A、B、C三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1中对每个牵引变电所而言,220kV线路为一主一备。待建牵引变电所为牵引变电所A,220kV线路向220kV地区变电所供电,供电容量为2000MVA。图1中L1、L2、L3、L4长度分别30km、15km、15km、20km。线路平均正序电抗X1为0.4Ω/km,平均零序电抗X0为1.2Ω/km。 2.气象资料:本地区最高温度为38℃,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9℃,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2℃,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雷暴雨日数为20天。 3.地质水文资料:本地区海拔60m,底层以砂黏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4.电源短路容量: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3000MVA 、2800MVA。选取基准容量为100MVA,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综合电抗标幺值为0.21、0.23;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综合标幺值为0.30、0.35。 5.负荷资料:

江苏大学毕业设计及论文基本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1、英文文献翻译,文献的原文由老师提供,要求对英文文献中的题目、摘要、正文、图表 名称进行原意翻译,文献中的作者、公式、图表以及参考文献不需要翻译。翻译时不可通过翻译工具进行全文翻译,仅能使用翻译工具进行初步翻译再针对原文意思进行修改,必须保证译文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准确性。建议:通读全文,了解一定意思之后再进行翻译,专业词汇无法准确翻译,推荐使用CNKI翻译助手,网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8d17589227.html,/。 2、综述或读书笔记:即经过广泛阅读毕业设计相关资料、书籍和文献之后,针对毕业设计 内容的背景、发展现状、主要技术及应用、理论基础等做相应总结,撰写出一份综述或读书笔记。必须在最后给出阅读的参考文献,同样,内容的编排需要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和准确性。要求篇幅8-10页。 3、任务书:由老师下达,学生提交正确的专业、班级和姓名。 4、针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一定的仿真、硬件设计或实验验证,每一个毕业设计必须要有 相应的结果,或是仿真模型和仿真波形结果,或者硬件系统设计原理图PCB,或者最终的实验平台搭建和实验结果,或者完成相应的软件代码编写,根据各自的题目,在毕业完成最后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果呈出。 5、所有的英文文献翻译、综述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必须规范严谨,请参考下页给出的示意 图,所有的图表名称应比正文小一个字体,如正文为小四字体,则图表的名称为五号字体,并且要求图中和表中的文字尽量不要超过图表名称的字体大小。另:所有论文编写请统一采用office word,不要采用WPS,排版会有很大问题,所有的公式请采用公式编辑器MathType6.0及以上的安装版,画图和制图均使用office visio07或以上版本,软件请大家到网上下载,或者问老师拷贝安装。 6、请大家学会搜索和下载参考文献,进入学校图书馆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8d17589227.html,,在“常用资 源里面”的“CNKI知识网络数字平台”和“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两个数据库里面,可按照各自毕业设计题目中的关键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进行阅读参考。如有疑问和不懂的地方,及时与老师沟通。 7、毕业设计期间纪律:(1)每周进行一次汇报,汇报各自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2)请大家养成自觉和好问的习惯,有不会的地方及时沟通联系老师;(3)若要出去短暂实习或找工作,必须明确告知老师并请假,汇报可采用邮件或者电话或者QQ的形式;(4)原则情况下不接受全学期在外实习,如果需要毕业设计期间去工厂实习,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且毕业设计由工厂提供,老师只负责监督和把关,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请自行负责;(5)若出现不遵守纪律者,毕业设计出现不及格一概与老师无关!8、毕业设计具体和时间节点: (1)英文文献翻译,第4周周三前; (2)中期检查审核,第9-10周; (3)论文初稿,第13-14周; (4)论文定稿,第14-15周; (5)答辩时间,6月5日~6月10日。

10kv变电站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10kv变电所设计 指导思想和目的: 1、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运行、维护、检修及技术管理等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技术和业务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一次高级人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和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绘图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严谨论证的科学态度,团结勤奋、协同作战的优良作风和应有的职业道德。 二.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任务 要求根据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参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二、设计进度与要求: 第1周:收集10kv降压变电所资料。 第2周:了解掌握10kv降压变电站的基本组成。 第3周:根据设计背景计算变电所负荷。 第4周:短路电流计算。 第5周:电气主接线选择与校验。 第6周:继电保护预防雷保护的设计。 弟7周:制作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报告。 弟8周:答辩 三、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刘介才编著.《工厂供电》,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雷振山编著.《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雷振山编著.《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王子午编著.《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5]徐泽植编著.《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2012年2月21日

(完整版)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 辑。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目录 引言................................................................................................................................... - 1第1章概述..................................................................................................................... - 2第2章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 4 2.1负荷计算................................................................................................................. -4 2.1.1 计算负荷的目的.............................................................................................. - 4 2.1.2 负荷分析.......................................................................................................... - 4 2.2主变压器的选择..................................................................................................... -5 2.2.1 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 5 2.2.2 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 5 2.3本变电站站用变压器的选择................................................................................. -6 2.4小结......................................................................................................................... -7第3章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 8 3.1补偿装置的意义..................................................................................................... -8 3.2无功补偿装置类型的选择..................................................................................... -8 3.2.1 无功补偿装置的类型...................................................................................... - 8 3.2.2 常用的三种补偿装置的比较及选择.............................................................. - 8

1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区域电力网及降压变电所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区域电网的设计内容 1、根据负荷资料,待设计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据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作出功率平衡。 2、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电网供电电压、电网接线方式及导线截面。 3、进行电网功率分布及电压计算,评定调压要求,选定调压方案。 4、评定电网接线方案。 二、在区域电网设计的基础上,设计110 kV;kV A降压变电所的电气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对B 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2、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式。 3、分析确定高低压主接线方式及配电装置型式。 4、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 5、进行继电保护及互感器的配置。 6、进行选择设备所必须的短路电流计算。 7、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回路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8、选择10kV 硬母线。 9、进行防雷及保护接地的规划。 三、设计文件及图纸要求: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计算书; 3、图纸(2号)。 (1)区域电网接线图; (2)变电所一次接线图;

原 始 资 料 一、区域电网设计的有关原始资料 1、发电厂、变电所及新选定变电所地理位置(见附图一):D 图; 2、原有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图及设备规范(见附图二); 3、新变电所有关资料; 变电所 编 号 最大负荷 MW 功率因数 COSφ 二次侧 电压kV 调 压 要 求 负荷曲线 性 质 重要负荷 % A 20 0.92 10 顺 A 60 B 23 0.9 10 逆 B 51 C 27 0.9 10 逆 B 60 D 20 0.92 10 常 A 70 4、典型日负荷曲线 典型日负荷曲线(A )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牵引变电所的设计

第1章概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1.2 电气化铁路的国内外现状 变电所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在电能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中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动力的今天,变电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当前我国进行的输变电建设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对未来电力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产品技术要先进,产品质量要过硬,应达到30~40年后也能适用的水平;而且产品必须要国产化。现阶段我过主要是使用常规变电所。常规变电所即采用传统模式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变电所,一般为有人值班或驻所值班,有稳定的值班队伍。继电保护为电磁型,电器就地控制,不具备四遥、远方操作功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运行与检修队伍和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度进行管理,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国的近期目标是既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又要能够适应微机远动自动化系统;既要实现无人值班,又要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国外的变电所研究已经远远超过我国,他们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上, 已经能做到无人值守。 1.3 牵引变电所 1.3.1 电力牵引的电流制 电力牵引按牵引网供电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三种电流制,即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和工频单相交流制。 (1) 直流制 即牵引网供电电流为直流的电力牵引电流制。电力系统将三相交流电送到牵引变

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论文)

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 1 变电所总体设计及供配电系统分析 1.1 变电所设计原则 进行变电所设计时须遵照变电所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原则。 根据《35—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要求: 第1.0.3条变电所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第1.0.4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5条变电所的设计,必须节约用地的原则。 1.2 变电所设计目的与任务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此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变电所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贯彻执行我国电力工业有关方针政策,理论联系实践,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1.3 PG新校区供电需求分析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为位于PG新校的变电所,由系统S1、系统S2向PG 新校区供电,来供给该校教学、实验、施工及生活用电,PG新校区变电所的建立可保障新校区的正常用电,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PG新校区变电所变电压等级为10/0.4KV,是以向终端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对该校中断供电。 1.4 变电所总体分析 1.4.1 建站必要性与建站规模 1 建站必要性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为终端变电所,在系统中主要起变配电作用,全所停电将造成全校停电,它供给该校教学、实验、施工及生活用电。故为满足该校用电要求决定建设本变电站。 2 建站规模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电压等级为10/0.4KV 线路回路数: 近期6回,远期2回; 近期最大负荷4627KW。 1.4.2 所址概况与所址条件 1 所址概况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位于该校图书馆周围,西部电源和东部电源进线先通过10kV变电所高压侧开关站进行电能分配,然后馈出六回线分配给两个独立变电所和四个箱式变电站,独立变电所和箱式变电站经过变压后供给其所带负荷用电。 2 所址条件 依据《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第2.0.1条,变电站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四、设备运输方便; 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PG新校区10KV变电所建在该校内部,为节约用地、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故采用建立两个独立变电所和四个箱式变电站的方针。 1.5 负荷分析 1.5.1 负荷的分类与重要性 1一级负荷: 对供电要求最高,要求不断电或可极短时间断电。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断开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 2 二级负荷: 对供电要求较高,要求基本不断电或可短时间断电。一般要有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相关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摘要 高速列车与牵引供电系统直接相关,是进行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为此,文首先对牵引供电系统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结合牵引供电系统供电方式及牵引供电回路的特点,对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分析论证,针对无功功率、谐波电流、负序电流,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然后提出了理想牵引供电系统,根据运行方式与同相供电系统,研究并分析牵引变电所的(最小)补偿容量,并提出研究后的自耦变压器(AT)供电模式,从而进行新型AT供电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供电系统、供电回路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外研究现状 (2) 1.2.1 概况 (2) 1.2.2 日本 (3) 1.2.3 法国 (5) 1.2.4 德国 (6) 1.3 本文主要工作 (6) 第2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系统介绍 (7) 2.1 牵引供电部分 (7) 2.2 牵引网供电方式 (9) 2.2.1 直接供电方式 (9) 2.2.2 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9) 2.2.3 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AT) (10) 2.2.4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DN) (11) 2.3 牵引供电回路 (12) 第3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相关问题 (14) 3.1 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14) 3.2 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14) 3.2.1 无功功率 (14) 3.2.2 谐波电流 (15) 3.2.3 负序电流 (15)

3.2.4 解决方法 (15) 第4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17) 4.1 理想牵引供电系统 (17) 4.1.1 系统构成 (17) 4.1.2 运行过程 (18) 4.2 现行方式与同相供电系统 (19) 4.2.1 同相供电系统 (19) 4.2.2 牵引变电所的(最小)补偿容量 (20) 致 (21) 参考文献 (22)

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在这次设计的选题上我是根据自己现在所实习的岗位来确定的,题目是《110KV降压变电站的部分设计》,而且我认为这次选题也是很好的结合了我在学校所学的工厂供电这门课程,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习了工厂供电,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功课,切实保证工厂生产的正常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这次设计.要完成这次设计就必须了解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系统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须要进行负荷计算,无功补偿以及继电保护。 首先介绍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供电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基础,供电设计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着依次讲述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设计中着力介绍与工厂供电设计有关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限于我们的水平,加之时间非常的紧促,因此设计书中可能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是很难避免的,请老师批评指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本所位于某市区。向市区工业、生活等用户供电,属新建变电所。 电压等级: 110kV:近期2回,远景发展2回; 10kV:近期12回,远景发展2回。 电力系统接线简图、负荷资料及所址条件见附件。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 3、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5、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 三、设计(论文)成品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份; 2.图纸:1套(电气主接线)。

ZY市郊110KV变电站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 毕业设计是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所学知识,贯彻学习我国电力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设计中,首先温习了相关内容和有关学习资料,熟悉了设计中各个项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然后再进入实际设计阶段,力争做到有根据,有过程,有论证,简洁明快,条理清晰。.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负荷)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首先要满足可靠,持续供电的要求。 我国目前电力工业的发展方针是:1.在发展能源工业的基本方针指导下发展电力工业。2.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3.发挥水电优势,加快水电建设。4.建设大型矿口电厂,搞好煤,电,运平衡。5.在煤,水能源缺乏地区,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核电厂。6.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7.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利益。8.节约能源,降低消耗9.重视环境保护,积极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所根据它在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下列几类: 1.枢纽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电压为330~500kV的变电所,称为枢纽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出现瘫痪。 2.中间变电所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系统交换功率的作用,或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一般汇集2~3个电源,电压为220~330kV,同时又降压供当地用电,这样的变电所起中间环节的作用,所以叫中间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 3.地区变电所高压侧一般为110~220kV,向地区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所,这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主要变电所。全所停电后,仅使该地区中断供电。 4.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接近负荷点,高压侧电压为110kV,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的变电所,即为终端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只是用户受到损失。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小到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的保护装置才有可能满足这个要求。这种保护装置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子式静态保护装置和数字式保护装置出现以后,虽然继

牵引变电所接地防雷系统的设计

齐鲁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 题目:牵引变电所接地防雷系统的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牵引变电所是铁路供电系统的枢纽,它担负着电网供电的重要任务。雷电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因此应该重视牵引变电所的雷电的防护。 综合运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接地系统及供防雷接地的设计方法,对110kV牵引变电所进行防雷接地设计。引变电所雷击的配电技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牵,基于常用的形式及防雷接地的几种措施,研究接地装置的类型和降阻方式 关键词雷电放电防雷保护装置防雷接地装置牵引变电所

目录 1 绪论 (3) 2 雷 (1) 2.1 雷电 (1) 2.1.1 雷电的发生机理 (1) 2.1.2雷电放电 (1) 2.1.3雷电放电的过程 (2) 2.1.4雷电放电的基本形式 (3) 2.1.5雷电放电的选择性 (5) 2.1.6我国雷电活动分布的规律 (5) 2.1.7雷电的危害 (6) 2.1.8雷电的防护措施 (7) 2.2雷电参数 (13) 2.2.1雷电放电的计数模型及等值电路 (13) 2.2.2雷电流 (15) 3 防雷保护装置 (19) 3.1避雷针 (19) 3.1.1避雷针保护原理及组成 (19) 3.1.2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20) 3.2避雷线 (22) 3.2.1避雷线保护范围 (22) 3.3变配电所装设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有关规定 (24) 3.3.1避雷针的有关规定 (24) 3.3.2避雷线的有关规定 (25) 3.4避雷器 (25) 3.4.1避雷器的保护原理及要求 (25) 3.4.2避雷器的伏秒特性 (26) 3.4.3避雷器的分类 (26) 4 防雷接地装置 (31) 4.1接地装置的概述 (31) 4.1.1 接地装置组成 (31) 4.1.2接地电阻和流散电阻 (32) 4.1.3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33) 4.2接地装置的分类 (33) 4.2.1工作接地 (34) 4.2.2保护接地 (34) 4.2.3 防雷接地(如图4-5所示) (34) 4.3工程实用的接地装置 (35) 4.3.1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 (35) 4.3.2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 (35) 4.4接地电阻的计算和降阻方法 (36) 4.4.1接地电阻的计算 (36)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查报告根据教务处《关于做好二○一四届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教科学院认真组织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 学院领导和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成员在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认真学习了《通知》精神,做了专门讨论和研究,决定成立由学院督导委员会成员为组成的毕业论文中期检查专家组,具体负责本次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制定了工作步骤、方式和要求,安排好各自任务。 二、计划周密 我院依据学校的检查通知,参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和方式,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工作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检查。第一阶段是自查阶段,学院教学管理科、指导教师和学生自我检查论文中期工作情况,并且做好学院检查的准备。第二阶段是学院检查阶段,对学院的管理资料、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表》和部分学生的论文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分别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学校、学院在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规范管理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检查工作认真细致 在自查阶段,学院各方面都能够认真仔细,圆满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3月26日下午,我院督导委员会成员按照计划安排,分别进行了资料检查、教师代表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 (一)毕业论文中期资料检查 按照教务处《通知》要求,我院决定对于学院的相关文件资料和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表》进行全面检查,学生论文资料抽查不少于总数的1/4,每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资料,检查论文工作的完成情况。具体检查情况如下: 1.管理方面: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文件,包括文件、通知等资料完整、规范、有序。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制定详细具体,符合学校的要求,切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个论文工作执行基本按照计划安排的时间点推进,目前论文工作已经完成计划的80%多。学院制定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符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与要求,符合学校的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对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个方面工作要求细致而明晰,一目了然。 为了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学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定了详细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在撰写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狠抓落实。首先严把三道关:选题关、开题关、答辩关。第二开辟三个信息渠道:一是通过各班的信息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10KV变电站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 1.1 变电站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1 - 1.1.1 概况............................................... - 1 - 1.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 1 - 第二章变电站的负荷计算和无功率补偿计算......................... - 3 - 2.1 负荷计算................................................ - 3 - 2.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5 - 2.4变电所安装位置........................................... - 6 - 第三章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 7 - 3.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 7 - 3.2 常用的主接线............................................ - 7 - 3.3工厂变电所主要接线方案选择............................... - 9 -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 - 11 - 4.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11 -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 15 - 5.2变电所一次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1高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6 - 5.2.2低压侧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 19 - 5.3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及校验................................ - 20 - 5.3.1导线选择的原则.................................... - 21 - 5.3.2变电所导线的选择.................................. - 21 - 第六章变电所继电保护.......................................... - 24 - 6.1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形式.................................... - 24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