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doc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doc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doc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doc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1、他们像吗?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

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

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 --斑马。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 --长颈鹿。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师:那么声音、动作是形态特征吗?

生:不是。

师:这些是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生物的生理特性。比如人的色觉正常与否,血型、嗓音等都是生理特性。

师:给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师:那么什么是相对性状呢?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思考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生观察图片讨论发言。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生物的同一性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所以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通过例子强调同一生物,同一性状。

活动2: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辨别8种性状。指导学生完成个体间性状的比较。完成书本讨论题。

师:通过刚才的检查,最后没有人站立,这说明什么?根据这个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表见解,普遍能够归纳出在同学当中,同一种性状表现的特征当中,有的性状表现相同,有的性状表现不同。个体之间各种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几乎为0。)

:活动3:照片连连看

师:大家在做性状自我检查中,发现自己有哪些性状与爸爸妈妈的一样?有哪些不同?

(请2~3个学生谈谈)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3个同学都谈到自己有很多地方跟父亲或者跟母亲是一样的,也有不同的地方,那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小游戏:比眼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学生提供的一些家庭照片,让大家来猜究竟是哪个同学的父亲或母亲。大家兴致勃勃,大多数能很快猜出来,部分让学生很犹豫,猜错了。教师接着引导大家分析为什么有的很容易猜对,有的猜错了)

生:有的照片跟某某同学非常的相似,他们有很多性状是一样的,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一家子。有的差异很大,所以猜不准。

师:这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阅读100页的第一段文字。并对重点字句圈点出来。

(学生快速阅读,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

师:(用多媒体展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活动4:欣赏漫画,并回答书本问题。

师:(多媒体展示法国著名漫画家奥诺.杜米拉的漫画《新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下面我们来欣赏19世纪的两幅漫画。(引导学生在小组间讨论三个问题:1、漫画中表达了什么生物学现象? 2、《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3、漫画里哪种现象是可能发生的/哪种不可能?为什么)

学生讨论,各小组代表陈述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

师:这里有些谚语大家来说说其中有哪些是遗传现象,哪些是变异现象?

(生基本能说遗传和变异现象)

师:这说明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探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就是遗传学。我们看到这些特征,你能辨别出哪些是相对性状吗?(教师打出一根据录像内容编写的练习

题:山羊的白毛跟花狸鼠的黄毛;鸳鸯的游泳和鸳鸯的彩色羽毛;黑色小兔和灰色小兔。)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多了解,你还能说出生物界中的那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在遗传学的领域中,大家想了解一些什么问题呢?拿出我们的“问号记录本”,把它写下来,课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想办法解答它,或者在后面的学习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作业:参考100页“思考与练习”第三题的性状调查表,可以自行设计,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家庭成员的性状进行调查,建议大家用数据统计,或者图示、表格等办法给大家呈现你的调查结果。

(三)课堂小结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这一节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如果照本宣科把几个概念告诉学生,举几个例子,相信学生也能理解。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许就会被扼杀了。对后面“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等抽象内容的学习就会造

七、板书设计:

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现象∶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2、变异现象∶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差异的现象。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高考复习资料学案

2009年高考生物选修1复习资料 【高考要求】 2009年高考生物大纲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要求 【考点分析】 1 .对葡萄酒有害的微生物 ①产膜酵母:由于产膜酵母是好气性真菌,所以在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如贮酒容器不满、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很大时,很容易产生产膜酵母。产膜酵母又叫酒花菌,最初在酒面繁殖时,形成雪花状的斑片,然后连成灰色薄膜,时间长了,就会在酒的液面上形成一个膜盖。产膜酵母能把乙醇分子氧化成乙醛,又把乙醛分子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降低,酒味变淡薄。[来源:学嘶

b5E2RGbCAP ②乳酸菌:葡萄酒里的糖,为大多数细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物质,所以含糖的葡萄酒是最容易被细菌感染的。葡萄酒中有一种有害的乳酸菌,它不分解苹果酸,专门分解葡萄酒中的糖、甘油、酒石酸,使优质的葡萄酒完全变质。plEanqFDPw ③醋酸菌:是一种好气性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葡萄汁中的糖是醋酸菌重 要的能源。在有氧的情况下,醋酸菌能把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在葡萄酒中缺少糖源的情况下,酒精便是醋酸菌的能源,它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DXDiTa9E3d 2.毛霉 ①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它的菌丝可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 为异养需氧型,应用于腐乳等发酵工艺。RTCrpUDGiT ②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 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5PCzVD7HxA ③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 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jLBHrnAILg ④毛霉优良菌种的标准:不产生毒素;生长繁殖快,抗杂菌力强;生长的温度范围大,不受季节的限制;有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酶系;使产品气味正常良好。XHAQX74J0X 3.判断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方法 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 4.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细胞个大,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LDAYtRyKfE 5?在《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①酵母细胞的活化。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 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 h ;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 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外。Zzz6ZB2Ltk ②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实验的成败。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很难形 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dvzfvkwMI1 ③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 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 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 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rqyn14ZNXI 6.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过程 提取DNA的第一步是材料的选取,其目的是选取DNA含量较高的生物材料,否则会由于实验过程中或 多或少的损失而造成检测的困难;第二步是DNA的释放和溶解,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尽可能 使细胞内的DNA全部溶解;第三步是DNA的纯化,即根据DNA的溶解特性、对酶及高温的耐受性的不同等特性,最大限度地将DNA与杂质分开;第四步是对DNA进行鉴定,这是对整个实验的结果的检测。EmxvxOtOco 7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它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一个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2讲发酵技术实践学案苏教版

第2讲 发酵技术实践 考点一| 果酒、果醋的制作 (对应学生用书第23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发酵和发酵技术 (1)发酵的概念:人们把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发酵技术 ①概念: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②应用:广泛应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如酵母菌)、含醇饮料(如果酒、白酒、啤酒)、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调味品和发酵食品(如味精、醋、腐乳、泡菜)、甜味剂(如木糖醇、糖精)、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酸、赖氨酸等)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的制作 ①概念:以各种果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含有酒精的饮料,如葡萄酒、梨酒等。 ②制作原理: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可以将果汁中的葡萄糖分解并产生酒精,当酒精浓度达到一定的生产要求后,即可得到果酒产品。 (2)果醋的制作原理 醋酸菌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将酒精转化为醋酸。 (3)果酒、果醋发酵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用具消毒 先用温水冲洗,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消毒 ↓ 挑选葡萄冲洗?????①先冲洗后除枝梗②不能反复冲洗,防止洗去野生 酵母菌 ↓ 榨汁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中

↓ 果酒发酵放在18~25 ℃下发酵,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排气↓ 取样检测10天~12天取样检测酒精含量,酵母菌镜检 果醋发酵加入醋酸菌后在30~35℃下发酵,需不间断通入氧气 [理解—深化探究] 1.果酒、果醋的原理和条件 (1)各个部件的作用

①因酵母菌的繁殖需要空气,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氧。因酵母菌产生酒精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故应控制充入氧的量,应在充气口设置开关。 ②由于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因此又需设排气口;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③因要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故应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 (3)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该装置制作果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作果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充气泵,输入空气。 (4)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1/3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O2后再进行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②严格控制温度:18~25 ℃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发酵,30~35 ℃利于醋酸菌的繁殖和醋酸发酵。 ③充气: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封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有氧发酵,需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果酒、果醋制作流程 1.(2016·天津高考)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淀粉 类原料――→ 糖化葡萄 糖 ―――→ 酒精发酵成熟 酒醅 ―――→ 醋酸发酵成熟 醋醅 ――→ 处理 成品醋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赢在起点】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63讲:第十一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 学案63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2.(2012·深圳模拟)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 ℃,并具有一定湿度 B.腐乳制作中盐、卤汤中的酒和香辛料不仅起防腐杀菌的作用,还能调制腐乳的风味 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 3.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4.(2012·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 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5.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 6.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 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C.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不同 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 7.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导学案35无菌操作技术苏教版20

课时分层集训训(三十五) (建议用时:45分钟) A组基础达标 1.(2018·广东惠州模拟)日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多。如图,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实验展示调查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需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_____________。 (2)据图,两电视台均采用____________法接种,该方法需要________(多选)。 A.接种环 B.酒精灯C.移液管D.涂布器E.无菌水 (3)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电视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 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 mL稀释倍数为102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8、50、5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__个/平方厘米。该实验对照组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2)根据图形分析,该实验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用到的工具有酒精灯、移液管、涂布器、无菌水等。(3)不同的菌落形态、大小不同,图示两个电视台调查的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有多种形态的菌落,即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电视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可能是因为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4)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48+50+52)÷3×102÷0.1×10÷(5×5)=2×104(个/平方厘米)。 [答案](1)氮源和无机盐 (2)稀释涂布平板BCDE (3)形态、大小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 (4)2×104取培养基涂布0.1 mL无菌水进行培养 2.如图是某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划线接种的培养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是________个细菌。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编号表示)。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1、他们像吗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

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 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 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斑马。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长颈鹿。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师:那么声音、动作是形态特征吗? 生:不是。 师:这些是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生物的'生理特性。比如人的色觉正常与否,血型、嗓音等都是生理特性。 师:给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师:那么什么是相对性状呢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思考图片内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填空学案(含答案)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制作的原理 (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它的代谢类型是,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 。 生活状态:进行发酵,产生大量。 (2)果酒制作条件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PH呈; (3)红色葡萄酒呈现颜色的原因是: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色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色。 (4)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醋发酵菌种是,新陈代谢类型。 (2)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变成醋酸,其反应式。 3.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在充气。 4.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反应条件及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5.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 果酒果醋 P4旁栏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先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葡萄,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作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0C?制作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0C?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1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40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40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考纲明细]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知识自主梳理 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培养基 (1) 基质。 (2) (3)培养基的分类 ①按物理状态分类

15指示剂或化学药 品 培养基鉴别大肠 杆菌 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提示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2.无菌技术 (1)含义: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17杂菌污染的方法。 (2)关键:防止18外来杂菌的入侵。 (3)不同对象的无菌操作方法(连线) 答案①、②、⑥—b—Ⅰ、Ⅱ③、④、⑤—a—Ⅲ、Ⅳ 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①操作步骤 计算→19称量→溶化→20灭菌→21倒平板 ②倒平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a.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正确的倒平板操作流程:22丙→乙→甲→丁。 b.乙中的灭菌方法是23灼烧灭菌。 c.丁中的操作需要等待24平板冷却凝固才能进行。

1.倒平板操作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提示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提示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2)纯化大肠杆菌的两种方法 1)平板划线法 ①概念: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②注意事项: a .灼烧接种环 c .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d .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相连。 e .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①概念: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②操作过程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本模块目标概述 本模块是实验内容,模块中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广义的生物技术,而不限于现代生物技术。本模块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四部分。根据我省普通高中实际教学状况,建议将来倾向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本模块。在学习本模块时,建议从专题2 “酶的应用”、专题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中、专题4“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选做5-7个实验。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及必要的参考资料等,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设计和进行实验,参加和辅导学生的讨论。学习实验原理时要注意密切联系必修1、2、3模块和选修2、3模块的有关知识, 本模块对实验室的硬件要求较高,各中学要积极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尽快配齐必须仪器、药品等,并作好实验仪器的清洁与维护工作,以保证实验的开设。在目前现有实验室条件下,要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如:适当调整课时,合理分配实验室的使用时间;作好实验计划、提前布置实验课目和实验的准备工作,缩短实验室的运转周期等。 4.2 酶的应用

(2)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研究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制作果汁、洗涤衣物以及通过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应用酶。 关于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内容,重点是通过对果胶酶作用的实验来了解酶的功能。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通过资料查询、网络课件演示、小组合作研讨等,让学生认识到酶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榨取果汁,分组进行实验,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研讨果胶酶的作用。 酶活力的测定的重点是通过果胶酶作用最佳pH和最佳温度的探究,了解酶的功能。实验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流程,并通过研讨和评价,确定和实施实验方案。 关于加酶洗衣粉去除衣服污渍的效果,可以尝试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个小组制定不同的实验方案,用实验找出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比较哪种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油渍。 在尝试制备和应用固相酶内容中,固相酶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但固定化酶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学生可能感觉比较抽象,所以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尝试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再用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液,检验实验的成功与否,体会固定化酶的应用价值,从而体会和探讨固相酶的作用。 4.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学习要求: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出现过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结构、功能、生殖方式的知识,以及细胞的呼吸作用方式、过程、总反应式、条件、原理的知识。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新概念新知识,例如芳香植物中的芳香油、发酵的原理、亚硝酸盐的产生与危害等。安排了多种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原理的学习,例如蒸气蒸馏法的原理和方法,果汁酒、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比色法的原理和应用等,这些内容大多是学生在必修模块中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学有关基础知识,弄清原理,再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教师对实验设计方案要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教师要帮助学生

生物教学课件初中

生物教学课件初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1实验:电路的连接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连接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点:会识别和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三、教学过程: 教师姓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2一、注意实验方法和安全教育 物理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就要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因此,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技巧的教育,通过语言讲解、演示实验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另外,在课外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管,实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实验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每一次课外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实验安全教育,让学生尽量远离实验危险。 二、注意实验活动的小型化

初中学生在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方面尚处于基础阶段,再加上本身年龄较小,在开展课外实验时,如果开展的实验活动过难,内容和过程过于复杂,则在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下,实验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容易打击学生独立实验的自信。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小型实验活动。例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将一张纸卷成筒状,在阳光或者小灯泡后面产生影子,从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性质);又比如,在演示惯性现象的实验中,可以将一张小纸条或者一块平滑的布条放在笔帽、杯子等物品下面,然后迅速抽出压在下面的小纸条或者布条,上面的笔帽或者杯子原封不动地立在那里,从而说明惯性的存在。类似的例子在物理实验中有很多,这些实验的特点就是简便,容易操作,并且实验现象非常突出,在课外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小实验,对于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注意实验活动的趣味性 与课堂实验相比,学生在课后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往往对学生自觉性的要求更高,学生在缺少教师监督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做实验,是否愿意认真地做实验,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实验呢?这要求实验本身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实验活动的时候,要尽量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完成的实验,这样才能保证课外实验效果。例如,纸杯烧水实验,当教师告诉学生用纸杯可以将水烧沸时,大多数学生都持怀疑和不可思议的态度,这个现象显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31讲酶的应用学案

第31讲 酶的应用 考试标准 必考 加试 考试标准 必考 加试 1.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 √ 2.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 √ 考点一 果胶和果胶酶 1.果胶 (1)果胶的化学组成:由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组成,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果胶与果汁加工:果胶不仅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 2.果胶酶 (1)来源:黑曲霉、苹果青霉等。 (2)组成:果胶酶并不是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主要包括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 (3)作用: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分子,使出汁率提高,也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3.探究利用苹果或山楂匀浆制作果汁的最佳条件的实验 (1)实验原理 ①果胶――-----→果胶酶、果胶甲酯酶 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甲酯。 ②果胶酶的活性受温度(或pH)的影响,处于最适温度(或pH)时活性最高。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相关。

③果胶不溶于乙醇。

(2)实验流程设计 (3)实验结论:果胶酶能分解果胶,提高果汁的澄清度。 4.关于果胶酶的三个实验的变量分析 实验名称 (目的) 自变量因变量注意事项探究温度对 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温度 果汁量 (澄清度) ①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 ②温度梯度越小,实验结果越精确; ③果泥和果胶酶用量在各个试管中应相同; ④pH应为最适pH 探究p H对 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 果汁量 (澄清度) ①温度应为最适温度; ②pH梯度可用NaOH和盐酸调节; ③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果胶酶 的用量 果汁量 (澄清度) ①制备苹果匀浆后迅速加热,使苹果匀浆中果 胶酶变性; ②温度、pH应为最适且保持不变 思考讨论 1.探究温度、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果胶酶用量的实验中,因变量都相同,该因变量是什么? 提示三个实验的因变量都是果汁量或果汁的澄清度。 2.探究温度、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果胶酶用量的实验中,都需要设置多组实验,相邻两组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值”(如“温差”、“pH差”),该“差值”的大小与实验的误差大小有何联系? 提示该差值大小与实验误差的大小成正相关,即差值越小则误差越小,差值越大则误差越大。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学案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实验原理 脲或称尿素,是 降解产物,有一些细菌含脲酶,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如有含脲酶的细菌存在,这些细菌会向外分泌脲酶,使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产生氨,导致培养基pH 升高,颜色变 。可用______________固体培养基作为对照。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 4.讨论分析 ·题组训练 1.下列培养基中,能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是( ) A .葡萄糖、NaCl 、K 2HPO 4、酚红、琼脂糖、水 B .蛋白胨、酵母提取液、NaCl 、K 2HPO 4、酚红、琼脂糖、水 C .葡萄糖、NaCl 、K 2HPO 4、酚红、琼脂糖、水、尿素 D .蛋白胨、酵母提取液、NaCl 、K 2HPO 4、水、尿素 2.幽门螺杆菌(Hp )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NH 2)2C=O+H 2O 脲酶 2NH 3+CO 2

请回答: (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它能以尿素作为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色环带。 (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灭菌。 A.高压蒸汽 B.紫外灯照射 C.70%酒精浸泡 D.过滤 (3)步骤X表示。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到培养基平面上。 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菌落。 (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5)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________分解为NH3和14CO2。 现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3. (1)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将土壤用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个平板,通常以每个培养皿中有个以内的单菌落的那一组稀释倍数为最合适。 (2)接种后的培养皿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若培养基中存在含脲酶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氨,遇培养基中的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能以尿素为氮源。 (3)分离能利用尿素的细菌时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上最主要的特点是。 (4)下列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的是(多选)() A.称取葡萄糖、琼脂糖等培养基成分 B.倒平板 C.涂布平板 D.微生物的培养 (5)与LB全营养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相比,尿素培养基上只有少数菌落的原因 是。 4.各种微生物对氧的需求是不同的,研究组开展了氧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含有LB固体培养基(刚配好,尚未凝固)的锥形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若在121 ℃条件下灭 菌,则灭菌时间一般为________min,灭菌时间从_________________开始。灭完菌后将锥形瓶取出,待 温度下降到60 ℃(不烫手的温度)时,用______________擦拭桌面和双手,在超净工作台的___________ 旁将锥形瓶中的LB培养基分装到一系列试管中,并做标记。 (2)当试管温度下降到40 ℃(培养基还是液态)时,用灭菌过的移液器吸取0.1 mL的各类微生物悬液加 到相应试管中并封口,双手快速搓动试管,使菌种_______ ___于培养基内后迅速将封口的试管放置 在______ __条件下使培养基凝固。 (3)将上述试管放置于常温条件下培养 48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图中表示果酒 制作菌种的图是________。

初中生物课件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探究实验设计“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设计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与教学过程: 一、探究实验目标 1、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用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探究实验准备 、 1、实验材料准备 新鲜馒头、淀粉、麦芽糖、碘液、烧杯、试管、温度计、三角架、石棉网、清水、火柴、标签纸、消毒棉、镊子、刀片等。 2、实验安排 全班48人,2人一组,共分24组。 3、课时安排:l课时。 三、探究实验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过程,运用观察、交流和讨论进行探究活动。

四、探究实验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一胖一瘦两名学生谈一谈平时自己的饮食情况,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分析两人出现胖瘦的原因,以引起学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胖瘦关系的思考:探究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变化过程。 (二)探究实验的设计 1、提出假设: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吗? 2、提出问题: 细嚼馒头,说说能尝出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馒头在口腔中,牙齿、舌和唾液各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说明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什么物质? 3、制定计划: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②将A块和B块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一种对照。 ③取唾液分泌物:用凉开水漱口,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④取3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a、将A 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里,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b、将B 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c、将C 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d、另加4号和5号分别放入淀粉和麦芽粉,并各加入2毫升清水。 ⑤将这5支试管—起放入37度的温水中。 ⑥5—10分后取出这5支试管,各滴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

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学案实验8果酒及果醋的制作

实验8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 ·题组训练 1.醋杆菌既可以用于生产果醋,某些类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下图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流程图: (1)为提高苹果的利用率,可以在榨汁过程中使用纤维素酶和 酶,上述处理的效果可 用 进行检测。 (2)为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 。 A .用果酒为原料 B .增加醋杆菌的数量 C .将酒-水混合物pH 调至7.0 D .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 (3)醋酸发酵完成的标志是 。 (4)为了筛选优质醋杆菌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下图1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__________法 进行接种,通常根据______________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将选取的菌种接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临时保藏。 (5)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将培养过程中测得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培养液中的残 糖量和残 氮量如图 2。图中表 示细菌纤 维素产

量、残糖量和残氮量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2.如图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回答问题: (1)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用方法接种,接种之前要对接种工具进行,避免接种工具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2)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和温度控制住30~35℃。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总反应式:。(3)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理由。 (4)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瓶溶液中pH的变化是。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碱小后增大 3.请回答与“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有关的问题: (1)葡萄先用水洗净后,需用鲜红紫色的溶液浸泡5min;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清洗之(填“前”或“后”)进行的。 (2)接种菌种前干酵母制成糊状后,为使酵母迅速发生作用,可加极少量。 (3)葡萄浆放入发酵瓶中,装量不要超过。 (4)为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下列选项中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 A.用果酒为原料 B.增加醋杆菌的数量 C.控制适宜的发酵温度 D.发酵阶段封闭充气口 (5)在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的整个过程中,某物质浓度 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该物质是。 4.下面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 A → B →果醋 (1)B过程表示的是___ _____,参与该过程的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____ ____。参与A、B两过程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______ ______。 (2)制作果醋时,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______________消毒,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 ________的空间。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全套学案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第1课时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 ①类型:________________,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____________,繁殖速度快。 ③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 (2)制作原理 ①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__,大量________,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②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为: C6H12O6―→2C2H5OH+2CO2 (3)影响酒精发酵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①发酵温度控制在________℃范围内。 ②在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为________________。 2.果醋制作的原理 (1)醋酸菌:又名醋酸杆菌。 ①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②繁殖方式:________。 ③代谢类型:____________。 (2)果醋制作的原理 ①在氧气充足时,能分别把________________两种反应物转化为________。 ②当缺少________时可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 反应式:C2H5OH+O2―→CH3COOH+H2O (3)影响醋酸菌发酵的条件 ①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 ②醋酸菌属于需氧型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___。 ③最适pH为________。 二、果酒与果醋制作的操作流程 1.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果醋 2.实验装置

高二生物课堂学案 09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06DNA和蛋白质技术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实验原理】 1.DNA粗提取的原理: 2.进一步提纯DNA的原理: 3.DNA鉴定的原理: 【实验流程】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 DNA含量高、易破碎且无颜色干扰的生物组织最好 思考: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请从中选择适合的材料,用于DNA粗提取和鉴定,并阐述你选择的理由。 二、破碎细胞,获取含DNA 的滤液 1.破碎动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 2.破碎植物细胞: 冷冻处理幼嫩植物材料→研磨:破碎细胞 研磨液主要成分: SDS(洗涤剂):使蛋白质变性,瓦解细胞膜,同时分离蛋白质与DNA EDTA (DNA酶抑制剂):抑制DNA酶活性,防止DNA水解 缓冲体系(Tris-HCl)

三、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1.过滤获取核物质(滤液) 2.溶解细胞内的DNA和其他物质 向滤液中加入2mol/L的NaCl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3.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去除杂质,粗提取DNA) 沿烧杯壁缓慢加蒸馏水的目的? 何时停止加蒸馏水? 4.滤取含DNA的粘稠物 四、进一步提纯DNA 1.向DNA的粘稠物中加2mol/L的NaCl溶液再溶解DNA 2.获取含杂质少的DNA(进一步提纯DNA) 五、将DNA丝状物溶解后进行鉴定 总结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步骤 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实验原理】

条件: 子链合成方向: 1.PCR过程所需条件 模板: 2种引物: DNA聚合酶: 原料: 2.PCR技术的原理 3.电泳基本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常用于DNA、RNA大片段的分离,核酸磷酸基团带负电荷可向阳极移动,在电场驱动力和凝胶阻力下产生不同迁移率。 电泳一般需要Marker(标记), Marker为已知分子量的标准DNA片段,在电泳中作为未知样品大小的参照物。 【实验流程】

部编版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例题讲解 专题突破 第八讲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学案(无答案)

第八讲生物技术实践专题教材中基础实验复习 一、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 1.实验目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步骤: 考试说明关于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 总结: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 三.调查目的、对象、方法、注意事项、结果、结论 遗传学调查——群体调查、家系分析 生态学调查——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四、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1.微生物培养的基本程序 培养基的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灭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弃菌种和培养基灭菌后丢弃 2.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 ⑴平板划线法 ⑵稀释涂布法 ⑶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 ⑷利用鉴别培养基进行鉴别后分离 3.微生物的计数的方法 ⑴稀释涂布法 ⑵显微观察法: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⑶比浊法计数 4.微生物的利用—果酒果醋的制作 果酒的制作利用哪种微生物? 果醋的制作利用哪种微生物? 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 乳酸杆菌的代谢类型是: 果酒制作产生气泡速度: 酿酒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微生物学课件

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介绍以下几个内容: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的三域理论、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学分支、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微生物与生物技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系统与进化生物学三域学说或三域理论进化生物学:研究生命起源与进化关系的生物学重要分支。生物系统发育:探究自然界生物在性状上的相似程度,依据相似程度建立一定的系统发育关系(聚类,Cluster)。以树形结构表示系统发育关系或进化关系(phylogeny)。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又称为进化树,以此树表示生物的亲缘进化关系,每个节点代表其各分支的最近共同祖先,而节点间的线段长度对应进化距离或估计进化时间。系统树有有根树和无根树。 三领域理论:1977年,Woese 和Fox根据核糖体 RNA(rRNA)小亚基(SSU) 序列比对结果,构建了生物 界的三域系统树,根据系统 树提出將生物分为三个域: 细菌域(Domain Bacteria)、古 菌域(Domain Archaea)和真 核生物域(Domain Eukarya), 此即为三域系统 (Three-domain system)。问 题:为什么Woese和Fox要 选择核糖体RNA(rRNA)小 亚基(SSU)序列? 微生物定义及微生物学微生物(Micro organism,microbial)——通常是指不借助显 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微 小生物,包括病毒(Virus)、细菌(Bacteria)、 真菌(Fungi)、原生动物(Protists)、单细胞藻类 (Unicell algae )。 病毒:非细胞生物,没有新陈代谢,非完整生 命。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细胞生物, 但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真核微生物:真菌,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细胞生物,有细胞核 和细胞器。微生物的度量单位:有细胞结构 的为微米(um),病毒为纳米(nm)。 微生物共同特点:(小、多、快、旺、强、广) 1)体积小:细胞微生物的细胞大小一般以微米(μ m)、非细胞微生物病毒大小以纳米(nm)来计算; (2)吸收多,代谢旺:生理代谢迅速,吸收的物 质转化速度快。 (3)生长旺,繁殖快如大肠杆菌 (4)易变异,如感冒病毒 (5)适应强,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6)分布广,种类多。(具估计,细菌有100多万 种,真菌有100多万种,因而,为生物多样性研 究和资源开发提供极丰富的材料)。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生物科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支。微生物学:讲解微生物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