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兰花期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58.47 KB
- 文档页数:3
国兰花期调控与组培快繁技术优化的研究国兰指兰科兰属(Cymbidium)植物中原产于我国的一部分地生种,主要包括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蕙兰(C.faberi)、建兰(C.ensifolium)、墨兰(C.sinense)和寒兰(C.kanran)5大类。
本试验分别以春兰、蕙兰为试验材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温度和外源赤霉素GA3处理,达到促成春兰于年宵期间开花的目的;二是研究蕙兰组织培养从萌发到成苗的各个步骤,着力探究接种部位、光照强度以及培养方式因素对于根状茎增殖的影响,优化蕙兰组培快繁体系,并对蕙兰一步成苗技术进行初步探索。
在试验过程中考虑成本与可行性,为大规模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春兰进行30 d自然低温处理并置于均温17-20-C,空气湿度75%-85%的玻璃温室培养30 d,比正常花期提前35天。
年宵期间开花率可达到78.57%,花葶高度达到12.64 cm,是促进花期提前、提高观赏性的最佳处理组合。
2、赤霉素GA3喷施、涂抹花葶处理对于春兰花期调控作用不佳,尤其是高浓度单次喷施往往会造成叶害,降低整体观赏性。
但先进行30 d自然低温处理再辅以90 mg/L农用赤霉素喷施后置于玻璃温室培养可使开花率达到88.57%,花葶高度达到13.90 cm。
3、不同蕙兰种子萌发能力不同,最佳培养基也不同。
本研究中萌发情况最佳的蕙兰杂交种是‘程梅’ב边草’,多数蕙兰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花宝1号5 g/L+NAA 5 mg/L+蔗糖20 g/L+琼脂粉7.5 g/L+活性炭2 g/L+蛋白胨3 g/L。
4、经验培养基花宝1号5 g/L+NAA 5 mg/L+蔗糖20 g/L+琼脂粉7.5 g/L+活性炭2 g/L+蛋白胨3 g/L适宜用于蕙兰根状茎生长、增殖;头段根状茎增殖能力最强,中段末段差异不显著;光照6000 Lx条件最利于根状茎增殖,黑暗条件下根状茎生长不良;固体静置培养方式最利于根状茎增殖,液体静置和振荡培养差异不显著。
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的研究与应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开花是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
然而,植物的开花时间并不是单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内部遗传调控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对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对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植物育种、园艺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可以说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
最早关于植物开花时间调控的研究,来自于对一些早熟品种的分子遗传机制的探究。
后来,随着对一些重要基因的不断发现和解析,科学家们对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的理解逐渐深入。
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植物开花的遗传调控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有FT (FLOWERING LOCUS T)和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两个基因家族。
FT基因家族起到了激活SOC1和AP1(APETALA1)等一系列基因的作用,并在植物体内产生一个“花素”信号,从而促进植物开花。
值得一提的是,FT还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节律,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开花时间。
SOC1基因家族则可以反过来调控FT的表达,在植物体内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的开花时间调控网络。
此外,一些环境信号因素,如光周期、温度、营养等也会影响植物的开花,影响方式多样。
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光周期的调控下,光敏蛋白PHYTOCHROME B可以通过FT等基因来调控花期。
而研究发现,在一些缺乏营养的环境下,植物还有可能采用改变生长策略的方式来适应环境,如将生长的能量和营养分子优先利用于生殖器官上,这也是植物开花时间调控的一种新机制。
第二部分: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人工选择和迁移优良基因来创造新品种的过程。
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在植物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观赏植物花期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程永生来源:《现代园艺》2011年第02期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花期调控的基本理论,从温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栽培管理四个方面综述了观赏植物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并从三个方面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观赏植物;花期调控;开花花期调控是广大园艺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通过花期调控可以使花卉集中在同一个时期开花,为节假日或其它需要提供定时用花;也能使花卉均衡生产,解决市场上的旺淡矛盾;使不同花期的父母本同时开花,解决杂交授粉上的矛盾,有利于育种工作;在掌握开花规律后把一年1次开花改为一年2次或2次以上开花,缩短栽培期,可提高开花率。
因此,对观赏植物花期调控的研究十分必要。
1、花期调控的基本理论花期调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促进或抑制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及开花的理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①碳氮比(C/N)学说:该学说认为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与同化糖类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关键,当含碳化合物较高时,花芽分化受促进;含氮化合物较高时,营养生长受促进。
②春化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植株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旺盛的细胞和处于生长旺盛时期的幼叶,某些二年生植物和一些冬性一年生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形成花原基。
③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即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与日中性植物。
使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使短日照植物开花的最长日照长度,称为临界日长。
日照长度大于此值则短日照植物不能开花,小于此值则长日照植物不能花芽分化。
④激素平衡学说:该学说用GA3(赤霉素)/CTK(细胞分裂素)或CTK/GA3的平衡来解释花芽分化。
现已发现,花芽分化不但与CTK/GA3有密切的关系,还与CTK/ABA(脱落酸),IAA(吲哚乙酸)/ABA,ZR(玉米素)+IAA/GA3等比值有密切关系。
2、花期调控的技术研究2.1温度调控温度是自然界调控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抟变的主要因子之一,大量事实表明,不同植物的成花各自有其一定的温度需求目。
光照对国兰花期的影响摘要:光照是国兰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之一。
从光强、光质和光周期等方面论述了国兰栽培过程中花期控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国兰;花期调控;光照0前言国兰是一种生长在深山幽林中的兰科草本植物。
国兰通常是指春兰(Cymbidiumgoeringii)、建兰(C.en-sifolium)、蕙兰(Cymbidium flabed)、寒兰(C.kanran)、墨兰(C.sinense)、春剑(C.tongibracteatum)和莲瓣兰(C.tortisepalum)7大类地生兰。
国兰花香清新淡雅,纯美清幽,浓淡相宜,沁人心脾,让人久闻不厌。
国兰花色单纯淡雅,朴素无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正常生长条件下,墨兰花期为1~3月,春兰花期为2~3月,蕙兰花期为3~5月,建兰花期为7~10月,寒兰花期为11~12月。
莲瓣兰的花期主要是在12月~翌年3月份。
可以看出,国兰的开花时间相对较为分散且大多数都与节假日错开。
因此无法在节日期间为市民提供大量品种较多的高品质国兰。
国兰的花期调控就是指充分了解国兰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人为地调整其生长环境条件或者是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及管理方法,以达到使国兰提早、延迟开花或者是延长花期的目的。
1光照对国兰花期的影响光照是影响国兰花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光照对国兰花期的影响主要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羽。
植物体内的各类光受体在感知外界光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1934年,KNOTT的局部遮光试验证实了光受体广泛分布于植物的叶片中。
叶片中的光受体就好像植物的“眼睛”一样,感受到目前植物生长的环境究竟是白天还是夜晚,是遮荫还是阳光下。
植物体内的应答系统根据光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应答,从而使植物处于一个相对最优的生长状态,并且对植物的成花诱导具有调节作用。
1.1光强对国兰花期的影响光强即光照强度。
根据对光照强度不同的需求,植物可分为3类:①阳性植物: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全光照射。
【艺兰科普005】国兰开花的生理基础及开花调控国兰开花的生理基础,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年龄,二是温度,三是养分,四是光照,五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是年龄,国兰的年龄。
通常情况下,从龙根苗长出来的国兰,需要一定年龄才会开花的,而分蘖出来的国兰只要达到2-3代苗连体就会开花。
所以,这里说的年龄,主要是指种子苗,龙根苗,从第一年开始,一共需要多少年才会开花?这个问题,相关研究也比较多,不同国兰品种会有不同的要求,墨兰基本上4-5年就可以开花,其他品种兰花的开花年龄要求,也是有多又少,但最少都需要3年,有的蕙兰龙根苗,甚至要7-8年才会开花,这个时间是比较长的。
这个是年龄方面的要求,不同国兰品种,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至少4年以上,龙根苗才会开花。
这个还是建立在正常的生长情况下,如果生长过程中遇到病虫害等影响,开花时间还会推迟。
二是温度。
不同国兰品种,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建兰花芽的分化与生长, 25度左右的气温持续一段时间,是比较有利的。
而春节前后开花的国兰,像墨兰、春兰、蕙兰、春剑、莲瓣兰等,花芽分化的气温在20度左右,相对来说要低一点夏天最高气温之后,气温稍微下降的时候,这个温度对这些国兰的花芽分化是非常有利的,也是这些国兰花芽分化最旺盛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兰的花芽分化之后,对气温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也就是说必须经过50天左右的低温气候,花芽才会继续生长与发育。
如果在11月到12月期间出现高温(20度左右),这个分化后的花芽,要么败育,也就是僵芽,要么就是提前拔杆开花。
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个低温过程的影响,也就是春化作用的影响,要有这个过程,它才能更好的开花,影响国兰的开品。
三是养分,包括矿质营养和水分。
不同的矿质营养和水分状况,对国兰开花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对开花影响比较大的矿质营养为钾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这个是按照它们对开花影响的大小来排位的,也就是说,对花芽分化影响最大的是钾、其次是氮,最后是磷。
国兰的花期调控1、提前花期在其花芽分化期增施磷钾肥,以促进成花激素在兰株休内的积累。
可选用1000倍花宝3号,或800倍磷酸二氢钾,每隔7~10天浇施1次,连续追施3~4次。
对于冬春开花的春兰、墨兰和蕙兰而言,可在正常花期前2~3个月,进行高达95%的遮荫和5℃以下的低温刺激,以使其花芽提前通过春化作用。
连续处理1个月左右后,可减少遮光率,在60~70%的半荫环境下,正常栽培,可提前花期1个月左右。
而对于夏秋开花的寒兰和建兰而言,要将其花期提前1个月,则需在其整个生长期给予30~40%的遮荫和25~30℃的高温处理。
用赤霉素处理花芽也可有效提前花期,其方法是:在花芽出土后,用赤霉素1万倍液涂抹其上,以促使花序提前伸长。
当花蕾呈小排铃时,每周用相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洒花序1次,可促使花期提前15~20天。
2、延迟花期对于冬春开花的墨兰和春兰,应在其花芽分化后,大约在正常花期前3个月左右,将气温升至10~15℃左右,并且每晚加灯光补照2小时,以推迟春化作用。
在通常的低温春化季节用此方法处理1~2个月,再恢复正常管理,保证气温在7~12℃,以使其正常通过春化作用,该方法可推迟花期1~1.5个月左右。
而对于夏、秋开花的建兰和寒冬,则要延长低温期,保证温度10~15℃直至夏季,以推迟其花芽分化。
需每天缩短正常光照时间约2小时,即在日落前2小时搬入黑房或用黑幕进行遮盖,此方法可成功延迟花期1~2个月,但在实际生产中因其要求的条件较难达到而较少采用。
相对而言,用化学激素处理的方式就显得简便得多。
用2,4-D20万倍液在花芽出土后涂抹1次,再于排铃期喷施1次,可取得推迟花期1.5个月的效果。
要注意的是2,4-D溶液不能触及兰株的其它部位,可选用装饮料的大塑料瓶,剪去下底,罩住花莛,旋开瓶盖,伸入喷嘴喷施药剂。
收稿日期:2023-08-0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1003);肇庆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N015);2022年高水平广东省农业科技示范市建设项目(2220060000094)广东农业科学2023,50(9):165-172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23.09.017周荣,贺琪馨,陆楚桥.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建兰开花的调控作用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23,50(9):165-172.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建兰开花的调控作用研究周 荣1,贺琪馨2,3,陆楚桥3(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目的】阐述建兰花芽分化与发育过程,针对花芽不同发育阶段,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控,以解决建兰花期不统一、观赏期短的问题,为实现建兰周年生产提供参考。
【方法】以建兰品种‘小桃红’为材料,通过解剖观察建兰花芽分化发育特点,分别在分化前期和花芽快速发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GA 3)、萘乙酸(NAA)、碳酰胺(CH 4N 2O)和3%赤霉酸乳油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建兰各花期花序比例、开花数和花朵直径等开花性状的影响。
此外,在排铃期喷施硫代硫酸银(STS),分析其对建兰花朵开放持续期的影响。
【结果】建兰花原基开始分化至花朵开放整个花分化与发育过程需要30 d,可分为分化前期、花芽分化发育初期、花芽快速发育期、花梗伸长期、排铃期和开花期,共6个时期;处于不同发育期的花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反应不同,花芽分化前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可促使建兰花期提前1个月左右,其中200 mg/L 6-BA+ 75 mg/L NAA+ 10 mg/L CH 4N 2O + 50 mg/L 3%赤霉酸乳油效果最为显著、花期提前33.03 d;花芽快速发育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前建兰花期1周左右,其中150 mg/L 6-BA+ 75 mg/L GA 3+ 50 mg/L NAA+ 10 mg/L CH 4N 2O 效果最佳、花期提前8.30 d。
杂交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作者:张晓艳张志胜郭和蓉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17期摘要 [目的]研究高山和赤霉素处理对杂交兰(Hybrid Cymbidium)开花的影响,为其花期调控提供参考。
[方法]以玉女杂交兰为材料。
在惠州市象头山(海拔约600 m)进行高山处理;赤霉素浓度分别为50、200、400、600和800 mg/L,以清水为对照。
[结果]花芽分化后,赤霉素和高山处理均可明显促进玉女杂交兰花序的生长,使花期提早,败花率降低;赤霉素处理可使玉女杂交兰的花朵变大,高山处理可使花横径明显增大。
[结论]赤霉素和高山处理均可以调控杂交兰花期,但利用赤霉素调控杂交兰的花期时应注意处理浓度和时间,防止对花朵性状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杂交兰;花期调控;赤霉素;高山处理中图分类号 S682.1;Q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7-05400-03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s of planting on the hill and gibberellin on flowering of hybrid Cymbidium,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ts florescence regulation. [Method] The Cymbidium ‘YuNv’ was taken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e treatment of planting on the hill was carried out in Elephant Trunk Hill of Huizhou City, which altitude was about 600 m;gibberellin concentration was 50, 200, 400, 600, 800 mg/L, resp., taking clear water as control. [Result] The treatments of gibberellin and planting on the hill distinctly promoted the growth ra te of inflorescence of Cymbidium ‘YuNv’, advanced its florescence and reduced its failure rate of flower. Gibberellin treatment made the flowers of Cymbidium ‘YuNv’ bigger, and the treatment of planting on the hill made the transverse diameter of flowers bigger.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s of gibberellin and planting on the hill both regulate the florescence of hybrid Cymbidium, 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centration and using time of gibberellin, to prevent to come out adverse impacts on flower traits.Key words Hybrid Cymbidium; Florescence regulation; Gibberellin; the treatment of planting on the hill杂交兰(Hybrid Cymbidium)由国兰与大花蕙兰杂交选育而来,兼有国兰的开花特性、香味及大花蕙兰的花大色艳的特点,近年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兰花市场中颇具发展潜力的兰花新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植物花期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的花期调控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种子繁殖和适应环境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植物花期调控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植物花期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 光周期调控植物的花期依赖于生长时所处的日照长度,这种现象被称为光周期调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光周期调控的关键基因。
具有代表性的基因包括FT、CO、GI等,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植物花期。
2. 基因互作调控除了光周期调控,植物的花期还由多种基因互作调控。
例如,当一个基因缺失时,其他基因会发生改变以弥补它的作用。
这种基因互作调控的机制一直是植物研究的重点,它包括了多种调控机制,如miRNA、RNA编辑等。
3. 植物激素调控植物激素是一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植物花期的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植物激素被发现在花期调控中有重要作用。
目前已知的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最近研究表明,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比以前所思的更为复杂。
4. 外界环境因素调控植物花期的调控还依赖于外部环境因素。
例如,高温和寒冷等温度变化会影响花期。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了一些调控机制,如RNA编辑、逆转录转移等,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外部环境因素对植物花期的调控。
5. 基因编辑技术在花期调控中的应用近年来,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花期调控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有趣的成果。
这项技术可以针对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修改,从而创造出新品种。
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在精准调控植物花期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总之,植物花期调控机制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们依赖于内部和外部调节机制的相互作用。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未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更好地控制植物花期。
兰花花期调控技术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陆顺教;易双双;廖易;王存;杨光穗【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8【摘要】兰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在国际花卉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兰花的自然花期与市场需求容易错位,极大地限制了兰花产业的发展.因此,兰花的花期调控技术便成为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此,国内外兰花工作者展开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光照、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等兰花花期调控技术措施及相关开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现有研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入研究兰花花期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总页数】6页(P25-30)【作者】陆顺教;易双双;廖易;王存;杨光穗【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10.1【相关文献】1.兰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J], 黄国林;肖远志;李卫东;曾斌;刘静波2.卡特兰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J], 张宁宁;邵和平;曹荣祥;华宁;王勇3.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的相关研究 [J], 吕金浮;林桂玉;杨天慧;王兴翠;涂忠勇4.我国蝴蝶兰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J], 卢兴霞;王丽娟5.石斛兰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J], 张东雪;廖易;陆顺教;李崇晖;杨光穗;尹俊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作者:黄国林肖远志李卫东曾斌刘静波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5年第05期摘要:综述了兰花花芽分化及花芽分化过程中的生理代谢等成花诱导机理,概括了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栽培措施对兰花花期的调控技术,以期为我国的兰花产业生产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最后指出应加强国兰花期调控技术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兰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S68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15)05-0146-03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它泛指单子叶兰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全世界有700多个属、20000多个种。
我国地域辽阔,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兰科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中国植物志》中记录的兰科植物就有171属1247种。
目前市场上商品应用的兰科植物主要分为洋兰和国兰,洋兰主要包括蝴蝶兰、大花蕙兰、文心兰、万带兰、卡特兰、石斛兰等;国兰主要包括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7大类。
兰花作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花卉之一,已占到世界花卉贸易额的1/10,通过花期调控实现兰花的周年生产成为必然趋势,而我国花卉消费有着明显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节日。
通过研究兰花的花芽分化率及其调控技术,对提高兰花的商品价值、促进兰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兰科植物生长习性兰科植物主要有附生兰和地生兰两大类。
热带兰几乎都是附生兰,可以附生在其他植物上,拥有气生根,有些附生兰的茎和叶膨胀肉质化,能有效保持水分,可以生长在岩石和山崖上;地生兰主要生长在温带、热带草原及沼泽地,其肉质须根发达,除吸收养分外还可固定根部,国兰品种大都为地生兰;兰科植物还有少部分腐生兰,它没有叶片,靠菌根上的真菌吸收养分。
蝴蝶兰、万带兰、卡特兰等热带兰喜高温高湿与荫蔽的环境,如蝴蝶兰10℃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需要经常保持湿度70%-80%。
而国兰大多数喜荫畏阳,高于32℃或低于10℃则生长缓慢。
外源激素促进墨兰提早开花的试验刘柳姣;刘震;韦燕;赖碧丹【摘要】在企黑墨兰的花芽形成期即10月中下旬施用1 00 mg/L赤霉素(GA3)+50-100 mg/L6-苄氨基嘌呤(6-BA)具有更好的促进墨兰花葶生长,比对照提早10d开花,花朵直径增大,花葶挺直美观;11月上旬喷放100 mg/L赤霉素(GA3)+5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12月中旬对喷施激素处理后抽生的墨兰花葶喷施50 mg/L赤霉素(GA3) +50 mg/L吲哚乙酸(IAA)或50mg/L吲哚丁酸(IBA),均可促进提早7d开花,12月中旬对自然抽生的花葶喷施50 mg/L赤霉素(GA3) +50 mg/L吲哚乙酸(IAA或吲哚丁酸(IBA),可促进墨兰提早5d开花,而喷施50 mg/L赤霉素(GA3) 50 mg/L赤霉素(GA3) +50 mg/L萘乙酸(NAA)后,花径生长不紧实、弯曲,小花花瓣有粘连现象.【期刊名称】《农业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外源激素;墨兰;提早开花【作者】刘柳姣;刘震;韦燕;赖碧丹【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墨兰,在春节前后开花,所以又称报岁兰、拜年兰,是我国五大兰花之一,属兰科兰属短日照植物,亚热带兰花[1],也是我国南方最常栽培的国兰品种[2],因为叶子线条优美,花朵素雅,花香馥郁而深受人们喜爱。
在南方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兰花文化热的升温,墨兰在年宵花卉中销售量逐年上升,但受自然花期和气候的双重影响,墨兰有时不能如期在春节前开花。
加之2004年以来国兰出口要求要带花菖,严重制约了外销,影响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因此,调控墨兰花期已经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