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调控技术(高级课堂)
- 格式:ppt
- 大小:7.57 MB
- 文档页数:2
花期调控的方法有哪些
控制浇水,为了使植株能顺利开花,可每隔10~15天浇一次水,使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控制温度,需将室温稳定在20~28℃
之间,使植株能顺利开花;合理追肥,需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稀薄的液肥,以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
1、控制浇水
可通过控制浇水的方法使植株能尽早开花,在开花期间可每隔10~15天浇一次水,使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即可。
给植株浇水时,可选择浇灌未遭受污染的河水或是晾晒2~3天后的自来水。
2、调节温度
大多数植株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若环境温度过低,会使得植株无法正常开花。
需植株转移到能调节温度的室内养护,并将室温稳定在20~28℃之间,以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
3、合理追肥
植株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较大,日常养护期间,需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肥料,可选择施加稀薄的液肥或养分均衡的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进行花芽分化。
在开花后还需施加尿素肥使其开出更为鲜艳的花朵。
4、补充光照
植株在生长期间对光照的需求较大,需通过光照合成养分用于开花,为了加快植株的开花速度,需将其转移到光线明亮的环境中养护,每日需给予不小于6小时的光光照,在正午十分光照过强时,需在上方搭建一层遮阳网来弱化光线的强度。
花期控制技术“鲜花送你才浪漫,电影和你才好看。
”道出了鲜花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
鲜花的仪式感永远不会过时:七夕送给女朋友一束玫瑰,教师节会买朵康乃馨偷偷送给老师,这些都浪漫都离不开鲜花。
如何保证同一种花卉一年四季都能供应呢?花期调控是一个有效措施,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花期调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花期调控技术。
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重点进行学习:1.温度处理2.光照处理3.园艺技术措施4.应用植物生长调剂5.采后调控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花期调控技术。
花期调控技术是指人为地采用不同播种期、选择不同品种,以及控制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等条件的方法,在满足花卉的成花和开花要求下,促使其在自然花期之外的时间开花。
花期调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一、温度处理1.温度处理可调节花卉的休眠期、花芽形成期、花茎伸长期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促进花卉生长发育,在非适宜温度下抑制花卉生长发育。
2.升高温度,如在冬季低温季节,加温可以使植株加速或恢复生长,提前开花。
3.降低温度,如一些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秋植球根花卉、某些木本花卉,提前给与低温春化阶段,使其提前开花。
在春季自然气温未回暖前,对休眠的植株给与1-4度的低温,可延长休眠,延迟开花。
二、光照处理,具体做法如下:1.延长光照时间:人工补光,达到12小时以上,可促使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季节开花。
2.缩短光照时间:用黑色材料在白昼两头遮光,缩短白昼、加长黑夜,这样可以促进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季节开花。
3.人工光中断黑夜:对于短日照花卉,在短日照季节在0: 00-2: 00加光2小时,破环短日照作用,可以组织短日照形成花蕾。
4.光暗颠倒:适用于夜间开花的植物,如昙花,在花蕾10cm时,白天遮光,夜间补光,可以使其在白天开花。
5.调节光照强度:花卉开花前一般需要较多的光照,开花之后遮光,可以延长开花时间。
三、园艺技术措施,包括1.分期播种和栽培,错开花期。
2.采取如摘心、修剪、摘蕾、剥芽、摘叶、环割、嫁接等技术措施,调节植株生长速度,对花期有一定调控作用。
怎样控制百合花的花期百合花的花期调控对百合花适应市场要求提高经济价值具有很高的作用,调控百合花的花期要做好温度和光照的控制。
1、超促成栽培:在8月开始植球,植球前经过春化处理。
方法是用大球在13~15℃下处理42~49天,后转入8℃冷藏处理28~35天。
当新芽生长到5~6厘米时,即开始定植。
这样10~11月鲜切花可上市。
2、促成栽培。
11月翌年2月上旬开花。
用中球先在13℃处理2周(14天),再在3℃下处理4—5周(28—36天),这样可在11—12月开花。
如要求1—2月开花,可先在13℃处理2周,以8℃处理4—5周(28—36天),这时定植后夜间温度较低,应加温保持15℃左右即可。
百合在促成栽培中,当花芽长到1—2厘米时,如光照不足,容易发生消蕾现象。
消蕾常发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过人工照明补光,方法是每8—10平方米悬挂一盏40瓦高压钠灯,或普通防水白炽灯,补光始期由花芽0·5—1厘米前开始加光一直持续到采收为止。
温度16℃条件下,大约维持6周光照,每天从夜间8时至翌晨4时,对防止消蕾、提早开花和提高切花品质效果甚佳。
3、半促成栽培:用小球即可。
先在2~5℃下处理35~42天,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植,可使麝香百合在翌年2~4月开花。
若要在2月开花,温度宜保持在15℃左右;若要3月开花,温度保持在13℃为宜。
而4月下旬至5月开花,可以不用加温。
为使发芽一致,种球可先在0~3℃下处理21天。
4、抑制栽培:将球鳞茎封入100%氮气中贮于0~2℃冷库,或用干燥的木悄填装后,用塑料纸包扎贮藏在0℃冷库中,6月种植,8月可开花。
为获得优质百合切花,适宜的光温条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发育期,如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适温为15—20℃,此时若小于10℃或大于30℃,生长较慢,极易发生裂萼现象。
亚洲百合在蕾后若出现低温会发生消蕾现象,光照不足也会消蕾。
生长过程中,以白天温度21—23℃,夜间温度15—17℃最好。
月季花花期调控技术姓名:赵云月季花期的调控,可以通过对月季花整形修剪,月季生长温度的调控和月季生长的肥水管理来改善。
1.整形修剪修剪可以对月季产花日期、单枝的出花数量和出花等级主生重大影响。
一般全年应控制在18~25枝/株的产花数量。
月季从发育到开花时间是相对稳定的,但通过修剪,在一定程度上可调整花期。
修剪的时间主要根据品种的有效积温和特性,并参照设施栽培的保温能力来推算。
如上海,1~2月份整枝后,3月中、下旬出现早春花;8月整枝后,9~10月份出现秋花;10月整枝后,翌年元月后出现冬花。
月季冬季切花,要掌握好秋剪时间。
秋季气温有前高后低中间稳定的特点,以8月30日为界限,越往前气温越高,若修剪过早,花枝发育的时间短,花蕾持续时间也短,2~3天就凋谢。
反之,若修剪过迟,从修剪到开花时间就越大。
一般迟1天修剪,开花要延迟2~3天。
2.温度为使开花提前,可于10月下旬将植株移入0℃左右的低温室内,经30~40日,再移入温室。
逐步提高室温,当温度达到12~14℃时,保持恒温。
每株月季留4~7个芽,除去多余的芽。
显蕾时,便将室温增高至18~19℃。
待花蕾显色后,便移至气温为12~15℃的露地环境,约在3~4月间,就可开花。
如在炎夏将植株移入20~25℃的冷室,植株便能正常成花与不断开花。
3、肥水管理在上述各种情况修剪中,要结合植株长势,进行科学肥水管理。
当植株修剪后,新一代芽不萌发时,用0.2%尿素每5、6天叶面喷肥一次,可促进新芽萌发;如植株生长快,新枝迅速生长,超出计划范围时,控制供水可延缓生长。
控水过程中,以枝叶萎蔫后,及时喷水,1小时内恢复为临界。
水是植物体内各种酶的载体,水供应不足,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变慢,因而植株生长变慢。
如新枝现蕾比计划晚,此时用0.2%的磷酸二氢钾每5、6天叶面喷肥一次,花蕾迅速生长。
月季花期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体内营养,水分供应要充足。
1.调节花期日照处理法(1)短日照处理:此法可使短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如菊花、一品红、叶子花、蟹爪兰等。
这类花卉在健壮生长之后,采用遮光处理,常用黑布(或黑塑料)将全株罩严,每天只给8~10小时光照,经过此处理50~60天后即可提前开花。
(2)长日照处理:采用长日照处理,可以使短日照植物花期延后,如将菊花在花芽未分化前(8月下旬),每天用灯光补充光照,使每天见光时间超过12小时,即可抑制花芽形成,延迟开花;反之,也可采取加光法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
2.调节花期温度处理法(1)加温处理:对于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形成花芽的花卉,如月季、茉莉、米兰、瓜叶菊、大岩桐、长春花、天竺葵等,只要提前加温,就能在需要开花时如期开放。
对于正在休眠越冬但花芽已经形成的花卉,如梅花、牡丹、碧桃、迎春等,经受霜雪后,移入室内,逐渐加温,使室温保持在5~25弋,并经常喷雾,就能提前开花。
(2)低温处理:多用于休眠越冬的花卉,如杜鹃、梅花、碧桃等,如在春季不让其开花,可将其放在2~5度的冷窖内,约每半月浇1次水,可使花期延后至“五一劳动节”或“国庆节”。
调节花期药剂处理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卉,可以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提前开花。
如用200~4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对八仙花、杜鹃、樱花等进行处理,对打破休眠有效。
3.调节花期栽培措施法利用花卉不同时期播种、扦插、修剪、摘心等栽培措施来控制花期。
如唐菖蒲采用分期栽种的方法,可以做到四季有花;一串红采用摘心措施,可以延迟花期20多天;大丽花从扦插到开花大约需要120天,采用分期扦插育苗,可调节花期。
下面介绍两种利用栽培措施调节花期的方法:(1)控制播种时间:植物生长至开花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控制播种时间来调控花期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如一串红冬季在室内播种,保证一定的温度,可在春季开花。
但对于一些开花受长短日照控制的植物来说,提早或推迟播种时间往往会受日照长度的影响,植株未生长成熟即已开花。
花卉花期调控技术一、温度处理调控1.提高温度。
一些多年生观赏植物和秋播草花,在入冬前若放入高温或中温温室内培养,一般都能提前开花。
如牡丹、杜鹃、山茶、垂丝海棠、碧桃、瓜叶菊、旱金莲及大岩桐等,都可将花期提前到春节前后。
但前提是必须是成熟的植株,并在入冬前已形成花芽,且经过一段低温休眠处理,尤其是木本观赏植物,否则不会开花。
利用加温方法催花,首先要预定花期,然后再根据观赏植物本身的习性来确定提前加温的时间。
在将室温提高到20-25℃、相对湿度增加到80%以上时,垂丝海棠经10-15天就能开花。
牡丹经30-35天可开花,而杜鹃则需40-50天方可开花。
有些观赏植物在适宜的温度下可持续生长,开花不断。
如非洲菊、大丽花、美人蕉、茉莉、非洲凌霄、木本象牙红、文殊兰等,都可通过加温来延长花期。
但要早作准备,不使其受低温影响而停止生长,并辅以施肥、修剪等措施,才能有效。
2.降低温度。
①延长休眠期,推迟开花。
一般多在早春气温回升之前,将一些春季开花的耐寒、耐阴、健壮、成熟及晚花品种移入冷室或地窖,使其休眠延长来推迟开花。
延长观赏植物休眠期的冷室室温应保持在5℃以下,这就不能用一般的冷室,可利用永久性地窖来代替,但应有照明设备。
降温处理时,要少浇水,除非盆土干透,否则不浇水。
一般,需提前30天以上将其移到室外,先放在避风和遮阳的环境下养护,并经常喷水来增加湿度和降温,然后再逐渐向阳光下转移,待花蕾萌动后再正常浇水和施肥。
②减缓生长,延期开花。
较低的温度、微弱的光照、水分不足等,都能使植物的新陈代谢减弱而延迟开花,这些措施大多用于含苞待放或开始进入初花期的观赏植物,如菊花、瓜叶菊、天竺葵、八仙花、晚香玉、水仙、月季等。
3.夏季降温。
在夏季降低温度,使不耐高温的观赏植物在夏季开花。
因盛夏时许多观赏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处于迟缓状态,有些还进入休眠,故多不开花。
为了满足夏季观花的需要,可采用各种防暑降温措施,使它们正常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打破夏季休眠的习性,使其开花不断。
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摘要:利用一些特殊的栽培技术可使花卉在自然花期之外按照人的意愿定时开放,使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的称为促成栽培;使开花期比自然花期延迟的称为抑制栽培。
介绍了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调控技术,包括模拟自然生境法、温度处理法、光照处理法、栽培管理法和激紊调节法等。
人为改变环境条件或采取一些特殊的栽培管理方法,使一些观赏植物提早、延迟开花或保花期延长的技术措施叫做花期调控。
应用花期调控技术,可以增加节日期间观赏植物开花的种类;延长花期,满足人们对花卉消费的需求;提高观赏植物的商品价值,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种植者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常用的花期调控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模拟自然生境法若使当地或外地引进的花卉适时开放或改变花期,采用与花卉原产地相同的生长发育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栽培管理,一般可获得成功。
例如,若使从荷兰引进的夏季开花的唐菖蒲在我国北方冬季开花,可将其种球进行催芽处理,打破休眠,放在温室中栽培,保持温度15~25℃,相对湿度60%~80%,每晚增加光照2~3h,经过100~120d即可开花。
2 温度处理法 2.1 增温法 a.促进开花多数花卉在冬季加温后都能提早开花,如温室花卉中的瓜叶菊、大岩桐等。
春季开花的木本花卉及露地草本花卉加温后也能提早开花,如牡丹、落叶杜鹃、金盏菊等。
牡丹及落叶杜鹃在入冬前就能形成花芽,但由于入冬后温度较低而处于休眠状态,若移入温室给予较高的温度(20~25℃),并经常喷雾、增加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就能提早开花。
开始加温至开花的天数因花卉种类、温度高低及养护方法等而有所不同,温度高、湿度适应的要快些;温度偏低、湿度不够的则要慢些。
b.延长花期有些花卉在适宜的温度下,有不断生长、连续开花的习性,但在秋冬季节气温降低时,就停止生长和开花。
若能在开花停止前,使其不受低温影响,就能不断生长开花。
例如,要使非洲菊、茉莉花、大丽花等在秋季、初冬期间继续开花就要早做准备,在温度下降之前及时增温、施肥、修剪,可确保其继续生长开花。
解说词:花卉花期控制技术无论是节日装饰还是开业庆典,无论是公园景点还是道路景观,花儿都是美丽又喜庆的装饰品……你看,菊花、百合、矮牵牛、郁金香、一串红,这各式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好不热闹!可是了解花卉的人们都知道,这花儿开放的时间都是有季节性的,就拿这矮牵牛和菊花来说吧,矮牵牛花期一般在4~8月或5~9月。
而正常的菊花花期则在秋季11月份前后,本来不在一个时候开的花,现在却一起开放了,这就好比关公战秦琼,本来是八竿子也打不着,可是现在它们却能同台争艳,这是咋回事呢?告诉您吧,这是因为园艺工作者采用了一种新技术,也就是花卉花期控制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根据植物开花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为地改变花卉生长环境条件并采取某些特殊技术措施,使它们提前或推迟开花,让花卉按照人们的意愿开放。
简单来说,花卉花期控制技术就是使不同花卉提前或推迟开花,从而满足节日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延长花期、提高观赏植物的商品价值,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种植者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育种工作上,花卉花期控制技术还可以使原来花期不遇的杂交亲本在同一时期内开花,从而解决杂交授粉花期不遇的问题,对育种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那么,花卉的花期调控具体是采用什么措施来实现的呢?花期调控分为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
直接调节就是通过具体措施直接影响花芽的分化和发育;间接调节就是通过调节植物的生长进程间接影响花卉开花的时间。
花期调控的具体措施包括温度处理、光照处理、栽培技术处理、控制水肥、激素调节等措施。
由于花卉的种类繁多,产地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差异很大。
为了这些保证调控措施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最好在棚室进行生产和调控。
棚室的选址与建造场地的好坏对棚室性能和环境调控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建造前一定要慎重选择场地。
棚室选址的原则是:地形开阔、地势高燥、向阳避风、水源充足、水质较好、供电正常、交通方便的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市区内或紧邻市区、花市的地方选址,这样也便于以后的花卉运输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