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1,-1
1,-1
1,-1
-1,1
3,-3
1,-1
-1,1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1,-1
1,-1
3,-3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3,-3 1,-1
1,-1 3,-3
图9-1-2 齐威王与田忌赛马博弈
9.1 竞争型决策概述
9.1 竞争型决策概述
2.“田忌赛马”
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经常约手下大将田忌与他赛马。赛马的规则 是这样的:每次双方各出三匹马,一对一比赛三场,每一场的败者要 输一千金给胜者。齐威王的三匹马和田忌的三匹马按实力都可分为上 中、下三等。由于齐威王的上、中、下三匹马都分别比田忌的上、中、 下三匹马略胜一筹,因此田忌每次都是连输三场,要输掉三千金。后 来田忌的谋士孙膑知道这一情况后,给田忌出了个主意,即让田忌不 要用自己的上马去对抗齐威王的上马,而是用下马对抗齐威王的上马, 上马则去对抗齐威王的中马,中马去对抗齐威王的下马。这样,虽然 第一场田忌必败无疑,但后两场田忌却都能取胜,二胜一负,田忌反 而能赢齐威王一千金。
9.1 竞争型决策概述
可以看出:两囚徒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 法实现最大利益甚至较大利益。因此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 题,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即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往 往不能实现集体的最大利益;用经济学的术语讲,该竞争中存在帕累 托改进的机会,而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帕累托最优,不符合集体 理性的要求,囚徒因此陷入了理性的困境。这个问题在社会经济活动 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比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人或组织仅考 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不一定是资源配置效果的帕累托最优,存在 着参与者利益都改进的可能性却无法利用,通常称这种情况为“市场 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