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用药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8.43 KB
- 文档页数:3
精选全文完整版201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
(二)分类1.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类[1]:(1)原发性甲减(primary hypothyroidism)亦称甲状腺性甲减,最常见。
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如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I治疗所致的甲减。
(2)中枢性甲减(central hypothyroidism)是垂体性和/或下丘脑性甲减的统称,少见。
常因下丘脑和垂体肿瘤、手术、放疗和产后垂体出血坏死引起。
由下丘脑病变引起的甲减也称三发性甲减(tertiary hypothyroidism),罕见。
主要见于下丘脑综合征、下丘脑肿瘤、炎症及放疗等。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s,RTH)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由于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甲状腺激素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物效应所引起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有甲减或甲亢表现。
2.根据病变的原因分类:自身免疫性甲减、药物性甲减、131I治疗后甲减、甲状腺手术后甲减、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手术后甲减、先天性甲减等。
3.根据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程度分类:分为临床甲减(overt hypothyroidism)和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4.根据甲减发生的年龄分类:成年型甲减、幼年型甲减和新生儿甲减。
(三)流行病学甲减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与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诊断切点值、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有关。
TSH诊断切点值越低,患病率越高。
成年甲减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亚临床甲减患病率高于临床甲减。
优甲乐服药指南优甲乐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药物,常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甲状腺相关疾病。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优甲乐的服药指南,以帮助您正确、安全地使用这种药物。
一、用药前的准备在开始使用优甲乐之前,您应该首先就诊于医生,确诊您的疾病类型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确定您所需的优甲乐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二、正确的使用剂量优甲乐的剂量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一般建议从低剂量开始,根据病情的改善逐渐调整剂量。
通常情况下,优甲乐的初始剂量为每天1至2片,随后根据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来调整剂量。
三、注意药物的使用时间优甲乐应该在空腹状态下用药,最好是早上起床后30分钟内服用。
空腹服用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使用优甲乐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如碳酸氢钠、铝镁含量高的抗酸药,以及某些抗抑郁药物等,可能会影响优甲乐的吸收。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最好避免与优甲乐同时使用,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优甲乐的剂量。
五、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优甲乐期间,您应该定期复诊医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病情的变化。
如果出现副作用或者病情反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提醒您,优甲乐是一种长期使用的药物,不能突然停药。
如果您在服用优甲乐期间需要停药,应与医生咨询,根据医生的指导逐渐减少剂量,避免出现甲状腺功能的反弹现象。
六、可能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使用优甲乐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头痛、胃肠道不适、心悸、失眠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心悸不适等,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另外,优甲乐在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七、存储注意事项优甲乐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儿童应放置在不易触及的位置,以防止误食。
总结起来,正确、安全地使用优甲乐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引言:激素类药物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们可以调节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并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激素类药物的种类、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激素类药物的种类1.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皮质类固醇广泛用于抗炎、免疫抑制和代谢调节等方面。
常见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等。
2.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thyroid hormones):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被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常见的甲状腺激素药物包括甲状腺素和甲状腺酮等。
3. 雄激素(androgens):雄激素主要用于替代治疗男性性激素缺乏症或雄激素缺乏症等疾病。
常见的雄激素药物包括睾酮等。
4. 女性激素(estrogens):女性激素主要用于替代治疗女性性激素缺乏症或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常见的女性激素药物包括雌二醇等。
5. 胰岛素(insulins):胰岛素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来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二、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1. 炎症性疾病:皮质类固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
它们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症状。
2. 免疫系统疾病:除了炎症性疾病,激素类药物还被用于治疗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减轻疾病症状。
3. 内分泌系统疾病:激素类药物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被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减等疾病的治疗。
雄激素和雌激素主要用于替代治疗性激素缺乏症。
胰岛素则是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平衡的关键药物。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 精确用药:激素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确调整。
过量或失调的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2. 长期应用:一些激素类药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免疫抑制等。
抗生素的使用与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指南抗生素的使用与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指南抗生素是一类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然而,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来说,抗生素的使用需要谨慎。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疾病与抗生素的关系,并给出甲状腺疾病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的应用指南。
一、甲状腺疾病与抗生素的关系甲状腺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这些疾病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紧密相关,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以维持甲状腺功能的平衡。
而抗生素的使用则主要针对感染性疾病,这使得甲状腺疾病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特别注意。
二、甲状腺疾病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应用指南1. 谨慎选择抗生素由于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受损,抗生素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强的药物。
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选择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抗生素。
2.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甲状腺疾病患者应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长期或频繁使用抗生素可能引起菌群失调,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健康与甲状腺功能的平衡。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合理使用抗生素。
3. 注意甲状腺激素与抗生素的相互作用某些类型的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相互作用,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吸收,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使用这类抗生素时应注意与甲状腺激素的用药时间间隔,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4. 严格遵守医生建议和用药指导甲状腺疾病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
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影响病情和治疗效果。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的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寻求帮助。
5. 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甲状腺疾病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还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等。
这些措施能够提升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结语抗生素的使用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来说,需要谨慎操作。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疗指南一、概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是因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产生减少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
其特征是手足搐搦、癫痫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长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二、病因(一)甲状旁腺发育不全:先天性甲状旁腺发育不全可致甲旁减,在新生儿时发病。
可单一的发生甲旁减,也可有先天性胸腺萎缩的免疫缺陷和先天性心脏异常。
(二)甲状旁腺损伤:多见于甲状腺癌根治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次手术后,切除或损伤甲状旁腺组织,影响甲状旁腺血液供应。
有暂时性和永久性甲旁减两种。
颈前部或甲状腺手术引起的甲旁减的发生率约0.2%~5.8%。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术后出现永久性甲旁减约0.5%。
极少数的患者是因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旁减。
(三)金属中毒:如血色病(铁)、地中海贫血(铁)和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铜)等。
(四)甲状旁腺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结核病、结节病、肉芽肿或肿瘤浸润而引起。
(五)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疾病:如家族性内分泌病变------甲旁减、艾迪生病及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综合征。
(六)PTH分泌缺陷:如钙敏感受体和PTH的基因异常,导致PTH分泌的调控与合成障碍。
(七)PTH分泌的调节异常:1.母亲患甲旁亢的新生儿。
2.甲旁亢患者手术后。
3.低镁血症。
(八)靶组织对PTH生物学作用反应的缺陷:靶组织对PTH作用的抵抗可原发于假性甲旁减或继发于低镁血症。
三、病理颈部外科手术后出现甲旁减的患者可能都残留有少许存活的甲状旁腺组织。
多发性内分泌缺陷或自身免疫及念珠菌病综合征患者的甲状旁腺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晚发型特发性甲旁减患者的甲状旁腺有脂肪浸润、纤维化及萎缩。
甲旁减患者病程长者可出现特异性的眼球晶状体及脑基底节钙化。
甲旁减患者骨组织中各种骨细胞都有减少。
四、临床表现(一)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初期主要有麻木、刺痛和蚁走感,严重者呈手足搐搦,甚至全身肌肉收缩而有惊厥发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医临床治疗发表时间:2016-05-10T16:04:26.3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6期供稿作者:席长青[导读]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随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治疗要求难得与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中医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席长青(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河南巩义 4512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将15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9例。
其中治疗组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自拟药方行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7%(71/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2%(55/79),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能够有效改善甲状腺的功能。
中医辨证疗法比单用一味中成药的疗效全面,且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039-021.前言随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治疗要求难得与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中医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中医临床治疗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提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的整体效果。
2.概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甲状腺激素效应减退的综合征,可表现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及生物学效应不足。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范围较广,中医治疗的特点是多靶点作用,能够起到综合疗效,适用于病程长、影响范围广的疾病。
为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本院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中医治疗,并与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的疗效比较,分析治疗效果。
3.资料与方法3.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58例,男性89例,女性69例;年龄19~80岁,平均37.3岁;病程0.5~7.5年,平均1.9年。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导致以全身新陈代谢率降低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病因较复杂,以原发性者多见,其次为垂体性者,其他均少见。
【诊断】一、临床表现可呈克汀病、幼年甲减和成人甲减三种表现。
(一)克汀病(呆小症)低体温,少活动,少哭闹,反应迟钝,食欲不振,便秘。
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严重者呆、小、聋、哑、瘫;一般有四肢粗短,骨龄延迟,鸭状步态,智力低下。
有特殊面容:颜面浮肿,表情呆滞,鼻梁扁塌,眼距增宽,舌大唇厚、外伸流涎。
地方性呆小病典型呈三组症候群:1.神经型:脑发育障碍、智力低下、聋哑、生活不能自理。
2.粘液性水肿型:代谢障碍为主。
3.混合型;兼有两型表现。
(二)幼年甲减幼儿甲减似克汀病,程度较轻。
较大儿童如成人,但体格矮小,青春期延迟,智力差,学习成绩差。
(三)成人甲减1.怕冷少汗,贫血浮肿,皮肤干粗,体温偏低,少言寡语,乏力嗜睡。
2.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记忆减退,智力低下。
3.心动过缓,血压偏低。
4.胃酸缺乏,食欲减退,腹胀便秘。
5.性欲减退,男性阳萎,女性月经量多,病久闭经。
二、辅助检查(一)甲状腺功能:TSH(sTSH)升高,TT3或FT3下降,TT3或FT4降低,rT3明显降低。
(二)甲状腺摄131I率低平。
(三)抗体测定: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阳性、滴度增高者,考虑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
(四)血常规:轻、中度贫血,多数呈正细胞正色素性、部分呈小细胞低色素性、少数呈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五)高脂血症。
三、诊断要点:分三步(一)有无甲减1.有临床表现,血中T4、T3、FT3、FT3低于正常,可确诊有甲减。
2.临床无症状,血中T4、T3、FT4、FT3值在正常低限值,仅有TSH升高,或TRH兴奋试验,TSH分泌呈现高反应,可诊断为亚临床甲减。
(二)病变部位的诊断测定sTSH,高于正常为原发性甲减(甲状腺性);低于正常为垂体或下丘脑性甲减。
指南与共识2014年美国《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指南》节选美国甲状腺学会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工作组DOI:10.7504/nk2015060301 中图分类号:R581.2 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指南;甲状腺素The excerpts from the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othyroidism.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Thyroid Hormone Replacement. USAKeywords: hypothyroidism; guidelines; thyroxin1 LT4单药治疗是否可以作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标准治疗?1.1 推荐 左旋甲状腺素(LT4)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首选药物,因其能有效地减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各种症状,长期应用经验证明LT4具有副反应小、依从性好、肠道吸收好、血清半衰期长、治疗成本低等优点(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高)。
1.2 机制背景 甲状腺激素对人类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成人的几乎所有器官系统的功能和代谢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通过一个复杂并冗长的控制系统作用在特定组织,它包括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血液运输,跨膜转运,激活与失活以及与核受体亚型及其共同调控信号的交互。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缺乏内源性甲状腺激素。
LT4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源的甲状腺素原(T4)在外周组织转换为活性代谢产物三碘甲腺原氨酸(T3)。
这一激活转换过程需要通过两种酶来实现,1型脱碘酶(D1)和2型脱碘酶(D2),3型脱碘酶(D3)同时参与了血清T4和T3的清除。
目前没有临床化验指标直接评估脱碘酶的活性,因此我们通过基于甲状腺激素水平、放射性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动力学、数学建模、组织切片等方法来研究脱碘酶对甲状腺激素在人体内的平衡的影响。
诊疗室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或作用缺陷所导致的一种全身低代谢综合征,是目前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该病以女性多见,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4~6。
其对婴幼儿及孕妇影响最大,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生长,显著增加女性不孕、流产、死产的发生风险。
临床上绝大多数甲减患者需要终身治疗,这些病人平时应如何用药与饮食?如何监测病情?平时又应注意什么呢?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故甲减的症状往往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有些甲减被误诊为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痴呆等,有些甲减则被认为是生理性退化而漏诊。
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当患者出现乏力、畏寒、腹胀、纳差、便秘、嗜睡、反应迟钝、情绪低落、抑郁、虚胖、贫血等症状表现时,一定要想到查查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即FT3、FT4、TSH ),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甲减。
与甲亢相比,甲减的治疗相对简单,只需每日补充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如优甲乐)便可,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早餐前30~60分钟服用。
优甲乐最好选在清晨空腹服用,注意避免与铁剂、钙剂、复合维生素制剂、豆制品一起服用,间隔应在4小时以上,因为上述药物和食物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吸收。
优甲乐最好固定每天在同一时间吃,这样才能保持血药浓度稳定。
一般不建议晚上服用,因为它是兴奋性激素,晚上服用有可能会导致失眠等情况的发生。
(2)起始剂量应因人而异。
老年人以及心功能不全的甲减患者,补充优甲乐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12.5~50μg/天),缓慢增加剂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而年轻、无心血管病的甲减患者,尤其是孕妇,也可从一开始即给予足量(一步到位)优甲乐替代治疗。
(3)药量应随季节变化而增减。
甲状腺激素用量多少,除了要看病情轻重,还要结合季节的变化。
冬天气候寒冷,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抵御严寒。
甲减患者由于代谢减低,热量产生不足,因此,冬季需要适当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替代剂量。
甲状腺疾病用药攻略抗甲状腺药物需规律治疗1.5-2年以上,记住!要规律服药,且及时与医师沟通。
抗甲亢药物有哪些副作用?1. 常见副作用:粒细胞减少(一般不需停药,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加用一般升白细胞药物)、皮疹(使用抗组胺药物,皮疹严重应停药)。
2. 严重副作用:粒细胞缺乏——危及生命。
(通常发生在最初大剂量治疗的2-3个月内;再次用药的1个月内;预防:在治疗早期应每周查白细胞一次,若白细胞少于 2.5×109/L,中性粒细胞少于 1.5×109/L)应考虑停药;告知病人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咽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应迅速到医院检查。
3. 肝损害:发生率低(0.1%-0.2%)MMI主要引起胆汁淤积,PTU 肝细胞损害;轻者停药后可恢复,重症可引起肝坏死。
4. 血管炎:主要由PTU引起,MMI也可引起,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甲亢药物治疗注意事项:1. 治疗前应检查:血细胞水平,肝功能等。
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并复查甲功,注意有无口腔黏膜和咽部炎症,如出现咽痛、发热、形成疖,应立即停用此类药物。
定期检查血常规(注意中性粒细胞计数)。
2. 甲亢病人服药期间应禁辛辣食物、海味、浓茶、咖啡、烟酒;保持心情平静,防止劳累。
3.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可使用甲状腺制剂;甲状腺制剂也适用于甲亢症状缓解但甲状腺反而增大或突眼加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
4. 停药指证:抗甲状腺药物规律治疗2年以上,经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停药:甲状腺明显缩小及TSAb(甲状腺刺激抗体)阴性者,停药后复发率低;停药时甲状腺仍较大或TSAb阳性者,停药后复发率高,对此类患者应再延长治疗。
5. 停药后随诊频率:停药后第1年复发率最高,故第一年随诊建议:停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复查,以后每三个月复查。
甲亢症状复现则随时就诊;第2-3年半年复查一次;3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哺乳期甲亢如果TSH低和TRAb阳性,建议ATD治疗。
如何正确服用甲减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疾病。
为了管理该病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服用甲减药物。
正确的服用甲减药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帮助你正确服用甲减药物的指南。
一、遵循医生指示在开始服用甲减药物之前,必须咨询医生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医生将根据你的甲减程度和个人情况来决定药物种类、剂量和使用频率。
不要自行更改剂量或停止服用药物,除非经过医生的指示。
二、按时服药按照医生的指示,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服用药物。
这有助于保持稳定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确保药物的最佳效果。
可以设置提醒或者与其他日常习惯相结合,以帮助记住服药时间。
三、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在服用甲减药物期间,避免与其他药物或补充剂产生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如钙补充剂、抗酸药和一些抗抑郁药)可能会影响甲减药物的吸收和效果。
在服用其他药物之前,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是否会影响甲减药物的效果。
四、空腹服药大多数甲减药物应该在饭前空腹服用,通常建议在早晨起床后30分钟到1小时内服用,以便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的吸收没有干扰。
然而,某些具体的药物可能有不同的用药规定,请咨询医生关于具体用药时间和方式的指导。
五、注意与食物的相互作用一些食物和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甲减药物的吸收或效果。
例如,某些食品(如豆浆、大豆制品和高纤维食物)可能会降低药物的吸收。
此外,钙补充剂和抗酸药通常应与甲减药物相隔4个小时才能服用。
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将有助于确保药物的最佳效果。
六、持续监测甲状腺功能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是确保甲减药物适当使用的关键。
医生将定期测量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以确保药物剂量适当,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剂量。
遵循医生的预约,及时就医,以确保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七、注意药物保存方法正确保存甲减药物同样重要。
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避光和低温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
不要使用任何过期或损坏的药物。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储存药物,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甲减患者的药物使用指南如何合理用药来控制甲减症状与促进康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不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病人常常会出现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
对于甲减患者来说,合理用药是控制症状、促进康复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甲减患者的药物使用指南,帮助患者正确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1. 患者教育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医生应该进行必要的患者教育。
甲减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服药的时间、剂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信息。
通过患者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提高药物的依从性。
2.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减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素前药。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剂量的确定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来确定。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较低,然后逐渐增加到维持剂量。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药物剂量。
3. 用药时间和规范甲状腺激素的治疗应该在早晨空腹时进行,空腹状态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
患者应在饭后至少30分钟再进食,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另外,甲状腺激素与某些食物(如豆浆、榨菜等)和药物(如铁剂、钙剂等)有相互作用,患者需要避免在用药期间摄入这些物质。
4. 定期复查和调整剂量甲减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药物剂量。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较低,随着治疗的进行,剂量会逐渐增加。
但是,为了避免甲状腺功能亢进,剂量的调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患者不应该自行调整剂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甲减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吸收和代谢。
患者在开始这些药物治疗之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来调整剂量,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6.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一般是相对安全的,但仍然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诊疗指南一、概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旁减)是因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产生减少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
其特征是手足搐搦、癫痫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长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二、病因(一)甲状旁腺发育不全:先天性甲状旁腺发育不全可致甲旁减,在新生儿时发病。
可单一的发生甲旁减,也可有先天性胸腺萎缩的免疫缺陷和先天性心脏异常。
(二)甲状旁腺损伤:多见于甲状腺癌根治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次手术后,切除或损伤甲状旁腺组织,影响甲状旁腺血液供应。
有暂时性和永久性甲旁减两种。
颈前部或甲状腺手术引起的甲旁减的发生率约0.2%~5.8%。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术后出现永久性甲旁减约0.5%。
极少数的患者是因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旁减。
(三)金属中毒:如血色病(铁)、地中海贫血(铁)和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铜)等。
(四)甲状旁腺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结核病、结节病、肉芽肿或肿瘤浸润而引起。
(五)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疾病:如家族性内分泌病变------甲旁减、艾迪生病及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综合征。
(六)PTH分泌缺陷:如钙敏感受体和PTH的基因异常,导致PTH分泌的调控与合成障碍。
(七)PTH分泌的调节异常:1.母亲患甲旁亢的新生儿。
2.甲旁亢患者手术后。
3.低镁血症。
(八)靶组织对PTH生物学作用反应的缺陷:靶组织对PTH作用的抵抗可原发于假性甲旁减或继发于低镁血症。
三、病理颈部外科手术后出现甲旁减的患者可能都残留有少许存活的甲状旁腺组织。
多发性内分泌缺陷或自身免疫及念珠菌病综合征患者的甲状旁腺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晚发型特发性甲旁减患者的甲状旁腺有脂肪浸润、纤维化及萎缩。
甲旁减患者病程长者可出现特异性的眼球晶状体及脑基底节钙化。
甲旁减患者骨组织中各种骨细胞都有减少。
四、临床表现(一)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初期主要有麻木、刺痛和蚁走感,严重者呈手足搐搦,甚至全身肌肉收缩而有惊厥发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用药指南【概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所致的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发病始于胎儿及新生儿期,表现为生长和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称为呆小症。
成人发病表现为全身性代谢减低,细胞间粘多糖沉积,称为粘液性水肿。
根据原发性病因的不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分为:1.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病变所致;2.继发性甲减:因垂体TSH缺乏所致;3.三发性甲减:系下丘脑TRH缺乏所致;4.外周组织性甲减:由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病变所致。
本文重点叙述成人原发性甲减。
引起本症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31碘治疗甲亢和甲状腺手术。
【临床表现】本病起病常隐匿,以轻症起始,症状不典型。
病情轻重取决于激素不足的程度、速度和病程,可有乏力、困倦、畏寒、便秘、体重增加、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脱发、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眼睑和颜面水肿、皮肤干燥、结膜苍白、手掌皮肤发黄等。
甲状腺体征因病因不同而各异。
桥本甲状腺炎时甲状腺显著肿大,质地中、重度硬,萎缩性甲状腺炎时甲状腺不能触及。
本症累及心脏表现为心脏增大和心包积液,称为甲减性心脏病。
严重者可导致粘液水肿性昏迷。
【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2.血清TSH增高,血清TT3、TT4、FT3和FT4均可减低,但以FT4为主。
3.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强阳性提示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和原发性萎缩性甲状腺炎。
4.甲状腺131碘摄取率低。
【治疗方案及原则】(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为首选。
总替代剂量,成人约需0.05~0.3mg/d。
每日早晨服用一次。
注意:初治时剂量宜偏小,然后依症状改善程度(血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逐步递增。
剂量以0.025~0.05mg/d开始,以后每4周增加0.025~0.05mg/d,定期监测血清TT3、TT4、FT3和FT4和TSH,直至正常水平。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用药指南
【概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所致的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发病始于胎儿及新生儿期,表现为生长和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称为呆小症。
成人发病表现为全身性代谢减低,细胞间粘多糖沉积,称为粘液性水肿。
根据原发性病因的不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分为:1.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病变
所致;2.继发性甲减:因垂体TSH缺乏所致;3.三发性甲减: 系下丘脑TRH缺乏所致;4.外周组织性甲减:由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病变所致。
本文重点叙述成人原发性甲减。
引起本症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131碘治疗甲亢
和甲状腺手术。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常隐匿,以轻症起始,症状不典型。
病情轻重取决于激素不足的程度、速度和病程,可有乏力、困倦、畏寒、便秘、体重增加、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脱发、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眼睑和颜面水肿、皮肤干燥、结膜苍白、手掌皮肤发黄等。
甲状腺体征因病因不同而各异。
桥本甲状腺炎时甲状腺显著肿大,质地中、重度硬,萎缩性甲状腺炎时甲状腺不能触及。
本症累及心脏表现为心脏增大和心包积液,称为甲减性心脏病。
严重者可导致粘液水肿性昏迷。
【诊断要点】
1. 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2. 血清TSH增高,血清TT3、TT4、FT3和FT4均可减低,但以FT4为主。
3. 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强阳性提示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和原发性萎缩性甲
状腺炎。
4. 甲状腺131碘摄取率低。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为首选。
总替代剂量,成人
约需0.05〜0.3mg/d。
每日早
晨服用一次。
注意:初治时剂量宜偏小,然后依症状改善程度(血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逐步递增。
剂量以
0.025〜0.05mg/d 开始,以后每4周增加0.025〜0.05mg/d,定期监测血清TT3、TT4、FT3和FT4和TSH直至正常水平。
患冠心病的患者宜从更小剂量开始,小剂量缓慢增加,避免诱发和加重冠心病。
干甲状腺素片制剂价格便宜,主要含甲状腺素,但是含量不够准确。
粗略计算40mg干甲状腺素片
的甲状腺素含量,与左旋甲状腺素片0.05mg相当。
若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应
在有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进行。
(二)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治疗
必须立即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
1. 支持、对症治疗吸氧,保温,抗感染,保持呼吸道
通畅。
谨慎补液,可用5%~10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d,缓慢静脉滴注,每日补液量一般宜控制在1000ml以内,NaCI 量也应限制,以免引起心衰与脑水肿,必要时,氢化可的松
50~100mg静脉滴注,酌情每6〜8h —次。
2. 甲状腺激素治疗应即刻补充快速的甲状腺激素,严
重者静脉注射L-T3针齐I」,首次40~60ug,以后每6h,5~15ug,静脉滴注,或首次静脉注射LT4针剂100〜200ug ,以后改用静脉滴注,至病人清醒后改为口服。
伴有心脏病者,起始剂
量为一般用量的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