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指导评价体系,引领三维目标落实—谈校长的责任与使命
- 格式:pdf
- 大小:701.37 KB
- 文档页数:2
今天上午上课的是重庆育才中学校长谭佐龙,他的讲课题目是《校长治校策略》。
谭校长从校长的魅力引领、校长要组建好自己的工作团队、校长的办学思路、校长的工作思路、校长要善于运作策划等五个大的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在谭校长讲的观点和理论都是我应该理解和掌握的。
我更多的思考如何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现把笔记整理如下,分享给大家,以供参考。
一、校长的魅力引领1.校长的五大魅力:口才魅力、能力魅力、学术魅力、思想魅力、人格魅力。
2.校长要唱三支歌:《国际歌》:没有救世主,一切靠自己。
《敢问路在何方》:创新、发展,才能有出路。
《爱的奉献》:学校是校长的“事业情人”,倾注自己的情感、精力。
3.校长四素质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知识、经营者的头脑、新闻者的嗅觉。
4.校长四大基本水平精彩表达水平、踏实做事水平、低调做人水平、顶层设计水平。
5.优秀校长的六个“善”善做梦、善讲故事、善抓机遇、善于变革、善于用人、善于出位(蓝海策略)。
6.校长的九个好习惯积极思维处处学习高效工作快速行动结交优秀朋友坚持不放弃,相信未来,对自己有信心榜样、示范激情工作锻炼身体7.校长的十个重要意识创业意识、发展意识、谋划意识、团队意识、系统意识、经营意识、宣传意识、卓越意识、品牌意识、自律意识。
8. 21世纪学校校长的风范从一所学校的“校长”到一个“学校校长的风范”从“治校的经验”到结合“教育理论”,得出学校校长领导的精髓。
从“治校”到传授治校“经验”,便是一种校长的风范。
做好三个“融合”:(1)中西教育理念的融合;(2)传统与现代相融合;(3)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9. 一个成功校长的成长过程二、校长要组建好自己的工作团队唐僧团队:成员结构合理。
李嘉诚经营团队:三大金刚,分解落实李嘉诚谋略。
1.建优秀团队的九个关键法则:(1)领导不错(2)跟随者不错(3)规矩不错(4)高目标是团队前进的动力(5)领导决策力决定团队执行力(6)给员工激励,长团队士气(7)建立相互合作的信赖文化(8)建立相互分享的给予文化(9)建立全力以赴的付出文化2.培养好干部什么是领导真正的成功?答:培养了比自己更能干的接班人。
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
曾钦泉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参考》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著名学者肖川说过,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
由此可见,使命和责任是教育的灵魂所在。
作为一校之长,该如何去履行责任,完成使命?笔者的回答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不断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
笔者将结合学校发展的情况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总页数】2页(P28-28,70)
【作者】曾钦泉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平冈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使命
2.六年奠基一生:小学校长的责任与使命——访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杨军红
3.校长的使命:在学校变革中生成学校文化
4.好校长与好学校——读罗家平校长的《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5.六年奠基一生:小学校长的责任与使命——访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校长杨军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转型期校长的使命及角色定位------ 谭亚叶一、教育转型对校长提出的要求社会转型必然会对中小学教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教育的全面改革,对校长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校长有科学发展的意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教育转型中校长教育管理要有四种意识。
一是质量意识。
学校要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合格的人才。
学校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对学生一家负责,对社会一贯负责,要让所有学生全部合格。
二是成本意识。
义务教育不能追求盈利,这自不待言,但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我们不能没有强烈的成本意识,也就是说对投入和产出,消费与所得,消耗与成果不能没有清醒的认识,要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如图书室、网络教室,上万册、几万册的书,几十台电脑,投入不少资金,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能产生多大的效益,善于经营和不善于经营是有天壤之别的。
三是服务意识。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
在我们学校,服务就是为家长和学生服务。
而要想赢得家长、学生的心,就必须投之以情,用真情的服务感化家长,以有情的服务赢得无情的竞争,用热情的服务维护学校的形象,用盛情的服务让家长满意。
四是品牌意识。
品牌是产品质量和信誉的统一体。
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核心举措。
学校要成为名牌学校,首先要有品牌意识,树名师,育名生,办名校,因为品牌是无形的资产。
二、校长的使命——幸福地实现教育理想1、使命之一:目标——美好的人生追求校长要有追求:要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学校成为教师精神的家园,为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价值追求提供更宽阔的舞台。
这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所在,也应成为校长必然的价值追求。
校长要有勇气:教育现实是充满矛盾与诱惑的,校长的办学价值取向是在众多相互矛盾的利益之间博弈的结果。
在很多时候,将价值选择的天平向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倾斜,校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需要莫大的勇气。
虽然抉择是痛苦的,但校长只有坚守自己的教育良知和教育底线,只有作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价值抉择,才能使教育回归育人的本原,才有可能使学生在灿烂的笑容里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学习时光。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发布时间:2021-04-28T11:42:23.103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作者:郭小忠[导读]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郭小忠江西省樟树市第二小学江西省樟树市 331200“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好坏,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堂,课堂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枢纽。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保障有效教学的关键。
何谓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校管理中自觉修炼,积极践行的结果。
那么如何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引领,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新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将国家提供的课程框架转变成学校的课程规划,积极寻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办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没有择校能力的家长高兴,让有择校能力的家长放心。
我认为首先是思想上的更新。
“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校长是课程改革的领导,不但要体现在组织管理上,更要体现在思想的引领上。
1.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
校长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有充分的了解,清楚学校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识别学校教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以及各种目标的优先次序。
2、更新落后的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重新认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学生评价,整合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方法不断创新。
为了实现观念的更新,学校需要重新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保障。
3、亲自深入课堂,示范评课说课。
学习谭淑云校长合作学习解读心得一、对一个合格校长的再认识。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虽然讲得不够全面,但是充分说明校长在一所学校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要有一个好习惯——学习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广大师生的服务者、引领者。
校长只有广读书、交高人、善反思、重实践;具有服务能力,广博知识,扎实的功底,超前的思维才能服务好,引领好。
解决上述问题途径只有一条——学习。
2、要有一个好心态——平常心细节决定成功,心态决定一切。
校长应做到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别人的内心温暖,校长应有一颗平常心。
3、应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校长要有亲和力,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
要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难,帮人之过。
校长要勇敢,校长要舍得,舍得一切。
4、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思路校长要学会制定规划,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并依使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识。
5、要有点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时间的考验,切忌急功近利。
6、要学会民主,学会放权不论大小决策都要让该参与的人全面参与,让广大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体。
总之,管理的过程就是校长做人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二、对学校团队建设与管理沟通的再认识。
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取决于人际关系。
管理者尤其基层管理者应重视人际沟通,通过积极的沟通,建立人际信任。
沟通的前提是关爱、尊重、理解。
关键是要充分的去听、去看、去说。
做为校长与教师沟通首先应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教师观。
校长应用发展的眼光、系统的眼光去看待教师。
关爱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出发,胡巍教授的管理沟通讲座实用性极强。
尊重教师,尊重那些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尊重受到孤立和拒绝的教师;尊重有过错的教师;尊重有严重缺点教师;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教师。
要充分地理解教师,从教师的角度来体验其情感、思维,把握教师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
校长考试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为学校排名D.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答案:B2. 校长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 学校的历史传统B. 学校的地理位置C. 学生的个性化需求D. 教育政策的变化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校长领导力的体现?()A. 决策能力B. 沟通协调能力C. 财务管理能力D. 独立完成所有教学任务答案:D4.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A. 校园环境美化B. 学校规章制度C. 师生共同价值观D. 学校标识系统答案:C5.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该采取哪种领导风格?()A. 权威型B. 放任型C. 民主型D. 随机应变型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校长在学校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答:校长在学校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主要作用包括:- 快速响应:在危机发生时,校长需要迅速评估情况并做出决策。
- 沟通协调:校长要确保所有相关方,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媒体等,都能及时获得准确信息。
- 稳定情绪:在危机时刻,校长需要保持冷静,稳定师生情绪,避免恐慌蔓延。
- 制定计划:校长应制定或调整应对计划,以解决危机并减轻其影响。
- 恢复与重建:危机过后,校长要领导学校恢复正常运作,并从中吸取教训,改进未来的危机应对策略。
2. 描述校长如何通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答:校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需要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校本培训计划。
- 提供资源支持:确保教师能够获得必要的培训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和专家指导。
- 鼓励参与: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认识到专业发展对其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 建立评估机制:通过建立公正的评估机制,评价培训效果,确保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 促进交流分享:鼓励教师之间交流培训心得和教学经验,形成学习共同体。
三、论述题1. 论述校长如何平衡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中小学校长考核首次有标准系统建构6专业职责目前,全国31万所普通中小学的校长,带领着1000多万名专职教师,教育和影响着近2亿名中小学生。
对于中小学校长的道德使命、办学宗旨、角色定位以及专业发展如何评价?教育部今天(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今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选拔,德行、专业、管理能力有了考核评价标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这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发布,实现了长期以来校长从无标准到有标准的转变。
首次系统建构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6项专业职责过去,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从业务的角度必须主要抓好哪几方面工作,很多校长的认识不太全面,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不太明确。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指出,本次颁发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由5个基本理念、6项专业职责和4方面实施要求三部分内容组成。
校长专业标准提出了“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5个基本理念,明确了校长的道德使命、办学宗旨、角色定位以及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和持续提升要求。
校长专业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校长的6项专业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体现了倡导教育家办学的要求。
其中,“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价值领导,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为学校特色发展留下了空间,是校长专业职责的灵魂;“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教学领导,这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体现了校长对学校的组织领导,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管理保障。
校长的6项专业职责细化为60条专业要求。
每项专业职责有10条专业要求,由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和专业能力与行为三个方面组成,具有比较强的指导性和规范性。
针对若干突出的现实问题对校长的办学行为提出要求校长专业标准将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校长考核的根本出发点,在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使命、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健全学校应急管理机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等方面,对校长的办学行为提出明确要求,着力推进义务教育领域相关突出问题的解决。
课程领导力:校长的格局视野与责任担当发布时间:2021-05-08T07:32:15.752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4期作者:陈士岗冯翔[导读]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水平亦即学校的办学水平,课程领导力充分体现校长的办学责任和担当。
校长课程领导力首先体现在思想价值的引领力,一定要在学校文化中建设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进一步增强对新课程建设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陈士岗冯翔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一中学湖北荆州 434300摘要: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水平亦即学校的办学水平,课程领导力充分体现校长的办学责任和担当。
校长课程领导力首先体现在思想价值的引领力,一定要在学校文化中建设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进一步增强对新课程建设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领导力;格局视野;责任担当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此,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建立健全课程建设机制,构建丰富完备的课程体系,挖掘内涵高雅的课程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让校长的办学格局视野和发展责任担当通过课程的具体实施起到引领整个团队的作用,是当务之急。
一、精准把握内涵,提升校长对新课程改革的引领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课程建设核心的共同体,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领导教师团队根据国家的课程方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广泛利用地方和学校资源,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引领学校课程变革、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凸显学校文化底蕴,领导学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设置、实施、评价、反馈和课程文化建设过程,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品牌的能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涵盖校长的课程意识、课程素养,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管理,教师团队实施课程等能力。
“三新”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作者:黄伟强盘俊春韦益强谭润波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4年第05期作者简介:黄伟强,1977年生,广西灌阳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盘俊春,1974年生,广西富川人,本科,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和课程融合研究;韦益强,1980年生,广西南宁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物理教学;谭润波,1982年生,湖南邵阳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和高中教学管理工作。
摘要:教师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教师评价是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教师评价中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和唯帽子等问题,在“三新”背景下,南宁市第八中学打破原有不科学的评价导向,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在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三新”;教师评价;教学实绩;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4-0059-05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学校建立以立德树人为主、能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评价机制[1]。
以往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如只看升学率等),或者是根据教师的优点与不足对教师进行诊断性评价,从而促进教师改进不足并获得专业成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应“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要求,这就要求学校与时俱进,打破原有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导向,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
“三新”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价应该涵盖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所有内容,如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研究、专业发展、班主任工作、校本课程建设等。
只有对教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