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养老金制度改革,是否意味公务员涨工资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养老金占公务员月工资8%资料来源汕尾中公教育原标题: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公务员须缴纳月工资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一、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既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三)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四)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
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
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五)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量力而行,准确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先行解决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突出矛盾,再结合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坚持精算平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2024年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公务员工资改革不是小事,它涉及到国家公务员的薪酬体系、激励机制和公平性问题。
所以,咱们这个方案得从大局出发,既要考虑公务员的待遇,也要兼顾国家的财政负担。
一、改革目标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务员工资体系,使公务员薪酬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2.强化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效能。
3.确保公务员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消除地区、部门之间的差距。
二、改革措施1.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合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确保公务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建立工资水平正常调整机制。
每年根据物价涨幅、经济增长等因素,对公务员工资水平进行调整,确保公务员收入与国家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3.完善津贴补贴制度。
对公务员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解决公务员的后顾之忧。
4.建立绩效工资制度。
对公务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5.调整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合理设置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标准,体现公务员职务和级别的价值。
6.优化工资结构。
逐步减少固定工资比例,增加浮动工资比例,使公务员工资更加灵活。
7.强化工资分配的公平性。
消除地区、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确保公务员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8.加强工资管理。
建立健全工资管理制度,确保工资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改革实施步骤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改革目标和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
3.推广改革成果。
在试点基础上,将改革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逐步实现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全面实施。
4.加强监督评估。
对改革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革方案。
四、预期效果1.公务员薪酬水平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2.强化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效能。
3.消除地区、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确保公务员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2024年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当前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公务员队伍中人员结构不合理等。
为了激励优秀人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增加公务员的收入,我们拟定了2024年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
一、工资水平调整当前公务员工资普遍较低,不仅导致公务员队伍中人员结构不合理,也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因此,我们决定适度调整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1. 基本工资增加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将按照市场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确保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同时,将设置工资上限,以防止高工资的产生。
2. 绩效工资制度引入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给予额外奖励。
绩效考核将以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为指标,定期进行评估。
对于表现出色的公务员,将给予一定比例的绩效奖金,以激励公务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分类调整1.特岗补贴针对特殊岗位和艰苦条件的公务员,给予一定比例的特岗补贴。
特岗补贴的发放标准将根据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工作危险性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保障特殊岗位公务员的利益。
2.地域补贴针对工作地点位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务员,给予一定比例的地域补贴。
地域补贴的发放标准将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保障公务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培训和进修补贴为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决定加大对公务员培训和进修的支持力度。
1. 培训费用报销公务员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和进修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将由政府全额支付,以鼓励公务员积极参与学习和提升能力。
2. 培训补贴参加培训和进修学习的公务员将获得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用于资助其学习期间的生活费用和其他必要费用。
四、福利待遇改革1. 医疗保险为了保障公务员的医疗保障待遇,我们决定将公务员的医疗保险制度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参照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
2. 养老保险将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公务员的养老金待遇与社会普遍标准相适应。
公务员考试热点-备考⽅案快捷导航“⽆从评价上传的是否真实”在19⽇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近⽇有⾹港媒体报道机关事业单位⼯资改⾰⽅案已经下发,请问这个消息是否属实?⼯资改⾰⽅案是否会向社会公布?对此,⼈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回答,对于⼯资⽅案的问题,他也注意到这个信息,上在讲国务院办公厅发了⽂件。
配合这次养⽼保险制度改⾰,确实要完善⼯资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转发了三个实施⽅案,⼀是公务员基本⼯资的调整,⼆是事业单位⼯作⼈员基本⼯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员待遇的调整。
这个⽂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但是胡晓义并未正⾯回答是否会将⽅案向社会公布,只是说,“我也看到了上的⽂件,但我没有进⾏对照,⽆从评价上传的是否真实。
但我想说的是,各单位应按照国办印发的⽂件执⾏,不能以上传的⽂件为准。
”此前有⾹港媒体报道称,国务院本⽉12⽇下发了最新公务员加薪⽂件,“正国级”官员基本⼯资(职务⼯资加级别⼯资,下同),由每⽉7020元增⾄11385元,涨幅62%;最低的办事员基本⼯资,则由每⽉630元增⾄1320元,涨幅110%。
随着公务员基本⼯资标准上调,调整⽅案也确定把部分津贴补贴纳⼊基本⼯资。
如此⼀来,省部级正职官员津贴补贴每⽉减少650元,办事员减少220元。
⾄于公务员⼯资是否真会涨六成,胡晓义表⽰,这是个误解。
津补贴占⼯资总额近⼋成虽然上传的⽂件尚未得到确证,具体怎么涨、涨多少尚待⼈社部门进⼀步的消息,但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副研究员房连泉认为,这份传⽂件从⼀个侧⾯反映了改⾰的⽅向,即提⾼基本⼯资,降低津贴补贴。
⼈社部副部长何宪曾表⽰:“公务员⼯资制度改⾰,⾸先就是要解决⼯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使基本⼯资占主体,优化⼯资结构。
”这是啥意思?看看⼭东省某地基层公务员⼩婷的⼯资条,你就明⽩了:职岗⼯资380元,薪级⼯资347元,住房补贴254元,⼯作性津贴9 3 2元,⽣活性津贴1398元,合计⽉⼯资3311元。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
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公务员涨薪频率可能还会加快
来源;江门中公教育
近日人社部举行了2014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明确提出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同时,这次调整基本工资的标准是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
综合相关因素,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公务员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北师大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指出,这次我国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标准,主要是考虑了公务员个人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
今后一旦中央在京公务员参加了医保,相关公务员每月社会保险支出还要增加。
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曾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这次公务员涨薪幅度较各界预期相对偏低等因素,他预计今后国家将强化公务员工资的正常调整,这次的微幅涨薪将只是一次阶段性涨工资,公务员涨工资的频率可能还会有所加快。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2019年山西公务员工资标准表及上涨最新政策山西公务员工资标准表及上涨最新政策人社部发言人李忠介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调整基本工资标准要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在基本工资标准提高的同时,规范津贴补贴要按相同的额度相应减少,这部分收入并没有增加。
其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
考虑这些因素,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
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1月19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务院已经下发了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的三个方案。
具体来看,本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普涨,重点是向基层倾斜。
像公务员中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标准是由630元提至1320元;事业单位中最低级别的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分别由610元、630元、3150元,提升至1280元、1320元、6940元。
中小学教师、医院护士的基本工资标准提高10%。
此外,不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费也都有提高。
另外,在较大幅度提高基本工资、养老待遇的同时,公务员工资中的津贴补贴、隐性福利,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的绩效考核部分,都将进行严格削减、规范。
津贴降下来提高基本工资占比目前公务员工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等其他部分,其中占比高达70%的津贴补贴部分,基本都是处于不透明的状态。
本次由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调整公务员工资方案,重点就是严格规范、削减津贴补贴,把公务员工资收入中,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大幅提高基本工资占比。
在规范、削减津贴补贴方面,方案除了明确要将部分津贴补贴纳入基本工资,严格遵照2013年颁布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外,还规定省部级正职的津贴补贴每月减少650元,相应地,办事员每月减少220元。
2019年机关事业单位涨工资政策方案最新消息机关事业单位涨工资政策方案最新消息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10月1日起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这意味着,存在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正式被打破。
参与此次改革的范围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纳入社保体系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缴纳比例与企业相同。
单位缴纳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为了保障社会公平,《决定》指出,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引人关注的是,《决定》明确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房连泉分析,缴纳职业年金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取的退休金待遇不会降低,企业退休人员和他们的差距短期内仍将存在,但制度并轨为将来填补退休金鸿沟和今后的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退休金会缩水吗?“8%+4%”的职业年金等于开小灶根据《决定》,单从基本养老金这一块来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跟企业职工的参保方式、缴费比例及计发方法统一起来了。
这似乎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领取的基本养老金相比以往的退休金将大幅缩水,因为此前,他们每月的退休金能达到退休前月薪的90%之多,而现在跟企业一个标准了,只能领到退休前月薪的50%左右。
不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房连泉说,现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因为从新出台的方案看,虽然制度上并轨了,但退休待遇并不会降低。
《决定》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改革前后相衔接,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并确定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思路。
2024年公务员最新退休政策在2024年,我国公务员的退休政策将经历一次重大调整。
为了让公务员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同时也为了调整劳动力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政府决定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来改革公务员的退休制度。
一、退休年龄上调根据最新的政策,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将上调。
目前公务员退休年龄为60岁,而在2024年后,将逐步增加至63岁。
这意味着公务员需要多工作三年才能够享受退休待遇。
这个政策的实施旨在延长公务员的劳动年龄,增加他们为国家服务的时间,同时也为国家提供了更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二、退休金制度改革除了退休年龄上调外,2024年还将进行公务员退休金制度的全面改革。
新的政策规定,公务员的退休金将与其在职期间的工资水平以及工龄挂钩。
这意味着公务员在退休后可以享受到更为丰厚的养老金待遇。
这个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激励他们在工作期间更加努力地服务于国家。
三、退休金逐步个人化为了进一步改革公务员的退休金制度,政府还计划逐步实现退休金个人化。
按照这一政策,公务员在退休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将退休金一次性领取或者选择分期领取。
这样一来,公务员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退休金,更好地满足个人养老需求。
四、退休人员再就业鼓励政策为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加退休公务员的再就业机会,政府还将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
退休后,公务员可以选择继续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同时,退休公务员还可以享受一定的退休金补贴。
这个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的结构,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益。
五、退休后的培训和服务为了确保退休公务员能够继续接受培训和享受服务,政府也将加强对退休公务员的关怀。
政府将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帮助退休公务员更新知识和技能。
同时,政府还将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为退休公务员提供各种便利和支持。
综上所述,2024年公务员最新退休政策将包括退休年龄上调、退休金制度改革、退休金逐步个人化、退休人员再就业鼓励政策以及退休后的培训和服务。
退休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
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
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
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
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竹立家说,基层公务员晋升的渠道少、速度慢。
如果职务和职级不并行,有些乡镇的基层公务员,一辈子可能连个科长都当不上,当不上领导基本的薪酬就上不去。
公务员工龄与退休工资介绍:(一)公务员工龄的计算:1、公务员的工龄是从任命为公务员之日所属月份到退休或死亡之日所属月份的年数(不满1年时,每个月按1/12计算)。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2、退休的公务员、军人、私立学校教职员(不适用公务员年金法,军人年金法,私立学校教员年金法者除外。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机关人员称多扣8%养老金呼吁改革或先涨薪来源;江门中公教育养老金并轨前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缴纳个人工资的8%作为养老金,而越来越多的省份也将加入公务员上调工资队列“还要多扣工资的8%,这也太狠了。
”听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消息后,刘平有点难以接受。
刘平是山西的一名小学老师。
就在一周前,她还沉浸在每月工资涨了200元的小幸福里。
但现在她开始担忧,如果明年加入养老保险,这200元够个人缴费吗?每月本就微薄的薪水是否又要多一项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赶在年末交出了一份成绩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23日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报告公布,改革方案已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按照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单位缴费20%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8%入个人账户,这意味着中国700多万公务员、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都将失去工资里的“8%”。
对于失去的“8%”,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担心。
刘平关心的是一涨一扣间会不会“亏”了;大学副教授王婧担心的是,这些钱未来还在不在?围观的3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者则关心“并轨”是否真的带来了期待的公平。
《第一财经日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今年方案获批之后,还待细则出台才能启动改革,目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拟定了一份改革具体的操作方案,需要与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协商。
由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未来细则以何种面目出台仍然是未知数。
先涨工资再缴费?马凯的报告将改革基本思路定调为“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
“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养老金制度改革,是否意味公务员涨工资十问养老保险并轨改革
养老保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
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多少人?
截至今年11月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合计达8.37亿人,其中职工参保3.38亿人,城乡居民参保4.99亿人,待遇领取2.26亿人。
目前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
全民保险登记计划将覆盖多少人?
力争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
>>
养老金能领多少钱?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0年调整,月人均水平由2004年的647元提高到今年的2070元。
2013年底,全国城乡老年居民月人均养老金82元,其中各级政府全额负担的基础养老金76元。
>>
退休年龄会调整吗?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
企事业单位缴存比例一致吗?
此次改革的核心是“一个统一”,这就意味着,将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要像企业人员一样,纳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账户,单位缴纳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这将是他们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不是由财政全额发放。
至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房连泉认为,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应该会跟企业保持一致,不然就称不上并轨了。
目前,企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账户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
账户,前者由单位缴纳,为员工工资的20%;后者由员工个人缴纳,为员工工资的8%,加起来就是28%。
如无意外,将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账户也会按照这个比例缴纳。
>>
是否意味着公务员(课程)涨工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建议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津补贴。
他预计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有可能实现普涨,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则较小。
>>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会降吗?
报告指出,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认为,这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旨在给出预期,给总数接近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吃下“定心丸”。
“建立职业年金就是为了补充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陈步雷说。
>>
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持待遇,钱从哪里来呢?
养老保险目前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的大头,而国家应该在制度转轨期间承担这部分转制成本,建立起职业年金最为关键,这部分应该会由财政资金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双重投入。
>>
养老金并轨后差距会缩小吗?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大前提,说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
但二者差别过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逐步并轨才能确保改革平稳实施。
国家应确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逐步下调的机制,并确定逐年下调比例。
>>
◆养老金并轨要以公平为核心
无论是养老金改革,还是公务员工资改革,都应该以公平为核心,即养老金并轨之后,公务员与企业退休人员所领的养老金平均水平应该接近。
>>
养老金“并轨”尽显公平善意
人们诟病养老金“双轨制”把已离开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仍分为三六九等、体制内外有失公平。
其实,就“养老金”的概念本意而言,其显性功能当是“养老”。
尽管其发放标准可与在岗贡献有所关联,但就生存保障和安度晚年的角度考量,各行各业的人们本不应该有太大差别。
公务员也不过是一种基于社会分工的职业分类,为什么就不能与其他行业一视同仁、等量齐观?由此解读,养老金“并轨”当属破除等级观念、彰显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举。
>>
养老保险并轨释放改革公平活力
事实上,从双轨制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不仅不公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活力,从整体上束缚了社会效率。
我们说改革要释放潜力与活力,破除双轨制在这个层面上无疑是极大的利好,可谓为市场潜力与社会活力开掘了源头活水。
我们说向改革要动力,破除双轨制无疑就是一个极大的动力释放。
人才只有流动起来,才会使社会呈现活力。
此时市场的力量,就以其看不见的手的高能高效配置,为人才提供合适的位置,为经济提供最佳的生产要素。
双轨制的存在显然是一大制度壁垒,阻碍了人员的横向流动。
打通双轨制这堵墙,不仅利于公平,还便于人才流动。
期待这样的改革举措再多些,因为无论于国家发展,还是于社会平等,抑或于个人福祉,都是增量。
>>
养老金并轨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养老金并轨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并轨方案仅仅只是养老金并轨过程的第一步,它离实现养老金并轨还有一段距离。
首先,养老金的取得是养老金领取者一生工作,缴纳养老保险的结果。
再者,从养老金替代率来看,也不可能立即或在短期内并轨。
退休公务员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第三,并轨之后还有个“找钱”的问题。
养老保险目前还存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
并轨之后,财政还得为这一部分增加支出。
综上所述,养老金并轨方案真正的实现并轨,还需几年。
那么在多年之后,这个现在看起来还算公平的养老金并轨方案,是否还会显得公平呢?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之后,但其与农民的养老金是否并轨、是否公平,问题又会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