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护板设计指南20150210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35.00 KB
- 文档页数:55
轮罩护板设计指导1简要说明1.1该部分综述轮罩护板指位于车轮上方,具有阻挡车轮运转时所产生的溅污及飞石等功能的零部件,它可以是独立部件,也可是车身一部分。
1.2设计该产品的目的护轮板应该能够保护其他道路使用者尽可能地不受到汽车车轮甩出的石子,泥沙,冰雪及水等的袭击;并减少其他道路使用者由于接触运动的车轮而产生的危险。
1.3适用范围塑料轮罩护板适用于乘用车等。
1.4零件构成图S18前轮罩护板S18后轮罩护板1.5产品开发工艺介绍通常情况下本体成型方式有注塑、吸塑、模压等1.6产品开发流程介绍产品开发有10个阶段,从P0到P9。
开发设计阶段的流程,在本设计指南中不过多介绍,主要说明一下开发阶段从P3以后的主要流程。
1、试制阶段:试制的目的是对设计进行验证,并对设计进行确认;2、模具、检具开发阶段:经过试制阶段,对设计进行验证,并对设计进行改进后,可以对设计进行确认。
此后,进行零件正式模具的开发;3、正式模具件装车验证,进行产品改进,并相应调整、修改模具,使产品更加完善,品质更好;4、制定材料、总成试验大纲,进行零部件材料、性能试验;5、对产品进行“工装样件认可”(OTS认可)。
至此,完成产品的开发工作。
***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开发阶段,无论是对试制零件,还是正式模具件,都要对此进行必要的尺寸检查,确认符合图纸和数据后,才可进行装车验证。
否则,所有的验证工作,就没有正确的依据。
***2设计构想(思想、理念)2.1设计原则2.1.1相关法规GB7063-94汽车护轮板78.549.EEC机动车辆护轮板2.1.2阻挡车轮运转时所产生的溅污及飞石2.1.3符合成型要求,整体外观的流畅,协调性2.1.4低成本,自重轻,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2.1.5工艺可行性,拆装方便的原则2.2轮罩护板的功能要求轮罩护板应该能够保护其他道路使用者尽可能地不受到汽车车轮甩出的石子,泥沙,冰雪及水等的袭击;并减少其他道路使用者由于接触运动的车轮而产生的危险。
目录一、简要说明 (2)1.1.该部分综述 (2)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 (2)1.3.使用范围 (2)1.4.零件构成图 (3)二、设计构想(思想、理念) (3)2.2发展方向 (4)2.3 开发周期 (4)2.4 数据制作 (5)2.4.1 CAS阶段. (5)2.4.1.1法规要求 (5)2.4.1.1.1内部凸出物要求 (5)2.4.1.1.2 燃烧特性要求 (6)2.4.1.2 人机工程的校核及功能件的布置 (6)2.4.1.2.1 INSIDE HANDLE 布置 (6)2.4.1.3 ARM REST布置 (7)2.4.1.4 WINDOW CRANK ASSY布置 (8)2.4.1.5 MAP POCKET布置 (8)2.4.1.6GRIP HANDLE布置 (8)2.4.1.7 REGULATOR HANDLE布置 (8)2.4.2 MATERIAL阶段. (10)2.4.3 SECTION阶段. (11)2.4.3.1 脱模方向的定义 (11)2.4.3.2 截面线位置的定义 (11)2.4.3.3 主截面线 (11)2.4.3.4 内开拉手的配合 (14)2.4.3.5 与内挡水条的配合 (15)2.4.3.6 与仪表板的配合 (18)2.4.3.7与立柱的配合 (18)2.4.3.8 与三角块的配合 (19)2.4.3.9 与保险手柄座的配合 (20)2.4.3工程面的制作 (20)2.4.3.1工程面的基本要求 (20)2.4.3.1工程面的运动校核 (21)2.4.4 FRAME阶段. (22)2.5 失效问题库: (25)三各种加工工艺及优缺点的对比 (25)3.1 加工工艺 (25)3.1.1高压注塑工艺 (26)3.1.1低压注塑工艺 (26)3.1.2 吸塑 (27)3.1.2 .1阳模吸塑成型工艺 (27)3.1.2.2阴模吸塑成型工艺 (28)3.1.3聚氨酯(PU喷涂) (28)3.1.4发泡与切割工艺 (28)3.1.5搪塑 (29)3.2各种表皮成型工艺和成本综合比较 (30)3.2.1价格比较 (30)3.2.2阳模吸塑、阴模吸塑、搪塑综合比较 (30)3.2.3 各成型工艺比较 (31)3.2.4搪塑与PU喷涂工艺和成本比较 (31)一、简要说明1.1.该部分综述该部分主要介绍门护板系统的设计开发流程、设计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与其他相关零部件的关联性等,尤其是在门护板对整车内饰造型效果的影响程度方面,并介绍在设计中的一般设计概念的分析和确定。
奇瑞 S12项目白车身设计指南(侧围部分)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车身科.侧围室2005年03月目录一.总述 (1)二.概念设计 (2)一)侧围总成部分 (2)二)侧围外板部分 (4)三)侧围内板部分 (7)三.详细结构设计 (13)一)工艺性 (13)1.冲压工艺性 (13)2.焊接工艺性 (17)3. 总装工艺性 (17)二)设计中的数据检查和发放 (19)四. CAE分析对侧围部分设计的影响 (19)1一.总述首先在设计侧围部分,侧围通常是作为周围部件的基准.尤其是侧围外板,胸中有个概念就是明了侧围外板在整个BIW设计中的领导地位,在设计中不要轻易地更改.因为它直接影响着门的开启,以及整个车身的焊接关系和顺序.而且这个件不管是在设计产品设计阶段还是在模具的设计制造阶段,所占的开发设计周期都是最长的,直接影响决定着整个项目的进度。
所以在设计初期阶段,与之相配合装配的部件(如前后门铰链,接触开关等)的布置就显的尤为重要,不能因部件布置的更改而频繁的要求侧围相应部位的改动。
除此之外另外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想就是整车A_CLASS_SURFACE的确定,在做造型的时候,虽说造型设计师只关心外观表面的美感,但不能完全不考虑工艺方面的要求。
造一个生产实施不了的型,只能说是概念造型,最终产品是要付诸生产的,生产工艺实现不了,再Wonderful 造型也没有用,这个问题在后面会提到。
侧围内板的设计工作主要以外板和截面线为基准,然后考虑到焊接关系,使侧围有较好的强度.内板也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TRIM的安装,它是内CLASS A的参照基准.所以其大的型面初步确定以后,也不可做大的改动,否则TRIM的设计将要重新开始.23二. 概念设计(Concept Design )一) 侧围总成部分侧围整体上可以按侧围外板总成,侧围内板总成来划分;也可以按图1分为A 柱,B 柱,C 柱,门槛等部分。
这里主要说下侧围总成在焊装方面的工艺情况。
SH6460侧围设计说明书目录1.概述1.1侧围总成1.2侧围设计原则2.侧围概念设计2.1侧围的主断面设计2.2侧围的结构分块设计2.3侧围的零件设计3.侧围的祥细设计4.总结1.概述1.1 侧围总成(54)侧围根据汽车产品图样编号规则侧围(54)分侧围骨架件(板金件)和侧围护板(内饰件)。
骨架件是主要的受力件部件。
侧围护板是重要的车身内饰部件具有装饰和保护作用。
1.2 侧围设计原则:1)满足造型要求,外覆盖件与外形曲线相符合。
2)用最佳的断面形状获得最大断面系数。
3)合理的结构分块,满足冲压和焊接工艺要求。
4)应保证足够的刚性和强度。
5)轻量化要求。
6)内饰件安装方便,并符合造型要求。
7)防腐设计准则。
8)满足相邻部件的性能要求。
2.侧围的概念设计2.1 概念设计阶段主要定义侧围的结构型式和结构分块。
侧围的结构型式通过主断面和接头设计来反映。
主断面设计的依据是桑车B5的断面形式再结合本车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主断面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如下因素:1) 由于车身零件以薄壁件为主,其截面形状对其截面特性有很大影响,与刚度有关的截面特性是弯曲惯性矩I,扭转惯性矩J K等。
薄壁件的截面形状分为开口和闭口两类,它们的截面特性有较大差别。
对于闭口截面,扭转惯性矩J K=4A s2t/s。
式中A s为板料厚度中线所围成的面积。
可见,中线周长s一定,材料厚度t一定,抗扭惯性矩J K与A s的平方成正比,而截面形状无独立意义,所围面积大小则很重要。
2)主断面要考虑内外板的焊接工艺。
3)主断面要考虑与门洞密封条、内饰的装配关系。
接头的设计要考虑接头的焊接工艺,冲压工艺。
接头有侧围顶框侧板与后侧围板,B柱与门槛,B柱与侧围顶框侧板,A柱与车身前部,门槛与后侧围板2.1.1 主断面:侧围主断面位置和主断面附图(一)~ 图(八)2.1.2 接头的设计断面接头的设计断面位置附图(九)~ 图(十三)2.2 结构分块侧围的结构分块将决定侧围零件的形状和轮廓尺寸,对零件的冲压艺性和总焊接工艺性有很大影响。
目录一、简要说明21.1.该局部综述2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21.3.使用X围21.4.零件构成图3二、设计设想〔思想、理念〕32.2开展方向42.3 开发周期42.4 数据制作52.4.1 CAS阶段.52.4.1.1法规要求52.4.1.1.1内部凸出物要求52.4.1.1.2 燃烧特性要求52.4.1.2 人机工程的校核及功能件的布置62.4.1.2.1 INSIDE HANDLE 布置62.4.1.3 ARM REST布置72.4.1.4 WINDOW CRANK ASSY布置82.4.1.5 MAP POCKET布置82.4.1.6GRIP HANDLE布置82.4.1.7 REGULATOR HANDLE布置82.4.2 MATERIAL阶段.102.4.3 SECTION阶段.112.4.3.1 脱模方向的定义112.4.3.2 截面线位置的定义112.4.3.3 主截面线112.4.3.4 内开拉手的配合142.4.3.5 与内挡水条的配合152.4.3.6 与仪表板的配合182.4.3.7与立柱的配合182.4.3.8 与三角块的配合192.4.3.9 与保险手柄座的配合202.4.3工程面的制作202.4.3.1工程面的根本要求202.4.3.1工程面的运动校核212.4.4 FRAME阶段.222.5 失效问题库:25三各种加工工艺及优缺点的比照253.1 加工工艺253.1.1高压注塑工艺263.1.1低压注塑工艺263.1.2 吸塑273.1.2 .1阳模吸塑成型工艺273.1.2.2阴模吸塑成型工艺283.1.3聚氨酯〔PU喷涂〕283.1.4发泡与切割工艺293.1.5搪塑293.2各种表皮成型工艺和本钱综合比拟303.2.1价格比拟303.2.2阳模吸塑、阴模吸塑、搪塑综合比拟303.2.3 各成型工艺比拟313.2.4搪塑与PU喷涂工艺和本钱比拟31一、简要说明1.1.该局部综述该局部主要介绍门护板系统的设计开发流程、设计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与其他相关零部件的关联性等,尤其是在门护板对整车内饰造型效果的影响程度方面,并介绍在设计中的一般设计概念的分析和确定。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QINGGONG COLLEGE,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论文)题目:汽车侧围总成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3学部:工程教育部指导教师:######32015年6月7日摘要汽车室内装饰是近年来的国内新兴产业,主要是以对汽车内部的装饰及汽车装饰品的使用。
又可以分为汽车顶棚内衬装饰、侧围内护板和门内护板的装饰、仪表板的装饰、座椅的装饰、地板的装饰、内饰精品的装饰。
汽车室内装饰的趋势国内与国外各有不同,两反面的关注点也各有所异,但是主流的趋势还是以舒适,美观为主,以提高汽车内室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舒适性为目的。
国内汽车设计起步比较晚,真正的自主设计(也只是在逆向阶段)也是最近这几年的事,而内外饰的设计相对来说又更晚,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以前把精力集中在白车身的设计上,以为只要把白车身设计出来,这车也就出来了。
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用户也不大注重外形的要求吧。
直到最近这几年,能买得起车的用户越来越多,而对于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性能,对外形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这样一来,使得在设计汽车的工程中,对汽车内外饰在设计过程中所占的份量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汽车;装饰;内外饰;设计;AbstractCar interior decoration is domestic emerging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mainly to car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the use of car accessorie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vehicle roof lining decoration, side plate and door guard around the decoration, the adornment of the dashboard, the seat of decoration, floor decoration, interior decoration high-quality goods. Car interior decoration, the trend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ach have different, LiangFan concerns are below each have different, but the mainstream trend is with comfortable, beautiful give priority t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r chamber of aesthetics and practicality, comfort for the purpose.Domestic automobile design started late, the real independent design just in reverse phase (also) is also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design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act the role ofing and relatively more late, the reason may due mainly to concentrate on the design of the white body before, think that as long as the white body design, the car also came out. Another reason may be the user are not paying attention to your appearance requirements. Until recently this few years, can afford a car users more and more, and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ar, not only is the performance, the appearance also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As a result, makes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car, the car inside and outside act the role of the questions in the design process is also more and more.Keywords Car; Deco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decoration;devise;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汽车行业的现状 (1)1.1.1 汽车行业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1.1.2 汽车行业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2)1.1.3 汽车行业的发展 (2)1.2汽车内外饰设计的现状 (3)1.3.本课题的来源 (4)1.4本文主要内容 (5)1.5本章小结 (5)第2章汽车内外饰设计的方法 (6)2.1脱模方向原则 (6)2.2脱模角度大小控制原则 (7)2.3零件中的拔模角度要求 (7)2.4内外饰单件的设计原则 (9)2.5本章小结 (12)第3章汽车侧围总成设计 (13)3.1汽车侧围总成简介 (13)3.2侧围护板的分类 (13)3.3侧围护板生产流程 (14)3.4加工工艺 (14)3.5立柱护板的材料 (15)3.6侧围护板的结构 (16)3.6.1 A柱护板的设计 (16)3.6.2 B柱护板的设计 (19)3.6.3 C柱护板的设计 (22)3.6.4 门槛护板的设计 (25)3.6.5 立柱护板紧固方式的设计 (26)3.6.6 立柱护板设计工艺要点 (28)3.7本章小结 (29)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谢辞 (32)附录 (33)第1章绪论1.1 汽车行业的现状1.1.1 汽车行业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目前对国际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的普遍标准是小轿车年产量100 万辆以上,汽车总产量150 万辆以上。
侧围设计方法与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白车身设计开发过程中侧围设计的方法及应执行的设计规范2.标准引用文件GB/T 4780 汽车车身术语3.侧围设计流程4.设计输入1.设计任务书、项目要求、计划及客户要求2.车身总布置方案中与侧围有关的控制尺寸3.参考样车、样件、点云和样车参考资料4.数字表面5.内饰部门提供内饰件安装位置和相关控制尺寸6.电器部门提供电器件安装位置和外形数模5.设计结构的熟悉及数据的采集A.样车拆解之前应观察样车侧围结构,注意侧围与车门及内外饰的密封及配合关系。
B.样车拆解之前应采集以下数据:侧围与车门密封面配合尺寸、侧围与车门的间隙面差尺寸、侧围与顶盖间隙面差尺寸、侧围与前后风挡玻璃的间隙面差尺寸、侧围与前翼板及尾灯、后保险杠、加油口等处的间隙面差尺寸和侧围与其上装配的附件之间的关系。
C.侧围拆解过程应采集以下数据:侧围钣金件材料、厚度、孔信息(大小、作用)、焊接流程、焊接工艺、焊接间隙、焊接关系、焊点间距、焊缝长度、涂焊接胶的部位和涂胶尺寸、侧围与内外饰件、电器件和其他件的安装关系(安装方式、安装数量、附件颜色)等。
D. 在拆解过程中编制样车明细表,整理侧围焊接流程等文件。
6.绘制侧围主截面由于车身主截面定义了车身设计过程中一些重要的数据,如安装结构、密封结构、间隙数值等,所以根据先期输入条件,绘制侧围主要特征截面时应包含与侧围有关的钣金件断面结构、附件安装结构、内外饰件安装结构和电器件安装结构。
绘制主截面时,应注意与车门、内饰、电器设计等相关人员互相协调,注意同一特征截面应绘制在同一坐标位置上。
侧围特征截面一般有以下几处:1.侧围A柱处2.前门上框处3.后门上框处4.B柱上部处5.前门上铰链处6.前门下铰链处7.后门上铰链处8.后门下铰链处9.前门下框处10.后门下框处11.后风挡玻璃处12.后轮罩处13.侧窗玻璃处14.后尾灯处15.前、后门锁处16.前、后门限位器处等,如下图所示:7.主截面完成后按照CHMS-008的要求,进行内部评审。
奇瑞汽车饰件部设计指南编制:审核:批准:乘用车工程研究三院目录一、简要说明 (2)1.1该部分综述 (2)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 (3)1.3使用围 (3)1.4零件构成图 (3)二、设计构想(思想、理念) (4)2.1概述 (4)2.2发展方向 (4)2.2.1 轻量化 (4)2.2.2 NVH (4)2.2.3 侧碰安全 (4)2.2.4 多功能 (4)2.3 开发周期 (4)2.4 数据制作 (5)2.4.1 CAS阶段 (5)2.4.2 MATERIAL阶段. (9)2.4.3 SECTION阶段. (10)2.4.3工程面的制作 (21)2.4.4 FRAME阶段 (22)2.5 运动分析 (23)2.6 失效问题库: (24)三工艺 (25)3.1 注塑 (25)3.2 吸附 (26)3.3搪塑 (27)一、简要说明1.1该部分综述该部分主要介绍门护板系统的设计开发流程、设计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与其他相关零部件的关联性等,尤其是在门护板对整车饰造型效果的影响程度方面,并介绍在设计中的一般设计概念的分析和确定。
通过该设计指南的介绍,为奇瑞公司门护板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指导,并规奇瑞公司门护板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
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门护板作为汽车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需保证外观、实用性(人机工程) 、精细度外,还需要在车辆碰撞时起到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的作用。
1.3使用围适用于乘用车、商务车和要求较高的载重车等。
1.4零件构成图234 165二、设计构想(思想、理念)2.1概述门护板在设计时一般主要考虑外观上的整体效果,一般来说,A CLASS冻结后就不允许改动,所以在CAS 阶段就需要定义门护板与周边零件、各分块之间的间隙,同时作初步的人机工程及法规进行校核。
校核后须对INSIDE HANDLE, ARM REST, GRIP HANDLE, WINDOW CRANK ASSY, MAP POCKET重新进行布置(如果需要),如果可能,在此阶段还需要考虑右舵车,尽量减少右舵件开发投入;CLASS制作完成后,进入MATERIAL阶段,此阶段须定义各分块材料;完成后进入SECTION阶段,在此阶段须对工艺、脱模方向、配合方式进行初步的定义.SECTION阶段;完成后进入FRAME阶段,此阶段须考虑装配可行性、定位、碰撞吸能块及强度,对结构进行细化。
【干货】前门护板板设计系列(4)
【干货】前门护板板设计系列(1)
【干货】前门护板板设计系列(2)
【干货】前门护板板设计系列(3)
接上篇……
4.10 碰撞保护块设计
4.10.1 碰撞保护快设计目的:当车在受到侧面撞击的时候,降低因为撞击造成的对乘员臀部的伤害。
4.10.2 位置设定:通过CAE的侧碰计算,并给出碰撞的位置和范围,工程设计人员按照该位置布置碰撞保护块即可,其大小尽量完全覆盖CAE提出的保护区域。
4.10.3 设计要求:
a) 材料一般用PU发泡或PP发泡;
b) 厚度要求尽量大,能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但最少30mm以上;
c) 保护块与车门玻璃、车门内板钣金、车门内饰板的配合间隙如图所示。
保护块设计配合尺寸
4.10.4 安装要求:安装有很多种,以下四种为简单常用的方式:
焊接固定
卡接固定
插接固定
螺钉固定等;
如下图所示。
卡接固定(用卡片)
插接固定
螺钉固定
焊接固定
5门内饰板设计步骤图门内饰板设计步骤图见图
门内饰板设计步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