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孔留矿法在急倾斜薄至极薄矿脉开采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39.32 KB
- 文档页数:3
浅孔留矿法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当前,浅孔留矿法在部分矿区开采中呈现出被其他采矿方法取代的趋势,特别是矿石品位较高或者是矿石品位一般但围岩稳固性较差的矿区,降低矿石贫化率、损失率是重要的经济效益提高措施,因而使用填充法取代浅孔留矿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只是浅孔留矿法的优势显著,现阶段依旧是开采贵金属矿山的常用方法,必须不断优化。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浅孔留矿法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矿山开采;浅孔留矿法;应用一、浅孔留矿法概述浅孔留矿采矿法在矿山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具有其相关开采的技术条件,应用浅孔留矿采矿法时要求所开采的矿体厚度较小,且倾斜角在 60° ~70°以上。
通常来说,浅孔预留采矿法更适用于中小型矿山的开采。
浅孔留矿采矿法的采场支护目的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在放矿时不慎混入一些无用的废石,从而导致放矿时二次贫化率增大。
二是能有效阻止相应破碎的上下盘围岩在采矿中不断持续的脱落,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浅孔留矿法的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1)所有的工作环节都在巷道中,避免了空区作业带来的危害。
(2)这类方式的生产能力和强度较大,由于机械化程度较高,从而促使劳动生产率较高,且需要的资金成本偏低,经济效益良好。
(3)能够有效处理时空与矿石损失,并及时复原底部列与列之间的采场工作。
(4)矿场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提升了作业时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于大规模中深孔爆破来说,爆破空间的大小、形状及其施工质量是该采矿试验方法成败的关键。
爆破空间的技术参数必须满足后期中深孔爆破的需要,即使在挤压爆破条件下其覆盖矿岩也要有 15% 的空隙体积,否则,将会出现立槽、悬拱或其他事故。
爆破切割槽形成方式有: 垂直天井扩槽法、中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法、浅眼留矿法、楔形掏槽法、斜天井掏槽法等。
试验采用普通浅眼留矿法,采场所形成的空间作为爆破补偿空间,其技术要求: ①位于矿体最厚大处,以保证大爆破有足够的抛掷空间; ②采场两帮必须直立,尤其在靠近第一个爆破排处更是如此; ③靠近第一个爆破排最好采成一定的角度,即垂直于矿体倾向的角度( 12°) ,中深孔凿岩炮孔方向就可以垂直于矿体倾向。
浅孔留矿法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摘要:浅孔留矿法是目前矿体开采中一种常见而有效的采矿方法,它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还提高了矿山生产能力。
本文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浅孔留矿法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阐述了浅孔留矿法的开采技术条件,并对浅孔留矿法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进行了探讨,为该开采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范例。
关键词:浅孔留矿法;开采技术条件;设计;施工1概述浅孔留矿法是我国矿山开采中应用最广的采矿方法之一。
随着充填技术进步和高效设备的运用,浅孔留矿法在中厚矿床的应用有缩小趋势。
虽然此法开采时采场因存留部分矿石而积压资金,矿柱回采时损失、贫化指标差,采空区需要处理。
但采场后生产能力较大,工人劳动生产率较高,采矿成本较低等,更适合中小矿山或开采条件适宜的大型矿山。
近年来,浅孔留矿法在采场支护、矿柱回采以及适合开采条件变化的变形方案等方面,均有技术创新,使这种采矿方法日益完善。
2开采技术条件浅孔留矿法适用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①矿石和围岩比较稳固;②矿石无自燃性,破碎后不易结块;③下盘矿体倾角大于55°;④矿体厚度以薄和中厚矿体为宜。
大多数矿山阶段高度一般为40m,矿块长40~60m,留间柱、底柱或顶柱。
大都采用电耙出矿底部结构,上向炮孔分层落矿。
目前采用浅孔留矿法的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3浅孔留矿法设计3.1探采结合对于适合浅孔留矿法开采的矿体在探矿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采准工程相结合,探矿工程力求能被采矿所利用,同时采准工程也要兼顾探矿,特别是局部矿体的探矿可利用采准工程进行二次圈定。
岩金矿山b级生产探矿的网度为20m×20m或25m×20m(走向x垂高),而以脉内探矿居多(矿脉厚度4浅孔留矿法施工4.1强掘强采强出的施工技术强掘强采强出作业技术通过增大作业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大幅减少三级矿量,节约生产成本。
该技术被大多数岩金矿山推广应用,如广东河台、山东金翅岭、陕西东桐峪等金矿。
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浅孔留矿法在民采矿山的应用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提高了矿山生产能力和矿山安全因素。
开采技术条件: 该方法要求矿体厚度不大,倾角60°~65°以上,矿岩稳固,产状单一,矿石品位较低,无结块性、自燃性,是唐山地区小矿山开采矿体的普遍特点。
结合民采生产技术条件,浅孔留矿法比较适合小矿山开采。
浅孔留矿法阶段高度根据矿床的勘探程度,围岩稳定情况,矿体倾角等因素确定.浅孔凿岩机用途和性能浅孔凿岩机名称凿岩方向孔深孔径机重备Y-30(01-30)水平及倾斜最大4米最大42mm 28kg 气腿子YT-25 水平及倾斜2~5米34~23kg 气腿子YT-30 水平及倾斜2~5米34~27kg 气腿子YTP-26 水平及倾斜2~5米34~26kg 气腿子01-45 上向孔2~5米36~40kg左伸缩式YSP-45 上向孔2~5米36~40kg左伸缩式留矿法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1971年有色金属矿山统计,留矿 述点(特点。
它也是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采。
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2)这种采矿方法工人可以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工作。
(3)浅孔留矿法是自下而上分层回采矿房,使用浅孔崩薄矿石。
为石管理的主要手段。
(5)凿岩工人是站在留矿堆上进行作业的。
(二)浅孔留矿目前使用情况(1)有些书中将留矿法不列为空场采矿法的一种,而是专门列为一类与空场法平行。
又将留矿法分为浅孔留矿法和深孔留矿法二类。
实际上,深孔留矿法在矿块结构上,在回采工艺等方面,与阶段矿房法基本相同,回采矿房时,工人并不在采场中作业,对放矿量没有严格要求,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时留一部分,以调节出矿量,无必要单列一类。
留矿法就应指的是浅孔留矿法,留矿的作用就是起临时工作台作用,并不起支撑围岩的作用。
因而留矿法应该属空场法一种。
(2)当矿石和围岩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8米的急倾斜矿体,在我国广泛地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2023年 5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35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急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研究温清尧,秦京波(招金有色矿业有限公司,山东 招远 265400)摘 要:对于急倾斜薄矿体,由于是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内回收矿石,贫化损失率难以控制,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连续性开采,采矿效率低下,属于典型的难开采矿体。
为确定合理、经济的采矿方法,以某铅锌矿为研究背景,结合矿脉赋存条件和开采实际,提出将无底柱中深孔分段空场法、削壁充填采矿法和静态留矿法作为三种备选采矿方案,通过对三种方案优缺点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削壁充填法为最优开采方案,根据优选结果,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设计,可以为类似矿山采矿方法设计提供思路。
关键词:急倾斜薄矿脉;削壁充填法;采矿方法中图分类号:TD8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0-0035-3Study on mining method of steeply inclined thin veinWEN Qing-yao,QIN Jing-bo(Zhaojin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Co., Ltd.,Zhaoyuan 265400,China)Abstract: For the steeply inclined thin ore body, because the ore is recovered in a limited working space, the dilution loss rate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mechanized and continuous mining, and the mining efficiency is low, which is a typical difficult mining orebody. In order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and economical mining method, taking a lead-zinc mine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the occurrence conditions of the ore vein and the mining practice, three alternative mining schemes are proposed, namely, the sublevel open stoping method, the wall-cutting and filling mining method and the static shrinkage mining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hree schemes and the mai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the wall-cutting and filling method is finally determined as the optimal mining scheme.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The field industrial test design has been carried out, which can provide ideas for the design of similar mining methods.Keywords: Steeply inclined thin vein; Wall cutting and filling method; mining methods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温清尧(1987-),男,汉族,山东招远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矿山行业管理工作。
浅孔留矿法在金矿采矿中的应用探讨以往应用的采矿方法在回采工艺和技术方面存在不足,造成现场生产秩序混乱等问题,为此,针对回采工艺的弊端,提出浅孔留矿采矿方法,解决作业施工安全问题。
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充填采矿技术的优势,对浅孔留矿法进行二次创新。
该采矿方法采用了合理的开采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处理中厚矿床经常出现的问题。
通过实验论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
标签:浅孔留矿法;矿产开采;采矿工艺;厚大矿体0 引言现阶段,我国矿山开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工作面的相关作业条件太差,经常会出现回采矿工程面涌水的问题。
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矿石资源在遇水后容易形成自然和板结的现象,导致矿山围岩的裂隙发育涌水性大,若长时间如此,存矿时间就会延长,出现回采进程缓慢等问题。
第二,采矿供热在空场地下作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大,存在的安全隐患也相对较高。
浅孔留矿法的使用可以很好的解决矿产开采中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在处理中厚矿床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另外,留存矿石也会导致资金紧张,无法及时完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浅孔留矿采矿方法,该方法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设计的[1]。
1 浅孔留矿法的适用条件和特点浅孔留矿法在民采矿山的应用改善了工人作業环境,提高了矿山生产能力和矿山安全因素。
开采技术条件:该方法要求矿体厚度不大,倾角60°~65°以上,矿岩稳固,产状单一,矿石品位较低,无结块性、自燃性,是唐山地区小矿山开采矿体的普遍特点。
结合民采生产技术条件,浅孔留矿法比较适合小矿山开采。
浅孔留矿法阶段高度根据矿床的勘探程度,围岩稳定情况,矿体倾角等因素确定。
2 基于浅孔留矿法的采矿方法设计以往采用的金矿开采方法在脉外采准切割工程量太大,费用过高,矿山年产量较小,不易进行较大的投资,进而提出浅孔留矿采矿方法,该方法的采准工作主要包括阶段运输平巷、通风人行天井和联络道等。
《采矿学》试卷一、填空(每空 分,共 分)、某大型地下矿山,由地表分别掘进斜坡道、竖井通达矿体。
斜坡道作为地下大型无轨设备出入并兼作通风和材料运输之用;竖井用来提升矿石,则该矿山采用开拓方法为 ,按开拓巷道在开采中所起的作用,斜坡道与竖井分别属于 开拓巷道和 开拓巷道。
、按矿体倾角的大小,金属矿床可分为:倾角小于 °时为 ;倾角 ° °之间为 ; ° °之间为 ;倾角大于 °为 。
、在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 、 。
其中,在生产实际中一般多采用 开采顺序。
、矿井生产能力在 × 以上时,井底车场可选用或 井底车场; × 的矿井,可采用 井底车场; × 以下的矿井可采用 井底车场。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覆岩下放矿的,新建矿山采用此方法开采围岩稳固的盲矿体,需要人工强制放顶时,按照覆盖层与回采工作先后不同,可分为 、 、 三种形成覆盖层的方案。
、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体厚度由薄至厚和极厚),是采矿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爆破法落矿时,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 、 。
、矿块采准包括 和 等巷道工程,采准工程量的大小一般常用采准系数和 两项工作指标衡量。
、矿体为厚矿体 ,阶段生产能力 × 的矿山 ,阶段巷道多采用形式布置;当开采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且通过能力达 × 时,可采用 布置形式。
、开采有色金属、金矿或稀有金属矿时,广泛采用充填采空区的支护方法,按充填材料的成分和输送方法不同,可分为: 、 、 。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 分,共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步骤是( )凿岩、爆破、通风、出矿; 矿床开拓、采准与切割、回采;落矿、采场运搬、阶段运输和矿井提升; 矿床开拓、落矿与通风、薄矿体开采过程中,与矿体倾角密切相关的是( )爆破抛掷距离; 凿岩方式; 地压管理方法; 采场运搬形式、空场采矿法矿块回采顺序是( )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先采矿柱后采矿房;矿房与矿柱微差爆破同步回采; 二者回采顺序无关紧要、崩落法采矿永久损失的矿柱矿量是( )上盘三角矿柱矿量; 下盘残留矿量;脊部残留矿量; 下盘残留矿量与脊部残留矿量之和、下面采矿方法中属于一步骤回采的采矿方法是( )浅孔留矿法;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三、简答题( 分)、试述垂直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共同特征。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5月下44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无底柱浅孔留矿法在金矿的应用与实践张 禄,李 坤(青岛金星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700)摘 要:针对某金矿矿床的赋存状况,开采人员结合矿井现有技术力量、开采设备和设备状况,采取了无底柱浅孔留矿开采方法,以解决矿体贫化和流失问题,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
无底柱浅孔留矿法通过实际应用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开采方法,完全符合本矿的实际情况。
该方法是当前用于回采极薄倾斜矿体的一种常用开采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优势、特点、工艺过程和适用条件。
结合某金矿实例,总结了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经济和技术指标进行了概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底柱浅孔留矿法是国内金矿山常用的一种开采方式。
研究者提出在中小型矿山开采急倾斜薄矿脉时,可以采用无底柱底结构以减少矿体损失,并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综合效益。
关键词:无底柱浅孔;留矿法;金矿开采实践中图分类号:TD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0-0044-3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Shallow Hole Shrinkage Method without Bottom Pillar in Gold MinesZHANG Lu, LI Kun(Qingdao Jinxing Mining Co.,Ltd.,Qingdao 266700,China)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occurrence status of a certain gold deposit, the mining personnel combined the existing technical strength, mining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conditions of the mine to adopt a shallow hole shrinkage mining method without bottom pillars, which solved the problems of ore dilution and loss, and achieved certain economic results. The non pillar shallow hole shrinkag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in practice an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is mine. The non pillar shallow hole shrinkage mining method is currently a mining method for mining extremely thin and inclined ore bodies. Its advantages, characteristic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was summarized based on a certain gold mine example. Its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were summarized,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its application.Keywords: shallow hole without bottom column; Shrinkage method; Gold mining Practice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张禄,男,生于1976年,汉族,山东平度人,专科,中级(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采矿。
浅孔留矿法在急倾斜薄矿体中的应用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713总队雷永康韩力刘卫涛摘要浅孔留矿采矿法是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采矿方法之一。
龙头沟金矿矿床属于倾斜—急倾斜薄矿体,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采矿方法是浅孔留矿法和留矿全面法。
针对龙头沟金矿Ⅰ-1矿体倾角大于55°薄矿体,采用浅孔留矿法。
浅孔留矿法有采矿工艺简单,采场结构简单,管理方便,设备要求低,采矿成本低,通风条件好,人工熟练程度高等优点。
关键词浅孔留矿法急倾斜薄矿体1前言龙头沟金矿属于中温热液、多阶段、深部物质来源成矿的石英脉金矿床,矿体基本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该矿床属于倾斜—急倾斜薄矿体。
矿床适宜用地下开采,平硐—溜井开拓。
矿石以混合矿为主,次为原生矿,氧化矿最少,属蚀变岩型金矿石。
矿石为低硫易选金矿石,矿石质量好。
矿区共圈出7条矿体和一些单工程控制的小矿体。
各矿体均呈NWW~近EW向展布,产状近于一致,平行排列。
设计年生产能力为9万t/a,实际年生产能力为10万t/a。
由于Ⅰ-1矿体属薄矿体,比较适用浅孔留矿法。
2矿山开采现状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龙头沟金矿为基建时期,2011年4月试投产一次性成功。
矿山主要开采Ⅰ-1矿体,截止2012年11月底,1160中段、1200中段和1240中段三个中段的矿体已基本开采结束,只剩个别难采矿房和回采矿柱。
3浅孔留矿法采矿方法(1)矿块构成要素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标准矿块长50m,高40m,顶柱高3m,底柱高5m,间柱宽6m。
(2)采准、切割工程每隔40m标高沿矿体走向在距矿体有8m左右的下盘围岩中掘进中段运输巷道。
在中段运输巷道内沿矿体走向每隔50m掘进一条2.0m×2.0m的穿脉,穿脉长度直至穿透矿体,在穿脉内见矿处开始掘进一条1.5m×1.8m的人行通风天井,划分出独立的矿块,天井布置在矿块间柱中。
在天井中沿矿体走向每隔6m向两壁掘进1.5m×1.8m的联络道,其长度为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