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师的专业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4.80 MB
- 文档页数:47
一、单项选择题1.“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学家对教师职业的赞誉?( )A.夸美纽斯B.福禄贝尔C.陶行知D.桑代克【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由于教师职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贡献,l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称赞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
”这句话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对教育和教师对国家兴衰、法制存废重要性的论述。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对教育和教师对国家兴衰、法制存废的重要性有过论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
”3.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师专业的内部标准的是( )。
A.职业实践水平B.职业自律性C.职业社会地位D.教师人员素质【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如果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专业自主权、权威性是教师专业的外部标准,那么教师的职业实践水平、人员素质,以及教师职业的自律性等就是教师专业化的内部标准。
4.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知识的范畴的是( )。
A.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B.专门性的学科知识C.教育学科知识D.教育研究知识【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性的保障。
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最基础的层面。
教师还要拥有专门性的学科知识,掌握1—2门专门性的知识,有扎实的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
教师还要具备教育性知识,即教育学科类知识,这是指有关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的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等。
5.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 )。
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名师点睛】专家型教师能够根据教育质量标准与儿童发展的特点,同时结合现有的教育条件,拟定合理的教育目标、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富于逻辑性、创新性,教学的针对性、预见性强。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机遇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的专业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抓住现有的机遇,成为每位教师所关心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机遇,并提供一些建议。
第一章专业发展的路径1. 资深教师的职业晋升在教师行业中,有一条发展路径是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
从普通教师到班主任,再到学科组长、校级领导,教师可以通过表现出色,获得更高职位的机会。
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上展现出优异的能力,还需要在管理、组织、领导等方面有所建树。
2. 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作为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是另一条专业发展的路径。
教师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等方式积累学术经验,并在学术界建立口碑。
随着论文的发表和学术声誉的提升,教师的知名度也会逐渐上升,为个人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教育培训与进修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参加教育培训和进修课程,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技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
教育培训与进修还可以增加教师的教授范围,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
第二章专业发展的机遇1. 永远学生都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面对着学生的各种问题、困惑和挑战。
然而,这些问题和挑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
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人化教学。
2. 对新科技的应用科技的发展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创造更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
通过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平台,教师可以触及更广泛的受众,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 参与教育改革与政策制定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改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之一。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为自己的声音发表观点并提供建议。
通过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教师可以对教育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赢得更多机会。
2教师发展期末知识点第一章1.卡尔-桑德斯是较早系统研究”专业”的社会学家。
2.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至少五方面的基本特征:(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
(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的专业组织。
(4)具有不可替代性。
(5)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
3.专业与职业的区别:(1)从事专门职业需要以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复杂的技能为前提,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行事。
(2)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而且这种训练是在大学里进行,是以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为标志;而一般职业的从业人员无须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主要通过个人体验和个人工作经历而积累工作经验。
(3)专业与职业相比,更多地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
(4)职业更多地体现为工匠式的特点,即可不断重复,无须创新。
(5)专业与职业相比,更难获得从业资格。
4.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5.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个大的方面。
6.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
7.教师的专业情意涉及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霍兰德的职业生涯理论把劳动者和职业划分为六种类型:(1)实际型(2)学者型(3)艺术型(4)社会型(5)事业型(6)常规型。
他认为,社会型劳动者喜欢从事为人民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其个性比较适合做教师。
8.我国的教师任用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1)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
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任命制。
(2)1993年10月31日《教师法》颁布之后。
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聘任制。
9.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专业道德[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2)专业认同(3)敬业奉献(4)专业责任(5)专业追求(6)专业创新(7)专业合作110.从世界范围看,师范教育于17世纪末最早出现在法国。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第3-4章阶段测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B、班杜拉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正确答案:B解析:自我效能感理论由心理学家班杜拉首先提出,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预期,换言之,是自我对能否实现特定目标的信心和信念。
参见教材P82。
2、小学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长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指的是()。
A、心理素质B、价值取向C、人格特点D、理想信念正确答案:C解析:小学教师的人格特点指的是小学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长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包括小学教师的价值观、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面。
参见教材P82。
3、我国开始实行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时间是()。
A、2015年B、1988年C、1976年D、1999年正确答案:B解析:自1988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参见教材P85。
4、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盘”指的是()。
A、校长B、学生C、家长D、教师正确答案:A解析:校长的行政管理、组织和指导是学校管理的骨架,校长要成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盘”,通过规章制度把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参见教材P87。
5、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中,在一个特定的小学教师团体内,或者在更加广泛的小学教师生态范围内,各成员为了小学教师群体的发展,共享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观点和处事方式指的是()。
A、理智-知能取向B、实践-反思取向C、生态-文化取向D、儿童-关爱取向正确答案:C解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小学教师团体内,或者在更加广泛的小学教师生态范围内,各成员为了小学教师群体的发展,共享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观点和处事方式,它反映在小学教师的观念和言行之中,分享和共识是小学教师文化内容观的基本要素。
参见教材P92。
6、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文化取向的最主要特征就是()。
A、以儿童为本B、合作文化C、多元化取向D、个性化正确答案:B解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文化取向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合作文化。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谢员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一)职业对个人的意义寻求职业,从事职业活动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它对一个人有重要的意义:(1)职业生活是实现人生目的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才能实现。
(2)职业生活占据人生的宝贵的时间。
(3)职业生活是人才发展的重要实践环节。
(二)当前教师的职业生涯现状•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生涯被错认为“无生涯”或”没有生涯”的职业,也因此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种种限制。
•事实上,教师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不论在专业知识、技能,或态度上的需求,或实际表现均呈现阶段性的变化与发展。
而且这种发展是可以预测的。
•然而过去教师、校长行政人员、社会人士,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观念了解的并不深刻。
因此,针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和过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其他的职业的生涯发展不同。
其他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少,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对学生的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
同时教师还必须接受一定时期的继续教育和参加各种在职进修活动,不断增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使自己能灵活的运用最适当的教材、教法,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理论(一)我国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我们把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
•在每个阶段结束时,他们可以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1.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素质的特点:第一,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
第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点。
第三,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
2.适应期职业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具备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