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复习卷
- 格式:doc
- 大小:240.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一物理期末复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某人站在一静止的台秤上,当他猛地下蹲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台秤的惯性,则台秤的示数()A.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B.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2.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和木板之间,不计摩擦,墙对球的弹力为F1,木板对球的弹力为F2,在将木板由图示位置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两弹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1减小、F2增大B.F1、F2都增大C.F1增大、F2减小D.F1、F2都减小3.(多选题)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4.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到重力D.物体只有在向下运动时才受到重力作用5.下列情景中,物体M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6.质量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上,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如图所示。
已知斜面足够长,g取10m/s 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拉力的大小为20NB. t=1s时物体的机械能最大C.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D. 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m/s7.如图,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8.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及所受合外力三者的方向关系是()A.三者的方向是相同B.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可成任意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C.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也可能不同D.三者的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9.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小球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D.小球在5s内的位移是50m10.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s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3/4,则建筑物的高度为(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A.20 m B.24 m C.30 m D.60 m11.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物体的()A.位移B.质量C.密度D.加速度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均为4kg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下列说正确的是(g=10m/s2)()A.力F的最小值为60NB.力F的最大值为60NC.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小时,力F的值一定为60ND.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大时,力F的值一定为100N13.(多选题)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在0~t 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 0~3t 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 .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 .在t 0~3t 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221v v D .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1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块与竖直轻弹簧相连,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将m 竖直向下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当m 到达最高点时,M 恰好对地面无压力.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 ,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当m 到达最高点时,m 的加速度为(1+m M )g B .当m 到达最高点时,M 的加速度为gC .当m 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形变最为kMg D .当m 速度最大时,M 对地面的压力为Mg15.把自由落体运动总路程从上到下分成相等的两段,则上、下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 .1:4B .(2﹣1):1C .1:2D .1:(2﹣l )16.(多选题)如图所示,四中情境中物体A 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与外界的接触面(点)均光滑,其中物体A 所受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两球完全相同且接触,O 为A 球的球心B .O 为A 球的球心,C 为A 球重心C .O 为A 球的球心,墙壁竖直D .O 为半球形的球心,A 为一根均匀直棒17.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 .2v B .g v 2 C .g v 22 D .gv 2)22( 18.(多选题)如图所示,工件随倾斜传送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关于工件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工件受到四个力,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牵引力B .工件受到三个力,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 .工件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D .工件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19.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粗糙斜面上,斜面静止于粗糙水平面,现用水平推力F 作用于木块.当F 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加到一定值,木块和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木块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C.斜面受到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D.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20.F1、F2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共点力,其中F1=4N,F2=3N.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为()A.2 N B.3 N C.5 N D.15 N21.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水平F=120N的拉力拖着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a=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1 B.0.02 C.0.2 D.0.222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m仍保持静止时,当F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物体m()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增加B.所受合力增加C.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加D.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木块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为使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盘及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3)某次实验,保持木块所受的合外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木块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a﹣m图象如图甲所示,由于这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并不容易确定,因此不能确定a与m成反比,紧接着该同学作了a﹣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a﹣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因此可判断出a与成比,即a与m成反比;②根据图象可以得到物体受到的外力为N.24.“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应越大越好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四、计算题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θ=37°的斜面与水平地面在P点平滑连接,通过轻绳连接的A、B 两物体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1=2kg,m2=4kg,此时轻绳处于水平且无拉力,物体A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物体B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75,对物体B施加水平恒力F=76N,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2s物体B到达斜面底端P点,此时撤去恒力F,若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1)两物体加速时轻绳上的张力T;(2)物体A进入斜面后,两物体恰好不相撞,求轻绳的长度L.26.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可认为物体在连接处速率不变).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从距地面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 的大小;(2)物体下滑到达斜面底端A 时速度v A 的大小;(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时间t .27.一个质量m=2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6s 的位移x=54m .求:(1)物体的加速度a 的大小;(2)水平拉力F 的大小.28.有一根长L=5m 的铁链悬挂在某楼顶处,楼中有一窗口,窗口上沿离铁链的悬点H=25m ,当铁链从静止开始下落后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219/g m s 。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体可称为天体的是()A.返回地面的“神舟”号宇宙飞船B.按航线飞行的飞机C.吉林1号陨石D.卫星2.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年C.140多亿千米D.140多亿光年3.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A.月球B.太阳C.牛郎星D.水星4.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①大熊座、小熊座和狮子座②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③沿同一轨道运行的流星群或小行星带④总星系和地月系⑤相互吸引的两颗恒星或两颗行星⑥相互吸引且相互绕转的大小天体A. ①②B.③⑥C.④⑥D.②③⑤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回答5~6题:5.图中共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一级B.二级太阳C.三级D.四级6.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恒星7.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②④B.①④C.②③④D.②③8.太阳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9.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A.光球、色球、日冕B.光球、日冕、色球C.色球、日冕、光球D.色球、光球、日冕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A.10年B.11年C.21年D.111年11.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的强弱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英语必修1综合复习检测题(附参考答案)(总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is coming for tea?A.John.B. Mark.C. Tracy.2.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A.Leave right away.B. Stay for dinner.C. Catch a train.3.What does the man come for?A.A lecture.B. A meeting.C. A party.4.What size does the man want?A. 9.B. 35.C. 39.5.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Life in Southeast Asia.B. Weather condition.C. A holiday tou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22.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览室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is the man doing?A.Giving a speech.B. Chairing a meeting.C. Introducing a person.7.Why does the woman sing so well?A.She has a great teacher.B. She teaches singing.C. She is young.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生物必修一全练习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标本A. ①→②→③→④B. ④→⑤→③→②C. ②→①→⑤→④D. ⑤→④→②→③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C. 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原因是其在细胞中含量最多D. 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K3.下列哪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如下图所示A. H2OB. KC. 甘油D. 氧气4.无花果有红色和黄色之分,如果红色由显性基因(T)控制,现用两种红色无花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该实验亲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 TT、TTB. TT、TtC. Tt、TTD. Tt、Tt5.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B. BC段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 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D. DE段细胞中出现细胞板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A.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 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三、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54分)7.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肌肉收缩的部分过程,当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Ach受体兼Na+通道)时,产生动作电位;当兴奋传导至B 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
云南省昭通市语文高一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题目:“窗边的风景”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忙之中,有一扇窗,它静静地守候在一个老旧公寓的角落里。
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地洒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时,这扇窗便迎来了新的一天。
住在公寓里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喜欢在这时坐在窗边,泡一杯清茶,慢慢地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窗外是一条繁忙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再远一点,可以看到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它们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变迁。
但是,老人的目光总是越过这些景象,投向更远的地方。
在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还有那片曾经是他儿时乐园的小树林。
每当这个时候,老人的心就会飞回到过去,飞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如今的车流不息,有的只是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而现在,虽然一切都变了,但老人依旧每天坚持坐在这里,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仿佛这样就能抓住过去的影子,让时间倒流。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扇窗已经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也见证了老人从壮年到老年的转变。
尽管城市在不断变化,但这扇窗边的风景却成了老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扇窗也会消失不见,但只要心中有景,哪里都是花香满径。
问题1.老人每天早晨习惯做什么?2.通过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主题?3.文章中提到的城市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心中的风景”在文中具体指什么?5.描述一下老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态度。
答案1.老人每天早晨喜欢坐在窗边,泡一杯清茶,品味生活。
2.主题在于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即使面对变化也能保持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3.城市的变化体现在繁忙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匆匆以及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4.“心中的风景”指的是老人记忆中的自然景色和他的童年乐园,也是他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5.老人对过去充满了怀念之情,而对于现在则表现出一种接受与适应的态度,尽管时代在变,但他依然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刻。
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复习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按捺(nà) 狭隘(ɑì) 胡同(tóng) 四肢百骸(hái)B.依偎(wēi) 绿林(lù) 打夯(hāng) 锲而不舍(qiè)C.恣意(zī) 饿殍(piǎo) 嗥叫(áo) 深陷泥淖(nào)D.慰藉(jiè) 月晕(yùn) 贫瘠(jǐ) 不可估量(l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水蒸汽蜇居打夯震撼仓皇奔逃B.元宵节攀援脉搏嘻戏百舸争流C.涮羊肉沧海般配缱绻不容置疑D.恒惴栗经典消谴跋涉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
B.成都馆内人流不绝如缕,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C.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D.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报告的特定语境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应有之义,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B.不仅信息技术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D.人类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关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适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数学必修一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实数?A. πB. -3C. √2D. i2. 已知函数f(x) = 2x - 1,求f(3)的值。
A. 4B. 5C. 6D. 73. 集合{1, 2, 3}与{3, 4, 5}的交集是什么?A. {1, 2}B. {3}C. {1, 3}D. {4, 5}4. 如果a > 0且a ≠ 1,那么函数y = log_a x的图像在哪个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5项的值。
A. 9B. 11C. 13D. 15二、填空题6. 函数y = 3x^2 + 2x - 5的顶点坐标是______。
7.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求第4项的值是______。
8.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若a + b = 5,a - b = 3,求a和b的值,a = ______,b = ______。
9. 将函数y = sin(x)的图像向左平移π/4个单位,新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
10.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且满足a^2 + b^2 = c^2,根据勾股定理,三角形ABC是______三角形。
三、解答题11. 证明:如果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那么它的前n项和S_n可以表示为S_n = n/2 * (a_1 + a_n)。
12. 解不等式:2x^2 - 5x + 3 ≤ 0。
13. 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2x,求导数f'(x),并找出函数的极值点。
14. 已知圆的方程为(x - 3)^2 + (y - 4)^2 = 25,求圆心和半径。
15. 解方程组:\[\begin{cases}x + y = 5 \\2x - y = 1\end{cases}\]四、答案1. D2. B3. B4. A5. C6. (-1/3, -43/9)7. 548. a = 4, b = 19. y = sin(x + π/4)10. 直角11. 证明略12. x ≤ 3/2 或x ≥ 113. f'(x) = 3x^2 - 6x + 2,极值点为x = 1, x = 2/314. 圆心(3, 4),半径515. 解得 x = 2, y = 3本复习题涵盖了数学必修一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数、函数、集合、数列、不等式、导数、圆的方程和方程组等,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生物选必修一综合练习复习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2023·山东济南高三检测)蛋白质折叠是将氨基酸折叠形成特殊的形状,使蛋白质呈现出特定功能的过程。
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对机体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甚至对机体带来不利的作用,如囊性纤维化、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
为了预防折叠的失误,细胞拥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伴侣蛋白。
科学家将伴侣蛋白加入被人为错误折叠的苹果酸脱氢酶中,此酶被复原,重新恢复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伴侣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B.高温变性的伴侣蛋白仍具有预防错误折叠的功能C.伴侣蛋白的发现和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带来了福音D.因加热导致变性的蛋白质,其活性可能被伴侣蛋白恢复答案 B解析伴侣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A正确;高温变性的伴侣蛋白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其功能也被破坏,不再具有预防错误折叠的功能,B错误;因加热导致变性的蛋白质其空间结构被破坏,发生错误的折叠,其活性可能被伴侣蛋白恢复,D正确。
2.(2023·贵州安顺高三期中)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或结构)D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表示化学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A、B为两条肽链,D为胰岛素,则C为肽键B.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植物特有的蔗糖C.若A为ADP,B为磷酸,则C键断裂时,末端磷酸基团会挟能量转移D.若A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C为磷酸二酯键答案 A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中间以肽键相连,若A、B为两条肽链,D为胰岛素,则C为二硫键,A错误。
3.(2023·辽宁大连高三检测)甲~丁为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丁中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丙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宿主细胞B.和甲一样,所有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都需要线粒体C.乙含有光合色素,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甲中一定能找到一种细胞结构与丙的物质组成相同答案 D解析丁为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虽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可以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并非都需要线粒体,如蛔虫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乙为蓝细菌,丁为细菌,蓝细菌含有光合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细菌中的光合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丙为病毒,物质组成是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若丙的物质组成为RNA和蛋白质,则甲中核糖体的物质组成与丙相同;若丙的物质组成为DNA和蛋白质,则甲中染色质的物质组成与丙相同,D正确。
高一级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经度和纬度的正确说法是()①在地球仪上,0°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②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③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④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度 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4.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且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地点在 ( )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南纬20°D.北纬20°5.在昼半球的各地 ( )①太阳高度大于00 ②太阳高度小于00③太阳在地平线之上④太阳在地平线之下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当北京时间为6月1日14点时,位于西五区的纽约时间应为()A.6月1日17时 B.6月1日1时 C.6月2日3时 D.5月31日13时7.在春、秋分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对于以下三个地方:北京(39°54′N),汕头(23°26′N),新加坡(1°N)。
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6月A.新加坡、汕头、北京B.北京、汕头、新加坡C.汕头、北京、新加坡D.汕头、新加坡、北京8.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A.海口B.重庆C.拉萨D.吐鲁番下面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9~11题。
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0.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11.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2.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大船上的垂钓者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前后左右摇晃 B.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前后左右摇晃 D.只有上下颠簸13.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 ( )A.下地幔 B.内核 C.外核 D.软流层14.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15.内部含有化石并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16~17题。
生物复习卷(一)一. 选择题(共30*2=60分)1.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基本元素是A. C、H、OB. C、H、O、NC. C、H、O、PD. C.、H、O、N、P2.某单细胞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A. 真核生物B. 植物C. 无核膜的生物D. 动物3.烟草、烟草花叶病毒中核酸、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A.1、4、4和2、5、8B.1、4、4和1、4、4C.2、5、8和2、5、8 D.2、5、8和1、4、44.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分布特点是A. DNA分布在细胞核,RNA分布在细胞质中B. DNA分布在细胞质,RNA分布在细胞核中C.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5.人体细胞中既含DNA又含RNA,由A、G、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A. 8种B. 6种C. 5种D. 46.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由它们合成的4条肽链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A.996 1016 1046B. 996 24 54C.999 1 1D.996 1016 1046、7.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奶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乳汁的合成与分泌功能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A. 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和高尔基体B. 核糖体、中心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 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D. 中心体、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8.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 B CDA .A ﹥B>CB .A<B<C C .B>A>CD .B<A<C9.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土豆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
在土豆片X 上出现泡沫,在土豆片Y 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A. 土豆片X 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B. 土豆片X 是煮过的,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C. 土豆片X 是没煮过的,因为细胞中含有酶,促使H 2O 2的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效D. 土豆片X 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土豆片中的酶 10.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原生质层B. 液泡不属于原生质层,但属于细胞质C. 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属于细胞质,可以成为原生质体的一部分D. 在温和的条件下,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后可以得到原生质层11.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 AB 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 B 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C. BC 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D. 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12.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
若 在X 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1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 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CA.甲B.乙C.丙D.丁14.下列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 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 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 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15.下表为以20%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
据表分析得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有温和性 B.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会失活16.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A.5、9、4、1B.4、8、5、1C.5、8、4、1D.4、9、4、1 17.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6个C.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D. 1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有9个—CO—NH—,称为九肽18.某蛋白质分子含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A. b(c-18)+18a和18(b-a)B. b(c+18)+18a和18(a+b)C. b(c-18)-18a和18(a-b)D. b(c+18)-18a和18(b-a)19.如下左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图中a.纤毛;b.大核;c.根部),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①、②或③20.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2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22.如下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的水溶液(红色)。
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是A.a 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例为无色B.a 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Ⅰ ⅡD .a 液面高于b 液面,b 侧为无色23.图中a 、b 、c 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B .a 细胞有细胞壁,而b 、c 细胞没有该结构C .以上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 .a 、b 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24.如果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 标记的亮氨酸(具有放射性),然后追踪放射性氨基酸在各种细胞器中的含量,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25.右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Ⅰ变为视野Ⅱ,下列操作过程中,正确的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A .①③④⑤ B .⑤③④②C .⑥④③②D .⑤④③②26.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 和RNA ,病毒体内含有DNA 或RNA ,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B C DA27.上右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 与b 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 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 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 与a 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28.狗的体细胞中有78条染色体,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数依次是 A .前期156、156、156,后期156、0、156 B .前期78、156、156,后期156、0、156 C .前期78、156、156,后期156、156、156D .前期78、78、156,后期156、0、15629.洋葱根尖的生长点细胞与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表现在A .前期和后期B .中期和后期C .前期和末期D .间期和末期30.200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进行干细胞研究的科学家,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医学上能否利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 A .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遗传物质不同 B .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C .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D .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二. 非选择题(共4题40分)331.(9分)下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若这是一个昆虫飞行肌细胞,则该细胞中的细胞器[ ] 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较多_________。
(2)该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有___________(填标号) (3)细菌细胞与该图所示的细胞比较,其主要区别 是细菌 。
(4)若这是一个人体的肠腺细胞,那么与其合成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________的含量会多一些,该细胞器的形成与核内的[ ]________有关。
(5) 洋葱叶肉细胞与该细胞不同的结构是洋葱叶肉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 。
(6)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_______(填标号) 32.(10分)用2mol/L 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 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 (1)原生质体体积在A →B 段的变化说明: 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 , 细胞液浓度 。
(2)在1分钟后,处于2mol/L 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 ,此时,在细胞壁一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 。
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 中。
(3)在1分钟后,处于2mol/L 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 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 。
由此推断乙二醇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
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的结构是 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称为 。
33.(9分)研究人员对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结构分析6请据表作答:(5分)(1)甲、乙、丙、丁4种细胞中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2)从营养功能上看,上述4种细胞所在的生物不可能制造有机物,理由是。
(3)对某皮肤癌患者的病变细胞做镜检时,发现中心体数量增多,表明其正在进行,该处细胞的特点是34.(12分)(1)问题来源:植物体没有专门的脂肪组织,但在花生、大豆、蓖麻等植物的种子中富含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