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79.84 KB
- 文档页数:2
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急性颅脑损伤是指突发的外力作用引起的颅骨及其内部结构受到机械性破坏和功能障碍的一种损伤,包括头部的软组织撕裂、颅骨骨折、脑挫伤等多种受伤类型。
急性颅脑损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状态改变、认知功能障碍等。
重度的急性颅脑损伤需要进行手术干预,通过减轻颅内压力、修复受伤颅骨,恢复脑部功能[1]。
急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细心的监测和护理,以促进恢复和避免并发症。
我院收治了一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因车祸致头部受伤3h后入院,在65病区治疗11天,因呼吸费力,血氧低转入我科。
本科室对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患者资料患者男,54岁,因车祸致头部受伤3h后入院,查体:神志模糊,GCS评分E3V4M6=13 分,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
光反应迟钝,言语欠清,简单对答,额部头皮裂伤已缝合,长4cm,左侧枕部青紫瘀肿伴头皮裂伤已缝合2cm,无活动性出血,肢体可遵嘱动作,肌力肌张力无法配合检查,病理征未引出。
CT平扫示:脑外伤复查,左侧枕叶少许出血灶可能;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枕骨骨折;双肺上叶多发肺大泡;诊疗过程为:06-07 患者因为呼吸费力,氧饱低由65病区转入我科,患者躁动明显,氧饱73%,医嘱予以丙泊酚3ml/h,舒芬太尼2ml/h静脉泵入,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
06-08 医生予以纤支镜检查,发现气管,各级支气管粘膜水肿明显,并吸出大量黄脓痰。
06-09凝血异常,输血浆200ml,悬红2u,肌注维生素k1。
06-10医生予以置入胃管,予TPF-T200ML/BID,14:00患者氧饱 80% ,予以俯卧位。
06-12患者呕吐,医嘱予以禁食,停肠内营养,予以胃肠减压。
06-13 06:30 患者血压低,予以暂停丙泊酚静脉泵入,予以力月西以3ml/h静脉泵入,患者左腋下,左肩部,有臀部大面积青紫,右眼肿胀,阴囊肿胀。
一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体会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体会1. 引言重型颅脑损伤(TBI)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况,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多学科的协作。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医生,我有着多年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
心得体会也越来越深刻。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在救治期间所得到的经验。
首先是尽早的紧急治疗。
当病人遭受重型颅脑损伤后,时间就成了关键。
我们需要采取尽早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紧急治疗通常包括给予高浓度的氧气、控制头部颈部位置以及控制颅内压等。
这些方法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非常有用。
其次是积极的手术治疗。
对于具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在许多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手术可以帮助减少颅内压,并防止脑损伤的进一步恶化。
手术还可以修复受损的脑组织和减少出血的数量。
当然,手术治疗并不一定是所有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毕竟手术都是有一定的风险,我们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接下来是精心管理颅内压。
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精心管理颅内压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颅内压的升高会导致颅内压过高,这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控制颅内压,我们通常会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并及时给予降压药。
我们要时常检查患者的眼压以及感觉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避免患者因治疗导致的不必要风险。
最后是良好的康复治疗。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不仅仅是仅仅只是开刀、止血、去肿、下个抗生素。
康复治疗同样是重要的治疗环节。
康复治疗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医疗团队在多方面做出努力才能给患者带来最好的治疗效果。
尽管治疗方案与每位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大,但现有的调理方法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令他们免受额外损伤的痛苦。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这样的工作可以让医疗团队将具有成果的治疗质量交出手,也让我们充满自豪感。
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急危重病,患者需要在院前得到正确的急救护理,以减轻病情,提高生存率。
本文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病情分析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24岁到54岁。
事故原因主要集中在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等意外伤害,导致头部受伤,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经过急救人员的抢救,28例患者均经过院前诊断和处理,其中21例病情较轻,7例病情重。
经过及时、正确的抢救和紧急手术治疗,28例患者中只有2例在院内因病情过重去世,其他患者均得以成功治愈。
急救护理体会现场救治1.确定现场安全:在现场救治时,急救人员要首先做好安全措施,确认现场的安全情况,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确保救援的成功。
2.掌握急救步骤:在救治患者时,急救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步骤,尽可能地减少病情的恶化。
对于头部受伤患者,要特别注意安全固定和保护颈椎。
3.应急处理: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紧急状况,如休克、呼吸困难等,确保生命体征的稳定。
院前抢救1.做好基本抢救:在患者被抬上车之后,急救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基本抢救,包括检查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给予氧气吸入、止血、输液等治疗。
2.做好疼痛管理:对于头部受伤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症状,急救人员要及时给予止痛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3.协助诊断:在院前抢救过程中,如果有条件,急救人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检查和诊断,如采集血液样本、头部CT检查等,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4.护理评估:在院前抢救的过程中,急救人员要评估患者的护理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得到及时、正确的急救护理,以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
在现场救治和院前抢救的过程中,急救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步骤和方法,注意安全、保护患者,尽可能减少病情的恶化。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护理需求进行评估,经过专业的抢救和紧急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对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救治体会重型颅脑损伤院前准确、快速的处理将赢得非常宝贵的抢救时间并极大地改善其预后。
总结福建省莆田市急救中心2009年2月~2010年1月救护车出诊95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95例,男63例、女32例,年龄2~75岁、平均39岁,致伤因素车祸54例、高处坠落伤25例、人身伤害10例、平地跌倒6例,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或骨折23例、无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或骨折72例,致伤至救护车到现场时间7~45 min;所有病例行颅脑CT检查,单纯1处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分别为29例、17例、15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2处或2处以上损伤21例;救护车到现场时已脑疝6例、途中发生脑疝3例、无脑疝86例;闭合性颅脑损伤7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9例。
其中死亡7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8例,中度残废16例,生活自理15例,恢复社会功能且正常参加社会活动48例。
2 院前救护2.1 呼吸道管理:呼吸道管理是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首要问题。
颅脑损伤常伴有呕吐,昏迷状态下常导致误吸,特别是饱食患者,呕吐物量多且稠,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症状,取侧卧位、使用电动力吸痰器吸除;开口困难者,使用开口器开口;误吸物较深,给予气管插管或使用喉罩气管导管插管开放气道。
若误吸物黏稠难于吸除,反复往气管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稀释并吸除。
颅底骨折或鼻窦黏膜损伤常导致鼻腔出血,亦可出现误吸,严重者置气管导管。
合并口腔创伤亦可导致误吸,特别是牙齿脱落或折断后误吸后果严重,注意寻找脱落牙齿或牙齿断端并予清除;若牙齿松动明显予拔除,局部纱布填塞止血;口腔软组织裂伤活动性出血明显者,寻找出血点并予局部纱布填塞止血,填塞不满意者,置气管导管后再填塞,一方面减少误吸,另一方面可增加填塞力度、增强填塞止血效果。
舌根后坠影响通气者,予置口咽通气管。
2.2 循环管理:头面部血供丰富,头面部及口腔活动性出血者,局部压迫止血并加压包扎,快速建立外周静脉通道。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护理体会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往往有发生突然、伤情重,病情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
如何提高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已成为神经外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28例,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396例,女132例;年龄1-79岁,平均35.5岁;其中车祸420例,坠落伤31例,撞击伤36例,塌方砸伤11例,其他31例。
经完善检查最后明确诊断为脑挫裂伤360例。
硬膜外血肿97例,硬膜下血肿10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7例,原发性脑干伤32例,颅内血肿238例,颅底骨折107例,脑疝53例。
按Glasgow评分计分,入院时GCS≤8分229例,12分GCS>8分185例,GCS>12分104例。
2 护理体会
2.1入病室的抢救护理迅速了解病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时间、受伤部位、伤后有无意识障碍,有否中间清醒期,肢体活动情况,并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立即检查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伤情判断;若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或切开畅通气道、应用复苏药物,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人工呼吸及人工循环,并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
患者取适当体位,
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迅速处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或症状,有手术指证需要立即行手术者,应在处理的同时紧急做好术前准备。
22 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抢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加之。
探析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
方法分析我科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状况。
结果本组好转及治愈39例,植物生存3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20.3%。
在好转及治愈3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5例,占38.4%,轻残12例,占30.8%,中残6例,占15.4%,重残6例,占15.4% 。
结论本文阐述了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各项重要措施,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血肿;综合措施;临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是指GCS3-8分颅脑损伤患者,该型损伤是外伤类疾病致死、致死率最高的病种,有文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在23.4%~44.7%[1-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设施的完善,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下也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我科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共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经积极救治取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以下,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龄26~83岁,平均54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45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5例,全部患者在伤后30 min~2 h内急诊入院。
1.2临床资料入院时GCS评分3分者5例,3~5分者10例,5~8分者4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呕吐等症。
1.3影像学检查首次CT检查颅骨骨折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7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颅骨骨折并急性硬膜下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12例,脑组织内血肿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
1.4治疗方案一般治疗包括平卧,头抬高15°,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降颅内压,止血抗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昏迷患者并行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者25例,应用呼吸机8例,同时早期足量使用盐酸纳络酮、钙离子拮抗剂尼膜地平、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