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器官药用植物学
- 格式:ppt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163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一、单选题第1节根1.麦冬的块根是由什么部位膨大而成()A.主根B.侧根C.须根前端或中部D.须根基部E.纤维根2.根冠有助于根向前延伸发展是因为根冠外层细胞()A.易粘液化B.表面光滑C.表面坚硬D.角质发达E.再生能力强3.凯氏带存在于根的()A.外皮层B.中皮层C.内皮层D.中柱鞘E.表皮4.根的次生构造中发达的栓内层称为()A.次生皮层B.初生皮层C.后生皮层D.绿皮层E.落皮层5.单子叶植物根的构造中,维管束的类型是:() A.有限外韧型B.无限外韧型C.双韧型D.周韧型E.辐射型6.辐射型维管束是根的初生构造的特征,例如()A.石斛B.大黄C.黄连D.细辛E.石菖蒲7.根的初生构造与次生构造的主要区别是()A.初生生长或次生生长B.是否有保护组织C.是否有维管束D.是否有侧根生成E.是否具有异常构造8.属于次生保护组织的是()A.表皮B.气孔C.皮孔D.毛茸E.根被9.侧根起源于()A.皮层B.木栓层C.中柱鞘,并与主根维管束相连D.髓部E.髓射线10.根中常有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的科室()A。
苋科B。
蓼科C.毛茛科D。
唇形科E。
伞形科第2节茎1.仙人掌的刺属于()A.根的变态B.地上茎的变态C.地下茎的变态D.叶的变态E.托叶的变态2.草麻黄和牡丹原植物属于()A.草本B.乔木C.灌木D.亚灌木E.草质藤本3.葡萄的茎卷须来源于()A.侧枝B.顶芽C.腋芽D.副芽E.不定根4.皂荚等植物的刺是()A.不定根的变态B.茎的变态C.叶的变态D.托叶的变态E.花的变态5.山药的腋芽形成的珠芽称为()A.叶B.花C.花蕾D.小块茎E.小鳞茎6.大黄根茎的异型维管束(星点)存在于()A.皮层中B.韧皮部中C.木质部中D.髓射线中E.髓中7.皮类生药通常来源于木本植物的哪一部位?()A.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B.形成层以外的部分C.周皮部分D.皮层以外的部分E.髓部以外的部分8.属于地上茎变态的是()A.根茎B.块茎C.球茎D.钩状茎E.鳞茎9.皮类药材粉末中不能观察到的特征是()A.木栓组织B.皮层细胞C.管胞和木薄壁细胞D.韧皮组织E.筛管10.石菖蒲为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其横切面结构特点是()A.无限外韧型维管束B.辐射型维管束C.双韧型维管束D.周韧型维管束E.中柱内多为散在的周木型维管束11。
名词解释:细胞器;原生质体;后含物;纹孔;周皮;维管束;凯氏点;叶脉;复叶;聚合果;假果;真果;胎座;:植物的管胞和导管有何区别答:管胞和导管是专管自上而下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是被子植物最主要的输导组织之一,分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纹孔和具缘纹孔导管;导管是由一系列长管状或筒状的的导管分子的死亡细胞组成,穿孔板彼此首尾相连,形成一个贯通的管状结构;管胞是绝大部分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输水组织,同时还具有支持作用;每一个管胞是一个细胞,呈长管状,两端尖斜,不形成穿孔是通过相邻管胞侧壁上的纹孔输导水分,输导功能比导管低;植物组织简答:常见的维管束类型有哪些答: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存在,能不断增生长大,所以称为无限维管束;茎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所以称为有限维管束;根据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互相排列方式的不同,以及形成层的有无,维管束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有限外韧维管束2、无限外韧维管束 3、双韧维管束 4、周韧维管束 5、周木维管束 6辐射维管束答:第一,叶轴的先端没有,而小枝的先端具;第二,小叶内无,仅在叶轴腋内有,而小枝上的每一的均具;第三,通常上的小叶在叶轴上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而小枝上的与小枝常成一定的角度;第四,脱落时,是整个脱落或小叶先脱落,然后叶轴再脱落,而小枝一般不脱落,只有叶脱落;二强、四强、单体、二体、聚药雄蕊的特征答:二强雄蕊:花中有4枚雄蕊,其中2枚的花丝较长,2枚较短;四强雄蕊:花中有6枚雄蕊,其中4枚的花丝较长,2枚较短;单体雄蕊:花中所有雄蕊的花丝连合成一束,呈桶状,花药分离;二体雄蕊:花中雄蕊的花丝连合成两束;聚药雄蕊:雄蕊的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答: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及排列形式称脉序,分为三种:1、分叉脉序:每条叶脉均呈多级二叉状分枝,是比较原始的一种脉序,举例: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如卷柏,种子植物中较少见如银杏;2、平行脉序:各条叶脉近似于平行分布,是单子叶植物的脉序类型,举例:直出平行脉序如淡竹叶,横出平行脉序如芭蕉,射出平行脉序如棕榈,弧形脉序如车前、黄精;3、网状脉序:有明显的主脉,经多级分支后,最小细脉互相连接,形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的脉序类型,举例:羽状网脉,如桂花、桃,掌状网脉,如南瓜、蓖麻;另外,少数单子叶植物也具有网状脉序,如薯蓣、天南星,但其叶脉末梢大多是连接的,有别于双子叶植物的网状脉序;没有游离的脉梢,1、桃花:2、桔梗花:3、柳花:4、睡莲科:5、百合科:、紫藤花科:6答:植物的初生构造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柱鞘,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反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有凯氏带,次生结构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含管胞和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管,无筛管伴胞;答:由初生分化组织分化形成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其形成的构造称为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根的出生构造如下:1表皮:最外层,由单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密致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无角质化,富有通透性,无气孔:2皮层:位于表皮内,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的细胞间隙,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3维管柱:在根的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统称为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三部分;答:茎的初生构造从外至内为表皮、皮层、维管柱;维管柱包括成环状排列的维管束,髓射线和髓等;双子叶植物的茎初生维管束包括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位于维管束外侧,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初生韧皮纤维组成;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中束中层形成和髓射线和束间形成层共同组成了维管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由多种来源,其周皮上普遍都有皮孔;而在其外观上几乎全是次生木质部;答:1、孢子体高度发达: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退化,有乔木、灌木、藤本;水生、陆生、自养、异养等;2、具有真正的花:被子植物产生了具有高度特化的真正的花;3、胚珠被心皮所包被;4、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形成合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发育成三倍体的胚乳;5、具有果实:被子植物受精后的心皮发育成果实,胚珠形成种子;6、高度发达的输导组织:被子植物的疏导组织中的木质部出现了导管,韧皮部出现了筛管和伴胞,加强了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力;答:蓼科;廖科植物多为草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托叶膜质,包于茎节基部成托叶鞘,花多两性,常排成穗状、圆锥状或头状花序,单被花,花被片3~6,常花瓣状,宿存,雄蕊多6~9,子房上位,心皮2~3合生成1室,1胚珠,基生胎座,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多有翅,种子有胚乳;常用药用植物:大黄、拳参、蓼蓝药材名:蓼大青叶、何首乌、虎杖、萹蓄、金荞麦;成盘状、杯状、坛状、壶状的萼筒;萼片、花瓣多各为5,蓇葖果、瘦果、核果及梨果;①月季R花能活血调经;玫瑰R rugosa 花能行气解郁、凉血止痛;②龙牙草仙鹤草全草能止血,补虚,消炎,止痛;③地榆根能清热凉血,收敛止血;④杏种子杏仁能祛痰止咳平喘;⑤桃种子桃仁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⑥山里红果实山楂能消食化,山果实入药称“南山楂”;;也常互生;多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多具托叶和叶枕叶柄基部膨大的部分,雄蕊多为10枚,常成二体雄蕊9+1,稀5+5,心皮1,子房上位,1室,边缘胎座,荚果;①合欢树皮合欢皮有安神,活血;②决明③皂荚果实皂荚入药能祛痰开窍,散瘀消肿;皂荚树上的棘刺皂荚刺能活血消肿,排脓通乳;④甘草根及根茎能补脾,润肺,解毒,调和诸药;⑤膜荚黄芪根黄芪能补气固表;⑥槐花蕾槐米、花槐花均能凉血止血,果实称槐角,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⑦野葛根葛根能解表清热;,稀灌木或亚灌木,常具鳞茎或根茎;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6,花瓣状,排成两轮,雄蕊6枚;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成3室,蒴果或浆果;①百合鳞茎能润肺止咳,清热安神;②卷丹L 等的鳞茎也作“百合”药用;③麦冬沿阶草块根麦冬入药能润肺生津,养阴清热;④黄精根茎能补气,润肺,养阴生津;⑤玉竹P 根状茎玉竹能养阴润燥,生津止咳;。
自考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腺鳞:在唇形科植物薄荷等的叶片上,还有一种短柄或无柄的腺毛,其头部通常由6~8个细胞组成,略成扁球形,排列在一个平面上,称为腺鳞保卫细胞:新月形的细胞,成对分布在植物叶气孔周围,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并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的植物体的组成部分侧根:从主根侧面生出的许多支根,侧根又能生出新的次一级侧根,如此多次反复分枝,形成整株植物的根系。
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称。
变态根:有些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其根的形态构造产生变态,而且这些变态性状形成后可以代代遗传,常见的变态根根皮(药材的):指具有次生构造的根中,位于形成层以外的所有部分,一般包括韧皮部和周皮。
根冠:位于根的最先端,呈冠状,由许多短小的薄壁细胞组成。
呼吸根:支根从腐泥中向上生长,挺立在泥外空气中。
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飘浮在水中呈须状。
如浮萍等。
气生根:是生长在空气中不伸入土中的一种变态根,如榕树的枝干上长出许多不定根,可以一直垂入到土壤。
支柱根: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许多不定根,并向下伸入土中,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且此种根的机械组织发达,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如甘蔗、高粱等在接近地面的茎节上所生出的不定根。
肉质直根:由主根以及胚轴的上端等部分膨大形成,上部具有胚轴和节间很短的茎,一株植物只有一个。
在肥大的主根中,薄壁组织细胞内贮存大量养料,可供植物越冬和次年生长之用。
有韧皮部肥大,如胡萝卜;木质部肥大,如萝卜;圆锥状肥大,如白芷、桔梗;圆柱形肥大,如菘蓝、丹参;圆球状肥大,如芜青根。
胚根:种子植物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胚的下部未发育的根。
它的尖端靠近发芽孔,当种子萌发时,胚根一般是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幼苗的主根。
单子叶植物的胚根在植物长大后,会成为植物的主根,生存期短,入土后不久便停止生长,故无明显的主根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植物的胚、茎端或根端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和生长形成的结构。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1、什么是器官?器官(organ)是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并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部分。
2、什么是营养器官?起着吸收、制造和供给植物体所需要营养物质的作用,使植物体得以生长、发育。
3、什么是繁殖器官?主要起着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作用。
第一节根什么是根?是否植物体的地下部分都是根?A种子萌发时最先生长的B通常生长在地下C活动特性: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D形态特征:无节、节间,一般不生芽、叶、花E功能:吸收、输导、支持、固着、贮藏、繁殖F药用:人参、三七、黄芪、甘草、柴胡、板蓝根一、根的形态和类型一般形态:圆柱形或圆锥形,有分枝,愈到顶端愈细二、根的变态1.什么是变态?植物体由于机能的改变所引起的器官结构和形态的变化。
块根:红薯支持根:玉米气生根:树上垂下来的,吊兰、石斛呼吸根:红树、池杉三、菌根和根瘤四、根的组织构造(一)根尖的构造(二)根的初生构造(三)根的次生构造(四)根的异常构造(一)根尖的构造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部分的这一段。
根尖可划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
(二)根的初生构造通过根尖的成熟区作一横切面,根的初生构造,从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
1.表皮位于根的成熟区的最外围。
特点: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壁薄,不角质化,没有气孔。
一部分细胞外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功能:主要起吸收作用,有吸收表皮之称。
2.皮层(cortex)表皮以内维管柱以外的相当大的部分,由多层薄壁细胞所组成,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的细胞间隙。
通常可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三部分。
内皮层为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
内皮层的细胞壁具特殊增厚——凯氏带和凯氏点。
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层呈马蹄形增厚3.维管柱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构造统称为维管柱,在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三部分,有的还有髓部。
单子叶植物的根会有髓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侧根的形成种子植物的侧根通常起源于中柱鞘,由于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即发生于根的组织内部,因此,它的起源被称为内起源。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一般细胞的直径为10~100μm3、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三部分组成。
4、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包括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和溶酶体。
5、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等四部分。
6、质体是植物体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
质体按照有无色素可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含色素)和白色体(不含色素)7、有色体和色素的区别:有色体是一种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主要是黄色、橙红色或橙色;色素是溶解在细胞液(液泡)中,呈均匀状态,主要是红色、蓝色或紫色。
8、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对物质合成、盐类的积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
9、液泡是植物体的特有结构,细胞液中存在草酸钙结晶等不少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物质,是植物药的有效成分。
10、内质网——合成输出蛋白质;高尔基体——合成和运输多糖,合成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参与细胞壁的构成;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分解大分子(消化和消除残余物)、保护作用(保护细胞免于自身消耗)11、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后含物的特征是中药鉴定的依据之一;单粒淀粉粒①淀粉粒复粒淀粉粒鉴定:加氯化锌碘液,显蓝色或红紫色半复粒淀粉粒②菊糖:(多含在菊科、龙胆科、桔梗科部分植物根的薄壁组织中)细胞后含物鉴定:10%α—萘酚乙醇+硫酸紫红色并很快溶解③糊粉粒(蛋白质粒):加硫酸铜和苛性钠水溶液显紫红色④脂肪和脂肪油:加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加锇酸变黑色⑤晶体——代谢废物12、代谢废物——晶体草酸钙结晶:方晶(甘草、黄柏)、针晶(半夏、苍术)、簇晶(大黄、人参)、砂晶(牛膝、曼陀罗)、柱晶(射干、淫羊藿)代谢废物鉴定:不溶于醋酸,遇20%的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晶碳酸钙结晶:多存在于爵床科、桑科、荨麻科等植物叶表皮细胞中鉴定:加醋酸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气泡13、细胞壁、液泡、质体一起构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的三大区别;光学显微镜结构下,将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胞间层——果胶类物质,易被酸或酶溶解(组织解离法的原理)初生壁、次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单纹孔存在于薄壁细胞、韧型纤维、石细胞;具缘纹孔存在于纤维导管、孔纹导管和管胞;14、纹孔对——松科和柏科等裸子植物的具缘纹孔形成纹孔塞,有三个同心圆半缘纹孔存在于导管、管胞与薄壁细胞——被子植物的导管口15、细胞壁的特化常见的细胞壁的特化类型细胞举例作用鉴别方法木质化导管、管胞、木纤维、石细胞增强机械支持力加间苯三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或浓盐酸显红色木栓化周皮的木栓层保护作用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红色角质化茎、叶、果实的表皮保护作用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红色粘液质化某些植物种子的表皮利于种子的吸水萌发加玫红酸钠醇溶液显玫瑰红色;加钌红试剂显红色矿质化禾本科植物茎和叶的表皮增强机械支持力硅质溶于氢氟酸,不溶于醋酸和硫酸16、植物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章节要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什么是原生质体?质膜有哪些特征?3.简述细胞核的光学结构及其生理功能4.质体包括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的联系5.简述淀粉粒的类型、各自特点、存在部位及检验方法?6.菊糖有何分布特点?如何检验?7.草酸钙结晶有几种类型?如何检验、区别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8.常见的细胞壁特化有几种?如何鉴别?名词解释——细胞器、质体、具缘纹孔、木质化第二章植物的组织组织是由许多具有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药用植物学复习总结第一章植物的细胞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质体三部分。
(一)细胞质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二)细胞核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三)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微管、高尔基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
前三者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余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
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它们起源上均由前肢体衍生而来,而且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的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一)淀粉淀粉由多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其分子是为(C6H12O5)n。
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同化淀粉→葡萄糖→贮藏淀粉。
贮藏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贮藏在植物根、块茎和种子等的薄壁细胞。
淀粉按脐点分单粒、复粒和半复粒。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则显紫红色。
(二)菊糖菊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多含在菊糖、桔梗科和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细胞里。
菊糖遇25%α-萘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显紫红色二溶解。
(三)蛋白质植物中的贮藏蛋白质是化学性质稳定的无生命物质,在种子的胚乳和子叶细胞里多含丰富的蛋白质,它们通常是以糊粉粒的状态贮存在细胞质或液泡里,体积很小。
它们遇碘呈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碱水溶液显紫红色。
(四)脂肪和脂肪油脂肪和脂肪油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酯,也是贮藏的一种营养物质,存在于植物和器官中,特别是种子中。
它们遇碱则皂化,遇苏丹Ⅲ溶液显橙红色、红色和紫红色,遇锇酸变成黑色。
(五)晶体1、草酸钙晶体:形状有单晶、针晶、簇晶、砂晶和柱晶。
草酸钙结晶不溶于醋酸,但遇20%硫酸便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结晶析出。
2、碳酸钙结晶:加醋酸则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可与草酸钙结晶区别。
3、其他结晶三、细胞壁细胞壁中也含有少量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
绪论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研究内容: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的知识与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包括其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任务:1.研究鉴定来自于植物的生药基源,确保来源的准确性2.资源调查与文献考证,合理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3.根据植物亲缘关系与新技术,寻找并扩大新药源二、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开展简史和趋势1.【神农本草经】——东汉,第一部有史料记载的本草著作,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药用植物237种。
2.【新修本草】——唐代,李勣、苏敬,由官方公布,习称“唐本草〞,世界古代首部药典,收载药物约850种,新增不少外来药用植物。
3.【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最著名古代本草著作,药物1892种,附方11000余个,新增药物374种,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认、采、种、制、用药的经验。
4.2021版药典6月5日发布,12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考小题)1)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
2)研究植物细胞的构造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不小于0.2μm,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大于1600倍。
光镜下看到的结构称为显微结构。
要观察更细微的结构,那么需要用电子显微镜,包括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3)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根底是原生质,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4)液泡、质体、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
5、植物细胞的后含物〔通读、小题)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后含物包括淀粉、菊糖、蛋白质、晶体等。
6)细胞壁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非生活物质所构成,具有一定的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