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高考 第11题 选修3-4模块 预测题型1 选择、填空练
- 格式:doc
- 大小:261.50 KB
- 文档页数:6
专题:模块综合重难点串讲(上)题一题面: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 s时波形的图是()题二题面:图甲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
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第一次以速度v1匀速拉动木板,图乙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其次次使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v2匀速拉动木板,图丙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
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T1和T2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v1和v2的关系是()A.T1:T2=2:1 B.T1:T2=1:2 C.v1:v2=2:1 D.v 1: v2=1:2题三题面: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始终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个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甲所示。
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头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毁灭图乙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_____。
题四题面: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成为这个波峰点,则t 的可能值有()A.1个B.2个C.3个D.4个题五题面:如图所示是观看水面波衍射的试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小孔,O 是波源。
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状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小孔之后的传播状况,下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此时能明显观看到波的衍射现象B. 挡板前后波纹距离相等C. 假如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看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 假如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振动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看到衍射现象题六图甲v1v2图丙vA BC DO题面:如图所示,两列频率都是30 Hz的横波均以6 m/s的速度在同始终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
2021-2022年高中物理 本册综合测试题11 新人教版选修3-41.关于电磁波和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传播,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向远处传播B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传播介质C .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变小,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大D .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波长变小,声波的波长变大解析:掌握电磁波各自特点和本质的区别。
答案为A 、B 、C 、D 。
需要注意的是,声波在水中的波速比空气中大,而电磁波在水中的波速会变小。
答案:A 、B 、C 、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引力使光线弯曲B .光线弯曲的原因是由于介质不均匀而非引力作用C .在强引力的星球附近,时间进程会变慢D .广义相对论可以解释引力红移现象解析:广义相对论的三个实验验证即光线经强引力发生弯曲,引力红移,水星轨道近日点进动,A 、C 、D 正确。
答案:A 、C 、D3.如图所示,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或由玻璃砖射入空气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玻璃的折射率为1.5)( )A .图乙、丁B .图甲、丁C .图乙、丙D .图甲、丙解析: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砖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由玻璃砖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由临界角计算公式得:C =arcsin 1n =arcsin 11.5=41°49′,入射角50°大于临界角,将发生全反射。
答案:A4.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 s 。
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 1、P 2、P 3、…已知P 1和P 2之间的距离为20 cm ,P 2和P 3之间的距离为80 cm ,则P 1的振动传到P 2所需的时间为( )A .0.50 sB .0.13 sC .0.10 sD .0.20 s解析:由于题设中各位移相同质元依次为P 1、P 2、P 3,…P 1P 2=20 cm ,P 2P 3=80 cm 可以推知这列波的波长为100 cm 即1 m ,所以根据v =λT可知波速v =2 m/s ,P 1的振动传到P 2的时间t =P 1P 2v=0.10 s ,C 正确。
2021年高中物理《第11章 机械振动》单元综合试题3 新人教版选修3-4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漏选的得3分,错选的得0分)1.若物体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B .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回复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C .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D .物体的位移增大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解析】 如图所示,图线中a 、b 两处,物体处于同一位置,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一定相同,但速度方向分别为负、正,A 错误,C 正确.物体的位移增大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D 错误.单摆摆球在最低点时,处于平衡位置,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B 错误.【答案】 C2.正在运转的洗衣机,当其脱水桶转得很快时,机器的振动并不强烈,切断电源,转动逐渐停下来,到某一时刻t ,机器反而会发生强烈的振动.此后脱水桶转速继续变慢,机身的振动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说明 ( )A .在t 时刻脱水桶的惯性最大B .在t 时刻脱水桶的转动频率最大C .在t 时刻洗衣机发生共振D .纯属偶然现象,并无规律【解析】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脱水桶转动过程中质量近似不变,惯性不变,脱水桶的转动频率与转速成正比,随着转动变慢,脱水桶的转动频率减小,因此,t 时刻的转动频率不是最大的,在t 时刻脱水桶的转动频率与机身的固有频率相等发生共振,故C 项正确.【答案】 C3.(xx·重庆模拟)如图所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 ,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 ,摆球从最大位移A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摆球运动到最低点B 时的速度为v ,则 ( )A .摆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绳拉力的冲量为零B .摆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12mv 2C .摆球运动到B 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D .摆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mv 2T【解析】 摆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绳拉力不为零,时间也不为零,故冲量不为零,所以选项A 错;由动能定理知选项B 对;摆球运动到B 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是mgv cos90°=0,所以选项C 错;摆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用时T /4,所以重力的平均功率为P =mv 2/2T /4=2mv 2T,所以选项D 错. 【答案】 B4.(xx·黄冈中学高三测试)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T 2-Δt )和(T2+Δt)(Δt是极短的时间)两时刻,振子的:①速度相同;②加速度相同;③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④振动的能量相同.以上选项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由振动图象可看出,在(T2-Δt)和(T2+Δt)两时刻,振子的速度相同,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振动的能量相同,正确选项是D.【答案】 D5.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8Hz,乙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72Hz,当支架受到竖直方向且频率为9Hz的驱动力作用做受迫振动时,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是( )A.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8HzB.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HzC.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HzD.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72Hz【解析】据受迫振动发生共振的条件可知甲的振幅较大,因为甲的固有频率接近驱动力的频率.做受迫振动物体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所以B选项正确.【答案】 B6.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B.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C.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D.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解析】由题意知,在细线未断之前两个弹簧所受到的弹力是相等的,所以当细线断开后,甲、乙两个物体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幅是相等的,A、B错;两物体在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最大,此时的动能等于弹簧刚释放时的弹性势能,所以甲、乙两个物体的最大动能是相等的,则质量大的速度小,所以C正确,D 错误.【答案】 C7.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周期T=2s,从最低点位置向上运动时刻开始计时,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个图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是( )A.t=1.25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也为正B.t=1.7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负,速度也为负C.t=1.0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D.t=1.5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答案】 C8.(xx·潍坊市检测)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 ,将弹簧压缩,当弹簧被压缩了x 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解析】 根据题意,由能量守恒可知12kx 2=mg (h +x ),其中k 为弹簧劲度系数,h 为物块下落处距O 点的高度,x 为弹簧压缩量.当x =x 0时,物块速度为0,则kx 0-mg =ma ,a =kx 0-mg m =kx 0m -g =2mg (h +x 0)mx 0-g =2g (h +x 0)x 0-g >g ,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9.如图所示,图甲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砂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木板被水平拉动的速度为0.20m/s ,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为0.60m ,则这次实验砂摆的摆长为(取g =π2)( )A .0.56mB .0.65mC .1.0mD .2.3m【解析】 由题中条件可得单摆的周期为T =0.30.2s =1.5s ,由周期公式T =2πl g可得l =0.56m. 【答案】 A10.(xx·遵义四中模拟)如图所示,图乙中图象记录了单摆中摆球的动能、势能随摆球位置变化的关系,下列关于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图线表示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B .b 图线表示机械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C .c 图象表示动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D .图象表明摆球在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解析】 当摆球释放后,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当运动至B 点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然后继续摆动,动能减小,势能增大,到达C 点后动能为零,势能最大,整个过程中摆球只有重力做功,摆球的机械能守恒,综上可知只有D 项正确.【答案】 D二、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单位)11.有人利用安装在气球载人舱内的单摆来确定气球的高度.已知该单摆在海平面处的周期是T 0.当气球停在某一高度时,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 .求该气球此时离海平面的高度h .(把地球看做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 的球体)【解析】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 0=2πl g 0,T =2πl g,其中l 是单摆长度,g 0和g 分别是两地点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可得g 0=G M R2 g =G M (R +h )2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h =(T T 0-1)R . 【答案】 (T T 0-1)R 12.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都为m ,拉A 物体的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摩擦力,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若悬线突然断开后,A 在水平面上做周期为T 的简谐运动,当B 落地时,A 恰好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求:(1)A 振动时的振幅;(2)B 落地时的速度.【解析】 (1)线断前,线的拉力F =mg ,设此时弹簧伸长为x 0,F cos30°=kx 0,得x 0=3mg 2k线断后,在弹力作用下,A 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A =x 0=3mg 2k. (2)A 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经历的时间t 为 t =(12+n )T .(n =0,1,2…) 在t 时间末,B 落地,速度v 为v =gt =(2n +1)2gT .(n =0,1,2…) 【答案】 (1)3mg 2k (2)(2n +1)2gT (n =0,1,2…)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 =0.5kg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 =4.5kg 的平台上,随平台上、下做简谐运动.设在简谐运动过程中,二者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400N/m ,振幅为A =0.1m.试求:(1)二者一起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对平台的压力大小;(2)二者一起运动最高点时,物体对平台的压力大小.(取g =10m/s)【解析】 (1)在平衡位置,设弹簧压缩量为x ,有(M +m )g =kx ,解得x=0.125m 在最低点,设物体对平台压力大小为F 1,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平台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也为F 1,对整体k (x +A )-(M +m )g =(M +m )a 1对m F 1-mg =ma 1,解得a 1=8m/s 2,F 1=9N.(2)在最高点,设物体对平台压力大小为F 2,对整体(M +m )g -k (x -A )=(M +m )a 2对m mg -F 2=ma 2解得a 2=8m/s 2,F 2=1N.【答案】 (1)9N (2)1N 21244 52FC 勼_[24008 5DC8 巈x33299 8213 舓YG 27048 69A8 榨37318 91C6 釆36340 8DF4 跴26240 6680 暀。
《机械振动》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运动中可以看作机械振动的是( )A.声带发声B.音叉被移动C.火车沿斜坡行驶D.秋风中树叶落下2.关于单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摆球所受的合外力指向平衡位置B.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C.摆球运动到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等于零D.摆角很小时,摆球所受合力的大小跟摆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行的是( ) 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要适当大一些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4.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若某一过程中振子的加速度在增加,则此过程中,振子的( )A.速度一定在减小B.位移一定在减小C.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D.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 =2 kg和mB=3 kg的A、B两物块,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后竖直放在水平面上,今用大小为F=45 N的力把物块A向下压使之处于静止状态,然后突然撤去压力,则(g取10 m/s2) ( )A.物块B有可能离开水平面B.物块B不可能离开水平面C.只要k足够小,物块B就可能离开水平面D.只要k足够大,物块B就可能离开水面6.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到的回复力F、振动时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那么在F、x、v、a中,方向有可能相同的是( )A.F、x、a B.F、v、a C.x、v、a D.F、x、v7.曾因高速运行时刹不住车而引发的“丰田安全危机”风暴席卷全球,有资料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时,其振动的频率和车身上一些零部件的固有频率接近,使得这些零部件就跟着振动起来,当振幅达到一定时就出现“卡壳”现象.有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又发现丰田召回后的某一维修方案,就是在加速脚踏板上加一个“小铁片”.试分析该铁片的作用最有可能的是( )A.通过增加质量使整车惯性增大B.通过增加质量使得汽车脚踏板不发生振动C.通过增加质量改变汽车脚踏板的固有频率D.通过增加质量改变汽车发动机的固有频率8.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其位移为负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负值B.速度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C.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不一定为正值D.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9.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用力把弹簧压缩x后开始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开始振动,则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之比分别为( )A.1∶21∶2 B.1∶11∶1 C.1∶11∶2 D.1∶21∶1 10.关于机械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往复运动就是机械振动B.机械振动是靠惯性运动的,不需要有力的作用C.机械振动是受回复力作用D.回复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力11.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将两单摆的摆球由平衡位置拉起,使摆角θ甲<θ乙<5°,由静止开始释放,则( )A.甲先摆到平衡位置B.乙先摆到平衡位置C.甲、乙两摆同时到达平衡位置D.无法判断二、多选题12. 如图所示,乙图图象记录了甲图单摆摆球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随摆球位置变化的关系,下列关于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线表示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B.b图线表示动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C.c图线表示机械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D.图象表明摆球在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13. 振动着的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 )A.回复力指向悬点 B.合力为0C.合力指向悬点 D.回复力为014. 两个简谐振动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个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振动周期相同 B.两个振动振幅相同C.两个振动初相相同 D.两个振动的表达式相同15. 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振动的是( )A.小鸟飞走后树枝的运动B.爆炸声引起窗子上玻璃的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的运动三、实验题16.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中,应选用的器材为______.(填序号)①1米长细线②1 米长粗线③10厘米细线④泡沫塑料小球⑤小铁球⑥秒刻度停表⑦时钟⑧厘米刻度米尺⑨毫米刻度米尺(2)实验中,测出不同摆长对应的周期值T,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T2与L的关系式是T2=____________,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出图线斜率k,再由k可求出g=____________.(3)在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______.A.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度,而未加小球半径B.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C.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小球直径D.单摆振动时,振幅偏小四、计算题17.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的质量m=50 g,若在弹簧振子处于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t=0),在t=1.8 s时,振子恰好第五次通过平衡位置,此时振子的速度大小v=4 m/s.求:(1)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2)在t=2 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18.如图所示,质量为M=0.5 kg的框架B放在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k=100 N/m的轻弹簧竖直放在框架B中,轻弹簧的上端和质量为m=0.2 kg的物体C连在一起.轻弹簧的下端连在框架B的底部.物体C在轻弹簧的上方静止不动.现将物体C竖直向下缓慢压下一段距离x=0.03 m后释放,物体C就在框架B中上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框架B始终不离开地面,物体C始终不碰撞框架B的顶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 m/s2.试求: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和此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19.如图所示有一下端固定的轻弹簧,原长时上端位于O0点,质量为m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轻弹簧上端相连,且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当物体静止时,物体下降到O点,测得弹簧被压缩了x0.现用一外力将物体拉至O0点上方O2点,轻轻释放后,物1块将开始做简谐运动,已知O0、O2两点间距离x0,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过O1点时的速度v1是多大?(2)若物块达到O3点(图中没有标出)时,物块对弹簧的压力最大,则最大压力是重力的几倍?(3)从O2点到O3点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化了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通常简称为振动;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故A正确;音叉被移动、火车沿斜坡行驶都是单方向的运动,不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故B、C错误;秋风中树叶落下不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故D错误.2.【答案】C【解析】单摆既是简谐运动也是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沿圆心方向和切线方向均有合力,A项错误;在平衡位置时,单摆具有竖直向上的合力,加速度不为零,B项错误,但是此时回复力为零,C项正确;摆角很小时,摆球的回复力与摆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D项错误.3.【答案】A【解析】单摆的摆长越长,周期越大,适当加长摆长,便于测量周期,故A正确.要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应选体积较小的摆球,故B错误.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才做简谐运动,则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5°,故C错误.单摆周期较小,把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测量误差较大,应采用累积法,测多个周期的时间取平均值作为单摆的周期,故D错误.4.【答案】A【解析】简谐运动中,根据a=-x可知振子的加速度增大时,则位移增大,振子从平衡位置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所以速度逐渐减小,故A正确,B错误;振子从平衡位置正向最大位移处运动,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同,故C错误;振子的速度在减小,做减速运动,则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5.【答案】B【解析】先假设物块B是固定的,A将做简谐运动,在释放点(最低点)F回=F=45 N,由对称性知,物块A在最高点的回复力大小F回′=F回=45 N,此时F回=GA+F弹,所以F弹=25 N<GB,故物块B不可能离开水平面,选项B正确.6.【答案】B【解析】回复力F=-kx,故回复力和x方向一定不同;但是位移和加速度,在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方向相同,速度的方向也可能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7.【答案】C【解析】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加一个小铁片,对整车的惯性影响不大,A错误;振动是不可避免的,B错误;通过增加质量改变汽车脚踏板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C正确,D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若位移为负,由a=-可知加速度a一定为正,因为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方向,所以速度可正可负,故D正确,A、B、C错误.9.【答案】C【解析】弹簧振子的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特性决定,与振幅无关.所以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1∶1;由简谐运动的特征:a=-得: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m1∶a m2=x∶2x=1∶2,故选C.10.【答案】C【解析】机械振动应该是以某一点为中心对称的运动,不是所有的往复运动都是机械振动,A错误;机械振动是需要力来维持的,B项错误、C项正确;回复力不一定是合力,也可能是合力的一部分,D项错误.11.【答案】C【解析】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则两个单摆的周期相等,单摆从最大位移摆到平衡位置所用的时间相等,选项C正确.12.【答案】CD【解析】A点摆球的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所以a是摆球重力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b是摆球动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整个过程中摆球机械能保持不变,所以c是摆球机械能随位置变化的关系,故答案为C、D.13.【答案】CD【解析】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0,由F=-kx可知回复力为0,故A错误,D 正确;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其合力指向圆心(即悬点),故B错误,C正确.14.【答案】AB【解析】从振动图象可以看出两个振动的周期相同,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即振幅相同,A、B对.两个振动的零时刻相位即初相不同,相位不同,表达式不同,C、D错.15.【答案】AB【解析】物体所做的往复运动是机械振动,A、B正确;圆周运动和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的运动不是振动,C、D错误.16.【答案】(1)①⑤⑥⑨(2)(3)A【解析】(1)摆线选择1 m左右的长细线,摆球选择质量大一些,体积小一些的铁球,测量时间用秒表,测量摆长用毫米刻度尺,故选①⑤⑥⑨.(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得,T2=,可知图线的斜率k==,解得g=.(3)根据T=2π得,g=,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度,而未加小球半径,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故A正确.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则周期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大,故B错误.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小球直径,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大,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C错误.单摆振动时,振幅偏小,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故D错误.17.【答案】(1)0.8 s (2)0.4 J【解析】(1)在t=1.8 s时,振子恰好第五次通过平衡位置,则有:2T=1.8 s振子振动周期为:T=0.8 s(2)由题意可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根据对称性,从最大位移处释放时开始计时,在t=1.8 s时,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弹性势能为零,动能为:E=mv2=×0.05×42J=0.4 J,k则振子的机械能为:E=E k+E p=0+0.4 J=0.4 J.t=2 s=2.5T,则在t=2 s末到达最大位移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最大,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即为0.4 J;18.【答案】15 m/s210 N【解析】物体C放上之后静止时:设弹簧的压缩量为x0,对物体C,有:mg=kx0解得:x0=0.02 m当物体C从静止向下压缩x后释放,物体C就以原来的静止位置为中心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幅A=x=0.03 m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物体C,有:k(x+x0)-mg=ma解得:a=15 m/s2当物体C运动到最低点时,设地面对框架B的支持力大小为F,对框架B,有:F=Mg+k(x+x0)解得:F=1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框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0 N.19.【答案】(1)2(2)最大压力是重力的3倍(3)4mgx0【解析】(1)因为O1、O2两点与O0点距离相同,所以弹性势能相同,故:mg(2x)=mv-mv其中:v2=0解得:v1=2(2)最高点合力为2mg,最低点合力也为2mg,故在最低点,有:F-mg=2mgN解得:F=3mgN即得弹力是重力的3倍;(3)由动能定理可知:+W N=mv-mvWGE=-W Np又因为初末状态速度为零,所以:ΔE p=-W N=WG=4mgx0.。
2019年高考最新模拟试题汇编物理选修3-4含答案选修3-4模块包含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五个部分。
这些内容是高考的选考内容,考查的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识记。
其中,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横波的图象、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等是考查的重点。
高考热点为简谐运动的图像和应用、横波的图象、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等。
选修3-4模块在高考中一般占总分值的10%左右,题型、题量为选择题1题、填空题1题、小型简单计算题1题。
试题难度简单,几乎没有与其他知识点结合考查的试题。
近年来高考试卷对本模块的考查呈现的趋势为:(1)横波和纵波、多普勒效应、全发射、光导纤维、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的应用等知识组合成一道选择题,考查重点概念、重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简谐运动的图像和横波图象结合考查,往往以填空题的形式,尤其要注意两种图象的联系与区别以及能够从图象中直接获得的物理量;(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等重要内容往往以简单的计算题出现,充分考查相关公式的理解与应用,且计算量不大。
以下是一道选修3-4模块的试题:(2018届XXX检测考试)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X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γ射线更强;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C.同一列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1.在图上绘制从水珠射入后第一次射出的光线路径。
求光线从射向水珠到第一次射出水珠时的偏转角度。
2.选项:A正确,B正确,C错误,D错误。
3.(1) 通过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f=3×103MHz,屏幕上显示为尖形波,经过Δt=0.4ms的时间从雷达接收到信号,计算被监测目标到雷达的距离为多少公里,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波长为多少米。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的周期是4 s,某时刻该振子的速度为v,要使该振子的速度变为-v,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 )A. 1 s B. 2 s C. 4 s D.无法确定2.小球做简谐运动,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同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C.小球的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D.小球速度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3.弹簧振子沿直线作简谐运动,当振子连续两次经过相同位置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回复力相同 B.加速度相同 C.速度相同 D.机械能相同4.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研究表明,如果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水平方向上振动时的固有频率约为5 Hz.当工人操作风镐、风铲、铆钉机等振动机械时,操作者在水平方向将做受迫振动.在这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者的实际振动频率等于他自身的固有频率B.操作者的实际振动频率等于机械的振动频率C.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振动机械的频率应尽量接近人的固有频率D.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应尽量提高操作者的固有频率5.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先后以振幅A和2A振动,振子从左边最大位移处运动到右边最大位移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 )A.v1=2v2 B. 2v1=v2 C.v1=v2 D.v1=v26.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在0~4 s内的振动图象,则( )A.质点在3 s末的位移为2 m B.质点在4 s末的位移为8 mC.质点在4 s内的路程为8 m D.质点在4 s内的路程为零7.如图所示是单摆做阻尼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势能相等 B.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动能相等C.摆球在P与N时刻的机械能相等 D.摆球在P时刻的机械能小于N时刻的机械能8.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的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1,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为L2,测得周期为T2,根据上述数据,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 )A. B. C. 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为演示简谐振动的沙摆,已知摆长为l,沙筒的质量为m,沙子的质量为M,沙子逐渐下漏的过程中,摆的周期( )A.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逐渐变大10.关于简谐运动周期、频率、振幅说法正确的是( )A.振幅是矢量,方向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最大位移处B.周期和频率的乘积不一定等于1C.振幅增加,周期必然增加,而频率减小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频率固定,与振幅无关11.将一个电动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图线提供的信息做出了下列判断①t=0.2 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②t=1.1 s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③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④摆球摆动的周期是T=0.6 s.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如图为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B.t=0.1 s时,质点具有y轴正向最大加速度C.在0.2 s~0.3 s内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D.在0.5 s~0.6 s内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13.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最高点,D是圆环上与M靠得很近的一点(DM远小于).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d球从D点静止出发沿圆环运动到M点.则下列关于四个小球运动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tb>tc>ta>td B.td>tb>tc>ta C.tb>tc=ta>td D.td>tb=tc=ta14.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在甲物体上,甲、乙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杆连接,已知甲、乙两物体质量均为m,且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的振幅为A(A>).若在振动到达最高点时剪断轻杆,甲单独振动的振幅为A1,若在振动到达最低点时间剪断轻杆,甲单独振动的振幅为A2.则( )A.A2>A>A1 B.A1>A>A2 C.A>A2>A1 D.A2>A1>A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5.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此图线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t2时刻绳子最长C.t3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D.t3与t4时刻小球速度大小相同16.物体做简谐运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位置就是回复力为零的位置B.处于平衡位置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到达平衡位置,合力一定为零D.物体到达平衡位置,回复力一定为零17.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摆长时,应用力拉紧摆线B.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18.(多选)如图所示为半径很大的光滑圆弧轨道上的一小段,小球B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O处,另有一小球A自圆弧轨道上C处由静止滚下,经t秒与B发生正碰.碰后两球分别在这段圆弧轨道上运动而未离开轨道,当两球第二次相碰时( )A.相间隔的时间为4t B.相间隔的时间为2tC.将仍在O处相碰 D.可能在O点以外的其他地方相碰19.如图所示,物体A与滑块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A、B之间无相对滑动,已知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回复力是由滑块B对物体A的摩擦力提供B.滑块B的回复力是由弹簧的弹力提供C.物体A与滑块B(看成一个振子)的回复力大小跟位移大小之比为kD.物体A的回复力大小跟位移大小之比为k E.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则A、B间无相对滑动的最大振幅为三、实验题20.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Ⅰ.选取一个摆线长约1 m的单摆,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Ⅱ.用米尺量出悬线长度,精确到毫米,作为摆长.Ⅲ.放开小球让它来回摆动,用停表测出单摆做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摆动一次的时间.Ⅳ.变更摆长,重做几次实验,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出每次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并求出平均值.(1)上述实验步骤有两点错误,请一一列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将单摆全部浸入水中做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变______.已知测得的单摆周期为T,摆长为L,摆球质量为m,所受浮力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g =____________.21.在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细线的一端扎上一个匀质圆柱体制成一个单摆.(1)如图,该同学把单摆挂在力传感器的挂钩上,使小球偏离平衡位置一小段距离后释放,电脑中记录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读出N个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重物的周期为____________.(2)为测量摆长,该同学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85.72 cm,又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如图甲)与高度(如图乙),由此可知此次实验单摆的摆长为______cm.(3)该同学改变摆长,多次测量,完成操作后得到了下表中所列实验数据.请在坐标系中画出相应图线(4)根据所画的周期T与摆长L间的关系图线,你能得到关于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哪些信息.四、计算题22.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1)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2)写出此振动质点的运动表达式;(3)在0~0.6 s的时间内质点通过的路程;(4)在t=0.1 s、0.3 s、0.5 s、0.7 s时质点的振动方向;(5)振动质点在0.6 s~0.8 s这段时间内速度和加速度是怎样变化的?(6)振动质点在0.4 s~0.8 s这段时间内的动能变化是多少?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要使该振子的速度变为-v,可能经过同一位置,也可能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另外一点;由于该点与平衡位置的间距未知,故无法判断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故选D.2.【答案】B【解析】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位移关系为:F=-kx,方向相反,A、C、D错;a=,所以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B正确.3.【答案】C【解析】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两次连续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加速度、回复力、动能、势能、速度的大小均是相同的.但速度的方向不同,故速度不同.故选C.4.【答案】B【解析】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可知操作者的实际频率等于机械的振动频率,故A错误,B正确;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产生共振现象,所以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振动机械的频率应尽量远离人的固有频率,故C错误;有关部门作出规定:拖拉机、风镐、风铲、铆钉机等各类振动机械的工作频率必须大于20 Hz,操作者的固有频率无法提高,故D错误.5.【答案】B【解析】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与振幅无关,设为T,则从左边最大位移处运动到右边最大位移处所用的时间为;第一次位移为2A,第二次位移为4A,即位移之比为1∶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平均速度之比为1∶2.6.【答案】C【解析】振动质点的位移指的是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因此3 s末的位移为-2 m,4 s末位移为零.路程是指质点运动的路径的长度,在4 s内应该是从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置这段距离的4倍,即为8 m,C正确.7.【答案】A【解析】由于摆球的势能大小由其位移和摆球质量共同决定,P、N两时刻位移大小相同,关于平衡位置对称,所以势能相等,A正确;由于系统机械能在减少,P、N时刻势能相同,则P处动能大于N处动能,故B、C、D错.8.【答案】B【解析】设摆球的重心到线与球结点的距离为r,根据单摆周期的公式T=2π得T1=2π;T2=2π;联立解得g=,故选B.9.【答案】B【解析】在沙摆摆动、沙子逐渐下漏的过程中,沙摆的重心逐渐下降,即摆长逐渐变大,当沙子流到一定程度后,摆的重心又重新上移,即摆长变小,由周期公式可知,沙摆的周期先变大后变小,故选B.10.【答案】D【解析】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A错;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B错;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频率和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决定,C错误,D正确.11.【答案】A【解析】摆球经过最低点时,拉力最大,在0.2 s时,拉力最大,所以此时摆球经过最低点,故①正确;摆球经过最低点时,拉力最大,在1.1 s时,拉力最小,所以此时摆球不是经过最低点,是在最高点,故②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在最低点F-mg=m,则F=mg+m,在最低点的拉力逐渐减小,知是阻尼振动,机械能减小,故③正确;在一个周期内摆球两次经过最低点,根据图象知周期:T=2×(0.8 s-0.2 s)=1.2 s,故④错误.12.【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t=0时,质点经过平衡位置,所以速度最大,故A错误;当t=0.1 s时,质点的位移为正向最大,速度为零,由加速度公式a=-y,知加速度负向最大.故B错误;在0.2 s时,质点经过平衡位置,0.3 s时质点的位移为负向最大,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C错误;在0.5 s时,质点的位移为正向最大,速度为零,0.6 s时,质点经过平衡位置,速度负向最大,可知在0.5 s~0.6 s内质点沿y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D正确.13.【答案】C【解析】对于AM段,位移x1=R,加速度a1==g,根据x1=a1t得,t1=2.对于BM段,位移x2=2R,加速度a2=g sin 60°=g,根据x2=a2t得,t2=. 对于CM段,位移x3=2R,加速度a3=g,由x3=gt得,t3=2.对于D小球,做类单摆运动,t4==.故C正确.14.【答案】A【解析】未剪断轻杆时,甲、乙两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0=;当剪断轻杆时,甲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可知,平衡位置向上移动.则在振动到达最高点时剪断轻杆,A1<A;在振动到达最低点时间剪断轻杆,A2>A;所以有:A2>A>A1.15.【答案】BD【解析】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让小球自由下落,t1时刻绳子刚好绷紧,此时小球所受的重力大于绳子的拉力,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当绳子的拉力大于重力时,小球才开始做减速运动,所以t1时刻小球速度不是最大,故A错误;t2时刻绳子的拉力最大,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绳子也最长,故B正确;t3时刻与t1时刻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小球动能不是最小,应是t2时刻小球动能最小,故C错误;t3与t4时刻都与t1时刻小球速度大小相同,故D正确.16.【答案】AD【解析】平衡位置是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但物体所受合力不一定为零,A、D对.17.【答案】BCD【解析】测量摆长时,要让摆球自然下垂,不能用力拉紧摆线,否则使测量的摆长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错误.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否则单摆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故B正确.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故C正确.由于摆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测量周期引起的误差最小,故D 正确.18.【答案】BC【解析】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的光滑圆弧,可以当作一个单摆运动.所以AB球发生正碰后各自做单摆运动.T=2π,由题目可知A球下落的时间为t=T,由此可见周期与质量、速度等因素无关,所以碰后AB两球的周期相同,所以AB两球向上运动的时间和向下运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要经过2t的时间,AB两球同时到达O处相碰.19.【答案】ACE【解析】A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是由滑块B对物体A的摩擦力提供,故A正确;物体B作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弹簧的弹力和A对B的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故B错误;物体A与滑块B(看成一个振子)的回复力大小满足F=-kx,则回复力大小跟位移大小之比为k,故C正确;设弹簧的形变量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整体的加速度为:a=,对A:F f=ma =,可见,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F f,即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之比为:,故D错误;据题知,物体间达到最大摩擦力时,其振幅最大,设为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kA=(M+m)a,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联立解得:A=,故E正确.20.【答案】(1)Ⅱ.测量摆球直径,摆长应为摆线长加摆球半径Ⅲ.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小于5°位置释放小球,经过最点时进行计时(2)小+【解析】(1)上述实验步骤有两点错误Ⅱ.测量摆球直径,摆长应为摆线长加摆球半径;Ⅲ.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小于5°位置释放小球,经过最点时进行计时.(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将单摆全部浸入水中做实验,等效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变小.已知测得的单摆周期为T,摆长为L,摆球质量为m,所受浮力为F,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得出T=2πg=+.21.【答案】(1)(2)88.10 (3)如图所示(4)摆长越长,周期越大,周期与摆长呈非线性关系【解析】(1)摆球做简谐运动,每次经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此时绳子拉力最大,则两次到达拉力最大的时间为半个周期,所以t=(N-1)T解得:T=(2)图乙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47 mm,游标读数为0.1×5 mm=0.5 mm,则最终读数为47.5 mm=4.75 cm.所以圆柱体的高度为h=4.75 cm,摆长是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则摆长l=85.72 cm+=88.10 cm(3)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4)由图象可知,摆长越长,周期越大,周期与摆长呈非线性关系.22.【答案】(1)5 cm (2)x=5sin(2.5πt) cm(3)15 cm (4)正方向负方向负方向正方向(5)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越来越小(6)零【解析】(1)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5 cm,此即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2)由图象可知A=5 cm,T=0.8 s,φ=0.所以x=A sin(ωt+φ)=A sin(t)=5sin(t) cm=5sin(2.5πt) cm.(3)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8 s,0.6 s=3×,振动质点是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的,故在0~0.6 s的时间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s=3×A=3×5 cm=15 cm.(4)在t=0.1 s时,振动质点处在位移为正值的某一位置上,但若从t=0.1 s起取一段极短的时间间隔Δt(Δt→0)的话,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振动质点的正方向的位移将会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判断得出质点在t=0.1 s时的振动方向是沿题中所设的正方向的.同理可以判断得出质点在t=0.3 s、0.5 s、0.7 s时的振动方向分别是沿题中所设的负方向、负方向和正方向.(5)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在0.6 s~0.8 s这段时间内,振动质点从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故其速度是越来越大的;而质点所受的回复力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并且逐渐减小的,故其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且越来越小.(6)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0.8 s这段时间内质点从平衡位置经过半个周期的运动又回到了平衡位置,尽管初、末两个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但大小是相等的,故这段时间内质点的动能变化为零.。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4 11.4单摆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 (2017高二下·内蒙古期中) 摆球质量一定、摆长为l的单摆竖直悬挂中升降机内,在升降机以恒定的加速度a(a<g)竖直加速下降的过程中,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做小摆角振动的周期应等于()A . 2πB . 2πC . 2πD . 2π2. (2分) (2018高二下·建瓯期中) 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 ,则单摆振动的()A . 频率、振幅都不变B . 频率、振幅都改变C .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D .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3. (2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是()A . 机械波B . 电场C . 单摆D . 氢气4. (2分)单摆摆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速度最大,势能最小,摆线的拉力最小B . 速度最小,势能最小,摆线的拉力最大C . 速度最大,势能最小,摆线的拉力最大D . 速度最大,势能最大,摆线的拉力最小5. (2分)关于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线的张力和重力的合力B . 摆球经过同一点时加速度是不变的C . 摆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D . 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6. (2分)对单摆在竖直面内的摆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B . 单摆摆动过程中,绳的拉力和摆球重力的合力为回复力C . 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振幅为零D . 单摆摆动过程中,摆球所受重力沿轨迹切线方向的分量为回复力7. (2分)一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4.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此行星上后,此钟分针一整圈所经历的时间实际上是()A .B .C . 2hD . 4h8. (2分)把实际的摆看作单摆的条件是()①细线的伸缩可以忽略②小球的质量可以忽略③细线的质量可以忽略④小球的直径比细线的长度小得多⑤小球的最大偏角足够小.A . ①②③④⑤B . ①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⑤9. (3分)关于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正确的说法是()A . 是重力和摆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B . 它是一种效果力C . 是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重力的另一分力小于或等于摆线拉力D . 是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重力的另一分力与摆线拉力平衡10. (2分) (2017高二下·武威期末) 一个单摆挂在电梯内,发现单摆的周期增大为原来的2倍,可见电梯在做加速度运动,加速度a为()A . 方向向上,大小为B . 方向向上,大小为C . 方向向下,大小为D . 方向向下,大小为11. (2分) (2017高二下·包头期末) 如图所示,大小相同的摆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3m,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摆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向左拉开一个小角度后释放.若两摆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摆球的速度相同B . 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摆球的动量大小相等C . 第一次碰撞后,两摆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D . 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摆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12. (2分) (2019高二上·西湖月考) 摆长是1m的单摆在某地区振动周期是2s,则在同一地区()A . 摆长是0.5m的单摆的周期是0.707sB . 摆长是0.5m的单摆的周期是1sC . 周期是1s的单摆的摆长为2mD . 周期是4s的单摆的摆长为4m13. (2分)如图所示,两个单摆A和B,其摆长LA>LB ,将它们都拉离竖直方向一个很小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那么两个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与经历时间关系的多少为()A . vA>vB , tA>tBB . vA<vB , tA<tBC . vA>vB , tA<tBD . vA<vB , tA>tB14. (2分) (2017高二下·怀仁期末) 一单摆悬于O点,摆长为L,若在O点的竖直线上的O′点钉一个钉子,使OO′= ,将单摆拉至A处释放,小球将在A、B、C间来回振动,若振动中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5°,则此摆的周期是()A . 2πB . 2πC . 2π( + )D . π( + )15. (2分)如图是某单摆振动图象,正确说法是()A . 振幅为6cmB . 4s末摆球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最大C . 周期为4sD . 8s末摆球速度为最大,加速度为零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2分) (2015高二下·桐乡期中)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①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②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 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17. (2分) (2017高三上·江西开学考)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采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①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从小球某次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测得之后漏斗第n次经过最低点共用时t秒;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②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8. (4分) (2015高二上·内蒙古期末) 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甲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数据组摆长摆球周期编号mm g s1999.332.222999.316.523799.232.2 1.84799.216.5 1.85501.132.2 1.4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________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_______③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_______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19. (2分) (2016高三上·平湖期中)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则:该摆摆长为________ cm.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悬点末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20. (1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图中的双线摆,绳的质量可以不计,当摆球垂直线面做简谐运动时,其周期为________s.三、解答题 (共5题;共39分)21. (10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钢珠,用长为l的细丝线挂在水平天花板上,初始时,摆线和竖直方向夹角为θ(θ<5°)。
1、如图,水平放置的弹性长绳上有一系列均匀分布的质点1、2、3…现使质点1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振动将沿绳向右传播,质点1起振方向向上,当振动传播的13点时,质点1恰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此时质点9的运动情况是 ( )A 、加速度方向向上B 、加速度正在增大C 、速度方向向上D 、速度方向向下2、如图,在均匀介质中有一振源S ,它以50Hz 的频率上下振动,该振动以40m/s 的速度沿弹性绳向左右两边传播,t =0时刻S 的速度方向向下,试画出在t =0.03s 时刻的波形图。
x=2.5cm 处,已知从t=0到t=1.1s 时间内,P 点第三次出现在波峰位置,则P 点的振动周期是_____S ,经过______S 另一质点Q 第一次到达波峰。
4、如图,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S 后它的波形图,这列波可能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 __。
5、如图所示,S 1、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
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
关于图中所标的a 、b 、c 、d 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时刻a 质点振动最弱,b 、c 质点振动最强,d 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B.该时刻a 质点振动最弱,b 、c 、d 质点振动都最强C. a 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弱的, b 、c 、d 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强的D.再过T /4后的时刻a 、b 、c 三个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 置,因此振动最弱6、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 现象。
夏日雷声隆隆,是声波的 现象。
围绕发声的音叉走一圈,听到声音忽强忽弱,是声波的 现象。
在墙外听到墙内的人讲话,这是声波的 现象。
在由同一声源带动的两个扬声器之间走动时,听到声音时强时弱,这是声波 现象。
在路边听迎面驶来的汽车的鸣笛声与在汽车上的驾驶员听到的声音不一样是声波的 。
高速公路边上的测速仪是利用超声波的 。
7、下列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波源停止振动,那么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传播。
第11题选修3-4
模块
预测题型1选择、填
空练
1.(2015·天津理综·3)图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 m和x b=6 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 m/s
B.质点a经4 s振动的路程为4 m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质点a在t=2 s时速度为零
2.(2015·四川理综·3)直线P1P2过均匀玻璃球球心O,细光束a、b平行且关于P1P2对称,由空气射入玻璃球的光路如图2所示.a、b光相比()
图2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B.玻璃对a光的临界角较小
C.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D.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短
3.(2015·福建理综·13)如图3,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波长分别为λa、λb,该玻璃对单色光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n b,则()
图3
A.λa<λb,n a>n b
B.λa>λb,n a<n b
C.λa<λb,n a<n b
D.λa>λb,n a>n b
4.(2015·雅安三诊)下列有关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肥皂泡呈现五颜六色是光的色散现象
B.一束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长变小,传播速度变小
C.一束复合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中传播速度越大的单色光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D.让红光和紫光分别通过同一单缝衍射装置时,均能产生等间距的明暗相间条纹,且红光的条纹间距较大
5.(2015·湖南省十三第二次联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
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2)如图4所示为一个向右传播的t=0时刻的横波波形图,已知波从O点传到D点用0.2 s,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 m/s,频率为________ Hz;t=0时,图中“A、B、C、D、E、F、G、H、I、J”各质点中,向y轴正方向运动的速率最大的质点是________.
图4
6.一振动周期为T,位于x=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
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关于在x=3v T
2处的质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振动周期为T,速度的最大值为v
B.若某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该时刻波源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C .质点P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D .当P 开始振动后,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 一定在波谷
7.如图5所示,为一个均匀透明介质球,球心位于O 点,半径为R .一束单色光从真空中沿DC 方向平行于直径AOB 射到介质球上的C 点,DC 与AB 的距离H =
3R
2
.若该光束射入球体经一次反射后由E 点再次折射回真空中,此时的出射光线刚好与入射光线平行,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则( )
图5
A .介质球的折射率为n =3
B .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该出射光线仍与入射光线平行
C .光束从C 点射入到从E 点射出所经历的总时间为6R
c
D .若介质球的折射率增大,则该出射光线仍与入射光线平行
答案精析
四、选考突破练
第11题 选修3-4模块
预测题型1 选择、填空练
1.D [由题图可知,该简谐横波波长为λ=8 m ,周期T =8 s ,所以波速为v =λ
T =1 m /s ,该
时刻开始质点b 向上运动,所以该波沿-x 方向传播,A 错误;经过4 s(半个周期)质点a 振动的路程为2A =1 m ,B 错误;此时刻质点a 运动方向与质点b 相反,沿-y 方向,C 错误;在t =2 s 时质点a 在波谷处,速度为0,D 正确.]
2.C [由题图可知,b 折射程度较大,故玻璃对b 的折射率较大,A 错误;由sin C =1
n 知b
的临界角较小,B 错误;由v =c
n 知,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小,C 正确;b 在玻璃中传播距
离大且传播速度小,由t =s
v 知,b 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较长,D 错误.]
3.B [由题图知,三棱镜对b 光的折射率较大,所以n a <n b .又因为光的频率越大,介质对光的折射率就越大,故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的频率,又根据c =λν,所以b 光的波长小于a 光的波长,即λa >λb ,所以B 正确,A 、C 、D 错误.]
4.B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造成的,故A 错误;据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可知一束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根据:n =
sin i sin β=c v =λ0ν
λν
可知,光的波长变小,传播速度变小,故B 正确;一束复合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根据:n =c
v 可知,在水中传播速度越大的单色光折射率越小,越不容易发生全反射,故C 错误;单缝衍射产生的条纹不是间距相等的明暗相间条纹,它的中间亮条纹最宽,故D 错误.] 5.(1)AB (2)10 2.5 D
解析 (1)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相同时间内接收到波的个数增加了. (2)已知波从O 点传到D 点用0.2 s , 则波速为v =s t 1=2
0.2
m /s =10 m/s
由v =λf 得:f =v λ=10
4
Hz =2.5 Hz
t =0时,图中“A 、B 、C 、D 、E 、F 、G 、H 、I 、J ”各质点中,D 在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的速率最大的质点是D .
6.BCD [质点P 振动周期与O 点振动周期相同,也为T ,但其振动速度与波速不同,故A 错误;x =3v T 2=3
2λ,P 与O 是反相点,若某时刻质点P 的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则该时刻
波源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故B 正确;根据波的特点:简谐波传播过程中,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质点P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故C 正确;P 与O 是反相点,故若某时刻波源在波峰,则质点P 一定在波谷,故D 正确.]
7.C [A.根据对称性和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如图所示.光线经反射后到达介质与空气的界面时,由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得: i ′=r ,r ′=i ①
折射光线EF 与入射光线DC 平行,则: ∠COA =i
则sin i =H R =3
2
,i =60°②
由图可知i =2r ,则得折射角r =30° 故球的折射率为n =sin i sin r =sin 60°sin 30°= 3.
故A 错误;
B .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折射率增大,折射角r 减小,折射光线射到B 点的下方,光路不具有对称性,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再平行,故B 错误.
C .光从C 射入到射出通过的路程是s =4R cos 30°,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c
n ,则该光从C
射入到从E 射出的总时间t =s v =4Rn cos 30°c =6R
c
,故C 正确.
D .若介质球的折射率增大,折射角r 减小,i ′增大,r ′也增大,根据几何知识得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再平行,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