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例4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6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关心,学生欲是如此,今天我们做到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看到学生那双充满感激的眼睛,我心里乐滋滋的。
今天下午放学后,我在教室监督值日生扫地,结束后我走出教室门,发现卢缘缘站在教室外面的走道上,陶富娇拉着书包转回来,叹了口气说:“我提不下去”,看着他们无助的样子,我心生怜悯说道:“让老师帮助你提到楼下吧”,把书包提下楼后,卢缘缘上前说“老师这里道路平坦让我自己来吧”!我把书包拉手递给了她。
我跟着他们一起走出校门口后,我加快了脚步,但发现一路上家长、学生及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看到这种场景,我想着卢缘缘她的手在星期天刚刚受伤骨折,会不会被拥挤的人群撞到呢?我在原地等了几分钟,没见到她两过来,我着急的往回赶,看到他们在卖糖丝摊前围观,我急忙说道“卢缘缘,赶紧回家了,万一你的手被别人撞伤又该住院了,快点回家吧!”我陪这她俩从人群中穿过,这时她妈妈来了,我把她交给她妈妈后直径回家了。
笔算乘法(连续两次进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需要连续进位的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初步迁移类推的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能正确计算连续进位的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难点:十位、百位上计算时进位叠加的正确性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抽2生板演24×3 13×62、口算(其余学生看大屏幕)7×5+4 5×7+5 4×6+5 8×3+3 5×7+8 8×4+3 3、校对板演题。
请板演者说说计算过程,师板书计算过程:4×3=12,2×3+1=7;3×6=18,1×6+1=7。
计算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个位相乘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二、探索学习1、学习例3:①电脑出示例题:“学校开展秋季运动会,后勤部给运动员们送来了9箱水,每箱24瓶。
第5课时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材第62页的内容。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
2.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连续进位)。
难点: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
列式计算。
(一次进位计算的练习) 62×4 38×2 71×5师:在这些算式中,我们遇到的都只有一个进位,如果一个算式里有2个进位,同学们知道怎样算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主题图。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么问题? (2)列式:24×9。
师: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 方法一:24接近20,20×9=180(瓶)―→往小里估(板书) 方法二:9接近10,24×10=240(瓶)―→往大里估(板书) 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
或者:24比20大20×9=180比30小30×9=270尝试用竖式计算24×9。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3)汇报评价。
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 (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
)师: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 板书:连续进位。
24×2392 1 6师: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分组讨论)①从个位对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
1.教材第62页“做一做”。
(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
(列竖式计算)(2)评价并订正。
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313×5499×33.教材第64页“练习十三”第6题。
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中连续进位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
2.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含义,掌握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练习题。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解决,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讲解连续进位的含义,通过教学视频演示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视频一起练习。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六单元第4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2. 板书内容:连续进位的含义、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
3. 拓展练习: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师:笔算上面三道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3】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预设1:有9箱饮料,每箱24瓶。
预设2:要求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怎样列式呢?预设:要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就是求9个2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4×9。
2.探究“24×9”的算法。
(1)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9箱饮料大约有多少瓶?(学生独立估算后全班交流。
)预设1: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预设2:24比20大,可以把24看成20来估算,20×9=180;24比30小,也可以把24看做30来估算,30×9=270。
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探究笔算方法。
师:如果要知道准确的瓶数,该怎么办?请同学试着算一算,然后交流汇报。
预设: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问:十位上怎么写“1”呀?预设:个位上4×9=36,在积的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3;十位上2×9+3=21,在积的十位上写1,百位上写2。
3.比较分析,总结算法。
【课件出示】师:说一说,这几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师:小组内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预设: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案例【背景与导读】《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
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
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1出示)师: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腊笔画画。
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生: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2×3师: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1:12×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蜡笔,每盒有12枝。
生2:表示有3个12。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生:能。
师: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生1:我是这样的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
(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生2:他是先用第二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师: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生3:有。
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4:我是这样算的: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后算30加6等于36。
(总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生5: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
一行摆一捆零2根,连摆三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36。
学生汇报:那就不能用估算的策略,只能精确计算。
师: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学习的笔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请用竖式计算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预设1:计算时忘记进位或忘记加进位数。
预设2:把进位数当作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预设3:乘法口诀记忆错误,导致整个计算结果错误。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在纠错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计算,并板书:(提示:9与2相乘得18,加上个位的进位数3得21,要向百位进2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乘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2不必写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积的百位上。
)3.比较分析。
关键性问题二:笔算一次进位的乘法和连续进位的乘法有什么异同点?师:这道题与前一节课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
预设1: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预设2:笔算的方法是相同的。
预设3:计算的结果都是要进位的。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预设1:计算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2:例2的计算只用进位一次,而例3进位了两次。
预设3:例2是不连续进位,例3是连续进位。
师: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还非常善于思考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笔算乘设计37×9= 238×6= 275×7=2.成成从家跑步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跑154米,用了5分钟;状状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平均每分钟骑237米,用了4分钟。
成成家和状状家到学校的路程分别有多少米?谁家离学校近?近多少米?板书设计笔算乘法(3)有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内容:课本79页例4。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1、掌握进位的方法。
(连续3次进位)2、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会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吗?那老师出两道计算题同桌位的同学每人选做一题24×4= 167×3=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吗?(个别说计算方法后订正)你知道我们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你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出示主题图)(1)看图中是什么地方?(运动场)运动场上正在举行比赛,而且还来了很多的同学来观看比赛,那观看的同学坐在什么地方?(看台)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看台的布局吧?(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2)看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要示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就是示这个运动场的看台有多少个座位?(3)应该怎样列式呢?8×634= 634×8=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8个634)(4)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634×8=?(学生尝试、板书)(5)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错)到底哪个算式才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6)计算过程:6 3 4 × 8 =5 07 2(人)6 3 4 个位:8×4=32 向十位进3,个位上写2;× 23 8 十位:8×3=24,24+3=27 向百位进2,十位上写7;5 0 7 2 百位:8×6=48,48+2=50 向千位进5,千位没数字直接在千位上写5,在百位上写0。
(口答)(7)原来这个看台可以坐那么多人,那你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可以坐得下吗?2.对比、归纳小结(1)对比分析:把例4与复习题的竖式进行对照,你能找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2)小结:“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进位乘法(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五册79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十八5、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方法。
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分析法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复习口算题。
(乘加口算题)3×8+9=6×8+7=5×7+6= 3×6+9=7×8+9=8×7+6=2.列竖式,算一算。
432×3= 542×3=计算432×3、542×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指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同学们自己动笔尝试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的试算,让学生自己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
为他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以探索着者的身份获取知识,学得积极主动,有效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汇报自学情况,让学生比一比,发现什么?板书课题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a、不论数字多大,数位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b、都是从个位乘起。
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巩固联系,反馈调节158×4= 263×9=1 5 82 6 3× 4 × 9教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要字写清楚。
教学内容
课本第五册79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十八5、6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勇。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和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方法。
难点: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难点。
教学程序
实施新发
现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铺垫:
1.复习口算题。
(乘加口算题)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
什么?
二、指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同学们自己动笔尝试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3)汇报自学情况,让学生比一比,发现什么?
板书课题
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学生讨论。
交流汇报:
a、不论数字多大,数位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b、都是从个位乘起。
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4)巩固联系,反馈调节
7 4 1 5 8 2 6 3
× 8 × 4 × 9
——————————————
教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要字写清楚。
进位数
字一定要写对位置。
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
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
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
上来的数。
”
三、多层次练习,提高能力
(1)对比联系
a 337×4 337×9
b 432×6 389×6
要求1、2组同学做a组题,3、4组同学做b组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组都是连续进位的
隆安县第二小学“二次”教案专用笺
实施新发教学程序
现
不同点:两组题中的第一小题连续进位乘法,而第2
小题是乘得的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
(2)改错题。
249 6=1294
384×7=2336
2 4 9
3 8 4
×25 6 × 2 57
———————
———————
(3)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4)练习十八第5题。
(5)练习十八第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需要向大家提示吗?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进位的次数比较多,所以在计算时要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font=ˎ]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