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4
《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及差异比较》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健康预期寿命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差异和比较,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了解并分析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对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是评价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家统计局及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的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进行全面比较。
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和差异原因。
四、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1. 全国总体情况: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与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
2. 各省份比较:不同省份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存在一定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相对较低。
五、差异原因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更好的医疗卫生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2. 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3. 地域文化差异:不同地区的饮食、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都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4.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对老年健康预期寿命也有一定影响,如老年人口比例较高、家庭规模较小等都会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产生影响。
六、建议措施1.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关注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健康问题,缩小地区间差异。
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人口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高低与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涉及生物学、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是生物学因素。
人口预期寿命与个体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变异与长寿有关,如APOE基因的ε2和ε4等。
此外,遗传学还与身体状况和疾病有关,比如遗传性疾病、癌症易感性等。
另外,性别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因素,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通常比男性更长。
其次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是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污染物对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如PM2.5、PM10等细颗粒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人口预期寿命。
其次是水质与供水和卫生设施的改善对预期寿命有显著影响。
第三是饮食,营养不良会导致多种疾病,如免疫力下降导致易感染疾病,或营养不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第三是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教育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通常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从而具有更高的预期寿命。
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发达国家通常具备更好的卫生保健设施和公共健康服务,从而提高了人口预期寿命。
同时,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收入群体通常有更好的饮食、居住和康复条件。
此外,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也会影响到人口预期寿命。
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从而降低人口预期寿命。
综上所述,人口预期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学、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要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改善,如加强遗传研究,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报告商务统计结课论文《商务统计学》结课论文(2013,2014学年度第1学期)关于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013年12月1日关于人口预期寿命影响因素分析统计报告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重心从过去的解决温饱问题转移到注重养身保健方面来。
中国人均寿命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生状况,代表着我国的综合国力。
影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怎样影响预期寿命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
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关键词:人口预期寿命人均GDP 教育程度正文(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最早开始研究收入不平等与人口健康之间关系的学者是Rodgers,他以56个国家为样本,研究了三个基于死亡率的健康指标(出生时的预期寿命、5岁时的预期寿命以及婴儿死亡率)和收入不平等(以基尼系数测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不论是对所有样本国家而言,还是仅对于其中的欠发达国家而言,收入不平等对于总体人口健康水平均产生了负面影响。
Rodgers的研究得出了与Rodgers相似的结论,其实证结果证明在控制了收入、文盲率和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这三个变量后,不论采用何种测度收入不平等的测度变量,收入不平等均对人口健康有着负面影响。
Waldman(1992)采用47个国家的样本数据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方程,发现不论是以全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样本,还是仅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在控制了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穷人可获得的医疗服务的数量以及其它解释变量后,富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高,婴儿死亡率也越高。
Waldman指出,收入水平并不是社会福利的一个良好的测度指标,当一国收人分配不公平时,穷人们所享受到的福利可能要比用实际收入衡量的要少。
另外,Wilkinson(1992)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以OECD国家为样本,采用来自LIS的调查数据,发现即使在控制了不同国家的收入差别后,收人最低的70,人口的收入比重与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人口寿命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摘要本文对影响我国人口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运用SPSS18,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影响人口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因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教育经费、生医疗卫生机构数三种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检验,并进行了修正。
关键词:人口寿命;SPSS18;多元回归线性分析1、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们更多的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保养和保健,人口预期寿命稳步提高。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岁,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的71.4岁提高了4.8%。
然而,我国的人均寿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且全国各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差异较大。
对影响我国人口寿命的因素及其影响作用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我国民生现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问题的提出本文通过对影响人口寿命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现实中,影响人口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只是选择了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
其中,取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因变量,2010各省市对应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教育经费、医疗卫生机构数等指标为自变量。
3. 数据收集与处理本文收集了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整理后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1 2010年各省市人均预期寿命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教育经费(万元)医疗卫生机构数(个)北京市80.18 73,856 6,134,448 9,734 天津市78.89 72,994 2,920,970 4,238 河北省74.97 28,668 7,192,734 80,963 山西省74.92 26,283 4,508,195 39,917内蒙古自治区74.44 47,347 4,143,731 22,677 辽宁省76.38 42,355 6,242,615 34,729 吉林省76.18 31,599 3,445,611 18,543 黑龙江省75.98 27,076 4,048,565 21,825 上海市80.26 76,074 5,582,736 4,460 江苏省76.63 52,840 13,146,233 30,571 浙江省77.73 51,711 10,625,688 29,549 安徽省75.08 20,888 5,990,868 24,799 福建省75.76 40,025 5,341,118 26,613 江西省74.33 21,253 4,494,597 34,005 山东省76.46 41,106 10,395,900 63,885 河南省74.57 24,446 9,111,164 75,722 湖北省74.87 27,906 5,869,164 32,790 湖南省74.7 24,719 6,497,608 55,200 广东省76.49 44,736 15,327,348 44,314 广西壮族自治区75.11 20,219 4,941,416 32,355 海南省76.3 23,831 1,422,673 4,661 重庆市75.7 27,596 4,068,437 16,497 四川省74.75 21,182 8,951,781 72,914 贵州省71.1 13,119 3,669,550 24,707 云南省69.54 15,752 5,336,317 22,365 西藏自治区68.17 17,319 662,293 4,959 陕西省74.68 27,133 5,143,635 33,928 甘肃省72.23 16,113 3,106,736 25,299 青海省69.96 24,115 1,062,206 5,959 宁夏回族自治区73.38 26,860 994,671 4,14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2.35 25,034 3,655,998 14,244变量的定义如下:Y: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X2:教育经费(万元)X3:医疗卫生机构数(个)4、模型的建立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形式如下:Y=β0+β1X1+β2X2+β3X3+ε5. 运算与结果分析5.1相关分析—简单散点图观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我国人均寿命影响因素计量分析作者:乔轶娟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11期提要我国人均寿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需要充分了解影响我国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总结出提高我国人均寿命的措施。
例如,继续发展经济、降低出生率、重视消费状况的改变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等等。
关键词:人均寿命;影响因素;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一、我国人均寿命现状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全民健身全面展开,我国人均寿命近年来一直在提高。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1.40岁,其中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69.63岁和73.33岁。
2007年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称,统计显示,中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1岁及74岁。
短短6年已经有所增长。
但我国现有的预期寿命水平在全球仅排第80位,世界男女平均最长预期寿命分别是80岁(圣马力诺)、86岁(日本),差距可见一斑。
中国人均寿命的提高任重而道远。
二、影响因素分析人体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和收入水平、医疗、卫生、教育状况、出生率、环境等因素。
为了使模型更有说服力,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不含港、澳、台),分别从经济、医疗卫生、教育、人口结构、地理位置等方面选取了10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
(一)影响因素选择。
1、从经济状况来看,本文选的是两个指标:人均GDP、年人均消费性支出。
人均GDP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则能进一步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2、医疗卫生方面,选取人均拥有的卫生机构数、财政上用于卫生经费的年人均额作为衡量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3、教育水平因素,选取每百人中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水平的人数作为指标。
4、人口内部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各地普遍存在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大于男性,将男女性别比作为一项指标(以女性人数为基数);另将出生率作为一项指标是考虑到越是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出生率可能越高,寿命反而可能越低。
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天源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7期摘要: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多样而且复杂,不仅包括人类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同时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也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疾病、生活水平、医疗服务等方面。
本文通过以广州市为例,进一步探究当前人口平均寿命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通过采集相应的样本,从而进一步分析影响平均预期寿命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平均预期寿命;广州;生物学;社会经济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2前言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把广州市作为人口预期寿命的研究地区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1275万的人口,并且近十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保存完整,非常适合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分析。
本文将利用广州市的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广州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并探究影响预期寿命的因素,为提高广州市居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一、影响人类预期寿命的因素在古代,人们一直认为“人命天定”,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问题不再是胡乱的猜测,而是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来计算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
马淑鸾先生早在1989年的文章里就说过影响预期因素的几大因素:一是人类生物学因素,另一个是社会经济因素。
总的来说人类生物学因素占41.68%,社会经济因素对死亡的影响占58.32%。
1.人类生物因素人类生物因素主要就是指遗传和体质因素,遗传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在一些长寿者的聚集地,比如一些长寿村,就可以看出是遗传和体质因素起到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父母等直系亲属寿命高的,其寿命也会很长。
体质是后天个体形成的身体的特殊性质。
由于本人重点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因此,在此不做过多的论述阐释。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这三大类,下面将具体进行分析。
《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及差异比较》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健康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老年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及差异比较对于制定老年健康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差异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二、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变化趋势1. 全国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然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各省份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仍存在一定差异。
2. 各省份情况分析(1)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医疗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较高。
如上海、北京等地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已达到较高水平。
(2)中部地区: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中部地区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也在逐步提高。
然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3)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西部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老年健康预期寿命相对较低。
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西部地区的老年健康水平正在逐步改善。
三、全国及各省份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差异比较1. 影响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更丰富的医疗资源,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相对较高。
(2)社会因素: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较高,从而提高了健康预期寿命。
(3)医疗因素: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延长老年健康预期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2. 差异比较(1)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其经济发达、医疗资源丰富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因素。
(2)城乡差异:城市地区的老年健康预期寿命高于农村地区,这主要与城市地区的医疗资源丰富、生活水平较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有关。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疾病影响因素分析邱红;李晶华;于丽莎;于涤;侯筑林【摘要】本文使用生命表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吉林省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吉林省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8.12岁,其中男性为75.83岁,女性为80.61岁.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吉林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相比总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1.94岁,其中男性提高了1.71岁,女性提高了2.17岁.分析疾病因素对人口死亡的影响,主要疾病致死率非常高,其中前10位死亡原因引起的死亡比例占98.94%,前4位死亡原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9%,影响较大的疾病包括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进一步分析主要疾病对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发现,循环系统疾病是对人均预期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要想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进而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针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公共安全环境.【期刊名称】《人口学刊》【年(卷),期】2018(040)006【总页数】9页(P31-39)【关键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生命表;去死因预期寿命;死因顺位【作者】邱红;李晶华;于丽莎;于涤;侯筑林【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吉林省人口与发展统计信息中心,吉林长春 130025;吉林省人口与发展统计信息中心,吉林长春 130025;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4.24一、引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是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影响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可能因素分析
摘 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
但各
个地区间的人均寿命还是有差异,而且有的差异还很大。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地区间的这种差异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以2000年全国的各地区的人均寿命(每10年才统计一次)以及一些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均寿命 人均GDP 卫生机构数 单位面积污染比 教育支出
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只采用其中的一些可能的因素来分析。
(附录:表一)
建立该经济模型:u E P H G c Y +++++=4321ββββ ,其中Y 表示各地区的人均寿命数,G 表示各地区的人均GDP ,H 表示各地区的卫生机构数,P 表示各地区的单位环境污染指标(年环境污染量÷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其中以气体污染为主,由于废水基本上都是排在江河中,就会加强下游的污染而减少上游的污染,因而不好统计),E 表示各地区的教育支出总额。
通过Eviews 对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附录:表二),回归结果为:
^
Y =65.97646+4.982103G +7.02E-05H -2.99E-05P +5.41E-07OE
(58.36914) ( 3.002252) ( 0.995813) ( -0.676988) ( 0.753409)
2
R =0.652727 2
R =0.599300 F=12.21725
可以看出该模型的H 、P 、E 的系数不显著,需重新设置变量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由模型的相关系数表(附录:表三),可以看出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P (环境污染)和G (人均GDP )存在高度相关,同时H (卫生机构数)和Y (人均寿命)的相关系数太低,应舍弃。
因此,我们只采用G 和E 两个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分析(附录:表四)
^
Y =66.92650+3.637526G +1.10E-06E
(93.17361)(4.431903)(2.157719)
2
R=0.652727 2R=0.610144 F=24.47575
回归效果明显,故应采用此模型。
即在我们所考虑的几个因素中,人均寿命主要受人均GDP(即生活水平)和教育支出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按理说,环境污染应当对人的寿命应当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为什么在这里通过回归分析后却不行呢?前面得出P和G高度相关,因为生活水平高必然意味着经济的发达,而发达的经济也说明了各个产业的发达,这必然导致了环境的高污染。
因此环境的污染是受人们生活水平影响的,同时环境污染对人们带来的损害程度没有生活水平提高给人们带来的福利大,所以从总体上看,人均寿命还是主要受人均GDP的影响。
再来看看卫生机构为什么与人均寿命的相关程度不高。
这主要是受人们传统观念和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收费相关。
得了病,人们总是想的能拖就拖,总认为一些小病自然而然就会好的,结果搞得小病成大病,到头来根本没法医治。
加上现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收费标准太高,大多数人们都根本看不起病,造成了即使拥有庞大的医疗卫生机构也不能满足人们。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教育支出,这里我们考虑的是总的教育支出而不是人均的教育支出。
因为边际教育支出是递减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应当考虑一个地区的总体教育情况,而不是每个人头上的个人教育支出。
教育支出是怎样影响人均寿命?越高的教育支出意味着更高的教育水平,当人们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后,对卫生保健的知识也越了解,更懂得如何去看病。
其中更重要的是高的教育水平意味着更高的收入水平,让人们更有去看病的基础。
由以上可以看出,人们的预期寿命首先由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要提高人们的寿命,最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人们生活水平并不是能在短暂时间就能进行大幅度提高的。
而在当前经济水平下,我国的教育水平还有大力发展的空间,就联系到了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
所以,这也从另一方面肯定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附录
表一:
表二:
C 65.97646 1.130331 58.36916 0.0000
G 4.982104 1.659454 3.002254 0.0059
H 7.02E-05 7.05E-05 0.995813 0.3285
P -2.99E-05 4.42E-05 -0.676988 0.5044
E 5.41E-07 7.19E-07 0.753409 0.4580 R-squared 0.652727 Mean dependent var 71.24387 Adjusted R-squared 0.599300 S.D. dependent var 3.191195 S.E. of regression 2.020053 Akaike info criterion 4.390815 Sum squared resid 106.0960 Schwarz criterion 4.622103 Log likelihood -63.05763 F-statistic 12.21726
表三:
Y G H P E Y 1.000000 0.758704 0.140864 0.550112 0.617159
G 0.758704 1.000000 -0.122734 0.825393 0.540721
H 0.140864 -0.122734 1.000000 -0.141990 0.466467
P 0.550112 0.825393 -0.141990 1.000000 0.291605
E 0.617159 0.540721 0.466467 0.291605 1.000000
表四: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66.92650 0.718299 93.17361 0.0000
G 3.637526 0.820759 4.431903 0.0001
R-squared 0.636134 Mean dependent var 71.24387
Adjusted R-squared 0.610144 S.D. dependent var 3.191195
S.E. of regression 1.992532 Akaike info criterion 4.308456
Sum squared resid 111.1652 Schwarz criterion 4.447228
Log likelihood -63.78106 F-statistic 24.47575
人均寿命:《中国统计年鉴》
http://192.168.30.211:8111/VIEWTEXT_B?templet=/Comon-HTS/SendText_B.HTS&recnu m=20&word=select%20from%20A%20where%20资源=中国统计年鉴%20AND%20((正文=预期寿命%20OR%20总题名=预期寿命))
GDP:中经专网
http://192.168.30.168/index/showdoc.asp?blockcode=DBdqnj_gdp&filename=20051014223 1
年底总人口:中经专网
http://192.168.30.168/index/showdoc.asp?blockcode=DBdqnj_rk&filename=200510132570卫生机构数:中经专网
http://192.168.30.168/index/showdoc.asp?blockcode=DBdqnj_jy&filename=200510251883教育支出:《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http://192.168.30.211:8111/VIEWTEXT_B?templet=/Comon-HTS/SendText_B.HTS&recnu m=14&word=select%20from%20A%20where%20资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AND%20((正文=教育%20OR%20总题名=教育)%20AND%20(正文=支出%20OR%20总题名=支出)) 污染数据:《中国环境年鉴》
http://192.168.30.211:8111/VIEWTEXT_B?templet=/Comon-HTS/SendText_B.HTS&recnu m=0&word=select%20from%20N%20where%20资源=中国环境年鉴%20AND%20((正文=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20OR%20总题名=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