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物质的宏观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考点1 物质的组成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1.离子与基团: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H2O、NH3、H2S等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④酸类: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它:如NO、N2O4、Al2Cl6等(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1)特征:有无新物质生成(2)本质: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3)现象:物理变化→大小、形状、状态改变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析出沉淀等(4)典型实例:物理变化:⑴升华⑵萃取⑶分液⑷蒸馏(分馏)⑸吸附⑹渗析⑺盐析⑻胶体聚沉⑼电泳⑽金属导电 (11)焰色反应(12)电离等化学变化:⑴风化⑵裂化⑶硫化⑷老化⑸炭化⑹干馏⑺脱水⑻蛋白质变性⑼水解⑽同素异形体互变(11)电解 (12)熔融盐导电(13)电解质溶液导电 (14)水泥硬化等。
1、分子和原子:)是由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O2)是由多数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CO23、注意:水是由水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是由4、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变大,但水分子,故为变化,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分子就变成了和,故为变化。
再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会分解成和,每个结合成个,许多聚集成。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裂变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
如: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6、从微观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由如:又如图:7、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8、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和两种粒子构成的。
9、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带__________________,中子____________,原子核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________,核外的电子数______________。
+12 28 2电子(带电)(不带电)(带原子10、在原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2、练习:1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电子在核外是 的14、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原子的质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微观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
3.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特点:互为同位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定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7.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4.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5.胶体: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五、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六、物质的鉴别与分析1.鉴别: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区分。
2.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七、物质的制取与合成1.制取: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获取物质。
2.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新的物质。
八、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1.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2.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涉及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多种概念,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鉴别、分析、制取、合成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为学习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奠定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区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方法: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因此,选项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习题: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方法: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品讲练析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一样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一样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基〞、“根〞、“碳正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原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响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2)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等)和分子的根本粒子。
(3)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4)原子的概念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从哲学的角度首先提出来的。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说。
目前人类对原子构造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入。
注意:化学反响的本质就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原子与元素的联系与区别★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离子的种类:②离子的生成途径:③存在离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NaCl、CaC2、C17H35COONa;电解质溶液中:盐酸、稀硫酸等;金属晶体中:钠、铁、铜等。
注意:在金属晶体中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均是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是参加化学反响的根本单元,是化学研究的微观对象。
★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完整理解分子的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子是一种粒子,它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如:水、氧气、干冰、蔗糖等就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
②分子有质量,其数量级约为10—26kg。
③分子间有间隔,并不断运动着。
④同种分子的性质一样,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⑤每个分子一般是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的假设干原子按一定方式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⑥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把分子分成⑦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此作用称作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它是一种较弱的作用力。
★“基〞、“根〞、“碳正离子〞“基〞是指分子中除去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以后剩下的原子团(也可能是单个原子),它是电中性的,通常不能稳定存在,如—NO2硝基、—CH3甲基、—SO3H磺酸基等(注意磺酸基不能写成—HSO3)。
第五讲:考点 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要点1.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由同种或不同种的元素组成。
( 2) 物质的微观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 物质组成与构成简图:宏观元素 物质(组成)微观 分子 原子 构成) 离子原子的结构:质子( +) 原子核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同种元素: ①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②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联系2. 物质的分类 金属: Cu 、 Fe 、 Zn 稀有气体: He 、Ne 、 Ar 非金属于: C 、 S 、P碱性氧化物: Na 2O 、Fe 2O 3 酸性氧化物:CO 2、 SO 2混合物元素 原子 分子物质 相同核电荷物质化合物 酸HCl H 2SO 4、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 原子 离子4) 5) 6) 单质 纯净物考题例析[例 1] (北京市)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例 2] (天津市)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调味用的食盐B. 取暖用的煤C. 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D. 炒菜用的铁锅 [例 3] (河南省)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食盐、干冰 B. 胆矾、石灰石 C. 红磷、烧碱 D. ( 水银、 ) 生理盐水 精练 ()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D. 在化学反应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2. 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相等” A.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专题2 物质的宏观组成
一、中考复习要求
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简单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态。
2、正确描述元素符号的含义,记住并会正确读写常见26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3、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和酸、碱、盐的初步概念,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二、基础知识回顾
从宏角度看,自然界中一千多万种物质均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础。
目前已发现了112种元素。
1、元素
(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品种(宏观):表示
微粒(微观):①表示该元素的②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分类及在自然界存在状态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
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态,分别是游离态和。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2、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
单质
单质
物
物
混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性氧化物
性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4 C2H5OH CH3OH CH3COOH
(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3)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分类和命名
三、重点疑点讨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吗?请举例说明。
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
3、怎样理解纯净物是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混合物是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吗?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
5、为什么说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四、解题方法指导
例题1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例题2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纯净的盐酸
B、净化后的空气
C、高纯度的硅
D、蓝矾
例题3 用钾、硫、氧、氢、碳五种元素中的若干种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①金属单质②非金属单质
③酸性氧化物④碱性氧化物
⑤碱⑥含氧酸
⑦无氧酸⑧盐
五、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
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不同元素之间肯定不同的是( )
①核电荷数②电子数③质子数④电子层数⑤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
A、①③
B、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3、下列物质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水银
C、食盐水
D、干冰
4、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金属元素,按含量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A、CA、Fe Al
B、Al Fe NA、CA、
C、Fe Al CA、NA、
D、Al Fe CA、Na
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氧化镁、液态氧
B、铁、二氧化硫、石油
C、铜、二氧化锰、甲烷
D、磷、二氧化碳、水银
6、现有①银②硝酸③烧碱④纯碱⑤苛性钠⑥汽水⑦氧化镁⑧硫酸钡⑨消石灰⑩生石灰⑾熟石灰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盐类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
7、下列几组物质中,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 )
①煤气和沼气②金刚石和石墨③高锰酸钾和锰酸钾④氯化钾和氯酸钾⑤水银和银
⑥生石灰和石灰石⑦石油和煤⑧白磷和红磷⑨纯碱和烧碱⑩氧化铁和氧化亚铁
A、②③⑧⑩
B、②③⑤⑥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⑥⑨
D、②③④⑧⑩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氧化物的一组是( )
A、CaO、CO、H2O
B、MnO2、CO2、O2
C、Fe3O4、Fe2O3、FeCl2
D、NO2、HNO3、N2和O2的混合气
提高能力
9、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微粒一定是(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离子
C、同一种元素
D、无法判断
10、科学家研制的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关于这种新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单质
B、是化合物
C、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一个分子中含60个碳原子
11、某物质经测定分析知其仅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12、由我国已故著名的化工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创办的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6%,含水分量小于0.05%。
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液氯可以看作(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化合物
D、单质
13、某药品说明书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g,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物质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纯净物不是单质就是化合物
B、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
C、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物质
D、混合物一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B、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6、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
C、两种不同元素的阳离子
D、两种不同元素的阴离子
17、下列变化过程中氧元素由化合态全部变为游离态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制取氧气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加热纯净的氯酸钾至不再产生气体
18、加热下列物质,生成物中既有碱性氧化物又有酸性氧化物的是( )
A、NH4HCO3
B、KClO3
C、Fe(OH)3
D、CaCO3
19、用实验证明自来水是混合物,写出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0、碳酸镁受热分解后能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试推断碳酸镁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21、用Na、C、O、H四种元素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空:
①碳酸盐②碱
③酸④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⑥结晶水合物
⑦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