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块链+数字货币行业研究报告

区块链+数字货币行业研究报告

区块链+数字货币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4月

一、基于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的数字货币

1.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区别

货币发展至今经历了物物交换——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这5个阶段。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广义的电子货币是指通过硬件设备或者电脑网络完成支付的储存价值或预先支付机制,广义电子货币包括虚拟货币和数字货币,但目前通常以狭义的电子货币定义为主。

表格1: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区别

货币电子货币

金融机构

虚拟货币

网络运营商

加密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金融机构

发行主体

法定价值货币价值存储方式流通方式信用基础

等同法币

磁卡或账号

双向

不等同法币

账号

不等同法币

数字

等同法币

数字

单向双向双向政府

信用卡、储蓄卡、第三

方支付

企业去中心政府

常见形式Q币、论坛积分比特币、以太币DECP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市场部

狭义电子货币是电子化的法币,是国家银行系统支持的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形式,具有法律效力,如信用卡、储蓄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是互联网的产物,如游戏Q币,但虚拟货币在现实中不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数字货币,广义上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加密数字货币,非法定货币,以比特币为代表,依赖去中心化机制,可以实现匿名的点对点支付;二是基于现有银行货币体系的法定数字货币,即法定电子货币的升级形态,核心在于既具备法律效力,货币发行和运行又具备可编程性。

2.跌宕起伏:比特币的诞生与发展史

比特币最早由中本聪在2008年《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中提出,比特币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支付给另一方,中间不需要任何金融机构。比特币具备去中心化、全世界流通、专属所有权、低交易费用、无隐藏成本、跨平台挖掘等货币特点。

比特币的诞生基于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狭义上指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以密码学保证数据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上则指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验证、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生成、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保证数据安全,利用智能合约编程、操作数据的全新分布式架构与计算范式。但区块链与比特币不完全等同,除了应用于数字加密货币领域,区块链已经开始扩展在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

图1:比特币大事记

资料来源:36Kr,市场部

2008 年到2010 年间比特币市值超过100 万美元;2012 年比特币支付首次出现,实体经济供应商开始接受BTC 支付;2013 年出现受比特币监管等原因首次出现意见分叉,比特币价格开始下跌;2015 年1 月中旬跌至152 美元的低点;2016 年比特币因内部缩量外部经济波动等影响,价格持续上涨,2017 年价格攀升至高点;2018年监管进一步完善,比特币价格再次回落,至2019年触底回升。

图2:比特币价格与日交易量变化

资料来源:CoinMarketCap,市场部

3.未来走势:模式升级、多中心化、行业趋广

比特币基于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但目前区块链存在不可能三角悖论(同时实现高效低能耗、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存储成本高浪费大量资源、密码学自体缺陷等问题,仅依赖于提升区块链技术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是未来趋势的首要前提。

基于此基础,区块链有望重塑社会形态,形成应用模式升级、去中心化转为多中心化、行业应用从金融扩展至实业、从有形资产应用到无形资产管理等发展走势。

图3:区块链未来发展走势

资料来源:《腾讯区块链白皮书》,市场部

二、数字货币野蛮生长,国内公司百花齐放

1.区块链加速数字货币发展,产业链企业竞争激烈

区块链系统解决了“拜占庭将军”问题、“双花”问题,加速了数字货币的发展。“拜占庭将军“问题的症结在于一群忠诚的将军想要实现行动上的一致(一致撤退或者一致进攻),由于叛徒的存在,将军们不知道如何达成共识,取得行动上的一致;本质则是提出了如何在分布式系统中有节点被故意破坏的情况下达成共识的讨论。区块链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的思路就是,诚实地维护系统利益比解决叛徒的成本来得大,通过采用POW、PoS、DPoS等共识机制解决这一问题。

“双花”问题指数字货币不似法定货币,交易时需传播全网节点产生记录,但节点接收和存储可能与确认时间交错,产生重叠发生多次记录。区块链使用时间戳的方式确保每笔货币被支付后不能再用于其他支付,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