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的金属元素
- 格式:pdf
- 大小:172.94 KB
- 文档页数:3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钒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主要用于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和高速列车的结构零件。
铝是钒铝合金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保证合金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铝含量的测定工作对于钒铝合金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铝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和X射线荧光分析法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测定铝含量较常用的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测定铝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步骤主要包括样品制备、标准曲线的绘制和铝含量的测定。
常用的化学分析法有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
1.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铝含量的方法。
首先需要将样品溶解或者分解,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滴定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铝的含量。
络合滴定法是化学分析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利用络合剂对于金属离子的亲和性来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络合滴定法测定铝含量的步骤包括:将铝盐样品中的铝离子与络合剂形成络合物,通过后续的滴定反应,测定络合物中的络合剂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铝的含量。
二、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来定量和定性分析物质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来测定物质的成分。
其中常用的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和光电子能谱法(XPS)等。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的重要方法。
通过元素蒸汽的吸收光量与元素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用于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通过使原子发射光辐射谱线,然后进行谱线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辐射激发原子(或分子)的能级转移,使之处于激发态,然后返回基态时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
根据发射的光谱线的强度可以测定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质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分子、原子或者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铝合金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是指呈气态的原子对由同类原子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所具有的吸收现象。
当电磁辐射感知至原子蒸气上时,如果电磁辐射波长适当的能量等同于原子由基态光子至激发态所须要的能量时,则可以引发原子对电磁辐射的稀释,产生吸收光谱。
基态原子稀释了能量,最外层的电子产生光子,从高能量态光子至激发态。
原子吸收光谱根据郎伯-比尔定律来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含量。
已知所需样品元素的吸收光谱和摩尔吸光度,以及每种元素都将优先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因为每种元素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使其从基态变成激发态。
检测过程中,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通过测定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程度,从而测量待测元素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与严重不足:(1) 检出限低,灵敏度高。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 10-9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 10-14~10-10g。
(2) 分析精度不好。
火焰原子稀释法测定中等和高含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差可以大于1%,其准确度已吻合于经典化学方法。
石墨炉原子稀释法的分析精度通常为 3%~5%。
(3) 分析速度快。
原子吸收光谱仪在 35 min 内能连续测定 50 个试样中的 6种元素。
(4) 应用领域范围广。
可以测量的元素超过 70多种,不仅可以测量金属元素,也可以用间接原子稀释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
(5) 仪器比较简单,操作方便。
(6)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就是多元素同时测量还有困难,存有相当一些元素的测量灵敏度还无法令人满意。
特点:1、结构直观,操作方式方便快捷,不易掌控,价格较低;2、分析性能良好;3、应用领域范围广;4、发展速度快。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摘要】钒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其中铝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引言详细介绍了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重要性。
在分别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以及分光光度计法这五种方法来测定钒铝合金中铝的含量。
结论部分总结了各种方法对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准确性和可靠性,强调了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系统的介绍,为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材料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钒铝合金、铝含量、测定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光光度计法、准确性、可靠性、选择方法。
1. 引言1.1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重要性钒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常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件、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化工设备等领域。
其中的铝含量是其关键性能指标之一。
铝在钒铝合金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合金的强度、硬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
准确测定钒铝合金中的铝含量对于保证合金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钒铝合金中的铝含量需经过精确测定才能满足各种工程要求。
确定合金中铝的确切含量不仅有助于制定生产工艺和配料比例,还能够指导合金的加工和热处理过程。
精确测定铝含量可以保证合金制品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
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准确测定和控制铝含量,才能保证钒铝合金在各个应用领域中发挥出最佳的性能和功能。
开展钒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工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
2. 正文2.1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钒铝合金中铝含量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测定钒铝合金中铝的含量。
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将样品经过特殊的准备处理,然后利用X射线激发样品的原子核。
当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会发出特定的荧光X射线。
原子吸收光谱法如何测定金属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简称AAS)是一种常用于测定金属及其离子的分析方法。
它利用金属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来确定样品中金属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AAS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操作步骤。
一、基本原理AAS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原子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时产生特征的光吸收现象。
当吸收光线经过样品中的金属原子时,根据杰贝特-朗伯定律,被吸收的光强与样品中金属原子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通过测定吸收光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金属原子的浓度。
二、仪器设备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需要以下仪器设备:1.原子吸收光谱仪:包括光源、进样器、光栅、光电倍增管等部件。
2.电子天平:用于准确称量样品。
3.雾化器:将液态样品转化为气溶胶状态供光谱仪测定。
4.标准溶液:用于校准仪器和制备样品的不同浓度标准溶液。
三、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处理:将待测金属样品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并过滤除去悬浮物和杂质。
2.准备标准曲线:准备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标准溶液,并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
3.扣除背景:测定雾化剂或溶剂的吸光度作为背景信号,并将样品的吸光度减去背景信号。
4.测定样品吸光度: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并记录下来。
5.绘制标准曲线:将浓度与吸光度绘制成图表,得到标准曲线。
6.测定样品浓度: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确定样品中金属的浓度。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样品的处理过程应确保完全溶解和去除杂质,以避免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
2.标准溶液的浓度应尽可能覆盖待测样品中金属的浓度范围,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3.背景信号的扣除要准确可靠,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在测定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样品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并注意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五、应用领域原子吸收光谱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生化和金属材料等领域。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
以下是关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的详细解释。
1.原子化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中的金属化合物首先需要被转化为金属原子。
这个过程称为原子化。
通常,样品中的金属化合物需要被加热到高温以使其原子化。
一旦金属原子被释放出来,它们就可以被特定的光源激发。
2.吸收
当特定的光源通过被激发的金属原子时,金属原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导致光的强度减弱。
这种吸收特性是由于金属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的。
每种金属都有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因此它们会吸收不同的波长。
这种吸收现象可以通过分光仪进行分析。
3.定量
通过测量光源通过样品前后的光强度,可以确定金属原子的吸光度。
吸光度与样品中金属原子的浓度有关。
通过使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可以进一步确定样品中金属化合物的浓度。
标准曲线法是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并测量它们的吸光度,绘制出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曲线。
然后,将样品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样品中金属化合物的浓度。
标准加入法是通过向已知浓度的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化合
物,并测量其吸光度。
通过比较加入前后样品的吸光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总之,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可靠的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测定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铝及铝合金中高含量铁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卢国壬刘瑞贤(南平铝厂中心试验室福建南平353000)摘要采用铁的次灵敏线,建立了快速测定铝及铝合金中高含量铁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次灵敏线铁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铝及铝合金中高含量铁,用波长K=24813nm的灵敏线为分析线欠适当,因为灵敏度太高必须减少称样量或将试液分取稀释,增加测定误差。
实践表明,应用灵敏度比前者小10倍的次灵敏线37210nm波长为分析线,不但发射较强,而且没有分子吸收,用于铝及铝合金中高含量铁的测量是适宜的,分析精密度准确度都较好,操作又十分简捷。
1试验方法111仪器及主要试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F2B2(北京光学仪器厂制造);盐酸溶液(1+1)。
112测试条件分析线K=37012nm;光谱通带:012nm;灯电流: 213mA;火焰高度:4mm;燃气(乙炔)流量:112L/ min;助燃气(空气)流量:511L/min。
113操作方法称取试样011000g于125mL的高型烧杯中,加HCl(1+1)10mL,低温溶解(小心,防止溢出!)待激烈反应停止后,加热溶清。
稍冷,过滤于100mL容量瓶中,用热水洗涤滤纸上的残渣5至6次,洗涤液合并入容量瓶,冷却,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按所列的测试条件(见112条),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吸光度。
随同试样作试剂空白试验,计算机将试液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的吸光度后根据工作曲线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直接给出试样中铝含量的信息。
2试验结果与讨论211工作曲线的绘制随同试样做标准样品试验,方法同上(113),用标样系列绘制的工作曲线如下。
Fe%(标样):01472,01944,11416,11888,2136,21832A(吸光度):01050,01099,01148,01196,01242, 01286仪器的计算机给出回归方程为Fe%=91755A,线性相关系数K=019997。
笔者用自编BASIC程序设计在PC机上运行得回归方程为Fe%=9.97A-0.0446,K=0.9998,两者计算结果在01472~21832之间有差异但很小,可认为是一致的。
金属铝含量的测定一、测定方法1.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铝含量的方法。
通过与标准溶液比色,根据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铝的含量。
比色法简单、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2. 阴离子交换法:阴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溶液中铝含量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与含有特定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子接触,铝离子会与树脂上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实现铝离子的测定。
该方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分析等领域。
3.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精确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铝原子激发至高能级并测量其吸收光谱,从而确定铝的含量。
该方法准确度高,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分析工作。
二、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在建筑、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测定铝含量可以帮助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 环境监测:铝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其超标会对水体和土壤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测定铝含量可以帮助评估环境中的铝污染程度,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3. 医学研究:铝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测定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铝含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铝对健康的影响机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 地质勘探:铝元素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其含量的测定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导矿产勘探工作。
5. 冶金行业:铝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原料,测定铝含量可以帮助冶金工程师控制冶炼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效率。
铝含量的测定在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不同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铝含量测定方法也将不断完善,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论文摘要对铝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测定的方法、测定时的干扰情况和干扰的消除、铝的原子化机理、以及各种测定方法的发展概况和应用领域。
由于铝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和它在、冶金、、、等行业的普遍应用,快速、灵敏地检测铝显得十分重要。
测定大量铝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是EDTA络合滴定法,而测定痕量和微量铝的最重要和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则是分光光度法。
此外,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和红外光光谱法等也获得了应用。
由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因此它在测定痕量和微量铝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研究铝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也很有必要。
本文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作一综述。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1普通空气-乙炔火焰法原子吸收法中空气-乙炔火焰是应用最广泛的原子化法。
铝在该火焰中形成耐热氧化铝,其熔点是2045℃,沸点是2980℃,故一般不能在此火焰中直接测定铝。
邓世林等[1]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铝。
同时研究了添加0.05mol/L的水溶性有机化合物四甲基氯化铵可使铝的测定灵敏度提高约7倍,其特征浓度为43㎍/ml/1%。
同时考察了HCL、HNO3、HCLO4、H2SO4对测定铝的影响,极少量的HNO3、HCLO4、H2SO4均对铝的吸光度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完全抑制铝的信号。
HCL浓度在2mol/L内不影响铝的测定。
因此,在样品处理及测定过程中须以HCL为介质。
另外,共存离子K+、Ca2+、Fe3+、Mn2+在添加四甲基氯化铵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干扰铝的测定。
2 氧屏蔽空气-乙炔火焰法史再新等用氧屏蔽空气-乙炔火焰法测定钢中铝(0.1~10%),分析方法比较简单。
结果表明,HNO3对铝略有增感作用,HCL略有抑制作用。
共存元素对铝的测定也有影响:Fe、Mo略有抑制作用,Ni、Mn略有增感作用;三氯化钛对铝的吸收有增感作用,并能抑制其它元素的干扰,改善稳定性。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钙锡铝合金中铝介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高效、精确的元素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化学、环保等领域。
在合金材料领域,对铝元素的检测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钙锡铝合金中铝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步骤。
原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金属元素在高温下蒸发、发射原子,再利用具有选择性的吸收过程,探测原子特征谱线的强度。
测量到的强度与样品中所含元素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得到元素浓度的定量结果。
方法:1、石墨炉样品制备:取铅钙锡铝合金样品1g,称入30mL酸样钵中,加入1mL浓盐酸(HCl)和1mL硝酸(HNO3),轻轻振荡,置于室温下静置10min,然后转移到电热板上加热,直至沸腾3min,使样品完全消化。
2、样品分析:制备好的样品汁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
测量铝元素谱线的吸收强度,并通过标准曲线法获得硝酸铝(Al(NO3)3)的浓度,计算出样品中铝元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预热石墨炉:使其达到合适的温度,一般为1200度。
2、调节仪器:将标准的铝溶液进行大范围的测定,记录吸光度值,及浓度值。
在此基础上,制作出标准曲线,用于后续样品的测定。
3、加入样品:向石墨炉中加入上述样品溶液,并将其温度升高到1500度。
4、等待结果:等待石墨炉冷却,得到吸光度值。
5、计算结果:根据所制备的标准曲线,得到样品中铝元素的含量。
优点:1、高精确度,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元素分析。
2、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繁琐的样品制备操作。
3、可以适合多种化合物、样品状态进行分析,可以用于固体、液体、气体样品的分析。
4、不需要标准溶液,能够直接测定样品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广泛用于金属、化学、环保等领域,特别在合金材料领域中使用广泛。
铝元素作为合金中的关键元素之一,其含量的测定对于控制合金材料性能和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对铅钙锡铝合金中的铝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铁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合金材料,其中主要成分是铁和铝。
铁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设备等领域。
金属铝是铁铝合金中重要的成分之一,检验金属铝的含量和质量是保证铁铝合金性能的重要步骤。
金属铝的检验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铁铝合金中常用的金属铝检验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最常用的金属成分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对样品进行溶解、沉淀和定量分析,可以准确确定金属铝的含量。
在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时,通常选择适当的酸性溶液将样品溶解,然后加入沉淀剂将其他金属元素沉淀,最后用适当的方法测定金属铝的含量。
化学分析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结果可靠。
但缺点是需要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和仪器设备,且耗时较长。
二、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金属样品的光谱发射或吸收特性,来确定其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光谱分析法中,常用的有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发射光谱(AES)等。
在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时,可以利用AAS或AES分析金属样品中的铝含量。
通过光谱分析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金属铝的含量,且无需样品溶解操作,操作简便。
三、X射线衍射分析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是通过测量材料中晶体衍射出的X射线衍射图案,来确定材料中各种晶体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时,可以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案,从而确定金属铝的含量和结晶度。
X射线衍射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对材料结晶结构的分析和金属成分的测定。
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的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均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以确保铁铝合金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铁铝合金中检验金属铝的方法。
第二篇示例:铁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合金材料,通常由铁和铝的比例组成。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的金属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测定铝合金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需要测定的铝合金样品溶解成溶液,然后将溶液中金属元素原子化。
通过加热或火焰等方法,使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原子被激发到高能级,随后金属元素原子回到低能级时会释放出特定的光谱线。
通过测量这些光谱线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铝合金样品研磨成粉末或切割成小块,确保样品完全代表原始材料。
2. 溶解样品: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使其完全溶解并形成均匀的溶液。
3. 原子化样品:将溶解后的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化。
这可以通过加热样品溶液或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方法实现。
加热样品溶液时,可以使用火焰炉等加热装置。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需要将样品溶液喷入火焰中,使其瞬间蒸发和原子化。
4. 测量吸收光谱: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样品溶液中金属元素的吸收光谱。
光谱仪会记录各个波长的吸收光强度。
5. 制备标准曲线:准备不同浓度的金属元素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和浓度的关系,制备标准曲线。
6. 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根据样品吸收光谱的光强度和标准曲线,可以确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该测定方法需要适当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
的操作技巧。
同时,不同金属元素的原子化温度和光谱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具体分析需要根据样品中的金属元素种类进行调整和优化。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冶金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王文海)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以其快速、准确、仪器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中,目前已应用于多种领域,随着原子吸收仪器的改进,这项技术目前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冶金相关材料的分析,如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
因此,这种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1 试样的分解冶金样品大致分为金属及金属原料、合金及原料矿石等几类。
为分析这些材料的化学成分,必须将试样制备成溶液,方可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湿式分解法和熔融分解法,在冶金分析中一般多采用湿式分解法。
分解试样之前,应尽可能地了解试样的大致组分及其性质,选择最合理的分解方法,分解试样时应尽量避免样品的损失及污染。
选择分解方法时,还必须注意所用的试剂与试样成分形成难溶性沉淀情况及金属离子的价态变化,力求在分解试样的同时实现元素的分离、富集和除去干扰元素。
若能巧妙地利用化学过程达到上述目的,则可明显提高分析效率。
在分解试样时,为适合原子吸收分析的要求,通常用盐酸、硫酸、硝酸或高氯酸或它们的混合溶液,也可用苛性碱溶液,通常能用酸溶,就不用碱溶,在分解完全的前提下,试剂用量以少为宜。
溶解时的温度,视具体元素的性质而定。
在分解试样时,应该把握使试样完全分解的原则,还应注意有些金属在某些氧化性酸中的钝化现象,金属的纯度也是分解试样分解过程中的必须考虑的因素,例如金属锌通常情况下易溶于稀盐酸、硝酸和硫酸中,但锌的纯度越高越难分解,电解锌几乎不溶于稀硫酸。
因此,分解锌或锌合金通常用硝酸、王水或盐酸加过氧化氢使其分解。
另外,有些金属或合金与酸反应很剧烈。
因此,为防止溶解过程中的试样的损失,应逐次加酸,每次加入量不宜过大,试样量较大时应先加入适量水而后加酸。
对于矿石,因其种类和组成不同,试样的分解方法也各不相同。
具体分解方法请查阅有关手册。
2 分析试样的制备试样经分解后尚需制备成供测定的分析试样,目的是除去或掩蔽共存干扰离子及进行必要的富集。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论文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论文摘要:对铝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测定的方法、测定时的干扰情况和干扰的消除、铝的原子化机理、以及各种测定方法的发展概况和应用领域。
由于铝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和它在、冶金、、、等行业的普遍应用,快速、灵敏地检测铝显得十分重要。
测定大量铝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是EDTA络合滴定法,而测定痕量和微量铝的最重要和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则是分光光度法。
此外,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和红外光光谱法等也获得了应用。
由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因此它在测定痕量和微量铝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研究铝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也很有必要。
本文就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作一综述。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1普通空气-乙炔火焰法原子吸收法中空气-乙炔火焰是应用最广泛的原子化法。
铝在该火焰中形成耐热氧化铝,其熔点是2045℃,沸点是2980℃,故一般不能在此火焰中直接测定铝。
邓世林等[1]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铝。
同时研究了添加0.05mol/L的水溶性有机化合物四甲基氯化铵可使铝的测定灵敏度提高约7倍,其特征浓度为43㎍/ml/1%。
同时考察了HCL、HNO3、HCLO4、H2SO4对测定铝的影响,极少量的HNO3、HCLO4、H2SO4均对铝的吸光度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完全抑制铝的信号。
HCL浓度在2mol/L内不影响铝的测定。
因此,在样品处理及测定过程中须以HCL为介质。
另外,共存离子K+、Ca2+、Fe3+、Mn2+在添加四甲基氯化铵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干扰铝的测定。
2 氧屏蔽空气-乙炔火焰法史再新等【2】用氧屏蔽空气-乙炔火焰法测定钢中铝(0.1~10%),分析方法比较简单。
结果表明,HNO3对铝略有增感作用,HCL略有抑制作用。
共存元素对铝的测定也有影响:Fe、Mo略有抑制作用,Ni、Mn略有增感作用;三氯化钛对铝的吸收有增感作用,并能抑制其它元素的干扰,改善稳定性。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铝合金中的铁李佗;杨军红;李荣;魏东;翟通德;李娟【摘要】The content of Fe in V–Al alloy was determined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fter the sample was dissolved in HCl–HNO3–H2O solution (3∶1∶4). It was showed that the matrix had no interference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Fe. The current was set at 12.5 mA, the flow ofC2H2 was 2.0 L/min, and the height of the head was 7.5 mm. The concentration (x) of Fe had linearity with the absorbance (y) in the range of 0–4 mg/L, the linear eqation was y=0.009 3x–8×10–5 with the co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 9. The contents of Fe in two sampl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YS/T 1075.1–2015.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of this method were 2.32%, 2.83%(n=11),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ies were in the range of 98.0%–102.0%. The metho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routin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ron in vanadium–aluminum alloy.%用盐酸–硝酸–水混合液(3∶1∶4)溶解样品,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铝合金中的铁含量。
文章主题: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步骤一、引言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在环境监测、医学检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用于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的步骤展开深入的探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分析技术。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利用原子吸收外部能量的分析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样品原子或离子激发到高能级,使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然后测量吸收光谱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在测定重金属元素时,首先需要将样品进行前处理,将其中的干扰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易于检测的形式。
然后将样品溶解成溶液,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
三、测定重金属元素的步骤1. 样品前处理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元素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并将金属元素转化为易于检测的形式。
通常采用酸溶解、氧化、还原等方法进行前处理。
2. 样品溶解经过前处理的样品需要经过溶解才能进行后续的分析。
溶解的方法通常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可以采用酸溶解、碱熔、高温消解等方法。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溶解剂和溶解条件,以避免对金属元素的损失和转化。
3.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经过前处理和溶解后的样品溶液将被送入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
在测定过程中,要根据样品中所含重金属元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如光源波长、吸收池和检测器参数等。
4. 结果分析与数据处理测定完成后,得到的吸收光谱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与处理。
通常采用标准曲线法、内标法等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得到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四、总结与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的步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从样品前处理到溶解再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才能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