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文化概况
- 格式:ppt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3
山西大同的介绍
山西大同,位于中国北方,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它是中国五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山西大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同市区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景点,如云冈石窟、大同古城、雁门关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其中,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山西大同还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大同市区周边有许多自然景观,如五台山、峨眉山、九龙壁等,这些景点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其中,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北方的普陀山”,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山西大同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大同市区内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和节日,如大同火把节、大同葫芦节等,这些活动和节日都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其中,大同火把节是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同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山西大同还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
大同市区内有许多特色美食,如大同烤鸭、大同烤肉、大同烧饼等,这些美食都有着独特的口味和
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其中,大同烤鸭是大同市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之一,被誉为“北方第一鸭”。
山西大同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特色的城市,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品尝美食。
如果你还没有来过山西大同,那么不妨来一次旅行,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大同的历史文化
大同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其中,最令我着迷的就是著名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西邻浑源县,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493年-498年)。
云冈石窟现存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为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时近400年建成。
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先后有20多位皇帝、近40位皇后、100多位诸王、100多位皇太子、30多个高僧、60多个道观、100多个僧俗弟子到这里进行过开凿和营造活动。
云冈石窟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
其中最大的洞窟是“卢舍那佛宫”,高20米,长30米。
有5个佛龛,每龛造像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有3座高5米的浮雕墙。
从左至右依次为“东方持国如来”“南方增长如来”“西方广目如来”;从上至下依次为“东方阿修罗王”“北方多罗罗王王佛”。
—— 1 —1 —。
中国古都天下大同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久远的历史,瑰丽的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
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
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浑,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与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
那么,大同这座城市究竟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使它得以获此殊荣呢?第一点,大同的历史确实悠久,准确的说两千多年,大同的历史是有了,而且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它建过一次都—首都,做过两次陪都。
第二项就是文化,一个句注山(雁门关)一隔,我们的太原、晋南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如果勉强说的话,就是桑干河流域文化,那么这两个文化大不相同,这两个文化的差异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这么来看,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农业经济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相结合的文化,那么这地方的文化特点就出来了,它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给大同的文化带来了特色,高不能算高,但是它有特色,特色就可贵呀!第三条就是都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过都的,比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这都是几朝的都城,而且时间也很古,特别西安、洛阳这是古都嘛,那么大同作为都城,仅仅是一朝,北魏,而且是南北朝分割的时期,它是北方的一个都城,但是准确的说,有九十七八年的历史,在这个地方建都,在这九十七八年中,这个都城有过一段辉煌,这个辉煌的状况,那还是文献记载不多,通过近年的研究,那还是可观的,都城加上遗址加上它的历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辽代改称大同。
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绵延数千年的战争史和民族交融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是在这里摈弃汉人笨重的战车长袍,推广轻便的胡服骑射,从而成就了一代霸业。
关于大同古城的资料
大同古城:
一、历史沿革
1.宋朝:大同古城始建于宋朝,是南宋一位宰相河北赵宝的得意之作。
当时的红山中都建有官府,大同古城就是其中之一,雄踞着河北西部边境的中心位置,镶嵌在金色山川间,被誉为“河北东皇”。
2.元、明时期:随着地缘政治的运动,大同古城以易主继承,在元朝和明朝时期更进一步发展。
元朝改建大同古城,把木墙变成砖墙,古城的规模更加宏大壮观,形成了一个圆方型的古城,并把它修建成宏伟的陵墓形状,朝拜天子之用。
明朝时期,大同古城繁荣发展,成为一座宫殿橱窗参天、古建筑纵横交错的繁华古城。
二、产业特色
1.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叶,大同古城捕捉到了工业革命的礁石,现在古城拥有多座现代化企业,d大同产业业态多元,以工业为主导,其次是农牧业和服务业,而采矿工业及造纸业也是传统产业。
2.旅游资源:除了工业产业外,大同古城也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拥有数座古迹和古建筑,吸引旅游者不断涌入,让大同古城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得到提升。
三、景点介绍
1.岳阳楼:岳阳楼位于大同古城西南角,是物种馆,也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历史悠久,起源于宋朝,现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墙体装饰有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地理图,里面有很多宋元时期的瓷器,大约二百件。
2.长白山:长白山景区位于大同古城南面,是一座天然历史文化名山,古代舆图中就有其踪迹,也是宋代通向辽西的咽白通道的尽头,遍植着珍稀植物,是弘扬宋元文化的重要景点。
山西大同文化简介山西大同位于中国北方,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将对山西大同的文化进行简要介绍。
山西大同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夏代。
经过多个朝代的沧桑变迁,大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大同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大同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南16公里处,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造像和壁画,展示了古代中国艺术的卓越成就。
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游客们必去的景点之一。
除了云冈石窟,大同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文化景观,如大同古城、雁门关、恒山等。
大同古城是中国少数完整保存的古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雁门关是中国重要的关隘之一,历史上曾是中原和北方的交通要道,也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恒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被誉为“北岳”,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也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大同的传统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
大同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有著名的大同木版年画、剪纸、皮影等。
大同木版年画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年画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剪纸和皮影则是大同民间传统手工艺品,通过剪刻和剪纸的方式表现出各种生活场景和传统文化元素。
大同的传统节日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大同都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和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参与。
这些节日不仅展示了大同的传统文化,也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祝福。
总的来说,山西大同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它以云冈石窟等文化景观为代表,展示了古代中国艺术的瑰宝;大同古城、雁门关等历史遗迹则见证了城市的历史沧桑;大同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则是人们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方式。
大同的文化瑰宝和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也为大同增添了无限魅力。
山西大同文化简介山西大同位于中国山西省中北部,是山西省的地级市,也是山西省最大的地区和经济中心之一。
大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大同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同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留下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建筑和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同古城,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被誉为“北方的丽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同古城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参考。
除了古城,大同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文化景点。
例如,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石窟中的壁画和石雕以其精美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还有九龙壁、大同府文庙等历史建筑,在展示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大同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古建筑和艺术品上,还体现在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中。
大同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如大同皮影戏、大同木偶戏等,这些艺术形式传承了几百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大同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的时刻。
大同的文化也受到了多种民族文化的影响和融合。
在大同地区,汉族是主要的民族,但还有少数民族如回族、满族等。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大同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不同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大同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大同的文化之所以独特而丰富,与其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大同地处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貌景观。
这种自然环境为大同的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大同曾是中国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中心之一,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历史文化。
这些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使得大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乡大同的风俗
家乡大同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其风俗也非常独特和有趣。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提的风俗:
1. 拜寿送礼:在家乡大同,人们在生日、结婚等特殊日子会拜寿,拜寿时会送一些礼物,如糖果、干果、饼干等。
2. 汉字文化节:每年的汉字文化节是家乡大同的一大盛事,人们会在这个时候举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包括书法比赛、诗歌比赛等。
3. 祭祖:家乡大同的人们非常注重祭祖,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都会到祖先的坟墓前祭拜,烧香、献花、敬酒,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4. 赛龙舟:赛龙舟是家乡大同传统的体育活动之一,每年端午节期间会举行龙舟比赛,各个团队都会为了荣誉和奖励而拼尽全力。
5. 吃饺子:在家乡大同,吃饺子是过年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除夕夜包饺子,以一家人团圆为主题,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总之,家乡大同的风俗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风俗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中,代代相传,成为了家乡文化的一部分。
- 1 -。
介绍大同传统文化的解说词大同传统文化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篇解说词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大同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首先,大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大同曾是北方军事重镇,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军事文化的痕迹,如明代的古城墙、古代的军事要塞等。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展示了大同作为军事要地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古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独特魅力。
其次,大同传统文化中的民俗风情也是其独特之处。
大同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这里的文化交融使得大同的民俗文化异常丰富多样。
例如,大同的传统节日庙会是当地人民最为喜爱的活动之一。
庙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品尝到各种美食,体验到当地民俗的独特魅力。
同时,大同还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品,如大同剪纸、大同石雕等,这些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大同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是大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大同还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而闻名于世。
大同是北方地区的文化重镇,这里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地广为流传,也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
大同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也是其文化的瑰宝,如大同花鼓、大同锣鼓等。
这些音乐和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富有动感的表演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总结起来,大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了解大同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瑰宝。
目录1.地理位置2.简介3.历史沿革4.特色景点(恒山悬空寺云冈石窟)5.特产美食6.能源转型(从“煤都”到“太阳能之城” 的华丽转身)他在哪儿他的范围中国大古都之一;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华北地区区域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国际较有影响力城市,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和“中国煤都”之称。
黄土高原东北边缘。
有山西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云“人北天柱”北岳恒山,全市总面积为14176平方千米,占全9.1%。
总人口约335.71万(2012年),人口密度226人/平方千米。
大同城北有大同川,传说在周时人人安乐工作享受生活乐趣,是外界想往-礼运》大同社会理想。
大同市为大雁南来北往的中部通道是大雁飞行一字和人字的结合。
作为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具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特点,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历史沿革有关大同的历史,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
根据记载,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定居。
春秋初期,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楼烦”占据(《史记·匈奴传》)。
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七雄争霸期间,三晋之一的赵国逐渐强大起来。
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此时的大同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在全国设置三十六郡。
在北部防线上,大同地区是守备重点之一。
西汉初,大同称平城县,隶属于雁门郡。
东汉献帝建安未年,平城县被废。
三国曹魏时复置,属冀州新兴郡。
两晋南北朝之际(公元265至589年),是我国北方各民族大动乱、大迁移的年代。
此时的大同,却因此而繁荣昌盛起来。
其间北魏定都于此,前后计九十六年之久。
大同的人文文化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 *** 通枢纽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1、方言大同方言属于晋语。
就所有晋语而言,按照目前普遍接受的说法,大同话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晋西北和内蒙古中部);就山西方言而言,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
大同方言主要包括的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山阴、怀仁等区域。
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
2、民俗生旺火: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
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等到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被点燃后,火焰从无数孔洞中喷出,犹如一个漂浮的身影,御寒壮观。
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
通常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游八仙:游八仙是大同特有的一项民俗活动,始于明朝,每年的正月初八当地百姓家都会扶老携幼,聚集在寺庙和道观里,祈求来年的健康和平安。
有着“游八仙,去百病“的说法。
大同市街头,人头攒动,市民们纷纷出门感受春节的欢乐。
在市区的华严寺、圆通寺,拜佛祈福一年平安的人络绎不绝,寺庙里座无虚席。
3、节庆1)大同春节文化庙会时间:每年正月介绍:庙会汇集秧歌、二人台、锣鼓、川剧等多种艺术表演,展出剪纸、泥塑、刺绣、凉粉等多类民间或地方工艺品及特色小吃。
2)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时间:每年8月介绍:以展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以及优美的塞外风光为主。
旅游节包括晋北景点展示、文体盛事表演、城市交往、旅游观光揽胜推介、大同旅游项目招商等活动。
大同的人文文化大同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它地处山西省最北端,黄土高原东北边缘。
大同在西魏时期就已经建立了都城,名叫平城。
在这里曾经居住着两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即大同古都历史上著名的“二武”——武则天和武三思。
传说当年武则天登基时,由于平城地处偏远,来往极为不便,加之途中还要经过一座独峰山,十分险峻,因此在朝贺典礼上她犹豫再三,不知是否前往。
身边的大臣们也都面露难色,无法决定。
正在这时,有人提议从这座独峰山绕道前往,武则天欣然采纳,便命人建造一条可以通车的道路。
建成后,武则天坐在轿子上来到独峰山脚下,当时那条新修的路宛如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山间,气势宏伟,场面壮观。
武则天看罢十分满意,立即兴奋地宣布:“朕今日方知有此天堂,真乃快哉!”遂将其改称为“快哉峰”。
这位女皇武则天在当时被誉为“山西骄傲”。
以往认为,大同古都最初的繁荣与建都有很大关系,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同现代化的发展,也显示出厚重的人文文化底蕴。
走进大同,给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大同的“两多”——古迹多、名胜多。
从三皇五帝至明清民国时期,数千年间,大同先后历经云冈、代郡、恒州、平城、大同等诸多城邑,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许多古代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大同不仅是北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华严宗及华严寺的诞生地。
还是曾经汉族统治者的首都所在地,成为一代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这样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大同特殊的历史地位,使得大同的旅游资源呈现出复杂性。
古迹之多,遍布各处,比如唐代名刹善化寺;云冈石窟等等。
而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大同古都。
原因很简单,它见证了大同数千年的沧桑历史,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古都。
就像曾经相继崛起的吕不韦,狄仁杰,刘秉忠,赵匡胤等等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大同在历史上虽有些微波澜,但总归不是没落的一方,自身却能有不断的发展,最终迈入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而今,旅游业迅速发展,开放的大同迎接八方宾朋,也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瞩目。
站在快哉峰上俯视大同,有种历史重演的错觉,让人不禁产生沧海桑田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