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新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新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新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音乐课程纲要

年级:九年级下册

制定时间:年月日

课程名称:初中音乐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课时:18课时

一、课程背景: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结合九下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共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采用生动、活泼的人文主题,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本册教材共有歌(乐)曲32首,其中中国歌(乐)曲16首,器乐曲10首,22首声乐作品,涉及到合唱、独唱、重唱等演唱形式;学唱的歌曲共有6首,其中外国作品2首。音乐要素主要涉及到不完全小节、弱起节奏等知识。有对乐曲主题的听辨,流行音乐、戏曲音乐的认识。教材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的课程理念,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体现“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的课程价值,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七、八年级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已经喜欢上了音乐课。九

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对音乐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两年的

学习和变声期的嗓音过渡,学生们在演唱时基本上不再喊唱,学会

用正确的方法来演唱歌曲,而且认识到了气息的作用,演唱时也能

满怀感情地歌唱。各班的学生有大部分学生音乐知识掌握的不错,

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

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其

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好,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喜欢,但总是学习起来没有足够的自信。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理性的欣赏理念和审美情趣。

二、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本册音乐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作品的学习,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听欣赏、讲解示范、合作探究、实践编创——教、学、练、创四为一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创、演等多种形式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自由的发挥,并能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艺术实践渗透和运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科学的知识,更好理解音乐、热爱音乐,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三)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

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和演奏简单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和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能力,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三、课程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每课还包括“欣赏”、“演唱”、

“知识与技能”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百含英”为题,选取了七首以花为名的歌(乐)曲,

将中外不同格、形式的音乐作品巧妙地串起来: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欣赏管弦乐曲《花之圆舞曲》、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梅

花引),竖笛演奏新疆民歌《送我一枝玫瑰花》,体现了音乐课程的

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学生在感受冬去春回、百花争艳的大自

然美景时,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作等审美活动,学习、掌握“模进”“回曲”“艺术歌”等音乐知识,分析、思考音乐与

相关文化的联系,充分体验作品的音乐美并感其含的丰富情感,提

学生的审美和创能力。

第二单元

本单元学内容取了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几个经典唱段,如黄

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豫剧《花本兰》选段

《谁女子不男》、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评

剧《刘巧儿》选段《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以及根据西地方戏秦腔

的曲牌改变而成的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力求通过学习几种具

有代表性的中国地方剧种及其唱腔,使学生体验不同戏曲唱腔的韵

味感受地方戏曲的艺术表现力,增进对艺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种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方法。此外,结合具体曲目的介介,学习中国地方戏曲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辨黄梅戏、豫剧、越剧、评剧、秦腔等戏唱的能力。

第三单元

音乐文化多样性是人共同的遗产”,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这一基本理念,是当代人类社余发展的需要。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音乐,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能力,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逐渐学会理解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音乐,从而尊重来自不同人种和文化背景的形色色的人。本单元了“民族乐派”杰出音乐家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从体裁、题材、形式等多角度组织材料,以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第四单元

音乐课标准(2011年版)中,“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基本理念,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流行音乐己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组成部分,但流乐中难免有一些平庸、低俗的作品。音乐教育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欣赏积板向上的流行音乐文化,制止低俗、不健康的负面音乐信息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本单元取了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欧美流行歌曲为教学内容,在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本单元

教内容有根据英国民谣填词的《斯卡伯勒集市》、欣赏《温柔的爱》《加州旅馆》《昨日》和选听《玫瑰人生》《我将永远爱你》等内容。

第五单元

本单元力图通过精心编写的教学内容和相关音乐活动,使学生

在以往音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

本单元通过三首中外歌曲《同一首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回声》及一首经典乐曲《轻骑兵序曲》的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

感受、表现音乐的多样性。而我国作家朱践耳创作的《母女夜话》,不仅与其他作品一样传达着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将音乐创作与母语

文化的继承、发展等思考隐含其中。学生在本单元的艺术之旅中,

不仅用歌声、琴声来表现美妙的音乐,更要用心去感受音乐艺术的

博大与精深,以期成为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发展者与创造者。

第六单元

本单元是三年初中音乐学习的最后一个单元,学生即将结束初

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正如本单元篇导

语所写“在即将告别老师、同学、母校的同时,让我们在音乐中重

温那些闪亮的目子,怀着一感恩的心让梦想起飞吧”。本单元的教

学内容凸显了回忆、梦想、励志等特点,引发学生对师生情的怀念,也励学生对学想的求

本单元所选的歌曲、乐曲凸显了或经典或流行的特点,有根据

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改编的竖笛合奏以及学生喜欢的流行

歌曲《隐形的翅膀》《加油, AMIGO》《我相信》等。单元后安排

了一个“秀出我自己”的乐表演活动,旨在用音乐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深情厚谊,抒毕业时期的情怀。

具体课时安排: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又称“口述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两种。在音乐教学中,讲授法能使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

2、示范法: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进行示范性的演唱、演奏,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歌唱的正确姿势,歌唱的声音要求,如何表达歌曲的情感等等,让学生从教师处获得音乐的直观感受。

3、体验法: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跟随音乐的旋律难通过拍手、拍肩、踏步、打响指等身体的律动,去感知音乐,了解音乐的节拍、节奏的变化,旋律的起伏,以及乐句的划分等,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展示法:教师利用多媒体,把音乐及相关学习内容通过可视化、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能从视、听等多方位立体感受音乐。让音乐变的可看,可摸。

(二)学习方法

1、聆听感受法: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生学习音乐,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想象,使学生产生不同的音乐感受与见解。

2、模仿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聆听,大胆想象,大但模仿,通过模仿旋律、模仿节奏等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模仿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3、小组合作法: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也是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三)实施手段

1、课前认真备课,不光备教学内容,还要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备学生。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注意结合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好相应教具。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已的优点。

3、课堂教学形式的设计要多样性、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增进学生间的合作也交流。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简单课件,在教学中,通过图片的展示、乐曲视频的欣赏,让学生在视、听的立体氛

围内学习音乐。

5、课下做好总结工作,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备课,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让课堂教学有所提升。

五、课程评价:

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评价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音乐编创等方式进行。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某一阶段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考核,一般在每学期或学年末进行。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考查方式”的具体指导,以利于教师在此环节中的实际操作。

(二)评价内容及等级

六、所需条件及措施建议

(1)仔细研读教材,搜集相关资料,适当拓展教学内容(2)探究多样的教学方法;(3)加强集体备课,上好研究课示范课。(4)遵守多实践的原则,给学生提供音乐表现的机会。(5)结合全区教学质量监测,做好本校质量检测,教学中注重多元评价。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丁岭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周璇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初中音乐教学,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对音乐的理解已经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临近毕业,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明显加重,呈现两个极端,一是在繁重的文化课学习压力下希望在音乐课中得以放松和减压,二是因为学习紧张,部分学生争分夺秒的巩固复习文化科知识,表现出对音乐课的冷漠,尤其是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学生借助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的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因此,本学期对初三学生的音乐教学重在学唱各类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音乐欣赏、分析,音乐内容理解。同样,由于新课改的实施,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较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此类现象也存在。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歌曲演唱内容为——《游击队歌》、《军民团结一家亲》、《东北风》、《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对花》;欣赏革命歌曲、舞剧音乐、东北民族歌曲、非洲音乐以及戏曲音乐的内容;能够学唱和把握各种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素质、智能素质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帮助有音乐爱好的学生形成音乐某一方面的特长。

(四)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我们的故乡,喜爱外国的音乐,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初三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六)教学进度安排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 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二)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xx ∣xx xx x xxx ∣ 速度:轻快——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4 4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三)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 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55︱11 22 3 234︱…… ·· 分析:①4 4 33 3 22 2︱…… ②4 4 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九年级上册音乐知识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游击队歌》词曲作者:贺绿汀 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冼星海作曲。钢琴协奏曲《黄河》共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 《中国军魂》电视连续剧《亮剑》主题歌,讲述了我军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战斗生活,是一部将战争与传奇色彩融为一体的主旋律作品。 《四渡赤水出奇兵》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组歌:由若干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组歌曲,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成的声乐套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八路军进行曲》,郑律成作曲。 《走向复兴》,印青作曲,进行曲速度。 进行曲特点:强弱分明、雄壮有力、结构规整、一般具有进行节奏。第二单元 《鳟鱼》舒伯特作曲,奥地利作曲家,享有“歌曲之王”的美誉。《大海与辛巴达的船》由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作曲,全曲共四个主题,国王(长号和大号)、王妃(小提琴)、波涛汹涌的大海(弦乐组)、平静的大海(长笛)。

(法)杜卡作曲。管弦乐合奏,《小巫师》 主题:作为乐曲的基本乐思,并用作全曲或乐曲一部分发展基础的音乐素材,称为主题。 《索尔维格之歌》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曲。 第三单元 《前门情思——大碗茶》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这首歌曲将我国的传统曲艺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创作之中,曲调亲切自然,富有韵味,深受人们喜爱。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歌曲以京韵大鼓音乐为素材,语言质朴,韵味醇厚,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抗争,堪称我国优秀的电视歌曲之一。 《蝶恋花·答李淑一》由毛泽东作词,赵开生作曲,素材苏州弹词。《布谷鸟儿咕咕叫》由黄伯亨作词,熊青云编曲,题材四川清音。《有话好好说》是电影《有话好好说》插曲,由关学曾词曲,题材北京琴书。 《武松打虎》又名《景阳冈》,故事取材于《水浒传》。作品语言诙谐、夸张,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由孙镇业表演,题材山东快书。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东北一带的说唱艺术形式,伴奏乐器主要有大三弦、四胡,演唱者自击板鼓并站立演唱。京韵大鼓的表演性艺术家有刘宝全、白云鹏、骆玉笙等。 苏州弹词: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表演者使用苏州方言自弹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三人以上的表演形式。伴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九年级音乐2015-2016学年 第二学期 教 学 设 计 20XX年2月22日

九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1)班的音乐教学,本班的学生总人数有36人,九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这个班级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比较偏重,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这方面要正确引导。本班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2、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3、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5、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6、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7、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2 完整演唱歌曲 请学生情绪饱满、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并尝试背唱。(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学生不易改正和掌握之处,应重复正确练习3-4遍才能达到纠错效果。)6堂小结 (1)今天我们试着用京腔京韵的感觉演唱了这首《重整河山待后生》,相信同学们从中也领会到了,歌曲所表现的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不屈不挠的精神。说唱艺术饱含了中国劳动人民对艺术的追求和智慧之结晶。大家还记得在本的开始老师介绍我国说唱艺术有多少种?大致分为几大类呢? (2)同学们从音调、旋律走向、节奏、语言等方面,再讨论并总结一下京韵大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好的,在下节上,我们要请同学们欣赏另外三种类型的说唱音乐,请大家回去分成3个小组,结合表格内容先做一个自主的欣赏,我们下节一起来欣赏并讨论完成此表格。 第二节 教学目标 感受和领会三首说唱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说唱音乐的区别。

2通过赏析四种说唱音乐,激发学生对说唱音乐及中国曲艺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说唱音乐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认识不同类别的说唱艺术。 2让学生清晰地听出每个曲种的最主要特征并加以记忆。 教学难点: 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辨认各种不同的说唱音乐。 2通过本单元两节的学习,总结归纳我国说唱音乐的特点。 教材分析 单弦牌子曲 单弦产生于北京,又称单弦牌子曲。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在北京的满族子弟中流行的“八角鼓”(说唱艺术,唱时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八角鼓由说唱者自己摇或弹)里的一种自娱娱人的演唱形式。八角鼓是满族的一种小型打击乐器,鼓面蒙蟒皮,鼓壁为八面,七面有孔,每孔系有两个铜镲片,以手指弹鼓或摇动鼓身使铜片相击而发出声音。演唱时,演员手持八角鼓,故又称之为“唱八角鼓”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单弦曲词,是清嘉庆九年(1804)华广生所编《白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9 知识点详解-最新学习文档

Unit 9知识点讲解 1. dance to music 随着音乐起舞 2. sing along with 随着……一起唱 3. musicians who pla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 弹奏不同类型音乐的音乐家 4. electronic music 电子音乐 5. not much=nothing much 没什么(事) 6. suppose sb. to do sth. 猜想某人做某事 be supposed to do sth. 应该做某事suppose sb (to be) +adj. 原以为…… 7. have spare time 有空闲时间 in one's spare time 在某人的空闲时间spare the time to do sth. 抽时间做…… 8. think too much 想得太多;过度思考 9 in that case 既然那样 10. World War II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smooth music 悦耳的音乐 12. prefer A to B 比起B来更喜欢A 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 愿意去做A而不是去做B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宁愿做A而不做B 13. feel like doing sth. 想要做某事 =want to do sth. =would like to do sth. 14. stick to 坚持,固守 15. be down 悲哀,沮丧 16. cheer sb up 使… 高兴/ 振奋 17. have a happy ending 有个美满的结局 18. less serious 不那么严重 19. a good way to do sth. 做某事的好办法 20. shut off 关闭 21. in time 及时 on time 按时/准时 22. once in a while 偶尔的;有时 =sometimes /at times 23. write one's own lyrics 自己写歌词24. take sb to sp. 带某人去某地 25. Chinese folk music 中国民间音乐 26. be played on the erhu 由二胡演奏的 27. move sb. 感动某人 (sb. be moved by sth.) 28.strangely beautiful 异常的/出奇的美 29. sense a strong sadness and pain 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伤感和痛苦 30. the most moving pieces of music 最令人感动的乐曲 31. the city of Shantou = Shantou city 汕头市 32. by age 17 到十七岁的时候 33. musical ability 音乐才能 34. develop a serious illness 得了一种很重的病 35. become blind 成了盲人;变瞎 36. make money 赚钱 37. get married (to sb.) (和某人)结婚 38. continue to do sth. 继续去做某事(另一件事) continue doing sth. 继续做着某事(同一件事) 39. perform in this way 用这种形式表演 40. during/ in one's lifetime 在某人有生之年 41. by the end of ... 到……末为止(时间) at the end of ... 在……尽头/末梢(时间、地点) 42. It's a pity that ... 遗憾的是…… 43. in total 总共 44. be recorded for the future world to hear 被记录下来供后人聆听 45. praise ... for ... 因为……赞美 46.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s 中国的国家珍宝 47. paint a picture of ... 描绘了一幅……画 48. recall one's deepest wounds 唤起某人最深的伤痛 49. painful experiences 痛苦的经历 50. a time for spreading joy 传播快乐的时间

人教版课标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说唱天地

人教版课标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唱天地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自我问答 人教版课标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唱天地 【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与八年级下册《梨园撷英》相类似,通过选择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配以清晰的表演剧照、辅以简明的文字解说来展示有代表性的说唱曲种的基本面貌,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以较好的方式领略同为民族音乐文化瑰宝的说唱艺术的魅力。

说唱艺术是说、唱、表三位一体的艺术,它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语言紧密结合,表演者在简单乐器的伴奏下或叙事或代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唱段,使他们了解京韵大鼓、单弦、评弹、清音等几种有影响的说唱艺术形式。教科书上以知识板的方式提供了较多的文字解说,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并结合所听音响、所看画面来加以体会。教材上不提倡在教学中过高要求学生,以此来打消部分地区师生的疑虑。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说唱艺术资源,师生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能够广泛发掘、利用 2.学生情况的分析 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与鉴赏水平。本单元所涉及的说唱音乐,很多同学都比较熟悉,有些还能哼唱一小段,这对完成本单元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2.京韵大鼓《贺新春》。 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说唱音乐”的文字、教师准备钢琴伴奏、音响资料。 教学目标:

九年级下册音乐知识

九年级下册音乐知识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茉莉花》江苏民歌。 《花之圆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管弦乐合奏,(俄)柴可夫斯基作曲。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曲,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其节拍特点是三拍子,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旋律流畅。 《玫瑰三愿》由黄自作曲。 模进:音乐创作中旋律发展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将主题或动机、乐句等,用模仿的方式在不同的高度上重复而成。模进可分为严格模进与自由模进,常用于歌曲开始乐句的重复。 《梅花引》女声独唱,徐沛东作曲。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共同完成艺术表现的一种题材,其名称以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德作品而确立,称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它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生两个最具有普通感染力的音乐元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送我一只玫瑰花》新疆民歌。 第二单元梨园风采(二) 1、《夫妻双双把家还》是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黄梅戏:主要流行于安徽,其唱腔以板腔变化体为主,用安庆地区方

言演唱。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等。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2、《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花木兰》选段。常香玉演唱。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形成了独特的“常派”唱腔,代表剧目《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等。豫剧:主要流传于北方的地方剧种之一,又名河南梆子。用河南方言演唱,属梆子腔系。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还有小三弦、二胡、笛子、梆子等。代表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对花枪》《朝阳沟》等。 3、《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红楼梦》选段。 徐玉兰:越剧表演艺术家,“徐派”唱腔创始人。代表剧目《红楼梦》《西厢记》《春香传》《追鱼》等。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唱腔属板腔体,伴奏乐器以胡琴类乐器为主,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 4、《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评剧《刘巧儿》选段。 新凤霞:评剧表演艺术家,“新派”唱腔创始人。其唱腔俗称“疙瘩腔”,代表剧目《刘巧儿》《花为媒》《小二黑结婚》等。 评剧:源于冀北一带的莲花落,后又吸收东北蹦蹦、河北梆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京剧等唱腔和表演而形成。代表剧目《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 5、《秦腔牌子曲》板胡独奏。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doc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 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月亮颂单元教学内容1. 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 欣赏:(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2)外国艺术歌曲作品:《月夜》。单元教学目标1. 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月夜》等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2. 学唱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用情带声提高演唱能力。 3. 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表现的综合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学唱《月之故乡》,并能有感情地背唱。 2. 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3. 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抒怀寄情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难点:(1)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2)对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处。(3)分析《月夜》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单元主要教学方法听唱法、拓展实践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重难点指导 1.《月亮颂》单元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教师可采用演唱、

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2.《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辨别力,另一方面运用电影录像、阿炳演奏的录音、学生视唱、演奏及弦乐合奏录像,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悲愤交集的情感。 3.歌曲《月之故乡》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语言质朴、真挚、感人。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演唱情绪的细微变化,以形成对比。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4的演唱。可以借助节奏的对比× × × × ×|× × × × × ×|和固定音高的方法,先唱#4(升4)→ (还原4)→3;再过渡到23 #4 3—|的演唱加以解决。 4.变奏曲式变奏曲式是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的曲式结构。这种曲式在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变奏曲式也常用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或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中,其变奏的次数并无限制,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第一节 3456789 单元分析单元课题名称月亮颂单元教学内容1. 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 欣赏:(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2)

九年级音乐知识点

九年级音乐知识点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九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第一单元《泥土的歌(四)》 第二单元《七彩管弦(六)》 1、 2、圆舞曲:又称为华尔兹,三拍子,曲调流畅,音乐轻快活泼,18世纪后流行于欧洲。圆舞曲既是伴舞用的乐曲,也是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3、狂想曲:通常指具有英雄史诗般的气概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狂想曲。 4、管弦乐队 1、

2、骆玉笙: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代表作品:电视剧主题曲《重整山河待后生》等。 3、曲艺音乐:又叫说唱音乐,是以说(说白)、唱(唱腔)、表(表演动作)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包括唱腔和器乐伴奏两个部分。按艺术风格大致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 4、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吹拉弹打) 5、八音:民族乐器以制作的材料为依据,分为八种类别: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第四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三)》

第五单元《合唱的魅力》 1、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歌唱者分为两组以上,分别演唱不同的声部。 2、合唱的形式分类。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 (1)同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 (2)混声合唱:常分为四个声部,有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3)无伴奏合唱:无乐器伴奏,纯人声演唱的合唱。 3、 4、和声、卡农织体:和声是纵向结构音响,卡农是声部互相追逐的音响。 第六单元《黄河的故事》 1、《黄河大合唱》词:光未然。曲:冼星海。作于1939年3月,这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八个乐章。 2、代表乐章故事情节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020最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 2.欣赏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观看录像,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进行特点以及歌曲塑造的形象。(3)教师教唱。学生可跟随录音或钢琴演唱乐谱,直到唱熟。 (4)填上歌词演唱,注意唱出歌曲的力度和感情。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情绪。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毛泽东的生平事迹?他为什么受到战士们的尊重与爱戴?请学生结合历史说一说,教师补充。 (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2.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1.通过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使学生初步掌握“组歌”的概念和“弱起节奏”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与敌人顽强抵抗的英雄形象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情感。 2.通过以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背景音乐朗诵歌词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体会七言律诗与歌曲旋律的巧妙结合,感受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胸怀和气魄。 教学过程 1.欣赏《十送红军》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以及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2)教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3)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分为三个乐段,这三个乐段之间有何联系)。 (4)再听录音,请学生注意听歌词,谈谈每段歌词有何不同以及衬词的作用。 (5)分小组随录音学唱歌曲(如有条件,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表演唱)。 2.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1)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个故事?请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简要谈谈,教师可展示有关美术作品或播放录像。 (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表现了何种情绪? (3)教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并讲解“组歌”的概念。 (4)再听录音,请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 3.欣赏《游击队歌》 (1)简介作者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战士形象?通过什么手法来描绘的(可从旋律特点、节奏型、速度上着手)? (3)再听录音,提醒学生注意弱起节奏的特点以及在歌曲中的作用。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并记熟主旋律。 4.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教师结合教科书上的油画作品讲解该七言律诗的创作时代背景和诗中蕴涵的深刻意义。 (2)教师示范朗诵这首诗,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 欧美流行风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欧美流行风教学设计 斯卡伯勒集市 教学目标 1.能够主动欣赏并了解欧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流行歌曲,激发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热情。 2.能够在科尔文手势的引领下,熟悉歌曲的调式调性,了解外国流行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 3.能够用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有感情地轻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外国流行音乐的特点;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流行音乐,以前我们一起感受过“中国流行风”。今天,哪位同学能谈谈你对欧美流行音乐的了解?他们的流行音乐有哪些种类呢?(教师小结) (二)学唱歌曲《斯卡伯勒集市》 1.随科尔文手势,感受歌曲调性风格。 (1)展示图片,简介科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手势并唱准对应的唱名。 (2)教师给科尔文手势,学生快速说出对应唱名。 (3)教师用科尔文手势给出歌曲骨干音,学生跟唱。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感受旋律的调性风格。

1=F 4/4 6–3-|7–6-|36–4|3---| 65–3|165-|6–3-|17–6|6---|| (4)始终不展示歌曲曲谱及主旋律,学生进一步跟随科尔文手势巩固、感受歌曲主旋律。 2.学生静心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不展示歌名及曲谱。 (1)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呢?为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曲谱2至3遍,打节拍,突出节拍重音,学生认真聆听,并试着记谱。 (3)学生试着用不同的形式背唱曲谱,单独背唱、分小组背唱或分组轮流唱,熟记歌曲旋律,并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展示曲谱,学唱歌词。 (1)教师用琴伴奏,范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2)教师教唱英文唱词,注意演唱与朗读的区别。 (3)学生聆听歌曲,在听赏的时候注意英文单词的准确发音及演唱。(4)歌曲中的第一、二个乐句是该曲的难点部分,随教师的伴奏轻声演唱。注意第一个乐句的切分音与第二个乐句的变化音。 (5)这是一首具有民谣风格的歌曲,一起了解这种风格的特点。(教师介绍民谣的基本知识) 4.欣赏《温柔的爱》。 (1)聆听歌曲,感受它的音乐风格,这是属于哪种风格的流行歌曲

九年级音乐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 音乐知识点 第二单元《七彩管弦(六)》 1、 2、圆舞曲:又称为华尔兹,三拍子,曲调流畅,音乐轻快活泼,18世纪后流行于欧洲。圆 舞曲既是伴舞用的乐曲,也是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3、狂想曲:通常指具有英雄史诗般的气概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器乐狂想曲。 4、管弦乐队 第三单元《曲苑奇葩》 1、 2、骆玉笙: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代表作品:电视剧主题曲《重整山河待后生》等。 3、曲艺音乐:又叫说唱音乐,是以说(说白)、唱(唱腔)、表(表演动作)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包括唱腔和器乐伴奏两个部分。按艺术风格大致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

5、八音:民族乐器以制作的材料为依据,分为八种类别: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第五单元《合唱的魅力》 1、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歌唱者分为两组以上,分别演唱不同的声部。 2、合唱的形式分类。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 (1)同声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 (2)混声合唱:常分为四个声部,有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 (3)无伴奏合唱:无乐器伴奏,纯人声演唱的合唱。 3、 第六单元《黄河的故事》 1、《黄河大合唱》词:光未然。曲:冼星海。作于1939年3月,这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八个乐章。

3、冼星海: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禹人,我国20世纪音乐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有《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等。 第七单元《难忘今宵》 九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第二单元《华夏乐章(三)》 1、协奏曲: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互相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5143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唱歌《茉莉花》12.拓展欣赏《茉莉花》(东北民歌、河北民歌)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感受中国民族1音乐的魅力。.通过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2(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对比、聆听等方式,分辨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三)知识与技能.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能够用流畅圆润、有呼吸支持的1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音乐形象。.对比、探究江苏、东北、河北三地不同版本《茉莉花》的异2 同,能够辨识这三种音乐风格。三、教学重难点歌曲的演唱及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1.聆听《茉莉花》2.师生交流(二)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挥拍聆听。.复听歌曲2.再次聆听3.轻声跟唱4.学习歌词56.随琴演唱(三)拓展学习1.东北民歌《茉莉花》2.河北民歌《茉莉花》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六、作业布置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七、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 八、安全提示语请同学们注意安全九、课后反思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很好 2课时第一、教学内容 (一)欣赏《玫瑰三愿》

(二)听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继续学习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感受其魅力。 2.通过听竖笛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体验合作演奏所带来的愉悦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从歌曲结构、演唱方法、歌词、旋律发展、伴奏等方面带领学生进行梳理,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三)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能够了解、分辨音乐创作常用方法“模进”,体会其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2.了解艺术歌曲价值及其发展,探究我国艺术歌曲发展趋势,并用“模进”创作手法完成旋律编创。 三、教学重难点 有关竖琴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2. (二)欣赏《玫瑰三愿》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九年级音乐学年第一学期 音 乐 教 案

九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1)班到(6)班的音乐教学,九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这个班级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比较偏重,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这方面要正确引导。本班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2、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

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3、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5、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6、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

九年级音乐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音乐上册 1、《游击队歌》----贺绿汀曲 2、1974年,在全国第三届“战地新歌”征集活动中,《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脱颖而出。 3、《十送红军》作为电视剧《长征》插曲,表达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旋律婉转优美。 4、《保卫黄河》选自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抗日浪潮似黄河怒涛此起彼伏的情景。作曲者:冼星海。钢琴协奏曲《黄河》共四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 5、《四渡赤水出奇兵》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创作于1965年。全曲共分十个乐章:《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是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6、组歌:由若首具有相对独立的一组歌曲,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组成的声乐套曲。 7、《英雄赞歌》是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英雄儿女》的主题曲。电影描写了广大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国土上的流血奋斗,表现了革命事业的艰难历程,洋溢着革命激情。公木词刘炽曲。 8、《鳟鱼》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曲。 9、《大海与辛巴达的船》选自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第一乐章,【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代表作《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野蜂飞舞》等。 10、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居伊等五位。 11、主题:作为乐曲的基本乐思,并用作全曲或乐曲一部分发展基础的音乐素材,称为主题。 12、《小巫师》演奏方式:管弦乐合奏,【法】杜卡曲。杜卡:法国作曲家、教育家、音乐评论家。代表作《小巫师》、印象主义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以及芭蕾舞剧《仙女》。 13、《洪湖水,浪打浪》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歌剧《洪湖赤卫队》讲述了1930年,洪湖赤卫队在韩英和刘闯的率领下消灭白极会首领彭霸天的故事。《洪湖水,浪打浪》唱段抒发了韩英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14、《北风吹》、《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歌剧《白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15、《小草》是五场歌剧《芳草心》的插曲,歌曲音调新颖动听,风格清丽,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16、《歌墟问答》选自歌剧《刘三姐》,描写广西歌仙刘三姐与地主斗哥的故事。歌墟又称赶街,是广西壮族的一种传统集体歌唱活动。 17、《珊瑚颂》选自歌剧《红珊瑚》。该剧描写了1950年人民海军解放珊瑚岛的故事。音乐吸收河南地方戏曲和渔歌号子的音调,旋律质朴动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18、《野玫瑰》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曲。 19、《“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捷克】德沃夏克曲,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e小调第九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舞曲》和歌剧《水仙女》。 20、英国管:木管乐器之一,管嘴呈弧形,喇叭口为梨形,中部隆起。英国管音质柔和、圆润,有着田园、回忆、梦幻的色彩。 21、《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选自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演奏方式:管弦乐合奏。【法】奥芬巴赫曲。奥芬巴赫:法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奠基人。代表作:《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等。 22、轻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源于喜歌剧和歌唱剧,题材轻松、音乐通俗,常具有讽刺性。 23、《图画展览会》【俄】穆索尔斯基曲,穆索尔斯基:19世纪后期俄罗斯代表作曲家,代表作《荒山之夜》《跳蚤之歌》 24、《女武神》选自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德】瓦格纳曲。瓦格纳:德国作曲家、指挥家。推动了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代表作《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 25、浪漫乐派:盛行于19世纪的欧洲音乐流派,具有提倡音乐的标题性、偏重于幻想的题材与抒发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特点;在艺术手法上突破古典乐派的限制,是音乐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代表人物有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瓦格纳等。 26、《进行曲》选自歌剧《威廉·退尔》,【意】罗西尼曲 27、《乘着歌声的翅膀》作曲: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17岁就写了著名的音乐会序曲《仲夏夜之梦》。他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曲体裁,1843年在莱比锡创立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第一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教案(下册)第一单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 2.欣赏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

的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观看录像,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进行特点以及歌曲塑造的形象。 (3)教师教唱。学生可跟随录音或钢琴演唱乐谱,直到唱熟。 (4)填上歌词演唱,注意唱出歌曲的力度和感情。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情绪。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毛泽东的生平事迹?他为什么受到战士们的尊重与爱戴?请学生结合历史说一说,教师补充。 (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2.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使学生初步掌握“组歌”的概念和“弱起节奏”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与敌人顽强抵抗的英雄形象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情感。 2.通过以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背景音乐朗诵歌词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体会七言律诗与歌曲旋律的巧妙结合,感受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胸怀和气魄。 教学过程 1.欣赏《十送红军》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以及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下 知识汇总

音乐作品 1、《走向复兴》词:李维福曲:印青C调4/4拍 2、《祖国不会忘记我》词:月潭曲:曹进进行曲速度歌颂航天人。曾获“五个一工程”奖。D调2/4拍 3、《龙文》词:小虫权芳曲:小虫这首作品为央视《开心辞典》“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曲。五声调式。 4、《在灿烂阳光下》(混声合唱)曲:印青共三部分(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3/4拍 5、《c小调练习曲》(钢琴独奏)肖邦【波兰】 6、《月之故乡》词:彭邦桢曲:延生刘庄(中速、稍慢、深情地)4/4拍 7、《故乡的小路》词:陈克正曲:崔蕾F调3/4 、4/4拍相互交替。 8、《可爱的家》英国民歌C调4/4拍 9、《盼》(男高音独唱)这是获“金钟奖”声乐组曲《桥家盼》中的一首。 10、《“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曲:德沃夏克【捷克】创作于1893年。英国管吹出思乡主题。 11、《心愿》词:任志萍曲:伍嘉冀4/4拍豪放地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西部风格的歌曲。 12、《天路》词:曲塬曲:印青演唱C调4/4拍中速这是一首藏族风格歌曲,赞颂了中国铁路工人。 13、《西部放歌》词:曲塬曲:印青 14、《达勃河随想曲》(第二乐章)(民族管弦乐)曲:何训田达勃河位于四川。 15、《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曲:柴可夫斯基【俄】3/4拍据《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序曲主题填词的。 16、《化蝶》曲:何占豪、陈钢填词:阎肃F调4/4拍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部主题填词。 17、《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乐章)原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储望华殷承宗刘庄等创作。 18、《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陈钢曲1958年创作故事分为相爱、抗婚、化蝶三部分,并纳入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结构框架之中。乐曲以越剧唱腔为素材。 19、《阳关三叠》【清】《琴学入门》传谱杨荫浏译谱根据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配唱的一首琴歌。 20、《但愿人长久》【宋】苏轼词梁弘志曲 21、《满江红》古曲1925年杨荫浏以元人《金陵怀古》的曲调填民族英雄岳飞的词,成为传世名曲。 22、《怀古》(埙与乐队)曲:张福全曹建国全曲抒发了对古人生活与劳动的感怀。 23、《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古曲彭修文改编。出自《神奇秘谱》“三弄”表示主题反复出现了三次。 24、《参军去》词:达1庞特【意】曲:莫扎特【奥】这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著名的咏叹调片段。 25、《绿袖子》民谣,旋律最早记录在16世纪末英国的鲁特琴曲集中,后被编入《乞丐歌剧》而广为流传。 26、《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词:贺敬之丁毅曲:马可张鲁等据“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 27、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管弦乐)曲:柴可夫斯基【俄】 28、《回忆》(选自音乐剧《猫》)曲:安德鲁1韦伯【英】 29、《与世界联网》词:车行曲:戚建波D调4/4拍 30、《你将我托起》词:布伦登·格雷厄姆【爱尔兰】曲:罗尔夫·劳弗兰【挪威】C调4/4拍 31、《美丽的梦神》曲:福斯特【美】 32、《洋葱》(爵士乐)作者:比切特【美】 33、《多么美好的世界》(爵士乐)鲍布·希尔和乔治·大卫·威斯共同创作于1968年。由美国爵士乐演奏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唱也是电影《马达加斯加》的插曲。 34、《斯蒂芬·福斯特名曲联奏》(乡村音乐)主题1-哦,苏珊娜主题2-坎普敦竞赛主题3-奏响班卓琴 35、《同一首歌》曲:孟卫东词:陈哲迎节 36、《朋友》词:刘思铭曲:刘志宏A调4/4拍 37、《举杯吧朋友》(男声独唱)词:任毅曲:肖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