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改性高收缩涤纶短纤维的收缩性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4
PP材料增强增韧改性研究进展PP材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低抗冲击强度、低抗拉伸强度、低耐热性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通过增强、增韧和改性来改善PP材料的性能。
增强PP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填充增强和纤维增强两种方式。
填充增强是将一些颗粒或纤维填充到PP材料中,以改善其力学性能。
填充材料可以是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或复合填充剂。
其中,无机填充剂如滑石粉、氧化钙、碳酸钙等,可以增加PP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热性;有机填充剂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可以增加PP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复合填充剂的组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性能效果。
纤维增强是将纤维加入PP材料中,其中最常用的是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玻璃纤维增强PP材料可以提高其强度、刚度和耐冲击性,而碳纤维增强PP材料可以提高其耐热性和刚度。
同时,纤维增强还可以提高PP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疲劳性。
增韧PP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添加韧性改性剂和增加填充材料粒径两种方式。
添加韧性改性剂可以提高PP材料的韧性和冲击强度,常用的改性剂有SEBS、EPDM、SBS等。
增加填充材料粒径可以增加PP材料的韧性和冲击强度,以及降低PP材料的收缩率。
改性PP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添加改性剂和掺杂改性两种方式。
添加改性剂可以改善PP材料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抗氧化性等性能。
掺杂改性可以在PP材料中添加其他材料,如PMMA、ABS、PET等,以改善其性能。
近年来,通过多种组合方式的研究,PP材料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增强、增韧和改性效果。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PP材料各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人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增强、增韧和改性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
专刊约稿我国聚酯纤维改性的技术进展武荣瑞(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综述了我国近十年来聚酯纤维改性技术的进展,主要是(1)染色改性:分散染料常压可染(E DDP),阳离子染料可染(C DP)(2)收缩改性(3)吸湿排汗改性(4)功能改性:导电,抗静电,阻燃,抗紫外,远红外,抗菌,负离子,磁性,抗凝血,芳香和消臭。
关键词:聚酯纤维;改性;技术进展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化学纤维工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官方网站的数据,1985年我国化纤产量为104吨,2007年为2457万吨,其中以聚酯纤维的产量最大,占化纤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为1900万吨。
随着聚酯纤维的发展,其改性品种也逐年增加,特别在改性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开展大量研究工作的同时,不少研究成果已转化成生产力,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
本文主要阐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大类改性纤维的技术进展:A类,改变聚酯大分子的化学结构,从而改变其物理性能,达到纤维改性的目的,它包括(1)染色改性和(2)收缩改性。
B类,改变聚酯纤维的物理结构,主要是(3)吸湿排汗改性。
C类,在聚酯大分子中引入具有某种功能的基团,或添加功能添加剂,即(4)功能改性。
染色改性中的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尽管要引入具有亲阳离子染料功能基团的单体组分,但要能常压染色必须按A类改变,故仍为A类。
1 染色改性111 分散染料常压可染聚酯纤维只能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不仅消耗能量,生产安全性差,而且影响聚酯纤维的手感,和其它纤维的混纺织物也不能在常温下同浴染色,因此聚酯纤维的常温常压染色就成为必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常压染色聚酯改性纤维在国外六、七十年代已工业化,但在我国只是通过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才使研究成果推向工业化。
北京服装学院[1,2]和原浙江丝绸工学院[3]分别研制成功分散染料常压可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酯E DDP21和E DDP22,均已进行了工业生产。
北京服装学院不仅获得E DDP21的发明专利,而且在E DDP21纤维的染色[4a]、E DDP21与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5]以及E DDP21的其它性能上[6]开展了研究。
微孔结构阳离子改性涤纶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齐素梅;徐英莲;叶其林【期刊名称】《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8)001【摘要】研究涤纶纤维微观结构对纤维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截面形状、线密度、功能性的微孔结构阳离子改性涤纶与未改性涤纶作对比实验.从纤维的密度、吸湿性、强伸度、染色性能等宏观数据分析改性后纤维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结构阳离子改性涤纶由于通过3,5-双苯磺酸钠(SIPE)和聚乙二醇(PEG)的化学改性,纤维中添加了一定的亲水基团且结晶度有所降低,纤维回潮率有所升高,同时纤维的微孔结构的表面形态使纤维的密度、强度和初始模量有所下降,纤维改性后可以在常压下用分散染料进行上染.%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iber to the properties, the different sectional shape, linear density, functionality of microstructure cationic modification polyester are used to do contrast test,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f fiber that was modified on density, moisture absorption, strength and the dyeing properties and so on.The result shows that when the hydrophilic group is added, the crystallinity decreases and the official moisture content rises through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SIPE and PEG.At the same time, the density, the strength and the initial modulus decrease because of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honeycomb.The fiber can be dyed at the norm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because of the fibre modification.【总页数】6页(P44-49)【作者】齐素梅;徐英莲;叶其林【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522【相关文献】1.阳离子染料常压可染新型改性涤纶的热性能及染色性能 [J], 杨肖婉;王建明;张大省2.双子阳离子助剂对改性涤纶染色性能的影响 [J], 梁娟;贺汝娅;朱亚伟3.高阳离子改性涤纶长丝(HCDP)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研究 [J], 蒋耀兴4.GMA光接枝改性涤纶织物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J], 石小丽;刘斌;吕康孝;朱新生5.微孔结构改性涤纶/棉混纺针织物服用性能的研究 [J], 周昊;徐英莲;齐素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缩丝面料成分
高收缩纤维是相对于常规收缩率的纤维而言。
常规纤维受热后,收缩率最高通常不超过10%,而高收缩纤维的收缩率一般在20%以上,甚至高达60%~70%。
这种高收缩性主要是通过降低纤维分子结构的结晶度,提高非晶区取向度来实现的。
高收缩丝面料的主要成分通常是高收缩聚酯纤维。
这种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会采用化学改性法、物理改性法或化学一物理改性法等方法,以降低纤维的结晶速度,提高拉伸高弹性变量,从而增加纤维的收缩率。
高收缩聚酯纤维通常用于与其他纤维混纺,在纺织印染过程中使其受热发生收缩,使与其混纺的普通纤维产生卷曲、蓬松等效果,从而使织物整体手感好、仿真感强。
纤维的高收缩结构主要源于纤维中非晶区的作用,即纤维中具有低取向度、低结晶度的结构形态。
在热作用或溶剂的作用下,非结晶区存在的取向力逐渐消除,分子链由高序态变成低序态,从而产生了热收缩效应。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高缩丝面料的成分和特性可能会因不同的制造商和产品而有所不同。
在选择面料时,建议直接查阅产品的标签或咨询制造商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1。
55 dtex/24 f高收缩涤纶直纺FDY的开发发布于:2006-4-3 点击次数:116第28卷第2期2005年4月合成纤维工业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V01.28 N0.2Apr.200555 dtex/24 f高收缩涤纶直纺FDY的开发石勇强(浙江恒逸聚合物公司,浙江萧山311209)摘要:采用常规PTA及EPTA为原料进行熔体直接纺涤纶,选择热辊式FDY 工艺路线,通过降低第一热辊温度(H1)、第二热辊温度(H2)和拉伸倍数(DR),可生产沸水收缩率在13%~50%的高收缩纤维。
当H l 86℃,H290℃,DR2.0时,生产的FDY沸水收缩率高达50%以上,且其它物性指标可满足后加工要求。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直接纺丝全拉伸丝高收缩中图分类号:TQ342.2 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1-004l(2005)02-0059-03高收缩聚酯纤维开发初期,主要是用于制造人造皮革的底布,目前主要用于生产膨体厚纺织品和衣料等织物。
高收缩聚酯纤维的特点是:能在受热条件下急剧收缩,形成膨体纱或有凹凸花纹的织物,例如:它与常规的涤纶、腈纶、粘胶、羊毛等混纺织物,经热处理后,可制成具有不同形态的凹凸花纹的仿毛织物。
这种织物的立体感强,手感柔软,显得丰满、致密、美观,适合于制作仿毛中长花呢、紧变绉,凹凸型针织织物以及人造麂皮等特种纺织品。
高收缩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种方法。
化学改性方法的工艺成熟,纤维的可染性、抗起球性、高收缩性优良,因而得以广泛推广与应用,但生产成本较高。
物理改性方法生产较困难。
作者研究了在涤纶直接纺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纺丝动力学中过程参数,控制纤维的成形结构制备高收缩涤纶长丝的方法。
l试验1.1原料及设备PET熔体:恒逸聚合物公司自产,特性粘数为0.648 dL/g,端羧基含量25 mol/t,二甘醇含量0.9%;纺丝设备:北京中丽公司制造;卷绕机:日本T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