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doc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doc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doc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doc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最小粒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很大,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5、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原子、分子。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 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鸡蛋50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不随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改变,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 日常生活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等,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天平。 ⑵ 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清天平的称量及分度值。

②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从大到小依次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

衡。 ⑤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的质量

⑥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C 要用镊子夹砝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kg/m 3

,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

单位大。换算关系:1g/cm 3

=103

kg/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3

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物质,ρ不变,数值上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m 与 V 成正比;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但密度会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⑵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也可间接的测固体体积。

单位:1毫升(ml )=1厘米3

( cm 3

) 1升(l )=1分米3

( d m 3

) ⑵使用方法: ①认清 量程、分度值。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0

②放在水平台上。

③如果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固体体积比量筒口径大:溢水法 8、测液体的密度: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用公式变形m=ρV 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用公式变形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往往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2、速度:⑴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⑵时间相同,路程长,运动快 ⑶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快 ⑷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 变形 , 单位: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通过的路程为1.1m.

速度图象:

ρ m V

= 原理 ρ小于水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物体体积V=V 2-V 1) A 、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 B 、配重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

ρ大于水

形 状 不 规

则 形状规则

工具:刻度尺

体积 质量 工具天平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 是个恒量,与路程S 时间t 无关 v s t = t s v

= v t s =

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常见速度: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中长跑测验中,小明跑1000m小红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测量之一,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m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平行于被测边,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1)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2)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2、测量时间的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条件:①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如:弹簧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握力计。

⑵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或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B、使用方法:看清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零;读数。

C、注意事项:不允许超过量程,使用前要轻拉几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探究实验:

⑴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时速度相同。

⑵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

⑶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均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惯性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车。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3、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变

4、常见的弹力有拉力、压力、支持力

二、重力

⑴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通常把重力大小称为重量。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锤线检查墙是否竖直。

⑷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摩擦力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6、应用:⑴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1、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 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在支点同侧方向相同,在支点异侧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画力臂方法:

⑴ 找支点O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垂足);⑷ 标力臂(大括号、字母)。 1、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F 2l 2 或F 1 / F 2=l 2 / l 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方向和力臂大小;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说明: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和滑轮重力)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等于重物移动 的距离h ,即:S = h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1/2的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2G ,考虑滑轮重力,则拉力F= 1/2(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等于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即:S= 2h 3、

滑轮组

①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②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n G 。考虑滑轮重力,则拉力F= 1/n (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等于n 倍重物移动的距离h ,即:S=nh

③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根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绕绳。

第十三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⑴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 G =mg

⑵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

G F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强与压力

F F 1 1

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

(m 2

)。 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相接触的部分)。 特例:对于放在水平面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压强p= F/ S=ρgh ⑷ 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约为:1.5×104

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

5×104

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

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确定

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压强公式: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a ;g :N/kg ;h :m

C 、从公式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D 、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4、

F=G FG

5、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对直柱形容器 F=G

6、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只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物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每题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的无效.选择题单独使用答题卡的学校,将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 1.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下面是分别使用一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 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不省力的是 2.以下实例所涉及的力中,对物体做功的是 A.当杠铃被成功举起保持静止后,举重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B.当工人推箱子而没有推动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C.当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时,书包所受的重力 D.当桌上的回形针受到上方磁铁吸引向上运动时,磁铁对回形针的吸引力 3.如图所示,小明在做“蹦极”的模拟小实验,他用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 端固定在铁架台的A点,B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 球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小球的动能一直增大 D.小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热传递时,能量从内能高的物体转移到内能低的物体 C.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2).doc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2)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初三物理总复习计划 物理复习,一定要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围绕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提高升学率为目的。以学习为先导,教研为动力,立足课堂;对08年初三补习班物理总复习拟定如下工作计划。总复习工作计划内容包含有进度与目标、复习策略和教学手段。 一、复习进度与目标 将本年中考物理复习定为两轮物理复习。第一轮复习是在五一前;按教材和配套的优化练习内容逐章复习分析讲解,复习

课时按上缴教学进度表进行。复习目标是对双基进行巩固和提高;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揭示内在联系,完成对八年级和九年级阶段性的物理测评。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兼及物理竞赛辅导。第二轮五一后到中考前一个礼拜,根据第三次月考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块复习及综合训练。复习目标通过计算题和实验探究题讲练,提高学生能力和方法,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强调学生的书写规范性和作图规范性。 二、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策略: 1 、提纲挈领,知识网络化。 所谓提纲是指老师提出本章主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在主干知识基础上加以深化和细化;力防原地踏步炒冷饭,对重点知识要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有的要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让学习变为师生间互动的新生成的学习过程。 2、分层教学,四点合一 列出每章重点、难点、考点、易混点;重点往往是考点,突出重点时结合考点讲解。难点往往是易混点,不解决这个问题;就违背注重学生发展理念。如:运动和静止;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内能与热量;功与功率;发电机与电动机以及力臂作图等;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复习进程;可采用图象、图表、比较等方法,找出它们联系与区别;从外延切入,揭示内涵。 3、加强课堂教学,优化复习。 由于时间紧,复习任务重,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工作。不仅从复习进度、内容、方法和手段方面入手;还要从夯实双基、中考命题特点方面取得共识。在复习中强调五点: (1)针对性即重点、难点、考点、易混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 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 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 2、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B、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C、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液化现象 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4、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不一定降低 B、一定不降低 C、一定降低 D、一定不变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l的阻值为1O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6A~O.2A D.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V~6V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有内能,就一定有机械能 B、一个物体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 C、一个物体没有内能,但一定有机械能 D、因为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没有内能 7、家庭电路中的插座、日光灯、电视机、电冰箱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关于导线的电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导线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B、粗导线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没有电流通过时电阻为零 D、与导线的材料、粗细、长短都有关系,与导线是否通电无关 9、将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铜导线和铝导线串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为I1,通过铝导线的电流为I2, 则()

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物理 本试题中所有 g=10N/kg 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 丙感觉无风, 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汽车速度最快的是 ____________;当他们停止蹬自行车后, 自 行车仍能继续前进,这是由于 ________ 。 2、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 儿车视为杠杆, 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______________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 母亲向上抬起扶把, 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_______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 的压 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F 甲 _______ F 乙;P 甲 ____ P 乙(选填“>”、“<”或“=”) 4、如左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 ,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 cm ;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 _______ 。 5、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 _______ ;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 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 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6、某托盘天平的全部砝码及标尺如图,此天平的称量(即称量范围)是 _________ g .若将此 天平调节平衡后测一物体的质量, 物体应放在 _______ 盘。 当加人一定量的砝码后, 发现天 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再加入最小的砝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直至天平平衡。 100分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物理总复习 二 声的世界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二、 乐音与噪声 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 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 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 乐器就是因为音色。 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 超声与次声 1、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20000Hz 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 次声:频率在20Hz 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 超) (3)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 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 ,求火车离此人 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 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 ,则 340S —5200 S =2 解得S=727.6m 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 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 ?0.14s=727.6m 初三物理总复习 三 多彩的光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

【精品】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了解分度值的定义(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 2、如何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a、刻度尺的摆放:刻度尺要紧靠被测量的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b、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c、测量结果的记录: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进率 5、科学探究的七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 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作为传播的介质,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3、人怎样听见声音:外界声音—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人耳感知声音的又一重要途径:骨传导 4、(1)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弦的长短、粗细和张紧程度(弦越长,音调越低;弦越粗,音调越低;弦越松,音调越低)。影响管乐器音调的因素: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 (2)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音色:影响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 5、“双耳效应”:判断声源的方位。 6、(1)超声: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①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量。②应用:回声定位、B超、超声波去污。 (2)次声: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①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得很远。②应用:预测自然灾害、军事监测。 7、噪声的控制:采取措施——消声、吸声、隔声。 ①在声源处控制。如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装消音器 ②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如在城市里植树、修隔音墙等 ③在人耳处控制。如戴防噪声耳塞等 第三章《光和眼睛》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速c=3.0×108m/s;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测试卷及答案

图4 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测试卷及答案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把这份试卷比作一份湛蓝的海,那么,我们现在起航,展示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破浪,您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转速为1800 r/min 的四冲程内燃机,每秒钟经过 个冲程,内燃机做功 次。 2.为了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如右图所示,两只同规格的烧 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取质量_________(“相等”或“不相等”) 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烧杯加 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通过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关系。 3. 如图3所示, 在电磁铁的正上方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当开关闭合后, 条形磁铁和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 ( 选填“吸引”或“排斥”) 。当滑片P 从b 端到a 端的滑动过程中, 弹簧的长度会变 ( 选填“长” 或“短”) 4. 城市中的路灯是 在一起的;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接口之间是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5.如图4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6A ,则电阻R=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6. 将 标 有 “6V 3W'’的灯泡接在3V 的电路中时,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W 。若要将其接入9V 的电路中并使它正常发光则应串联一个阻值是_____Ω的电阻。(灯丝电阻不变) 7.如上最右图中A .B 两点均为螺口灯泡的螺旋部分,当两开关都断开后,站在地上的人用手直接接触A 点时,他___________触电,用手直接接触B 点时,他_________触电(选填“会” 或“不会”)。 二、选择题(8—13小题为单选题,14、15两个小题是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8.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4G 手机通信业务。使用4G 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手机通话是直接传输声信号 C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 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三个相同的烧瓶A 、B 、C 内都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液体,其中A 、B 烧瓶中装的是水,C 烧瓶中装的是煤油,A 、B 、C 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 A 、图3

初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1、明代航海家郑和率庞大的船队远航非洲,所用的帆船不用发动机就可航行,这就是有效地利用了自然界中的能;它也进一步说明了能量是可以。(选填“转化”或“转移”) 2、在公路上急驶的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此时轮胎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痕迹,在上述过程中发生能向能转化。 3、晓刚在操场上练习爬竿。当他从竿的顶端滑下地面时,攥竿的手感到很烫,这是通过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在这过程中,晓刚的能减小。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民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这是物理学的一种现象。 5、在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中,不仅带走的能量最多,而且它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汽车尾部的浓烟是由于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造成的。 6、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而带上了电荷,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传导走,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机生命,所以飞机的轮胎常用(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7、有一种节日彩灯,由20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并联而成,如果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是2A,那么通过第10只小灯泡的电流是 mA,到达电源负极,电流是 A。 8、某同学家有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一台,电冰箱一台,照明灯四盏,它

们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若要它们正常工作,这些用电器应联在家庭电路中。当所有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他家电路中(填物理量名称)变为最小。(设通电时间为一定) 9、用久了的白炽灯通常要比相同规格的新白炽灯暗些。这主要是因为灯丝工作时发生了升华而变细,导致电阻,当电压不变时实际功率。(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压越大,电流所做的电功也越大。前面一个“电流”是指,后一个“电流”是指。 11、李强同学算出一个标有“2.5V 0.3A”字样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是8.3Ω,但在小灯泡不使用时测得其电阻值为2.5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若小灯泡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是。 12、如图1,电源电压为6V,电阻R为3Ω,闭合开关后,小灯不亮,经 之一发生故障,其余元件及连线都完好,则故障可能的情况 (1。 (2)。图1 二、选择题: 13、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流动的河水在没有推动任何物体做功时,不具有能量。 B、一个物体可以既具有机械能的同时,又具有大量的内能。 C、静止的物体,只有存在着内能,没有机械能。 D、具有能量越多的物体,对外做功的大小一定越大。 14、某同学通过观察“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放手后被拉弯的弓把箭射出。”

上海初中物理总复习全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物理中考知识点必备 测量力与运动 要点提纲 一、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 1.长度(l,s,h):测量工具:刻度尺;国际单位:米(m); 2.质量(m):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国际单位:千克(kg); 3.时间(t):测量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单摆(间接);国际单位:秒(s); 4.温度(t、T):测量工具:温度计(2种);国际单位:开(K);常用单位:摄氏度(℃)5.体积(V):测量工具:量筒;国际单位:米3(m3); 6.力(F、G、f、N):测量工具:弹簧秤、测力计;国际单位:牛(N); 7.电流(I):测量工具:电流表;国际单位:安(A); 8.电压(U):测量工具:电压表;国际单位:伏(V); 9.电阻(R):测量方法:万用表(直接),伏安法(间接);国际单位:欧(Ω);10.电能(W):测量工具:电能表;主单位:千瓦·时(kw·h)。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 1小时(h)=60分(min)=3600秒(s) 1米(m)=10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1平方米(m2)=102平方分米(dm2)=104平方厘米(cm2)=106平方毫米(mm2) 1立方米(m3)=103立方分米(dm3)=106立方厘米(cm3)=109立方毫米(mm3) 注意:立方分米(dm3)和升(L)等价,立方厘米(cm3)和毫升(mL)等价。 1千克(kg)=103克(g)=106毫克(mg)=109微克(μg) 1安培(A)=103毫安(mA)=106微安(μA) 1伏特(V)=103毫伏(mV)=106微伏(μV) 1千瓦·时(kw·h)=3.6×106焦(J)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 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 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 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 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 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 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质量以及天平的使用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初中物理-初三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 一、xx题 评卷人得分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一段导体的电阻值增加4Ω后,接在原来的电源上,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原来的,则该导体原来的电阻 为Ω。 试题2: 某太阳能照明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一只“12V 9W”的电子节能灯工作。这种照明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是 A。 试题3: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 ______冲程。 试题4: 发电机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试题5: 同学家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一般是V。 试题6: 在图中的圆圈均为电流表或电压表,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能发光,各表均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示数可能相等 B.①④示数可能相等 C.②④示数一定不相等 D.③④可以是同种类的表

试题7: 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灯L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灯L的实际功率不变 试题8: 如图所示,关于开关的控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S1、S2都闭合时,灯L2、L3发光 B.只闭合S2,灯L1、L3不发光 C.只让灯L3发光,应该只闭合S1 D.当S1、S2都断开时,灯L1、L 3发光 试题9: 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6所示。则 A.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第Ⅰ卷 (共36分)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面是一些用物理学家名字命名的物理量单位,其中用来表示电功单位的是 ( ) A .焦耳 B.伏特 C .欧姆 D.安培 2.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图1的各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 3.在图2所示的各种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 4 .图3所示是各种不同电路器件的实物图片,这些电路器件中属于电源的是( ) 5. 用下列哪个器材可以直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 ) A.电流表 B.电压表 C .电能表 D.测电笔 6.小明将两个小灯泡L 1(6V 3W)、L 2(6V 1.8W)串联接入电路,测得通过L 2的电流是0.3A,则通过L 1的电流是 ( ) A.0.2A B.0.3A C.0.5A D.0.8A 7.关于我们家中照明电灯、电灯开关、彩电、音响之间的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 ) A.照明电灯与音响串联,照明电灯与彩电并联 B.照明电灯、彩电、音响之间都是串联 C.照明电灯、彩电、音响之间都是并联 D .照明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并联 A .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B.用湿布擦台灯的灯头 C.用湿手拔电水壶插头 D.用绝缘棒挑开通电裸导线 图1 A.计算机显示器 图2 D. 抽油烟机 B.电风扇 C.电热取暖器 A.电热驱蚊香 B.电池 C.空气开关 D.输电线 图3

8.额定功率为1.5kW的家用电器,可能是下列的( )A.空调机 B.普通照明灯 C.电视机D.电风扇 9 .如图4所示,电表使用正确的电路是( ) 10.图5所示,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 11.按照图6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电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均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灯变亮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灯变亮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灯变暗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灯变亮 12.有两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亮暗程度不同,在判断哪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比较大时,要做以下分析: ①从关系式P=I2R可以知道;②较亮灯泡的电阻较大; ③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它的电阻成反比;④从关系式P= R U2 可以知道; ⑤串联时流过两个灯泡的电流相同;⑥所以,串联时那个较暗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请你将最合理的排序选出来:() A.②①③④⑤⑥B.⑥②①③④⑤C.①③④②⑥⑤D.⑤①②④③⑥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图7是简化了的电冰箱的电路图。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开关S2断开、S1闭合时,照明灯与电动机串联 B.开关S1、S2都闭合时,照明灯与电动机并联 C.关上冰箱门时,S2自动断开,使照明灯熄灭 D.打开冰箱门时,S1自动断开,使电动机停止工作 14.如图8所示,两个电饭锅甲和乙,甲的额定功率为1200W,乙的额定功率为800W。在它们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饭煲甲消耗电能快 B.电饭煲乙消耗电能快 A S + - L A V S - + L B S+- C A L S+- D V L 图4 L1 A 图5 C D B 图6 P A S L V a b M S1 S2 电源 图7 L 甲乙

初三物理电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

电学专题复习 (一)复习方法指导 1、短路及其危害 (1)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2)短路的危害:使电流过大、损坏电源、导线。 (3)怎样排除短路。 可采用“电流的流向法”,用颜色笔分别描画出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的各条路径。其中只要一条路径上没有用电器,这个电路就发生了短路。 2、局部短路: 如果导线接到一部分用电器两端,这部分用电器不再起作用,但还有其它用电器,这种电路叫局部短路。 例:当开关S闭合时,灯L2将被局部短路。 3、怎样识别电路接法: (1)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 可用“电流的流向法”判断,若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有两条路径是并联。 (2)有三个用电器的电路 除串联、并联外,还有混联。 若只有一条电流路径,则三个用电器串联;若有三条电流的路径,并且三个用电器分别在三个支路上,则这个电路是并联。 若有两条电流路径,有一个用电器在干路上,或有两个用电器串联在一条支路上,这个电路是混联。 4、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在串联或并联电路中,用一个电阻代替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这个电阻叫原来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又叫总电阻。 计算总电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总电阻跟几个电阻之和含义不同。 (2)总电阻不一定大于各部分电阻值,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每一个分电阻。 (3)n个相同电阻串联,总电阻R串=nR,n个相同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n。 (4)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R并=R1R2/R1+R2。 5、串、并联电路中的比例关系: (1)串联: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2)并联: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 6、怎样分析变化的电路: 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或开关的启闭,会引起电路结构的改变,或使电路的电阻改变,从而造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这一类电学题叫电路变化题。 (1)串联电路。 一般的解题方法有两种: ①运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分析方法。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x

精品文档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单良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A.自行车轮胎B.塑料尺C.铅笔芯D.橡皮 2.下列仪器中能用来测量电功的是 A .电压表B.电能表C.电流表D.测电笔 3.扩散现象表明 A. 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B. 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C. 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磁场的基本性质是指 A .能对放在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B .能够产生磁感线C.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D.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5.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 A .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 C .较低的凝固点D.较高的沸点6.在图 1 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三盏灯属于并联的电路图是 L1 L 1 L2L 1L 1 L2 S L2 3L 2L 3L3 L S L 3S S A B C D 图 17.下列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一小时耗电最接近 1kW· h 的是 A .电子表B.手电筒C.空调机D.电视机 8.将三各阻值为 60Ω的电阻按一 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其总自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A .180Ω, 90Ω B . 90Ω,40Ω C .90Ω, 20Ω D . 180Ω, 20Ω 9. 将标有“ 6V3W”、“12V15W”和“6V6W”三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可调的电源两端,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其它灯泡不超过额定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是 24V B.电路的总功率是 26W C. 电路的总电流是 1.2A D.电路的总功率是 6.9W 10. 如图 2 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A.电流表 A 1的示数减小,A2的示数减小 B. 电流表A1 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增大 C.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增大 11.如图 3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为 3∶5,当开关 S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为 A.5∶ 2B.2∶5C. 5∶3D.3∶ 2 12. 小明按图 4 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已知L1的额定功率为2W,L2的额定电压为2V。闭合开关 S 后,灯泡L1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 A1和A2的指针均指在图 5 所示的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 A1、A2的示数分别为0.2A 、 1.0A B. 电流表 A1、A2的示数均为 1.0A C. 电压表 V1、V2的示数分别为 2.5V 、 3.0V D.电压表 V1、 V2的示数均为 2.5V P A 2 A 1 图 2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64 分)三、填 空题 ( 共 14 分,每空 2 分) 17.同学 家中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一般是 18.发电机是根据原理制成的。19.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甲 R1R2 乙 S 图 3图 4图 5 V。 ______ ______ 冲程。

初三物理考试试卷[上学期]

兴化市姜金学校xx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初三物理考试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J 、J/s 、N ·m 、W 、W ·s 中属于功率的单位有_________ 。 2.图1是一件名为“龙虾网与鱼尾巴”的活动雕塑作品.O 是它的支点。作者把他的艺术天赋与物理学中的_________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艺术形式,给人以美感。 3.小明的奶奶常说“煤经烧,木柴不经烧”,小明现在知道了,意思是指煤和木柴的_______不同。燃料的 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水往低处流”是把 能转化为 能。 5.扬州的八月桂花飘香,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在 ,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 。 6.用一个动滑轮把重200N 的物体提高了1m ,所用的拉力为125N ,则动滑轮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________J ,它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 7.我们知道,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用火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的方式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8.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_冲程。 9.古城南京为了迎接“十运会”,进行了大量的城市改造工程。在拓宽“九华山”隧道工程时,使用了大型的挖掘机。那么,如何判断挖掘机和人在施工过程中做功的快慢呢?如图所示,表示用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来比较做功的快慢不同。那么,以下所用的判断方法是:做功时间相同,比较 ;另一种判断方法是 相同,比较 。 10.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克服______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如果桶掉到井里,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克服______的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选填“水”、“桶”) 11.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称为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 ;在拆除电路时,一般应先断开 ,然后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班 级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 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 ,1m/s =3.6km/h 。v =s t ,变形可得:s =vt ,t =s v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 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 为min ,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 t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第1页,总8页 绝密★启用前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错误的是 A .人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 70W B .普通日光灯正常工作电流约 150mA C .中学生从一楼爬到三楼克服重力做功约 3000J D .蓄电池组的电压约为 1.5V 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两段的电压为0V 时,导体的电阻为0Ω B .粗细相同的铜导线,长导线比短导线电阻小 C .长度相同的铜导线,粗导线比细导线电阻小 D .导体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3.荡秋千运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摇摆过程中通过不断重复的站立下蹲使秋千越荡越高,在荡秋千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秋千重绳子重力) A .在越荡越高的过程中人消耗化学能转化为人的机械能 B .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在最高点绳子突然断开人将保持静止状态 D .在荡秋千的过程中人总有一点受力平衡 4.如图所示,用F =50N 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N 的物体A 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且物体A 运动的速度为0.2m/s ,地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是物体A 重的0.1倍。不计滑轮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第2页,总8页 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 ※ ※ 装 ※ ※ 订 ※ ※ 线 ※ ※ 答 ※ ※ 题 ※ ※ 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10s内物体A克服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是80J B.10s内拉力F做的功是100J C.拉力F的功率是20W 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 5.如图所示,灯L1和L2的灯丝电阻之比是1:2,则A1表和A2表的示数之比是 A.2:3 B.3:1 C.1:2 D.2:1 6.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B.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C.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D.当乙两端电压为2.5V,其电阻值为10Ω 7.下列四幅实验装置都是用来研究电与磁的,其中与麦克风的原理相同的图是A.B. C.D. 二、多选题 8.实心球是一项考验力量与智慧的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体育中考虽然已经结束,但RDFZ初三莘莘学子的拼搏身影至今回顾仍令人动容,如图甲,是同学们就如何科学地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 (2)相对静止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4)单位:m/s km/h 换算 1m/s=3.6km/h 2.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变速运动 (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即v=s/t (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 总时间 三、长度、时间及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1m=10dm 1dm=10cm1cm=10mm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4、刻度尺的使用: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