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的物理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7.36 MB
- 文档页数:26
康复医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进行直流电或直流电离子导入时电极衬垫的厚度要求()。
A、0.3~0.4cmB、>1cmC、0.8~1.0cmD、0.7~0.8cmE、0.5~0.6cm正确答案:B2、按照痉挛发生频率进行分级的量表是()。
A、Penn分级法B、Clonus分级法C、Ashworth分级法D、CSI评定方法E、PROM评定法正确答案:A3、束颤电位和纤颤电位的特征是()。
A、肌肉休息时肌电图检查不能测得B、物理检查时肉眼可见肌肉抽搐C、有规律地发放D、自发电位E、往往多相正确答案:D4、Bobath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卒中瘫痪的重点是()。
A、增强肌力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C、促进神经发育D、促进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E、纠正异常张力与反射模式,易化自主运动反应正确答案:E5、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大致为()。
A、1.5:1B、0.8:1C、1:0.8D、1:1.5E、1:1正确答案:E6、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中,若进餐情况为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完成,则该项得分为()。
A、0分B、5分C、10分D、15分E、20分正确答案:B7、下列功能障碍属于继发性功能障碍的是()。
A、脊髓损伤后关节挛缩B、臂丛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C、关节术后导致关节僵直D、脊髓损伤导致下肢瘫痪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A8、脑卒中患者采用诱发主动运动的阶段是()。
A、软瘫期B、急性期C、亚急性期D、痉挛期E、恢复期正确答案:A9、脑脊液主要产生部位在()。
A、蛛网膜粒B、软脑膜上的小梁C、脑表面动脉D、脑表面静脉E、脑室脉络丛正确答案:E10、正常人肌肉用力收缩时,众多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以致不能分辨出基线,这种电位为()。
A、自发电位B、部分干扰电位C、束颤电位D、病理性干扰电位E、完全干扰电位正确答案:E11、脊髓灰质炎患儿,瘫痪时肌力为1级,2个月后检查,肌力进展为2级,推测6个月时肌力可增加到()。
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试卷25(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3/A4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患者,女性,65岁,在地上滑倒,造成股骨近端骨折,行X线片确诊。
那么(分数:4.00)(1).下列骨折类型预后最差的是(分数:2.00)A.头下型√B.经颈型C.基底型D.粗隆间E.粗隆下解析:解析:头下型骨折预后最差,因其最易缺血坏死。
(2).如果是头下型骨折,并有移位治疗应该是(分数:2.00)A.牵引至愈合B.手法整复后石膏裤C.手法整复,外固定架D.人工关节置换√E.复位物理治疗解析:解析:头下型骨折预后差,伴移位时,治疗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
二、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拇指对掌功能障碍B.手内肌萎缩,爪形手畸形C.垂腕D.骨关节外展障碍E.骨关节内展障碍(分数:6.00)(1).尺神经腕部损伤(分数:2.00)A.B. √C.D.E.解析:(2).桡神经损伤(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考核周围神经损伤特征性改变。
(3).正中神经腕部损伤(分数:2.00)A. √B.C.D.E.解析:A.腰椎结核B.腰椎骨折C.腰椎骨关节炎D.腰椎间盘突出症E.颈椎病(分数:6.00)(1).X线显示腰大肌阴影增宽有助于诊断(分数:2.00)A. √B.C.D.E.解析:(2).x线显示椎体边缘破坏,椎间隙变窄(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椎体边缘破坏及椎间隙变窄见于腰椎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独靠X线片所见无法确诊,因x线对于椎间盘及脊髓是否受压分辨率低。
(3).X线片所见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分数:2.00)A.B.C.D. √E.解析:三、 A2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1.中年男性,骑摩托车摔倒,左小腿砸伤10小时后来院。
检查见右小腿中段高度肿胀,坚硬并有异常活动,足部皮温较对侧低,感觉明显减退,足背动脉触不到。
运动系统物理学检查法习题及答案A1型题1.骨科的病理学检查、物理学检查和下列哪项检查被一起称为“三结合”检查()A.X线检查B.电生理检查C.关节镜检查D.实验室检查E.神经系统检查2.有关对关节活动度的检查,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肘关节伸直位为中立位0°B.膝关节伸直位为中立位0°C.足外缘与小腿垂直为踝关节伸90°位D.腕关节伸直位为中立位0°E.手指各关节完全伸直为中立位0°3.对一般跌伤后的伤员,最基本的检查是()A.X线检查B.物理学检查C.化验检查D.肌电图E.关节镜检查4.运动系统物理学检查的次序是()A.触望动量,特殊试验B.动量触望,特殊试验C.望触动量,特殊试验D.量动望触,特殊试验E.特殊试验,望触动量5.足趾背伸肌由哪一神经根支配()A.腰2神经根B.腰4神经根C.腰5神经根D.骶1神经根E.骶2神经根6.测量下肢长度时,一般误差不应超过()A.0.5cmB.1cmC.2cmD.3cmE.4cm7.测定大转子上移时,可用下列哪种方法确定()A.Nelaton线B.Codman 三角C.Pauwels角D.Chamberlain线E.Schmorl 结节8.手的休息位是()A.相当于握小球体位B.犹如握笔姿势,越向小指,指尖指向手掌中心C.手指各关节完全伸直D.掌指关节屈曲90°位E.拇指外展、对掌、后伸位9.胸段脊髓损伤,双下肢完全性瘫,这时的肌力评定为()A.0级B.4级C.2级D.1级E.5级10.下述哪一个椎间盘突出常使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A.L3~L4B.L2~L3C.L4~L5D.L5~S1E.S1~S211.下列肢体测量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必须先将两侧肢体放置于对称的位置上来测量长度B.必须在肢体的中部来测量周径C.上肢的长度为肩峰到桡骨茎突尖(或中指指尖)D.下肢的长度为骼前上棘至内踝尖E.下肢的轴线为膝伸直位时倍前上棘和第一趾蹼间的连线,通过候骨中心12.下列疾病中,不会出现脊柱圆弧形后凸的是()A.姿势性驼背B.脊柱结核C.青年性驼背D.类风湿脊柱炎E.佝偻病13.Trendelenburg试验常用来检查()A.臀大肌是否瘫痪B.髓关节的臀中、小肌功能及股骨头与的关系是否正常C.下肢长短是否等长D.腰部是否有侧突畸形E.髋关节是否强直14.肘关节的功能位是()A.0°位B.30°位C.60°位D.90°位E.120°位15.“浮膑征”阳性,提示膝关节()A.膑腱损伤B.关节积液C.髌骨骨折D.滑膜增生E.关节内粘连16.肘关节提携角是()A.20°~25°B.16°~20°C.10°~15°D.5°~10°E.1°~5°17.托马斯征(Thomas 征)阳性说明()A.下肢有放射性疼痛B.关节活动受限C.骼腰肌受刺激D.臀大肌受刺激E.股四头肌受刺激18.关于颈、腰段的活动范围,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颈椎前屈后伸均为35°B.颈椎左右侧屈均为30°C.腰椎前屈45°D.腰椎后伸35°E.腰椎左右侧屈均为30°19.下列骨与关节中,未参与肩关节活动的是()A.盂肱关节B.肩胛骨C.肩锁关节D.胸骨E.胸锁关节20.关于孟肱关节的活动范围,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外展90°B.内收45°C.前屈135°D.后伸90°E.内旋135°21.关于腕关节的活动范围,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背伸70°B.掌屈80°C.桡侧偏25°D.尺侧偏50°E.中立位0°22.关于手指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手指各关节中立位0°B.掌指关节屈曲90°C.近侧指间关节屈曲120°D.远侧指间关节屈曲60°~80°E.远侧指间关节屈曲40°~50°23.关于髓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0°(伸),150°(屈)B.过伸25°C.30°(内收),45°(外展)D.40°(内旋),60°(外旋)E.过伸15°24.下列各项检查中,哪项代表的临床意义是错误的()A.Dugas征:肩关节有无脱位B.Thomas征:镜关节有无屈曲畸形C.Gaenslen征:肘关节有无脱位D.Froment 征:尺神经损伤后拇内收肌瘫痪E.Shoemaker征:股骨大转子有无上移25.下列膝关节疾病与相关检查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是()A.浮骸试验(+):膝关节积液B.前抽屉试验(+):后交叉韧带断裂C.后抽屉试验(+):后交叉韧带断裂D.麦氏(McMurray)试验(+):半月板损伤E.髌骨摩擦试验(+):膑骨软骨软化症26. 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的体征是()A.对侧骨盆抬起B.对侧骨盆下降C.双侧骨盆抬起D.双侧骨盆下降E.双侧骨盆对称A2型题1.患者男,20岁。
第一节运动系统概述一、运动系统检查法物理学检查,是运动系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二、肌力分级0级肌肉完全瘫痪,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1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5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伟大的苗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四个不” 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一不动不能产生动作二不抗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三不阻不能对抗阻力四不全能抗阻力,但不全面第二节骨折概论1、概论一、骨折的定义与成因1.定义: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2.成因(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疲劳性骨折军人骨折和运动员骨折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
好发部位:第2、3跖骨和腓骨中下1/3处。
(4)骨骼疾病(也称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遭受轻微外力即发生断裂。
二、分类1.根据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骨折处皮肤与粘膜是否完整可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形态和程度分为(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分为:裂缝骨折:只是有裂缝,没有完全裂开。
多见于肩胛骨、颅骨。
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
见于儿童。
(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中断。
按其骨折线方向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
上面的记不住不要紧,只要记住裂缝骨折和青枝骨折是不完全骨折外,其它类型的全是完全骨折。
3.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1)稳定性骨折: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晴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性骨折、横形骨折、压缩骨折。
体育保健学知识介绍(七)——大学生健身运动的医务监督医务监督可分为自我医务监督和医院身体检查两大类:一.自我医务监督(一)自我医务监督的目的意义自我医务监督是指参加运动时依据简易的医学检验方法和运动后自己的主观感觉,对自身的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评定的一种方法。
自我监督又称自我检查,就是运动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己健康状态和生理功能变化做连续观察,并定期记录于锻炼日记中,供本人、指导者和医师参考。
通过自我医务监督,能使锻炼者及时了解自己在锻炼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变化,客观地评定运动负荷的大小,早期发现运动性疲劳,预防运动伤病,为合理安排身体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修订体育锻炼计划提供依据,也可为医生体格检查提供参考。
(二)自我医务监督的内容自我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自我监督可依据以下内容进行实施和观察。
1、运动心情,即运动欲望。
正常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自信心强。
如情绪低落、心情不佳,则厌烦运动,甚至怕练。
2、身体感觉。
正常时自我感觉良好,身体无不适感觉。
如运动中或运动后异常疲劳,有头昏、恶心、呕吐、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时,应详细记录。
3、睡眠。
良好的睡眠就应是入睡快,睡眠深而少梦,晨醒后头脑清醒,精神状态好。
如果入睡慢,容易做梦,睡中易醒,日间无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劳等,表明睡眠失常。
4、饮食。
参加体育锻炼能量消耗大,所以,食欲会变得好起来,想进食且食量大。
如果运动后不想进食,食量减少,表明运动量安排不当或身体健康状态不良。
5、排汗量。
出汗量如和平时无明显差别时,尿量应无大变化。
当轻微活动就会大量出汗时,表明疲劳或革些功能不良,特别是有自汗和夜间盗汗现象时,表明身体极度疲劳或有其他疾病。
6、心率。
一般在早晨起床前测定晨醒后的脉搏。
脉搏应平衡,锻炼一段时间后会稍有下降。
如出现晨脉增快,或有心律不齐症,可能与疲劳和过度训练有关,应注意观察。
7、体重。
进行耐力运动(中等运动强度)时,体重应该是平稳的。
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检查法:运动系统最主要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式物理学检查。
2.肌力分级:0-5级六级分级法,0级完全瘫痪,5级正常肌力。
1级仅有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既不能抬离床面【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骨折概论1.分类:根据骨折的程度分为(1)不完全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裂缝骨折(2)完全骨折:除上二者外其余均为完全骨折。
.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1)稳定性骨折:包括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嵌插性骨折。
(分值很差呀)(2)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2.临表:1)休克:好发在骨盆、股骨干骨折。
主要原因是出血。
2)发热: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出血量大的骨折,由于血肿吸收可出现低热,但不超过38度。
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应考虑合并感染的可能。
3)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干。
有一项即可确诊骨折。
裂缝骨折和嵌插骨折可以不出现特有体征。
3.骨折首选检查方法:X线:凡是怀疑有骨折者均应常规X线拍片,可以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骨折、深部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骨折;已经明确骨折者X线拍片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移位情况,对于骨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X 线检查一般应拍摄正侧位片,需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对不易确定的损伤还需拍对侧相应部位的X线片,进行对比,临床表现严重但拍片未见明显骨折线者,应于伤后2周拍片复查。
骨盆及脊柱等部位骨折常常需qq2806292418要结合CT和MRI检查,可以明确骨折具体部位、类型和脊髓、神经受压情况。
4.并发症早期并发症1)“伤”所有神经、血管、内脏损伤2)脂肪栓塞:好发于股骨干骨折,骨折处髓腔内压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引起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
体育保健学知识介绍(七)——大学生健身运动的医务监督医务监督可分为自我医务监督和医院身体检查两大类:一.自我医务监督(一)自我医务监督的目的意义自我医务监督是指参加运动时依据简易的医学检验方法和运动后自己的主观感觉,对自身的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评定的一种方法。
自我监督又称自我检查,就是运动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己健康状态和生理功能变化做连续观察,并定期记录于锻炼日记中,供本人、指导者和医师参考。
通过自我医务监督,能使锻炼者及时了解自己在锻炼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变化,客观地评定运动负荷的大小,早期发现运动性疲劳,预防运动伤病,为合理安排身体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修订体育锻炼计划提供依据,也可为医生体格检查提供参考。
(二)自我医务监督的内容自我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自我监督可依据以下内容进行实施和观察。
1、运动心情,即运动欲望。
正常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自信心强。
如情绪低落、心情不佳,则厌烦运动,甚至怕练。
2、身体感觉。
正常时自我感觉良好,身体无不适感觉。
如运动中或运动后异常疲劳,有头昏、恶心、呕吐、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时,应详细记录。
3、睡眠。
良好的睡眠就应是入睡快,睡眠深而少梦,晨醒后头脑清醒,精神状态好。
如果入睡慢,容易做梦,睡中易醒,日间无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劳等,表明睡眠失常。
4、饮食。
参加体育锻炼能量消耗大,所以,食欲会变得好起来,想进食且食量大。
如果运动后不想进食,食量减少,表明运动量安排不当或身体健康状态不良。
5、排汗量。
出汗量如和平时无明显差别时,尿量应无大变化。
当轻微活动就会大量出汗时,表明疲劳或革些功能不良,特别是有自汗和夜间盗汗现象时,表明身体极度疲劳或有其他疾病。
6、心率。
一般在早晨起床前测定晨醒后的脉搏。
脉搏应平衡,锻炼一段时间后会稍有下降。
如出现晨脉增快,或有心律不齐症,可能与疲劳和过度训练有关,应注意观察。
7、体重。
进行耐力运动(中等运动强度)时,体重应该是平稳的。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速度、加速度的测定和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一)实验名称:速度、加速度的测定和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提交形式:提交书面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层次: 学习中心:提交时间: 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垫导轨的构造和性能,熟悉气垫导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了解光电计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暂时间的方法。
3(掌握在气垫导轨上测定速度、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4(从实验上验证F=ma的关系式,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5(掌握验证物理规律的基本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1(速度的测量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t~t+Δ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Δx(x~x+Δx),则该物体在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Δt越小,平均速度就越接近于t时刻的实际速度。
当Δt?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就是t时刻(或x位置)的瞬时速度(1)实际测量中,计时装置不可能记下Δt?0的时间来,因而直接用式(1)测量某点的速度就难以实现。
但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只要取很小的位移Δx,测量对应时间间隔Δt,就可以用平均速度近似代替t时刻到达x点的瞬时速度。
本实验中取Δx为定值(约10mm),用光电计时系统测出通过Δx所需的极短时间Δt,较好地解决了瞬时速度的测量问题。
2(加速度的测量在气垫导轨上相距一定距离S的两个位置处各放置一个光电门,分别测出滑块经过这两个位置时的速度v1和v2。
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问题,通过加速度、速度、位移及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实现加速度a的测量。
(1)由测量加速度在气垫导轨上滑块运动经过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经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为t21,则加速度a为(2)根据式(2)即可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
(2)由测量加速度设v1和v2为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S是两个光电门之间距离,则加速度a为(3)根据式(3)也可以计算出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块的加速度。
2022年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考试提纲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考试涵盖的知识内容那可不少呢。
一、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1. 大脑- 大脑半球的分叶,像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等,每个叶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额叶和我们的高级认知功能、人格等有关;顶叶管着感觉等;颞叶和记忆、听觉有联系;枕叶主要负责视觉信息的处理。
而且大脑的沟回结构也很重要,像中央沟把额叶和顶叶分开,外侧裂则是颞叶和额叶、顶叶的分界标志。
- 大脑的白质纤维束,像投射纤维、联络纤维和连合纤维。
投射纤维就像是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把大脑和脊髓等部位连接起来,内囊就是很重要的投射纤维集中地,一旦内囊出问题,就可能出现“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联络纤维是在同侧大脑半球内部不同脑回之间传递信息的,连合纤维则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比如胼胝体。
2. 小脑- 小脑主要是协调躯体的运动、维持平衡等。
它分为绒球小结叶(古小脑)、前叶(旧小脑)和后叶(新小脑)。
古小脑主要和前庭系统联系密切,和身体的平衡、眼球运动有关;旧小脑主要接受脊髓的输入,对肌张力的调节很重要;新小脑则和大脑皮质联系紧密,对随意运动的协调和校正起着关键作用。
3. 脑干- 脑干由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
脑干里有很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和传导束。
像脑干的脑神经核团,有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等。
动眼神经核支配眼球的运动,要是这里出了问题,眼睛的运动就会不正常。
脑干里的传导束,像锥体束,它是大脑控制躯体运动的重要下行传导束,一旦受损,就会出现肢体的运动障碍。
而且脑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网状结构,它和觉醒、睡眠、呼吸等生命中枢功能都有关系。
4. 脊髓- 脊髓的节段和脊柱的对应关系要清楚,像颈髓、胸髓、腰髓、骶髓等。
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也有特点,灰质主要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前角的神经元主要支配骨骼肌的运动,后角主要和感觉信息的传入有关。
白质里有很多传导束,像薄束和楔束是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脊髓丘脑束是传导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