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的的理学检查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8
2016年大苗老师运动系统同步彩色笔记(作者蓝鹰QQ1668202737)蓝鹰提示:黄色是歌诀粉红最重要绿色是我的旁白红色灰色是重点重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上肢骨折、下肢骨折第1节:运动系统概述1、运动系统最基本的检查方法:理学检查(也叫物理学)2、骨折最基本的检查:X线3、肌力分6级(记忆:“四个不”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0级肌肉完全瘫痪。
1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能产生一点动作,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3级能抵抗自身重力,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5级正常肌力第2节:骨折概论(每年四道题)一、分类:1、按病因分类:直接暴力:胫骨中下1/3移行交界处间接暴力:肱骨髁上骨折疲劳性骨折(积累性损伤):下肢第2、3趾骨,腓骨下1/32、根据骨折形态和程度分为(1)不完全骨折:藕断丝连。
裂缝骨折:只是有裂缝,没有完全裂开。
多见于肩胛骨、颅骨。
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
多见于儿童。
只要记住裂缝骨折和青枝骨折是不完全骨折外,其它类型的全是完全骨折(2)完全骨折: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
3、稳定骨折: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行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分值很差呀)不稳定骨折:除上述4、是否和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使组织破裂与外界相通:骶骨骨折—戳破了直肠;耻骨骨折戳破了膀胱5、特殊:撕脱骨折:由于肌肉牵拉,发生肌腱附着部骨折粉碎性骨折:骨折块≥3个压缩骨折:好发于椎体,老人二、临床表现:1、骨折的全身表现:1)休克:骨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2)骨折+高热>38°:感染;低热<38°为血肿吸收骨折的特有体征:(1)畸形:(2)反常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但是裂缝骨折,嵌插骨折可不出现骨折特有体征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个,即可确诊骨折骨折检查:确诊X线;颅底骨折靠临床表现运动系统首选理学检查(肌力)MRI 有无组织水肿、脊髓神经损伤需要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内外妇儿科主治医师辅导视频,加QQ1668202737三、骨折的早期并发症:(1~2分)1、休克:骨折出血,骨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2.损伤:(伤)只要看到某某损伤就是早期并发症。
一、名词解释1、骨筋膜室综合征: 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2、病理性骨折: 由于骨骼疾病如: 骨髓炎、骨肿瘤导致骨质破坏,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发生骨折称病理性骨折。
石膏综合征:石膏背心固定术的病人, 因上腹部包裹过紧, 影响进食后胃的容纳和扩张功能, 可导致腹痛、呕吐。
胸部石膏包裹过紧, 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持续缺血, 缺氧, 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7、5.关节脱位: 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6.牵引: 是骨科应用较广泛的的治疗方法, 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
骨折: 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突出, 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1.骨折的一般症状是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瘀斑、功能障碍。
4、2.皮肤牵引适用于老年与小儿患者的四肢骨折, 重量一般不超过5kg, 时间一般为2—4周。
5、3.骨科病人中常见的肢体畸形有足下垂畸形、膝关节屈曲畸形、髋关节屈曲畸形肩内收畸形。
6、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腹膜后血肿、盆腔内脏器损伤、膀胱或后尿道损伤、神经损伤。
7、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7、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按望、触、动、量顺序进行。
先查健侧、后查患侧先查病变远处、后查病变进处。
8.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9、骨折病人进行急救时应掌握一般处理、伤口包扎、妥善固定、迅速转运原则。
10、牵引复位包括骨牵引和皮牵引。
11.脊柱结核的局部症状与体征是疼痛、脊柱畸形、寒性脓肿与窦道、截瘫。
12、四肢发育畸形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髋脱位, 临床按其脱位程度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 三型。
13.骨折的专有体征是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第一节运动系统概述一、运动系统检查法物理学检查,是运动系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二、肌力分级0级肌肉完全瘫痪,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1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5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伟大的苗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四个不” 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一不动不能产生动作二不抗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三不阻不能对抗阻力四不全能抗阻力,但不全面第二节骨折概论1、概论一、骨折的定义与成因1.定义: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2.成因(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疲劳性骨折军人骨折和运动员骨折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
好发部位:第2、3跖骨和腓骨中下1/3处。
(4)骨骼疾病(也称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遭受轻微外力即发生断裂。
二、分类1.根据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骨折处皮肤与粘膜是否完整可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形态和程度分为(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分为:裂缝骨折:只是有裂缝,没有完全裂开。
多见于肩胛骨、颅骨。
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
见于儿童。
(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中断。
按其骨折线方向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
上面的记不住不要紧,只要记住裂缝骨折和青枝骨折是不完全骨折外,其它类型的全是完全骨折。
3.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1)稳定性骨折: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晴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性骨折、横形骨折、压缩骨折。
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检查法:运动系统最主要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式物理学检查。
2.肌力分级:0-5级六级分级法,0级完全瘫痪,5级正常肌力。
1级仅有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既不能抬离床面【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骨折概论1.分类:根据骨折的程度分为(1)不完全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裂缝骨折(2)完全骨折:除上二者外其余均为完全骨折。
.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1)稳定性骨折:包括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嵌插性骨折。
(分值很差呀)(2)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2.临表:1)休克:好发在骨盆、股骨干骨折。
主要原因是出血。
2)发热: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出血量大的骨折,由于血肿吸收可出现低热,但不超过38度。
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应考虑合并感染的可能。
3)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干。
有一项即可确诊骨折。
裂缝骨折和嵌插骨折可以不出现特有体征。
3.骨折首选检查方法:X线:凡是怀疑有骨折者均应常规X线拍片,可以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骨折、深部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骨折;已经明确骨折者X线拍片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移位情况,对于骨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X 线检查一般应拍摄正侧位片,需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对不易确定的损伤还需拍对侧相应部位的X线片,进行对比,临床表现严重但拍片未见明显骨折线者,应于伤后2周拍片复查。
骨盆及脊柱等部位骨折常常需qq2806292418要结合CT和MRI检查,可以明确骨折具体部位、类型和脊髓、神经受压情况。
4.并发症早期并发症1)“伤”所有神经、血管、内脏损伤2)脂肪栓塞:好发于股骨干骨折,骨折处髓腔内压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引起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
运动系统(25~30分)骨折概论(5~6分)一、分类1.根据病因分类:①直接暴力骨折:好发胫骨中下1/3处,三棱形与四边形的移行交界处。
②间接暴力骨折:如肱骨髁上骨。
③疲劳性骨折(积累性骨折:)好发于2、3跖骨、腓骨下1/3处。
多见于军人、运动员。
2.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①完全性骨折;②不完全性骨折:儿童S青枝骨折头颅部白裂缝骨折3.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分类:①稳定性骨折:(分值很差口卜)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行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除了稳定性骨折以外的其它骨折。
4.根据与外界是否相通分类:①开放性骨折:两个特例骶骨骨折戳破直肠耻骨骨折戳破膀胱;②闭合性骨折:二、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①休克(骨盆骨折、股骨干骨容易并发休克;)②发热(感染;2.局部表现:骨折的三大专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反常活动、)骨擦音。
关节脱位的三大体征:关节畸形、关节盂内空虚、弹性。
定三、检查1.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X线股骨头缺血坏死、神经损伤、膝关节韧带首选MRI;腰椎间盘突首选CT ;其它运动系统疾首选X线。
2.运动系统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是:理学检查。
肌力分级: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
全0级:完全瘫痪;1级:一不动,不能产生动作;2级:二不抗,不能对抗地心引力;3级:三不阻,不能对抗阻力;4级:四不全,能抗阻力,但不全面;5级:正常。
四、并发症1 .早期并发症:(①凡凡是是 “炎伤””字字的的(,内一脏般、血都管晚期并发 )。
组织损伤,)一般都是早期并发 ; 骨折+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脂肪栓塞综合征③骨筋膜室综合」:骨折早期最严1的并发症。
好发于小腿琬圈,前臂的 尺桡骨之间;临床表现患肢肿胀、疼痛、远端肢体发白、发麻、脉搏或足背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一经确诊,必马上切开减。
2 .晚期并发症:凡是 “炎”字的,一般都晚期并发 。
性肺 ; 性肌 (损伤性骨化、异位骨:肱骨髁上骨好发骨化性肌炎; 性关节:是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见胫骨平台骨。
运动系统第一节:概述一、骨总论:1.肌力:1不动2不抗3不阻4不全。
0级为完全瘫痪;5级为正常;2.运动系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物理学检查(理学检查)。
第二节骨折概论一、骨折概念:1.积累性老损:好发于第2、3趾骨和腓骨中下1/3处。
2.分类:1)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裂缝骨折;2)完全骨折:3.骨折稳定性:1)稳定性骨折:青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型骨折、横行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二、骨折的临床表现:1.畸形、反常活动、骨摩擦音。
注:骨折特有的特征是反常活动;慢性骨髓炎的表现是死骨形成;2.检查首选:X线。
三、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1.脂肪栓塞综合症:脂肪栓塞在肺。
骨折+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脂肪栓塞;2.重要内脏器官损伤:3.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好发部位:前臂掌侧和小腿。
(二)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多见于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者;2.下肢深静脉血栓:3.褥疮:4.感染:5.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骨膜下血肿。
关节扭伤、脱位及关节附近的骨折。
6.创伤性关节炎:是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
7.关节僵硬:骨折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8.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
注: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关节僵硬;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缺血性肌挛缩;骨折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
右大腿深部巨大血管瘤,术后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拆线后下床5分钟突然晕倒死亡,应考虑:肺动脉栓塞;四、骨折的急救和治疗:1.止血带:不能超过1小时,每间隔1小时松止血带1~2分钟;112;2.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3.复位标准:1)解剖复位:2)功能复位: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成人下肢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③成角移位:下肢成角移位必须完全移位;其他轻微向前或向后成角,日后可自行矫正;④长骨干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对位3/4.旋转分离全矫正;下肢成角全矫正;缩短移位成12;三一长横三四骺。
一、名词解释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2、病理性骨折:由于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导致骨质破坏,受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发生骨折称病理性骨折。
3、石膏综合征:石膏背心固定术的病人,因上腹部包裹过紧,影响进食后胃的容纳和扩张功能,可导致腹痛、呕吐。
胸部石膏包裹过紧,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4、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5、关节脱位: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6、牵引:是骨科应用较广泛的的治疗方法,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
7、骨折: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8、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1、骨折的一般症状是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瘀斑、功能障碍。
2、皮肤牵引适用于老年及小儿患者的四肢骨折,重量一般不超过5kg,时间一般为2—4周。
3、骨科病人中常见的肢体畸形有足下垂畸形、膝关节屈曲畸形、髋关节屈曲畸形肩内收畸形。
4、骨盆骨折的并发症:腹膜后血肿、盆腔内脏器损伤、膀胱或后尿道损伤、神经损伤。
5、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6、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7、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按望、触、动、量顺序进行。
先查健侧、后查患侧先查病变远处、后查病变进处。
8.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9、骨折病人进行急救时应掌握一般处理、伤口包扎、妥善固定、迅速转运原则。
10、牵引复位包括骨牵引和皮牵引。
11、脊柱结核的局部症状与体征是疼痛、脊柱畸形、寒性脓肿及窦道、截瘫。
12、四肢发育畸形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髋脱位,临床按其脱位程度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型。
13、骨折的专有体征是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2015年骨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代码318):(标记有“*”部分为非骨外科学专业人员须掌握,报考骨外科学专业人员须掌握以下全部内容)。
(3)治疗原则
五、下肢骨折及关节损伤1.髋关节脱位
(1)髋关节前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
及治疗
(2)*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临床表
现及治疗
(3)髋关节中心型脱位的分类、临床
表现及治疗
③
熟练掌握
②+③
③
2.股骨颈骨折
(1)*解剖
(2)*分型
(3)*临床表现与诊断
(4)*治疗原则
②+③熟练掌握
3.股骨粗隆部骨
折
(1)*病因与分类
(2)*临床表现与诊断
(3)*治疗原则
②+③熟练掌握
4.股骨干骨折
(1)*病因与分类
(2)*临床表现与诊断
(3)*治疗原则
②+③熟练掌握
5.髌骨骨折
(1)病因及诊断
(2)治疗原则
③熟练掌握
6.膝关节韧带损
伤(内外侧副韧带
及交叉韧带)
(1)*病因及分类
(2)临床表现及检查
(3)影像学表现
(4)诊断及治疗
②+③
熟练掌握
③
7.膝关节半月板
损伤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影像学表现
(4)诊断及治疗
②+③
熟练掌握
③
8.胫骨平台骨折(1)分类③熟练掌握。
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教学大纲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教学大纲骨科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法目的要求:1.掌握理学检查的基本内容2.熟悉理学检查原则3.熟悉肩部、膝部和脊柱的检查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1学时授课内容:1.骨科理学检查原则2.骨科检查基本内容:视诊、触诊、动诊和量诊3.主要部位:肩、膝和脊柱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4.上、下肢神经和脊髓神经损伤后的麻木区、肌力影响和反射变化自学内容:肘部检查、腕部检查、手部检查,髋部和骨盆检查、踝和足部检查见习内容:典型病例的临床检查示教思考题:1.骨科理学检查的原则是什么?2.以膝关节为例,叙述骨科检查的视诊、触诊、动诊和量诊3.四肢和脊髓损伤的检查要点是什么?骨折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骨折的定义和分类、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和合并症2.掌握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3.熟悉骨折的急救及治疗原则4.了解开放性骨折的分类处理特点5.了解骨折延迟连接、不连接和畸形愈合的概念6.了解手法复位的基本要求及固定方法(牵引术及石膏绷带)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1/2学时讲课内容: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和骨折段移位2.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常见并发症和合并症3.骨折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4.骨折的急救5.开放性骨折的分类和处理原则6.骨折延迟连接、不连接和畸形愈合的概念自学内容:1.骨折复位,骨折内固定,功能锻炼和辅助治疗2.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见习内容:典型病例及X线片示范,结合幻灯、多媒体,介绍典型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思考题:1.试述不同的骨折分类方法2.骨折的特有体征是什么?3.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和合并症有哪些?4.试述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5.什么是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6.分别叙述骨折和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上肢骨折目的要求:1.掌握上肢主要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2.熟悉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授课内容: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移位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自学内容:附录一:孟氏骨折;附录二:盖氏骨折见习内容:结合X片进行典型病例示教结合幻灯或多媒体示范一些具体治疗操作思考题:1.肱骨外科颈骨折分成哪几类?诊断和处理方法有何不同?2.不同部位的肱骨干骨折移位机制是什么?3.试述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和骨折并发症4.试述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骨折端移位特点及处理原则手外伤目的要求:1.掌握手外伤的治疗原则2.熟悉手部皮肤、肌腱、血管、神经及关节损伤的检查和评估方法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授课内容:1.手外伤的一般处理原则2.手部皮肤、肌腱、血管、神经及关节损伤的检查和评估方法自学内容:手部组织损伤的处理思考题:1.除遵循一般创伤处理原则外,手外伤的处理还要注意哪些问题?2.试述手屈指肌腱的检查方法3.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时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下肢骨折及关节损伤目的要求:1.掌握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的分类和诊断2.熟悉股骨干骨折的分类3.熟悉膝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方法4.了解小腿和踝部骨折的分类和诊断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0.5学时授课内容:1.下肢主要骨折(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踝关节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2.膝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自学内容:股骨髁上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和足部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见习内容:典型病例示范、配合X线片、多媒体等,重点示教股骨颈骨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思考题:1.试述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及其处理原则2.股骨颈囊内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鉴别要点3.股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是什么?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5.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目的要求:1.掌握脊柱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2.掌握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和分类3.熟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并发症4.熟悉骨盆骨折的分类、并发症和处理原则5.了解颈椎骨折的治疗原则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授课内容:1.脊柱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2.脊髓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3.脊髓损伤并发症的预防原则4.骨盆骨折的损伤机制、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与合并症自学内容:1.脊柱骨折的治疗2.脊髓损伤的治疗3.骨盆骨折的处理4.髋臼骨折见习内容:示范脊椎及骨盆骨折典型病例,配合X线片、多媒体等思考题:1.叙述脊柱骨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2.何谓"脊髓震荡"及"截瘫指数"?3.试述脊髓损伤和马尾神经损伤的区别4.不完全性和完全性脊髓损伤的鉴别有哪些?5.骨盆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关节脱位目的要求:1.掌握关节脱位的分类2.掌握肩关节脱位和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3.熟悉各类脱位的治疗方法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授课内容:1.关节脱位概述2.肩关节、肘关节和髋关节脱位自学内容:桡骨头半脱位思考题:1.简述肩关节脱位诊断和复位方法2.叙述髋关节脱位的分类及临床特征3.髋关节后脱位并发症有哪些?周围神经损伤目的要求: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授课内容:1.周围神经损伤病理与分类2.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3.臂丛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下肢神经损伤思考题:1.试述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2.简述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原则3.上、下肢主要神经损伤后的临床特征是什么?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的慢性损伤的分类和基本治疗方法2.熟悉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和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特征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授课内容:1.常见的慢性损伤的分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2.重点介绍疾病: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学内容:腰肌劳损、滑囊炎、骨与软骨的慢性损伤、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见习内容:病例示教:局部封闭过程及注意事项思考题:1.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分成哪几类?临床特点是什么2.史述软组织损伤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的作用和应用注意点3.狭窄性腱鞘炎主要临床特点有哪些?4.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特点是什么?5.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与诊断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2.熟悉颈椎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了解颈椎病的鉴别诊断4.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1学时授课内容:1.颈椎病: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治疗原则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自学内容:颈椎管狭窄症;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见习内容: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病例病史体格检查和影象学检查特征思考题:1.临床上颈椎病分为哪几种类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怎样根据临床体征作出病变部位的定位?3.腰椎间盘突出症要和哪些疾病鉴别?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目的要求:1.掌握骨或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2.熟悉慢性骨髓炎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3.了解骨脓肿与硬化性骨髓炎的临床诊断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授课内容:1.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2.慢性骨髓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3.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骨脓肿与硬化性骨髓炎见习内容:示范典型病例,并配合影象学检查示范关节穿刺的方法思考题:1.试述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演变过程和知道和诊断特点2.慢性骨髓炎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有哪些?3.试述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分期、诊断和治疗原则骨与关节结核目的要求:1.掌握骨关节结核的病理发展过程、诊断和治疗原则2.熟悉脊柱结核的病理分型和寒性脓肿的临床特点3.熟悉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症4.了解髋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5.了解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授课内容:1.骨关节结核概论: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2.脊柱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1.脊柱结核并发截瘫;2.髋、膝关节结核的临床特点见习内容:示范骨关节结核的典型体征及检查方法,配合影象学检查思考题:1.试述骨关节结核的病理、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2.脊柱结核怎样进行分类和诊断?3.寒性脓肿的形成和临床特点是什么?4.髋关节结核的症状和检查方法有哪些?非化脓性关节炎目的要求:1.了熟悉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2.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大关节病和血友病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授课内容:1.骨关节炎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综合治疗方法自学内容:1.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2.大关节病、血友病性骨关节炎见习内容:临床病例示教,读片思考题:1.骨关节炎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是什么?2.骨关节炎分为哪几类?3.试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运动系统畸形目的要求:1.熟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了解其他常见的运动系统畸形(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教学内容: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表现、畸形测量方法和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自学内容:1.先天性肌性斜颈2.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思考题:1.试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站立前期和脱位期的诊断2.试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X线测量方法有哪些?3.脊柱侧凸的X线测量方法有哪些?骨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骨肿瘤的分类和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外科分期2.熟悉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和治疗原则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1学时授课内容:1.骨肿瘤概论:分类、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外科分期2.良性骨组织肿瘤(骨软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3.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4.原发性恶性骨组织瘤(骨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5.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自学内容:骨瘤、骨样骨瘤、内生软骨瘤、软骨肉瘤以及其他肿瘤和瘤样病变见习内容:示范典型病例,并结合X线片及幻灯,了解良性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两者之间的鉴别思考题:1.骨骼系统肿瘤分成哪几类?2.试述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的外科分期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3.试述以下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精心收集精心编辑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运动系统的的理学检查(骨科检查)
Orthopedic Physical Examination
对象:医疗系七年制
学时:3学时
形式:小讲课(讲解、示范、同学们相互操作、实际检查病人)一、简介:
Muscularskeletal system的范畴,意义,(怎么样才能比较容易掌握?)
二、原则
1.检查顺序:
●望、触、动、量、(叩、听)、特殊检查、神经功能检查;
●先健侧、后患侧;
●先远处、后患处;
●先主动、后补动;
2.充分显露、双侧对比:利用解剖标志(bony marker)进行比较性检查,如:长度、宽度、周径、活动范围、步态等;
3.全面(不可忽视全身检查)、反复、轻柔、到位。
三、基本检查方法
1.望(inspection):步态、皮肤(皮损、窦道、色泽、表浅静脉等)、畸形、肿胀与肿块;
2.触(palpation):压痛(局限性、固定部位或广泛性相对不固定
性)、肿块、感觉及温度;
3.动(assessment of mobility):关节和肌肉的运动,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4.量(measurement):
●肢体的长度、周径——要求、标志;
●关节的活动范围——
以中立位作为0°;
记录方法:0°(伸)150°(屈);15°(内收)20°(外展);
5.神经系统检查
●肌力测量——单一肌肉、一条神经支配的肌肉、一群肌肉;
●感觉检查:痛()、触();其它:温度觉、位置觉、两
点辨别觉等;
●反射检查: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
球海绵体反射;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病理反射——霍夫曼征(Hoffmann sign)
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
髌阵挛、踝阵挛
●自主神经检查(植物神经检查):
四、各部位检查内容
肩部
构成;最灵活但缺乏稳定性;多关节的复合运动;
望:正常外形;方肩、高肩胛症、垂肩、翼状肩胛、斜颈;
触:锁骨、喙突、肩峰、大结节、肩三角;
动和量:中立位——上臂自然下垂,屈肘前臂向前;
内收(20°~40°)外展(80°~90°);前屈(70°~90°)后伸(40°);
内旋(45°~70°)外旋(45°~60°);上举运动(肩关节外展超过90°)。
特殊检查:
1.杜加征(Dugas sign):
2.痛弧形(pain arc):肩外展60°~120°的范围内出现疼痛,表示冈上肌腱损伤;
肘部
构成和功能:
望:肘后三角(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脱位),提携角(carrying angle)、肘内翻(cubitus varus)、肘外翻(cubitus valgas),桡骨头与肱桡间隙;
触:肱骨干,内、外上髁(肱骨内外上髁炎);
动与量:中立位——前臂完全伸直;
屈(135°~150°)伸(0°,可有5°~10°的过伸);
特殊检查:米尔征(Mills sign)
腕部
构成与功能:腱鞘囊肿
望:前方三条标志性肌腱(与尺、桡动脉,正中、尺神经的关系),解剖学“鼻咽壶”;
触: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压痛(腱鞘炎);
动与量:中立位——掌骨与前臂成一直线;
背伸(35°~60°)掌屈(50°~60°);桡偏(25°~30°)尺偏(30°~40°);
特殊检查:
1.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ein sign):
2.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
手部
望:并指、多指、巨指、杵状指、锤状指、爪形手、梭形指、钮孔畸形、鹅颈畸形等;
触:掌、指骨,神经肌腱粘连;
动与量:中立位——各关节伸直;
休息位——腕背伸10°~15°,2~4指半握拳状,拇指部分外
展、指尖接近示指远侧指间关节;
功能位——腕背伸20°~35°,拇指呈外展、对掌位,其它手指稍分开,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稍屈曲;
髋部和骨盆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
望:步态(gait)、畸形(先髋、关节感染、外伤性脱位、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等)
触:
动:中立位——髋关节伸直,髌骨朝上;
屈(130°~140°)伸(0°,可过伸达15°);内收(20°~30°)外展(30°~45°);
内旋(40°~50°)外旋(30°~40°);
在髋关节活动时应注意有无弹响(弹响髋snapping hip)
量:肢体长度
大转子上移征——Shoemaker线(大转子与髂前上棘的连线在脐上下跌相交)
Nelaton线(坐骨结节与髂前上棘的连线通过大转子尖端)
Bryant三角(病人仰卧,自髂前上棘垂直向下
及向大转子尖各做一直线,再自
大转子尖向上做一水平线,构成
三角形)
(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化脓性关节炎与髂窝脓肿;股骨上段病变与髋关节病变)
特殊检查:
1.滚动试验(rolling test)
2.“4”字征(Patrick sign)
3.托马斯征(Thomas sign)(髋关节屈曲畸形试验)
4.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5.单足独立试验(Trendelenburg test)
6.艾利斯征(Allis sign)
7.推拉试验(telescope sign)(望远镜试验、弹进弹出征)
膝部
最复杂的关节,是一个屈戍关节。
膝关节的稳定性的维持、股四头肌对膝关节的重要性。
望:膝内翻(genu varum,“O”形腿);膝外翻(genu valgum,“X”形腿);“K”形腿;
髌骨、胫骨结节、内收肌结节、胫骨平台、腓骨小头、股四头肌萎缩、半腱肌股二头肌肌腱;
触:压痛
动和量:中立位——关节伸直。
屈(120°~150°)伸(0°),可有5~15°的过伸;
特殊检查:
1.侧方应力试验(Bohler sign)
2.抽屉试验(drawer test),(莱切曼试验Lancherman test)
3.麦氏征(McMurray test)
4.浮髌试验(floating patella test)
踝和足部
望:马蹄内翻足、高弓足、平足、外翻足、仰趾足、外翻、锤状趾;触:跟痛症、第二跖骨骨软骨炎
动与量:中立位——小腿与足外缘垂直;
背屈(20~30°)跖屈(40~50°);内翻与外翻,内收与外展
神经检查
桡神经——发自臂丛的后束,在肘关节水平分为深、浅二支;
正中神经——发自臂丛的内侧束和外侧束,平手或“猿手”畸形(ape hand deformity);
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Froment征、爪形手(claw fingers);夹纸试验;
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跨越步态)
肱二头肌反射(C5、6)——
肱三头肌反射(C7)——
膝反射(L2~4)——
跟腱反射(S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