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20
剖析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大国之一,其外交政策和战略备受全世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进行剖析,包括军事布局、经济政策、外交手段和权力平衡等方面,以期深入理解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
一、军事布局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军事大国之一,其军事实力不但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达到其政治和经济目的。
美国的军事布局涵盖全球范围,在重要的战略地区设有军事基地和军事力量。
他们通过战略联盟、军队演习和常驻驻外大使等方式来维护和加强这些利益。
二、经济政策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经济政策是一个关键因素,其经济机制和发展模式不仅对自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美国的经济政策旨在维护其国内经济的稳定性和增长,并推动其他国家采取符合美国利益的经济政策。
例如美国的贸易战略,可以使出口国的贸易额减少,从而保护美国国内经济,这极大地限制了贸易伙伴的地位。
三、外交手段外交手段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来说很是重要。
美国将外交手段和军事力量结合,以保护和实现利益。
美国通过制裁、干预、威胁等手段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朝鲜问题上,美国对朝鲜实施了严厉的制裁,以迫使朝鲜放弃其核武器计划,同时美国也试图通过不断的威胁和承诺,来达到其最终目的。
四、权力平衡权力平衡是现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来协调彼此的利益和行动。
美国通常比其他国家更容易掌握权力平衡,因为其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比其他国家更强大。
这种优势使得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在国际事务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采取的手段和行动,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选择,因此对他们的行动和意图进行分析和评估非常必要。
外交学中的外交政策与战略外交学是研究国家间关系和外交活动的学科,它涵盖了各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与战略。
外交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时所采用的原则、目标和手段。
外交战略则是在外交政策框架下,为实现国家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策略和行动计划。
一、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外交政策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国家间的关系稳定和和平。
以下是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 主权平等原则:各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主权。
没有国家能够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事务。
2. 非干涉原则:外交政策应尊重其他国家的内政,并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
3. 和平共处原则:国家间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 友好合作原则:外交政策应促进和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关系,推动共同发展与繁荣。
5. 公正公平原则:外交政策的制定应基于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并遵循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
二、外交战略的核心要素外交战略是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方式,它包括一系列的决策和行动,旨在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
以下是外交战略的核心要素:1. 外交目标:外交战略需要明确制定国家的外交目标,包括增加影响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利益等。
2. 友好关系建立:外交战略应注重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国际关系网,通过外交手段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与合作。
3. 多边合作:外交战略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4. 预防与调解:外交战略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冲突,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和平解决争端,并参与国际调解工作。
5. 舆论宣传:外交战略需要注重舆论宣传,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际社会对本国的认可和支持。
三、外交政策与战略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外交政策与战略的实际运用,接下来将以中国和美国的外交政策为例进行分析。
1. 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战略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
美国的外交政策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并建立北约,还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战略”“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在军事战略上,实行“灵活反应战略”。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义”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
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
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
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
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
⑸卡特政府(1977-1981)的“世界秩序战略”。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
②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关系正常化,谋求建立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
③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
导言美国政治制度与外交决策——美国是如何制订外交政策的?一、一项政策是如何成为法律的?二、分权制下三大系统如何工作第一讲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传统——回顾20世纪以前的美国外交一、孤立主义与相关原则二、历史的转折第二讲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走向世界的起点一、美国是如何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二、美国与凡尔赛和约第二讲:二十年代美国经济外交一、二十年代美国经济外交的一般特征1、美国外交对经济领域非常关注2、美国政府积极干预国际市场竞争3、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使美国的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二、胡佛与美国二十年代的经济外交1、重视经济与商业活动2、强调美国应取代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3、主张美国商业界面对国际竞争时要合作4、主张美国政府要与商业界提供帮助三、反对外国垄断原材料价格1、认为外国垄断对美国经济与消费者造成损害(带有孤立主义倾向的观点)2、英国的史蒂文森法(1)史蒂文森法由来与内容(2)史蒂文森法对美国的影响(3)建立原料储备库(4)评价:其实质是保护美国企业的利润四、形成控制对外贷款投资的政策五、金融界与制造业的矛盾2、控制贷款以保护美国出口3、控制贷款以保护美国贷款五、美国的战争债务政策第四讲罗斯福与中立法一、有关中立法的争论及历次中立法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论战2、1935年临时中立法3、1936年中立法、1937年中立法二、1939年中立法与美国国会政治第五讲杜鲁门主义与遏制战略一、杜鲁门政府外交政策的背景1、雅尔塔体制2、美国继续维护雅尔塔体制的困难3、美国国内形势二、凯南的遏制战略与杜鲁门主义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2、杜鲁门主义的理论基础--遏制战略3、再谈杜鲁门主义(这是遏制战略的第一次运用)4、马歇尔计划与遏制战略5、政府内外的不同意见三、美国全球遏制战略的形成1、冲击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些重要事件2、NSC 68号文件3、朝鲜战争与美国全球遏制战略的形成3、朝鲜战争与美国全球遏制战略的形成4、在全球遏制战略问题上的争论5、共和党的态度五总结和评价遏制战略1、杜鲁门时期奠定了以后美国外交和战略的基本原则--遏制战略的地位。
美国20世纪的外交政策与战略思维20世纪是美国历史上外交政策和战略思维发生显著转变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实力。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总统们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思维,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全球秩序。
本文将探讨美国20世纪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思维的演变,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20世纪初,美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孤立主义,即避免卷入欧洲的战争和冲突。
这种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美国要保持中立,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不进行任何扩张或干预活动。
这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相对保守,反映了美国在当时文化和政治上的态度。
美国在20世纪的头几十年里,对于加入任何国际联盟或组织都持谨慎态度,这也是该国许多人所赞同的。
然而,二战的爆发和德国与日本的崛起打破了这种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模式。
面对战争的威胁和他国的军备竞赛,美国开始采取另一种外交政策:干预主义。
干预主义意味着美国要更积极地参与世界事务,并且要确保全球的稳定和秩序。
这一外交政策的核心是通过美国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来维护全球安全和稳定。
冷战期间,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思维进一步演变为强权主义,这种模式认为使用强大的武力和威慑力量是保卫自身利益和全球秩序的有效手段。
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支持这种强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包括与苏联的核武器竞赛。
随着20世纪末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结束,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思维再次经历了重大变化。
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领导下,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思维转向了多边主义。
多边主义意味着通过国际合作和协作来解决全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和国际安全问题等。
此外,美国政府也要求其盟友和国际组织承担更多责任,共同维护全球秩序和稳定。
这种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主要受到民主党人的支持,反映了美国在当时的政治氛围和价值观。
然而,在21世纪初,随着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美国再次寻求采用强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思维。
这种强权主义的外交政策是基于“反恐战争”的需要和美国在全球的垄断地位。
林肯的外交策略
一、背景介绍
1.1 美国内战的背景
1.2 林肯的上台和外交形势
二、林肯的外交原则
2.1 维护国内统一
1.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南方加入联邦
2.消除北方盟友对南方的支持
3.避免与外国势力对抗
2.2 保持中立立场
1.避免被牵连进国际冲突
2.在干涉南北战争问题上保持中立
3.尽量避免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
2.3 推动解放黑人奴隶
1.利用外交手段压力南方废除奴隶制
2.寻求国际支持废除奴隶制
3.协调内外联动,推动黑人权益
三、外交策略的实施
3.1 联邦外交努力
1.制定合理的外交政策
2.派遣外交使节,与南方交涉
3.争取外国在内战中的中立立场
3.2 外交斡旋
1.尝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内战
2.借助第三方力量进行外交斡旋
3.寻求联邦国内外支持
3.3 废奴外交
1.打击南方的奴隶经济
2.寻求其他国家的废奴支持
3.利用废奴外交削弱南方力量
3.4 内外联动
1.利用国际舆论压力南方
2.与北方盟友加强合作
3.利用军事胜利谈判外交优势
四、外交策略的效果评估
4.1 维护国内统一
1.林肯成功争取南方加入联邦
2.林肯通过外交手段削弱南方支持
4.2 保持中立立场
1.林肯避免被卷入国际冲突
2.林肯成功保持与其他国家和平关系
4.3 推动解放黑人奴隶
1.林肯通过外交斡旋促使废奴运动发展
2.林肯成功借力外部力量推动废奴
五、结论
5.1 林肯的外交策略总结
5.2 林肯的外交策略对美国历史的影响5.3 对今天的启示。
1.建国初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美国建国初期,应当指的是1783年到1812年这样一段时间。
美国刚刚从殖民地变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它的对外政策目标是摆脱欧洲列强(主要是英国)的控制,实现并巩固独立,孤立主义因此而产生。
美国对欧洲采取孤立的政策,又掩护了它在北美大陆的扩张活动,所以说孤立和扩张这种依存关系,便是美国建国初期的基本原则了美国的扩张思想师承英国。
最初,约翰·洛克根据其“自然权利”学说断言英国国内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需要积极的帝国扩张,后来这一理论被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代表的殖民地思想家所接受。
对于殖民地来说,扩张主要为商业扩张和地域扩张,两者存在着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同为资本积累的手段。
尤其在七年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加强了对殖民地发展的限制,包括对殖民地扩张权利的限制,比如1774年的魁北克问题。
事实上,孤立思想也是源于英国。
首先,新旧两个大陆上的空间遥远是孤立思想的重要原因,尔后,英国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使得殖民地的孤立思想更加强烈。
在七年战争之后,殖民地人对英国殖民当局愈加失望,孤立情绪膨胀发展。
在最初,尽管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但是事实上还是不甘心失去偌大一片殖民地的,所以英国利用其经济和政治优势,对美国实行了孤立。
当时,美国的对外贸易有75%以上是同英国进行的,其中一半以上是由英国船只担任运输。
美国进口有90%来自英国。
美国对英国的经济依赖使得初建国的美利坚举步维艰。
而且当时英国迫于国内皮毛商人的压力,并没有按照1783年的合约撤出英军,而英军占有的美国和加拿大边界上位于美国一侧的七个军事据点,在战略上控制了整个北部边疆,也控制了大湖区和俄亥俄流域,垄断了同印第安人的皮毛贸易,堵塞了美国向西发展的通道。
与西班牙的关系也因边界划定的纠纷问题而倍显锋锐。
在邦联时期,美国甚至同法国的关系也趋向恶化。
事实告诉美国,在软弱无力的邦联政府统治下是无法摆脱外交困境的。
宪法的制定和1789年联邦政府的成立,加强了美国的外交实力,使美国有可能利用国际上的有力形势,进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
当代美国对外战略与政策简介近年来,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增加,当代美国对外战略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演变。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其对外战略和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就当代美国对外战略与政策进行分析,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美国的利益与价值观美国作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其对外战略和政策一直受到其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影响。
美国追求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经济繁荣、国家安全、全球领导地位等。
同时,美国的价值观也是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观。
二、美国的对外战略1. 国际安全战略美国一直将国际安全视为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通过与盟友的合作、军事力量的部署以及多边合作等手段来维护国际安全。
美国在军事上的优势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军事行动,以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安全。
2. 经济合作战略美国一直以来都将经济合作视为提升国家实力和维护利益的重要手段。
美国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协议、促进投资合作以及发展自身的科技和创新能力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美国的经济合作战略旨在促进自由贸易、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为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机会。
3. 价值观传播战略美国一直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播作为对外战略的重要方面。
美国通过外交手段、文化交流和媒体等渠道来传播其价值观,包括民主、自由、人权等。
美国希望通过传播自己的价值观,推动其他国家向自由民主的方向发展。
4. 区域重点战略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美国还将一些地区列为其对外战略的重点关注区域。
例如,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战略关注的重点区域。
美国通过与这些地区的国家合作,在地区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美国的对外政策1. 反恐政策恐怖主义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美国一直将反恐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
美国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强情报交流和军事行动等手段来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