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5.76 KB
- 文档页数:2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概况目录第一章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 (3)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基本概念 (3)(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义 (3)(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 (3)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4)(一)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 (4)(二)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现状 (4)(三)银行中间业务法律法规现状 (4)(四)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现状 (5)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问题及建议 (6)(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问题体现 (6)(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建议 (8)四、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9)(一)实现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9)(二)实现银行的财务结构优化 (9)(三)促进存贷款传统业务发展 (9)第二章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格局 (10)一、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态势 (11)二、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格局 (11)第三章中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4)一、国有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4)二、股份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5)三、城市商业上市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7)(一)北京银行 (17)第一章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基本概念(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即可以理解中间业务实际上就是非利息收入。
通俗讲,中间业务是介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中间的那部分业务,一般是指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从中间人的身份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代理事项等各种金融服务以及直接参与合规的市场交易等经营活动,从而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类型并正在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分为九大类业务:即,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咨询业务、保管及其他业务。
2024年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一、中间业务定义与分类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自有资金,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其收入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也不构成银行的表内资产或负债,因而成为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可分为两大类:金融服务类业务和表外业务。
金融服务类业务是指那些银行作为服务提供者,利用其在机构、技术、资金、信息、人才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以代理人身份为客户办理的各种委托事项,主要以收取服务费为手段,如代理收付款、代理投融资、代理发行证券、代理保险、委托贷款、代理买卖证券、代理保管等。
表外业务则是指那些虽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同表内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三种类型。
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银行为了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开始重视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和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与清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交易业务、理财业务、咨询顾问业务等。
这些业务不仅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非利息收入,也提高了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中间业务的主要类型结算与清算业务:包括各类支付结算业务,如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
银行卡业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发行、受理和结算等业务。
代理业务:如代理收付款、代理保险、代理销售基金和理财产品等。
托管业务:如资产托管、基金托管等。
担保业务:如银行承兑汇票、保函、备用信用证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分类1)中间业务的定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人才智力、信息技术、销售渠道、资金规模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代理、承诺、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的经营活动[4]。
实际上,中间业务是我们中国人的提法,中间业务可以说是区别于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的第三类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在国外泛指银行的非利息收入。
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中间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中间业务主要指从银行的传统信用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业务,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仅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为交易双方分别提供服务,从中收取“中介费”。
传统的中间业务具有迅速便利和低风险的特点,可以增加银行的业务收入并以此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使银行摆脱既定的资产负债规模的束缚,促进其技术与服务手段的进步。
广义上的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2001年7月4日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
它包括两大类: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即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和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即一般意义上的表外业务)。
其中,金融服务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的各种业务,目的是为了获取手续费收入。
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类业务和咨询顾问类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主要包括担保或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类业务和金融衍生业务三大类。
2)分类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划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提供的各类担保业务。
主要包括贷款偿还担保、履约担保、票据承兑担保、备用信用证等;第二类是贷款承诺业务。
2023-10-28•中间业务概述•中间业务品种•中间业务管理目录•中间业务案例分析•中间业务未来发展与展望01中间业务概述中间业务的定义与分类中间业务定义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金,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分类根据银行中间业务的性质和特点,中间业务可分为九大类,包括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资产托管类、咨询顾问类和其他类。
中间业务的特点与优势•特点•收益稳定:中间业务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
•占用资本少:与传统的资产和负债业务相比,中间业务大多不涉及银行自有资金的使用,风险较低。
•广泛的客户基础:中间业务服务范围广泛,客户基础广泛。
•优势•提高银行综合收益:中间业务能够提高银行的综合收益,增加非利息收入。
•满足客户需求:中间业务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优化银行资产结构:中间业务能够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降低资产风险。
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发展趋势•创新驱动: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科技的进步,中间业务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差异化。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境金融需求的增加,中间业务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
•服务升级: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间业务将更加注重服务升级和价值提升。
•挑战•监管压力:金融监管的加强和合规要求的提高将对中间业务带来一定的挑战。
•技术更新: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中间业务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以保持竞争力。
•市场竞争: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中间业务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保持市场地位。
02中间业务品种支票用于企业之间付款,分为普通支票和现金支票。
支票是一种常用的企业间付款方式,分为普通支票和现金支票。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分类
1.中间业务的定义
中间业务(Intermediary Business),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
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银行不占用自身资金并以中间人的身份,利用银行本身的网点优势、网络技术优势、信用优势和人才等优势,为客户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其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广义上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狭义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中间机构,企业客户向商业银行提出委托要求,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一定费用的业务,银行本身不承担任何风险.
2.中间业务的分类
2002年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其附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参考分类及定义》中,如表所示: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