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措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3)
- 格式:docx
- 大小:34.22 KB
- 文档页数:5
为了防止电能的浪费、保护人身平安和设备平安等,降低接地电阻是很有必要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总结比较全比较常用的方法,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对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存在疑惑的朋友,不管怎么样,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咯!如果你知道更多的方法,也可以分享啊!共同学习共同进步!1 更换土壤这种方法是采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如:粘土、黑土及砂质粘土等)替换原有电阻率较高的土壤,置换围在接地体周围0.5m以和接地体的1/3处。
但这种取土置换方法对人力和工时消耗都较大。
2 人工处理土壤(对土壤进展化学处理)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参加化学物,如食盐、木炭、炉灰、氮肥渣、电石渣、石灰等,提高接地体周围土壤的导电性。
采用食盐,对于不同的土壤其效果也不同,如砂质粘土用食盐处理后,土壤电阻率可减小1/3~1/2,砂土的电阻率减小3/5~3/4,砂的电阻率减小7/9~7/8;对于多岩土壤,用1%食盐溶液浸渍后,其导电率可增加70%。
这种方法虽然工程造价较低且效果明显,但土壤经人工处理后,会降低接地的热稳定性、加速接地体的腐蚀、减少接地体的使用年限。
因此,一般来说,是在万不得以的条件下才建议采用。
3 深埋接地极当地下深处的土壤或水的电阻率较低时,可采取深埋接地极来降低接地电阻值。
这种方法对含砂土壤最有效果。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3m深处的土壤电阻系数为 100%,4m深处为75%,5m深处为60%,6m深处为60%,6.5m深处为50%,9m深处为20%,这种方法可以不考虑土壤冻结和枯槁所增加的电阻系数,但施工困难,土方量大,造价高,在岩石地带困难更大。
4 多支外引式接地装置如接地装置附近有导电良好及不冻的河流湖泊,可采用此法。
但在设计、安装时,必须考虑到连接接地极干线自身电阻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外引式接地极长度不宜超过100m。
5 利用接地电阻降阻剂在接地极周围敷设了降阻剂后,可以起到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降低与起周围介质之间的接触电阻的作用,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极的接地电阻。
输电线路接地电阻问题和降阻措施浅析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
由于杆塔接地电阻高而产生的雷击闪络事故相当多。
由于在大部分位于高原山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数杆塔的接地电阻过高,且锈蚀严重,造成线路耐雷水平低,经常发生雷电绕击、反击,使线路跳闸,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结合某高原山区220kV输电线路工程杆塔接地施工为例,论述了工程施工过程中接地电阻偏高的影响因素,经采用多种降阻方法,使之达到合格范围,对防止雷击跳闸、保证电网安全意义重大,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标签: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接地电阻;影响因素;降阻方法1前言随着我国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彻底解决。
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由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尤其在雷电活动频繁、土壤电阻率高和地形复杂的高原山区,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率更高。
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迅速增加,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从而流经地线的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地线热稳定的需要,就要采用单位长度电阻较小的地线,从而导致地线的截面过大。
特别是随着OPGW复合光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输电线路路径又大多选择在高寒山区,工程区出露基岩类型较多,而位于山区的送电线路,由于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地势复杂,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杆塔接地电阻普遍偏高。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高原山区接地电阻超标的问题,降低高海拔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输电线路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电网工程设计、施工、运行、验收共同面临的问题,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影响接地电阻的主要因素2.1 地质条件因素输电线路所处的地质条件对接地电阻影响较大,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输电线路接地电阻大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结论:①土壤电阻率和输电线路的杆塔接地电阻是正比例关系,所以土壤电阻率偏高是导致杆塔接地电阻超标的一个主要原因。
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方法1. 接地电阻的重要性说到接地电阻,大家可能会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大的关系呢!接地装置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安全带,虽说平时不觉得它多么重要,但一旦发生意外,它可是能保命的关键啊!接地电阻低,就意味着电流可以更顺畅地走回大地,避免漏电、短路等问题。
如果接地电阻高,就像是水流被堵了一样,后果可想而知。
2.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好啦,既然接地电阻这么重要,我们该如何降低它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保证你听了后能心里有数,头脑清晰,准备做个接地小达人!2.1 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首先,材料选择可得好好琢磨一下。
老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接地材料可是直接影响接地电阻的,常用的有铜、镀锌钢等。
铜的导电性能超级好,但价格也比较高;而镀锌钢虽然便宜,但在潮湿环境下容易生锈,时间长了也会影响接地效果。
所以啊,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想清楚你究竟需要的是“性能好还是性价比高”。
2.2 增加接地体的数量接下来呢,可以考虑增加接地体的数量。
你看,一根棍子打不出响声,多个棍子凑在一起,就能打出一片天地!增加接地体,不仅能降低接地电阻,还能提高接地的可靠性。
通常,我们会在地下埋入多个接地棒,或者使用接地网,这样一来,电流可以更快地分散到大地,反应迅速,妥妥的安全感!3. 改善土壤环境然后,土壤的环境也不能忽视。
很多人觉得,接地就只是把线杆插进土里,其实不然,土壤的电阻也是个大问题。
沙土、电土和黏土的电阻值差别可大了!如果你的土壤很干燥,那电流就难以通过。
所以呢,我们可以考虑给土壤加点“营养”——比如说,用一些导电性好的材料,比如盐、石灰等,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的电阻。
3.1 定期维护和检查接地装置的维护也别忘了,老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定期检查设备和土壤的情况,才能让接地电阻一直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别等到出了问题才想起这茬,那时候可就为时已晚了。
最好每年定期检查一次,保持接地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确保没有锈蚀、腐蚀等问题。
1 引言变电站接地网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其接地电阻、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是变电站接地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是衡量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鉴定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参数。
然而,有些变电站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建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导致这些变电站的接地电阻、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的设计计算值偏高,无法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短路容量的增加,由于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如何合理确定接地装置的设计方案,降低接地电阻,这是变电站电气设计施工的重点之一。
2 变电站接地网电阻偏高的原因变电站接地网电阻偏高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客观条件方面一是土壤电阻率偏高。
特别是山区,由于土壤电阻率偏高,对系统接地电阻影响较大;二是土壤干燥。
干旱地区、沙卵石土层等相当干燥,而大地导电基本是靠离子导电,干燥的土壤电阻率偏高。
2.2勘探设计方面在地处山区复杂地形地段的变电站,由于士壤不均匀,土壤电阻率变化较大,这就需要对每处地网进行认真的勘探、测量。
根据地形、地势、地质情况,设计出切合实际的接地装置。
如果不根据每处地网的地形、地势情况合理设计接地装置并计算其接地电阻,而是套用一些现成的图纸或典型设计,那么就从设计上就留下了先天性不足,造成地网接地电阻偏高。
2.3施工方面对于不同地区变电站的接地来说,精心设计重要,但严格施工更重要。
因为对于地形复杂,特别是位于山岩区的变电站,接地地网水平接地沟槽的开挖和垂直接地极的打入都十分困难,而接地工程又属于隐蔽工程,如施工过程中不能实行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和必要的监理,就可能出现如下一些问题:一是不按图施工。
尤其是在施工困难的山区,屡有发生水平接地体敷设长度不够,少打垂直接地极等;二是接地体埋深不够。
山区、岩石地区,由于开挖困难,接地体的埋深往往不够,由于埋深不够会直接影响接地电阻值;三是回填土的问题,有关规范要求用细土回填,并分层夯实,在实际施工时往往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岩石地段施工时,由于取土不便,往往采用开挖出的碎石及建筑垃圾回填,这样还会加快接地体的腐蚀速度;四是采用木炭或食盐降阻,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降阻措施0 前言最近几年来,杆塔接地状况不良的现象经常发生,这主要是由于雷电流通过杆塔的缘故,使得接地装置产生电流,电阻较大的时候产生的电击反应。
使杆塔接地装置电阻较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设计效果和施工程序的影响,此外还有地质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影响,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对电线路接地装置进行认真的设计,使接地装置具有稳定性。
1.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系数偏高的原因输电线路产生的雷击跳闸率与电阻的关系密切,地势较高的地区,输电线组也较高,但是由于复杂的地形,很容易发生雷击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电阻的措施,下面就对电阻过高的原因详细分析。
1.1 客观条件原因有些地区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这样就会对输电线杆塔的接地装置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接地装置产生较为严峻的问题。
在山区,土壤的电阻比较高,而且对杆塔产生的影响较大。
此外,有的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地质条件较差,有的地势较陡,杆塔的设置处于岩石地区,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土壤接地装置十分重要,也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在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和戈壁地区,土壤较为干燥,而且不容易导电,这样会产生较高的电阻。
1.2 主观设计原因山区的地形通常较为复杂,而且受到地质原因的影响,土壤经常不均匀,电阻在不断的变化。
为了能够使电阻的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应该对每一个阶段的电阻认真的检查,结合杆塔的地形,在周围测量出实际的差值,计算出实际的接地装置。
这种接地装置体系比较复杂,而且检测过程比较繁琐,因此在设计中很容易出现误差,这也与土壤电阻率的差值有关。
在没有固定的设计图纸和杆塔位置情况下,需要用与设计图纸相类似的图纸设计,使设计符合现场的施工要求,使杆塔现场情况和接地电阻的差值在合理的范围内。
2.送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及方法2.1 水平环形接地装置当土壤电阻率超过100£>m时,仅靠自然接地极很难达到所要求接地电阻值,就必须敷设附加的人工接地装置。
这时应考虑与基坑大小和底座布置相适应的,沿底座四周敷设的矩形或方形水平接地装置。
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措施。
接地装置是实现电气设备及周围环境安全、保护用户及电气设备、抑制电磁污染以及降低系统损耗等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地电阻是接地装置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其低值可以保证设备安全及性能。
低接地电阻是安全使用电气设备、降低系统损耗和电磁污染的必备条件。
一、完善接地装置土壤信息。
应完善接地装置所在地的土壤性质资料,以确定土壤导电率、电绝缘电阻以及其它参数,以此保证接地装置在设计上符合要求,减少接地电阻值。
二、提高接地网分布,增大地网面积及入流量。
当有限的接地网分布时,入流量的累加是唯一的办法来增大接地网总接地电阻,增大入流量可以明显降低接地电阻。
三、在端排管道、接地线及接地电阻组件中添加合适的导电料材料。
添加合适的导电料材料,能够改变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如合适的混凝土和金属粉末等,这将会改善接地装置的性能,降低其接地电阻。
四、设计合适的接地网路及布置方式。
接地装置的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接地网路多样化,并且安排合理。
例如可以设置地网支撑结构或型钢支撑结构,使各接地网相互连接,整体形成集成混合网,以此减少接地电阻值。
五、多道接地协调设计。
在接地装置的设计上,应根据经验分析,采取多路接地装置相互协调,兼容的设计方法,将接地装置的每一部分互相衔接,充分发挥出混合接地网技术的优势,以此降低接地电阻。
六、加大端部接地网面积并改进接地网布放结构。
要将接地网布设得更加集中,提高接地网分布密度,可以增加端部装置接地网的面积,以此改善接地电路的衔接性,降低接地电阻值。
七、选用低电阻的接地装置材料。
根据接地装置的实际设计,可以调整选用低接地电阻的材料,可以确保接地装置安全可靠性。
合理选用材料,将会降低接地电阻值。
总而言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对于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接地装置时,应掌握相关理论,结合接地装置的实际设计情况,谨慎选用接地材料并且采取多措并举的措施,以提高和改善接地装置的性能,确保接地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并且降低接地电阻值。
1 、换土法
在土地电阻率较大的砂质、岩盘等土壤中,为了满足低接地电阻的要求,常采用由多个接地体并联组成的接地网。
但是大型光伏电站所需钢铁材料多,且接地面积大,想达到规定接地电阻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
此时可设法降低接地体附近土壤的电阻率,从而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
2、添加降阻剂
降阻剂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细石墨、膨润土、固化剂、润滑剂、导电水泥等,一般为灰黑色,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
将降阻剂用于接地体和土壤之间,一方面能使降阻剂与金属接地体紧密接触,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围土壤渗透,降低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
降阻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强电解质,不易于随地下水和雨水而流失,因而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导电作用,用于小面积的集中接地、小型接地网时,降阻效果最为显著。
3、外引式接地法
这是一种降低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阻抗,用接地极将接地装置与远处的自然接地极(体)或人工敷设的辅助接地极相连接的一种接地方式。
在一些山丘电站,当接地电阻值要求较小而原地又难以达到时,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地网的面积扩大或在已建成的地网附近找一处电阻率较低的地方再建设一个新地网,然后把两地网连接使地网的接地电阻降低。
接地电阻超标处理方法接地电阻是指接地装置与地之间的电阻。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电阻的大小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接地电阻超标,可能会引发电气事故,给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带来风险。
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接地电阻超标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接地电阻超标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土壤湿度不足、接地体腐蚀、接地体材料老化等。
一旦发现接地电阻超标,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来降低接地电阻,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可以采取增大接地体面积的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
通过增加接地体的面积,可以增加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从而减小接地电阻。
常见的方法包括增大接地体的埋深和增加接地体的长度或宽度。
这样可以提高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接地电阻。
可以采取改善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质量的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
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质量直接影响接地电阻的大小。
如果接地体与土壤之间存在间隙或松动,会导致接地电阻增大。
因此,需要及时清理接地体周围的杂物,确保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紧密接触。
可以采取加密接地体周围的填料或加入导电材料的方法来提高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质量。
可以采取增加接地体数量的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单个接地体的面积或质量无法满足要求,可以考虑增加接地体的数量。
通过增加接地体的数量,可以分散接地电阻,降低整体的接地电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接地体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相互干扰。
还可以采取改善土壤导电性能的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
土壤的导电性能对接地电阻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浇水、施加化学药剂或改变土壤类型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的导电性能,从而降低接地电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遵循相关的环保法规。
接地电阻超标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及时发现和处理接地电阻超标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通过增大接地体面积、改善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质量、增加接地体数量和改善土壤导电性能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几种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接地电阻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流向另一接地体或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
接地电阻值体现电气装置与“地”接触的良好程度和反映接地网的规模。
目前,弱电系统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对接地和抗干扰的要求更高,这样对系统的接地安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接地装置的同时,还应降低土壤的电阻率。
1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就是往原有土壤中加入化学品以降低其电阻率的方法,最常见和较经济的是加入普通食盐(NaCl),加入的方法有层迭法和灌注法两种。
化学处理法可使接地电阻在砂质土壤内减到1/6~1/3,在砂质粘土内减到2/5~1/3,其接地电阻受温度、湿度的影响不大。
但化学品对接地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其加工有效期一般保持2 年,也就是每2 年需补充一次食盐,补充量为首次的一半。
1.1层迭法层迭法是在每根接地体的周围挖一个直径0.5 m 的圆坑,坑的深度约为接地体长度的1/3(不包括接地体上端的深度),交替铺6 层~8 层的土壤和食盐,每层土厚约10 cm,盐厚约2~3 cm,逐层夯实并浇水。
每根管的用盐量约30 kg~40 kg,浇水量可按约1 kg 食盐1 kg~2 kg 水计算。
如为带型或线型接地体,则应挖一个0.5 m 宽的沟,沟的深度(包括埋深)不小于1 m,在沟底交替铺两层食盐和土,每层土的厚度、盐的厚度同上所述,逐层夯实浇水,装上接地体以后再在接地体上交替铺4 层盐和土,每层夯实浇水。
1.2 灌注法灌注法是在接地体数量较多时为节省挖土工作量而采用的,只适用钢管接地体。
先在接地体上,每20 cm 长度上钻直径为1 cm 的小孔5 个~6 个,钻孔位置应错开呈梅花形。
将管型接地体打入地下后,再用饱和食盐溶液(1 kg 食盐溶于1 kg~2 kg 水中)灌入管内,每根管约需20 kg~40 kg。
事后管口用木塞堵住。
2 换土法换土法是将接地体周围原有的土壤取走,换上比原来土壤电阻率小4/5~9/10 的土壤,然后分层夯实。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措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3)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970-38 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措施——
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3)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克拉玛依地区的土壤电阻率一般为1000~400Ω·m,为有效降低接地电阻,通过我们在该地区多年施工情况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从接地装置的材料选用方面考虑
接地材料一般选用结构钢制成。
必须对材料进行检查,材料不应存在严重的锈蚀、厚薄或粗细不均匀等现象。
垂直安装的接地体通常用角钢或钢管制成,虽然角钢制成的接地体在散流效果方面比钢管差一点,但施工难度小、成本低,所以现场安装一般采用角钢。
规范中要求的比较理想的为50mm×50mm×5mm的镀锌角钢,但由于当地一些地方的土壤腐蚀性严重,逐渐改用63mm×63mm×6mm的镀锌角钢,实践中证明其防腐效果较好。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些单位采购来的
镀锌角钢或扁钢虽然都是电镀的,但是防腐效果较差,引起接地电阻增大,对这些地区建议采用热镀锌材料。
2 从人工接地体的安装形式方面考虑
对于垂直接地体的埋设安装,要求接地体与土壤必须保持有效的接触,因此要求接地极的埋设深度在2~3m左右比较合适,埋土深度太浅、太深对减少流散电阻效果均不明显。
同时,接地体与接地体的间距为接地极的2倍是比较合理的,可减少屏蔽效应而造成的接地装置利用率下降的问题。
垂直安装的接地体应采用角钢或钢管制成,角钢制成的接地体在散流效果方面虽比钢差一点,但施工较为容易。
为了减少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最好取2~3m。
3 从人工处理换土法方面考虑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过去我们常采用外引接地方法,即使电气装置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克拉玛依地区的土壤电阻率一般为1000~400Ω·m),但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
或者采用增加接地体的方法,但效果不太
好,而且材料的消耗比较大。
在实践中采用了人工处理换土法,效果较好。
我们在新疆油田采油三厂五二西区采用了此方法。
通过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加入煤渣、木炭、碳墨或炉黑等,以提高接地体周围土壤的导电率,同时将氧化铜等溶液浇在接地体周围,对降低土壤电阻率起到较好效果。
但对环境有一定程度污染。
在克拉玛依石西油田临时接地采用的方法是在接地体周围0.5m及接地体埋深1/3处挖一个坑,然后将盐和木炭灰一层隔一层地依次填入坑内,每层盐的厚度1~2cm,并将盐用水湿润,最上层用土覆盖。
采用上述方法,也能提高接地体周围土壤的导电率,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满足设计要求。
在无材料的时候,我们采取了换土的方法,挖一个2~3m的坑,将黑土代替电阻较高的土壤。
4 采用降阻剂法
降阻剂表面有活性剂,粒度较细,吸水后施用于接地体与土壤间,能够使金属与土壤紧密地接触,形
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有效减小接地电阻;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围土壤渗透,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率区域。
现在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成都富兰克林-民生的降阻剂,这种降阻剂是一种良好的导体,降阻效果显著,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无腐蚀性。
朱海鹰严军张文军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