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8.14 KB
- 文档页数:3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探讨摘要:输电线路的杆塔接地是输电线路里最重要的一环,是防止雷电危害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
为保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
本文通过分析杆塔接地装置的一般要求、杆塔接地电阻超标的原因,从而探讨有效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措施。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输电线路的杆塔接地是线路防雷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可靠性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接地电阻指的是接地引下线、接地散流电阻和接触电阻,它是用来确保外来雷电流入地面,绝缘线路的设备,以便减少线路被雷击的跳闸率,避免跨步电压对人体产生伤害和提高运行可靠性。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
1 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中,由于杆塔接地不良而引发的雷害事故占线路故障率的比例较高,这主要是由于雷击杆顶或地线(避雷线)时,当雷电流通过杆塔接地装置泄流人地,由于接地电阻偏高,从而产生了较高的反击过电压所致。
这种由于线路遭受雷击时产生的过电压称为大气过电压,会使线路设备及其绝缘受到破坏而产生事故,若变电站防雷措施不良,甚至会造成变电站设备的损坏。
2 杆塔接地装置的一般要求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中9.0.11节的要求:有地线的杆塔应接地。
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地线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表l的要求。
表1 有地线(避雷线)的线路杆塔工频接地电阻范围在常规的输电线路工程中,高压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一般要求采用下列几种形式。
(1)在土壤电阻率P≤100Ω•m的潮湿地区,可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自然接地。
对发电厂、变电站的进线段应另设雷电保护接地装置。
在居民区,当自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可不设人工接地装置。
(2)在土壤电阻率100Ω•m2000Ω•m的地区,可采用6~8根总长度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极或连续伸长接地极。
输电线路接地电阻问题和降阻措施浅析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
由于杆塔接地电阻高而产生的雷击闪络事故相当多。
由于在大部分位于高原山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数杆塔的接地电阻过高,且锈蚀严重,造成线路耐雷水平低,经常发生雷电绕击、反击,使线路跳闸,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结合某高原山区220kV输电线路工程杆塔接地施工为例,论述了工程施工过程中接地电阻偏高的影响因素,经采用多种降阻方法,使之达到合格范围,对防止雷击跳闸、保证电网安全意义重大,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标签: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接地电阻;影响因素;降阻方法1前言随着我国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彻底解决。
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由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尤其在雷电活动频繁、土壤电阻率高和地形复杂的高原山区,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率更高。
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迅速增加,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从而流经地线的短路电流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地线热稳定的需要,就要采用单位长度电阻较小的地线,从而导致地线的截面过大。
特别是随着OPGW复合光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输电线路路径又大多选择在高寒山区,工程区出露基岩类型较多,而位于山区的送电线路,由于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地势复杂,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杆塔接地电阻普遍偏高。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高原山区接地电阻超标的问题,降低高海拔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输电线路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电网工程设计、施工、运行、验收共同面临的问题,降低杆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影响接地电阻的主要因素2.1 地质条件因素输电线路所处的地质条件对接地电阻影响较大,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输电线路接地电阻大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结论:①土壤电阻率和输电线路的杆塔接地电阻是正比例关系,所以土壤电阻率偏高是导致杆塔接地电阻超标的一个主要原因。
防雷接地降阻措施有以下几种:
1. 更换土壤:选择电阻率较低的土壤代替土壤。
2. 添加降阻剂:在接地体表面涂抹电解质或导电物质,增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分散电流。
3. 使用水池: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以利用水塘或水井等设施来降低接地电阻,这是因为水的电阻率较低,且水不容易干燥,有利于降低接地电阻。
4. 延长接地极:将多根普通钢筋或钢管分延长多根相互连接在一起,构成接地极组,从而降低接地电阻。
5. 使用爆破接地技术:爆破接地技术适用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区域。
6. 扩大地网面积:通过增加接地面积来扩大地网面积,从而降低接地电阻。
在实施降阻措施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腐蚀等问题。
同时,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状况,及时维护和更换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接地电阻降阻的最好方法接地电阻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而降阻则是为了提高接地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下面是关于接地电阻降阻的50种最佳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1. 选择合适的接地电阻材料:常用的材料包括铜、铜镍合金等,其导电性能好,能够有效降低接地电阻。
2. 加强接地电阻的安装质量:确保接地电阻与大地接触良好,避免电极表面被氧化或污染,否则会增加接地电阻。
3. 增大接地电阻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大接地电极或采用扩大接触面积的设计,可以降低接地电阻。
4. 控制接地电阻的长度:将接地电阻的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减少阻值。
5. 采用垂直接地电解质电极:在土壤中选择适合的电解质,并采用垂直放置的电解质电极,可以降低接地电阻。
6. 采用地锚接地方式:通过使用地锚将接地电极固定在土壤中,可以提高接地电极与土壤之间的接触性,降低接地电阻。
7. 布置足够数量的接地电极:根据需要,合理布置足够数量的接地电极,以增加接地系统的接地面积,从而降低接地电阻。
8. 优化接地电阻的排列方式:合理安排接地电阻的排列方式,使各个接地电阻之间相互耦合,减少电流分布的不均匀现象,降低接地电阻。
9. 注意接地电阻的距离和间隔:对于需要大电流接地的场所,接地电极之间的距离和间隔应根据需求进行合理安排,以降低接地电阻。
10. 定期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定期测量接地电阻,及时发现电阻值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保证接地电阻的降阻效果。
11. 清理和维护接地电极:定期清理接地电极,去除表面污物和氧化层,确保接地电极与土壤之间的良好接触,降低接地电阻。
12. 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材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材质,如铜、铁、钢等,以降低接地电阻。
13. 在接地电极周围添加导体:在接地电极周围埋设导体,如铜带、铜板等,以提高接地系统的接地效果,降低接地电阻。
14. 采用增强型接地网:在接地系统中采用增强型接地网,可有效提高接地系统的接地性能,降低接地电阻。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1. 改善接地材料:采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如铜,来替换接地线。
2. 提高接地体积:将接地电极的长度、直径增大,可以显著降低接地电阻。
3. 增加接地电极数量:增加接地电极数量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电阻,通常采用较多的平行排列的电极。
4. 更改接地电极的深度:将接地电极埋深加深,可以扩大接地电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接地电极的接地效果。
5. 加强土壤的导电性:采用化学处理方法或增加接地电极下的电解质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导电性,降低接地电阻。
6. 添加接地增强剂:添加接地增强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导电性,使接地电极更好地接地,降低接地电阻。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有哪些?接地电阻是判定防雷装置性能优劣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也是我们防雷检测和防雷工作中判定整个防雷设施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由于受地质、地势等条件的限制,防雷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接地电阻值的高低对防雷工作至关重要,降低接地电阻是保障防雷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技术措施。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查看地质、地势及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有效的降低接地电阻。
要降低建筑物的工频接地电阻,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做好地质地势的调查,了解建筑物工频接地电阻超标的原因,看建筑物处在什么样的地形,实地勘测土层的情况和土质的情况。
其次,测试建筑物周围的土壤电阻率,看四周是否有土壤电阻率低的地方可以利用,再测试不同深度的土壤电阻率,看地下有无可以利用的低电阻率的地层。
影响接地电阻最主要的因素是接地系统范围内的土壤电阻率,其次是设置接地系统过程中对接地极的设计与处理。
对降低接地电阻值来说,土壤电阻率和对接地体的处理是主要的。
1 降低接地电阻的具体方法决定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电阻的大小不仅与土壤电阻率有关,还与接地网的尺寸、形状、接地体金属的材料、横截面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了一、二、三类建筑物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分别不大于10欧、30欧,防雷电电磁脉冲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20欧,由于工程实践中,防雷通常与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系统一起考虑,于是就规定了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取各接地电阻的最小值,即在设计中常取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或1欧的要求。
正因为在很多情况下。
下垫面地质条件很差,接地电阻一时达不到规定的电阻值,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如何降低接地电阻的问题上。
1.1更换土壤土壤电阻率主要受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温度引起土壤电阻率变化的比率,从20℃~-15℃变化的范围,同一土地中电阻率随温度可增加459倍,这主要是因为水的电阻率会因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敏锐的变化,因此接地点的选择应在土壤湿度大的地方,如办公楼的背影面,地下水的出口等,其次再考虑温度对它的影响。
关于降低变电所接地电阻措施及方法的分析和研究
1.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距离:变电所接地电阻的大小与接地电极的距离有关,一般来说,电极间距越大,接地电阻越小。
在设计和建设变电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间距,以减小接地电阻。
2.增加接地电极的数量:增加接地电极的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
可以通过布置多根接地极来增加接地电极的数量,同时要保持电极之间的距离适当,以保证安全性和均匀性。
3.选择适当的接地电极材料:接地电极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接地电阻的大小。
常用的接地电极材料有铜、铜铁合金和铜铝合金等。
一般来说,纯铜具有较低的电阻,是较理想的接地电极材料。
4.合理布置接地电极:合理的接地电极布置可以提高接地电阻。
在布置接地电极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电阻率、土壤湿度、电流分布和电极间距等因素,以确保接地电极的分布均匀和有效性。
5.加强接地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系统,保持接地电极的完好和运行正常,对于降低接地电阻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采取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来检查接地系统的质量,必要时可进行维修或更换接地设备和材料。
通过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距离、增加接地电极的数量、选择适当的接地电极材料、合理布置接地电极以及加强接地系统的日常维护等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变电所的接地电阻,提高接地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不仅可以保证变电所的安全运行,还可以减少接地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广播电视发射台降低接地电阻的综合措施摘要:通过对广播电视发射台因接地网和雷击引发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就降低发射台的接地电阻、接地形式、接地材料、技术措施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接地装置在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的重要性广播电视设备接地装置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值班人员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广播电视信号安全播出。
由于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防雷义不容辞是每一位广播电视技术工作者的责任,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应是防雷的重要措施。
2接地的形式接地极按其布置方式可分为外引式接地极和环路式接地极。
若按其形状,则有管形、带形和环形几种基本形式。
若按其结构,则有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之分。
3接地材料的选择及其应用(1)接地材料对接地电阻的影响。
决定接地电阻R大小的因素很多,我们以接地环作接地主体的情形来分析传统地网的接地公式: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d--钢材等效直径,mS--地网面积,m2H--埋设深度,mL--接地极长度,mA--形状系数。
式(1)表明,传统的接地方式在土壤电阻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要降低接地电阻只有扩大接地面积,每扩大4倍的接地面积,接地电阻会降低一倍。
式(2)、(3)表明,要降低接地电阻的另一个方法是加大接地材料的尺寸。
(2)接地材料的选择。
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接地体、降阻剂等。
金属材料如扁钢,也常用铜材替代。
接地体有金属接地体和从传统金属接地极(体)中派生出的特殊结构的接地体,另外就是非金属接地体。
4降低接地电阻的技术措施(1)更换土壤。
这种方法是采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如粘土、黑土及砂质粘土等)替换原有电阻率较高的土壤。
(2)人工处理土壤。
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加入化学物,如食盐、木炭、炉灰、氮肥渣、电石渣、石灰等,提高接地体周围土壤的导电性。
(3)深埋接地极。
当地下深处的土壤或水的电阻率较低时,可采取深埋接地极来降低接地电阻值。
接地电阻降阻措施批准:审核:编制: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九日接地电阻降阻措施一、工程概况长海子风电场场址位于会理县六华乡三岔河牧场东侧附近山脊顶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58'15''~27°01'21''、东经102°29'29''~102°34'16''之间。
装机容量49.5MW ,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 的风电机组,每台风机设置单独的防雷接地系统。
二、风电工程防雷接地概述目前,风力发电被称为明日世界的能源。
由于它属于可再生能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基础。
风机的防雷是一个综合性的防雷工程,防雷设计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风机在雷雨天气时能否正常工作,并且确保风机内的各种设备不受损害。
本措施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接地。
三、风力发电场内地貌及设计电阻要求风力发电场位于会理六华乡境内,风力发电功率为1500kw 。
根据风场的施工地质情况分析,该风场地质构造为浅变质岩和同期灰岩、页岩组成。
从整体上讲,该风场岩土大致分三层,即表层腐殖土,中层强风化石和底层弱风化灰岩层。
土壤地表层0.5米以上为碎石腐植土层;0.5米以下依次为全风化、强风化和弱风化灰岩层,该层土壤岩石发育良好,岩石强度高。
最大冻土深度为1米。
根据我单位施工经验估判,此地土壤电阻率比较高,平均超过1300Ω.m 。
由于有岩石的存在,造成不同深度的土壤电阻率分布不均匀。
风机接地电阻要求做到4欧姆。
风机基础占地面积大约240平方米,距其10m 处有一台箱式变压器,其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为4欧姆。
四、接地电阻计算由设计图纸推算,环形地网半径约r 为13米,周长为81.64米,面积为530.66平米。
按照规范要求,接地体流散电阻、接地体的有效长度(Le )及接地面积(A )这三个指标都要满足要求。
若地网埋深为1米,接地电阻≤4Ω,最重要的即接地体流散电阻,计算接地电阻如下:1)风机基础的接地电阻:R 基=R1*R2/0.9(R1+R2)其中)04ln 2104ln 11(211d l K d l K L R ρρρπ-+= dpK R 4220ρ=,式中l 基础柱高度,ρ1混凝土电阻率取800,ρ土壤电阻率,K0/K1/K2分别为混凝土层影响系数取1、计算系数取0.5,d0混凝土柱直径,dp 平板混凝土直径。
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措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3)克拉玛依地区的土壤电阻率一般为1000~400Ω·m,为有效降低接地电阻,通过我们在该地区多年施工情况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接地装置的材料选用方面考虑接地材料一般选用结构钢制成。
必须对材料进行检查,材料不应存在严重的锈蚀、厚薄或粗细不均匀等现象。
垂直安装的接地体通常用角钢或钢管制成,虽然角钢制成的接地体在散流效果方面比钢管差一点,但施工难度小、成本低,所以现场安装一般采用角钢。
规范中要求的比较理想的为50mm×50mm×5mm的镀锌角钢,但由于当地一些地方的土壤腐蚀性严重,逐渐改用63mm×63mm×6mm的镀锌角钢,实践中证明其防腐效果较好。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些单位采购来的镀锌角钢或扁钢虽然都是电镀的,但是防腐效果较差,引起接地电阻增大,对这些地区建议采用热镀锌材料。
2从人工接地体的安装形式方面考虑对于垂直接地体的埋设安装,要求接地体与土壤必须保持有效的接触,因此要求接地极的埋设深度在2~3m左右比较合适,埋土深度太浅、太深对减少流散电阻效果均不明显。
同时,接地体与接地体的间距为接地极的2倍是比较合理的,可减少屏蔽效应而造成的接地装置利用率下降的问题。
垂直安装的接地体应采用角钢或钢管制成,角钢制成的接地体在散流效果方面虽比钢差一点,但施工较为容易。
为了减少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最好取2~3m。
3从人工处理换土法方面考虑为了降低接地电阻,过去我们常采用外引接地方法,即使电气装置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克拉玛依地区的土壤电阻率一般为1000~400Ω·m),但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
或者采用增加接地体的方法,但效果不太好,而且材料的消耗比较大。
在实践中采用了人工处理换土法,效果较好。
我们在新疆油田采油三厂五二西区采用了此方法。
接地电阻的正确测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摘要:接地电阻测量数据准确与否,不仅事关防雷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相关技术指标,而且是判断防雷设施建设质量是否合格的关键。
由于接地电阻测量过程中,经常受到人为因素、测量设备、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测量结果误差过大的问题;所以,在开展防雷系统接地电阻测量工作时,在采用正确测量方法的同时,根据以往测量的经验,分析导致防雷系统接地电阻测量数据出现偏差的内外部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确保接地电阻测量数据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
关键词:接地电阻;测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引言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中,要保证其安全性,防雷和接地是电气安全的主要措施,另外防雷主要措施是通过接地线泄放雷电流入地,可想而知接地的重要性。
1接地电阻的种类1.1高压系统(3-66kV)(1)(3-66kV)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阻值接地系统中,高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
1)3-66kV高压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阻值接地系统中,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2)当高压电气设备的接地与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各自采用自己的一个接地装置时,高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R应满足下式要求。
R芨50/IM式中IM为高压10kV发生对地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按下式确定:架空线路:IM=UL/350(A);电缆线路:IM=UL/10(A)。
U为高压电网的额定线电压(kV);L为电网高压线路的总长度,(kM);(2)低压系统1)TN系统。
TN-S、TN-C-S系统中的PE线,TN-C系统中的PEN线,进入车间、进入起重机、线路末端要重复接地。
每一处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2)TT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Rd不大于50/I△n;I△n系统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
(3)IT不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Rd应满足UAO/=IdRd≤50。
Rd为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Ω;Id为相线接地故障短路电流,A。
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克拉玛依地区的土壤电阻率一般为1000~400&Omegam,为有效降低接地电阻,通过我们在该地区多年施工情况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接地装置的材料选用方面考虑
接地材料一般选用结构钢制成。
必须对材料进行检查,材料不应存在严重的锈蚀、厚薄或粗细不均匀等现象。
垂直安装的接地体通常用角钢或钢管制成,虽然角钢制成的接地体在散流效果方面比钢管差一点,但施工难度小、成本低,所以现场安装一般采用角钢。
规范中要求的比较理想的为50mm×50mm×5mm的镀锌角钢,但由于当地一些地方的土壤腐蚀性严重,逐渐改用63mm×63mm×6mm 的镀锌角钢,实践中证明其防腐效果较好。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些单位采购来的镀锌角钢或扁钢虽然都是电镀的,但是防腐效果较差,引起接地电阻增大,对这些地区建议采用热镀锌材料。
2从人工接地体的安装形式方面考虑
对于垂直接地体的埋设安装,要求接地体与土壤必须保持有效的接触,因此要求接地极的埋设深度在2~3m左右比较合适,埋土深度太浅、太深对减少流散电阻效果均不明显。
同时,接地体与接地体的间距为接地极的2倍是比较合理的,可减少屏蔽效应而造成的接地装置利用率下降的问题。
垂直安装的接地体应采用角钢或钢管制成,角钢制成的接地体在散流效果方面虽比钢差一点,但施工较为容易。
为了减少建
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最好取2~3m。
3从人工处理换土法方面考虑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过去我们常采用外引接地方法,即使电气装置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克拉玛依地区的土壤电阻率一般为1000~400&Omegam),但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
或者采用增加接地体的方法,但效果不太好,而且材料的消耗比较大。
在实践中采用了人工处理换土法,效果较好。
我们在新疆油田采油三厂五二西区采用了此方法。
通过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加入煤渣、木炭、碳墨或炉黑等,以提高接地体周围土壤的导电率,同时将氧化铜等溶液浇在接地体周围,对降低土壤电阻率起到较好效果。
但对环境有一定程度污染。
在克拉玛依石西油田临时接地采用的方法是在接地体周围0.5m及接地体埋深1/3处挖一个坑,然后将盐和木炭灰一层隔一层地依次填入坑内,每层盐的厚度1~2cm,并将盐用水湿润,最上层用土覆盖。
采用上述方法,也能提高接地体周围土壤的导电率,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满足设计要求。
在无材料的时候,我们采取了换土的方法,挖一个2~3m的坑,将黑土代替电阻较高的土壤。
4采用降阻剂法
降阻剂表面有活性剂,粒度较细,吸水后施用于接地体与土壤间,能够使金属与土壤紧密地接触,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有效减小接地电阻;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围土壤渗透,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在
接地体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率区域。
现在国内使用较多的是成都富兰克林-民生的降阻剂,这种降阻剂是一种良好的导体,降阻效果显著,性能稳定,使用周期长,无腐蚀性。
朱海鹰严军张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