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苯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0.63 KB
- 文档页数:5
本科毕业论文(20_ _届)抗癫痫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摘要:蛋白质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过程。
本次实验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抗癫痫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在缓冲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结果处理运用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在不同条件下二者的结合常数K;根据福斯特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不同温度时二者之间能量转移的效率和结合距离;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抗癫痫药物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类型。
实验结果表明抗癫痫药物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了复合物,且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
荧光技术表明抗癫痫药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有影响。
关键词:卡马西平;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荧光光谱Abstract: Proteins are very important in living organisms and take part in almost all life processes. This experiment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 research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in buffer solution interaction. Results treatment using fluorescence cu destroy double bottom graph calculation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two constants K; According to foster the radiation energy transfer theory, to work out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 between energy transfer when the efficiency and combined with distance; according to the thermodynamics parameters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of action between typ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formed complex, and a stronger interaction to hydrogen bond and Van der Waals force primarily. Fluorescence shows an antiepileptic drug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conformation of have influence.Keywords: Carbamazepine;Serum albumin ;interaction ;fluorescence spectru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引言 (1)1.2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 (2)1.2.1 荧光光谱法 (2)1.2.2 红外光谱法 (3)1.2.3 紫外光谱法 (3)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材料 (4)2.2 实验流程 (4)2.3 分析方法 (4)2.4 实验内容 (4)3 结果与分析 (6)3.1 荧光分析 (6)3.1.1 结合常数Kq确定 (6)3.1.2 Fo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估测药物分子 (11)3.1.3 荧光猝灭过程中热力学函数的变化与作用力判断 (12)3.2 紫外分析 (13)4 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1 绪论1.1 引言癫痫是困扰人类的顽疾,我国的患者总人数在900万左右,患病率为7‰。
光谱法研究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尚永辉;孙家娟;刘静【期刊名称】《现代科学仪器》【年(卷),期】2011(000)002【摘要】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异烟肼时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根据研究292K,311K温度下异烟肼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发现异烟烟肼BSA的荧光猝灭属于动态猝灭过程,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异烟肼与BSA间的结合距离r=5.60 nm,结合常数(K2)分别为5.321x104L-cool-1(292K),3.189x104L-mol-1(311K),通过计算热力学数据焓变△rHm=-20.343 kJ-mol-1,熵变△rSm=20.8J-mol-1表明二者主要靠静电引力结合,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异烟肼对BSA构象的影响.【总页数】3页(P94-96)【作者】尚永辉;孙家娟;刘静【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00;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相关文献】1.多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美满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J], 王晓霞; 聂智华; 马力通; 崔金龙; 赛华征; 赵文渊2.光谱法研究高效氯氰菊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J], 孙丽莉;张朝;陈刚;彭晓萌;谢映松;胡立中;葛少林3.光谱法与计算机模拟法研究六溴环十二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J], 庹浔;宋继敏;付豪;吕小兰4.多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黄腐植酸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J], 王晓霞;吴昊;聂智华;马力通;崔金龙;赛华征;成建国5.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研究 [J], 王婉君;马伟;孙登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其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血容量、输送药物、调节血浆渗透压等。
药物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药物代谢、毒性和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白蛋白含量丰富且稳定,因此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药
物载体和保护剂,可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增强效果并减轻毒性。
因此,研究
药物分子与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指导药物的研发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子模拟和实验方法探究牛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药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规律、毒性和药效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药物研
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研究方法:
(一)分子模拟:
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和Gromacs,对牛血清白蛋白和药物分子进行分子
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药物分子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位点和相
互作用力,预测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的稳定性和亲和力。
(二)实验方法:
利用蛋白质结晶技术和晶体学方法,获取牛血清白蛋白和药物分子的晶体结构数据。
通过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技术,对药物分子与白蛋白结合后的结构和构象变
化进行分析。
四、研究预期:
预计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解牛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规律,揭示药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今后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参
考和指导。
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倪永年;刘根兰;苏少景【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年(卷),期】2008(032)002【摘要】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异烟肼(IN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pH=7.4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中,随着异烟肼浓度的增加BSA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说明它们之间的作用为荧光猝灭作用.并求得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KLB=1.07×104 L mol-1(t=25 ℃),KLB=0.579×104 L mol-1(t=35 ℃).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van der Waals作用力.【总页数】4页(P126-129)【作者】倪永年;刘根兰;苏少景【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化学系,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2【相关文献】1.苯丙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J], 王军;王虹2.荧光光谱法研究山姜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 [J], 赵婷婷;毕淑云;王瑜;王天娇3.光谱法研究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J], 尚永辉;孙家娟;刘静4.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J], 韩晓乐;李擎宇;郝浩;刘晨音;雷佳文;于帆;胡军成5.异烟肼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研究 [J], 王婉君;马伟;孙登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沿色谱法对盐酸氯丙嗪和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于雪;辛莹娟;蒋绪【摘要】文章应用前沿色谱法研究了盐酸氯丙嗪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之间结合作用产生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总数.【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22【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前沿色谱法;牛血清白蛋白;盐酸氯丙嗪【作者】于雪;辛莹娟;蒋绪【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主要蛋白,作为载体,可以广泛结合多种药物及内源性、外源性的物质,从而起到贮存、运输的作用。
药物-血清蛋白的结合直接决定着药物的药理活性,因此对于二者结合规律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1]。
牛血清白蛋白由于分子结构信息确知,价格低廉易得,被作为模型蛋白在相关研究中广泛使用。
盐酸氯丙嗪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失常医用药物,具有特殊的中枢抑制作用,其分子式如图1所示。
前沿分析是高效亲和色谱法研究药物蛋白相互作用常用的分析方法,本文将采用该方法对盐酸氯丙嗪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过程进行研究。
2.1 仪器与试剂仪器和试剂包括P200型液相色谱仪,BSA(组分Ⅴ,摩尔质量65000),BSA色谱柱(自制),盐酸氯丙嗪(99.78%),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二次蒸馏水。
溶剂:30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95∶5 (V/V)的混合溶液。
2.2 实验方法以一定浓度的盐酸氯丙嗪溶液以1.0 mL/min流速通过BSA柱,待色谱柱吸附量达到饱和后,色谱流出曲线会出现平台,形成一条突破曲线,通过计算可得该浓度下药物在柱上的突破体积VD,代入公式mLapp=(VD-Vblank)×C,可得药物浓度为C时的吸附量mLapp。
按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重复以上过程即可获得一系列浓度下的吸附量。
盐酸多赛平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光谱法研究
杜娟
【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
【年(卷),期】2007(16)2
【摘要】用荧光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下,盐酸多赛平(DH)和牛
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实验发现DH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猝灭作
用,DH的紫外吸收光谱和BSA的荧光光谱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现象,20℃反应的结合常数为4.42×104mol/L,DH在BSA分子上色氨酸残基所在区域的结合位点数为1.75,结合反应的标准焓变、标准熵变、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15.16kJ/mol、36.83 J/(mol·K)、-25.95 kJ/mol,作用距离r=3.70 nm.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杜娟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系,襄樊,441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
【相关文献】
1.光谱法研究雷公藤红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J], 张婷;徐慧;李桂华;柳成荫;邹宁;张鑫;柳全文
2.荧光光谱法研究培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特征 [J], 颜承农;童金强;熊丹;刘义;潘祖亭
3.荧光法研究盐酸多赛平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J], 杜娟
4.荧光光谱法研究左西孟旦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J], 栾强;朱蓓薇;徐同宽
5.荧光光谱法研究氰戊菊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J], 张国文;王俊杰;陈秀霞;郭金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几种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摘要: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载体蛋白,能够与各种小分子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基于这种相互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光谱法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过程。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各种小分子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进一步探讨其相互作用过程及机制。
研究背景:许多药物都是通过与载体蛋白相互作用来达到生物学效应的。
牛血清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载体蛋白,能够与各种小分子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光谱法是一种定量研究药物分子与载体蛋白相互作用的常用手段之一,如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等。
通过这些光谱法,我们可以揭示小分子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专一性、亲和性和结合方式等信息。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光谱法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过程。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光谱法研究几种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过程,并探讨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具体研究包括以下方面:1.利用荧光光谱法探究小分子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和结合方式等信息;2.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3.通过圆二色光谱法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探究药物分子对牛血清白蛋白结构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光谱法对几种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荧光光谱法:利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和结合方式等信息,获得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特征;2.紫外吸收光谱法: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药物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3.圆二色光谱法:通过圆二色光谱法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变化,探究药物分子对牛血清白蛋白结构的影响。
四种抗生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薛春霞;董社英【摘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头孢地尼(CDR)、克林霉素(CLMC)、罗红霉素(RM)和卡那霉素(KLMC)4种抗生素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对其结合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同时以CDR分子为基体研究了BSA对药物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体生理pH值试验条件下CDR、CLMC、RM及KLMC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02×105、1.24×104、1.38×103、1.04×103 L/mol,用Scatchard拟合法求得CDR与BSA的结合常数为0.88×105L/mol,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53)016【总页数】4页(P3855-3858)【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克林霉素;罗红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地尼;紫外吸收光谱法【作者】薛春霞;董社英【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武汉43020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71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一种重要的运输蛋白,当药物分子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浆的贮存和运输,达到受体部位发生药理作用。
药物与血清白蛋白在体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结合,这种结合将影响药物的配置及药理作用,对药效学和药动力学起着重要的作用[1]。
因此,血清白蛋白与许多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已逐渐成为化学、生命科学和医药学等学科研究领域中活跃的热点之一[2-4]。
所研究的 4种抗生素头孢地尼(Cefdinir,CDR)、克林霉素(clindamycin,CLMC)、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M)及卡那霉素(Kalamycin,KLMC)均具有广谱抗菌性,其结构如图1所示。
本试验首先以BSA为基体,在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研究CDR对BSA紫外光谱的影响,利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测定了各抗生素药物分子与BSA间的结合常数等重要相互作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