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57.47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二、新课教学2、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1)、像与物等大;(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左右相反;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平面镜成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纸上作为,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代表的位置。
(2)把放在的前面固定,可以看到(3)再拿一支但不蜡烛,在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
这个位置就是的位置。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物理学中常用的等效替换法。
本例中将看得到摸不到的物体用实物表示出来。
)(4)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
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距与物距的关系12(5)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用直线把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的夹角。
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_____(“垂直”或“平行”)。
平面镜成像规律也可以表述为: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做该实验时,我们为什么选用透明的玻璃而不选用不透明的平面镜?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____关系;3、玻璃板为什么要和纸垂直?。
4像和物完全重合说明:二平面镜成虚像1、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但是,我们却看到。
这是为什么?2、分析:如图所示,点光源S向,一部分射向,经平面镜,。
由于有光沿的经验,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发出的。
S’就是S。
3、由于平面镜后,进入眼睛,所以把S’叫4、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的使用,古代人们就用。
现代生活我们。
如:图4、3-4是演员。
2、平面镜在的应用。
医生用来,早期军事上的组成的。
3、如果把排列起来,就可以把汇聚,从而利用。
这就是的原理4、平面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① ② 等其作用是① ② 自主检测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虚像的概念.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光路图.【独学】■知识链接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P77-782、平面镜成虚像 P783、平面镜的应用 P78-794、凸面镜和凹面镜P79■自学反馈: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2、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平面镜的像实际上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
3、虚像:由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
【对学、群学】■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问题1 观察教材P77图4.3-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猜想与假设:2、设计并进行实验(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为什么选择这些器材?各有什么作用?3、进行实验(1)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在蜡烛这边通过玻璃看 (填“有”或“无”)像,再观察屏上 (填“有”或“无”)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4、分析论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右图,原理是,S’为S的像。
〖归纳〗到什么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4.2《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了解虚像是如何形成的;3.明白得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模块一:知识预备1.咱们把反射面呈滑腻平面的镜子叫做 。
2.光的反射:光碰到水面、玻璃和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 。
3.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另一个“你”确实是你的 。
4.实际光线集聚而形成的,光线直接射到咱们眼睛里,能够用屏幕接收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的,是 像。
5.不是由实际光线集聚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幕(光屏)接收的,咱们看上去有如此的物体,而事实上那个物体不存在的是 像。
6.凸面镜具有 (集聚或发散)作用,凹面镜具有 (集聚或发散)作用。
模块二:合作交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阅念书中77~78页实验内容,试探并回答以下问题)1.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像与物的左右 。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3.平面镜成的像是 立 大(“正”或“倒”)的 (“实”或“虚”)像,物理顶用 (“实”或“虚”)线表示那个像。
平面镜成像实质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关于实验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敞亮”或“较黑暗”);5.在做探讨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并使其 放置(选填“竖直”或“倾斜”)。
6.在寻觅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蜡烛(填“A ”或“B ”)这一侧观看.小明不管如何调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缘故可能是 。
物体像7.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2 cm,那么蜡烛B应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 cm 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8.在寻觅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看。
小明不管如何调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缘故可能是。
备课班级八年级上课时间执教人课题:平面镜成像课时1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初中新课程光学很重要的内容,目的是通过让学生经平面镜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定律重要应用。
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学生对此非常熟悉,但学生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理性认识和科学探究。
学生容易将像和倒影相混淆。
课时教学目标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球面镜的应用。
教法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镜子、光源、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初步建立像的概念。
师:当你照镜子,你会发现什么?生:镜子里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人”。
师:我们在物理学中把镜子里的这个“人”就称为你的“像”。
它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通过生活现象,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蜡烛的像和蜡烛的大小关系1象和得出结论教③宋代的桂林花桥(水镜);小结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原理:利用光的反射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板书设计全部学生必做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单元成绩为A的还需做第三大题作业设计教学反思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2.球面镜有__________镜和__________镜两种。
名师优秀教案执教者:xx时间:20xx年平面镜成像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目标●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相关原理图器材演示:水、玻璃杯、一张带底座的玻璃、蜡烛、火柴、潜望镜。
学生探究实验器材:一张带底座的玻璃板、两只一样的蜡烛、火柴、一张白纸、刻度尺、一面小平面镜、手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问:水中的蜡烛能燃烧吗?演示实验:把一块玻璃立在桌子上。
在玻璃的前方放一只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
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
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
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吗?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从而引入新课。
板书:三平面镜成像学生观察实验。
感到惊奇,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但回答不全面实验现象很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镜子照一照。
提问: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教师边演示边介绍镜中的像。
请学生继续观察镜中的像,并前、后、左、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中像的变化。
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①为什么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②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③我们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像是否真实存在?④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关系?⑤实验过程中,刻度尺有什么作用?⑥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⑦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左右、上下与物体是否一致?请实验小组就同学们提出的猜想应用平面镜进行探究。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 (.docx )、.ppt(.pptx )、.xls (.xlsx )、.pot 、.pps 、.vsd 、.rtf 、.wps 、.et 、.dps 、.pdf 、.txt 文件格式。
平面镜成像题目 4.3 平面镜成像 课 型 新授课课 时1课时3.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_.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4.像与物体的连线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__.教师学习时间学生姓名学习 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学 习 过 程一.知识回顾1.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了_____的缘故,其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_____.2.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这样的反射叫_____.二..教材预习(一)自学课本第77-78页“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第1题.1.(1)此实验是研究_______与_______ 的关系.(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什么器材测量可以知道两只蜡烛到平面镜的位置这个关系?_________________.(5)两只蜡烛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实验探究:实验表格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小比较123 4.讨论实验中问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______________.(二)自学课本第78页“平面镜成虚像”,完成第1-2题。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程重点(内容)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 平面镜的应用★难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具——平面镜、白纸、蜡烛、等★过程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实验得出)像和物大小相等 (等大)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垂直)像和物分别到镜面距离相等。
即:像距=物距 (等距)正立的虚像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三、虚像1.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2.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的四、平面镜的应用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2.利用平面镜成像 (人的仪表整理、练功房、瞡口镜等)例1、“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美丽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D ) A.山的等大的影子 B.山的等大的实像C.山的放大的虚像D.山的等大的虚像例2、小丽站在离穿衣镜0.5m 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的距离是 1 m ,小丽后退时,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例3、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板书设计一、平面镜成像1.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反思:§4.3(2)平面镜成像及作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巩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课程重点(内容)1、凹面镜和凸面镜;2、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难点——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考点——①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②球面镜的应用。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方法。
学习重点: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学习内容及流程:一、用5分钟时间详细阅读教材完成下面问题:观察:每人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成的像,思考以下问题:1.你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什么地方?2.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一样吗?3.当你改变与平面镜的距离时,你到镜面的距离和像的大小怎样变化?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2.设计实验:聆听教师讲解实验操作过程然后思考(1)为什么选取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2)为什么画线确定平板玻璃的位置?(3)为什么选取一模一样的两个物体?3.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流与评估选取平板玻璃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画一画请拿起铅笔和直尺,在右边的空白处竖画一平面镜,在镜面的前方画一点光源S,则1.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有_______条射在平面镜上?2.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3.再画出另一条入射光线,也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4.这两条反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相交?它们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___(能、否)相交?交点在平面镜的什么位置?用虚线画出。
小结:这个并不存在的交点就是发光点S的虚像。
5. 虚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镜成像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6.四、阅读“凸面镜和凹面镜”,完成下列问题:1.球面镜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凸面镜使平行光_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_______。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温故知新】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发光点
S ):
【设问导学】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阅读课本第77、7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__
2•像与物体大小 .
3.
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
【合作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准备]玻璃板、支架、两支完全相同的 金属块、刻度尺、白纸
[实验步骤]
1. 实验台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___ ,量程是 ______________ 。
2. 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 将玻璃板竖直的固定在支架上,
放在白纸上,
板的位置。
3.
将一
金属块放在玻璃板前, 用另一金属 块竖直地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它和前面的金属块的像完全重合
(蹲
下观察)。
在纸上记下两金属块的位置。
注意观察金属块的大小和它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 将玻璃板后的金属块移开,在其位置上竖直放置一张白纸,观察白纸上是否有 金属块所成的像。
5. 改变金属块的位置,再实验一次。
6. 用直线把两次实验中的金属块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 度尺测它们到玻璃板
的距离,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思考】
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选择玻璃板时,是选择薄玻璃板还是厚玻璃板?为什么?
3、为什么用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
4. 金属块和它像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平面镜成像
实验 次数
物到 平面 镜的 距离 /cm 像到 平面
镜的 距离 /cm
像与物的大小 比较
(放大、缩小或 等
大)
1
2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整理仪器
【跟踪训练】
1.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 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 B')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2. (泉州中考)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__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__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
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虚”
或“实”)像.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当堂检测】
1 .如图所示,一根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蜡烛成像的位置在()
A. A处B . B处
C. C处
D. D处
2 .(邵阳中考)今年“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
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A.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D .远离穿衣镜
3. (天津中考)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 1 m B . 1.5 mC. 2 m D . 3 m
4 .(陕西中考)如图所示,水中的“倒影”是岸上景物所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这是光的
_________ 现象形成的.
5 .(泰安中考)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 m,湖水深7 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