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地理中考读图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8
中考地理知识点《日本》读图填图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图1示意某岛屿的地形和盛行风,图2为“该岛屿上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下面的乙地10月—12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将图2补绘完整。
(2)甲地比乙地冬季气温偏,原因是。
(3)甲、乙两地都属于亚热带气候。
甲地冬季的降水量比夏季,原因是。
(4)该岛上的河流水能蕴藏量较,判断理由是。
[答案] (1)(2)低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较大(3)季风多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的背风坡(4)大降水量较大,因此河流水量大;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的地形、气候特征和成因,以及水能资源的开发。
(2)根据该岛的轮廓特征可以判断出,该岛是日本的本州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比乙地纬度高,且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因此甲地比乙地冬季气温偏低。
(3)从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图上可以看出,两地的冬季气温均在0℃以上,因此两地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从甲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其冬季降水量比夏季多,主要是因为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冬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受到山脉阻挡,只在太平洋沿岸形成充沛降水,甲地降水相对较少,冬季风带来的寒冷气流经过日本海时补充了水汽,在甲地受地形抬升形成了大量降雪。
(4)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同时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水流量大,因此水能蕴藏量丰富。
2.读日本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是东亚岛国,领土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 __,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 __。
(2)日本海沿岸年平均降雪量在400毫米以上,在日本被称为“特别豪雪地带”。
试分析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特别豪”的原因。
(3)将日本工业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填写完整。
[答案] (1)本州岛山地和丘陵(2)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带来寒冷的水汽,而且日本海沿岸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雪较多。
(3)【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日本相关图文资料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日本的领土组成、地形、气候和工业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某区域等高(深)线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两地相对高度可能是()A. 350米B. 400米C. 450米D. 500米(2)图中①地所属地形类型是()A. 丘陵B. 山地C. 平原D. 高原【答案】(1)C(2)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根据数值的海拔变化规律,①的海拔在200~300米之间,②的海拔在-200米之,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最小值是大于200-(-200)=400米,最大值小于300-(-200)=500米;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450米。
(2)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海拔没超过500米,起伏较小为丘陵。
故答案为:(1)C;(2)A;【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A. 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B. 位于山脊,风力强大C. 位于鞍部,地形复杂D. 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2)图中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
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D(2)A【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①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是山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不适合野外宿营;D符合题意。
(2)受地形条件影响,山谷中,修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图中甲是沿等高线修建,虽然路途远,但是坡度小,安全,施工难度低;A符合题意。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初中地理经典读图练习题(一)1、我国某新型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的航行位置记录。
请你根据下表记录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下面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9月1日、9月3日、9月5日的位置,并连成航线。
(2)9月3日军舰大致位于(海洋),大致在往方向航行。
(3)9月1日,军舰在半球(南、北半球)和半球(东、西半球);9月5日,军舰在半球(南、北半球)和半球(东、西半球)。
2、读下列经纬网图,填下表。
经度纬度东或西半球北或南半球低、中、高纬度在五带中的AB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B、C、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 ;BC ;D (4)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向移动;当地球运动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此时,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5)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合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当地球运动到D 处时,合肥是(季节)。
(6)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时,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4、读“汶川某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为山洪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涨,大坝再加高10米,甲、乙、丙三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 A.甲村 B.乙村C.丙村 D.甲和丙村(2)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___米,甲村要向乙村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震塌方导致D处公路受阻,要立即打通这段公路,施工人员测得B、C两处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__千米。
5、读“大洲大洋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①是____洋,与其东岸相邻的大洲是___和____。
(2)、印度洋是____(填序号);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填序号)(3)、②是____洲,⑥是_____洲,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运河,⑥西部紧连的大洲是_____洲,二者以_____山____河____山脉____海峡为界。
中考地理一一读图能力训练技巧就地理读图来说,包括的图象类型很丰富,很多。
那么怎么读图呢近年来地理学科的试题围绕能力考查来命题,能力立意始终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中学地理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考查。
地理这么多图象,如果概括起来的话,其实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类问题是定性问题;一类问题是定量问题。
所以大家研究分布规律、示意图的解释原理过程,这些往往是定性的问题。
再有地理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定量,就是给你图表数据,一旦出现了图表数据问题的时候,大家横纵坐标必须观察的很细致,因为有些问题是确实需要你计算的。
这是定量的问题,但是,考题中更多的还是关注定性问题的分析。
这就是读图。
就地理读图来说,包括的图象类型很丰富,很多。
那么怎么读图呢第一,就是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这是一个大的轮廓图。
七大洲、四大洋,大家一定要熟悉他们的基本分布和轮廓,另外重要的运河、海峡的关键运口。
我觉得这是读图的第一个层次,把整个世界最大的面貌先记住。
而且这种记住,要作为一种常识。
第二,就是具体的图。
提醒大家学习自然地理的时候,就是《必修(上册)》,要关注阅读自然地理规律图,主要包括四幅图,这是在《必修(上册)》,每一个单元大家要关注一幅图,是什么呢其中大气圈,大家比较关注气候类型分布图,水圈,就是陆地和海洋这一块,大家要关注洋流的分布图,当然陆地淡水,就是水循环的分布图也要给予理解。
再有陆地环境中,大家还要关注自然带的分布图。
最后是板块分布图。
第三就是大家最头疼的世界级中国区域图,大家觉得在读区域图时觉得复杂,而且担心考试中随便出了两条经线、纬线画一个小方块让你确定这个地方是什么,这并不是现在考试的方向,现在考试并不是要考查你对某一块地方是不是可以背下来它在什么位置。
而是考试中它一定会把非常明确的位置给你框定好,是在什么纬度,什么经度,典型的城市、典型的地形区都标注出来,让你肯定认出这个区域,就像在考试当中你自己读地图一样,确定了位置之后,让你干什么呢要让你在这个区域图上分析问题,分析什么分析自然的规律、人类活动的规律。
二○○九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地理部分)15.对右侧经纬网地图的正确判读是A.A、B、C三点都位于南半球B.B点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C.C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D.B点位于A点的东北方向16.读某山区公路规划示意图,公路上甲、乙、丙、丁四地点,海拔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17.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对两极地区科学的认识是A.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B.北极地区气候酷寒、干燥,南极地区风力较北极小,降水较北极多C.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7、8月份D.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18.读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图,以下描述不符合实情的是A.中东石油的输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出B.航线A经过的某些海域近年来海盗猖獗C.航线B沿岸的M地区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得以缓解D.航线C沿岸的N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19.结合右图判断,符合黄土高原的说法是①其范围东起黄河,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②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属于非季风区③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④近代以来黄土高原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时间是黄河凌汛期A.①③B.②④C.③⑤D.③④20.慧鹏同学参加夏令营,乘火车从哈尔滨出发,沿京哈——京广线去广州,其沿途见闻不可信的是A.依次经过的大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沿途气温差异很大,越向南气温越高C.沿途作物的熟制由一年一熟过渡到一年三熟D.沿途耕地利用类型由旱地逐渐过渡到水田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祖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
根据右图,回答21题。
21.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所具备的优势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②重工业基础好③全国重点的侨乡之一④海陆交通便利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2.在山东省钢铁工业调整发展规划中,日照市将发展成为山东省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测试组: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国多火山和地震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国中属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消费量的1/3。
在甲乙两海峡中,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________(填代号和名称)海峡。
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①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②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③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④节约能源,降低能耗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A国位于B国的________方向。
2、读下列四个大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四个国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图中四个国家中,属于南半球的发达国家的是()A、①B、②C、③D、④3>有关图中四个国家的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①国地广人稀B、②国人口稠密C、③国是发达国家D、④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跟踪练习1、读下图,判断1-4题1>、图中虚线两侧的国家分别是()A、俄、美两国B、中、美两国C、美、加两国D、均属美国2>该地为一海上交通要道,其名称是()A、德雷克海峡B、白令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麦哲伦海峡3>该海峡连接的海域是()A、北冰洋和太平洋B、大西洋和太平洋C、太平洋和印度洋D、北冰洋和大西洋4>图中的虚线是()A、日界线B、180°经线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5>一艘轮船09年4月6日从a侧驶到了b侧后的日期为_______2、下图是“四种热带气候在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写出气候类型: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2>这些气候共同的特征是全年________(从气温的角度填)3>用代表气候的数字填空:四种气候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是________。
一、读“中国地形及河流图”,回答问题。
(1)读图写出字母代表的山脉及地形区名称A 山脉,B 山脉,C 高原,D 盆地, E 平原(2)读图填写②是长江最长的支流④是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⑤是黄河冲积成的平原(3)读图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F 半岛G 岛H 海峡I 海J 海二、读图“中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名称.A是:______地区,B是:______地区.(2)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3)A、B两地区之间界线的划分,其主导因素是______;B、D两地区之间界线的划分,其主导因素是______.(4)黄土高原位于______ 地区.(填字母)三、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AB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A.漫山遍野荔枝林B.甘蔗扯起青纱帐C.旱地麦浪大豆香D.椰林婆娑菠萝香【小题2】图13中①-④所在区域中,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3】图中①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干旱B.湿热C.高寒D.酷寒【小题4】图中成都所在的地形区域是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长江中游平原四、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分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2)图中①②两个区域的界限是:A______山脉,B______河,两地耕地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大地区中淡水湖泊最多的是_______,咸水湖泊最多的是_______。
目前,煤、铁、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畜牧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___,水热条件配合最好的是______,平原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读图复习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C:D: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A、B、C 、D四点中 ,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4.A、B、C、D四点中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清楚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二.读等高线地形图 ,答复以下问题。
⑴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_______;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米;⑶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 ,CD_______ ,E ____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⑷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 ,那么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米。
〔5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答复:(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 ,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现象。
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 ,这一天是在月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 ,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 ,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四.读“地球上的五带〞图答复(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 ,B. ,E.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用字母表示〕〔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
〔用字母来表示〕〔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拟明显的是和。
〔用字母表示〕〔5〕夏至日时 ,有极昼现象的是 ,有极夜现象的是。
〔用字母表示〕〔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D和B的分界线是。
五.读“世界海陆分布图〞答复:〔1〕说出每一个大洲和大洋的名字和它们的相邻。
〔2〕说出大洲分界线名称:六.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以下要求:说出各板块的名字七..想一想:以下图表示的是非洲和南美洲海牛和鸵鸟的分布。
2009地理中考读图训练
一、读亚洲季风图回答:
(1)两图中甲为南亚月,风向为风;乙为南亚月,风向为风。
(2)至月是印度的季,至月是
的季,风给印度带来降水。
(3)对我国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季风和季风
(4)对东南亚影响最大的是季风和季风
答案:(1)7月西南;一月东北
(2)6月至9月雨季;10—5月旱季,西南
(3)冬,夏
(4)西南,东北
二、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回答
(1)根据图中代号的位置,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
①________(国家);②________(首都);
③________(河流);④________(气候);
⑤________半岛;⑥A 岛是_______
(2)A 岛的北面是____________半岛,两者之间的海峡是_______海峡,它沟通了_______洋和_______洋,位于“花园城市”_______(国家),有日本的“_______”之称。
.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回答:
(1)根据图中代号的位置,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
①柬埔寨②雅加达③伊洛瓦底江④热带雨林气候⑤中南半岛⑥A岛是苏门答腊岛
(2)A 岛的北面是马来半岛,两者之间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它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位于“花园城市”新加坡国家),有日本的“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之称。
三、比较下列两个国家:
(1)两国有什么共同点(写出两点)(2)2国首都的房屋朝阳的一面是
(3)1国有世界上最大的
(4)2国的学生放暑假是在月
答案:(1)略
(2)北面
(3)热带雨林
(4)1
四、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沿海开放城市是________,经济特区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国的经济特区还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个城市。
(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___________是珠江重要支流──东江。
(3)写出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城市名称、铁路线名称:
⑤__________市⑥_________市⑦_________市⑧___________线⑨___________线
(4)写出特别行政区的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5)图中⑤市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体系逐渐形成,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____________企业,工业部门主要以_________工业为主。
工业生产由___________密集型向__________密集型转化,是我国_______________的前沿地带。
(6)试分析⑤市建立经济特区的优越地理条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九龙地区一年内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珠江口内有一片水域称“伶仃洋”,我国南宋抗元英雄___________在转战中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其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名句。
答案:.(1)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2)③
(3)⑤深圳⑥珠海⑦广州⑧京广线⑨京九线
(4)A香港 B澳门
(5)外向型加工制造轻劳动知识对外开放
(6)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水网密布。
背靠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
毗邻香港,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侨乡,水陆交通便利。
(7)90°(8)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请你当导游
暑假里,山东青岛某中学的几位同学相约去领略西双版纳地区特有的动物、植物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1)请为他们设计最便捷的旅游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途中穿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途中穿过的地形区依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1)山东胶济线、京沪线、陇海线、宝成──成昆线、昆明(乘汽车)西双版纳
(2)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六、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海洋:①,②,③。
(2)我国两个科学考察站⑦,⑧,⑦附近的半岛
是。
(3)A点在B点的方,D点在B点的方。
(4)某国的南极考察站 (G、H),从所处经度位置看,G
站在 (东、西)半球上,H站在半球上。
G站在H站
的方向上。
位于南极圈以北的是站,位于南极圈以内
的是站。
(后两空均填字母)
答案:(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 长城站中山站南极半岛
(3) 西北东南
(4) 西东西北GH
七、读中东空白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国家名称:
1 2 3 4
(2)运河:5
(3)读图写出大洲名称:a b c
(4)读图写出海洋名称:
A B C D E
答案:(1)埃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
(2)苏伊士运河
(3)非洲亚洲欧洲
(4)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
伯海
八、读非洲图回答
(1)非洲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是:①
________湾沿岸
②________盆地③________岛东部
上述三地区都是气候类型;
(2)非洲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是:④
________,
该地区是________气候类型;
(3)非洲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 )
A.于旱大陆B.高原大陆C.热带大陆D.湿润大陆
答案(1)非洲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是:①几内亚湾沿岸②刚果盆地③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上述三地区都是热带雨林气候类型;
(2)非洲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是:④撒哈拉沙漠,该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类型;
(3)C
九、阅读漫画“长江、黄河的对话”,
(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长江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长江中游土质疏松
C.长江沿岸生活的人们倾倒垃圾
D.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2)上图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3)以下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A.丢垃圾时,把垃圾进行分类
B. 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C.小明晚上习惯开着灯睡觉
D. 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饭盒
答案D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C
十、读我国温带季风区某地区示意图(图6),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四片耕地中最应退耕还林(草)是,其理由是
(2)简要说明该地形成村庄(聚落)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乙临河,坡陡,易发生水土流失
(2)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水源较充足等
十一、读图九回答:
(1)图中①城市是,L海是。
(2)图中 Q为油田;R为工业园区。
(3)图中所示的H河为,该河流在图示河段的主要特
点是。
(4)在北京依托高等院校形成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主要研发
与经营。
(填一序号即可)
①电子和通讯产品②汽车等交通工具
③石油化工等制品④服装和旅游用具
(5)2008北京奥运会的中心体育场,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建筑景观,其外形酷似。
答案:(1)唐山渤海(2)冀东南堡曹妃甸(3)黄河地上河流域小
(4)①(5)鸟巢
十二、读下图回答:
(1)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我国地势的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地段。
(2)该地震波及范围广,图中示意受灾省区①为四川省,②为;③为;④为;⑤为;⑥为;⑦为;⑧为。
十二、答案(1)第一第二(2)陕西甘肃山西湖北重庆贵州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