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最新儿童房间隔缺损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2016年最新儿童房间隔缺损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2016年最新儿童房间隔缺损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2016年最新儿童房间隔缺损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儿童房间隔缺损

(2016年版)

一、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02)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 35.71),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以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35.71)。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不超过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02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不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不超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心脏增强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可使用二代头孢类抗菌素,术前0.5-1小时静脉注射,总预防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小时。如皮试过敏者可调整使用抗生素。

(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3-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体外循环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3.手术植入物:缺损补片材料、胸骨固定线等。

4.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

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5-10天。

1.术后转监护病房,持续监测治疗。

2.病情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

3.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胸部X线平片。必要时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

4.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可使用二代头孢类抗菌素,如出现术后感染,可结合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引流管拔除,切口愈合无感染。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可造成住院日延长或费用超出参

考费用标准。

2.手术耗材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和耗材,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3.入院后手术前发生不宜手术的情况。

4.术中发现可能需要矫治的其他心脏大血管畸形。

5.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

6.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二、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 Q21.102)

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35.7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备注:

1.院内感染(是/否)院感名称:

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抗生素名称:使用时间:天

3.延长住院时间原因:

4.退径(是/否)退径原因:

5.其他特殊事项及原因: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常规器械用物: 先心基础包、先心器械包、管道钳包、胸锯、腹包、衣服包(2 包6 件)、专单包、治疗巾包、盐水垫包、灯把手(2 个)、干缸。 一次性用物: 各型号手套、大纱布(2 包)、小纱布(2 包)、手术贴膜、手术清洁袋(2个)、吸引器管(头2个)、骨蜡(1-2包)、鲁米尔(4-6个)、棉绳2-3根、一次性电刀柄、一次性电刀清洁片、一次性刀片22#或23#、11#、15#各一个、爱惜康丝线(小儿:2-0#线1个、0#线1个,成人:0#线2个、1#线1个)、涤纶编制线(小儿:3-0#线4-5个、4-0#线1个,成人:2-0#线4-5个、4-0#线1个)、戊二醛和20ml注射器1支、冲洗器、胸腔引流管(小儿:16#或18# 2根,成人:28#2 根)、钢丝。 备用物品: 普理灵线各型号(根据医嘱开启)、涤纶修补片(大、小)、可吸收线2-0#、3-0#、4-0#、中号胸腔撑开器、除颤器、备用器械包、炒冰仪器。 手术体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手术步骤: 1 、铺套好手术托盘,整理手术用物(器械定位放置)、涤纶编织荷包线去单头针、涤纶编织牵引线中分1/2剪断、准备针器收集贴膜、骨蜡揉搓成小球状、配制心包浸泡液备用、整理体外循环管路、插管及接头,中弯钳带7#丝线4?5根、 中弯钳带棉绳备用。清点用物。 2、术野消毒:2 把卵圆钳各夹持2 块小纱布。 3、铺无菌巾:患者左右侧各一单层中单、切口上下各一双层中单、 4 小单、1 小单擦拭碘伏、贴手术贴膜、患者下肢处放一中单、铺腹单、将手术托盘移置手术床尾就位。 4、切皮:递丝线1 根定位。递纱布及有齿镊,电刀柄、甲状腺拉钩。协助一助固定整理体外循环管道,递管道钳、直剪刀和碗断管。 5、开胸骨:递长/大剪刀游离剑突、电锯、骨蜡止血。盐水垫保护切口,递甲 状腺拉钩、胸撑牵开暴露胸腔

客房部服务员做房流程

酒店客房服务员做房流程 客房清扫操作流程 一、职责 1、楼层领班负责督导、检查。 2、楼层服务员负责具体操作。 二、准备工作 1、检查工作车所备布草、清洁工具、清洁剂、易耗品、杯具是否齐全,吸尘器能否正常工作,垃圾袋和布草袋是否牢固。 2、查看“客房服务员做房表”,巡视楼层,决定清扫顺序。 3、将工作车推到房门口。 三、进房 1、按《敲门程序》进房,填写进房时间. 2、进房先打开窗户通风,检查并关闭所以灯具。 3、调节空调 1)将空调调到最低档,夏季温度调到18度,冬季调到26度;2)住客房不要调节. 四、撤物品 1、按顺时针方向收取房间的垃圾,然后将其装入工作车上的垃圾袋内。 2、将烟灰缸和杯具内的杂物清空,再将烟灰缸放进面盆待洗,杯具撤出房间按照《杯具清洁消毒操作规范》清洁。 3、撤顾客用过的棉织品。如顾客将环保卡放在床上,则不用更换床上用品,如果没有则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床单、被套、被套没有污染,床单、被套,枕套、每三天一换,退房全面更换。 2)面巾、浴巾、如挂在浴巾架上或浴帘杆上均不更换,如放在浴缸内(上)将全面更换。 五、铺床:将干净的布草带入房间按《铺床操作规范》铺床 六、抹尘: 1、用一干一湿抹布从房间开始按《抹尘操作程序》以顺时针方向对房间进行抹尘。 2、抹尘的同时记下需维修的工程。 七、清洁卫生间 1、将清洁工具带入卫生间放在地面上。 2、带上手套,按《清洁卫生间从左规范》清洁卫生间。 八、补充物品 1、补充客人用过或不符合标准的客用品,并按《客房物品摆放标准》摆放整齐 2、补充布草 九、吸尘:吸尘器的使用操作按《清洁设备操作维护规程》进行吸尘。 十、检查:房间整理完毕后检查房间所有物品是否配备齐全,摆放是否到位。 十一、退出房间 1、拔掉取电卡,轻轻关上房门。 2、填写《客房服务员做房表》出房时间及易耗品的数量。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经导管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SD)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情况。方法:采用相同的入选标准,选择继发孔型ASD患者148人,其中介入治疗组82例,外科手术组66例。应用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并症和费用情况。结果: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5.1%和100% (P=0.018) ,术后残分流率分别为3.5%和3.0% (P=0.833 )。心律失常为最常见并发症,介入组低于外科组(14.6% ∶31.8%,P<0.05 );介入组中无1 例患者需要输血,外科组中全部患者需要输血(P<0.001 );介入组和外科组操作时间分别为(48±12.2)min和(158±16.4)min(P<0.001 );介入组住院天数短于外科组[(6.0±2.0)d∶(13.0 ±3.0)d,P<0.01]。介入组和外科组治疗费用分别为(26729±1675)元和(22393±1739)元(P<0.05)。结论:外科手术较经导管封堵术成功率稍高、适应症广,但经导管封堵术却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心脏导管插入术外科手术房间隔缺损 Contrast analysis between transcatheter and surgical closure method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WU Guang|wei, LIN Ying|zhong, W ANG Meng|jie,LU Zhi|hong,ZHAO Yi|lan, HU Chang|xing//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safety , efficacy, complications and cost between transcatheter and surgical closure methods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done on 148 patients with secondum atrial septal defects: 66 cases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and 82 cases were treated by transcatheter closure.The safety , efficacy, complications and cost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instant procedural success rate was 95.1% for the transcatheter closure group and 100% for the surgical closure group (P=0.018 ).Total complication rates both of the transcatheter closure group and the surgical closure group were 18.3% and 34.8 % respectively (P<0.05), Blood products were administered to 36 patients in the surgical group and no patient in the transcatheter closure group (P<0.01).Mean operation time both of the transcatheter closure group and the surgical closure group was(48±12.2) min and (158±16.4) min(P<0.001 );days of stay in hospital were (6.0±2.0) days in transcatheter occlude group,(13.0 ±3.0) days in surgery group respectively.Cost both of the transcatheter closure group and the surgical closure group were RMB (26729±1675) and RMB (22393±1739) respectively (P<0.05).Conclusion: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secondum ASD with 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 is an efficient, non|surgical,and safe method although its success rate is lower. 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xi,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 Key words:Heart catheterization;Surgery;Atrial septal defect 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房间隔缺损(ASD)已经十分成熟,死亡率很低。但外科手术需正中劈开胸骨或侧切截断肋骨,需体外循环,手术本身有时会产生心包积液、胸骨疼痛、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且术后住院时间长,患者留有永久疤痕,影响美观。自从1974 年King 及1977 年Rashkind分别采用不同器械成功地实施介入性封堵术以来,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研制和

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补片修补术临床路径

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补片修补术) 临床路径 一、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补片修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行房间隔缺损补片修补术(ICD-9-CM-3:35.51001/35.61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以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35.71)。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不超过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房间隔缺损(继发

孔型)疾病编码。 2.有适应征,无禁忌征。 3.不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及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不超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交叉配血、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NT-proBNP、甲状腺功能、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心脏增强CT、颅脑MR、冠脉造影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可使用二代头孢类抗菌素,如头孢呋辛钠,术前0.5-1小时静脉注射。 (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5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体外循环辅助。

房间隔缺损护理常规

房间隔缺损 ﹙一﹚定义 房间隔缺损指因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先天性发育不全、遗留缺损而导致的、存在于两心房之间的异常通路。 ﹙二﹚临床表现: 1、原发孔缺损症状主要为轻度劳累后气急、心悸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有的患者症状出现早而重,常发生在婴儿和儿童期,病程进展快,早期就出现明显的心脏扩大和严重的肺部充血等现象。 2、继发孔缺损在儿童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到青年期症状才开始表现,包括劳力性气促、心悸、乏力、心房颤动,肺循环血量增多时易发生右心衰竭和呼吸道感染。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术前 (1)活动无耐力与心脏疾病有关。 (2)有呼吸道感染的危险与肺部充血有关。 2、术后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功能减退、水电解质失调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术后伤口疼痛有关。 (3)有脱管的危险与患者烦躁、管道固定不当有关。 (4)体温升高与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6)皮肤受损的危险与被动体位、活动受限有关。 (7)潜在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肺功能不全等。 ﹙四﹚观察要点 1、术前 (1)心功能监测,严密的观察心律的性质和心率。 (2)肺功能监测,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咳嗽,咳痰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监测体温,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2、术后 (1)循环系统的护理。 (2)呼吸系统的护理。 (3)肾功能的监测。 (4)管道护理。 (5)体温监测。 (6)并发症观察。 ﹙五﹚护理措施 1、术前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测量四肢血压。 (3)活动:有肺动脉高压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缺氧发作。 (4)遵医嘱吸氧。 (5)遵医嘱给予极化液,调整心功能者,使用强心、利尿、扩管药,确保药物的准确输入,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记录出入量或尿量。 2、术后转入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CICU一般护理常规。 (2)维护左心功能,防止发生肺水肿、严重心律失常。 (3)房间隔缺损大者,左心发育较差,易出现急性左心衰,术后左心功能维护更突出。 (4)循环维持满意情况下:CVP小于8mmHg,LAP小于5mmHg,切忌输液过多,严格控制单位时间内液体入量。 (5)术前有肺动脉高压或反复肺感染者: ①增加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初期高浓度吸氧,适度过度通气。 ②有效镇静,吸痰操作轻柔。 3、术后转出CICU (1)按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转出CICU一般护理常规。 (2)可能出现传导阻滞者,应及时启用起搏器或输入异丙肾上腺素。 (3)根据病情指导适量运动。

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 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付费制(DRGs)的病种管理法。DRGs是根据诊对病人进行分类的一种简便方法,它以ICD-9-CM-3诊断分类为基础,根据组织器官分为23个主要诊断项目(MDCS),进而分为467组,每个组均有临床意义。所谓临床意义是指所有在同一项DRGs的病人,其临床表现的平均数理统计具有利用医院资源大致相同的结果。DRGs每组疾病均列有编码、疾病类别、疾病名称、权重系数(指数因子)以及住院天数。资料表明,对疾病实行DRGs的质量控制重点是医疗费用。 近几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医疗费用大有不断增长之势,国家针对这种情况对医疗保障制度也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加强其管理力度。如大病统筹、社会医疗保险以及近几年推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其目的就是力图遏制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

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护理观察

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40例行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实施精心式护理措施,对比并观察患者在实施护理措施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参与临床观察的所有患者在实施精心式护理措施之后,都已康复并出院,治愈率为100.00%,没有患者产生感染。但是有3例患者在术前合并了肺动脉高血压,且心脏的彩超检查显示在术后获得了显著性改善。同时,存在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一定的观察意义。结论针对临床上需行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而言,在术后实施精心式护理的措施具有较好效果,故在临床术后可进行有力的推广。 标签: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观察 ASD(房间隔缺损)在临床上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期其左右心房间隔相关组织构成不健全的发育,因遗留缺损形成先天性的畸形,这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病变,它在先天性心脏病之中约占15%。临床上传统式手术的治疗方式,就是在患者胸部的前正中切口心内予以直视的修补。然而,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传统式手术方式进行对比,在术后减轻了疼痛。因此,本院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40例行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補术临床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精心式护理措施,且获取了较好的效果,其临床报告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40例行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患者作为观察的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行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且实施精心式护理措施。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在1~35岁,平均年龄约为(6.23±0.95)岁。依照心脏彩超检查已经将其确诊是房间隔缺损,缺口的规格为:2 mm×4 mm~30 mm×35 mm。在40例患者之中没有临床表现的共有14例,自幼极易感冒的有26例,其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呼吸道的感染。 1.2方法 1.2.1手术令患者予以左侧卧位,在有外侧相应切口经过第三、第四肋间进入至胸内,并在膈神经的前房进行切開同时将心包悬吊,对全身实施肝素化,以此实施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相应插管与排气和接机以及转流,进而构建体外的循环和降温以及阻断其升主动脉。在根部予以灌注冷停搏液,并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之后切开其右房,对房间隔出现缺损的类型予以探查,依照缺口规格的大小实施直接的缝合以及补片的修补。在修补完之后进行复温,对升主动脉予以开放,而心脏自动的进行复跳,再一次对房缺没有残余分流予以观察。运用“5/0 Prolene”线连续性将右房切口缝合,对上、下腔静脉实施开放,同时予以循环。而后继续的进行复温,温度为37 ℃、稳定的循环、正常的心电图,随后停机,逐次将插

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01)。 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35.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无症状,也可有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经皮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封堵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01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

2.有介入治疗适应证,无禁忌证。 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不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大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3天内。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您的位置:首页>>手术指南>>心脏外科学 >>心脏大血管手术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 房间隔缺损的类型 显露房间隔缺损

2-2 直接缝合法 2-3 补片修补法 图2 中央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3-1 向上腔延伸右房切口

3-2 显露静脉窦型房缺及左房内的部分肺静脉口 3-3 从右房与上腔交界处开始连续缝合 3-4 分别在前、后缘缝合补片 3-5 完成修补 图3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图4 下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5-1 大缺损直接缝合 5-2 小缺损扩大后再缝合 图5 房间隔缺损伴右肺静脉异位连接修补术 6-1 通过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看到二尖瓣前瓣裂 6-2 间断缝合二尖瓣裂隙

[适应证] 1.房间隔缺损诊断明确,不管有无症状,都应施行手术。 2.肺动脉高压仍以左向右分流为主者,应争取手术。 3.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术前应积极控制心力衰竭,为手术创造条件,争取时间积极手术。 4.合并心律紊乱者,应在药物治疗及控制心律条件下进行手术。 5.任何年龄均应手术,但应尽早手术,以学龄前儿童期为最适宜。 [禁忌证] 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发生逆向分流(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紫绀者为手术禁忌。 [术前准备] 1.如有心力衰竭,应强心、利尿治疗,心衰控制后3个月手术。 2.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术前应用血管扩张剂,以利降低肺动脉压。 6-3 从二尖瓣与三尖瓣交界处开始连续或间断缝合补片 6-4 在传导束危险区作心内膜下浅缝合 6-5 完成缝合,隔开左右心房 图6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前瓣裂修补术 图7 缝合右心房切口

五星级酒店客房部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五星级酒店客房部工作职责 及工作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客房部组织机构和工作内容 1.1客房部组织机构 槐之乡会馆设经理一名,经理下设:客房部领班,领班层下设客房服务员、保洁员。 1.2客房部职权范围和工作内容 A)客房部的职权范围 客房部是为客人提供住宿服务的部门,包括客房楼层、保洁员和房务中心(前台兼)等几个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为宾客提供典雅、舒适、清洁、安全、便利的房间、住宿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客房部尤其要保持客房的清洁卫生和楼层的绝对安静,使客人在酒店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此外,客房部还有责任维护、保养好客房的设施、设备,管好各种客房用品、客用物品,做好客房日常经营活动中成本、费用控制,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B) 客房部的工作内容: (1)负责酒店全部客房的房间整理、用品配备、设施保养、清洁卫生和客人住宿服务工作,保证客房用品、卫生、服务达到品牌酒店的标准。 (2)负责客房区域的安全与接待服务工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和各项制度,保证宾客和酒店人身与财产安全。 (3)负责酒店公共及办公区域,包括楼道、走廊、大堂、客厅、公共卫生间、办公室等各处卫生,保证为客人提供美观、舒适、清洁、典雅的住宿环境。 (4)负责酒店各种客用消耗物品、清洁用品、服务用品等的配备、使用和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定额配备、定额使用,降低费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做好本部门管理与酒店其他部门工作的衔接和协调工作,提高客房利用率,确保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6)做好客房部内部各岗位的工作考核,制定各种报表,掌握工作进度,控制服务质量,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部门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7)做好布草收发工作,保证洗涤物品的干净平整。 第二章客房部各岗人员管理规范 2.1客房部各岗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 2.1.1副总经理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由副总经理兼房务总监职责)

酒店客房服务工作流程图

酒店客房服务工作流程第一部分客房基础操作程序 1.容:客房清扫的服务程序4 2.容:中式铺床程序6 3.容:卫生间清洁程序7 4.容:杯子的消毒程序9 5.容:夜床服务程序10 6.容:“DND”房间的处理程序12 7.容:客房钥匙的管理控制程序13 8.容:遗留物品的拾遗、收存及发放程序14 9.容:公共区域清洁程序16 10.容:玻璃清洁程序17 11.容:清洁客人用品程序18 12.容:物品损坏索赔程序19 13.容:客人失窃处理程序20 14.容:客用品借用程序21 15.容:洗衣服务程序(水洗衣物)22 16.容:敲门进房程序24 17.容:客人退房检查程序25 18.容:工作车使用和保养26 19.容:吸尘器的使用与保养程序27

20.容:各种地毯污渍的处理方法28 21.容:床垫的翻转保养29 22.容:木器打蜡的程序30 23.容:清洁花卉程序31 24.容:房间杀虫程序32 25.容:停电处理程序33 客房基础操作程序 1.容:客房清扫的服务程序 一、准备 1、领取工作表。 2、了解、分析房态,决定清扫房间的程序 一般情况:VIP房——挂“makeuproom”房-—领班特别交待房——请保留此标记房-—长住房——空房。 特殊情况:VIP房——挂“makeuproom”房——领班特别交待房——走客房——住客房——长住房——空房。 3、检查工作车是否清洁,用品是否齐全。 a、将清洁篮放于工作车的最底层,放清洁剂、马桶刷、百洁布等清洁工具。 b、准备好抹布,五块(两干三湿)。 4、准备好吸尘器。

二、敲门 1、轻按门铃或敲门,每次三次。第一次敲门报:“Housekeeping,MayIcomein? (客房服务员,我可以进房清扫吗)”,若无声音,间隔5秒钟。 2、再敲第二次与第一次相同,若无人应答,缓缓地把门打开,不可猛烈开门, 将门轻轻打开10公分,再敲门第三次,报明自己的身份,询问:“Housekeeping, Maycomein?”后,方可进入房间。 3、如果客人在房,要等客人同意方可进入,向客人问候,询问是否可以打扫房间。 4、清洁住房须将工作车停放房门口靠墙一侧,须将工作车停放房门口2/3处。 三、撤 1、将小垫巾放在卫生间门口,清洁篮摆在靠墙一侧。 2、进房将空调关闭,关闭亮的灯具,拉开窗帘打开窗户。 3、将房垃圾桶及烟缸拿出,倒掉前应检查一下垃圾桶是否有文件或有价值的物品,烟缸是否有未熄灭的烟头。 4、撤掉脏布草,同时检查是否有丢失或损坏现象,并注意是否有客人遗留物品和衣物。 5、撤掉所有茶杯 接待岗位工作流程

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11年版) 一、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01)。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35.5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无症状,也可有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中华医心血管外科学分册》-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经皮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封堵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01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

2.有介入治疗适应证,无禁忌证。 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不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大便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3天内。

酒店客房做房工作流程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酒店客房做房工作流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1848酒店客房做房工作流程 Hotel room making workflow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文件编号:SHH—QEI—7—81 版本:1.0 管制号: 文件状态: 编制:行政管家部 持有者: 审核: 核准: 武汉天外天荣华花园酒店编号:SHH—QEI—7—81 ISO9001:2000版本:1.0 做房作业指导书页次:共7页,第1页 1.0目的:为了规范饭店做房标准程序,确保客房质量,为客人提供

舒适的环境,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0范围:适用于本饭店所有客房的做房标准。 3.0权责 3.1由房务员负责做房。 3.2领班按100%查房。 3.3协理按30%抽查。 4.0术语说明 4.1做房:指房务员清洁、整理客房。 4.2低值易耗品:指客房内配备的一次性用品。 5.0内容 5.1客房的清扫程序如下: 5.1.1服务员指示打扫的房间。 1)客人口头提出要求立即清扫的房间 2)客房门上挂有“请立即打扫”牌子的房间 3)重要客人(VIP)的房间 5.1.2走客房 5.1.3住客房 注意:9:00-12:00内须清完当日未退的房间,若打扫来

不及15:00后继续。 5.1.4当日可能退房的房间 5.1.5请勿打扰房 5.1.6空房 5.1.7待修房 做房作业指导书 5.2准备清扫工作 5.2.1先用湿布清洁房口车内外,再用干布清洁一遍,留意车辆有否损坏,检查房口车物品、设备摆置规范整齐,清洁具、干湿布等符合使用要求。见《房口车物品摆放标准表》与《清洁篮摆放标准表》。 5.3走客房清扫程序: 5.3.1将工作车推至房门口,万向轮处与门产生45度角。 5.3.2敲门(四下,一长两短),等候三秒钟。开门规范语言通报(HOUSEKEEPING,您好,房务员,),共敲四次,每敲一次,报一次身份;第三次报完后,开启门30度,再敲一次房门,若确实无人,再将门开至门吸处。

儿童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10年版)

儿童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02)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 35.71),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以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直视修补术(ICD-9-CM-3: 35.51/35.61/35.71。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不超过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02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不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不超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大便常规、心肌酶、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心脏增强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缝合术)临床路径

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缝合术)临床路径 一、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缝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 行房间隔缺损缝合术(ICD-9-CM-3:35.7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以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35.71)。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不超过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 2.有适应征,无禁忌征。 3.不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及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

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不超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大便常规、心肌酶、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心脏增强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可使用二代头孢类抗菌素,如头孢呋辛钠,术前0.5-1小时静脉注射。 (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5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体外循环辅助。 3.手术植入物:缺损补片材料、胸骨固定钢丝等。 4.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 5.输血及血液制品: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3-10天。 1.术后转监护病房,持续监测治疗。

五星级酒店客房部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第一章五星级酒店客房部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1.1客房部组织机构 槐之乡会馆设经理一名,经理下设:客房部领班,领班层下设客房服务员、保洁员。 1.2客房部职权范畴和工作内容 A)客房部的职权范畴 客房部是为客人提供住宿服务的部门,包括客房楼层、保洁员和房务中心(前台兼)等几个部门。其要紧职责是为来宾提供典雅、舒服、清洁、安全、便利的房间、住宿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客房部专门要保持客房的清洁卫生和楼层的绝对安静,使客人在酒店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此外,客房部还有责任爱护、保养好客房的设施、设备,管好各种客房用品、客用物品,做好客房日常经营活动中成本、费用操纵,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B) 客房部的工作内容: (1)负责酒店全部客房的房间整理、用品配备、设施保养、清洁卫生和客人住宿服务工作,保证客房用品、卫生、服务达到品牌酒店的标准。 (2)负责客房区域的安全与接待服务工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和各项制度,保证来宾和酒店人身与财产安全。 (3)负责酒店公共及办公区域,包括楼道、走廊、大堂、客厅、公共卫生间、办公室等各处卫生,保证为客人提供美观、舒服、清洁、典雅的住宿环境。 (4)负责酒店各种客用消耗物品、清洁用品、服务用品等的配备、使用和日常治理工作,实行定额配备、定额使用,降低费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做好本部门治理与酒店其他部门工作的衔接和和谐工作,提高客房利用率,确保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6)做好客房部内部各岗位的工作考核,制定各种报表,把握工作进度,控降服务质量,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部门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和谐进展,不断提高治理水平。 (7)做好布草收发工作,保证洗涤物品的洁净平坦。 第二章客房部各岗人员治理规范 2.1客房部各岗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 2.1.1副总经理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由副总经理兼房务总监职责) 报告上级:总经理 督促下级:会馆经理 岗位职责:全面负责酒店前台和客房的监督和指导治理工作,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服务程

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 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付费制(DRGs)的病种管理法。DRGs是根据诊对病人进行分类的一种简便方法,它以ICD-9-CM-3诊断分类为基础,根据

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目录 1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1) 1.1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09年版) (1) 1.2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11年版) (6) 2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11) 3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 (16) 3.1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2009年版) (16) 3.2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2011年版) (20)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路径 (26) 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 (32) 6法洛四联症临床路径 (39) 7主动脉瓣病变临床路径 (45) 8升主动脉瘤临床路径 (52) 9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 (60) 10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 (65) 11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临床路径 (72) 12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 (79) 13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86) 1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1.1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02)

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 35.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以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35.71)。 (四)标准住院日为11-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02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年龄大于3岁或体重大于15千克,不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儿童房间隔缺损(2017)

儿童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ICD-10:Q21.102)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 35.71),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可有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体征:可以出现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柔和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直视修补术(ICD-9-CM-3:35.51/35.61/35.71)。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不超过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21.102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疾病编码。 2.有适应证,无禁忌证。 3.不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4.不需要植入三尖瓣成形环的。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不超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大便常规、心肌酶、24小时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心脏增强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可使用一代或二代头孢类抗菌素,术前0.5-2小时静脉注射。 (八)手术日一般在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体外循环辅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