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含原著)
- 格式:pdf
- 大小:368.19 KB
- 文档页数:14
2022年南京大学考研招生目录
------------------------以下内容来源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请在查询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前,先仔细阅读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目录上的学制仅供参考,有关信息以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为准,本文摘自鸿知南京大学考研网。
注:1、我校各专业拟录取推免生人数将会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请届时查询。
我校各专业最终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可能增加或减少)。
本文摘自鸿知南京大学考研网
2、△为硕士专业学位。
请在查询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前,先仔细阅读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本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马克思恩格斯原著选读(哲学部分)余玉花yyheugmail.哲学理论计划读三本书: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给维·伊·查苏利奇的附信致约·布洛赫的一封信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史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读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在这个文件中,马克思提出了实践的思想,这是马克思科学历史观的第一步。
新世界观就是不同于以往的世界观,即唯物史观费尔巴哈仅仅把对象看成客体,而马克思把对象看作有主体性的客体第一节实践与认识及真理的问题一、认识对象的理解哲学上所讲的认识对象就是认识者说想要认识的东西。
怎样去认识对象?包括人以及一切现实的东西?费尔巴哈是从直观的、客体的形式去认识对象。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马克思则从实践的角度,把对象看做是人的感性活动,这样一来,认识对象就不是被动的,而具有主体的内涵。
二、认识结果(真理性)的检验马克思: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思考:如何理解,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和力量?现实性就是指认识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性符合客观事实的思想认识才是正确的,才具有理论的力量结论:一种思想或理论时候具有现实性,唯一检验的方法就是实践什么是实践?主体带有目的性的、客观地完成一件事情的活动,带着方案去进行的活动。
活动的结果是客观性的,结果是否成功就可以检验主观认识是不是真理,实践活动是一个桥梁,是将主体与客体起来的桥梁。
三、破除理论上的神秘性(第八条)神秘化的理论往往具有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马克思提出,实践是破除理论上的神秘性最好的武器。
原著讲稿第一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第一节序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成的。
恩格斯说:“这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1844-1847年的笔记时发现了这份提纲。
当时的标题是《关于费尔巴哈》,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把《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
发表时,恩格斯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高度评价了这个不足1500字的《提纲》,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占据统治地位。
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他的哲学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的登上了王座。
后来他有出版了《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1年)、《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宗教的本质》(1845年),从而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和唯物主义的胜利。
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但由于他主张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办法,二不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实现人类的解放,因此,它不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这样一来,就给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项任务,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时期,如何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为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
列宁在谈到这一点时曾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注意的不是重复旧的东西,而是认真地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就是说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这所建筑的上层,这是理所当然的。
”①《提纲》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写作的。
《提纲》共11条,每条都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提出来的,同时,又正面阐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其中,实践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横线,围绕实践观,《提纲》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一)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二)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旧唯物主义的错误;(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
历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汇总——华东师大有哪些专业可以报考?招生目录即招生单位(高校或科研院所)按院系专业颁布的招生计划,以及每个专业的考试科目。
说得通俗点,专业目录就是学校告诉考生:招收的专业有哪些;各专业院系招多少人;初复试需要考哪些科目等信息。
华东师大考研网()为大家收集汇总了近几年的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方便大家查阅。
更多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资料请点击【华东师大考研真题】完整版招生目录请到(/news/details.aspx?id=2889)2018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制)汉语语音和音系学语基础(B)【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3 2018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全日制:1501 (全日制)现代汉语02 (全日制)汉语史03 (全日制)汉语文字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8作文(A)④846汉语基础(B)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4 2018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全日制:1801 (全日制)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 (全日制)唐宋文学03 (全日制)元明清文学04 (全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8作文(A)④847文学基础(A)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018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制)历史文献学04 (全日制)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5 (全日制)银行史基础④--无。
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02招8人(先秦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元明清史);03招4人; 04招4人; 05招2人【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 2018世界史(060300) 全日制:2101 (全日制)专门史(详见备注)02 (全日制)世界断代史(详见备注)03 (全日制)地区国别史(详见备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01 专门史:冷战国际史; 02世界断代史:a)欧洲社会文化史,b)20世纪世界史,c)16-19世纪世界史,d)国际历史教育比较; 03 地区国别史:a)美国史,b) 亚非史,c)外国城市史,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018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3 2018外国哲学(010103) 全日制:1001 (全日制)西方哲学史02 (全日制)当代西方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③63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4 2018逻辑学(010104) 全日制:401 (全日制)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02 (全日制)非形式逻辑与论证理论03 (全日制)逻辑史与自然语言逻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4形式逻辑(含数理逻辑基础)④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或878高等数学(C)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5 2018伦理学(010105) 全日制:701 (全日制)伦理学理论02 (全日制)西方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4形式逻辑(含数理逻辑基础)④909伦理学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理学【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6 2018宗教学(010107) 全日制:501 (全日制)传统宗教研究(佛教、道教、民间宗教)02 (全日制)宗教学理论03 (全日制)基督教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65宗教学理论④861宗教史(中国佛教、道教史、基督教史)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7 2018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全日制:301 (全日制)科学哲学02 (全日制)科学的社会研究03 (全日制)认知科学哲学04 (全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9自然辩证法基础④818普通物理学(A)或845自然科学史基础或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018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4 2018政治哲学与思想史(0302Z1) 全日制:801 (全日制)当代政治哲学02 (全日制)中外政治思想史03 (全日制)世界主义政治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44政治学原理④836现代政治哲学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5 2018政治传播与政府公关(0302Z2) 全日制:401 (全日制)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02 (全日制)政府公共关系03 (全日制)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44政治学原理④941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6 2018新闻与传播(055200) 全日制:3001 (全日制)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02 (全日制)政府公共关系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制)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05 (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6 (全日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07 (全日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 2018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2) 全日制:401 (全日制)海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史02 (全日制)中国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93中国近现代史(B)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04 (全日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 05 (全日制)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06 (全日制)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规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3 20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 全日制:4 01 (全日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02 (全日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03 (全日制)中国社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7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试范围 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4 2018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全日制:9治教育原理03 (全日制)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04 (全日制)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德育05 (全日制)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06 (全日制)社会主义治国理论07 (全日制)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08 (全日制)思政学科教学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84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5 2018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030506) 全日制:3 01 (全日制)中国近代社会与政治 02 (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社会与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93中国近现代史(B)初试范围 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kaoyan/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3 2018 人类学(030303)全日制:4 01 (全日制)族群与宗教人类学 02 (全日制)都市与应用人类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③703文化人类学概论④898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初试范围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4 2018 民俗学(030304)全日制:8 01 (全日制)民俗学理论与实践 02 (全日制)应用民俗学(传播、影视、旅游、生态、语言等)03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③6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④897民俗学基础初试范围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 5 2018社会工作(035200)全日制:30 01 (全日制)儿童、青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1本专业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初试范围 复试范围社区服务与管理04 (全日制)医务社会工作05 (全日制)老年社会工作06 (非全日制)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07 (非全日制)社会福利与政策08 (非全日制)社区服务与管理09 (非全日制)医务社会工作10 (非全日制)老年社【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号年份代码) 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相关信息1 2018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全日制:1801 (全日制)翻译理论02 (全日制)英语国家文化03 (全日制)澳大利亚文学和澳大利亚研究04 (全日制)英国文学05 (全日制)美国文学06 (全日制)美国研究07 (全日制)比较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5二外俄或246二外日或247二外德或248二外法③619基础英语④805文学与翻译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2 2018(050202) 制:403 (全日制)俄语语言与文化04 (全日制)翻译理论与实践或248二外法③711综合俄语④801翻译和写作(A)复试范围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3 2018法语语言文学(050203) 全日制:401 (全日制)翻译理论与实践02 (全日制)法国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4二外英或245二外俄或246二外日或247二外德③712基础法语④902翻译和文学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4 2018德语语言文学(050204) 全日制:401 (全日制)德语文学02 (全日制)德语语言学03 (全日制)中德翻译研究04 (全日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4二外英或245二外俄或246二外日或248二外法③715基础德语④812翻译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5 2018日语语言文学(050205) 全日制:6 日语语言及日语教育研究02 (全日制)日本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 03 (全日制)中日比较文化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4二外英或245二外俄或247二外德或248二外法③621基础日语④811翻译和写作(B)初试范围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6 2018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050211) 全日制:11 01 (全日制)语音学 02 (全日制)音系学03 (全日制)语用学04 (全日制)形态学05 (全日制)外语教学 06 (全日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5二外俄或246二外日或247二外德或248二外法③619基础英语④815语言学概论初试范围 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 2018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全日制:17制)对外汉语教学俄语或203日语③714作文(C)④868语言基础复试范围专业简介3 2018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全日制:401 (全日制)文字学02 (全日制)汉语史03 (全日制)现代汉语语法04 (全日制)音韵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4作文(C)④868语言基础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4 2018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全日制:601 (全日制)中国古代文学02 (全日制)国际汉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4作文(C)④814文学基础(B)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5 2018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 全日制:201 (全日制)二十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由于招生人数少,本专业只招初试范围复试范围【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3 2018 新闻与传播(055200) 全日制:40 01 (全日制)全媒体传播 ②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初试范围 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4 2018 出版(055300)全日制:20 01 (全日制)书刊编辑出版 02 (全日制)数字出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④441出版专业基础初试范围 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 5 2018戏剧与影视学(130300) 全日制:7 01 (全日制)影视艺术理论 02 (全日制)纪录片03 (全日制)动画片 04 (全日制)广播电视主持艺术研究 05 (全日制)影视跨学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18作文(D)④864影视艺术理论初试范围复试范围 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号年份码) 数【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1 2018教育学原理(040101) 全日制:2201 (全日制)教育基本理论02 (全日制)教育哲学03 (全日制)教育伦理学04 (全日制)德育原理05 (全日制)教育人类学06 (全日制)教育社会学07 (全日制)教育经济学08 (全日制)教育研究方法09 (全日制)教师教育10 (全日制)学生发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庭与社区教育【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 2018 教育史(040103)全日制:7 01 (全日制)中国教育史 02 (全日制)外国教育史 03 (全日制)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04 (全日制)西方传统文化与教育 05 (全日制)中国基础教育与变革 06 (全日制)外国大学传统与变革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3 2018教育文化与社会(0401Z1) 全日制:5 01 (全日制)教育与文化 02 (全日制)教育与社会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42德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4 2018教育政策学(0401Z2) 全日制:203 (全日制)教育法04 (全日制)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5 2018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0401Z3) 全日制:201 (全日制)中国特色的少年儿童组织研究02 (全日制)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发展特点与教育研究究03 (全日制)少年儿童思想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研究04 (全日制)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研究05 (全日制)少年儿童组织教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年份码) 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相关信息2018现代教育技术(045114) 全日制:2001 (全日制)信息技术教学法02 (全日制)信息技术课程03 (全日制)stem教学04 (全日制)stem课程设计05 (全日制)教育机器人06 (全日制)通用技术教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23教育技术学基础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2018教育技术学(078401) 全日制:2201 (全日制)教育技术学理论02 (全日制)信息化教学设计03 (全日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B)④885教育技术与C程序设计本专业授理学硕士学位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华东师大考研网】链接地址: /【华东师大考研真题】链接地址: /kaoyan/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18成人教育学(040107) 全日制:5原理02 (全日制)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03 (全日制)社区发展与社区教育04 (全日制)比较成人教育05 (全日制)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培训06 (全日制)文化传承与成人教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2018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8) 全日制:701 (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原理02 (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03 (全日制)比较职业技术教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2德语或243法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初试范围复试范围专业简介06 (全日制)生涯教育与咨询07 (全日制)职业院校校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08 (全日制)职业院校德育09 (全日制)残疾人职业教育2018职业技术教育(045120) 全日制:2001 (全日制)信息技术专业教师02 (全日制)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方向02选考: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28旅游管理概论。
马哲原著复习资料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3)一、主要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开头部分1-3段◆叙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二、三部分)㈠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开头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开头部分第1段)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开头部分第2段)3、马克思的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的理论(开头部分第3段)◆马克思理论的革命性——阶级性→公开承认是为无产阶级服务实践性→强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例子1、黑格尔哲学─“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事后思考,对已成之事的反思和解释2、马克思论哲学─“迎接人类黎明的高卢雄鸡”→强调哲学的改造世界功能◆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马克思理论产生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㈡叙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哲学方面(1.1—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1.1—1.3)原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
(1.1)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 (1.2)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
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
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如镭、电子、元素转化,都出色地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1.3)◆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4—1.5)●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同时也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原文:正如人的认识反映不依赖于它而存在的自然界即发展着的物质那样,人的社会认识(即哲学、宗教、政治等等的不同观点和学说)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
武汉大学参考书目人文科学学院3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笔记》、《唯物主义与经济批判主义》、《实践论》、《矛盾论》。
31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由陈修斋、杨祖陶主编的《欧洲哲学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陈修斋主编《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论主义》人民出版社1994年;杨祖陶著《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312美学原理:《美学概论》王朝闻著,人民出版社。
313宗教学概论:《宗教学通论新编》吕大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14自然辩证法: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自然辩证法概论》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张华厦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
315文学基础:《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二种任选一种);《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1—2),修订本,王庆生主编(华中师大当代文学编写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史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外国文学史》(亚非部分)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文学概论》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注:本专业考生不做本专业方面试题。
在试卷上注明。
316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古代汉语》王力主编;《语法讲义》朱德熙主编317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著,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18典籍与文化综合知识:《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著,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著,齐鲁书社。
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一、马克思原著中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一)博士论文“马克思在1841年大学毕业时提出了一篇伊壁鸿鲁哲学的学位论文。
马克思按其观点来说,当时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①列宁全集[M].第21卷第28页“黑格尔哲学中吸引马克思的正是它的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在伊壁鸿鲁哲学的研究中具体地应用和发挥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取得了杰出的成果。
”②孙梦雨.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法思想初探[J].杭州师院学报,1984(3)“人们通过偶然上升为必然性、任意性上升为规律那样的途径来回避决定论。
”③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120页“在哲学史上存在着多种关节点,它们使哲学在白身中上升到具体,把抽象的原则结合成统一的整体……”④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135页“只有当自然被认为完全摆脱了自觉的理性,本身被看作是理性的时候,这才完全成为理性的财产。
”⑤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174页“表现着思想对存在的关系,两者的相互关系。
在哲学家在世界和思想之间所建立的一般关系中,他只是为自己而把他的特殊意识同现实世界的关系客观化了。
”⑥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203页“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
一种运动是直线式的下落,另一种运动起因于原子偏离直线,第三种运动是由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
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谟克利德和伊壁鸠鲁共同的,可是在承认原子偏离直线这一点上,伊壁鸠鲁就和德谟克利特不同了。
”⑦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卷第409页“《博士论文》中的观点和方法也是具有特点的,马克思系统发挥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目的也在于要使伊壁鸠鲁原子论的能动原则得到合理的论证。
”⑧胡彬.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思想的转变[D].(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在《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深刻揭露了黑格尔的神秘辩证思想,深入剖析了黑格尔的辩证方法,阐释了自己独到的辩证法思想,标志着其唯物辩证法思想初现端倪。
1《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38年-1841年)文章论述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证明伊壁鸠鲁(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的自然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强调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自动偏斜学说的深刻意义,论证了个别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论证了自由的个人在对周围现实的关系上应采取的积极态度。
文章还高度评价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批判各种对伊壁鸠鲁无神论思想的曲解和攻击,批判力图证明上帝存在的各种错误理论。
文章也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缺点,并批评了青年黑格尔派对待黑格尔哲学的不正确态度。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苦难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宗教中的苦难就是现实世界中苦难的歪曲的反应。
要批判宗教,最彻底的做法是彻底的推翻颠倒的社会关系,推翻异化人性的社会制度。
颠倒的现实世界一旦被推翻,宗教幻想的天国也就随之瓦解了。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又对当时处在封建复辟状态的德意志各邦的政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提出,正如15世纪的宗教改革是在僧侣头脑中发端的一样,当前德意志的政治改革应该是在哲学家的头脑中发端的。
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和揭露,以便唤醒德意志的政治革命,但“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只有通过革命斗争而不是哲学上的辩论,才能促进德国政治的演进。
在革命的力量上,马克思注意到了当时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的作用,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在于“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无产阶级。
因为“它本身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
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
”(一)、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学观,明确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
(二)、提出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这样一个在法哲学领域中的十分重要的问题,并把解决这一关系看作是消除国家与个人之间异化现象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制是君主制的真理”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14013)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英文:Original Marxist Philosophy(二)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四)课程性质与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读懂读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下的哲学原著,是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安身立命的基础。
只有学习经典原著,从中提炼出思想观点,才能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意义,特别是把握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中的重要意义,要求掌握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成果、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通过对原文的研读,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奠定学养基础,坚定学生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六)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学时、学分数:32学时,2学分(八)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采用复式立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适当配以研读和讨论,依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读”、“析”、“议”相结合,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九)考核方式与要求:开卷考查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二)各章节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关于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结论;难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
重点文本段落(1):“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
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
”文本段落(1)解读:❖明确地表述了马克思的立场,即哲学上的“自我意识”立场。
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哲学借这种自我意识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神给世界规定了秩序和规则,而人的自我意识可以打破命运的束缚。
正象盗天火给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一样, 伊壁鸿鲁把人的自我意识还给了人, 把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还给了大众, 让人们认识到只有自己的自我意识才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真正主宰。
马克思明确的哲学立场是自我意识的立场,但同时他对抽象个别的自我意识又抱有深深的警惕。
重点文本段落(2):“在我看来,如果说那些较早的体系对于希腊哲学的内容较为重要、较有意义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体系,主要是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这一组学派则对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对其性质较为重要、较有意义。
然而正是这种主观形式,即这些哲学体系的精神承担者,由于它们的形而上学的规定,直到现在几乎完全被遗忘”重点文本段落(2)解读: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希腊晚期自我意识哲学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自我意识哲学的产生, 不是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倒退, 而是希腊哲学的重大发展。
古希腊晚期三派哲学要求人们在普遍的压抑中保持心灵的安宁,作不受外部命运支配的自由人。
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哲学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行动自由的可能性,提供了诠释古希腊社会及其思想的真正钥匙,。
他把伊壁鸠鲁“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重点文本段落(3):“两位哲学家讲授的是同一门科学,并且采用是完全相同的方式,但是——多么不合逻辑啊!——在一切方面,无论涉及这门科学的真理性、可靠性及其应用,还是涉及思想和现实的一般关系,他们都是截然相反的”重点文本段落(3)解读:(1)前者对知识的真理性采取一种怀疑论的、不确定的观点;而后者则对事物采取独断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含原著)教学大纲主讲教师:郑忆石 钟锦前言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功能,离不开对这门学科的正确认识、理解。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有其萌芽、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其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面临怎样的历史抉择?他们又说了些什么?他们的理论对其时和后世有何影响?我们该如何把悟其理论的内在脉络、理解其前后的不尽一致处?如何在“我们走近马克思”的同时使“马克思走近我们”?……弄清上述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评价其是非得失。
因之,尽可能较为真实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是该门课程的讲授主旨。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 前言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命运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影响三、“读史使人明智”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简介一、何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特征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分期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方法《第一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绪论,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走进马克思》陈学明、马拥军著,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4、《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任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被肢解的马克思》陈先达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对象上有何区别?2.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客观环境、主体动因第一节 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一.“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十九西欧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1.尖锐的经济矛盾2.激烈的政治冲突二.“已有的思想材料”: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启迪1.理论转折的先兆2、理论遗产的启迪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理解了历史一、家庭教育及其烙印1、熟读萨翁十四行:超常的记忆力2、“为伊消得人憔悴”:求真精神和谨严学风3、盗火种的普罗来修斯:远大的抱负和无畏的勇气二、理论探索的特色1、鲜明的实践批判性2、深刻的理论批判性3、无情的自我批判性《第二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章:第一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简明世界史》(近代部分),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4.《革命的年代》(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6.《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7.《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1975年版8.《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马泽民著,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9.《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赵修义、童世骏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0.《马克思传》(德)弗·梅林著,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11、《卡尔·马克思传》(英)戴维·麦克莱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思考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探索的启示何在?第三章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孕育阶段1842——1844年)第一节 从思辨唯心主义到人本唯物主义1.大学时期(1835.10——1841.3):批判宗教,论证自由代表作:《博士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2.《莱茵报》时期(1842.4——1843.3):信仰动摇,转向现实代表作:《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3.克罗茨纳赫时期(1843.5——1843.5):寻求钥匙,提出新见代表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德法年鉴》时期(1843.9——1844.8):区分解放,获取武器代表作:《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二节 从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1844、2 — 1844、8):走向历史的深处2.《神圣家族》时期(1844、10 — 1845、1):唯物史观的初步阐发《第三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简明世界史》(近代部分),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3.《青年时代的探索和世界观的转变——从<博士论文>到<导言>的学习与研究》高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4.《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侯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吴晓明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冯景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7.《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8.《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陈先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思考题:1.何谓“苦恼的疑问”?其实质是什么?2.推动马克思从思辨唯理主义向自然人本主义过渡的根本原因何在? 3.为什么说“政治解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4.马克思从历史的表层走向“历史的深处”的入口处在哪里?第四章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阶段1845——1848年) 第一节 新世界观界碑的树立(1845春)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创立(1846夏)代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三节 唯物史观的阐述(1847年)代表作:《哲学的贫困》《全集》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四节 唯物史观的问世(1848年2月)代表作:《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四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章:第四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吉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3、《世界工人运动中的国际性组织史纲》林建华、魏立中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4.《超越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哲学》许俊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马克思的哲学历程》张奎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东方复兴之路》江丹林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周宏著,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8.《重新理解马克思》俞吾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为马克思辩护》杨耕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思考题:1.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文件”?2.何谓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和“逻辑起点”?两者具有什么关系?3.马恩时代历史向世界史转变的标志有那些?4.为什么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5.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分析的辩证性体现在哪里?第五章 中期马克思主义哲学(验证、发展阶段1848—1872年)第一节 欧洲革命对唯物历史观的检验(1848——1852年)代表作:《法兰西的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一、1848年欧洲革命对唯物史观提出的新要求二、1848年欧洲革命对唯物史观的验证二、唯物史观的新发展第二节 天命之年的成果(1867年)代表作:《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6卷)一、《资本论》的创作历程。
二、《资本论》的理论贡献三、《资本论》的现实启示四、《资本论》的理论局限《第五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二章:第一、二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资本的年代》(英)艾耶克·霍布斯鲍姆著,张晓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第一国际史》耶克著,张文焕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年版4.《世界工人运动中的国际性组织史纲》林建中、魏中立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翟铁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孙承叔、王东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7.《<资本论>的逻辑》章士嵘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思考题:1.如何理解“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2.观念变革对社会变革产生影响的条件是什么?3.马克思如何以波拿巴为例,阐述“时势”与“英雄”之间的辩证关系?4.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有哪些基本特征?5.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理解。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晚期(补充阶段:1873-1895)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化(1878年)代表作:《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转折;国际工人运动提出的新问题要求马克思主义做出回答2、杜林其人3、恩格斯批判杜林之因:揭示的重点;揭示的实质4、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化: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1884年)代表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恩格斯的写作之因:“执行遗言”2、历史唯物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3、历史唯物主义的婚姻、家庭理论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总结(1888年)代表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核心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3、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方法论意义4、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伦理学及其批判5、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6、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意义及特征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完善(1890-1894年)代表作:《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篇通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历史的根本动力论与历史合力论2、社会意识的特征:“头足倒置”及其成因《第六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三章:第一、二、三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第二国际史》祖波克主编,南开大学外文系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3.《恩格斯哲学思想新探》余其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徐琳著,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5.《恩格斯晚期哲学思想研究》司马志纯、林先法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恩格斯与黑格尔》姜丕之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7.《恩格斯的青年时代》斯捷法·普罗杰夫著, 宋洪训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8.《恩格斯与现实代》徐琳、唐源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思考题:1.恩格斯对杜林主义的批判,为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提供了何种启示? 2.唯物史观的两种生产理论对当代中国的价值何在?3.当代哲学研究视域的转向,是否意味着哲学基本问题的过时?4.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宗教的变迁吗?5.谈谈你对“对己以合理节制,对人以爱”的理解。